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定良缘-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猛然睁开眼睛,锐利的目光直射向德妃——这是那个懦弱少言的林氏吗?她竟然变得如此大胆起来淑妃故意那样说,本是算好德妃不会轻易搭腔的,没想到她不但搭了腔,还直接拆了淑妃的台,说德妃没见过皇上,德妃直接告诉大家三天内皇上临幸润德宫两次有谁会不相信老实巴交的德妃亲口说出的话?
这么一来,淑妃所言反而不可信,成了谎言。
本来皇上偏宠端王,诸王心里就有点想法,端王的婚礼再越制,他们更会对端王侧目,现在,这个说法因为德妃的分辨站不住脚。
淑妃大为意外,又尴尬又惶急地看向太后,含有那个意思的言语皇上不是没说过,但那种话可不能随意乱传出去,皇上说给她听,她说给太后听,若让皇上知道未经许可这样乱传话,她是吃不消的太后不给她撑腰的话,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闭着眼睛都能想到是她在作怪太后收回精光锐盛的目光,垂下眼帘,说道:“又没有外人,咱们祖孙婆媳几个论说消闲,听错或说错,随意说说罢了,都在哀家这里,传不出去端王不也还没办喜事吗?到时大伙儿都去瞧热闹,好好恭贺他一番,终归是大婚了,不容易”
淑妃暗松口气,看向德妃的目光就深沉了些。
她怎么就不知道,今天午后皇上去了润德宫?还以为皇上在前殿议政不回后宫呢,往日也有这样的啊,散朝后与大臣在偏殿交谈论事,有时是与人品茶手谈,直到深夜方回宫苑……没想到他白天也去润德宫两天后,德妃娘娘召请黄小姐进宫。
这是皇上和德妃商议好,又让钦天监仔细推算过的日子。礼部官员和皇家宗室长辈已经去过黄家,拿到黄文娇的八字,与赵瑜的一起交由钦天监一合,结果是相生相宜的佳偶绝配,皇上和太子听了也觉欣慰——赵瑜是个能折腾的,若说两不相宜,他只要不肯放手,还不一定能拆得散他们。
于是明面上的礼节在两日内都过全了,黄家人松了口气,姚妈妈说:这回好了,生死都是皇帝家的人啦小乔听见,额头垂下黑线,就算她厚脸皮赖着皇家,那也只为赵瑜,可不是为了别的荥阳公主来探望小乔,拉住她的手上上下下看了又看,笑着说道:“你就是小乔男孩长成姑娘了,真好你和四弟确实很般配那天在绣庄前面,我就看出你与我弟弟有点古怪,没见过敢于那样盯着王爷看的姑娘,我那傻弟弟更是离奇,他平日对女孩儿还算通融,那天怎就那般冷冰冰待你?现在弄明白了,他心里原来喜欢你,可听到传言说你许了别人,他生气哈哈竟有这样的人还好你是小乔,原本就是他的,不然,要每天这样在他面前晃来晃去的,若不把他折磨死,总有一天会出事”
小乔娇羞地低下头:“公主说笑了”
荥阳嗔怪地故意绷起脸:“叫我什么呢?不叫我姐姐,我可要跟你算帐了——四弟替你讨了饶,那也不算”
“姐姐我这里再赔个不是”
荥阳满意地绽开笑颜:“那也不用。不过呢,夏天快到了,你得再送我几套夏天的衣裳我可是最爱你那芳华绣庄的衣裳样式和绣艺,穿了出去,没有人不赞叹喜欢,也想要做和我这般一样的,却总也找不着,为一件衣裳转来找去好几趟,太好笑了”
小乔内心苦笑:你当然好笑了,我这里为你十几套衣裳花费三万多两银子挥金如土为大姑子,有点那什么了,早知如此……
面上却还得应承下来:“只要姐姐喜欢,芳华绣庄里只任由姐姐挑选”
荥阳喜上眉梢:“好啊,就喜欢弟妹这样的爽快人”
四月初十,殿试之日,也是小乔进宫拜见德妃娘娘的日子,荥阳受赵瑜之托,得知小乔被召进宫,装作什么也不知道,施施然也进宫来探望太后,随后找了个借口,直接往德妃召见小乔的顺德宫来,只说是给德妃娘娘请安,见淑妃也在,便一同行了礼,叙礼毕,德妃让她坐一旁闲话,等到内侍一一来禀黄小姐已进入内宫门、快到顺德宫了,她仍不告退,德妃看出端倪,也就不说什么,由着她坐在旁,淑妃在诸王、公主们面前向来以贤淑温柔示人,更不会出言赶她,只是觉得有点不方便,荥阳在旁,她想对未来的端王妃说几句稍带点力气的话都不成了。
结果这一场形式上的婆媳会面进行得很顺利,小乔第一次进宫,这个朝代的宫殿竟是不同故宫那样的,前面那些高大巍峨的大殿自不必说了,内苑宫室也建得气势非凡,相比之下,故宫似乎小了一号,有点模具的感觉。
宫里的侍卫、太监、宫女,品秩分明,低着头匆匆而过的自然是低等宫人,那些高昂着头,目空一切的,不是皇帝身边人,也是皇妃的内侍公公吧?前世电视里有,这些内侍可以直接进卧室服侍皇妃,有的还会梳头,绣花,反正已经不是男人了……那些侍卫跟端王府的侍卫差不多,但他们可不会对还不是王妃的小乔假以辞色,一个个板着脸,见谁瞪谁,活像谁都有可能是混进宫的刺客。
她心里多少受震慑,未见人,先被宫墙殿宇和皇家气势镇住,有点不妙。
经过传报、禀报、候召,小乔才能进入顺德宫殿堂,进宫礼仪荥阳教过一些,够用了,该说什么话,该行什么礼,一样样做下来,只不敢正眼瞧看上边端坐的两位宫装丽人,眼角余光早已见到荥阳公主坐在旁边,小乔心里大定,神色安稳许多。
给二位贵妃行了跪拜礼,又见过公主,便听淑妃缓声道:“黄小姐请起”
待小乔起身,徐徐抬眸,未敢直视二位娘娘,目光却在德妃娘娘身后一位年轻内侍脸上停了一下:好眼熟啊,在哪里见过?
不容她多想,淑妃赐座,她又得蹲跪谢坐,再起来身后多了个绣杌,内心暗自嘲讽:不过一个绣杌,还比不得我房里的绣艺精巧材质好,犯得着让本小姐跪来跪去的?知道宫廷礼仪麻烦,没想到会这么麻烦小心冀冀坐下,老老实实听贵妃问话、然后恭敬地答话,问答过后,便是贵妃非常温和的教导训话,自然还是淑妃娘娘在说,看她也不像是那种爱说话的,偏偏从头到尾都是她开口在先,德妃娘娘便一直带着慈善的笑容,目光平静地看着小乔,不多作表示,在她看来,变成现在这样的情形,谁说话都一样了,只要按规矩来,不让黄小姐难做就是了。
小乔认真听淑妃说话,末了表示谨遵娘娘训教,又要谢恩一番,然后得着些赏赐,被提醒跪安,然后带上二位贵妃指派给她的四个教引嬷嬷,在内侍引领下,出宫回家。
第一百七十四章 状元
在宫门口与荥阳公主会合,荥阳笑着说道:“太后身体不适,免得你还要去慈宁宫一趟的。怎样,还好吧?二位娘娘对你还算不错,母后以前见敬王妃时,都没让她这么轻松,庄王妃和仁王妃在太后面前更加拘束不安,你倒是一派从容自然”
小乔看了看缓缓跟在后边的几个教引嬷嬷,对着荥阳灿然一笑:“还不是因为有姐姐在旁?我一见着姐姐,心立刻就定下来二位娘娘也很亲切和气,说话如述家常,便不觉得害怕了。”
荥阳伸手摸摸她嫩滑如婴儿肌肤的脸庞,叹息道:“瞧这粘人的小模样,怪不得四弟如此疼爱德妃娘娘是个真正和气慈善的,淑妃却罢了本来这次召你进宫由德妃出面,她非要和德妃一同见你,那份心思谁看不懂?你给她应尽的礼数就好,也不必想太多”
进了一趟宫苑,总算是了了一件事。小乔却对那四个教引嬷嬷发了悚——宫里出来的,说不定论品序她们还算得上是个官儿呢,可不是老外公给她请的乡间教引妈妈,任由她随意糊弄,奉了二位贵妃之命,自是要尽心尽责地教导,看来不能马虎了,得认真学习才行。
仁和殿上,参加殿试的贡生们赞拜行礼毕,经皇帝随机点了几个人上前提问,然后便颁发策题,贡生们题卷在手,即紧张地埋头答题,皇帝离开龙座,下殿亲自巡看一番,展目四顾,发现今科尽是年轻才俊居多,不禁展颜,为不致打扰到考生思绪,影响答题,皇帝悄然转身,负手离去。
共四道时务题,限时答题,日暮交卷,由才子们尽情挥洒才华,展示智慧。
秦澄跟在身后禀报:文华书院院长许鸣风等着觐见。
皇上笑道:“你去,带他在仁和殿外巡看一回,身着文华书院蓝衫的贡生,可不是大半,而只是小半”
秦澄应声下去,却见另一名近侍张童从阶下顺侧边拾级而上,看他走近来行过礼,问道:“你怎么来了?宫里都弄好了?”
“遵皇上旨意,西域来的这批贡品已交由德妃娘娘和淑妃娘娘共同打理,淑妃娘娘因见奴婢在旁只是闲着,说皇上身边不好缺了体己的人,打发奴婢回来。”
淑妃是个精巧细致的,这点德妃却不及她。
皇上点头道:“黄小姐可入宫了?”
“黄小姐得了传,早早便在宫门处候着,已经觐见过二位娘娘,二位娘娘都对黄小姐十分满意,各自都有不少赏赐,淑妃娘娘还给了两块珍贵华丽的紫狐皮毛”
“是吗?那紫狐皮毛可是极为难得,朕刚给了淑妃,她还未舍得缝制穿用,便给了黄小姐?”
皇上微微一笑:“今日仁和殿上未决出胜负,状元不知是谁,内苑倒是有人得了好彩头,也算一个状元喽”
张童抿了抿嘴,秀气的脸上现出笑意,左右看了看,终是忍不住,躬身说道:“皇上,黄小姐她、她……”
“她怎么啦?”
“她是那天金福大酒楼女扮男装的韦越云、韦小姐”
“什么?”
皇上正要举步走下台阶,猛地顿住脚,险些站立不稳:“怎么回事?那小妞妞不是商家女么?何以又成了三品官之女黄文娇?你你……莫不是眼花了?”
看到皇上一张脸沉下来,张童也忙端肃起来:“皇上,千真万确奴婢特意去到德妃娘娘身后站着看了看,是她”
皇上狐疑道:“难道是人有相似?”
张童说:“禀皇上:实乃一人奴婢与跟随黄小姐的端王府侍卫闲话,侍卫并不隐讳,直说便是韦越云——黄小姐在江南投靠外祖父时,外祖另给起的名和姓此事太子爷、敬王爷都知道”
“为何朕不知道?”
“想是觉得些微小事,无关紧要,皇上不知道也无妨”
“岂有此理都要做朕的儿媳了,怎可以不知道?”
皇上脸色变幻几下,转头见到殿角走出秦澄,后边跟着一本正经、背着手踱着方步的许鸣风,不由得哼笑两声:“不让朕知道……不让朕知道险些儿就要坏事”
此时看到许鸣风,皇上心里大为舒畅——许鸣风这老小子眼力够毒的,一眼看上小妞妞,想拉回去给他儿子做媳妇好在小妞妞先与赵瑜订了亲……原来、原来小妞妞就是小乔啊这般乖巧伶俐,怪不得瑜儿念念不忘,非她不可,不错不错那天看着许鸣风替他儿子打算,自己心里还闷闷的,想着这小妞妞为何生在商贾家,若是给了赵瑜岂不挺好?那小子正为不要妾侍与太后打擂台,真给他只怕也会找借口推拒掉,可那小妞妞确实稀罕,让许鸣风求得去做儿媳实在可惜却没想到……哈哈世事奇妙,真真有趣啊许鸣风上前来作势要给皇上下跪请安,皇上呵呵笑道:“免了陪朕去偏殿饮茶,手谈一局如何?迟些时也能略知点风声,看状元是谁你刚才也瞧见了,殿中参考的贡生中并不是你的学生居多。我可有言在先,今科状元若不是文华书院的学子,你这浮夸之风可就坐实了乖乖给书院换个院长,回来上朝,权当陪朕了”
许鸣风微笑:“皇上,臣下方才细细看了,殿堂中可有一大半人是文华书院的学子”
“胡说那蓝衫……”
“皇上,如今又不是入院读书之时,有几个人会穿那蓝衫院服?今日臣下大儿俊卿都未着院服”
皇上眨了眨眼:“是么?刚才未曾细看,倒是不见许俊卿——你不会又来诓朕罢?”
“哈哈不敢不敢”
秦澄、张童引路,两人往偏殿走去,一路谈笑风生,气氛轻快愉悦,光华灿烂的龙袍和暗纹葛布衫走在一起,并不和谐,但内侍们司空见惯,并不觉突兀,就连皇上笑得高兴,伸手拍在许院长肩头,然后就那样揽了许院长往前走,也觉得十分自然。
当年的楚王与晋王同在许鸣风的父亲教导下读书,许鸣风本是公卿世家公子,却被指作皇子伴读,好不郁闷,偏偏二位皇子一同看上他,都要他随侍,争执不下便一人陪两个。那时的楚王心气盛,总觉得老师和小伴读都对晋王好,晋王有天赋,读书厉害那是一定的,老师对晋王偷偷偏心喜爱也罢了,小伴读也多倾向于晋王,楚王肯定不服气,即使是皇子,也奈何不了老师,就抓了许鸣风到偏僻处,大加指责,许鸣风却说: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禀持一颗公平心,绝没有随意偏向谁晋王行书快,背书也快,占尽先机,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我只是伴读,皇子们要我做什么,我唯有听命……晋王殿下半个时辰看完一本书,我得遵命为他去另选一本,他能腾得出那个空闲指使我做这样那样,楚王殿下却不能一个时辰看不完一本,我如何能替您多做事?为您效劳楚王经常被他一番振振有词驳倒,三人就在那样的情形下一同长大,许鸣风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才学与晋王并齐,因而与晋王多有话说,三人辩论中他和晋王往往持相同观点,但他就是有本事让楚王恨不起他来。缘由在于他了解楚王,年轻时候的楚王注重练武,不爱读书不擅思考,思想、头脑极其简单,一是一二是二,许鸣风总是在过后找楚王谈心,将楚王思想上认识不到的地方指出来,细致地分析解说……如果说许父在那时候就坚定地成为晋王派,那么许鸣风则是有意无意地做了两面派,他认同晋王的治国之才,但少年楚王爱憎分明、率直端正的性格又吸引着他,明面上他与晋王走得近,私底下他对楚王的帮助却是非常之大,楚王府只重武将,经许鸣风点提,楚王才开始让人招募有才干的幕僚,便是在晋王登基夺位,楚王沦落西北之时,许鸣风守孝致仕在家,仍暗地里为楚王出谋划策,因而楚王重回京城,登上帝位,对曾辅佐晋王的许家分毫未动,不明真相的人颇为不解。
而皇帝近侍和许家人只知道,这两人私底下相处可以不论君臣之礼,你我相称,通宵达旦下棋或谈话,困了可以同在一张榻上,你一头我一头,各自打盹。
君臣相对而坐,中间隔着棋盘,皇上举手落下一子,微笑着对许鸣风说道:“那天在金福大酒楼遇上的小妞妞,哪里去啦?”
许鸣风看了皇上一眼,陪着小心:“这是要我跪下谢罪?”
皇上哈哈大笑:“你倒是灵通,我刚刚才得知:韦越云居然是我瑜儿未过门的王妃这小妞妞耍了我们一道,用个假名糊弄公公,这还了得”
许鸣风摇头苦笑:“聪明精灵的小妞妞,恐怕也只有一个,天下再找不到第二个来不过是端王赵瑜得了去,我也高兴,总归还是我的学生”
皇上笑着:“你是如何知道的?真的寻迹去问人家啦?告诉你,问也是白问,小妞妞早就与赵瑜订了亲”
许鸣风一怔:“端王可一直都说是未曾订亲的”
“在你见到她之前,这算不算早?”
许鸣风不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你们翁媳两个做的事竟都差不离我许家这亏是吃定了”
皇上挑眉:“我和小妞妞怎么你啦?”
许鸣风唉声叹气,道出原由:原来科考前一天,许真卿和哥哥许俊卿出门逛了一圈回来,许俊卿就一直黑着个脸,见过父母便回房关起门,不声不响也不吃饭,晚上居然也不睡觉,房间的灯亮到半夜,许鸣风百思不解,去找二儿子追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在街上见着了韦越云,许俊卿果然喜欢小妞妞,谁知又发现小妞妞身边有端王府的侍卫,一打听才知道,那是未来的端王妃“皇上,你们翁媳这不是存心害人吗?你不知儿媳别名,看着我在那里瞎着急,如今又来取笑我也就罢了,那小妞妞订了亲即将出嫁,明知自己生得花容月貌,还要跑出来,惹得人见了动心……俊卿会试原本应该得着会元的,那一夜未睡,伤心难过,第二天能考得好吗?自然是失利,会元让江南一位举子得了去这次要是状元也得不着,那也无可奈何”
皇上指着他说道:“你这老小子,明显栽赃嫁祸考不上会元你不自责教子不力,俊卿学问不济,反来怪我家小妞妞我可没颁下律法,禁止订了亲的姑娘上街游玩对了,你那日自己也说:十六岁的姑娘,只怕已经订了亲而且小妞妞穿的是男装,整个一小公子模样,俊卿也喜欢,我看你得回去细细问问,他是不是喜好那什么……不多说,你知道的”
许鸣风手一抖,正欲落下的棋子抓不稳,掉了下去:“这样的话,谁都可以乱说,唯独皇上可不能啊”
他四下里张望,见内侍都在殿外站着,并未近前,脸色才松缓下来:“让人听见,俊卿这辈子只怕真就娶不着妻室了”
皇上笑道:“人正不怕影歪,你慌什么?放心吧让人听去又如何?即便真有那回事也无妨啊,找个合适的姑娘,给他赐婚就是了”
许鸣风欲哭无泪:“皇上……真没那回事”
下棋,闲话,用过午膳,小憩一会,两人又到别处去转了转回来,坐下用点心,谈论南方各小国情况,日暮过后不久,内侍来报:考生俱已交卷,因皇上想早知科考情况,读卷大臣即时阅卷,已经精选出十张最好的卷子,待呈皇上御览皇上说道:“呈上来”
内侍们点上数盏大灯笼,将殿室照得光华灿烂,八名读卷大臣推选出两名代表,捧着一只长方形红木匣子进殿,行了跪礼,将匣子打开,取出前十名卷子,在御案上一一展开,阅卷大臣蒋学士指着其中两份卷说道:“此二卷,无论文采、策论、书法,俱是一样的精彩卓绝,想来答卷的二位贡生才学思想应是相当。臣等轮流阅过,各自打上符号,最后竟得出并列第一的结果为示公平谨慎,又再阅过三次,方能分出主次”
“竟有这等事?即是说:今科差一点给朕出了两个状元?”
皇上和许鸣风同时拿起那两份卷子,一看之下,许鸣风松了口气:他认得出那笔迹,最终胜出的,是他的儿子许俊卿另一张卷子输在书法上,这样有点胜之不武,但胜便是胜,败便是败,他只要这个结果,文华书院可丢不起这个脸
第一百七十五章 归人
皇榜张贴当日,派了青梅出去探听,回来禀报述说双龙客栈的欢腾热闹场面,小乔也不禁兴奋了半天:陈应景没中状元,却点了榜眼,这跟状元也差不多,进了一甲就昭示着才学非凡刘朋、陈应章第三甲同进士出身,多年辛苦读书,终于挣得个功名,可喜可贺进京住进双龙客栈参加会试的举子中,还有中了二甲的进士出身一人,同进士出身两名,双龙客栈这回可因此沾了荣光,不管怎么夸耀都成,状元是京城人士,他不住客栈,榜眼住的客栈就显出福贵来了。
宋娉婷从头到尾都在惦记着陈应景,这一下比任何人都兴奋,本想来邀小乔出去看热闹,一走进林宅后院,见着那四大金刚似的嬷嬷守着小乔,心里知道让她出门是不可能了,什么话都不敢说。黄文正则因了她们俩人上次在街上盘桓太久,认为是宋娉婷带了他妹妹出去,对她便不如以前热络,弄得宋娉婷很不高兴,小乔也不安,宋娉婷一来她就赶黄文正出门,衙门里端王早交待过,黄文正可以来去自由,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修缮黄府,黄文正每天往返于林宅和黄府之间,抓紧整修院落房子。
小乔则每天学习熟悉宫廷礼仪,研知做为王妃该懂该注意的事项,四位嬷嬷很严格,也很有耐心,那些多如牛毛细微琐碎的事务,让她们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小乔听得发晕,却又不能真的晕,想嫁给赵瑜,就必须做王妃,这些可都是做王妃的必修课只有拿起上辈子攻读学位时的精神,用足心力,跟四位嬷嬷铆上了。
站在外间的姚妈妈却是个妙人,生怕小姐记不住,叫小鱼研墨,青梅手拿毫笔一条条给记下来,晚上小乔再来翻看那些“笔记”,无语叹息,上辈子自由自在,一朝穿越成古代人,就得老老实实重温老祖宗的规矩,可悲啊得闲就待在闺房里专心整理自己的东西,点看陆续送进来的各样嫁妆绣品,给赵瑜写写信,想他了就发发呆,闷了出门在廊下和吉祥逗趣,到后园赏花看景,手下有青梅带着小鱼、小鹿打理各样商务上的事,再过几天,外公的船就到了,会带来海棠和小羊、小羽,小姐要出嫁了,定居京城,贴身的丫头自然得跟着陪嫁。
孙兰贞和宋娉婷相携来看做好的嫁妆,对芳华绣庄的精巧手艺再次赞叹不已,宋娉婷大言不惭,说自己出嫁时也要在芳华绣庄置办绣品,孙兰贞却默不作声,小乔见此情形,笑着将话题转移开去。
往时说到婚嫁,兰贞淡然处之,毫不避讳地说自己身子弱,天生的药罐子,与其嫁去拖累人家,不如一辈子不嫁。现在她不再作声,是不是觉着,其实她可以做得到,好好吃药,坚持锻炼身体,会不会也有嫁人的机会?
当年小乔由宋娉婷相伴,悄然回到花桥县,找德仁药堂的曾大夫打听冯老消息,花了半年时间才找到他,冯老听两个小姑娘说是为朋友寻医问药,有所感触,便跟她们走了一趟,并精心为孙兰贞开出一个方子,药引极难找,便是一年只盛放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