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炮灰攻略 作者:银灯照锦衣-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赖倩倩婚礼之后,赖尚荣就打算带着祖母和妹妹妹夫一起去妹夫的家乡生活,在父母被处决之后,他也被割去功名,心灰意冷,厌倦了京城。就是赖家老太太也不愿意在待在伤心地。于是打算一并离开。
紫鹃当然尽心尽力的帮忙,这日赖嬷嬷却拉她到没人的地方说:“倩倩出嫁那天,送贺礼的那个卫若兰,是你自己选的男人吧?”
紫鹃点点头。
赖嬷嬷却忧心忡忡的说:“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么多年了,你们姑娘也出阁了,你留在外头,找个合适的人家,最好不过了。可是我怎么听老大说,这卫若兰是卫家的公子哥儿,史家大姑娘定过亲的那一个?”
紫鹃本想承认,不过一想,赖嬷嬷虽然是个精明人,但是也绝对是个封建的人。会为赖倩倩嫁给主子贾蔷兴奋不已,要不是赖家如今的情况也不会同意倩倩嫁给她现在女婿——只是因为是倩倩自由恋爱的,就万万要不得。
所以紫鹃要告诉她老人家,自己马上要做件惊世骇俗的事,勾引卫家五少爷叛出家门,那老人家的心脏一定受不了。既然她老人家都要离开了,何必让她忧心呢。
于是紫鹃就说:“奶奶,我怎么可能抢史大姑娘的婚事,真的不是史大姑娘的未婚夫卫家少爷的。这还不让人家和卫家少爷叫一个名字的?”
我真的没有抢史湘云的婚事,卫家退婚和我没关系,已经退了婚,所以也不是史湘云的未婚夫了。同时也马上就是和卫家少爷叫一个名字的非卫家少爷了。
这么一说,赖老太太就放心了:“也是,这名字谁都能叫的。。
他家怎么样啊?家里有什么人啊?什么人介绍的?可是知根知底的?”
紫鹃就说:“他家有点小钱,家里没什么人了,就他自己住着。我和他住过邻居,他帮了我的忙,就认识了。他家的情况,我也打听的很清楚了。”
马上就要被家族除名了,当然家里没人了,离家出走之后就自己住着了。我和他(的朋友)住过邻居,他的朋友帮过我的忙(因为他住那里,所以我买的房子一年翻了一倍的价钱,真是好大的忙)。
说事实,只说部分事实,哄老太太高兴是语言艺术,艺术加工是必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
反正赖老太太放心了,很满意的样子。还叮嘱紫鹃:“你就不要说你定过婚的了,都过去了,贾府也没了,没人知道的。”
“我已经告诉他了,他不在意的。”他要是不知道怎么可能给倩倩送贺礼啊?赖老太太这么精明了一辈子的老人,经过巨变,儿子媳妇被处决,也开始糊涂了。
虽然林黛玉出阁了,但是紫鹃和卫若兰的事,还是没有动静呢。
从紫鹃这边的角度,林黛玉刚出嫁,根基不稳呢,所以最好还是等等再爆出这么惊栗的消息,这样林黛玉更从容些。再者她最近忙着赖家的事,希望等赖家离开之后再曝光。
而卫若兰那边,他一直在边关的伯父回京城叙职来了,难得相伴伯父膝下,卫若兰也想让伯父老人家高兴几天,而不是暴跳如雷。所以两人的事暂时拖着。





、333、真相

紫鹃还没送赖家离开,先要离开的却是薛家。薛蝌决定带着新婚妻子和妹妹回金陵去。离乡这么久,家里痰症的母亲,生意都需要回去顾及的,只是为了薛宝琴的婚事才滞留京城这么久。
等薛宝琴的婚事正式告吹,又忙着薛蟠的事,娶亲的事,以至于拖到现在,终于能回去了。新妇需要回去拜祭祖先,拜见一下婆婆——就算婆婆没有知觉,也是活人啊。薛宝琴需要另觅佳婿,在故乡金陵明显比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更有希望。
而薛姨妈和薛宝钗也决定同行回乡。对她们来说京城这么多年生活,最后居然演变成了一场不能醒来的噩梦。来的时候,有薛蟠,有憧憬野心,有大笔财富,回去的时候,薛蟠流放千里,薛宝钗失婚,财产尽失。
薛姨妈这个神奇生物,不但把大笔银子填给了王夫人,还有薛宝钗的大笔陪嫁,就是薛姨妈留着安身立命的财产也统统放在贾府里。贾府抄家她还能剩下什么?
你说林黛玉的财产发还了,为什么薛家的财产不发还啊?简直一定的啊。
林黛玉是已故重臣孤女,这大臣们都看得见的事,无视了,大臣们岂不寒心?所以别说林家才贾府财产不多了,就是多也会发还的。要不是已经被贾府吞没的部分,林黛玉没有证据,紫鹃的账目全是推测,没准也能发还呢。现在说不清的事,加上林黛玉也不是一无所有了,就省事了。
薛家有这优势么?谁为薛家兔死狐悲?都没有,谁费心发还薛家财产啊。
所以薛姨妈在贾府安营扎寨的结果是落到一贫如洗。只能寄居薛蝌家,现在也跟着薛蝌回乡。
真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啊。
为的潘芳草和薛宝琴的面子,林黛玉自然要送送的,但是送到城门这样的事。就不能了。所以退役的林家总管临时上岗,紫鹃代替林黛玉去送薛家。
当然紫鹃还要带上春纤,让春纤带着林黛玉的送别礼物。毕竟林黛玉现在是柳家的人了,紫鹃只是林家总管,所以一定要有个柳家的下人出面才行,当然就是春纤了。
潘芳草第一次去丈夫的故乡,以后还要在那里生活,第一次真正的远离兄长,多少有些忐忑。薛宝琴却十分快乐,几年的京城生活。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美好回忆,连婚事也告吹了。终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宝琴憧憬生活也能回到从前。
其实真要回到金陵。薛宝琴真的可能回到从前,她美丽聪明,家底依旧,离开牵连上贾府和被薛蟠影响的京城,回到金陵还是很有希望找个好人家的。
当然薛蟠的命案不可能不影响薛宝琴的婚事。要不是薛蝌对潘家有恩。而潘芳草和薛蝌又是真有感情,潘家的女儿也未必肯嫁给薛蝌了。古代讲究“家无再婚侄女,族无犯法之男”才是好人家。
不过,薛宝琴如果吸取教训,不再找官宦人家,找个门当户对的商人家。还是有希望的。毕竟她真的足够美貌,家里也依旧富有。
薛蝌可没傻的把东西放贾府,人家借口寄居不好长期麻烦贾府。把薛宝琴的嫁妆,他带的财物都搬到人家自己的地方了,所以薛家二房不过损失了些随身之物,比如薛宝琴的首饰衣服等应用之物的。
薛姨妈老了很多的样子,薛宝钗打扮的如同寡妇。母女好像有些不太和谐——非得紫鹃这样眼尖的才看的出,回去的路上。紫鹃问春纤,就是春纤这个机灵鬼也没看出来。
春纤代表林黛玉赠送离别礼物的时候,紫鹃傍边站在莺儿,紫鹃就客套说:“你在你们姑娘发配的时候,还要跟着去的,你们姑娘也算有福。”
莺儿看四下无人注意她们,苦笑一下,压低声音说:“你就别笑话我了。当我看不出来你知道我为什么宁可跟着我家姑娘去流放呢。你不就是知道我们姑娘要是流放了,太太天天看见我,还不天天拿我出气的,才非要把我还给薛家的?”
紫鹃还真没看出来,薛姨妈这么残酷,能吓的莺儿要跟着薛宝琴去坐牢也不跟着她?紫鹃就说:“你这麽说就不对了。我要恨你何必赎你出来?我可多花了一倍的银子呢。
以前咱们就面和心不和,也是各为其主,没有私怨的。你要真的不想回薛家,我也不会逼着你回去的。我真没想到你会怕薛家太太的。”
莺儿冷笑:“你不会一直以为我们太太真是面慈心软的么?贾府二老爷只有两个姨娘,还有庶出子女呢,我们老爷活着的时候那么些姨娘,怎么家里只有大爷和姑娘两个?”
好吧,你不能因为薛姨妈生出来薛蟠这个拉低薛家平均智商的家伙,就忽视了人家还是薛宝钗的娘呢。
紫鹃刚要说话,那边已经进行完了,两人就不再谈论,毕竟她们的议题太惊悚,何况当事人还在一边的情况下。
反正紫鹃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莺儿不是因为忠贞不渝才要追随薛宝钗的,倒是真想远离薛太太而已。所以说忠心啊,爱情啊,有时候不能看表象。
送走了薛家,紫鹃不几日又单独送走了赖家祖孙和倩倩夫妻。
紫鹃之前忙林黛玉的嫁妆,恨不得连轴转着工作,之所以没有,是因为这地方店铺晚上开门,连老板也拒绝晚上工作。之后也是忙赖家的事,现在一下子轻松了,紫鹃倒有些手足无措了:做点什么呢,好像没什么好做的,那该做什么呢?死循环。
好在紫鹃擅长思考,想起应该买个房子,虽然准备嫁给卫若兰了,嫁妆里应该留着压箱银子,但是紫鹃又想,女人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房子,这样就给自己留下缓冲区了。生了气回去自己房子住去,被离婚了,卷包就走。所以紫鹃决定了,还是买个房子吧。
未雨绸缪,万一离婚,自己也不会太狼狈!现在不能这么想,太不吉利了。好吧,为了勤俭节约省下租金,这个理由可以了吧。





、334、政治

在这个不房价没什么变动的地方,囤积房产的人不多,买个合适房子其实不容易,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就不一样了。
什么非常时期呢?就是刚有不少老牌世家倒下,就像贾府一样,连同他们的下人一起被清算了。这些世家管事们的外宅当然也是要收缴的资产了。然后不管怎么个重新分赃方式,反正总有一些会出售。
于是紫鹃很顺利的找到了一处自己满意的,小小挺精致的院落,三百五十两连税金中人费用一并有了。紫鹃带着果子,春枝,还有丰儿一起搬过去,把那边租赁的房子退了。
紫鹃虽然这么一来,手上没多少现银子了,不过紫鹃算的还好,她的田地的地租和铺子的租金足够她们生活的。
至于和卫若兰成婚的嫁妆银子,也不愁的。因为她还有一套出租的房子,现在人家不愿意租用了,剩下一年的契约作废,住到秋末就要搬走,算四年付租金。紫鹃也愿意,退了他一年的租金,正好等他们搬走把房子一卖,就有钱压箱了。
紫鹃算的不错,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卫若兰居然改了主意,要现在就宣布她们的事。紫鹃算算这个时候对林黛玉影响不大了,但是紫鹃问:“那新册封的皇后谢小姐,是不是你表妹啊?”
紫鹃从听说吏部尚书家小女儿要册封新后,不日入宫的消息,联系起小谢公子的半年后他妹妹入宫的说法,比半年晚了点。
不过这段时间,除了新皇后,皇帝陛下就没扩充后宫,当然那些无声无息的进些低级妃子就另说了,但是小谢公子家的女儿应该不属于这些无声无息进宫的姑娘之列。
最重要的。她们都姓谢。紫鹃基本不相信巧合一说。谢这个姓氏,不算少也不算太多。不过她一直没问卫若兰,因为她认为没必要。但是现在她要考虑时间问题,不得不弄清楚各方面的问题,不能指望卫若兰这个二货孩子吧?
卫若兰有些吃惊:“你知道了,你听柳家少奶奶说的?”
紫鹃只说:“听别人说了几句。”林黛玉对这些事,兴趣不大,谁做皇后有什麽关系呢,又不是谁做皇帝,有个政治问题。当然皇后谁家女儿做也是有政治问题的。只是柳家这样闲散贵族,关系不大的。
卫若兰就说:“就是小谢他同母的妹妹,我小表妹灵珊。”
紫鹃一直好奇:“你为什么不叫他表兄或者名字。为什么叫他小谢呢。”
卫若兰有些伤感的说:“他有过一个兄长,就是我大表兄了,可是我大表兄去世的早,十几岁的时候不在了,我舅母伤心过度。常年郁郁不欢,他们家没办法只能一直表现出我大表兄依然在世的假象来安慰她。
我小时候一次玩的时候,忘了怎么就叫他小谢了,结果正好被我舅母听见,她却突然清醒了或者更糊涂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评论了。当时舅母说:以后就这么称呼吧。好让人们都记得他还有过一个兄长。
后来不久舅母就去世了,我们就这么一直称呼下来,也算一种纪念吧。”
每一件不和常理的事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紫鹃想了一下。问:“小谢公子的兄长很出色吧?”小谢一看就是很有压力长大的孩子。
“是啊,非常出色,虽然去世的时候只有十七岁,但是已经很有才名了。小谢弃文从武,估计就是在他兄长比较下。压力太大吧。不过我妹妹在世的时候常说戎装比文士更适合他呢。”卫若兰说起故去的人,不忍嗟然。
紫鹃却抓住一丝暧昧:“你妹妹在世的时候喜欢小谢公子?”
卫若兰看了难得八卦的紫鹃一眼:“他两定过亲的。我母亲去世之后,我舅母怕我家委屈了我妹妹,就定下了我妹妹。可惜我妹妹去世的早,其实她们两人还是处的挺好的。”
亲上加亲,尤其卫若兰兄妹这样母亲早逝的情况下,舅舅家里考虑把外甥女订给儿子,当然是一种维护。考虑卫家和谢家的情况,谢家不管别的如何,在这方面可比贾府有人情味的多了。
如此一来,紫鹃对谢家感觉好了许多。不过这个连亲戚都照顾的家族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一个算算年纪估计得比谢尚书年纪还大的丈夫——如果谢尚书没有晚婚晚育的话,从小谢和谢小姐的年纪推测的结论。
皇帝啊,真是颠覆一切的存在。帝王侧,皇后册,谁会在意皇帝的年纪啊。这么说起来,小谢公子还真看得起紫鹃,给皇后做女官,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啊。
其实凤凰什么的打动不了紫鹃这样的人,关在宫里头,还有变成皇帝小老婆的风险,这种凤凰谁要做?
不是紫鹃自恋,但是根据原来紫鹃的记忆,她在外形上真的比紫鹃本尊当时远远看见的贾元春有优势。
当然那时候贾元春虽然正发迹,但是其实青春已逝了。但是根据当时的观察,和从王夫人、贾探春、贾宝玉的情况推测,起码紫鹃不会不如贾元春青春年少的时候外形差的。
所以紫鹃认为自己跟着皇后做女官不是没有转职危险的。
如果不转职的话,倒是一份紫鹃这种人愿意尝试的“好工作”:挑战性极强、工作环境复杂工作,繁忙紧张。总之比现在闲着无聊好多了。不过自己的被害妄想症严重,这样身体实在不合格,迟早心脏负担不起的。
让我们原谅有职业野心的工作狂的非正常思维吧。
言归正传,紫鹃就说了自己的考虑:“谢家小姐入宫在即,而且是册封为后的,你可是她亲姑表兄,这个时候闹出不名誉的事,只怕对谢小姐不利的。我看还是推后一些吧。”
卫若兰摇头:“因为灵珊要入宫为后了,所以我才着急的,要在赶在之前才好。本来我还想等伯父回鹏城之后呢,只是考虑到灵珊要进宫还是赶早吧。”
紫鹃不解:“为什么?”难道谢家不想送女儿进宫,要借亲戚家丑闻来黄了此事?不像啊,看小谢还是很满意妹妹的婚事的,当然可能现在情况起了变化。
卫若兰有些踌躇,努力和紫鹃解释:“我个人希望在灵珊进宫之前解决这些事的。”
紫鹃思量:“可是皇帝陛下接受的了么?虽然你们只是表亲了,但是皇后这位置……”
卫若兰低声给紫鹃解释:“这倒真无妨。陛下这个人,最怕的是身边人没有缺点,有些让他能批评的事却不是坏事。”
这么说紫鹃倒是理解了,谢家如今飞扬得意,政敌受了打击(不是贾府这些小角色,而是贾府身后头的人,隔山震虎,王不一定要对王,拼个鱼死网破——这是紫鹃从郝府,柳府听到的零碎消息拼出来结论),女儿又要入宫做皇后,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外甥闹出点事来,对于热衷帝王术的皇帝来说不是坏事,那么对谢家来说也就不是坏事了。
这不是谢家的女儿跟人私奔,甚至不是谢家的外甥女跟人私奔了,而是谢家的外甥出了私定终身这等事,就也不是什么严重伤风败俗,要皇帝退婚,世人笑骂的事了。这个社会对男女的宽容度完全两个标准。
卫若兰私定终身这事,说起来不好听,但是却不是什么原则上的事——要是卫家小姐的话,就是原则上的事了——正好是皇帝骂几次谢尚书,甚至以后取笑几次谢皇后,打击一下谢家风头的好理由,谢家也正好借此表示一下收敛态度,政敌心里也有个台阶,不至于恼羞成怒,朝中局势尽快趋向制衡,真是皆大欢喜。
小谢鼓励自己和他愣头表兄私定终身的时候,是不是早考虑这些了?不!根本就是早考虑到了。怨不得自己总感觉被算计了,只是当时没法知道被算计在哪里了。
这小谢,倒是个政治家的好材料。这才是玩政治的人,还有那皇帝老子,贾府男丁那点芥末籽大的脑子居然也想玩政治,结果玩死了吧。
你说紫鹃生气了吧?才不!
首先:如此说来,对卫若兰和紫鹃这对当事人来说,也不是会坏事,起码卫家不能把她们杀了一正家风了,明里暗里都不能了。
要不皇帝好不容易找到的敲打一下谢家的理由就没有了,皇帝大人他会不高兴的。卫家的二老爷听说可是个擅长对皇帝老儿察言观色的,不会犯这错误。
第二么,被算计利用了不是么,可是这说明你还是有被算计被利用的价值,只要这利用价值不是像贾府一样被杀鸡骇猴就行。
还有重要的最后一条,紫鹃从来不讨厌没妨碍到自己阴谋家,既然这事对自己和卫若兰没损失,算计就算去吧。既然选择了卫若兰,这已经是好的情况了,不好的还有是在后头呢。这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紫鹃绝对不会考虑嫁给卫若兰。
————————————————————————————
再对大家说一声,请不要再给我打赏了,我因为这个笔名签给其他网站的原因,福利被取消了,所以打赏我收不到了。但是还是在这里衷心的感谢给我的打赏的大家,这是对我的认可和支持!这里说声:谢谢!
我也是才知道的,真是……
请大家订阅支持我吧!谢谢!还有谢谢给我的粉红票!





、335、惊世骇俗

既然这样安排与人与己都有利,紫鹃这么想通了种种环节,也就答应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既然选择了卫若兰,这条路注定不好走,是早是晚,只要不连累别人,紫鹃也不在乎的。
紫鹃本来就不是喜欢安逸平静的人,何况选择了就不后悔,日后怎么样的狂风暴雨,她都有心理准备。
于是呢,京城目前的最新头条是卫家五少爷和林家女总管私定终身,被逐出家门。
你说京城这么无聊,这样的花边新闻也能做头条议论的事。这个没办法,之前的若干世家倒台的事早过了,谢家女儿立为新皇后的事也说的没的说了,可不是该换新话题了。除非这几天,皇帝又下旨抄了定了某大臣的罪,或者抄了某大户的家,否则这个花边八卦还是得占据这几天的京城闲话榜首的。
何况这个也能定义成八卦之外的事,比如皇帝陛下据说下朝之后,留下(前)卫家五少爷的叔父卫家二老爷和舅父谢尚书一并骂了一顿,管教无方,家教不严之类的。
不过在京城叙职的卫家大老爷卫将军据说没被皇帝为这个谈话,虽然他才是卫家族长兼卫若兰的抚养人。明眼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应该是想要敲打一下的是谁,谁只是陪绑的。
既然卫家族长没被牵扯,谢家只是外家,这么说来,这件事对卫家以外,真不是什么大事了。
还是那句话,卫若兰是男人,为了个女人,被家族除名,在世人看来已经够沉重的代价和处罚了。要是卫家小姐也来个私定终身,那么舆论一定不是这么轻描淡写的娱乐性态度了。
不是还有女主角么?可是女主角不是某家的闺秀。要不是叶紫鹃在林黛玉的嫁妆筹办上出了名,只怕在世人的议论里连名字都没有,顶多一个身份代称了——那个勾引卫家少爷的狐狸精!
当然也不是有名就行,比如要是某少爷和某著名戏子私定终身了,那么就算那戏子名扬京城,内宅太太们说起了也是那个戏子,不是某某。
叶紫鹃的好处是处在中间位置,不是会被关注的某家族的闺门小姐,也不是专业勾引男人的戏子娼女。
她被人知道的身份是林家的总管,本来就是抛投露脸和男人打交道的职业。所以一般人虽然瞧不起这居然走出闺门的女子,但是也不会拿正常深闺女子的标准要求她。
深闺女子居然认识了外男,还勾搭成奸。私定终身,这有多少私密可以挖啊。她们怎么认识的?这家庭得有多么家风不严啊,才让内宅女和外男相见结识的?她们如何相会?这期间怎么没人发现?如此等等等等等。
这么多私密香艳情节不让人狗血沸腾,八卦之情直冲云霄啊。观众的热情也足以把这花边新闻演化成重大事件了——不弄成重大事件,怎么可能透彻了解。满足看客们的窥私欲望啊。
可是叶紫鹃,林府总管,天天满京城转悠的,和各种商人来往。
懂眼的太太奶奶们都了解:不货比三家,怎么能只花费了不到三万两银子就操办出林家姑娘嫁妆里那么些东西——头面至少一半新的,家具部分新的。绸缎衣被都得全新,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基本都得是新的,达到这样的标准。可是不少花费呢。
这样的生活方式,遇上什么外男再正常不过了,相会也再容易不过了。
只是这个叶紫鹃实在是心太大了,这个人选选的太高了。
要是她嫁入什么富裕大商人家,那简直再正常不过了。能干又漂亮。吸引个富商家的少爷,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什么商人家嫌弃她出身。只怕同行还得暗地里说那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