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不愁嫁by球球熊-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华笑道:“如今下面都是积雪,也是不敢踏雪寻梅的。天凉,姐妹们都进屋里去取暖吧。”说着,桃华领了她们过去了。

四面的窗户都关了,只留了两扇未关,但是将竹帘子给放了下来。茶果点心都是齐备的,小丫头子们就在廊下安了炉子烧水。弹棋,双陆,叶子牌等等都摆了出来,大家自挑自己喜欢的,开始玩了起来。

桃华是花了些功夫学这些的,但是却没多大兴趣,她是主人,得招呼众人,也静不下心玩,只是陪着打了一回双陆,便起身张罗了。桃华瞧着东西齐全,只觉得闹得有些头晕,便走出来透透气。

“我是亲戚,又是姐姐,见了桃华妹妹如此忙,理应帮着桃华妹妹分忧的。”桃华刚走到亭子的一根柱子旁,便听到了尹如华的声音。她往左右一瞧,亭子下面本也有一个以前的观景台,隐隐露出了一角鹅黄。

王婉初的声音也传了过来:“你倒是个心善的。”

尹如华听了这话,声音带了些委屈:“许是我不认识姐妹们,桃华妹妹怕我怠慢了大家,这才没让我帮忙。”

王婉初又道:“浙江虽然不大,但是往常来往的人家也不少,我也是从小一处长大,又有母亲提点着才没出丑的。你客居于此,自是不认得的,这也是平常。我每每来,虽尹妹妹家我当是自己家一样,毕竟是客,尹妹妹待我好一分,我邀她去我家玩之时,便对她好三分。你也不必委屈,往后我们若是得了空去直隶,你招呼我们的时候再尽主人之心就尽够了。这里没甚好景致,我先上去了。”

桃华听了,嘴角露出一抹笑,故意走了几步,脚步放重了,嘴里调笑道:“婉初姐姐,你可藏到哪里去了。陆姐姐和姚姐姐都要找你切磋一番呢。”

王婉初从亭子旁边的小径绕上来,笑道:“方才你堂姐一个人在此闷坐着,我与她说了两句。你个小丫头,只顾着玩,我倒要问问你,你堂姐千里迢迢来作客,你怎好怠慢了她?”

桃华瞧见尹如华眼圈儿处的妆粉都有些光滑,忙道:“堂姐远道而来给祖母拜寿,却让堂姐受了委屈。妹妹人小不懂事,若是有什么怠慢了堂姐的,还望堂姐尽管说出来,勿要憋在心里。”说着,桃华作势用手巾沾了眼角。

尹如华只得强打起笑容,反过来安慰桃华:“妹妹招呼周到,我怎么会受了委屈。都是我不好,老太太大寿之时,倒惹得妹妹落泪了。”

正值陆雅容走出来,见此情景,立刻惊讶道:“桃华妹妹这是怎么了?可是方才输了钱。姐姐才刚赢了两盘,再输给你就是了。”

桃华扑哧一声笑了,王婉初拍手道:“那敢情好,桃华妹妹,我们快进去。陆姐姐家正好两姐妹,那可不是打双陆了吗?”说着,王婉初和桃华相视一笑,均从对方眼里看出了然。

尹老太太的寿宴终于落下了帷幕。洛氏站了一天,连饭也不曾好好吃,靠在躺椅上就睡着了。桃华领了白芷和青荇过来,正好遇上了费嬷嬷,桃华笑道:“嬷嬷,今儿母亲没怎么吃东西,我让小厨房备下了几样小菜,母亲可回来了吗?”

“太太正在睡着呢。”费嬷嬷忙道。两人正说着,忽见一个管事妈妈过来,对着费嬷嬷道:“费嬷嬷,厨子们还等着领工钱。”

另一个管事妈妈也过来:“还有蔬果肉蛋的钱,说好今日一并结了的。”

费嬷嬷顿时板起了脸:“太太今儿累着了,如今正在歇息。你们这些个管事妈妈,连这点子眼色都没有了不成!”

桃华笑道:“费嬷嬷不必动气,既是说好了今天将工钱结清,就没有拖到明天的道理。把账本子给我瞧瞧可好?”

大小姐发了话,大家能有不听的吗?桃华进了屋里,让费嬷嬷在身后,叫了一个会打算盘的管事妈妈在里屋打着算盘。不一会儿,那管事妈妈出来了,报了数目。桃华盯着她看了几眼,喝了口茶,对着费嬷嬷道:“费嬷嬷,账房的刘师傅算出来的是多少。”

费嬷嬷躬身回禀了,那管事妈妈顿时跪了下来,冷汗涔涔,直嚷着让桃华饶了自己。桃华将茶杯放回了桌子上面:“覃妈妈,你是家里的老妈妈了,怎么还会犯这等错误?这钱,费嬷嬷你亲自去跟那厨子结清,勿要过厨房管事的手。”覃妈妈一下子跌坐在地上,还以为这位体弱多病的大小姐什么都不懂,她才想从手指缝里露出一点儿肉渣给自己当厨房管事的干女儿。

覃妈妈被扶了出来,面色苍白。桃华又叫了一个妈妈进去,半晌,费嬷嬷带了人出来,让人捆了放到二门上去看管着。在外面等候的管事妈妈收起了自己心里的小九九,不敢再轻视桃华。桃华杀鸡儆猴的目的达到了,便直接让账房刘师傅在外面算账,事情处理起来就快多了。结清了今天的账,桃华起身:“费嬷嬷,叫了管小件物事的妈妈们进来。大件的桌椅板凳,帘子地毯之类的,锁在翠羽堂。明儿再入库。”

桃华看着人将东西放回库里,回到归墨院的时候,已经是戌正了。听闻洛氏醒了,她进去请安,尹老爷竟然也在。洛氏将刚才的话说完:“既是老家的亲戚,便安置在疏荷园吧。”桃华便知道是早上那对母子了。

尹老爷点头,又说道:“老太太年纪也大了,这些日子也累着了。我想着,先把煜哥儿放在正屋里养着。”


 5晴天霹雳



这话一出,洛氏先愣了,桃华轻轻地握了握她的手。洛氏眼里闪过一丝水光,冲着桃华点点头。她整理了一下情绪,声音里带着些哽咽:“一切但凭老爷做主。”

尹老爷听出了洛氏的语气,心里很满意,便不再提了,让桃华坐下用了些饭菜,便歇在了正屋。

尹老爷做事情很有效率,第二天一大早便去了尹老太太屋里谈了半天。洛氏带着桃华去请安的时候,尹老太太看向洛氏的眼里就透出了满意:“昨儿为了我的寿辰你也累着了,这几日你又要收东西,散工钱,就不必过来了,只打发桃儿平日里过来陪我个老婆子解解闷儿就行了。”洛氏忙应下了。

尹老爷本来向衙门告了一天的假,无奈天寒地冻的,又狠下了几场雪,水路是早不通的了,运河早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陆路也全被雪掩了,预备着过年的时候的进宫的布匹在路上全耽搁了,马车陷在了雪里,有大半都被染了。尹老爷跟家里说了一声,便一心扑在了如何补救之上了。

一连几天,尹老爷都是早出晚归的,回来后太晚了,便宿在书房。不要说桃华见不到他,就连尹老太太和洛氏也是没见到他。洛氏自将煜哥儿养在自己膝下之后,眉眼也开朗了许多。煜哥儿不过两岁,又是从小就被抱到老太太身边的,对自己的生母并没有什么印象。到了洛氏这里,前两天不惯,过后便好了。

严姨娘往正房里请安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洛氏有时见有时不见,但是煜哥儿是一次也没抱出来给她见过。严姨娘每每怀着期盼而来,而又失望而归。桃华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都是可怜人罢了。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这天,桃华正在陪尹老太太说话,尹老太太身边的老嬷嬷易嬷嬷急匆匆地走进来,满脸惊慌:“老太太,老爷晕倒了。”

尹老太太立时就问道:“安置在何处,怎么回事?大夫呢,快派人去请大夫。”

“回老太太,刚刚老爷身边跟着的小厮双福过来说,老爷忙完了今天的事情,赶回来换衣裳,谁知道刚下了马车就突然晕了过去。现在老爷被安置在雅集轩,太太已经赶过去了。”依嬷嬷回答道。雅集轩是离门口最近的院落,安置在那里是极妥当的。

桃华立刻扶了尹老太太站了起来,就往外面走。早有一乘软轿在外面等着了,尹老太太和桃华共乘一轿,飞快地往雅集轩过去了。

济春堂的老大夫很快地被请了过来。除了尹老太太,其他的女眷都避到了旁边屋里。洛氏静静地立在窗前。桃华只觉得心里纷纷杂杂的,她记得很清楚,自己在现代的单位里面有个人就是连续工作了多天后这样突然晕倒。多亏发现的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古代的医学条件跟现代没法相比,她的心里一直惴惴的。尹老爷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出了事,这家里定是要乱套的。

现下要做的事情是稳定军心。桃华站起身来,走到了洛氏的旁边,握住了她的手。洛氏的手一颤,抬起头来。桃华依偎在她的身边,目光闪闪地看着她。洛氏觉得自己的心稍微定了些,抚着桃华的头,心里总算是有了一点儿慰藉。

“太太,大夫走了,老太太请您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琥珀绕过屏风,脚步很轻,走到洛氏母女面前,她们才注意到。

洛氏扶着桃华的手站起来。她脚还没站稳,忽然眼前一黑,人整个就栽了下去。多亏桃华眼疾手快,小小的身子支持住洛氏。一旁站着的琥珀愣了一下,搭了把手,这才扶住了洛氏。

在大门口刚刚上车的大夫又被追了回来。桃华人小,就在屋里的屏风后坐了,只能透过那屏风,隐隐约约瞧见屋里的境况。屋里燃着的安神香已经不起任何的作用了。任谁家一下子连倒了两个当家主人,心里都会慌。

“恭喜老夫人,少夫人这是有喜了。”大夫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桃华的拳头忽然握紧了一下,手掌传来的疼痛让她下意识地松开了拳头。她低头,这才发现那指甲已经掐进了肉里。她松了一口气,尹老太太的另一句话让她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易嬷嬷,你去将老爷书房旁边的听涛阁收拾出来,引大夫住下。”大夫都住下了,尹老爷的病情究竟怎么样了?

桃华被送回了归墨院,费嬷嬷差了太太身边的珍珠去探消息。珍珠去了不多时回来了,面色凝重:“大小姐,老太太又差人去请了悬壶堂和回春堂的大夫过来。方才我隐约听见说,老太太正想修书一封给王家,托他们出面请一下薛神医来瞧瞧。”

薛神医是退下来的老太医,以前的太医院院正,就在南京城郊的庄子上颐养天年。他的同胞妹妹正是王婉初的母亲的舅母。桃华的心咯噔了一下,面上却还是没显,只是吩咐白芷再去催一下洛氏的安胎茶。

费嬷嬷见了桃华的模样,对着珍珠使了个眼色。珍珠退了下去。桃华起身:“嬷嬷,等会儿母亲醒了,你差个人过来叫我一声。我先回屋去换件衣裳。”费嬷嬷忙应了,由于白芷没来,叫了两个二等丫鬟跟着桃华回屋。

桃华的屋子是在正房的斜后方,路程倒是不远,不过短短的十余丈距离。只是这十余丈的距离,桃华的思绪已经在脑海里转了好几圈了。而纷乱的思绪直指的中心只有一个:如果尹老爷真的因此而去了,那他们该如何办?思来想去,尹老爷都不能这样倒下去。

回到屋里,桃华换上了一件素净些的衣裳,又让自己动手给自己梳了一个圆髻,一应的钗环都取了下来,自去了正房旁设的小佛堂上香。她跪在蒲团上,上了一柱香,翻开地藏经,默念了起来。原来,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想找个寄托的,因为自己无能为力。

大约一个时辰后,白芷在堂外轻声地叫桃华,说是洛氏醒了。桃华想站起来,只觉得膝盖都麻了。她慢慢地挪到了堂外面。青荇早拿了一个凳子过来,让桃华坐了一会儿,觉得腿好些了,才往正房走去。

洛氏知道自己有孕的时候,整个人都怔住了。桃华端来了鸡汤,坐在床前的绣墩儿上,轻声道:“母亲,这是我们家在城外的庄子里自己喂的鸡,是祖母特意让人去抓了来的。母亲,就算是为了父亲和肚子里的孩子,您也得喝点儿。”

洛氏看向桃华,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杏眼水汪汪的,鼻和嘴跟尹老爷十分相象。洛氏有些恍惚,原来自己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洛氏心下一片寂寥,却微微点了点头:“端来吧。”

吃过了鸡汤,洛氏亲去瞧了一回尹老爷,被坐镇的尹老太太叫回来休息。桃华一直在洛氏的身边守着,晚上也跟着她一道睡。洛氏的心这才安稳了一点儿。

次日一大早,桃华睁眼,瞧见洛氏还在睡,便对着进来的珍珠使了个眼色。昨天晚上洛氏来回翻身,折腾了一晚上,快到天亮才睡着,横竖尹老太太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正好让她多睡一会儿。桃华怕自己的动静惊动了她,也不敢动,阖上眼睛在养神。

刚到辰时,洛氏便醒了。桃华也忙起来。洛氏用了半碗粳米白粥,只吃了一点子糟鹌鹑的腿子肉,夹了一块腌水萝卜,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桃华强迫自己吃了一碗粥,这才扶着洛氏往书房去了。

尹老爷已经被挪到了书房,几位大夫都被尹老太太强留在了听涛阁。尹人还是那样,一直不醒,脸色苍白。洛氏忍不住抹起了泪,桃华含着眼泪劝洛氏。洛氏扶着桃华的手起身,匀了面后,又亲自去问了大夫们,得到的消却是不甚好。

嘱咐了伺候的人尽心后,洛氏便往尹老太太的春晖堂来了。尹老太太的神色很不好,看上去也是没有休息好。洛氏刚刚请完安,还没坐下,帘子就被人打了起来,梁氏扶着尹如华抹着泪进来了:“老太太,怎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昨儿有事出去了,回来后就听见了这样的事情。本想立刻过来的,只因天晚了,手上又有事,怕家里忙乱,所以才没过来。二弟如今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桃华的目光扫了梁氏一眼,见她头发都有些乱,脸儿黄黄的,该是没妆扮,不由的心里一阵厌恶。她垂下眼帘,一句话也没有。尹老太太一晚上几乎没怎么合眼,天快亮才回了屋里歇了一会儿,这梁氏一来就哭哭啼啼,惹得她心下更不痛快,当下就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堂侄媳妇既是有事,就回去忙吧。语薇扶我过去。”

洛氏扶着尹老太太还没走出春晖堂的大门,易嬷嬷匆匆走过来,满脸的惊慌:“老太太,老爷不好了。”尹老太太腿一软,瘫倒在了洛氏的怀里。

 6尹家丧事



尹老太太寿辰后半个月之时,尹家顶梁柱南京织造尹穆辰因突发疾病去世了,年仅二十七岁。桃华在虚岁七岁这年上,没了爹。

尹老爷在临终前仅留下了一个庶子两个女儿。尹老太太他们赶到书房的时候,尹老爷正在剧烈地呕吐着。大夫们都在屋子里忙着,忙着施针,忙着端药过来。尹老太太拄着拐杖走到了尹老爷的身边。洛氏和桃华扶着她坐下。尹老太太抚摩着尹老爷的脸,眼里不由地蓄起了泪。

尹老爷的脸色越来越差。在他完全昏过去之前,薛神医终于来了。他一进来看到这么多人围在屋子里,就皱了眉:“都在这屋里做什么!都出去,只留一两个人便是了。”

尹老太太一个人留了下来,其他人都出去了。薛神医上前去翻了尹老爷的眼皮,又静心把了脉,从药箱里取出了银针,一边在火上烤,一边道:“我虽是大夫,却是治得病治不了命。他自娘胎里便因母体受过寒,有先天不足之症,又因连番劳累,这二十七八岁的人,竟有五六十的人才有的油尽灯枯之脉象。我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多捱得半日罢了。”

“薛神医,当真是一点法子也没有了吗?”尹老太太拄着拐杖站起来,声音都在发颤。

薛神医低下头,将最后一根银针缓缓地刺进他的胸口:“老夫人,人各有命,生死在天。”

明煜和凝华都被抱过来看尹老爷的最后一眼。严姨娘听到尹老太太叫她过去归墨院的时候,手上的杯子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眼里瞬间就泛起了泪,连衣裳也来不及换,匆匆地就赶了过去。

薛神医施过针的两刻钟后,被移回了正房的尹老爷悠悠醒转。他醒来第一个瞧见的就是尹老太太,动了动嘴唇:“娘,孩儿不孝,恐怕不能侍奉您左右了。”他的头吃力地看向洛氏,伸出手去。

洛氏连忙握住了他的手,眼里已经盛满了泪,颤抖着声音喊了句:“老爷。”尹老爷吃力地道:“替,替我照顾好母亲。还有明煜,你,你养在身边。”

“辰儿,你媳妇儿刚刚诊出有了身孕。桃儿就快要有个弟弟了。”尹老太太强忍着泪,轻声地道。

尹老爷的目光落在洛氏的肚子上,用力握了她的手:“你,你和孩子,都要保重。”

尹老太太忍着泪让易嬷嬷带了三个孩子进来。桃华牵着两个孩子进来,在尹老爷的床榻前跪了。尹老爷伸出手,桃华握住了他的手,虽然不是亲爹,但是相处了这么久,如今尹老爷要去了,桃华心里湿漉漉的。尹老爷呼吸都有些困难了:“照顾,你母亲和弟妹。家里,就交给你了。”桃华含着眼泪点头:“父亲,你放心。”

姨娘们也被叫了进来。尹老爷看了她们一眼,目光仍旧是落在尹老太太的身上。他的脸上忽然浮起一抹奇异的微笑,再然后,眼睛慢慢地阖上了。尹老爷的堂兄将属纩放在尹老爷的口鼻之上,良久,并无动静。沉寂的屋里立刻迸发出了一阵哭声。屋外的丫鬟小厮们都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朝着正门的地方跪下,均哭了起来。

洛氏经受不住打击,再次晕倒了过去。尹老太太心下悲哀,强撑着要自己料理后事,事情还没分派完,她双眼一黑,人也倒了下去。

刚刚送了洛氏回去自己屋里的桃华转耳便听到了尹老太太晕倒的消息。她匆匆换上刚刚才换上的斩衰,卸下一应的钗环,对着费嬷嬷道:“嬷嬷,如今祖母和母亲皆病倒了,幼弟尚小,我虽然年幼,也只得将此事给撑过,还希望嬷嬷助我。”

费嬷嬷看着年方七岁,却一脸严肃的桃华,忍不住眼圈儿湿了。她也顾不上别的,胡乱用袖子抹了把脸,点头道:“小姐放心。”

正在归墨院门口的众丫鬟小厮们正在议论纷纷,忽见费嬷嬷扶了桃华出来,身后跟着府里的几位管事,便都不再说话了,都低了头。

桃华的目光缓慢而沉静地从众人身上扫过,问道:“之前老太太是如何分派的?赖管事你且说与我听听。”

赖管事将手里的花名册放到了桃华的面前,一一给她说了。桃华点头道:“方才祖母所言,领到报丧的差事的人现在就去。还有设灵堂搭棚的之人,立刻就过去。子时之前我会过来察看,此事,就由方才祖母所指定之人郭春荣领头。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我只问你。郑管事,家里的库房收领造册一向是由你在管,此事就由你和路嬷嬷一并管理,你管领取,路嬷嬷只管入库。最后我要对账,缺了什么就由领的人补上,若是找不到人,就找你们两。不光是布匹幔帐之类,金银器皿茶杯碗碟一应东西均是如此。费嬷嬷,你将对牌和钥匙账本子交与他们,你们现在就去吧。”路嬷嬷也是洛氏身边的老嬷嬷了,与费嬷嬷的周到不同,路嬷嬷的特点就是脸黑,油盐不进。库房是最容易混水摸鱼的地方,派她去正合适。

郑管事和路嬷嬷去了。桃华正要说话,尹家的总管家尹祥回来了,身后跟着尹家族长。桃华忙给尹家族长下礼:“三伯公。”尹三伯忙扶起了她,眼角也有些湿润了:“侄孙女快请起。如今将丧事料理完要紧。可差人去请了阴阳择日?”

赖嬷嬷连忙应了:“之前已经请了,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灵堂设于浩然院,灵前自有僧道各五十人对坛前按七做好事。另请了大福寺僧人一百名在归墨院正堂超度打醮。”

尹家族长的应了,便命自己带来的几个尹氏后辈,与桃华平辈的几人专门陪客。正在这时,外面来报布政使王家已经派人来了,尹家族长少不得自己要出面去迎。桃华便将剩下的人各自分了工,按照三班倒的模样,各人专管个人的事情。费嬷嬷四处察看,若是逮着有人偷懒渎职的,先拿了事后再惩罚。又将洛氏和自己都挪出了正院,暂居于春晖堂的偏院,也是方便照顾尹家两位女主人。每班交接之时,都要提前一刻钟集合,或桃华或费嬷嬷定要点卯。

各人领了命去。桃华看看时辰,已经快到子时了,便过去瞧灵堂,已经搭好了。针线活上的人也已经将各处的丧服送了来。桃华亲自将尹老太太和洛氏的送了去,洛氏醒来后又哭了一场。

那梁氏自尹老爷逝后便回了自己的屋里,换上了大功,抹了泪,让人将一应的鲜活物事都撤了下来。同换上了大功的尹如华走出来,端了一碗银耳枸杞汤:“母亲,喝些吧,等会儿您过去,可有的忙了。”

“你爹那个没成算的,竟就在那边帮起了忙,这么急急慌慌的不知道做什么。”梁氏端起来随意喝了两口,忍不住皱了眉,“怎么这么甜?”

尹如华脸上露出轻松:“如今那老太太和堂婶都病倒了,那边没有主事之人,定是一团乱,吊唁之人见了,心里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尹家呢。等会儿少不得要请母亲过去,母亲不喝些东西御御寒,等会儿怎么受得住?”

梁氏见自己的闺女如此懂自己的心思,再被她一捧,忍不住脸上就露出了得意:“尹家家风严正,还是很有几个管事的人,哪里至于一下子就全乱了。”

“之前梁三舅的事情还在跟前呢,没有上头的人压着,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不闹腾?”尹如华举了个就在眼前的例子。梁氏的隔房兄弟梁三舅前年殁了,家里没有个主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