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点石成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三个家伙马上聚了上去,王广武伸手就抢去一个,王广文说:“拆了拆了,把磁铁拆下来玩!”
    磁铁可是好东西啊,虽然不值一钱,对孩子们来说那可是不可多得的好玩具!我清楚记得,小时候我在操场上捡到过一块别人遗落的磁铁,先用它在教室的地上四处吸上几圈,之后把上面吸附的含金属的土屑抹下来,摊在纸上,用磁铁在下面旋转、拉拽,玩出各种花样,把身边的同学羡慕的不得了。有几个家伙想借,想借也行,借一次拿一包酸梅粉来!
    磁铁很快被砸了下来,一只喇叭一块环型磁铁,五个人不够分咋办?王广武也不客气,拿来块砖头,三两下就把两块磁铁砸成了数块,好了,这回够分了!
    分完磁铁,四人帮欢呼着继续寻宝去了,我捡起他们丢在地上的线圈,心说这几个傻冒,分完磁铁就不要别的了,这线圈可是铜啊,送去废品收购站,好几毛钱一斤呢!
    捣腾了将近一个小时,寻宝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了。找到的铜制品大约有个三五斤,铁物无数,我从里面拨拉出四根汽车减震用的弹簧,这四根半旧不新家伙可有个几十斤,卖废铁能换不少钱。
    还有点铝的东西,分量不重,可好歹也比铁值钱,没啥说的,一会儿也要带走。
    “管平!过来帮我砸这个。”王广武扬扬手里的一串黑东西。
    什么东西?我好奇的上前去看,王广武边用砖头砸着那些东西边说:“好像是些开关,里面有铜,就是塑料太多了,估计不砸出来收购站不收。”
    我一看,还真是些开关,信手捡起一个王广武砸出来的铜疙瘩一看,乐了,铜算什么,这上面的触点是老大一块白色的东西,甭问了,这是银触点。
    “别在这耽误时间了,回去慢慢砸吧!”我把那串黑乎乎的开关捡起来,连几个他们砸出来了的也一起串上,打了个结往吕小东脖子上一套。“戴着吧!”
    还别说,小胖子戴上这个之后形象挺逗的,四人帮的另三个人都乐了:“哈哈,高山下的花环!”
    牵起一根拴着减震弹簧的绳子,我前面带路,走了,销赃去!
    第一部 童言无忌 【012】属于我的1988
     更新时间:2009…5…19 14:05:09 本章字数:2523
    铁八分、铝一毛二、铜三毛……销赃的最后所得是人民币八块六。收购站才不问你的东西是从哪来的呢,你就是把马路对面的下水井盖挖出来拿给他,他也照收不误。
    八块多钱的非法所得让四人帮兴奋不已,我却哭笑不得,分到每人手里连两块钱都不够,对别的八岁孩子来说这笔钱确实不少,可对我来说,那一点点够干什么?
    当晚,我们家餐桌上破例添了一只烧鸡,在我记忆当中,不过年不过节的日子里,我们家几乎从不吃这种奢侈的东西,今天是怎么了回事?
    原来,我妈下午请假去了趟教育局,经她同学引见,和主管外语教育的主任聊了一下,效果很好。我妈虽然只是中学教员,但在外语教育刚刚受到重视的现在,也不大不小算是个人才,又有我爸这个印刷资源,还是很有贡献价值的,那个主任说要说这件事有一定可行性,要开会研究研究。
    还不错,我妈我爸都不是木头人,在餐桌上就商量起了要给那个主任送什么礼的事了。别看现在才1988年,又是在民风淳朴的北方城市,人情往来照样需要做,泱泱之国,礼行天下!
    几天后,我用自己现在八岁孩子的身份,迅速适应了这个身体、这个环境、这个年代。都说人在年纪越小的时候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就越强,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身子变小了,头脑也跟着变得敏捷活跃了?物质决定意识?
    想太多就掉进我不擅长的哲学里去了,我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我宝贵的脑细胞,所以干脆得过且过,不去想它。再说了,重生这种事,用哲学能解释得了吗。
    王叔家杂货店门口的小黑板从摆上之后,就没再撤掉过,酱油和食盐“让利惠客”的时间还未到期,就换了啤酒香烟这对搭档上了场。连我爸都一次买了一箱啤酒抬进了我们家的厨房里,有一天我去王叔家喝免费汽水,随口问王叔那箱啤酒赚了我爸多少钱,老王说不多,才七毛二,我说还不多啊,你家这几天光江城啤酒就进了三次货了,老王得意的笑,我也没和他客气,走的时候揣去了几块不老林。
    还行,88年的不老林果仁香脆,奶香纯正,不像多年之后仿制、伪制的不老林那样粘牙难吃。我把吃剩的糖纸留下一张摊开压平夹进了书柜中的一本《三国演义》里,留个纪念。
    几场秋雨下来,天气渐渐凉了。最近我妈很忙,业余时间全扔进我爸他们厂子里了,我爸对他们那个小印刷厂的承包早已搞定,教育局那边也打点好了,重礼之下,给全市小学生印制英语教材的工作从编写到制版印刷全归了我们家。
    我心里盘算着,怎样撺掇着让我爸在这批简易教材上留下我们家的“水印”,我们家现在虽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但也要善加利用一切资源,就像买漫画要挑“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样,等这些用过我妈编写的英语教材的学生们长大了,需要外语辅助材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的产品。
    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举凡大学生,都受过外语教育之苦,尝过苦修外语之痛。甭管有用没用,要想拿到大学毕业证,啥专业都得英语过级。也甭管你学完英语之后能不能和英国、美国人交流,甭管你能不能看得懂英语书、英文说明书,甭管你能不能看懂英语电影,甭管你想不想说、想不想看,都得给我过级。否则的话,拿不到一纸文凭,国家不承认你的学历!
    90年,江城有个人创办了一份名为《英语辅导报》的报纸。十八年后,由这间报社发展成的集团公司单是报刊杂志的期发行量就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份!其中大学英语辅导报和杂志年发行量超过300万份,我不知道它给多少人带来了帮助,我这人只认钱,只知道办报纸的那个人赚翻了!
    我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清楚?首先,报社的社长因此成为了江城首富,第二,我从初二到大四,用了九年的《英语辅导报》,第三,我妈就曾是这家报社的兼职编辑,社长给编辑们的待遇不错,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妈每月的稿费甚至比工资还要高!
    毫不夸张的说,我是看着这份报纸、这间报社发展壮大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小雪球滚成大雪山,小小报纸,搭上了外语教育这班国家级高速列车,就变成了印钞机!
    第一期《英语辅导报》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1992年升入初中的时候,不久就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英语辅导报》,那仅仅是一张八开的白纸,纸质和我们平时用的八开纸几乎一样,单色印刷,定份才两毛钱,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妈看到那张报纸后还笑言说,那张报纸上有三处错误,两处是语法的,一处是拼写错了!
    由此可见,《英语辅导报》前期的发展还是很慢的嘛,我们家已经有了印刷资源,又是从88年就开始起步,底子明显更好。我听着阳台上蝈蝈的叫声心里想着,慢慢来,只要比以前的那个《英语辅导报》发展得稍快一些就行,二十年后,那位社长不是身家过亿么,我们家也不用像他那么有钱,过亿太吓人,我们每个人九千多万就行!
    八岁的我,被小小的年纪限制着,缩手缩脚的啥都不能亲自去干,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憋屈。不过还好,我能想得开,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那个长大的我,想哭不能哭,想玩不能玩,有话不能说,戴着虚伪的面具,失去了纯真,迷失了自我,谁又想那样去活?
    现在好了,我小啊,可着劲的玩,也没人管我。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一条别犯错误,就行了!作业有人代写,考试不在话下,我丝毫没有学习压力。至于犯错误,贼没被抓到就不是贼,凭我超前二十年的阅历和智商,有心算无心,对付几个老师和再熟悉不过的我爸我妈,那还不是手到拈来?
    阳台上的蝈蝈鸹噪个不休,这些小东西,越有同类在附近,它们就越兴奋,振动着翅壳斗个不停。记得有一年我抓到一只体形奇伟的大家伙,每餐我吃什么就喂它什么,直把它养过了正月,亲友来我家玩时听到它的鸣叫后个个称奇,很是满足了一番我的虚荣心。
    楼下王宁也养了两只,隔着窗与我家的那几个小家伙唱和着。在我人生中这第二次的88年的秋天里,依旧是这些可爱的小昆虫,每夜用勤奋的鸣声伴我入眠。
    第一部 童言无忌 【013】摇摇摆摆1989
     更新时间:2009…5…19 14:05:09 本章字数:2418
    几场雪后,1988年眼看就要过去了,满街跑着打雪仗的孩子们嘴里叫喊着同样的台词:“克塞前来拜访!”、“人间大炮发射!”
    你还记得《恐龙特急克塞号》是在你几岁那年播映的吗,我想你肯定不记得了,那么告诉你,这部从日本引进的特摄片是于1988年在国内播放的,它虽然在日本本国默默无闻,却火遍了神州大地。“克塞前来买菜!”
    我家的《三国演义》中又多了一张纸,上面记下了某天王广文从学的班级学来的,改换了主角的歌谣,“吕小东的屁,震天地,冲破亚空间,来到白垩纪。白垩纪的恐龙正在跳霹雳。闻到这个屁,心里不满意,请来克赛队消灭这个屁!”
    哦,对了。现在同样在流行的还有霹雳舞。一部出品于84年,国内引进于87年的歌舞片《霹雳舞》,深深影响了当代的年轻人。入秋天冷了之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手套多数都被剪得露着一半指头,还美其名曰:“霹雳手套”。
    同时还在流行的有力大无穷、钢筋铁骨的葫芦兄弟,和黑猫警长一只耳老鼠。闲来无事,我盘点了一下国产动画片和引进动画的优缺对比,领先二十年的阅历不是吹的,还真让我找到了一点东西。
    “啊噢,演出开始了——”这是唐老鸭。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这是希瑞公主。
    “你已经死了。”这是健次郎。
    “真相只有一个。”柯南。
    “休息、休息一下!”聪明的一休哥。
    “让你尝尝塞拉炯的力量!”这是布雷斯塔警长家的那匹马。
    “天马流星拳!芦山升龙霸!星云锁链!”圣斗士小子来了。
    “机器狗,变形!”飞机人里的声波录音机。
    瞅着没,几乎每款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动画片,都留下了它经典不衰的台词。而国产动画片却没有给我留下这种回忆,处处经典不如抓住一处经典,史玉柱先生用一句“收礼只收脑白金”轰炸了全国13亿人民,赚了个盆满钵盈,由此可见,重复是重点,这是个不变的真理!
    从我领先了二十年的眼光来看,这些经典台词中有很多都算不得什么,就像一再重复的天马流星拳,它只不过是出现的次数多一点,常常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伴着振奋人心的场面出现而已。但这么一句不经典的台词,为什么却被孩子们常常挂在嘴边上呢?
    我总结原因,一是国产动画片的片长不够,没有像《变形金刚》那种一播连续几月的动画片,二是噱头不足,日本动画片里一休每一集都要休息一会儿,人家那是为了插播广告而准备的,国内目前不用这个,但正因如此,反倒少了个可以使动画片更流行的噱头!
    我本想写封匿名信寄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版厂,把我总结出来的东西指给他们看看,让他们学习学习,但却发现自己也弄不明白这些动画片哪部是放映过的,哪部还没制作出来。提了几次笔,还是没把握写出一封不令人莫名其妙的信,最后只好叹息作罢。
    看着操场上用人间大炮追逐的孩子们,我心里暗下决心,迟早有一天,我要让国产动画取代日本动画的地位,流行全世界!
    88年很快就过完了,元旦联欢会上,肥乎乎的吕小东给大家跳了一段霹雳舞,被我们班主任评价为“抽筋一样”,王广文给大家变了两个魔术,可惜都演砸了,我的跟屁虫王宁表现得最好,载歌载舞的表演迎得了热烈的掌声,轮到我表演的时候我随便给大家讲了两个网络笑话,把老师同学们逗得哄堂大笑,轻松过关。
    寒假作业不多,被我以十条鲫鱼和五只蛤蟆的价格分别承包给了同桌和班上另一个女孩。鲫鱼是只有半指长的小鱼,蛤蟆是我们这边特产的林蛙,现下这东西还不咋值钱,二十年后,雌性成年体林蛙的市价是一百八十块钱一斤,市斤。
    收到的新年和生日礼物是一大堆贺卡和小玩具,贺卡我留下了,小玩具在几天后转送给了别人。王广武的那个同学,四人帮之一的管平那段时间手头紧,没钱给我买礼物,过了好几天才给我补了礼物,送了我一只黄嘴丫的鸟儿。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种鸟的学名叫什么,但说出来的话你有可能知道,在我们这里,这种鸟的花名叫“豆辣子”,天生就是吃果仁的好手,我抓一把瓜子给它,它嗑得比我还快。
    天冷后,我养在阳台上的蝈蝈不堪老迈,早已相继过世了。我给那只豆辣子取了个名字叫豆豆,养在了阳台上。从那之后,每早唤醒我的,由亢奋不眠的蝈蝈换成了这只活力焕发的豆豆。
    我每天带着我的跟屁虫们,上山放爬犁,下河砸冰窟窿捞鱼抓蛤蟆,疯玩了整个寒假。遇到找茬的孩子就和他们干,四人帮里除了个拖后腿的吕小东,其他三人都是干将,我若是吕布,他们仨就是刘关张。王宁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只要我们打架时别下重手伤到人,她就乖巧的不来掺和,从不拖我后腿,还在家长们那里帮我圆过几次谎。对此我很欣慰,这小丫头,还不到十岁呢,就是我最可靠的贤内助了!
    1989年来了,过年看春晚在这几年刚刚成为老百姓们的必修课,这一回,我坐在电视机前一步不挪的看完了整场春晚,没出去堆雪人,也没和堂弟堂妹们抢着放鞭炮,全家人都夸我变乖了。
    “摇摇摆摆1989,过去的一切都不会带走!摇、摇、我的头,让我和你一起,燃烧起那青春的火!”
    “司马缸砸缸!”
    “老蔫啊。”“傻样儿——”
    “同志,请来二两馄饨。”“找我一分钱。”“师傅,一斤馄饨!”“哎呀少不了你的,别找了别找了!”
    原来,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品就已经大行其道了啊……,英雄母亲的一天、赵本山相亲、陈佩斯朱时茂吃馄饨,笑林师胜杰招聘,89年春晚的好节目真不少!
    第一部 童言无忌 【014】其实干啥都能发家致富
     更新时间:2009…5…19 14:05:09 本章字数:2753
    1989年乱糟糟的就过去了,说多了怕祸从口出,干脆什么都不说算了。时光荏苒,1990年姗姗而来。
    转眼步入了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一个年代,九十年代,看完了春晚过完了寒假,临开学这几天,我简单盘点了一下我重生之后这一年多来给身边带来的影响。
    先来看看我家。由我妈独自编写,从我爸承包的那个印刷厂印制出的小学英语简易教材获得了还不错的收益,在我爸我妈看来,这是他们一生中走得最对的一步棋。
    不能怪他们目光短浅,在这个以铁饭碗为荣的年代,像我爸我妈这样的寻常百姓,谁会去想赚大钱、发大财、做首富呢?他们连“豁出去拼几年,赚足一辈子用的钱”这种想法都从未有过,若不是小印刷厂的效益时好时坏,这二位早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了。
    但是,有我这个因素,他们就注定不可能平庸下去。刚巧我们的英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自己动手办一份英语学习小报,我抓住机会,把学习小报编成了辅导报,从我妈那借来一堆初高中的英语教材和辅助资料,洋洋洒洒的编出了三大张即带阅读内容又有知识点、学习内容的报纸。其中第一份里留下了几道思考题,答案公布在了第二份,第二份的答案又公布在了第三份里,我妈看后啧啧称奇,问我怎么想到的,我告诉她说故事会里都是这么做的,轻易就糊弄过关。
    三张手工报纸被我妈拿去研究了半天,这人还总从上面挑几道题问我,我一概以“胡乱抄的不知道答案”为由搪塞过去,说不知道其实是假的,但那些题里有的要高中才能学到,我要是告诉她我知道答案,那不是找壁石么!
    当时刚巧印刷厂活计很多,这件事也就暂时扔一边了,开学后印刷厂的活少下来了,我的三张小报受到了英语老师的表扬,回到家后我故意向我爸我妈炫耀,勾起了他们足够的兴趣后我说:我们老师说啦,以后外语在中国将会越来越重要,大家要好好学,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林志明制作的这种英语学习报纸问世,到时候希望大家都订上一份,好好学习英语,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于是,“不久的将来”很快就来了,两个月后,我妈主编的《英语学习报》试刊问世,我爸我妈第一次拿出破釜沉舟决心,倾全家积蓄搞出的这份试刊,在江城全市的初中里一炮打响!
    路是我领的,方向是我指的,至于怎么走,那就是我爸我妈的本事了。办刊号、铺渠道、搞发行,一切都是那么的难又那么的不难,到90年的三月份全市中学开学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英语学习报》订阅数达到三万份!全市的中学生几乎都订阅了这份学习周报,我爸笑了,有了这份每年52期,每期都在扩大发行量的《英语学习报》给他的印刷厂垫底,他再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了!
    发行量上去了,质量就得跟上去。我妈为编排内容的事头疼了几天,不是我不孝顺,非让亲妈伤脑筋,而是想锻炼一下她的办事能力,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说来也巧,刘志海同志正好赶在那个时候来我家串了次门,听说他烤羊肉串的生意做到需要雇五个人帮忙才能做过来的时候,我妈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想通了自家的问题,报纸一个人编不过来怎么办?咱也雇人帮忙编呗!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此,我爸我妈的《英语学习报》算是上了路了,剩下的不用我教,国家普及外语教育这班车就能把他们推到时代的最前沿去,而我这个暂时只有10岁的孩子,只要闲着没事帮他们数数钱就行了。
    同时上路的还有我表哥刘志海,我早说过,这小子脑袋灵活,不是笨蛋,这一点从他刚参加工作就主动下海就能看得出来。他的烧烤摊由单纯的一个烤羊肉串炉子先是发展到豆腐脑摊一样的排档规模,之后火爆的生意很快促使他搭起了冬季可以保暖的简易棚,到90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刘同志终于鸟枪换炮,兑下了一间生意不景的饭店,成为了江城第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店名是那么的粗俗且不伦不类,一点内涵都没有,就用了他的小名,大海烧烤店。
    “大海啊,看生意这么好,我真有点后悔了,当初怎么只要求以后免费吃你的烤串就满足了呢,应该再加上一条,每天到你这领一笔零花钱才对。”我边吃着大海老板难得亲手烤一回的明太鱼,边打趣着说。
    “臭小子。”大海老板把我吃剩的竹签向一旁那簇小山一样的签子堆里一插,笑着说:“你小子还少从我这拿零花钱了吗?哪次你来,我没给你个十块八块的?”
    “那倒也是。”我厚着脸皮,大言不惭的说:“可这年头谁会嫌钱多啊,谁说钱多了咬手?那是扯蛋。你看我家邻居老王他们家,都换上彩电了,我们家还用14寸黑白的呢!你这大老板吃水不忘挖井人,给我们家也来上一台吧!”
    “混小子,少和你哥哭穷。”大海老板笑骂着说:“咱家亲戚里谁还不知道你们家呀,你家的报纸都卖遍江城了,前几天我姨可是上电视新闻了,那词怎么说的来着,新兴教育家啊,你跑出来说你家没钱买彩电,谁信呐!”
    “不买拉倒,小气!”我撇撇嘴一伸油手:“我兜里又没钱了,给点儿来。”
    大海老板颇为无奈的看看我,从挂在腰上的皮腰包里掏了几把,拿出两张十块的和不知几张一块两块的零钞,塞给了我。
    我大大方方的把钱往兜里一揣,站起来抹抹油嘴说:“嗯,这还差不多,我走了,回头见啊!”
    “哎哎,你先等等!”大海老板一把拉住我,又按回椅子上,说:“我这正好有事问你呢,先别忙走。”
    “啥事?”我抿抿嘴,觉得有些吃咸了,伸手去抓桌上的茶壶。
    “听说你们家姓王的那个邻居能买到便宜彩电?”刘志海问。
    “啊,是啊,他们家在北京上海都有亲戚,是能买着便宜点的。”我说。
    刘志海又问:“那保修方面怎么办?”
    我一摊手:“小毛病找我爸单位里的一个技工修,大毛病要么花钱,要么麻烦一点返厂。”其实为了省下几个差价而老远的从外地买电器是很没意思的事,不过老王他们家要买的是进口牌子,江城买不着,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哦……”听完我的话,刘志海沉吟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