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朝为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她的哥哥,她从小敬爱亲近的人,也在算计她,算计了这么多年。
“别忘了你是谁,他又是谁。”虞晋定定地看着她,好像看着一个梦游的人,他要一字一句地把她的梦敲碎,“你们不会有好结果。”
虞挚呼吸蓦地一滞,继而急促了起来,眸中涣散的光影如散沙聚集,灼烧得眼底的泪水断线般滚落。她反手又是一掌,嘴角恶意地、报复似地扬起,“宫素鸾死了,瞧,是你把她杀了,你高兴了罢?”
虞晋猛然惊呆,瞪着虞挚仿佛没有听清她的话,然而那一字一句又分明如利刃,将他的心魂一片片切割。宫素鸾死了。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角落,她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当时他在干什么,处心积虑地密谋夺权?和衣入睡?还是与妻儿在晚饭桌上闲话家常。
就在那样一个平凡的时刻,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死了。而他所做的,不过是拍拍幕僚的肩送他们出去,吹熄了床头灯火,抑或,放下筷子端起一杯茶。
曾经的生死相依辗转到如今,已是形同陌路,死不相闻。
那根线,是什么时候断了呢。
以致他听到她的死讯,只是心中一记闷痛罢了。依旧晓得低下头,声音平静,“毒酒之事,与臣无关。”
“你撒谎!怎么与你无关,怎么就与你无关?!”虞挚嘶吼一声,如发疯的母兽一般拳打脚踢,厚重的宫装让她行动困难,扬手时宽大的袍袖带着劲风抽过,裹边镶嵌的珠玉在虞晋脸上划出道道血痕。虞挚使劲全身的力气发泄,边打边哭了出来,“你把我毁了,怎么与你无关……”
虞晋缄默地跪在那,如今他位高权重说一不二,在虞挚面前即使跪着也高大如墙,然而此刻任凭如何打骂,他都一言不发地受着。偶尔被打得身体一晃,他也随即跪正,脸色沉静如寒潭。
直到虞挚气喘吁吁,浑身最后一丝力气流失殆尽,云鬓倾斜衣衫凌乱,冷汗从额头沁出,手打在虞晋身上却令她一个踉跄站立不稳。
虞晋鼻青脸肿,将口中血沫吞咽下去,抬眼开口,“太后如何处罚,臣都毫无怨言,不过,眼下洛康王是辅佐新君的最好人选,太后三思。”
他跪着,她站着,他低首恭敬,她却哑然失笑,“我还有得选么?”三思?他把事情做绝后路封死,几曾给过她三思的余地。
“臣与太后所做一切,皆是为了虞家……”虞晋这才说出自己的良苦用心,当初忍辱负重为了什么,还不是侯府里的一家子人,否则虞挚早就死在宫里了,他也早就死在大理寺监狱了。一口气撑到现在,怎能因为一己私情动摇大局。
“错了。”虞挚望着他,缓缓摇头,“你是为了宫素鸾。”
她手指着虞晋,直从眼底溢出苍白的笑来,“你们,还不都是为了宫素鸾……”
若没有宫素鸾,虞晋还会一意孤行、势必除瀚景王而后快么,若没有宫素鸾,虞晋还会逼走晃儿的亲生父亲,口口声声说洛康王是辅政的最佳人选么?若没有宫素鸾,瀚景王会如此恨她,撇下她头也不回地离去么?
“太后。”虞晋垂下眼帘,不置可否。一个头叩在地上,长久不起。
虞挚看着他,心底熊熊的怒火已然烧到穷途末路。天罗地网已罩下,现在计较这些,对她来说还有什么用呢。凉风灌入,冰凉肺腑冷却爱恨。眼前的人,呵,是虞大将军,定波侯世子,当朝太后的长兄,皇上亲舅……
好一个荣光万丈的身份!求了这么多年,要的不就是这样。
“滚。”
背过身去,入目的是庄严的牌位、肃穆的灵幡,好像先皇死前泛着青白的眼底,极尽怨毒讽刺。
虞挚一步步往前走着,不知要去往何方,只是想要离开……血气在胸中晕染,眼前逐渐模糊。
如寄和虞晋在后面,眼睁睁地看虞挚朝供奉牌位的墙壁走去,就要撞上了也不知停下。
“娘娘……”如寄担忧的呼唤还没有出口,就见虞挚身子一歪,悄无声息地倒了下去。
入夜,天幕如墨,地上洁白的招魂幡显得格外刺眼。瀚景王府里也搭起了灵堂,宫素鸾的灵柩停在正中,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抽泣。瀚景王妃的丧礼,京中无一人上门吊唁,比寻常百姓家还要凄清。
此刻坐在灵前哭的,是宫夫人。小青鸾一身麻衣,哭累了便枕在母亲腿上睡着了。
宫相正在家长吁短叹,然而现在大局未定,朝中风向瞬息万变,这么紧要的关头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瀚景王有半点关联,宫夫人前来凭吊女儿,也不过是乘一顶乌漆小轿,带着青鸾从相府后门悄然出来。
“王爷,若明日启程,只一晚上收拾家当恐怕来不及啊。”堂外,管家忧心冲冲地走到瀚景王身边请示。他已经伫立几个时辰了,从宫中回来便是如此,不声不响,不悲不忧。
这夜色看似平静,实则外面到处是暗卫,将个王府围得水泄不通,风声鹤唳。他不知道朝中出了变故,然而能确定的是王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王妃刚刚故去,朝中甚至不许王爷守灵,明日必须启程离京。
还有没有天理王法,这也欺人太甚。听说王爷从靳州是马不停蹄地赶来,在京城奔波一天,明日又要上路,这可如何支撑得住。
“本王一个人走,什么都不带。”瀚景王静静开口,吓了管家一跳。
哪能什么都不带?这一去可就不知几时能回来了,这么大的家业就撇下了不成?
“王爷就算不带金银细软,也得有人一路伺候啊。”管家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必。”瀚景王薄唇一动吐出两个字。管家不由呆住了,再回头时唯见他负手离去的背影,长风萧索吹动他的袍摆,仿佛未入轮回的魂魄在他身畔流连,呜咽着,空挽住来去间的寒凉。
第二天清早,王府大门打开的时候,只有瀚景王一身素服,牵着乌骢,再无其他。
天色尚阴沉,晨凉犹在。管家站在门口送别,抬袖抹泪,“王爷一路保重,小的一定料理好王府,等王爷回来。”话虽说得平常,人却早就哽咽,心中明白王爷这一去恐怕没有回来的时候。想当年王府也是银灯如昼、车马如龙,达官贵人高朋满座,那繁华似锦的日子,怎么就落得今日惨淡收场。
大铭风流倜傥的王爷,怎么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旅客。
保重的话反复说着,送别成了生离死别,两位妾夫人早已哭成泪人。管家最后一次上前拉过缰绳,服侍瀚景王上马,脸上老泪纵横。
“回罢。”瀚景王坐在马上,淡淡地吩咐了一句,一如以往,仿佛只是出门赴宴,华灯初上时便会归来。
管家强忍悲声点了点头,退入门内,看着自家主人一打马,头也不回地走上无人的街道,渐行渐远。
长风摇动檐下燃了一夜的灯笼,微弱地忽明忽暗,而在那遥远的天际,晨光正冉冉升起遍染大地,今与昨,正在这座皇城的睡梦中悄悄更迭。
出了京景色逐渐荒凉,莽原一片野风呼啸。瀚景王打马飞驰,四野万籁俱寂。然而宁静中不时传来一声战马嘶鸣,虽遥远微弱,却如沉睡雄狮的鼾声,带来隐隐的、致命的压迫。
那是洛康王的大军,就在京外驻扎,等着挥兵入关,拥着心爱的女人,笑傲天下。
瀚景王挥舞鞭子拼命打马,坐下的乌骢已然四蹄离地,迅疾如腾云驾雾,然而他还是觉得慢,心里的焦火没有什么可以扑灭,正将五脏六腑片片焚烧成灰。
地平线那突兀的军营,如无边无垠的海,任凭如何奔跑都走不到尽头。那军中的柝声如海里翻涌的浪涛,聒噪着铺天盖地而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他淹没。
“驾!”迫切地喝了一声,鞭子如雨点落在马儿身上。乌骢从未被主人如此对待,剧痛让它心中惊悸,慌不择路踩到石头,蹄下一滑便摔了出去。瀚景王猝不及防滚落马下,堕入路边荒草。
乌骢嘶吟了一声,倒在地上再也站起不来,眼见腹部塌瘪了一块,是肋骨摔断了扎进内脏。涎水沿着金制的口衔流下,它犹自睁大眼睛望着一动不动的主人。
瀚景王十指扣入泥土,慢慢支撑起身,抬头时唯见野旷天低,白云舒卷迷茫一片,极目之处尽是令人晕眩的虚空,浑浑噩噩得连心跳都断了节拍,一时竟不知今夕何年。
直到一口血喷了出来。
枯草染上一层暗红,刺目惊心。他不自觉抬手擦拭,方才眼前清晰些许醒过一分神来。勉力爬起,踉跄走到乌骢身边,马儿徒然睁眼看着他,目露不舍,伤势却已然不治。
瀚景王拔出靴中匕首,一手慢慢抚摸着马光亮的鬃毛,哄它入睡一般轻声说道,“时至今日,你也要离本王而去了罢。”
乌骢仿佛知道了什么,无力地打了个响鼻,明亮的眼睛望着主人,渐渐流下泪来。刀锋一闪,血光飞溅,马儿四蹄蹬出,缓缓气绝。
瀚景王握着被鲜血浸热的匕首,反手猛地插入土地之中,忽然就捂住了双眼。
双肩微微颤抖一下,继而再无声息。他就这样坐在那里,很久很久都未曾起身。
旭日东升,为天地万物照亮了新的一天。军中随侍在主帅大帐进出伺候,悄然无声。几位一早出京的官员此刻结伴候在外头,毕恭毕敬等着求见洛康王。
黄口小儿尚未登基,嫡长子带兵入京,这还不足以说明风向吗?今时今日,洛康王若想要宫中宝座,可谓名正言顺手到擒来,他们可不能怠慢大铭的下一位君王啊。
“咳咳,敢问这位长官,不知王爷何时能见我们?”立了一早上,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眼看着净面更衣的人都出来了,早膳也用完端走了,王爷怎么还不传唤他们。
被叫做长官的人不过是个侍从,外面这些人的官职没有一个二品以下的,开口询问这位更是蟒袍玉带、须发皆白的元老。上朝都没有起过这么早,上殿都不需站立这么久。
“王爷说,请诸位大人回去,有什么事,入京再议。”侍从利落地一抱拳,对众人说道。
大家不由一怔,王爷千里迢迢在第一时间赶到,如今怎么不慌不忙将他们拒之门外?要图谋大事,他们之中每个人都可谓中流砥柱,莫非有更重要的人投靠了王爷,王爷看不上他们?
还是,王爷在卖什么关子?
“告诉王爷,臣日夜盼望王爷入京。”老臣将脖子一横,铁骨铮铮地说道,他表忠心不怕人多眼杂,被朝中那妖后知道又如何,大不了一死。
其他的人也纷纷附和着表了决心,告辞后三三两两骑马上轿,回望连绵无际的大营,感叹了一会儿洛康王的远见卓识,便结伴回京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虐吗虐吗?我不觉得啊,抬头望天
、一三七、卸甲
连日的阴雨过后,天朗气清,阳光被洗涤过分外明媚,然而照在空荡荡的后宫之中,就失了暖意愈显寒凉。先皇已逝,各宫前途未卜不免人心惶惶,早失了争奇斗艳的心思,闭门不出。
香彻宫中,宫人进出伺候都蹑足潜踪,生怕惊动了太后和皇上。重重帘幔后,晃儿正坐在床边哭得直抽气,“母后,你怎么了,儿臣好害怕……”
虞挚靠在绢枕上,面色苍白,瘦削的脸上双目失神。晃儿的哭声让她微微动容,伸手将他拉入怀中,“我没事,晃儿别怕。”
“那母后怎么病倒了?”晃儿抬起头,可怜巴巴地望着她。无论是身份尊贵的皇子还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最怕的都是失去母亲。
“因为,”虞挚眉心微蹙,胸中一阵憋闷,她将晃儿拥紧不让他察觉自己的神情,竭力让声音平静下去,“因为你父皇走了……”
晃儿闻言也愁苦了起来,思索了片刻,他像个大人一样伸出手,轻拍着母亲的背,“母后别担心,还有儿臣呢。”
虞挚嗯了一声,低头重重吻了吻他的额,“母后明白,母后还有晃儿。”她边说边抱紧了孩子,瘦弱的身躯如积压了太多霜雪的枯枝,四面八方寒霜来袭,时时刻刻都要将她折断。
今时今日,真的成了孤儿寡母,然而决不能软弱。
多少人算计她、出卖她、离开她,她都不可以倒下,否则晃儿该怎么办。
披荆斩棘粉身碎骨,她都得为晃儿杀出一条路来。
“娘娘,静妃娘娘过来了。”红萼走进来通报,皇后在永安宫晕倒,不光太医院紧张,整座后宫都被惊动了。窃窃议论了一夜了,都道是和瀚景王起了什么冲突。静妃昨夜就来过了,那时虞挚还在昏睡。
“请。”虞挚坐起身,吩咐如寄将晃儿带下去。静妃已经走了进来,没料虞挚醒了,四目相对时微微一怔。
沉默了片刻,她还是走了过来,柔声开口,“总算醒了。”
“姑姑。”虞挚低下头,多少次生死一线,陪在她身边的都是静妃。然而这一次……静妃一直盼望浩南王返京团聚,先帝驾崩正是洛康王一党崛起的大好机会,洛康王挥兵入京与虞氏里应外合,自然不会亏待弟弟,到时摆在浩南王面前的便是一条康庄大道,母子团圆皆大欢喜。
而她却选择了瀚景王,虞氏的敌人。
静妃此刻还能心平气和地站在她面前,已属不易。
“我都知道了。”静妃在床边坐下,“虞晋不放心你,临走前把一切都告诉我了。”她看着虞挚憔悴单薄的模样,目光温和而宁淡。气么,恨么?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有的。如若昨天来时虞挚醒着,她说不定会将满腔怨怒尽数发泻。
过了一天,什么都淡了。后宫里的日子,不就是这样么。
此刻心里剩下的,更多的是同情。
“哦。哥哥有心了。”虞挚嘴角动了动,抿成一抹微凉。不放心她的安危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怕她不安分,找了个绝佳的眼线盯着。静妃单是为了浩南王,就得竭力确保宫中万无一失。
“你们是亲兄妹,怎么闹到这个地步。”静妃听出她言语中的冷淡讽刺,不解地皱起眉头,隐隐担心,“虞晋这么做,也说不上有错。”
“是我错。”虞挚低低答道,目光落在锦被上,凄然笑意凝成自嘲,“这些年见惯了生死,到头来却看错人心,所托非人,是我活该。”
她一字一句说得轻飘,然其中的悲凉又似薄刃,一刀刀划在人心上,不留痕迹唯有彻骨寒冷。
“你……”静妃张了张口,竟不知从何劝起。哀莫大于心死,劝无可劝;而对于深宫中的人来说,心死也是一种幸运,不必相劝。
“一步步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虞挚垂下眼帘,语气平静得好像说的不是自己的事情,“姑姑放心,我绝不会回头了。”
静妃关切地打量她,面色虽还有些病态的苍白,神志却恢复如常,换上了宫里特有的冷漠。这让她安心,同时又空落落的。明明把话说开了,然而接下来的沉默让她莫名局促。面前的分明是活人,她却觉得好像对着死物一般,可又不能真的当她不存在……
这感觉怪怪的,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静妃环顾左右,吸了口气寻到个轻松的话题,“灼华园的海棠开了,你昏睡了这么久,我们出去走走如何?”
“也好。”虞挚应了,同时唇角扯出一个笑,露出几许期待的模样。静妃心里一痛,不动声色地扭过头去,不再看她。
灼华园的海棠确实开了,开得很美。
久居宫中,守着这么美的景致,却许久没有驻足欣赏了。因为凡是有心出来看花的,不是想要偶遇皇上,便是真正的清闲,虞挚两者皆不占。
所以眼见着自家这成片的海棠花海,却有些陌生。
“还记得你小时候,花一开便眼巴巴地站在树下,见到中意的就要叡康给你折,怀里抱了一大把还不知足。”静妃眯起眼笑道。她的目光穿越层层花簇,仿佛又看到当年夏日晴好,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在林中穿行,小女孩兴奋地指着锦簇的花枝,男孩踮起脚为她摘下,递过。额上沁出亮晶晶的汗,眸中也是亮晶晶的,全世界仿佛就只有这个人、这件事最最紧要。
虞挚正揽枝低头嗅着,闻言手中顿了顿,继而拈下一朵瑰红的海棠,“姑姑还记得。”她言辞淡淡。往事如镜花水月,拂去尘土里面的人依旧言笑晏晏,她早已转身成为看客,冷眼旁观。
何尝不懂静妃的良苦用心。洛康王拥兵在外,在这个关头提起旧事,并非偶然。
“洛康王今日入宫祭拜先帝,听说虞晋已出城相迎。”静妃抬眼看着虞挚。以往洛康王三字是禁忌,她体贴地从不在虞挚面前提起,今天却不同了。大兵压境,形势所趋,不愿面对的也终须笑脸相迎。
虞挚垂着眼帘,指尖一碾,嫣红的花瓣便零碎成泥。她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抬手将残花别在鬓边,回头望着静妃,“姑姑瞧,好看么?”
静妃袖手立在那里,不知为何喉咙里堵住说不出话来。眼前见虞挚伫立花间,脸色虽白了些,身子骨虽瘦弱了些,但仍是倾国绝色平添病弱风情。只是,只是眼里再没了一丝生气儿,黑漆漆的连阳光投进去都即刻沉了底。配上发间半朵残存的海棠,应了美而无香四字。
满园的繁花开得热闹,风过时不闻半分香气,让人恍然意识到这春色夏光,原不过是被施了障眼法的断壁残垣,都是死的。
入夜,红萼将灯逐排点亮,外面人影一晃,送晚膳的宫人在门口恭候了。红萼走进内室,十二皇子正在默书,静妃在一旁看着,不时指点。
“娘娘,皇子,晚膳到了。”红萼屈膝禀道。
静妃放下手中书卷,动了动身子才觉双腿坐得发麻,她柔声对晃儿道,“走吧,用膳去。”
“母后去哪了,等等母后吧。”晃儿手里的笔杆戳着下巴,眼巴巴地看着静妃。
静妃心中不好过,这问题如此简单,她却无法回答。拿过晃儿的笔搁到架上,顿了顿才说,“母后在其他娘娘处用膳,不必等了。”
她拉着晃儿的手站起来,“走,今天本宫与你用膳。”
晃儿犹豫地站起来,外面天黑了,父皇不在了,皇宫空荡荡的好可怕,母后这么晚在外面不会害怕么?他一张小脸皱了起来。静妃心里默叹,牵着他往外间走,红萼也跟着笑道,“今儿御膳房又做了新奇玩意儿,等着十二皇子去打赏呢。”
晃儿嘴角终于抿了抿,没甚精神地答应,“好吧。”
此时殿外初更声刚过,月上枝头,晚风萧萧。
洛康王从永安宫中走出,望了一眼天边将满未满的明月,不由慨然叹了口气,轻飘又低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离京五年有余,恍若隔世。前时也曾醉卧花间借月留云,携五侯七贵推杯换盏;也曾打马点兵,长鞭一挥西征拓土,班师还朝奔去见佳人时,袍上沙尘犹在。
数不尽的风流豪情,皆在时光中入土,在心间筑成一座空坟。
“京城又没甚变化,王爷有何可叹的呢。”旁边虞晋走了过来,朗然一笑。他陪同洛康王入京,一路随至宫中。所有想来与洛康王套近乎的大臣,远远一见有虞家人陪同,都脸色一变退避三舍了。
洛康王也没拒绝,就这样与虞晋一道进宫。刚拜祭完先皇灵位,太后在长宁宫卧病,先皇后的潜心阁也已熄灯。与五年前相比,皇宫的华灯失色许多,暗夜中几个红灯笼孤零零地飘摇,微弱萤火,不知想要为何人照亮前路。
“一别经年,怎可能没有变化。”洛康王侧目微笑。他常年统兵在外,此刻饶是孝服在身,内里却穿着软甲,显得身形分外高大,入宫之时腰间悬剑亦没人胆敢阻挠。然而此刻,那一笑让威严中再现出昔时的温文尔雅,“你在京日久,看不到罢了。”
虞晋不置可否,抬头望了望月色,伸出手请道,“时辰尚早,臣陪王爷走走,如何。”
洛康王点头。两人出了永安宫,一路走过,宫墙高矗,四野寂然,白天恢弘壮丽的宫苑在夜幕下失了光辉与颜色,仿如废墟一般。
“十万人马在城外驻扎,连日消耗甚巨,王爷可有打算如何安置。”虞晋与洛康王并肩而行,虽有臣子的恭谨,但更多的是旧友重逢,漫步闲话。
“洛水一带自古富饶,粮草供应可让人放心。”洛康王似是随口答道,终究没有表态。虞晋笑了笑,不再问下去。
“可惜挚儿积劳成疾,不能出来见王爷一面,慰藉这些年的挂念。”虞晋遗憾摇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洛康王面前称呼起当朝太后的闺名。
他说着目光瞥过,只见洛康王眉心微动,如落叶坠入平静的湖水,月光下漾起粼粼涟漪,无声无息,却长久地不能停止。
“按照规矩,明日本王也该入宫请安。”洛康王终于开口,将虞晋言语中的亲近滤去,用疏离隔开。
不知不觉,两人已走入后宫。遥见花团锦簇的时候,洛康王才意识到这不是身为王爷该来的地方。
“晚了,回去吧。”他收住脚步,转身欲走。
虞晋却停在原地,咦了一声。洛康王不由回首,只见他似笑非笑,仿佛又见少年时的不羁洒脱,“择日不如撞日,既见故人,王爷不说句话么?”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花丛中走出一人。夜风四起掀动了衣袂翻举,月华如练,映得冰肌玉骨恍若仙人,娥眉淡扫形如远山,低垂的眼帘遮去眸中不尽江南烟雨。一袭素色纱罗裙上绣七彩玉蝶,周身似雾绕光萦,樱唇微抿,虽不语却锁住了千般愁绪、万种滋味。
虞挚就这样缓缓走来。
昔日的挚儿从洛康王记忆深处破土而出,缓缓走来。
身后落英缤纷,前世今生于刹那间重叠,天荒地老。
洛康王站在那里,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唯有定定地站在那里。
虞挚在不远处停下脚步,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两人。洛康王胸口感到一阵憋闷,想要唤一声,却发不出声音,想要上前去,却移不开脚步。
她立在那,眸光清明透彻,其中没有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