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士为知己-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不该是他的,可他哥哥宁可寻死都不愿意回去继位。”

子青想起那夜亭隧外阿曼离去的背影,眼眶便有点发潮,深吸口气,硬是按捺下情绪。

两人半响皆默然未语。

此时承光台上,刘彻挽弓搭箭,射穿一只野鸭。野鸭直直坠入林中,早有宫人守候在林中,捡起猎物,飞奔着送至高台下,交给内侍,再由内侍送至刘彻面前。承光台高约十余丈,内侍在其间上下奔跑,不得不轮流往返。

“去病今日可落了下乘,射中的野禽还不及卫伉呢。”刘彻听内侍清点各人所射中的野禽,朝霍去病取笑道,“怎得如此心不在焉?莫不是还在想着那姑娘?”

“哪有的事。”霍去病抚了下弓,笑道,“只是这几个月来一直没怎么摸过弓箭,难免有些生疏。”

刘彻转身朝卫青道:“听听,几个月都没摸过弓箭,这还是朕的骠骑将军吗?去病是你一手教出来的,你可得好好罚他。”

卫青自然听得出刘彻这话里头对霍去病的疼爱大大多于责备,温和笑着躬身道:“臣谨遵旨意,今晚定要多罚他几杯。”

刘彻闻言大笑,连声道:“罚得好!罚得好!”

卫伉在旁捅了捅霍去病,悄声问道:“他们说的那姑娘是谁?我见过吗?怎得从来没听你提过?”

霍去病本欲敷衍了事,却不料被他这么一提,乍然想起卫伉曾在军中见过子青,心头猛地一震,转身就把他拖到一边。

“怎么了?”卫伉瞧他神色有异,奇道。

“你待会不管看见谁,都别乱说话,知道吗?”

当下情况不容自己将事情解释清楚,霍去病只能紧紧盯着卫伉,压低声音叮嘱道。

“什么呀,谁啊?”卫伉还是莫名其妙。

刘彻转过身来,笑道:“你们兄弟俩在说什么悄悄话?还得背着朕。”

“陛下不是说连卫伉都比我射得多么,我正教训他呢,下回不许再比我多。”霍去病扬声喊回来。

刘彻听了,笑着直摇头:“这孩子,瞧瞧给惯的,输不起了还。”

卫青笑着附和道:“他打小在宫中进进出出,这里头,有一大半倒是陛下您给惯出来的,要是没这好胜心,他的仗也打不了那么好。”

这番恭维听得刘彻龙颜甚悦,扬手将弓扔给内侍,再拿过温热布巾擦了擦脸,顺便抹了下手,笑道:“走,好好地罚他几杯去。”

卫青等一行人跟在刘彻后头下承光台。霍去病寻不到时机与卫伉说清楚,暗自焦急。

153第三章昏礼(三)

家宴就设在内殿中,女眷们入内的时候,霍去病施礼之际一个个看过去,唯独不见子青,心中奇怪,朝母亲投去询问的目光。偏偏卫少儿正给刘彻施礼,天子面前,自是不敢失礼,无暇顾及其他。

不知子青此时此刻身在何处,霍去病心中暗自担忧,又担心待会卫伉与她碰面,思量着是否该出去寻她。

刘彻自昨天听卫长提过,特地颁口谕让霍去病带着那女子一起来,当下并未见到她,也有些奇怪,又将霍去病神态收入眼中,遂朝卫子夫笑问道:“去病带来的那姑娘呢?怎得不在这里?”

卫子夫笑答道:“她只是庶民,未得陛下召唤,不敢让她轻易入内。”

“唤她过来让朕瞧瞧。”刘彻不在意地道,“咱们这是家宴,不必理会那些虚礼。再说了,去病方才在承光台上便心不在焉,若不让他见着,只怕这顿饭他都食不知味。”

霍去病忙道:“陛下说笑,只是她一介布衣,卑将恐怕她到了此间,多有惶恐,做出冒犯天颜的事情。卑将以为,还是……”

“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啰嗦起来了。”

刘彻笑着打断他,示意卫子夫命人去唤。

霍去病只得不再言语,心中暗自忐忑。

过了一会儿,宫女果然领着子青进来,子青踏上堂来,堂内烛火辉煌,最引人注目是两座三十九支的大型铜制烛树,烛火闪烁映得人直晃眼。

之前便听卫长说此女子如何平庸寻常,刘彻也有些好奇,按理说,去病跟在他身旁,母亲还有姨母都是绝代佳人,眼光应该不会差才对。

子青上前行向刘彻行叩首礼:“民女秦原,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刘彻仔细打量着她,姿容确是寻常,并无过人之处,只是那份不卑不亢的从容着实不太像是初见天颜的平民。

卫伉看见子青,只觉得眼熟得很,苦苦思量,忽得猛然想起来,大吃一惊,立即就望向霍去病:“她、她不是……”他毕竟还是年轻,尚未学会掩饰情绪,惊诧之意行于表外,,想开口相询。

霍去病狠狠地警告地瞪了他一眼,微不可见地朝他摇了摇头,

卫伉楞了楞,这才想起之前霍去病所说的那句话“你待会不管看见谁,都别乱说话,知道吗?”,愕然片刻,方明白其中缘故。

只是到了当下这刻,他的惊呼声殿上人人都已听见,再想装成若无其事,已不可能。

卫青虽不明缘由,但率先瞪了他一眼,自是恼他在殿前无状之故。

刘彻问道:“怎么,卫伉你也认得她?为何如此惊讶?”

“她、她……我确是认得的。”在霍去病紧迫盯人的目光下,卫伉脑筋急转,既不能说实话,又不能让圣上起疑,遂道,“因她武艺精湛,精通骑射之术,我曾见识过,未想到她竟是表兄府里的人,故而惊诧。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刘彻摆摆手,自是不会与他计较失仪之过,挑眉看向霍去病,笑道:“原来她精通骑射之术,能陪着你驰骋旷野,难怪你对她如此中意。”

霍去病含笑答道:“陛下休得听卫伉夸大其词,不过是我教过她,让她骑在马上不至于摔下来罢了。”

“你何时变得这般谦逊起来,卫伉也算是羽林郎中拔尖的,能让他说出‘精通骑射之术’,想必这位姑娘当真不凡。”刘彻颇觉有趣,望向子青,问道,“既然武艺精湛,想必也会用剑了?”

子青能听出将军不愿意让刘彻知道她习武一事,但一则有卫伉的话已说在前头,若说自己不会用剑,恐怕刘彻多半不会相信,反而引他猜忌将军;二则她完全猜度不出刘彻问此话的用意为何。

迟疑一瞬,她点了点头,顺着霍去病的话道:“将军曾指点过一二。”

端起鎏金铜觥,刘彻歪着身子饮了口酒,笑道:“如此甚好,你就舞剑来助一助兴吧。来人,去取一柄佩剑给她使。”

舞剑?!

子青怔住……

“请陛下恕罪,她腿伤初愈,恐怕无法舞剑。”霍去病忙起身,向刘彻禀道。

刘彻奇道:“我看她行路无碍啊。”

卫子夫在旁打岔,朝刘彻温柔含笑道:“想必是去病心疼她,陛下,臣妾还是头一遭见他这般着紧一位姑娘呢。”她说话时,卫少儿乘机朝霍去病轻轻摇头,示意他莫一再拂逆圣意。

“想不到他也有今日。”刘彻哈哈一笑,朝霍去病道:“方才在承光台上就心不在焉,原本说要罚酒,现下倒要换个法子,就罚你抚琴一曲,琴歌剑舞,正是相得益彰。”

说话间,已有宫人捧着佩剑入内,送至子青面前。

她看着那柄佩剑,儿时第一次习剑时,爹爹所说的话重新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墨家剑法,一招一式,扶危救困,死不旋踵。

若爹爹知道自己须得当众舞剑、供人赏玩的时候,也不知他恼是不恼?

子青深吸口气,尽管不愿,但还是缓缓伸手取过剑来。只是寻常的佩剑,拿在手中像是千斤重般,直往下坠。

而原本侯在帷幕之间的乐师也已将七弦琴献至霍去病案上。

“陛下……”

霍去病还欲进言推辞,却听得一声清吟,子青已拔出剑来,将剑鞘弃在旁边,双目清亮,正看着他。

烛光下,两人四目相投,再无须多言。

深吸口气,霍去病思量片刻,将手轻轻抚上七弦琴,低低沉沉的音律流淌而出,似一人漫步于山路之上,不急不缓,任凭林间落叶徐徐飘落身侧……

子青听着琴音,垂目静静而立,一动不动。

直过了半晌,众人不明何故,不免等得不耐烦。卫长公主料她是因不通音律,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合着琴音舞剑,嘴角嚼着一丝笑,等着看她出糗。

卫少儿观众人脸上,见刘彻也微微颦起眉头,暗自为子青心焦,正欲出言提醒,却见子青缓缓抬手,做了个起势……

不动则已,一动则全身皆动,剑招如流水般连绵不绝。

素日众人所观赏的女子宫廷舞剑,是将剑术与舞艺结合在一起,身法矫捷,飘逸潇洒,为得是赏心悦目。而子青从小到大,剑法自是练得纯熟,但于舞艺是半分也不懂,更不懂该如何做到赏心悦目,只懂得在琴音引导下平心静气,将自幼所习剑法从头至尾演练出来。

点、刺、劈、挂……

子青含胸,转腰,剑贴身而走,划出一道圆弧。双目只随着剑尖而走,专注之极。继而微仰头,翻腕抖剑,平剑在眼前环绕一圈,似拨云见月般。

霍去病也不看她,只专注在琴弦之上。

崩、绞、架、截……

剑尖沿臂同方向穿出,腰往前倾,同时挽出数朵剑花。伤腿作疼,她犹自硬撑着,背后冷汗直冒,手中的剑却未有片刻滞缓。

琴音似有所感,奏了个悠悠颤颤的尾音,毫无预兆,却又理所当然地结束了。

子青收剑,施礼。

殿上一片寂静,刘彻不发话,旁人一时拿不定主意该褒该贬。

154第三章昏礼(四)

卫青定定地盯着子青,目光几近凝固,这般剑法,他也曾在多年见过,惊鸿一瞥,惊采绝艳,却从此再未曾得见。

自古佳兵不祥,剑为杀人利器,世间剑法多为凌厉,而此套剑法之所以与众不同,便是因为它透着股悲天悯人,又或者是因为用剑的人有此心,连卫青都分辨不清。

时隔多年,未料到竟在此间再次得见,使剑者又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身法腾挪间与昔日故人多有相似,他着实满腹惊异。

刘彻似乎也在思索着什么,又或者是尚未自琴音中回神,过了半晌才开口道:“你这剑法使得……可不像是去病教出来的?”

闻言,子青心中一紧,墨家剑法自然与霍去病素日所习剑法大不相同,自己竟忘了这层,只是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无用,遂答道:“这是家传的剑法,只是我使得不好,幸而得将军指点。”

刘彻半靠着,目光探究地望着她:“家传剑法?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我爹爹、我爹爹是……”

子青陷入尴尬之中,不知该如何作答,说仅仅是乡野之人肯定是瞒不过刘彻,反倒给将军平添麻烦。

霍去病在旁插口道:“她爹爹靠卖艺为生的,陛下恕罪,她大概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街头卖艺……难怪这套剑法竟无一点杀气。”刘彻若有所思,转而轻笑道,“如此说来,你竟是从街上把她给捡回来的,市井之中,果真是卧虎藏龙啊。”

霍去病笑而不语。

宫人将佩剑与七弦琴都取下,又依刘彻命令,在霍去病旁边另设一案给子青。

子青谢过圣恩,依命而跪坐下来,正压在伤腿之上,冷汗潺潺,暗自深吸口气,隐在袖中的手死死抠在席面上,脸上只不动声色。

侧目望她,虽然已是极力压抑,霍去病的眼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关切之色。

子青朝他微微一笑,示意自己无碍。

这幕落在卫长公主眼中,无异于两人眉目传情,心中颇看不惯,怎奈碍于父皇在场,不敢造次,只轻轻哼了一声。

一时佳肴美酿尽由宫人端上,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珍用八物,酱用百。所用器皿,银口黄耳,金罍玉觞,无一样不是极尽奢华。子青以前就曾经听闻过,宫中一年的膳食开支达两万万钱,相当于普通百姓,而并未贫困百姓,两万户的家产。那么眼前这样一场家宴,大概便抵得上一乡百姓的家产了吧?

她看在眼中,早已胃口尽无,至于吃得是什么,她压根就未曾细看,更不消说细品。对此刻的她而言,琼浆珍肴入口,也是味同嚼蜡一般。

“父王,她以前既然是在街头卖艺的,定有许多市井间的趣事见闻,不如让她说来听听,逗个趣,引您笑上一笑,说不定还多喝几杯呢。”卫长公主朝刘彻道,只是逗趣是假,想让子青出糗是真。

刘彻点头许了,目光看向子青:“既是街头卖艺,定有不少见闻,可有什么趣事,不妨说来,让大伙都笑一笑。”

未料到圣上会有此一问,于此事霍去病又帮不了子青开口,不由地暗自为她心焦。

子青怔了怔,先放下箸,思量片刻答道:“回禀陛下,只有两件事,一喜一忧。”

“是哪两件事?”

“天晴,喜;下雨下雪,忧。”子青望着刘彻,答得极为简单。

闻言,刘彻原本持觥的手停滞在空中,眉头微微颦起,他当然明白这简单的一喜一忧背后的含义,意味着百姓日日夜夜为生计担惊受怕,再无闲心顾及其他。

卫长公主却不明其意,不满地嘟嚷道:“这算是什么趣事,一点都不可笑。”

素来是知道子青木头木脑的,卫少儿暗叹口气。

平阳公主瞧刘彻脸色,打岔笑道:“我前日才听过一件趣事,与她所说多有相似,却要有趣得多,皇兄你可想听?”

自是不好驳姐姐的面子,刘彻拉回思绪,勉强笑道:“洗耳恭听。”

“说得是有个老妇,她每日推门而出,见是晴天,便要唉声叹气地哭一场;若见是雨天,也要唉声叹气地哭一场。”平阳公主笑着说道。

卫长公主诧异道:“这可奇了,难道她天天都得哭一场?”

“可不是么,所以就有人去问这老妇,晴天为何唉声叹气?老妇答曰,我大儿子是卖蓑衣的,若是晴天,便无人去买蓑衣。那人又问,雨天你为何也要唉声叹气呢?老妇答曰,我二儿子是卖草帽的,若是雨天,便无人去买他的草帽。”

听到此处,刘彻便已忍不住大笑起来,摇头道:“这老妇着实想不开,晴天她可以替她二儿子欢喜,雨天她可以替她大儿子欢喜,如此一来,就不必天天唉声叹气了。”

平阳公主笑道:“陛下说得甚是,可见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她这故事既有趣,又开解了刘彻方才念及百姓之苦的思索,轻轻巧巧,四两拨千斤般便化解了宴席上的尴尬。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子青怔怔想着,在这些不必整日为生计奔波,为柴米油盐而劳心的贵族眼中,百姓的忧患倒成了庸人自扰,着实令人心寒。

几巡美酒之后,刘彻歪在榻上,醉眼惺忪地看着底下的卫青和霍去病,得意道:“今日桑弘羊才刚向朕回禀过钱两账目,他果真是能干啊,筹措得力,朕看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就可以与伊稚斜主力决战!”

因刘彻几次三番都是让霍去病带兵出征,将卫青冷落许久。卫青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次出征也不会轮到自己头上,遂举觥敬向刘彻:“微臣预祝陛下一举歼灭匈奴,保我大汉疆土再不受犯。”

刘彻哈哈笑道,举觥一饮而尽,然后才道:“仲卿啊,这次你可偷不得懒了。朕要你和去病一块儿出征。”

闻言,卫青又惊又喜,身旁的平阳公主也禁不住面露喜色。

“朕现下正命桑弘羊去筹措粮草,毕竟是十万人马的粮草啊,筹措不易。”刘彻接着道,“你与去病各领五万人马,可得给朕好好打。”

听到十万人马,卫青与霍去病相互对视一眼。霍去病前两次出征,所带人马都不过才一、两万,还未曾领过这么多人马。

子青仍是低首默默吃着食案上的菜羹,心中忍不住要去思量,去年汉境中多处洪涝,饥荒遍野,不知桑弘羊是如何筹措十万人马的粮草。

夜已渐深,刘彻喝得步履蹒跚,由卫子夫亲扶着往寝殿去,夜里便就近歇在建章宫中。众人伏拜恭送。之后,也到了该散席的时候。

卫长公主起身替父皇母后相送诸人。

霍去病回身望了眼子青,见她行走无碍,又转向卫长公主,道:“天色已晚,更深露重,公主还是早些回去休息,不必相送了。”

平阳公主也回身笑道:“去病说的是,都是自家人,夜里风寒,公主还是回去歇着吧。”

卫长公主含笑道:“不碍事,方才坐得久了,我也正想走一走。”

子青随在霍去病身后行至殿外,一轮弯月正挂在宫檐下,近处恰有几株桂花树,夜风徐徐,暗香浮动,更有隐隐金铃之声相伴其间,如梦如幻。

“此处赏月也算是好的了,只可惜还是及不上未央宫中。”旁边忽然有人道,像是在和霍去病说话,又像是在和子青说话。

子青转头,见是卫长公主,便垂目低首,自是不会去接话。

今日家宴,卫长公主与霍去病说不上几句话,心中本就不太畅快,此时故意行在他身旁,说了这么一句,便是想引得表兄来接话。不料霍去病只是敷衍地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卫长公主讪讪地,又转向子青,语气轻蔑道:“你今日能到此,见识过宫殿之华美,又见过我父皇母后,他日回到市井之中有资本向旁人说道说道。便是这建章宫中的月色,乡野市井中又何处寻去,也算是你的福气。”

子青闻言,犹豫片刻,轻声答道:“民女以为,无论在何处赏月,所看的不过是月沉月落,花开花谢。最要紧的,还是身边能陪着你赏月的人……”

听到此处,卫长公主脸色微变,本能地便觉得子青仗着是霍去病的人,是在出言嘲讽自己,正自恼怒,却听见子青下面的话。

“……公主双亲皆在,可承欢膝下,月缺而人圆,这才是令人羡慕的福气。”她轻轻叹道。

卫长公主微微一愣,转头望向她,见子青面色平静恳切 ,并无丝毫讥讽之意,这才作罢。一直将他们送至建章宫前,马车都已备齐,见他们各自上车上马之后,卫长公主方才离去。

长安城已进入宵禁时刻,马蹄的踢踏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显得尤为响亮。

卫青与卫伉皆骑马,伴着平阳公主的轓车。行至分岔口时,卫青探身朝平阳公主低语了几句,平阳公主含笑点头。卫青遂吩咐卫伉护着平阳公主先行回去,他则策马朝霍去病这边过来。

之前看见舅父的眼神便知他定是有事,霍去病并不问,直至回到府中。他原先让子青先行回去休息,却听卫青道:

“且慢,我还有话想问秦姑娘。”

“舅父有事问我便是,她的事情我都知道。”霍去病生怕卫青对子青发难。

卫青面色凝重地摇头:“我看未必,难道她今夜所舞的那套剑法你也会么?”

霍去病微怔,本能地将子青挡在身后。

果然是墨家剑法惹了祸,子青歉疚地望向霍去病,缓步自他身后走出来,朝卫青道:“大将军有话尽管问便是。”

卫青望了望周围伺候的家人,以目光向霍去病示意。

霍去病会意,朝家人挥手道:“都下去吧,没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过来。”

“诺。”

家人们依次退出内堂。

直至看见最后一个家人走下石阶,行远,卫青这才朝子青开口道:“你究竟姓甚名谁,剑法师承何方,又是如何接近去病,如实道来。”

霍去病听卫青语气严厉,不愿子青受此委屈,出言干涉道:“舅父……”

卫青抬手,制止他开口。

子青抬眼注视着卫青,道:“我姓秦,单名原字,剑法乃是家传。与将军……是情之所至,身不由己,并不曾存心接近。”

听到“身不由己”四字,霍去病禁不住低首涩然苦笑,无人能比他更明白此四字之中所蕴含的过往波折。

见子青神情从容、不卑不亢,绝非寻常人家的孩子,卫青又问道:“你父亲是谁?”

“家父秦鼎。”

“现在何方?”

“家父已故去多年。”子青平静道,“大将军究竟想问什么,直说便是,不必兜圈子。”

卫青紧盯着她:“今日你在殿前所舞剑法,我多年之前就曾见过。”

“那不过是寻常剑法,舅父曾见过也不稀奇。”霍去病插口道。

“你错了!那绝不是寻常剑法,那是只有墨家中人才会使的墨家剑。墨家门规森严,若非墨家中人,绝对不可能习得此剑法。”卫青严厉地看着子青,“你是墨者?”

之前并未料到卫青竟然会识得墨家剑,若承认只怕是会累及霍去病,子青定定立在当地,一言不发地看着卫青。

“不说话,那么就是默认了?”卫青道。

子青深吸口气,点头道:“是,但此事霍将军并不知情……”

“不,我知道。”霍去病打断她的话,一把将她揽过来,搂在身侧,朝卫青道,“我一直都知道,她是墨家后人,她从来不曾瞒过我。”

“你……”卫青摇头责备道,“墨者以武犯忌,陛下对他们多有忌惮。你将她留在府中,难道没有想过自己的前程吗?”

霍去病沉默片刻,然后缓缓道:“其实我也想弄明白,前程功名,是不是一定要用森森白骨殷殷鲜血来换。我为将这几年,看过太多生生死死,汉军的,匈奴人的……我累了,舅父!”

听到他最后一句话,卫青顿时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半晌之后,才道:“莫非,你是受了她的影响?”

“舅父,陛下的雄心大志你不会猜不出来。”出于对刘彻的尊重,霍去病总算没用“野心勃勃”四字,“眼下匈奴已不足为惧,他尚且命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