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锋-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翘凭允郑〗焓甭沓谕庖煌常倌阎圃家印!!!

    贾诩见说,淡然拱手道:“大王,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自古如是!然马超治下文官多为士族出身,在其新政之下,但凡为官者,无论文武,皆无田地,家中仆役亦需聘请,似此与平民何异?便是一州刺史,亦如是。纵观其治下,兄为官吏,诸弟却躬耕田垄者,比比皆是,若此,其等岂能甘心?今虽尽心辅佐,不过慑于兵威耳!一旦陛下降诏逊位,其等大义在手,岂无二心?虽不至于揭竿而起,但必串联上书,若马超纵兵捕拿,必然治下大乱,若改制安抚,新政之功顷刻化为乌有,试问马孟起如何处之?”

    曹操闻言,略作思忖,即面现喜色,捋须道:“文和言之有理,孤这便亲入洛阳,面见陛下!”言毕,即令许褚集结虎卫军。

    忽一人踉跄奔入,伏地大哭道:“末将等退兵途中,遭遇唐军阻截,公子彰力敌马孟起,战败身死!”

    曹操视其人,乃朱灵也,骤闻曹彰战死,顿时惊倒,仰天大恸。

    曹洪等尽皆失惊,忙问因由。

    朱灵便将战事叙述一遍,继而伏地请死。

    曹操视而不见,痛哭不止。

    贾诩急上前,拱手道:“事急矣!还请大王节哀,速往洛阳陛见!”

    曹操闻言止泣,正起身欲行时,又有亲军入报,言称曹仁战死卧牛山!曹操复又大恸,哀哭不止,只觉头痛欲裂!

    左右忙上前搀扶,就取布条勒其额。

    曹操心伤曹彰、曹仁之死,愈发切齿马超,恨怒交加之下,诱发头风,一时痛不欲生,喘息、呻吟良久后,方才勉力起身,顾谓贾诩道:“孤入洛阳后,即启程回返许都,此间兵马诸事,便由文和统领之!”言毕,即引曹洪、韩浩直奔洛阳,许褚统五千虎卫军随行。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0章 施毒计坚壁清野

    (全本小说网,。)

    待曹操赶赴洛阳请旨后,贾诩即遣探马传令夏侯惇,火速回兵函谷关!

    刘晔忙出列,拱手道:“都督,眼下夏候将军正与马岱对峙,若匆忙退兵,只恐唐军随后掩杀,不如令其暗做准备,趁夜拔营!”

    贾诩挥手令探马先行,回首顾谓刘晔道:“马岱虽勇,但为人谨慎,若闻知我军急退,心生犹疑之下,必遣哨骑详加打探!待其探明因由后,夏候将军已然回返函谷矣!再者,马孟起既已击破公子彰,其所部铁骑想必不日即至,若稍有俄延,夏侯元让欲退无路矣!”

    刘晔闻言叹服。

    函谷距离夏侯惇大营不过百余里地,故午时左近,夏侯惇便已接令,即吩咐大军拔营退兵。

    一将闻令,出列道:“若就此退兵,马岱必然从后掩杀,还请将军三思!”

    夏侯惇不以为意,挥手道:“都督妙算无双,岂能料不到此?既然下令退兵,必有良策应之,我等只须依令行事即可!”言毕,即令大军火速拔营,毫不遮掩!

    这边厢,唐军探马报入中军,众将闻报大喜,纷纷请令追击!

    马岱不置可否,沉思片刻后,顿时心疑,即传令大军不可追击,却遣探马尾随查探,竟一如贾诩所料。

    忽一将出列道:“将军,此必为唐公大军杀至,夏侯惇急欲回兵函谷拒守,若不追击,只恐坐失良机也!”

    马岱闻之,微微摇头,沉声道:“夏侯惇统兵日久,且非无谋匹夫,即便如你所言,其急欲退兵,然为何不加掩饰?故本将以为,此必为其诱敌之计!”

    众将见说,思之亦然,遂罢追击之念。

    是夜,夏侯惇安然返回函谷关,即入见贾诩,拱手问道:“未知都督何事召回?”

    贾诩长叹一声,便将出关大军全军覆没,曹彰、曹仁尽皆战死之事概述一遍。

    夏侯惇闻之,须发戟张,便欲提兵出关,亲战马超!

    贾诩急令左右拦住,喝之道:“大王临行有令,待将军到时,即兵退虎牢关,安敢违令?!”

    夏侯惇素来深服其智,闻其言,顿时恨怒交加,伏地痛哭,因曹仁乃其从弟也。

    贾诩下阶扶起,沉声道:“眼见马超不日便至,还请将军节哀,即刻回营整军,夤夜退往虎牢关!”

    夏侯惇然之,即拱手辞出,犹自呜咽。。。

    是日晚间,各路探马回报,言称并无异常,魏军已然退回函谷关!马岱闻之,顿足长叹,懊悔不已,遂传令大军,明日寅时起行,兵进函谷关。

    次日,马岱整军起行,将至函谷关时,探马飞报道:“禀将军,函谷关门虽紧闭,但关墙之上并无魏兵把守!”

    马岱闻报,遂引众将亲往探视。

    比及近关,果如探马所言,非但关墙上无有兵卒,便是旗帜亦皆不见。马岱暗自疑心,正踌躇时,左近一将进言道:“此必为魏军疑兵之计,将军切勿迟疑,不如遣末将入关一探究竟!”

    马岱稍作思忖,允之,嘱咐道:“你等且先下马,各持大盾,散开缓步欺近,但有异常,疾奔回报!”

    那将领了言语,引百余人,依令而行。比及抵近关墙,关上仍无动静。那将行至关门,仰首望定关头,即令左右撞击关门。众军闻令,约退数步,恰待拔足冲击时,忽闻后阵金声大作!那将大惊,急引众人奔回,就问何故?

    马岱遥指关头道:“方才你等欲撞击关门时,关上忽现魏军探身张望,本将故而鸣金,想必又为贾诩诱敌之计也,不可轻进,待唐公大军赶至,再作区处!”言毕,传令大军就地立营,多伐柴禾,以备夜间燃点。

    左右众将皆亲眼目睹,故深信不疑,闻令即各回本部,喝令伐木立栅不提。

    函谷关内三百余里,曹阳县,魏军大营,中军帐内,夏侯惇面带不解,就问贾诩道:“我军自离函谷关后,都督下令日夜兼程,却于此地停留一日之久,何也?”

    贾诩见问,捋须不语,双目凝视帐外。

    夏侯惇大急,上前数步,拱手再道:“眼下函谷关内已无一兵一卒,唐军取之易如反掌!若于此地盘桓,追兵不日将至矣!”

    贾诩见此,挥手道:“本督别有计较,还请将军稍安勿躁!”

    夏侯惇愈发不解,恰待再问时,忽见数人飞奔入帐,下拜道:“禀都督,唐军已至关外,稍作试探后,即立营拒守,并无入关之意!”

    贾诩暗松一口气,笑谓夏侯惇道:“本督欲尽迁河洛百姓,入荥阳屯田,不知将军可愿提兵助之?”

    夏侯惇见问一怔,继而愕然道:“未知都督何意?”

    贾诩面色阴沉,答非所问道:“想必众百姓难离乡土,故本督亦不欲强求,然军粮短缺,不得不出此下策!将军此去,除洛阳城外,可尽收百姓存粮、家畜,毁弃房屋、田亩,但不可妄杀一人!并告知其等:待唐公到日,自然加倍予之,若难耐饥渴,可往函谷关领取粮米!”言毕,神色转肃,接着道:“时不我待,将军速行!”

    夏侯惇闻令,已明其意,乃奋然接令,拱手便欲辞出。

    贾诩忽又出言唤住,稍作沉吟后,点指徐商、殷署二将道:“河洛久历战火,虽不足十万户,但遍布各县,恐夏侯将军不及收缴,故令你二人各领本部相助,以十日为期,届时径自退往虎牢关即可!”

    三将领命,出帐后,各引五千大军,疾奔而去!贾诩再令朱灵整军,领刘晔等拔营退往虎牢关。。。

    两日后,马超领亲军赶至函谷关,马岱忙迎入,就禀告关内异象。

    马超闻之,遂亲往探视,见果如马岱所言,顿时大惑不解,暗忖道:“这又尼玛什么鬼名堂?难道是空城计?但是城门关的死死的,也特玛不像啊!莫非是贾诩故布疑阵,好争取逃命的时间?对,肯定是这样!”思及此,遂令丁禄遣人砍伐大木,合力撞开关门!

    丁禄恰待欲行,忽马岱出言道:“撞木早已备下!”

    马超见说,即令数百军士,分抬三根,往撞击关门!

    不想,其等奔出不及五十步,忽闻丁禄大叫道:“主公且看!”

    马超一惊,目光沿丁禄所指,遥遥望去,但见十余魏军兵卒正于关墙之上打望,且咻忽不见。马超见之,急令鸣金!寻思道:“尼玛,果然有鬼!”因问马岱道:“岱弟营内尚余兵马几何?”

    马岱见问,愧声道:“不足三万。。。”

    马超暗叹一声,忖道:“兵力不足啊,不能冒险,还是等赵胜大军赶到再说!”思及此,遂引众将回营,遣亲军传令赵胜,令其加速行军,又吩咐马岱领军另立大营,以备后续大军屯驻!

    渑池县,贾诩闻报,方始宽心,笑谓刘晔道:“待马孟起统大军突入函谷关后,忽见十数万饥民嗷嗷待哺,再闻陛下禅位诏书,不知其如何应对?”

    刘晔叹服,拱手道:“都督妙计,众所不及也!”言毕,二人相视而笑。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1章 赈饥民坐困函谷

    (全本小说网,。)

    武关,李顺领三万援兵已至,关平亲领百余骑,将之迎入大营。

    魏延大喜!即令关平领兵五千守关,余者大军歇息一晚,明日出兵,攻伐南阳!

    法邈闻之,急出列,进言道:“将军,于禁、文聘虽败,所部仍不下六七万大军,加之宛城李通亦有万余兵丁!反观关内,拢共只四万余兵,其中骑兵不足五千,恐无力出兵,还请将军三思!”

    魏延见说,摇头道:“远卓所虑,本将岂能不知?但本将自投唐公,虽多逢战事,然或拒城坚守,或惨胜收场,至今仍未攻取寸土,日后何颜与诸将并列?!眼下于禁所部虽数万人,但不过惊弓之鸟,破之易如反掌!至于宛城之军兵,乌合之众耳,何足道哉?!若不趁此时踏平南阳,待周瑜退却,岂非便宜上庸韩德等辈?!”

    法邈见说,情知再难劝阻,遂拱手入列。

    忽关平抗声道:“守关之任,远卓足矣当之,故末将请为先锋!”

    魏延闻之,稍作思忖,正欲出言允之,忽见探马疾奔入报,言称吴将甘宁统兵数万,溯丹水而上,现已于东岸立营,距武关不足两百里!

    众将闻报一惊,顿时面面相觑。

    魏延大怒,切齿大骂周瑜不止!继而提笔修书,遣人飞送长安,请军务省速调援兵五万!

    关平亦怒,出列请令道:“吴兵孱弱,末将请分兵一万,前往破之!”

    法邈忙止之,出言道:“不可!甘宁即统兵来,必与于禁有所勾连!若将军分兵出击,只恐后路不保!”

    关平闻之,恨恨而退!

    左近李顺见此,顿时叹气不止,暗忖道:“早知如此,何必赶往武关?若随主公征伐,不定已攻入函谷矣!”

    一时间,众将尽皆默然,魏延长叹一声,就令散去。。。

    函谷关,马超断定关内必有伏兵,遂按兵不动,静待赵胜大军。

    五日后,赵胜赶至,即领众将入见马超,见礼毕,拱手道:“禀主公,前日俞山来书,声称粮草已然运抵潼关,计有十万石,眼下大军已齐聚函谷关,可遣人令其作速运粮!”

    马超闻之,即吩咐亲军去讫,继而朗声道:“眼见天晚,大军连日疾行,想必疲惫不堪,孤意明日略作修整,后日一早,即发兵攻关!”

    话音一落,马岱、赵胜抢步出列,皆欲统兵取关,就于帐下争执,各不相让!

    马超大怒,乃喝退二人,转令乌托领兵攻关!

    乌托本凝神静立,忽闻此令,顿时喜出望外,忙趋步出列,下拜领命!

    两日后,寅时,乌托擐甲执刀,领兵三万,出营直奔函谷关!离关百余步,即令大军分列十阵,依次攻打!

    但见前部三千唐军列阵前突,距关墙五十步时,左右兵卒高举盾牌,护定扛抬撞木之同袍,呐喊间杀奔关门!不想,关上竟一箭未发,唐军转瞬即突至关门,继而破门直入!

    乌托远远望见,大喜,急令全军压上!未几,三万大军俱皆入关!

    时马超正于帐内食用战饭,忽丁禄疾奔入报,言称乌托已攻入函谷关,并遣人来报,关内却无一兵一卒,亦未现引火之物!

    马超闻报愕然,稍作沉吟后,心知中计,顿时扼腕不已,切齿大骂贾诩,继而令丁禄集结亲军,即刻追击!

    丁禄闻令,不解道:“主公欲令末将追往何处?”

    马超见问一窒,暗忖道:“是啊,往哪追呢?曹操跑了是肯定的,可贾诩他们在哪呢?肯定不会去洛阳城,应该是直接逃往虎牢关了,但是也不对啊!要是这样,不就等于白白把洛阳乃至整个司州让给我了吗?没道理啊!难道贾诩还有什么诡计?这尼玛就伤脑筋了!”思及此,遂转令丁禄遣千余骑,突入关内百里,四散巡哨!

    丁禄领命辞出。

    马超再唤亲军传令赵胜分兵五万,入关内立寨,又遣马岱亦领五万大军,却屯于关外,自领亲军入关。

    恰欲登城时,忽探马来报,言称李敢领万余铁骑赶至,现距关不足二十里!

    马超闻报一喜,暗忖道:“这下好了,老子现在有两万骑兵,不管你贾诩有什么阴谋,直接踏平,然后攻打虎牢关!”正寻思进兵路线时,探马再报,言称关内五里左近,涌现大批百姓,拖儿带女,漫山塞野而来!

    众将闻报大惊!

    赵胜急出列道:“主公,此必贾诩之计,依末将度之,百姓身后,定有魏军大队,我军须即刻退回关外!”

    马超剑眉紧皱,暗骂道:“尼玛!这又是玩的什么把戏?!”因问探马道:“关内百姓约有几何?可现魏军踪迹?”

    探马见问,下拜道:“漫山遍野皆是百姓,不计其数,并未见魏军间杂其间!”

    话音刚落,再有探马飞奔而来,禀告道:“百姓越聚越多,见我等哨骑后,即大呼唐公仁慈,乞粮米续命!”

    马超一时惊愕莫名,踌躇片刻后,即令赵胜领军尽数退回关外,自领丁禄等亲上关头探视。

    约半个时辰后,便见百姓扶老携幼,铺天盖地而来,遥望之,何止十数万!虽行走缓慢,但马超仍觉震撼无比,略微愣怔后,即调弓手五千,引弓连射三箭!再令一将引百余骑下关,传令百姓止步,凡越过箭矢者,立斩无赦!

    那将领命,转身下关去了。

    少时,万千百姓涌至,虽闻禁令,但一时如何收止得住,纷纷越过箭矢!

    马超见此,愈发断定此间百姓必为魏军驱使,不由勃然大怒!乃掣剑上扬,正欲喝令放箭时,忽被丁禄攀住,进言道:“主公不可!若戮百姓,恐军心不安!可令关内大军齐声发喊,若其等仍不止步,杀之未迟!”

    左近乌托亦出言附和。

    马超猛省,暗觉凛然,遂依言而为,乃扬声大呼道:“众百姓止步!冲击关城者,杀!”

    话音一落,身后亲军齐声相和!转瞬间,城头大军亦放声大喝:“百姓止步!冲击关城者,杀!杀!杀!”一时间,声震九霄,音传十里,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众百姓胆战心惊,不由自主,便停下脚步,继而仰望城楼,下拜叩首乞命。

    马超见之,暗松一口气,寻思道:“要是背后有魏军驱赶,百姓肯定不敢停下,既然停下了,说明没有魏军驱赶,可老百姓们来这里干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时百思不解,遂吩咐丁禄下城,取年长百姓上关问话,又嘱咐道:“须好言相请,不得无礼!”

    丁禄领命,引数十亲军疾奔下城。少顷,即领十余老者来见,但见其等战战兢兢,忙不迭叩首见礼。

    马超挥手令其等起身,温声问道:“你等何方人士?为何聚集于此?”

    众百姓见问,噤若寒蝉,再度下拜,却不敢作答。

    马超暗觉不耐,起身道:“你等无需惊怕,据实言之即可!”

    一老者闻言,踟蹰片刻后,叩首问道:“敢问将军,此间大军可是唐公麾下?”

    马超见问,即上前将之扶起,微笑道:“吾即马超是也,老丈不必多礼!”

    老者闻之,伏地大哭,涕泣道:“我等皆为河洛百姓,数日前,有军兵尽掳我等余粮、家畜,言称可往函谷关寻唐公返还,我等争执不得,冻饿难忍,遂聚于此,还请唐公怜悯!”言毕,大恸不止。

    马超闻说,先是一愕,继而恍然大悟,心下大骂曹操、贾诩,乃强抑怒意,先打发众百姓去讫,就令乌托领军一万,出关立营,维持秩序,安顿饥民。再提笔修书,遣人飞送长安,令李迪作速调拨粮草、农具等,多多益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2章 斥天使半筹不展

    (全本小说网,。)

    建安十九年冬,唐、魏两军战于关外,鏖战数月之久,魏军大败亏输,折兵十余万,曹仁、曹彰战死,另有各级将校数十人,皆殁于此役。曹操心伤不已,无奈之下,只得采用贾诩之计,退守虎牢关。

    函谷关,乌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安顿好饥民,疲惫不堪之下,奔回关内,面见马超复命,拜见毕,拱手道:“禀唐公,诸事皆已完备,唯录入户籍之事末将不知如何下手,只因关内百姓多为目不识丁之徒,只知晓家住何方,但不知究竟归属是何郡县,所报地名亦千奇百怪,军吏无从下笔!”

    马超见说,愕然问道:“河洛各郡县岂无官吏?可令其等聚拢辖地百姓,统一记录便是。”

    乌托摊手道:“末将已遣亲骑前往各郡县捕拿,但回报府衙、县衙皆空无一人,众百姓之中,职位最高者不过县吏、亭长,眼界至多百十里,恐无能为力。”

    马超闻之,顿时勃然大怒,切齿大骂曹操、贾诩!却一时无计可施,只能调拨军粮,暂时安置百姓。

    时李敢已至,见此,即出列进言道:“主公,关内百姓何止十数万,日耗粮草无算,长此以往,大军无力征伐矣!故依末将之见,不如各自发放十日口粮,令其等归乡,继而长驱大进,直取虎牢关!”

    马超正焦头烂额,见说大怒,斥之道:“存孝欲令关内十数万百姓归家等死乎?!”言毕,喝退一干人等,伏案苦思应对之策。

    忽丁禄入报,言称陛下有旨,天使已至关门。

    马超闻报,不由诧异万分,暗忖道:“这尼玛哪跟哪啊?难道曹操连洛阳的粮食也抢了,然后皇帝断顿了,所以下旨要粮食?不然好好的,传什么圣旨啊?”思及此,顿时莫名其妙,便令其等入见。

    丁禄见此,愕然道:“陛下降旨,依礼主公当出迎之。。。”

    马超见说一愣,心下腹诽道:“充其量就是个傀儡而已,添什么乱?老子正烦着呢,惹毛了老子,统统砍了!”恨恨片刻,再暗骂几句后,即引丁禄并十余亲卫前往关门接旨。

    关门左近,一人峨冠博带,引十余从者,当道而立。遥见十余人出迎,料定乃马超当面,即取出圣旨,扬声道:“陛下有旨,唐公马超跪接!”

    众亲卫闻之,顿时面现不豫之色。

    马超剑眉微挑,朗声道:“天使且慢,此地简陋,待超备下香案,沐浴更衣后,再接诏不迟!”

    使者闻说,面色一变,正欲出言时,丁禄早已上前,拱手道:“天使一路劳顿,还请入关暂歇!”

    忽一从人排众而出,斥之道:“天使当面!尔乃何人,安敢随意出言?!”

    丁禄闻之,顿时脸色铁青,欲待发作时,马超已大笑上前,挥退丁禄,顾谓使者道:“此皆军中莽汉,不知仪礼,还请天使勿怪!”

    使者见此,暗忖道:“素闻马孟起虽骁勇悍烈,却非嗜杀之人,待某再冒死试探一番,看其如何应答,也好回复魏王。”念及此,乃干笑数声,拱手道:“唐公言重了,在下圣命在身,不敢耽搁,还请唐公接旨!”

    马超顿时僵住,暗道:“尼玛,还不依不饶了!可气的是老子还真不好翻脸。。。等一下!传旨的差事一般不都是宦官出面吗?这人看起来不像啊!到底什么来头?”思及此,也不作答,反问使者道:“观天使衣着,并非黄门,敢问尊姓大名?官居何职?”

    使者见问一愕,即微微躬身,朗声答道:“不劳唐公动问,在下复姓司马,单名防,字建公,愧领京兆尹之职。”

    马超闻之,暗忖道:“原来你就是京兆尹,那老子可得好好杀杀你的威风了,看你还怎么逼老子下跪领旨!”心下定计后,遂连道久仰,继而面色一沉,就指关内百姓道:“司马公即领京兆尹一职,可知河洛百姓为何聚集于此?”

    司马防见问,心下一突,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马超见之,神色转厉,戟指道:“魏军掳掠之时,百姓遭殃之日,敢问京兆尹何在?!司马公一路行来,眼见十数万河洛百姓饥寒交迫,生死一线,可曾驻足探问?!公身为京兆尹,却尸位素餐,视治下百姓如草芥,还有何颜面偷生世间?!又有何德何能,竟敢代天传诏?!如今饥民当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