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流-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子在一座别墅地门口停了下来。下了车。韩米带着二流走到别墅地门口。按了铁门上地按钮。“啪”地一下。铁门弹开了。韩米打开铁门。让端着兰花地二流先进去。随后自己也进了门。
    别墅内。一道防盗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个优雅地老者。对着两人笑着说:“快进来。我等你们好久了。”
    武米一见那人,微微地鞠了个躬,说:“魏老好。”
    二流和武米跟着老者进了屋。
    屋里布置的简单大方,并没有什么豪华铺张的装修,但每面墙上都错落有致地挂着字画,看笔迹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但无疑每一幅字画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因为有字画的原因,这屋子显得书卷气相当浓厚。
    “难怪魏老儒雅气如此浓厚,每天泡在这些字画里,泡也要泡出些味道来。就好像自己,成天呆在山上,身上全是乡土味,别人不用看一闻都知道。”
    “这墙上的挂着这么多字画,怕是要管不少钱吧?”二流在心里猜测道。
    进了屋,魏老将二人带到楼上的书房内。书房内布置得更为精致,背墙上一排方格子,装着全是二流没见识过的古董。侧面的大窗户外面是阳台,阳台外摆满了各种兰花,看兰花的叶片也知道不是凡品。书桌的前方装裱着一幅字,上面所写的字明代孙克弘所写的《兰花》一诗,给人一种气势宏大、意境幽远的感觉,很配得上所写诗句的内容: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二流这次来,算是开了眼界,这就是人人向往的神仙般的生活。
    “兰花能给我看看吗?”魏老指着二流手里端着的竹筒花盆,他的语气虽然是询问,但二流感觉到魏老的话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二流赶紧将兰花递了过去。
    端起竹筒,魏老点了点头,说:“这竹筒装兰花,倒有几分意境。如果这竹筒上再刻几个字就完美了。刻什么好呢?”
    想着想着,魏老打开书桌上的一个长方形盒子,拿出了里面的刻刀。
    魏老是书法大师,雕刻水平虽然算不得大师,但配上他的书法,已经有几分大师的意味了,关键是他的名气,如果他刻几个字在竹筒上,二流的这盆兰花管的价钱就翻一倍了。这一点武米比谁都清楚,碰了碰二流的肩膀,说:“魏老,二流生在农村,所了解的山歌多,这一盆兰花又是正宗的下山兰,不如在下面雕一首山歌,更显出其质朴的意境。”
    “好。”魏老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找出一张纸,让二流写首山歌在纸上面。
    兰花这东西在山里也算得上是稀罕品了,歌颂兰花的山歌还真不好找。拿起笔,二流想到了吴刚所唱的夯歌,突然灵机一动,想着墙上写的那首《兰花》,在纸上写道:
    “俏妹子儿站在那高巍巍儿山尖尖儿之上,
    俏妹子儿看着那绿油油儿树叶叶儿海洋,
    俏妹子儿抱着那竹筒筒儿兰花花儿喷香。
    东风吹起俏妹子打转转儿的衣裳,
    东风吹起俏妹子飘飞飞儿的头发,
    东风吹起俏妹子悄米米儿的念想。
    兰花花儿,芬香飘扬。
    俏妹子儿,念着阿郎。”
    这一改,把原诗的幽远的意境变成了缠绵的情丝,带着浓厚的乡土味道。
    魏老拿起纸,读了一遍又一遍,说:“这首山歌与孙克弘的《兰花》意思有些相似,但风格完全不同,妙啊,就刻这首了。”说完,拿起刀在竹筒上雕刻了起来。
    魏老的手沉稳有力,雕刻的速度也很快,随着刀片的转动,竹筒上显示出一行行看不明白的图像,就好像一个个不知名的斑点,看着二流疑惑不解。
    可是,随着斑点越来越多,竹筒上显示了一行行清晰可见的字迹,字迹背后,居然还绘着隐约可见的背景。
    “要雕刻的东西全部都装在魏老的胸中,胸有成竹,则竹自成。”二流地魏老的技术佩服不已。
    三个小时,二流和武米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连大气都不敢,生怕打扰了魏老。
    三个小时过去了,魏老把刻刀放下,欣慰地叹了口气,把竹筒递给二流,说:“终于好了,你们看看怎么样?”
    二流接过竹筒,武米赶紧凑了过来。二人仔细地看着新刻出的图案,竹筒的表皮是绿色的,而内质纤维是淡黄色的,因此雕刻出来的图案就有了两种颜色。竹筒的下面一部分,被魏老处理成了绿色的茫茫的林海,竹筒中间刻着一座绿山,绿山上站着一个裙裾飘风的绿衣少女,手里端着一盆绿色的兰花,开着淡绿的花朵。
    二流注意看,这兰花居然与自己手里拿着的兰花有八分相像、十二分神似。
    挨着山峦、少女和兰花,竖着刻着十多行绿色的文字,用行草字体刻的,字的内容便是二流的那一首山歌。
    而其他地方,竹筒绿色的表皮已经被剥开了,形成了淡黄色的背景,居然可以盾到隐约可见的连绵群山。
    整幅画的构图显得飘逸脱俗,意境深远。
    “不愧为名家。”二流在心底赞叹道。
    正文 第066章 变异兰花(5)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5:29 本章字数:2499
    齐彩端着一盆新淘来的永福素心,开着几朵八厘米大的净白花朵。
    永福素心曾经是唐朝贡品,又是杨贵妃最喜欢的花,清朝嘉庆皇帝被敕封为宝花,属于传统夏兰之中的珍贵品种。一般永福素心花大五六厘米,开出八厘米大的花的永福素心很少见。永富素心的价格并不贵,但在夏季开花的建兰之中,它也要排在前面几号了,属于最珍贵的昔日贡品,在老一辈的心中对这种怀旧性的兰花品种,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毕竟,在过去还没有兰花交易市场的时候,这类花陪伴了许多兰花爱好者的峥嵘岁月,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代人心灵寄托的象征。
    齐彩出生于70后,是年轻一代的画家,在艺术界也算是小有名气。靠钻营进入这个兰花圈子,齐彩很得意。他来参加这种类型的兰花展,主要目的是想结识一些老一辈的精英,为他以后的发展铺路搭桥。因此,他才会选择带着这种怀旧型的兰花参展。
    想着在这次兰花展中大放异彩,他的心里便充满着得意。然后把这盆兰花送给关键人物,花钱不多,效果却比送红包送古董要好得多。
    齐彩把车停到了一处从外表看很朴实的会所,名字也很普通,叫“兰友之家”。
    会所的服务员认识他,热情地把齐彩迎了进去。
    穿堂过屋,齐彩来到一间大厅里。大屋的四周,安放着十来个支架,有的支架上已经摆了一些建兰品种,横逸多姿。其中就有一盆永福寿,但看花色和花朵形状,就比不上他手里端着的这盆永福寿。
    大厅里零散地站着几个人,都是带兰花过来的,正在欣赏着别人带来的兰花。
    齐彩一进屋,手里的兰花便被众人注意到了。兰花一上架,众人便围了过来,认真地欣赏起来。
    其中一人看着兰花,摇头说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永福素是杨贵妃最爱的兰花,每次看到这种兰花,想到品着荔枝、看着素心兰的贵妃娘娘,便觉得感慨无比。永福素心的确是建兰之中的精品啊。”
    另一人附和道:“是啊,这株兰花花朵奇大,实属上品,看来今日夺魁的就是它了。”
    齐彩听了众人地称赞。心里更加得意。
    进来参加兰花展地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地没带兰花。第一意识便是朝齐彩那盆永福素心兰花跟前走去。有地带了兰花地。看到那盆永福素心。赶紧打电话给司机。让司机把自己带来地兰花送回去。省得丢人现眼。
    看到众人地表现。齐彩心里更是得意地笑出了声。
    “这种小圈子内举行地兰花展。参加地人并不多。就二三十个人。但每个人无疑在各行业都有着一定地重量和能量。要么是各门艺术地翘楚。要么是行政和企业地领导者。都是爱兰之人。
    而这个小圈子地核心。就是魏老。魏浮光。”
    武米一边给二流介绍着兰花展地情况。一边开着车。两个眼睛顶得像个灯笼似地。昨晚上他可是盯着兰花看了一夜。今天。他可是打着十二分地精神开车送二流过来地。
    到了“兰花之友”,他便对服务员说:“你给我开间房,我先去补个觉,兰花展要开始了,再叫我。你把这位刘先生先带到展厅去。”说完,径直朝住宿区走去了。
    武米看了一晚上二流的兰花,已经没有心思看其他人的兰花了。
    在服务员的陪同下,二流被带到了展厅之中。
    走进展厅,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脸上带着点尴尬和犹豫的年轻人,虽然穿着不咋的,但手里端着的是一盆开着花的春剑。等等,是正在夏天开着花的春剑?!
    正在看永福寿心兰花的众人立刻围了过来,看着这盆奇花,二流再难前进一步。
    众人赞叹道:“夏日春剑,十二金花,真是奇特啊。”赞叹完,便专心地对付起面前的兰花来。
    “各大家让一让,好吗?”服务员提醒道。
    众人才回过神来,原来这兰花还没上架呢?赶紧自觉地让开一条道,二流端着兰花找了个支架,把兰花放了上去,把开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众人。
    二流刚放好花,花架下便围了一大堆人。其它花架前顿时显得冷冷清清,齐彩的永福素心花架前,刚才还热热闹闹的,现在连个人影都没有了。
    齐彩看了看自己的兰花,再看看别人带来的兰花,两株花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他也没办法,自己的计划落空了,也只能轻轻地叹了口气。
    “耶?这字这画?”有人注意到了兰花竹筒上雕着的字画。
    “看着风格气韵,肯定是魏公的新作。没想到魏公也调皮起来了,居然雕了一首这么乡土的山歌。空谷出幽兰,绰约有佳人,好诗,好花,好意境啊。”另一人目光如炬,一眼就看清了兰花和花筒的价值。
    此时,二流已经坐在了休息用的茶几上,自己种的花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心里也很高兴。
    齐彩走到二流身边坐了下来,对二流说:“你的花真漂亮,我出二十万买你的花,能卖给我吗?”
    二流没有回答,昨天武米已经给他说了,二十万是绝对不会卖的。
    另一人也走了过来,说:“小兄弟,这花值二十万,倒不亏你。只不过,这上面有魏公的字画,价钱就不止这个数了,我看四十万,应该比较合理。这样,我出五十万,买你的花,算是留个纪念怎么样?”
    五十万?二流倒吸一口凉气,一盆花居然卖这么贵,他想都不敢想。五十万是什么概念?高原村一百多户人家一年找的钱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但是,昨天武米告诉过他,这花有二流的一半,也有魏老的一半,不能随便作决定卖给谁?要看魏老的意思。二流看着那人,说:“谢谢,但是,这花是我的,但是,字画是魏公的,我一个人不能决定卖还是不卖。”
    这时,魏公到了,人也差不多到齐了,武米也到了,兰花展正式开始。
    正文 第067章 变异兰花(6)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5:33 本章字数:2400
    魏老走在红地毯铺成的地面上,来到大厅正面中间。其他人见魏老来了,也不再看兰花,自觉地围在红地毯的周围,听魏老讲话。
    只见魏老站在麦克风前,精神抖擞地讲道:“一季一度的兰花展开始了,今天是我魏浮光作东。这么多年来,大家卖我的面子,我们这个花友会也越办越红火,在此,魏某人感谢大家。”
    讲了一通客气话,魏老主动将话题扯到二流的那盆兰花上来:“想必大家刚才已经看到了那盆春剑下山兰,这是来自南部小镇阿南镇的春剑兰花,拥有人叫刘国庆,今天刘国庆也来了,扬扬手让大家看看。”说到此处,魏老停了下来。
    二流听到叫自己,赶紧扬了扬手,其他人看见这就是刚才端兰花进来的那个小伙子,纷纷向他点头致意。
    魏老接着说:“花是好花,上面的那首诗也是刘国庆即兴作的,诗也是好诗。兴之所致,我特意为花筒雕了些字画,请大家多多欣赏。”
    简单的开场白以后,接下来便是欣赏兰花了。
    这时,一人举起手说道:“魏公,那盆下山春剑卖不卖?”
    二流一看,这不是刚才过来搭讪的那个人吗?
    魏公一看,这人是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说:“花不是我的,你应该问问刘家的那小子,他愿意卖就可以卖。”
    那名企业家听到这句话,便凑到二流身边,说:“二流,把花卖给我吧,我出五十万?”其他人一听这个价格不低,心想这个穷小子肯定要卖了。
    不曾想,二流大声对周围的人说:“这花不卖。花是我的,但花筒经过魏老的加工,已经融进了魏老的心血在里面,说什么我也不能卖?这是其一。花要交给懂花的人,而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再好的花如果用于炒作,那就不是好花了。这是其二。因此,我决定,把这盆花送给魏老。”
    最后一句话二流吼地特别卖力。在场地所有人都听清楚了。魏老也听得清清楚楚。
    五十万。就这样随随便便送出去了。众人对这个年青人另眼相看了。能够有这样地气魄地年青人。将来肯定不是一般人。
    其实。二流这并不是草率行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了地。昨天晚上。魏老专心雕刻三个小时地样子给二流留下了深刻地印像。可以看出。魏老是个真正爱花地人。魏老地字画随便一幅就值二三十万。然而。魏老什么条件都没提。就这样给一个农村小子在花筒上刻上了字画。等于是将二三十万白送给了二流。
    魏老能够举手之间送出二三十万。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把兰花送给他?
    昨晚回到家地时候。武米给二流讲了魏老地经历。魏老在解放战争时是一个红小兵战士。解放以后。是一名建设新中国地知识分子。曾经在省委党校干过校长。在省计划部门当过一把手主任。文化大革命地时候。受到了迫害。后来。平反了。他在仕途上地心渐渐淡了。便退了休。专心做成学问来。
    虽然现在退了休。但是。全省多数司厅级甚至个别省部级地领导干部。都给魏老有些渊源。有地是他地学生。有地是他曾经地战友。魏老虽然从不过问政事。但他在省上地能量谁也不能轻视。
    把兰花送给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懂花之人,这有什么可惜的呢?何况,二流家里还有三苗同样的兰花。要把兰花换成钱,对二流来讲,只是时间和价格的问题。
    武米见二流送出五十万,眼皮眨都不眨一下,点了点头,小声说:“这小子有意思。”
    魏老走到二流的面前,伸出五个指头,说:“你真的要送给我?这可是五十万啊?”
    “魏老。”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看着自己,二流有点紧张,理了理衣服,说:“我仔细想过了,山里人穷,但志不短,山里人的日子就是踏踏实实,这种飞来财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现在,我家也算是奔小康了,不缺钱花。如果突然之间手里抱了五十万,我晚上睡不着觉,白天防着贼偷,心里面不安稳,所以这钱我不能要。”
    “好花配英雄。魏老是经过战火血雨中过来的英雄人物,我二流仰慕得紧。加之,我可以感受得到,魏老是真正爱花之人。说实在话,这兰花是我爷用命采回来的,陪着我过了三个月的美好时光。我可以体会到兰花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可以知道兰花需要什么。要想真正把兰花养好,最需要的就是真正的爱。这也是把兰花送给魏老的原因。”
    “对山里人来说,兰花并不缺,哪天到山里转一圈,说不定就能挖到宝贝来着。”
    二流的这番实诚的话,把众人都震住了。大家都想象不到,这个外表简陋的年轻人,不管是对兰花,还是对生活,对社会,对金钱,对真爱,竟然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在是让自己汗颜啊。
    刚才要买兰花的那个企业家,听了二流的话,羞得说不出话来,悄悄地退出了人群,心中想道:“这穷小子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连我都有点受不了。”
    “哈哈。”魏老大笑,说:“真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是一个小财主啊。行,兰花我帮你养着,哪天你穷困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再到我这儿来要回去。你这小子,对我的胃口。”
    有魏老的扶持会穷困得走投无路吗?众人不信,纷纷笑着摇摇头。
    另一个与魏老相熟的企业家和魏老开玩笑,说:“魏老,既然兰花是你的了,你还卖不卖?我出一百万。”魏老新得一宝,心里面畅快无比,不在乎别人开玩笑,说:“你家上亿的企业分一半股份给我,我倒可以考虑考虑,把兰花卖给你。”当然,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两人都知道对方在开玩笑,便相视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
    二流的这番话,博得了魏老的好感,将在二流以后的事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两年后,二流回过头来看送出的这盆兰花,还真是值得啊!
    正文 第068章 金针过穴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5:37 本章字数:2829
    从省城回来,想到送出去价值五十万的兰花,二流虽然觉得有些心痛,但这是感情投资,送得值。后来韩老的助手结帐的时候,把二流吓了一跳,短短半天的交流会,竟然花费了十多万?这一次出去,真正算是见识了一下大世面。
    有了这次经历,二流回来以后干活更卖力了,他想赚更多的钱。
    二十来天时间过去,家里的反季节蔬菜该收获了,每天挑一担子到镇上去卖。最开始,刘海不好定价,说卖了以后再结算,结果卖了以后,给二流的钱是正常季节上市时价格的一倍。二流多赚了一倍的钱,真不知道刘海又多赚了多少?
    总之,仅两块地,二流就赚了三四千块钱。
    新修的房子墙已经筑好了,剩下的都是木工的活路,木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活,二流特意把伙食标准提高,木工们干起活来更有劲,速度提高了不少。眼看着新房就要修好了,摸着还有些湿湿的,凉的粘手。不过,再晾过两个月,等全部干透,就可以进新房了。
    看到房子修了起来,二流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管多苦多累,他爷和他母也不觉得有什么。
    修房是最烧钱的,二流原以为自己手里的积蓄都要全部烧掉,没想到他一头收着果蔬赚着钱,一头付帐,竟然能够周转得过。现在二流手里的积蓄虽然少了一些,但是,还有六千多块钱的剩余。
    果蔬的收购工作仍在继续。但是,随着夏季菜大上市收购以后,秋季菜还在生长着,这段时间前来交菜的量少了很多。村民们纷纷走进山林,去掏点野山货来卖,也有的问二流野山货收不收的,二流拿不准行情,不敢轻易答应。村民们也有点小小失望。
    借着空闲时候,二流也去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行情。可是,野山货的量实在太小,大馆子害怕货源跟不上,导致吃亏,小馆子害怕价格太高,出售不了,需要的都是阿南镇本地的一些小馆子,为了吸引客源偶尔做做野菜,量小价钱还不高。
    经过调查,二流得出了结论,野山货这东西货好,可卖不出去,主要是市场对接上不好,导致野山货销售不畅。要把这一块搞上去,得再想想办法才行。
    二流家日子好过了,加之又是大学生。给二流谈媳妇的媒婆渐渐多了起来,都是阿南镇十里八村的好姑娘。可是,二流心中装着王与秋,一个也没答应。他还等着,王与秋大学毕业了,与她一起过神仙一样的生活。
    对于他和王与秋地爱情。二流始终有道坎摆在心中。自己虽然赚了些钱。生活也过得比以前好多了。不过。要王与秋到农村来当村姑。王志坚老院长可能不会说什么。王与秋她妈肯定有意见。
    这道坎如何过去。二流心里还没底。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到了规定时间。二流便到王志坚老院长处学医。二流精通植物特性。王志坚精通医性医理。二人倒聊得投机。益师益友。大有相见恨晚地意思。
    如今。每次赶集日。二流便跟着王志坚到门诊部给病人看病了。增加临床经验。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王志坚拿不定主意。也会和二流交换一下意见。再下诊断。有好几次。还是二流提出地医疗方案。结果效果出奇地好。
    在王志坚心目中。二流已经成了难得地最好用地助手。
    在阿南镇乡民们地心中。二流逐渐有了些声望和影响力。
    二流的医术水平提高得太快,已经稳超王与春十来年的医术水平了。王与春有时感慨,人比人,真不能比啊。
    又是一个到王志坚处学习的日子。
    二流早早地挑着果蔬到镇上交给刘海,便朝王志坚的家走去,同时不忘给他家带去一些反季节果蔬。
    到了王志坚的家,老院长正在看着一本线装书。二流走进屋,老院长让二流坐,把书合上,说:“二流,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作为我的弟子,我就把家传的绝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