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不愁嫁by球球熊-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华听到前面的时候,觉得有点像是哮喘,但是她对这些病也不过就是知些皮毛而已,并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对中医,她就更是一窍不通了。听了董行成的话后,她只是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帮着董行成除去了衣裳:“那你三哥醒过来了吗?”
董行成摇摇头:“还没有,宋老太医给他开了药方了。等会儿估计还要过去。你先在家里待着,把一应的物事什么都归置清楚,还有该准备的东西也准备下。先休息休息吧,暂时是不妨的。”
董行成的这句话还真是成了真。说起来,宋老太医还真是一个有两把刷子的大夫,一剂药方下去,连续扎了好几天的针。到了第三天早上,董三少爷将肺里凝成黑色的血块都吐了出来,人也清醒了。宋老太医又与董大老爷和董大太太说了一回董三少爷的病情,说是大概还有两三个月的日子,这也是极限了。
果然,到了快三个月上头,董三少爷再次陷入了昏迷,整个人已经骨瘦如柴了。这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没用过什么东西,每天丫鬟都要喂好几次,他才能喝得进一点儿汤。整个人本就瘦了,这样一来,就如同这有一层皮一样。
桃华他们接到消息的时候,是半夜睡得正熟的时候。董行成本就是长年保持清醒,一听到外面唤自己的声音,人立刻就惊醒了,忙摇醒了身边的桃华,急急忙忙地穿衣裳:“桃儿,三哥那边应该出事了。我们过去瞧瞧。”
桃华也一下子就清醒了,也来不及唤人,自己把外裳披上了。幸好是夏末,一点儿也不冷,只不过是穿件外衣就行了。她自己动手挽了个平常的扁髻,什么首饰都没戴,也没装扮,就随着董行成过去了。
三房里面还是灯火通明的,外面黑压压的长。董行成一瞧见,脚步下意识地停了一下,随后步伐加快,两三步就冲了进去。桃华紧跟其后,跟着董行成往里面跑去。
屋子里面已经有哭声传过来。董行成冲进去的时候,正对上董三少爷看向门口的目光。董行成连忙上前去,半跪在床前,握住了董三少爷的手:“三哥,三哥。”
董三少爷张开嘴,想说什么,却只说了句三房,那嘴角又有血往外淌出来。他的手颤巍巍地握住了董行成的手,目光看向了董行成,似乎很着急的模样。
董行成连忙点头:“三哥你放心,三嫂和侄子们,和你在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有我在,绝对不会被人欺负的。”
董三少爷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满意,嘴角勾起了一个浅笑,眼里的光迅速地灰败了下去。再然后,他的手软绵绵地搭了下来。董行成拼命地握住他的手,连喊了好几次:“三哥,三哥。”回答他的,却只是一片静默。
几乎在那一瞬间,屋里迸发了一阵哭声。院子里面站着的下人们也都跪了下来,开始哭了起来。董大太太直接晕了过去。桃华两三步抢了上去,连忙扶住了她。
不过次日清晨,董三少爷英年早逝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几乎相熟的人家均知道董三少爷的身子不大好,之前又有消息传出,大家心里都有准备的。董国公府当然更有准备了,次日清晨,一应的幔帐棚子都已经搭好了,府里都是一片白色。
桃华这几日也很忙,天天来吊唁的夫人太太也是络绎不绝的。有是相熟的世交来纯粹为了吊唁和安慰的,也有那起没地位的小官想趁此机会搭上几条线往上爬的,还有碍不过面子只得来走一趟的。出嫁的董大小姐和董三小姐也先后到了。
“这就是三弟妹吧。没想到,我们的第一次相见,竟是会在这样的场合。”董大小姐跟董大太太的面容有几分像,就连抿嘴角的弧度好似都差不多,只是她比董大太太要温和许多。
桃华也不好答话,只是让了两人坐下,又吩咐人上了茶果。董三小姐抬起头来,说道:“真没想到,三哥这么年轻就早早地去了。三嫂还要拉扯两个孩子,这以后可怎么样呢。”说着,董三小姐竟就抹起了泪了。
董大小姐也叹了一口气,默默地在那里坐着。坐了一会儿,有董大太太那边的丫鬟来请两位小姐过去。桃华送了两人一段路,便又折返了回来。
尹老太太是当天下午来的,带着尹大姑奶奶。她见了桃华,也没说什么,只是叹口气摇了摇头。待到凭吊完了,桃华引了两人往自己的院子处来。
尹老太太一进去就四处打量了起来,见一应的东西都是自己给桃华配的嫁妆,还有许多的摆设都是上等的,心里也就稍定了些:看来董府在银钱上不算是个紧的,人好不好不要紧,关键是有钱才好过日子。能有点银钱傍身,这才是万全之策。
尹老太太问了几句关于董三少爷去世的情况,就转到了这院子里当值的人手安排。当听闻董行成并没有贴身丫鬟的时候,尹老太太的脸色稍霁了些,握了握桃华的手:“如今朝里也不太平,你们两个可别也牵扯了进去。虽然到了这个地位,董家是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的,但是,也得记清楚了,能不碰尽量不碰。”
桃华一一地应了,还想再说话,董老太太打发人来请尹老太太了。桃华要送她们过去,尹老太太挥了挥手:“我们过去说几句话就是了,不需要你陪着。前头人还多,你自去就行了。我们两人不会丢的。”桃华无法,本要坚持,怎奈尹老太太执意要桃华回来,桃华无法,也就只能回来了。
董三少爷的这一场离世,说起来不大不小。说是不大呢,因为不是正常的寿终正寝,所以并没有停灵多少日,便出殡下葬了。但是说不小呢,宫里的皇上太后都接连下了旨,给了封号和凭吊之物,在出殡那日,还派了一个太监出来路祭。一时间,董家大大地出了一下风头,十分有面子,也给本来就扑朔迷离的朝堂局势更添了一笔,一时间,更加的错综复杂了。
皇上的年事已高,端王和敬王分别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但是皇后的儿子偏偏是还未弱冠的七皇子,且七皇子也是太后的心头肉,按理来说是最可能登上皇位的。他从小就天资聪颖。但是因为元后没有留下嫡子,如今的皇后是继后,生下的皇子已经是七皇子了,在排行上就有点吃亏。如今大臣们暗暗地分了几派,有同意立嫡的,因为有嫡立嫡。也有赞成立长的,说是端王和敬王都是从小战功累累的,这可是有工作经验的,岂是一个还没毕业的皇子能够比得上的。但是到底是拥护端王还是敬王呢,于是这也有了分歧。更有甚者,提出既是立长,应该是大皇子也当角逐,生生把一个闭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皇子也逼上了前线,处在风口浪尖处。
董老太爷曾经的师傅是端王的母妃淑妃的父亲,而董大太太又是敬王的王妃的表姨,但是,董大少爷的原配又是当今太后家族的。故而这董国公府,可是千丝万缕。有人几次试探董大老爷和董大少爷的口风,均被他们三言两语挡了回来。在朝堂上,似乎董家只效忠于皇上。
别的人桃华还可以打哈哈,但是面对洛老太太,这个外祖母的帽子一压下来,桃华还是觉得脑袋有点大。洛清筠以前从不会这样为难桃华,这突然一下子似乎变了一个人,想从桃华这里挖出点儿董家后台的内幕消息,让桃华十分不习惯。桃华尽量使自己脸上的表情变得淡然:“在家的时候,母亲曾经教过我,说是女子就当在闺阁之中相夫教子,这些家国大事,是男人们的事情,女子不得插手。”
桃华看见洛清筠抬起头来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瞄了一下洛老太太,这才解了过来。难怪洛清筠的变化那么大,原来是落老太太想知道啊。桃华顿时觉得心里有些寒心,一个祖母,一个外祖母,这高下程度一下子就分了出来,哪个是真心关心自己,一目了然。想到这里,桃华的语气便有些淡淡的了。
等洛老太太去董老太太那里坐时,洛清筠悄悄地拉了一下桃华的衣袖。桃华会意,跟着她往花圃里面走去了。
见左右没人,洛清筠这才附耳到桃华的耳边,轻声地道:“桃妹妹,并非是我想问的这件事情。而是……我也是迫不得已,希望你别恼才是。”
桃华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拍了拍洛清筠的手:“大姐姐跟我从来都是明人不说暗话的饿,有什么就说什么,我又怎么会恼大姐姐呢。”言外之意就是你这事做的不太厚道,居然拐着弯子套话。
洛清筠不知道听懂了没有,作势吐出了一口气:“桃妹妹没有生气那就是最好的了,那我就放心了。对了。”洛清筠凑近了桃华,低声地道:“桃妹妹,可有消息了吗?”说着,洛清筠的目光瞄向了桃华的肚子。
“这事情急不来的。再说,这几日三哥才去,说这些事情为时过早。”桃华听了这话,心里的确是不太舒坦了,回答的语气就有些敷衍了。
73媳妇侍疾
一个人怎么能变化这么大呢?桃华看着洛清筠的背影,眼里露出了一丝无奈。环境可以创造人,环境也可以改变人。洛家之人,到底把自己当成了什么呢?就算不能是林黛玉那种在大观园的如鱼得水的和谐生活,但是这落差也太大了吧。想起方才洛清筠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优越感,桃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转身,却正对上了一双剪剪秋水目。
美,真的美,这种柔弱的美,似乎是刻在了骨子里。而那眼里的星星点点泪光,更体现出了那种柔美。这样的美人儿,穿着一身缟素,更显得如天上的仙子下凡一样。桃华以前从没见过这个人。这模样,这气度,应该不是个丫鬟。
那美人和桃华打了个照面,便微微欠身,往一旁去了。桃华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想起前头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她也就不再磨蹭,往前头来了。
董三少爷的离开给董国公府蒙上了一层哀伤的气氛。董大太太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起来床。几位媳妇儿自然是要侍疾的。
这天一早,桃华早早地便起来了。董行成看着她比平时还早起了大约两刻钟,不由地有些惊诧:“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昨儿个母亲晚间就说不舒服,还请了大夫来瞧。于情于理,今儿都该早些过去。”桃华对着镜子正在擦些粉,从镜子里瞧见董行成正在洗脸,转过头道,“中午回来吃饭吗?”
董行成取下了手巾,想了想,说道:“午饭可能没办法回来吃了,晚饭是肯定要回来的。晌午若是要回来,我会派福贵儿回来给你说声的。”
桃华点头应了下来。董行成见状,给周围的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些丫鬟们都是极有眼色的,有序地退了下去。
见她们把房门轻轻地合上了,董行成这才收回了目光,脸色略带严肃:“母亲那边,因为三哥的事情,心情肯定不好。若是有什么事情,你只管与我讲,我去跟她说。你只要尽到你的孝心也便上了。”董行成可没忘记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多有主见的人,当初自己提出想要娶桃华,她去打探了以后回来,便不太同意这门亲事。也是后来董行成想了法子,她才勉强同意的。桃华的娘家确实弱了一些既然自己把她娶进了这个家门,那这个家里,他就应当成为她的后盾。
桃华知道董行成的性格,他若是说了什么,那么他一定会做到什么。有几个男人能在自己的老婆和母亲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的。桃华对着董行成微微点头:“我知道的,你去吧。”
董大少奶奶是老大,自然得做出一个带头的样子来。桃华这天已经比平时早了一刻多钟过去,董大少奶奶已经坐在那里等她们了。见了桃华来,董大少奶奶笑着道:“四弟妹今儿倒过来得早。母亲还睡着呢。我已经吩咐人去熬药了。四弟妹不妨坐下休息一会儿,”
桃华笑着道:“大嫂今儿也早。”说着,桃华自去了自己平常常坐的一把椅子坐下。
“母亲身子不好,我们身为媳妇的,自然要挑起这责任,否则下人见了上头首先先乱作了一团,就会开始钻空子。这规矩,自然是不能乱的,四弟妹,你说是不是。”董大少奶奶意有所指地说着这番话。
桃华假装没听出她话里的弦外之音,脸色带了些严肃:“大嫂果然是大嫂,见识是我比不上的。桃华受教了。”
董大少奶奶听了这话后觉得心里十分舒坦,对着桃华道:“四弟妹也无须太过客气。我们本是一家子的嫡亲骨肉,虽然是重规矩的,但是也没有为了规矩,而不顾骨肉亲情的。”
“大嫂这番话说的可真好。”说着,帘子一掀,二少奶奶走了进来。周围的丫鬟忙又动作了起来,引了二少奶奶坐在了桃华的身边。二少奶奶坐下来后,对着桃华点了点头,这才转头对着董大少奶奶道:“大嫂今儿到的很早。我记得以前大嫂早起就有人回事情了,今儿似是闲了些。”
董大少奶奶用手绢子沾了沾唇角,站起身来:“不知道母亲醒了没有,我过去看看。”
董二少奶奶也不强行要她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转过头来对着桃华说话。董大少奶奶一个人出去了。
董大少奶奶出去后没一会儿,董三少奶奶走了进来。她走起路来似乎都有些不稳,眼睛仍旧是有些肿,即使抹了些粉也是遮不住的,整个人似乎是瘦了一圈。以前的董三少奶奶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分清高,如今只剩下了伤悲。
桃华和董二少奶奶两个人都不是多嘴之人,知道董三少奶奶心里不好受,但是她们也没法子。毕竟这事情,她们都是无能为力的,只是对着董三少奶奶点了点头,停止了交谈。
三人无言地对坐了好一会儿,董大少奶奶还没回来。董二少奶奶的脸色略沉了些,站起来道:“我们过去瞧瞧母亲吧。”桃华也站起来,跟着往那边过去。
打听得董大太太已经醒了,三妯娌这才往内室走去。还隔着屏风,三人便听见了董大少奶奶对着董大太太必恭必敬的声音。董二少奶奶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去。桃华在心里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仍旧是面山不显地往里走去。
听得通报,见了三人进来,董大少奶奶这才停止了话,故意道:“哎呀,三位弟妹,今儿可是你们三人晚了些。母亲都醒了过来,刚刚喝完药歇下呢。”
“方才大嫂说是来瞧瞧母亲醒来没,我还以为大嫂会来告诉我们一声呢。”董二少奶奶给董大太太行了个礼,转过头去问道,“母亲今儿身子可好了些。昨儿您的二儿子听闻您病了,连夜去寻了些新鲜的瓜果菜蔬,等会儿让丫鬟们端给您尝尝吧。”
“你有心了。”董大太太整个人的精神也垮了些,靠在引枕上,只是略微地点了点头,“我这个老婆子,竟惊动了你们这么多的人。”
74三房月例
“母亲言重了。身为媳妇,伺候您是应当的。”董大少奶奶连忙谦辞道。
董二少奶奶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桃华,然后饱含深意地看向了董大少奶奶的方向。桃华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反应,轻轻地低了头:想把自己当枪使,也把自己当成弱智了吧。董三少奶奶现在压根儿就没有抬起头来,仍旧是满脸的哀伤,似乎人在这里,但是灵魂根本就不在这里。
董大太太似乎没有瞧见自己的几位儿媳妇儿之间的暗涌,轻咳了一声。她身边的丫鬟立刻给她捶起了背。董大太太略歇了一会儿,然后轻挥了下手,丫鬟就退了下去。董大太太清了清嗓子:“趁你们都在这里,我倒是有些话想一并说了。”
几位妯娌的目光立刻聚集到了她那里。董大太太也没有心思去管几位妯娌心里是如何想的,只是目光飘向了董大少奶奶:“这家里,原来如何,现在家里还是如何。若是被我知道了有人趁这个时候使些什么手段,我可是不会饶了她的!”说着,董大太太的目光在众人的身上一一地扫过:“可记清楚了?”
董大少奶奶微微有些愣神,随即便恢复了正常,用手绢沾了沾自己的嘴角,捧了旁边丫鬟端上来的漱口的水,喂到了董大太太的面前:“母亲,漱个口吧。”
董大太太低下头去,喝了一口水含在嘴里,略漱了漱口,把水吐在了盥盂里面,抬起头来:“老大媳妇儿留下就成了,你们都回去吧。我这里也不要你们在这里立规矩了。我已经吩咐了厨房,让把各房的菜蔬都分到各房,这几日也就不传饭了。老太太那边,你们自己去请安就行了。”
几妯娌退了出来,只留下董大少奶奶一个人在里面。董大太太似乎来了些精神,对着身边的丫鬟伸出了手:“扶我坐起来些。”她身边的丫鬟把她扶起来坐好。董大太太扫了董大少奶奶一眼,接过了旁边的白水,润了润嗓子:“方才我说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董大少奶奶的心一凛,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些:“媳妇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就好。这三房如今没有了顶梁柱,几个孩子又小,你这个做大嫂的,理应多照顾些。即使你三弟去了,仍是一家子的嫡亲骨肉,没有分彼此的。你是世子夫人,自然更得带头才是。”
“三弟早早地便去了,媳妇儿心里每每想着,心里也都是伤心遗憾的。尤其是瞧着三弟妹,心里更不是滋味。就算母亲不吩咐,这也是媳妇的分内之事。”董大少奶奶如今的察言观色本领也渐渐地上了台面,忙顺着董大太太的话往下说。
董大太太点点头:“如今三房没了进项,又有这一大帮子的人要养着。我本是想,各房帮衬一些,也就可以了。但是随即想想,你们那里人也多,没得叫你们一直贴补的。不若这样,就从官中多拨些月例给你三弟妹,两个少爷的月例银子也翻个番儿。也不是什么难事。横竖我们府里也不短这么些个银子使。”
董大少奶奶心里有些不乐意了,话语有些吞吐:“可是母亲,这,若是只给三房加了这些钱,三弟妹的性子恐怕……”董三少奶奶嫁进来之前,那可是一个名声赫赫的才女,从来都瞧不上这些阿堵物的,现在这一嗟来之食,估计她心里会不乐意。这几两银子的确不动大少奶奶的根基,但是她心里是不舒服的,再说她也不愿意去触这位才女的名头。
董大太太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略带不满地看向了董大少奶奶:“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要我教你不成。你也是当了这么久的家了,连这些事情怎么办都不知道了?你也是知道你三弟妹的性子的,她既是如此,又怎么会开口主动要钱呢,不过就是用自己的嫁妆贴补罢了。两个孩子要长大成人,要娶亲生子,女儿要出嫁,哪样不用钱?她能贴补多少。难道要满京城里都传得风言风语,说我们董国公府连一个孤儿寡母的钱也克扣不成?”说着,董大太太就有些动怒了。
董大少奶奶立刻就跪了下去,连忙劝道:“母亲,媳妇儿不是这个意思。媳妇儿知错了,一定将三房的事情办得妥帖。母亲,您仔细着自个儿的身子,可千万不要动怒啊。大夫说了,您这是忧伤过度,心思不能重了。”
董大太太略点了点头:“既是你知道了,那你就去吧,早些办好才好。”
董大少奶奶这才退了出来。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董大太太长舒了一口气,转眼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不由地两行清泪又滚了下来。进来的江嬷嬷瞧见了,连忙上前两步,拿了手绢子给董大太太拭着泪,苦劝道:“太太,你可要仔细着自己的身子啊,虽然说三少爷不在了,但是您还有其他少爷小姐呢。四小姐眼瞧着就大了,太太您还要为她打算呢。”
“是啊。”董大太太想起自己的几个孩子,想起几个孩子都长大了,都有孩子了,她的心里就更不好受了,“我从没有想到,我的孩子会比我还走得早。老三虽然身子从小就不好,但是也没想到,这么年轻就去了。”
江嬷嬷给董大太太轻轻地捶着背,一个劲儿地劝她,劝她想开些,又说些其他的事情拉转移她的注意力。董大太太渐渐地止住了泪,又被江嬷嬷伺候着躺下了。
桃华听见董大少奶奶下午去了三房后,并没有什么反应。不多一会儿,白芷便悄悄地回来,附耳桃华身边,把董大少奶奶去三房后的事情全说出来了。桃华听了以后应了一声:“这事情本也该如此。一个在深闺的人,又没有一点儿进项,孩子生病吃食,哪里不用点钱的。就是为了自己以后老了,也得留点银钱傍身才是。”就连她自己也得自己有点儿钱,不,不只是有点儿。万一哪天自己下了堂或者被抛到了脑后,她也能过得比较舒坦。想到这里,桃华开口道:“你把我的匣子拿来,还有账本子,我瞧瞧。”
门口悄悄闪过了一个人影,倏地一下就不见了。
晚间董行成早早地就回来了。桃华把自己开火的事情给他说了,董行成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你一个人也自在些。”
“你想吃什么菜,明儿我让人给你预备着。”桃华下午查了查自己的小金库,觉得还算有那么丰厚,心情十分舒畅,脸上带着几分轻松。
董行成见桃华的脸色,猜测她的心情比较不错,不禁挑了挑眉道:“我还以为你要亲自下厨给我做饭吃呢。”
桃华不禁有些尴尬,脸微微有些红:“那个,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
“该不会是夫人你,其实压根儿就不会做饭吧?”董行成俯过身去,缓缓地凑到她的耳边,轻声地揶揄道。
桃华的脸瞬间更红了,强自镇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