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德加镇北将军,领河套都督。候选加讨虏将军,李堪加讨逆将军,随军为副将。加安氐候杨兆奋武将军,随军为行军司马。”

    “马铁加安西将军,都督凉州军事,屯兵敦煌。”

    “马休加安南将军,都督雍州军事,屯兵散关。许良为平南将军,屯兵狄道。”

    “马岱加安东将军,领潼关守将。俞山为大将军府参军,领潼关副将。”

    “赵胜为大将军府参军,领平东将军,屯兵蓝田,重修青泥隘口。张横加荡寇将军,梁兴加讨寇将军,随军为副将。”

    “李敢为大将军府参军,加中军都督,梁方加奋威将军为副将,卫戍三辅。”

    “王达为大将军府参军,加护军将军,领亲兵营。”

    “其余一应诸将,皆论功拔擢。”

    “雍凉两州实行文武分治,即武将不得干政,文官不得扰军!如若有违,严惩不贷!”

    众人闻听,文官大多一头雾水,又不便立即发问,只能先齐呼道:“多谢主公!”马超见众人面现疑惑之色,直接道:“诸位有何不明之处?”

    众人先是互望一眼,然后一起目视李开,李开见状,笑着缓步出列,拱手道:“主公,于本职而言,开并无不明之处。”又转身对堂下众人拱拱手,道:“诸位有何不解,尽可直言。主公开明睿智,从不拒谏言。若现在不问,届时出了纰漏,诸位还有何脸面来见主公?”说完抿嘴暗笑。

    众人闻言,皆暗怒,心下大骂李开奸猾。张既出列道:“主公,若有强贼恶盗,或迁移诸族作乱,众役吏恐力有不逮,届时该当如何?再者,各地军屯诸事归于政务还是军务?”

    马超暗思,虽有退伍军卒操练,但役吏毕竟不多,沉思片刻后道:“州治驻军千人,郡治五百,县两百,为各州及郡县常驻军卒。由各州都督统一调配,驻军期间服从各州郡调遣。至于军屯,明年夏收之后将予以取缔,故划归民政,德容以为如何?”

    张既拱手道:“甚为妥当,如此雍凉必然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何愁人口不丰、税赋不足?主公大才,人所不及!”

    李迪亦出列道:“主公,通商诸事乃商贾所为,征税即可,何需专人打理?请主公赐教。“

    马超道:“商贾多唯利是图之辈!故日后粮食、马匹皆由大将军府专司买卖,以免商贾逐利资敌!叔明万不可大意!”

    李迪闻言赞叹道:“主公思虑深远,众人不及也!”

    马超谦逊道:”超不通政务,日后还需诸位鼎力相助才是。若有何不妥还请诸位直言。”

    众人又是一番客套,马超大感不耐,令人快马传报各地,然后吩咐摆宴庆贺。席间马超提到长安闲置府院甚多,拟分赏众人居住,众人拜谢。

    至晚席散,马超令人暗留李开、庞德、李迪、马岱至书房叙话。

    饮茶毕,马超先对李开道:“自明日起,河套、汉中细作须全力以赴,另并州亦需着重探查,以免影响我军后续战略。”李开肃容领命。

    庞德惊问道:“主公莫非意在幽并?”

    马超颔首道:”我军之所以每攻无不破者,乃骑兵之利也!今已全据雍凉,河套不日亦入囊中,若能再下幽并,放眼中原,我大军铁骑何人能挡?!”

    马岱热血沸腾,大声道:“小弟请令领军渡河,攻打河东!以窥上党!”

    马超摇摇头,正色道:“若攻河东,曹操岂能坐视,届时必陷于苦战。岱弟只需紧守潼关即可!并州之事,为兄自有别策!”

    马岱低头道:“小弟思虑不周,大兄恕罪!”

    马超示意无妨,转头对庞德道:“我已令杨兆立下大寨,令名领一万五千骑兵前去汇合,并统寨内五千兵马,所部步军我有别用。待杨奇粮草送达,即刻进兵!归附者善待之,反抗者杀无赦!余者不得妄杀,逐之即可。但大军不得进入并州地界,屯于上郡即可。”庞德慨然领命。

    李开忧虑道:“河套羌氐之兵虽不足虑,但匈奴呼厨泉部不可小觑,其人骁勇,所部骑兵不下三万,且惯于骑射。我军虽破之必然,但恐伤亡惨重。”

    庞德愤然道:“军师此言差矣,我军皆乃精锐,此等蛮夷何足道哉?依我之见,万余大军足矣!”

    旁边李迪忽然进言道:“何不选高大骏马,以铁甲批之,马上将士亦着重甲,驱之冲阵,何惧箭矢?”

    马超闻言暗想:”这不是重骑兵吗?我怎么没想到?”

    庞德怔然半晌,抚掌大笑道:“叔明公妙计!届时我大军皆着重甲,破匈奴必也!”

    马超亦笑道:“皆着重甲如何行军?有千余骑足以突破敌阵!”说完转头对李迪道:“千套重甲何日可完备?”

    李迪闻言一窒,涩声道:“我军囤积并无铁料。。。“说完见马超脸色古怪,庞德更是面露不豫之色,连声又道:”若铁料充足,月余即可完备。”

    马超问道:“可否从他处购买?”

    李迪答道:“各路诸侯皆严禁铁料买卖。。。不过若提高两成价钱,或有商贾铤而走险。”

    马超觉得跟匈奴硬抗损失太大,不如等铁甲完备后再打,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容后再议。令名且先屯兵操练,严加探查匈奴动向,河套平原待明年夏收之后图之未晚。”说完看向李迪,接着道:“前日杨义山致书言道,驮马饱食后可负重五石粮米,不吃不喝行走二十余日,且性情温驯,一人可驱数十头。义山建言大军日后就用驮马随军输送军粮,诸位以为此事可行否?”

    四人沉思片刻,庞德道:“若真如义山公所言,大军何患粮草不继?”

    “杨义山绝非虚言!故我欲请叔明赴西域一行,以粮食或绢丝跟西域诸国换取驮马,多多益善,比价叔明自行斟酌。至敦煌后,传我军令,着马铁引军随行。换回之驮马屯于武威,令专人设厩饲之,用以军粮输送。”马超对李迪说完,又对李开道:“除河套大营外,各地军力部署由文优拟定报我。另外令细作结交各地豪商,价钱不论,多多益善,总之明年夏收之前,千副铁甲定要完备!”李开应诺。

    马超思索片刻,又道:“丝绸、蜀锦、井盐、茶叶等物亦需大量采买,虽于我无大用,但可转卖西域诸国,此等物事暂由大将军府专营!所得皆用于修路,各郡官道务必平阔可供四辆马车并行,所需人力可从羌氐诸族招募。”

    李迪道:“主公,如此行之,定耗费粮草无数,虽可撑至明年夏收,但我大军恐无结余。”

    李开进言道:“何不以马匹从汉中换取粮草?”

    庞德道:“汉中之地主公早晚图之,若予其马匹,岂非资敌?”

    李开目视马超,见其点头,才微笑对庞德道:“以我军之锐,若图汉中,轻而易举。然主公只令马休将军屯兵散关,为何?只因不欲直面益州刘璋也。若下汉中,曹操恐我军顺汉水直逼宛城,必往结刘璋,令其进兵汉中,再遣将攻打潼关,届时我军定然两面受敌。又因张鲁于刘璋有杀母之仇,两方连年争战,张鲁凭险才得以拒守,故绝不敢招惹我军。以此论之,何不留张鲁拒守南郑,为我军南面屏障?”庞德深服其言。

    马超闻言微笑道:“文优知我心也!可速遣人入汉中购粮,我令梁方助你。”

    安排已定,众人散去,马超令王达明日启程,将杨氏等家眷接至长安,顺带也将王达家人一并接了,住在大将军府即可,王达拜谢。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章 雍凉熟天下乐土

    (全本小说网,。)

    建安六年春,雍凉大地一片生机,随处可见青绿,官道之上时有行人结伴踏青,笑语晏晏。长安城内,商铺林立,酒肆茶楼更是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好一副繁华景象。

    大将军府内也是人声鼎沸,原来是王达为老母贺寿。马超闻知,令杨氏亲自操办,各级将吏闻讯赶来道贺。既然到了大将军府,拜见马超是必然之事,马超不堪其扰,领亲军往蓝田县巡视,查看青泥隘修筑进度去了。

    这下可好,李敢等一众武将无所顾忌,开怀畅饮,灌的李开、张既等文官吏员讨饶不止,纷纷离席告辞,王达一一赔礼相送。

    李敢见在座皆乃武将,豪迈大笑道:“诸位!此次酒战,我等大获全胜!众文官全军覆没!不可不满饮此觞!”说罢仰脖一饮而尽,众将陪饮。

    李敢转头目视姜叙,道:“我领中军诸将邀战你等司隶诸公!伯奕兄可敢接战?”

    姜叙早已不胜酒力,闻言脸色大变,对李敢拱手道:“存孝将军,不可再饮,若让那陈黑脸得知我等醉酒,恐非妙事!”

    李敢哈哈大笑道:“今日并无军务,大醉何妨?莫非那陈黑脸还敢强入大将军府拿人?伯奕兄若不敢接战,直接回府就是,我自去寻王伯至。”

    司隶校尉府众郡尉功曹闻言皆怒视李敢,姜叙勉强起身,怒道:“怕你不成!来!我先与你满饮三觞!”喝完倒地不起,王达上前扶起,令仆人抬至厢房歇息。

    李敢见状大笑着也连饮三觞,蔑视司隶校尉府众人,言道:“姜伯奕已束手就擒!你等可还敢再战?”

    司隶校尉府众人虽未参与大战,但都是血性汉子,见李敢欺人太甚,无不大怒。只见一人挺身而出,抬手拍开一整坛酒,大喝道:“某乃功曹姜冏,现满饮此坛,以助将军酒兴!”说完将满坛一气饮尽,扔掉酒坛,兀自强立不倒。

    众将大声喝彩,李敢大惊!只得也拍开一坛,强行饮尽,然后两眼发直,口齿不清道:“姜冏!本将记住你了!“言毕往后便到,梁方赶紧扶住。姜冏见状,放声大笑,旋即亦倒地不起。

    梁方等见李敢醉倒,大觉脸面扫地,纷纷举杯邀饮,司隶校尉府众人不甘示弱,也是一拥而上。。。

    是夜,前来道贺的武将皆醉倒在地,人事不省。王达哭笑不得,吩咐亲军逐一送回府上不提。

    次日天明,京兆尹府上,姜叙脸色苍白卧坐于榻上,郎中正在把脉,旁边姜叙之妻满脸忧色,少顷,郎中道:“使君饮酒过量,恐已伤及肝肾,需服药十余日方可痊愈。敢问使君还有何不适之感?“

    姜叙有气无力道:”但觉胸中烦闷,饮食难下。“

    郎中道:“此乃醉酒应有之症,使君按方服药即可。“言毕,留下药方,告辞出府。

    姜叙怏怏不快,令人速报李迪,请告假十日。

    姜叙之妻埋怨道:“夫君去给王老夫人贺寿,为何弄得如此模样?”

    姜叙叹气道:“宴上李存孝以言语相激,为夫怒气难平,多喝了几盏。夫人自去,为夫歇息片刻。”

    姜夫人气苦不已,转身往告姜叙老母去了。未过中厅,忽一人拦住问道:“嫂嫂,兄长可曾醒来?”姜夫人见是小姑姜蓉,就把姜叙言语转述一遍。

    姜蓉柳眉倒竖,大骂李敢!拉起自家嫂嫂飞奔后院,姜夫人哭笑不得,连呼慢点,脚下只得碎步跟上。

    府上仆人皆善意微笑,因姜蓉乃是姜叙幼妹,深的姜老夫人疼爱,平素对仆人极其友善。

    二人至后院,见过老夫人后,姜蓉怒声道:“母亲,那李存孝实在可恶!女儿这就找大将军理论去!”说罢转身欲走。

    老夫人喝止,道:“军中之人多饮几杯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姜蓉不依,定要寻马超理论。老夫人大怒道:“我儿好不知事!你兄长与李敢斗酒大醉,干大将军何事?况且大将军何等名位,岂容你胡闹?”

    见姜蓉低头不语,老夫人怒气渐消,接着数落道:“你成天舞刀弄枪,为娘就不说了!可如今年近双十,仍不出阁,你是要急煞为娘吗?”

    姜蓉闻言大窘,嗫嚅道:“那些男子要么文弱不堪,要么傻大黑粗,女儿不喜,愿一直陪伴母亲。“

    老夫人叹气道:“莫说傻话,今日当着你嫂嫂,告诉为娘,你想嫁何等样人?为娘也好让人张罗。“

    姜蓉大羞,跺脚嗔道:“母亲也来取笑我!“

    旁边姜夫人笑着对姜蓉道:“我倒是想起一人,那人文可兴国、武能安邦,只是不知小妹愿不愿意?“

    不等姜蓉答话,老夫人连声问道:“何人?快说!为娘即刻遣人相看!”

    姜夫人本是与小姑玩笑之语,不想老夫人信以为真,只能低头不语。老夫人急声催问,无奈之下,只得小声道:“儿媳说的是大将军,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老夫人闻言,沉思不语,半晌才道:“大将军人中之龙也,但已有妻室,恐不见容。。。”

    堂下姜蓉听说是马超,本满心欢喜,忽闻母亲之言,不由大急道:“大将军虽已有正妻,但并无平妻,只有一妾,足见其人品端方。。。”正说着,见母亲、嫂嫂皆转目看着自己,且眼含促狭之色。顿时再次大羞,捂脸飞奔而出。

    老夫人面带笑意,道:“大将军勇谋兼备,且爱民如子,难得又是一表人才,果为蓉儿良配。只是求何人说合?”

    姜夫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母亲,何不往求叔明公?”

    老夫人闻言喜道:“李叔明久随大将军,且年老德昭。儿媳!明日你陪为娘过府往求。”姜夫人微笑答允。

    晚间,姜夫人即以此事告姜叙,说是明日就前往李府。

    姜叙大惊道:“此事断然不可!我姜氏本就是天水大族,故大将军心有疑忌,令我领司隶校尉,将我调至长安。结亲之事,大将军定然不允!何苦自损颜面?明日一早我自禀明母亲。”夫妻二人话不投机,各自安歇。

    次日,司隶校尉府后院,姜叙向母亲禀明原委,老夫人沉吟片刻道:“将你调至长安,乃大将军御下之道也,并非见疑,你不必多虑。”

    姜叙恰待再言,老夫人打断道:“蓉儿年近双十,尚待字阁中,你身为兄长,能不忧急?若蓉儿嫁于大将军,其岂能再疑我姜氏?再者,大将军尚且年幼,正乃蓉儿良配。“

    姜叙思忖半晌,开口道:“母亲所言不无道理,但若大将军不允,我姜氏颜面何存?”

    老夫人大笑道:“我儿多虑了,此事你不用多管,为娘自有分寸。”

    说完,拉上儿媳,直奔李府。姜叙苦笑摇头,自去歇息去了。

    李迪见姜叙之母来访,亲自出迎,叙礼已毕,李迪道:“老夫人何必亲身过府?只需遣人传报即可,迪敢不从命?”

    老夫人逊谢,开口道:“叔明公,老妇此来有一事相求。”

    李迪连问何事,老夫人叹气道:“老妇膝下只有一女,曾立誓非英雄不嫁,如今年近双十,尚未出阁,老妇岂能不耿耿于心?近闻大将军府上仅一妻一妾,且正合小女之意,故特来请叔明公说合,老妇感激不尽!”

    李迪闻言,心中深思此事之利弊,沉吟半晌后,大笑道:“老夫人放心,迪即刻面见大将军,料无不允之理!”

    老夫人起身下拜道:“多谢叔明公!”

    李迪连道不敢当,二人又寒暄一会儿,老夫人告辞回府,李迪起身相送。回府后急提笔修书,令人飞报马超。

    此时马超在赵胜等将的陪同下,正巡视青泥隘,见墙体基本完工,大为满意,正准备进山行猎。亲军报说,长安信使已到。

    马超一听是长安信使,心下微惊,等看完李迪书信,一时怔住,心说这哪跟哪啊?姜叙的妹子怎么要嫁给我?这不是开玩笑吗?李迪怎能替我答应了?!不行!得马上回去!遂领亲军连夜赶回长安。

    次日一早,马超急令亲军传召李迪,亲军还未出门,仆人来报,李长史求见。马超愕然,令传至书房叙话。

    少时,李迪入内,进门就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马超涩声道:“何喜之有?莫非就是叔明信中所言?那姜蓉年仅二九!怎能嫁做人妇?再者姜氏本就是天水大族,若再与我结亲,愈加势大!此事绝不可行!”

    李迪正色道:“主公差矣,那姜氏久持雍州士族牛耳,主公新得雍州,虽百姓拥护,然士族不稳,若结亲姜氏,则姜氏稳,姜氏稳则雍州士族皆安。故迪以为结亲姜氏有百利而无一害!“

    马超沉吟道:“叔明所言虽在理,但我与姜蓉年齿恐不相当。”

    李迪愕然道:“那姜蓉早过及笄之年,如何不相当?“

    马超闻言心道:“那也才十八岁啊,古人都是这么着急吗?一旦成亲,这。。。叫我怎么下得去手?要是不同意,那姜叙的脸面可就丢大了,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李迪实在不懂马超在犹豫什么,又不好发问,只得呆立一旁。

    马超思虑半晌,开口道:“此事。。。就依叔明之意,待夏收之后择期以平妻之礼娶之。”

    李迪大喜,起身请辞,快步出门,上马直奔姜府而去。

    马超来到后院,杨氏来迎,进屋坐定后,马超支吾半晌,小声道:“超有一事需禀明娘子。“

    杨氏大奇,一时愣住不语,马超期期艾艾道:“那姜氏要与我结亲,李叔明趁为夫不在长安,已然答应下来,此事皆叔明力主,为夫事先并不知情,望娘子见谅。”

    杨氏闻言,心下暗自感激,却噗嗤笑道:“些许小事,夫君自行做主,妾身并非善妒之人,莫说一个姜氏,就是十个百个,妾身也能容下。”

    见马超愕然无语,接着取笑道:“新人还未过门,夫君就魂不守舍了?”

    马超苦笑道:“娘子莫要顽笑。”

    杨氏更是大笑,道:“夫君放心,此事妾身亲自过问,定办的风光!”说罢不理马超,转身寻董氏商议此事。

    马超百无聊奈,便去逗弄二子去了。

    话说李迪飞马赶到姜府,门房急报姜母,不及出迎,李迪已入内,见姜母便拱手贺喜道:“恭喜老夫人,大将军应允了!”

    姜母大喜,急令人上茶,并封谢仪。李迪推辞不过,只得受了。

    二人遂商议择期之类琐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章 完婚事出征河套

    (全本小说网,。)

    数月之后,雍凉大熟,各郡百姓锣鼓喧天,纷纷争抢纳粮。

    马超婚期将近,庞德、杨兆、马铁、马休、马岱、杨阜等俱都赶往长安道贺,众人喜气洋洋,齐聚大将军府,禀告政务军务。

    杨奇面带喜色,出列道:“主公,今年大熟,姑臧长平仓储粮二十万石,长安兴平仓储粮四十万石。陇西广平仓业已建成,明年即可启用。”

    杨阜、张既及各郡太守亦出列言道各地百姓皆有余粮。

    马超大喜,问李开铁料之事准备如何。李开道:“业已完备,可造铁甲两千副,已尽数交于叔明公。”说道这里,面露愧色接着道:“只是所耗钱粮甚巨,高出市价近四成。。。请主公责罚!”

    马超哈哈大笑,道:“些许钱粮,文优不必在意,等铁甲完备,下河套易如反掌,得利何止百倍?”李开讪笑。

    众人纷纷取笑一番,马超恐李开窘迫,遂下令摆宴。

    席散之后,众皆告退,李开见只剩自己,拱手对马超道:“主公婚期将至,曹操亦有贺书送至,竟预祝我军进攻河套大胜!并讨要良马五千匹!”

    马超一惊,连声细问,李开肃容道:“若不予马匹,其定阴告呼厨泉,最可虑者,铁甲之事恐亦瞒不过曹操!”

    马超暗自大怒!苦思应对之策,忽眼前一亮,也不理会李开,提笔疾书,然后递于李开,道:“此书可解我忧否?”

    李开接过细看,其书道:“曹公所言马匹之事,超恐无能为力。因超亦缺马。若勉强予之曹公,众将忿怒之下,定请令攻打函谷关,那时超以何言拒之?又因袁绍若闻我军攻打函谷,定起大兵掩至,曹公大军虽精,恐不能挡。故以超度之,曹公应速攻袁绍,若待其复起,急难图之!超则发兵河套,届时屯兵上郡,威胁幽并,使袁尚、高干等辈无力往援青冀,曹公可从容图之。此诚两全之策也,望曹公思之。另:曹公得青冀二州,超只领并州。”

    李开看毕大喜,又听马超缓缓道:“曹操知晓我军进击河套,实为顺势攻打幽并,故致书于我,意在试探。故我回书明言,若阻扰我军北击河套,我则亲提大军东攻函谷,进逼洛阳。”说到此处,话音一顿。

    李开会意,接口言道:“若其全力攻打袁绍,则任其取青冀二州,我军取并州。至于幽州,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二人相视大笑。

    十数日后,书到许都,曹操览毕,大笑三声,道:“马儿不欺我也!”

    长安,大将军府内人声鼎沸,众人依次道贺,马超微笑还礼,王达延请众人入座。片刻之后开席,马休、赵胜等武将纷纷起身寻文官把盏,李开、杨阜、张既等叫苦不迭,勉强饮之。李迪见之大怒,喝众将道:“尔等匹夫,只会以酒欺人!可敢与我等比做文章?”

    众文官闻言大喜,纷纷附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