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茂侯门 作者:繁朵-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当年大嫂你为她操了多少心掉了多少眼泪赔了多少不是受了多少羞辱?她若是还是个人,知道心疼你,如今也不会旧病复发!可见这旁人生得究竟安不到自己身上来——你说若是换了大娘,她做不做得出来这事?即使一时犯了错,看你事后为她遭的罪,她为了你也不能不改了!”

游氏声音一低,“我的七娘够不懂事了,可这回给父亲请安的事情大嫂你也知道的?”

大夫人叹了口气,道:“七娘前日确实受苦了,难为她看着任性也这样的孝顺。”

“不是我说长辈的不是,本来么,做长辈的心绪不好,或者不太喜欢哪个孩子,说几句打几下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七娘打小得宠,我父亲母亲什么都紧着她,纵然有过也是好好儿的说,到了父亲跟前自然是任性的,她是被我父亲母亲宠坏了,年岁不大胆子大,我也不瞒嫂子,之前她在书房里是和父亲顶嘴来着,然而这回父亲一病,她在上房里跪了那么一晌午只为求了父亲宽恕——这可不是我叫她去的,全是她自己心疼她祖父,心甘情愿去跪的!”游氏目光沉沉,道,“这就是骨肉相连啊!即使这孩子不是在长安长大,究竟那是她的嫡亲祖父,凭她再怎么任性娇气,为了祖父心头顺些,这份委屈,她也甘之如饴!”

跟着她又落下泪来,“知安……十郎的事情大嫂也晓得的,七娘打小不在我身边,当初我确实没想过要亲自抚养十郎,但既然养都养了,汪氏也一向乖巧,我想小孩子总是无辜的,这些年来我是怎么养十郎的,大嫂你都看在眼里,不能和大嫂你养四娘、六娘那么仔细的比,但我也着实拿他当亲生的一般教养对待了,可你看,七娘回来才几日,他就折腾出那样的事情来!”

“这要说嫉妒,三郎、八郎、五娘哪一个不是我亲生骨肉?他们岂不是更该嫉妒吗?十郎他害七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七娘乃是我这个嫡母的亲生骨肉,我待他不薄,他当着我的面污蔑我的亲生女儿可想过我的心情?!”游氏擦着眼睛,难过的道,“就算三郎、八郎、五娘年长,不是那不懂事的时候了,十郎年纪小,但无忧和无忌年纪更小罢?七娘才回来的那些时候,赫氏一个劲儿的跟着她转为她忙,也没听无忧、无忌童言无忌的说嫉妒他们七姑的话儿!可见这人若是不通道理了,根本就不是你对他好就能够感化的,到底是谁生的向着谁!”

大夫人苦涩的笑了笑,道:“我知道四娘是错了……”

“大嫂你就是太疼她们,所以忘记了一件事情。”游氏几下擦好了眼睛,平静的道,“人谁无错?有错改之便好,要说错处,我再说小七娘,同辈的孩子里头再没有比她更不懂事更叫人头疼的了,可这孩子再懵懂,她晓得改,这回她肯主动去给她祖父长跪请罪就是一个——再说四娘,她当年做下那样的事情,四处替她赔礼打点压下事情的人是大嫂你,她自己可曾出来认过错悔恨过?不但没有,而且如今又嫉妒起了妹妹们!所以我才要求大嫂你快快打发了她出门——这么一个人在家里叫我怎么放心?即使女孩子们都出了阁,但往后难道不回娘家了吗?或者回了娘家都不敢把郎子带上?大嫂你知道我并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但凡四娘是真心改过,我也是她的四婶,自己家里小孩子行差踏错了就不容忍,这也不是做长辈的气度!可她……愿意改么?她想到过她再犯之后,大嫂你的处境么?”

大夫人默然片刻,萧索道:“我晓得了,那就冯家罢……四娘是个有主意的,我想她确实不必我多操心什么。”

大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听得一个字也不敢说——游氏这哪里只是逼着大夫人同意把卓绛娘嫁出去,这是故意在大夫人与卓绛娘之间划一刀呢,提卓昭节去给敏平侯请罪,用卓家孙辈里公认最任性娇气不懂事的小七娘来比卓绛娘,小七娘尚且晓得要心疼并不怎么疼惜她的祖父敏平侯,可卓绛娘被大夫人当成了亲生女儿看待,却哪里有把大夫人当成亲生母亲一样的尊敬孝顺呢?

被游氏提到这一点,由不得大夫人不心冷,虽然说大夫人不求卓绛娘舍生忘死的报答自己,可卓绛娘这么一个劲儿的算计着姐妹们,而且还净都是漏洞百出的计策,分明就是自己惹下事情来让大夫人去收场——大夫人体恤她年少守寡,看到姊妹们有过得好的难免嫉妒,总有糊涂的时候,可游氏这么一说,就成了卓绛娘并不只是嫉妒,更多的是没把抚养自己长大的嫡母当生母看,所以大夫人再怎么为她操心,她也不在乎。

就好像卓知安一样,他当着游氏的面向卓芳礼告嫡姐卓昭节的状,只想着自己的委屈和对嫡姐的嫉妒,全然不想嫡母在旁,而他的嫡姐乃是嫡母亲生骨肉且不得已的寄养在外十四年,至今方能归还家族,正如游氏所言,当时她听着自己视同己出的庶子口口声声污蔑着自己的嫡亲幼女时心上哪里不也是被捅着刀?

以庶子比庶女,卓知安与卓绛娘的行径一下子就相似了起来,这番话直入大夫人心里去,当年为了卓绛娘操的心伤的心,几乎是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世上,哪怕是亲生父母,即使不盼着子女回报,却也没人会愿意煞费苦心的为儿女,最后却还要在心上挨几刀,何况卓绛娘还不是大夫人生的,大夫人听着游氏强调的亲生子女与旁人所出的子女,不禁想到若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卓昭艳——确实那孩子不会犯这样的糊涂,可卓昭艳从小到大也不是没做错过事情,然而那时候自己为她伤心的一哭,卓昭艳可不就是心疼得再也不敢犯了吗?

母女连心——原来自己辛辛苦苦这些年,到底也只是嫡母。

大夫人虽然没有明说,看神色之间就已经透露出了伤心之色,按着大夫人的为人如今虽然不会对卓绛娘怎么样,但卓绛娘这一嫁到岭南,天高水远的,罅隙既生,还怕情份不淡下来吗?

这也难怪,卓绛娘不是大夫人亲生的,不怕凿不出罅隙来,卓昭节却是游氏的亲生爱女,游氏为了女儿,怎么也要断掉卓绛娘将来再回娘家的路,也是卓绛娘自己糊涂,在大房里大夫人肯忍她护她,四房凭什么会让着她?游氏和卓芳礼都是护短的人,既然做了逼迫卓绛娘出阁的事情,哪里还肯给她任何后路。

到底也不过是个庶女,又是卓绛娘有错在前,卓芳纯也不想为了她伤了自己与卓芳礼的兄弟情份,尤其之前敏平侯默认了自己病倒乃是被卓芳涯所气,卓芳纯对自己“误会”了胞弟一直感到愧疚,就更不会为了庶女出头了。

话说到这里,卓绛娘的前途也就定了。

大夫人究竟念及多年的情份,给她收拾了比正常侯门庶女出阁更丰厚的陪嫁,中间自然不乏大夫人自己私房的补贴。

为了给卓绛娘被婶母赶出家门圆场子,大夫人又让人散播话说是敏平侯如今病着,所以打算让孙女成婚也能够冲喜——这虽然是谁都看得出来的借口,但外头只道卓家看局势不好,打算把女孩子都先嫁出门去避祸,免得将来被娘家拖累,卓家现在都这个样子了,敏平侯病情未愈,身上的官职一个都没剩,诸子孙不是虚职就是外放——外放最高也不过是个太守,与如今得意的几位有私仇却没了利益的冲突,都是做大事的人,场面上好歹也要留些体面,免得为了些许意气留个恶名,反倒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总归圣人和真定郡王都是器量大的,再说就算是器量小的人也没人喜欢和同样心胸狭隘之人打交道。

是以长安坊间对这次卓家嫁女都没说什么,有几家留守长安的下人派人去翠微山里问了主人的意思,还送了份礼来。

七月初的时候,卓绛娘就这么被匆匆嫁出门,冯实在长安临时租赁了座宅子娶了妻,跟着就得了岳家的意思早点领卓绛娘回家乡去,最好这辈子都不要到长安来了,这情况也知道卓绛娘是在娘家惹了事情,往后要指望侯府什么是很难的,但冯家在岭南也就是一户寻常的富绅,他送来赶考的堂弟考取的指望也不很大,何况长安和岭南极远,把身边人管好了,带着卓绛娘回去,那边只道他交了大运,续弦居然能够续得侯府的娘子,还是要袭爵的大房之女,至于说卓绛娘在娘家的地位,再不得宠,怎么说也比冯家高贵多了,对冯实来说这门亲事还是很划得来的。

所以得了这个意思后,冯实陪卓绛娘回门的这日就把归期和大夫人说了,游氏知道后又送了份礼过去,权当是庆贺卓绛娘可算不会继续赖在侯府里抽冷子的给姐妹们下绊子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幸有朱颜

到七月中的时候,侯府园子里的湖上已经看不到水了,放眼望去,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俱是莲叶莲花,在骄阳的照耀下精神抖擞,湖边柳枝成烟,逶迤荡漾,离得远些看上去,倒仿佛是湖水都到了岸上。

烟柳深处的阴凉地儿,卓昭节绾着单螺,因天热不耐烦多作装饰,只斜插了两支碧玉簪子,俱是应景的小荷蜻蜓样式,她穿着水绿底绣锦鲤的诃子裙,外罩着浅绯对襟窄袖纱衣,袖子半翻半卷,正全神贯注的捏着两根柳枝学着宁摇碧编柳帽儿,因是头一次,学得很慢,拗一下柳枝看一眼宁摇碧手里的,几片柳叶儿从枝上被剥落下来,掉在她裙裾上,水绿裙子的颜色近似湖水,微风轻过,倒像是被风吹落在水上。

宁摇碧虽然出身富贵,却生性。好玩,在江南住的那段辰光,竟把卓昭节这个正经在江南长大的人都没学会的做柳笛柳帽【注】的手艺都学了个全,方才两人沿着湖边走边聊,恰好遇见卓无畏领着卓无忧、卓无忌进园子来溜狗,看到三人的七姑,一起围上来说话,宁摇碧嫌他们打扰,索性折了几根柳枝做了几个把他们打发走了。

不想卓昭节看到,起了好奇心,也想自己做做看,宁摇碧只得再折几条教她。

柳笛做起来因为要完整的褪下整段柳枝皮,她学了几次都不成,索性学柳帽,这个却是简单,跟着宁摇碧的示范,慢慢的倒也做得八。九不离十——卓昭节高高兴兴的把做好的柳帽往头上一戴,左右顾盼道:“好看吗?”

身边使女和宁摇碧都笑了起来,宁摇碧也把自己做的往头上一扣,微笑道:“咱们两个都生得好,戴什么不好看?”

卓昭节笑着打了他一下:“你这么说我也就算了,哪有这么说自己的?”

“你觉得我不好看?”宁摇碧斜睨了她一眼,卓昭节眼波流转,盈盈笑道:“是是是,你好看!”

两人打闹了一阵,宁摇碧遂关心的问:“这几日如何?可有什么事情吃不准的,要不要我替你琢磨琢磨?”

卓昭节摘下柳帽,想起来之前对敏平侯与梁氏往事的疑惑,就叫阿杏等人退开些,拿出沈丹古藏下来的那首七律,说起经过与疑惑。

果然宁摇碧对这些长安往事了如指掌,听了之后就笑着道:“你是说梁老夫人当年差一点嫁给今上、而皇后娘娘却为什么不讨厌你吗?这有什么奇怪的,当年若不是梁老夫人拒婚,如今那凤座是真的轮不到皇后娘娘。”

卓昭节诧异道:“为什么呀?”

“先帝因为梁皇后的缘故怜惜梁家,所以当年立今上为储君之后就特别指了梁老夫人为今上的正妻。”宁摇碧淡淡笑道,“但当时今上与淳于皇后互生情愫——之前你也听说了,今上不是先帝所宠爱的皇子,而且先帝第十二皇子彭王只比今上小一岁半,那时候先帝立今上无非就是因为先帝自以为病情沉重已无力回天,而在未曾参与到燕王、齐王谋逆犯上的皇子中今上最长,所以无论今上还是淳于皇后都不敢与先帝说明,以免先帝恼怒之下,被彭王觑到机会,从而错失储君之位!”

“后来今上试探性的寻到梁老夫人说明情况,梁老夫人通情达理,自己去寻先帝陈述了今上心有所属,她不愿意毁人姻缘,又劝息了先帝的怒火,这才有了淳于皇后与今上恩爱数十年、虚置六宫的佳话。”宁摇碧微微一哂道,“所以你说淳于皇后怎么会讨厌与梁老夫人生得极似的你?她维护你还来不及呢!因此下回到了皇后跟前其实你不用太紧张的,只要不是极大的错处,皇后决计不会追究你什么——之前那些老夫人见到你就夸,你以为真的全是看我和我祖母的面子吗?是你嫡亲祖母的遗泽啊!老一辈的人,谁不知道这件事儿?然而为了今上与皇后的体面,都不便说罢了,但皇后却是一直记着的,不然之前殿上哪里会有个理由就放过你呢?”

卓昭节半晌作不得声,想了片刻才道:“照这么说,我的嫡亲祖母知道今上与淳于皇后两情相悦后,宁可放弃了凤位也不愿意再插足其中,当初选择我祖父,料想也是因为……因为与我祖父两情相悦的?”

宁摇碧久在长安,梁氏这曾经的长安第一美人何等声名,他比卓昭节还清楚梁氏嫁到卓家之后的许多事情,只是这中间也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与卓昭节说明,所以沉吟片刻,才道:“我听说当年梁老夫人拒婚后,虽然许多人都赞她深明大义、高洁出尘、不慕富贵云云,尤其淳于家对她十分的感激,但梁家却为此十分的不满——梁老夫人好像为此与娘家生了罅隙,后来她嫁给敏平侯后,起初倒也好,但……沈太夫人,就是你的曾祖母,之前一直是打算把沈氏嫁给敏平侯的,后来沈氏又为了避免嫁给旁人出了家,似乎婆媳之间因此失和,然后敏平侯孝顺母亲,大约就是这么不好了的。”

“我想不明白的是这么说起来无论是今上和淳于家都记着我嫡亲祖母的人情的,但齐王叛乱时,怎么梁家还是被赐死数人、满门流放?”卓昭节蹙眉良久,道。

宁摇碧平静的道:“这自然是因为梁家的确参加了齐王的叛乱,意图与齐王里应外合,甚至还策划了弑君——若非梁老夫人的这份人情在,当年梁家哪里还用得着流放?更没有赐死的体面,早就是满门抄斩了!”

“梁家怎么会这么做?”卓昭节不可思议的道,“他们不是燕王的外家吗?”

“据说齐王骗了他们,道是燕王乃是为今上所害。”宁摇碧淡然道,“总而言之他们确实有了逆行,趁夜起兵欲唆使御林军哗变——这是满长安都知道的,嗯,如今已经时过景迁,你大致晓得就好,不要多问了,免得问出是非来。”

卓昭节蹙起眉,半晌却长长叹了口气。

宁摇碧将柳帽戴回她头上,笑着道:“好啦,这些都过去了,咱们如今再感慨也不过是平白的扼腕,不如想些好玩的事儿罢,要不要再试试做柳笛了?”说着伸手够住拂到肩上的一把柳枝。

卓昭节摇了摇头,沮丧的道:“本来我以为我嫡亲祖母既然号称长安第一美人,又是鼎盛时候的梁家的嫡女,应是十分骄横……嗯,颇有几分傲气的,所以过了门之后难以和我祖父处好,这才会……嗯,可听着祖母她礼让淳于皇后,可见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按说她怎么会与我祖父过不好呢?即使是我曾祖母在其中,但……”

她闷闷的托住腮,“我想我比祖母决计不会更好,不拘是才艺还是城府都如此,如今这局势听着比祖母当年也差不多了,祖母尚且折在了里头,我……我,我就更帮不了你什么了,往后怎么办呢?”

宁摇碧认真的听着,道:“还有呢?”

卓昭节不意他不安慰自己,反而还要问,不禁一噎,想了一想才恨道:“我又任性又娇气,才没有祖母那么通情达理,五姐和母亲都说你如今让着我,以后可就难说了,更不要说能帮你分担什么……”

“你再看看这首诗。”宁摇碧听着,却渐渐露出笑色,他将卓昭节之前拿给自己看的那首七律拿出来,微笑着道,“你可知道这里头最重要的一句是什么?”

卓昭节两次都没听到想听的话,有些恼了,闻言把头一扭,冷冷的道:“我人笨,看不出来!”
“是这句。”宁摇碧敛了笑,轻轻的道,“‘纵知纵悟身已老’——这是敏平侯追缅过去,最大的遗憾,纵然知晓,纵然明悟,如今人都老了,补偿也罢,懊悔也罢,都无济于事,太息也好,悲哀也好,又岂能挽回往事之万一?”

卓昭节怅然的听着,下意识的转回头,道:“那祖父到底对祖母……”

“那就是敏平侯的事情了。”宁摇碧将那首诗仔细叠好,收入袖中,目光炯炯的看住了她,平静的道,“依我之间,梁老夫人与敏平侯没过好,最大的问题便是两人都是精明之人,所以有什么话也不问对方,只管自己猜,所谓圣人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是他们?一旦猜错想左了却不觉得,久而久之误会就这么下来了,可咱们是这样的么?”

卓昭节失落的道:“母亲和五姐都尽心尽力教我了,可我想的总是不够周到。”她强调道,“人说夫妻是彼此扶持,可我这样子怎么扶持你?”她沮丧的道,“我如今做什么都要靠长辈的提点!”

“岳母大人管家数十年,五姐出阁也有近十年了吧?”宁摇碧反问道,“你开始协助三嫂管家才几个月?你拿她们比,怎不想想她们也是积年历练出来的?”

他摇着头道,“何况你忘记了么,你身边有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教诲你,有五姐和三嫂提点,我身后又何尝不是有贵为长公主的祖母、有父亲,还有苏伯?咱们两个其实都一样,若没有长辈扶持,我恐怕连沈丹古与你那任表哥都比不上!”

卓昭节再满腹惆怅,被他说着也觉得渐渐消散,也拿起柳帽往他头上一扣,扑哧笑道:“好吧,是我多愁善感了,如今被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我如今不怎么样,可历练上两年也就未必不能叫母亲满意呢!”

“本来就是如此。”宁摇碧含笑拉住她的手,悠悠的道,“咱们如今有种种缺陷和幼稚不懂事的地方,这是因为年少,谁不是从这样的年岁里过去的?更何况,即使往后时世变迁,有所贬谪,咱们年轻,经得起,未必没有再回长安的一日!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

卓昭节微微一笑,反握住他的手,心想,到底还是九郎洒脱大气,今儿可是我小家子气了——虽然如今云诡波谲,可我与九郎正值青春年少,纵有风波,亦经受得起,又怕什么呢?

【注】柳帽很好打,长点一枝就够,绕个圈,只要还有叶子就能做。但柳笛只能在春天和初夏时做,再晚就很难把柳枝皮完整褪下来了,这是个小BUG,大家无视下吧。附柳笛的做法:截一段春天或初夏的嫩柳枝,只能用新生的啊,老的不行,先搓一搓,再慢慢的把中间的白色的柳枝挤出去,留一段完整的树皮就可以吹着玩了,看了这个解释不懂的……度度吧(其实不懂不奇怪,因为我自己做柳笛没有一次成功!)。
——————
本卷终 
第五卷 春华 秋实 共 人间 
第一章 杨花满眼时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注】。

二月已过,三月初的时候,杨花却仍旧未歇,几朵随风飘荡,一路钻过窗棂,钻过罗帐,落到帐内妆台前丽人的鬓上,陪嫁使女花承眼疾手快的掐指拈了去,笑着道:“少夫人头上才抹了茉。莉。花油,别叫这个弄脏了,快点去把窗关了。”

帐子外的小使女答应一声,蹬蹬的跑去关了窗,外头姑姑孙氏正看着人伺弄廊下的几只斑斓鹦鹉,听到关窗声就跟进来问:“怎么忽然把窗关上了?”

古盼儿对着缠枝番莲海兽纹水晶镜左右顾盼,听到 母问话,代花承道:“孙姑姑,方才有杨花飞到我头上来呢,如今才擦了油沾不得,先关上一会罢。”

孙姑姑听了,走进帐子来,指点道:“这时候关了窗气闷,把帐子挪紧了就好。”

花承听了正要答话,早有伶俐的小使女重又开了窗,张罗着把帐子掩好,孙姑姑索 坐下来看花承给古盼儿梳髻,一面看一面絮絮叮嘱道:“虽然今日弄女婿是常理,没有人家为了这个生气的,但那雍城侯世子为人骄横跋扈,长公主又宠着他,少夫人还是见好就收便是了,不过是那么一回事儿,不然那位世子作起 。子来可就扫兴了。”

“姑姑放心罢,我理会得。”古盼儿淡淡一笑,心想宁九也就算了,他盼着娶小七娘多少时候了,今儿这样的日子必不会自己扫了兴,真正要头疼的该是小姑子小七娘才对,那才是个小心眼儿的主呢,想到小七娘,毕竟她去年秋天才过门,初为人妇,就有些吃不准,正好趁孙姑姑在跟前问一问,“姑姑说一会就取这对点翠比翼双飞嵌宝合股钗去给小七娘添妆够了吗?”

孙姑姑打眼一看装着合股钗的匣子就想起来这是古盼儿陪嫁里专门用来应酬夫家的一匣首饰里最好的几件钗环之一了,是以赤金为底,赤金打造出来比翼双飞的样式,又用翠鸟的羽毛一点一点粘出栩栩如生的雀鸟之形,那比翼鸟的双目乃是黑曜石所嵌,倒不值得什么,然而脖颈以下的羽毛中却又另嵌了许多雕琢成翠羽形状的翡翠、红鸦忽、紫玛瑙等,就是放在室内也是华光耀眼、锦绣团簇,若是拿到日头下,当真是抢眼得也就比凤冠差了。

“少夫人选这对合股钗正好。”孙姑姑笑着道,“这钗华贵得紧,等闲之人戴不上头的,容易被它压住,但小七娘姿容极盛,凭怎么鲜艳璀璨的首饰也镇得住,而且又应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