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渊视之,乃凉州降将程银也。

    李敢也不答话,骤马飞迎,即将错马时,大喝一声!挥刀斜劈,程银举枪招架,但李敢全力一刀,其力何止千斤?

    程银只觉一股大力袭来,不及反应,已然落马,惊惶翻身爬起,尚未站定,李敢已回马奔至,手起一刀,砍程银为两段!

    雍州军喝彩声震天!曹军则鸦雀无声。

    夏侯渊大怒!纵马挥刀亲战李敢。

    两将大战三十合,夏侯渊微感乏力,但仍勉力拼杀。曹洪见之,飞马上前夹攻。

    李敢丝毫不惧,抖擞精神,酣战二将。又斗数十合,不分胜负。

    夏侯渊眼见自已与曹洪双战李敢不下,焦躁万分!心思电转道:“李敢不过一将,纵斩之何益?不如单搦马超!”念及此,遂跃马出战圈,大叫道:“且住!“

    旁边曹洪唬了一跳!急拔马退后,但觉双臂发麻,心惊不已。

    李敢也不追击,乃驻马扬刀,回身遥望李开,大叫道:“军师且看,夏侯渊、曹洪果然不堪一击!“言毕,哈哈大笑!

    阵上李开遥见,心下苦笑,暗骂李敢匹夫之勇。

    夏侯渊闻言,虽暴怒,但心下了然,己军士气大跌,若战必败!遂强打精神,大喝道:“马孟起!久闻你勇冠三军!可敢与我一战?!“

    马超未及答话,李开急道:“主公不必出战!敌军士气已泄,可速令两翼骑兵冲锋!“

    马超扬声道:“若斩夏侯渊,敌军不攻自溃也!“言毕,大笑出马,枪指夏侯渊,喝道:”前来受死!“

    李敢见夏侯渊搦战马超,心说:“真真自寻死路!”暗自摇摇头,也不观战,打马奔向右翼骑兵大阵。

    李开见之大怒!暗骂李敢!转身急令俞山打马上前掠阵。

    夏侯渊大喝一声,提刀纵马径奔马超。

    马超亦飞马相迎,转瞬间,两人枪刺刀砍,已交马数合。

    夏侯渊方才与李敢大战数十合,气力稍感不济,趁回马之时,暗忖道:“马超枪法精湛,果然名不虚传!若继续斗下去,我必败无疑!届时敌军若趁势突击,我军必然大败。。。也罢!疆场搏命,在此时也!”心中计较已定,遂咬牙嗔目,大刀斜摆,猛抽战马,直奔马超!

    马超遥见夏侯渊神色冷厉,知其已生搏命之心。又见夏侯渊大刀做横扫之势,心下了然,自思:“这夏侯渊死期已至!“

    说时迟,那时快!夏侯渊窥准时机,不顾枪刃临身,大刀骤然横劈!欲与马超同归于尽!眼见马超避无可避!

    阵前李开大惊失色!张口欲喊时,却已失声!

    但见马超猛然提缰,战马腾空而起,夏侯渊蓄势一刀已然落空!不及抬头,马超大枪已至,刺中夏侯渊咽喉!比及战马落地,夏侯渊已坠马而亡!

    霎时雍州军山呼海啸般大呼:“威武!威武!威武!“反观曹军,皆大骇失声,胆小者已开始缓步后退。

    马超并不理会其他,纵马驰往左翼骑兵大阵,然后把枪一招,大喝一声:“杀!“两翼骑兵蓄势已久,闻令如出闸猛虎,咆哮着扑向曹军。

    曹军心胆皆丧,哪里还有抵挡之心?猛然发一声喊!转身就逃!

    万余雍州铁骑如虎入羊群,肆意砍杀,曹军大溃!俞山见之,忙令步军压上。

    曹洪大骇之下,领亲军夺路而逃。

    雍州军趁势掩杀,忽前方鼓声大震,一彪军撞至,为首一将乃曹仁也。

    原来,曹仁抵达孟津后,接到探报,遂领军星夜来援,总算赶上,且战且退,接应曹洪退兵回营。

    马超见曹仁领兵赶到,且阵势严谨,遂令鸣金,领得胜大军退回函谷关。

    曹军奔回大寨,略加清点,折兵数千。

    曹仁闻知夏侯渊战死,大惊!急遣人飞马禀告曹操,下令曹洪、成宜领兵另立右寨,自屯左寨,成犄角之势,据寨坚守。

    曹操兵至冀州治所信都,正欲继续进兵,郭嘉急入见,禀告道:“主公!曹仁将军急报!马超攻破函谷,夏侯将军为其所害!目今曹仁将军分两寨拒守关前,甚是危急!若救迟,恐河洛不保!“

    曹操闻知夏侯渊战死,先是放声大哭!继而大怒道:“函谷天险!数万大军!马超莫非肋生双翼乎?!”

    郭嘉道:“主公有所不知,雍州军驱数百架霹雳车,日夜投石,且一车可连投十发石弹!故我军无法上城守御,马超趁机驱步兵担土填城,夏侯将军不得已,下令弃关立寨坚守。”

    曹操大惊失色,强自镇定,传令聚将商议。

    少时,众将及谋士齐聚大帐,闻知函谷战败,夏侯渊战死,俱都面面相觑,难以置信!一时间,帐下落针可闻。

    曹操闭目沉思半晌,切齿道:“河洛若失,许都危矣!马超有如此犀利之霹雳车,虎牢关亦不足恃,必须即刻回军!可惜河北大好形势,就此毁于一旦!”

    荀攸进言道:“主公,目今形势虽不利我军,但马超于函谷一线只有数万兵马,所倚仗者,霹雳车耳,若两军野战,实不足为惧。”

    郭嘉亦道:“公达之言甚是,马超意在主公回军河洛,其正好袭取幽并!主公切不可遂马超之意!”

    曹操点头道:“然河洛危急,不得不回军救援!且马超谋勇兼备,所图甚大,为害胜袁尚十倍!若不灭之,我寝食难安!我意留张辽为主将,李典、高览为副将,程昱为监军,统十万精锐,镇守冀州,自行寻机攻打袁尚!余者皆随我星夜驰援河洛!诸公以为何如?”

    郭嘉见曹操决意回援,遂不再相劝,略为思忖,沉声道:“文远智勇足备,冀州当稳若泰山!但大军若急赶往援,待行至河洛恐已筋疲力尽,且行进迟缓。不若令一将统骑兵先行,迟则恐马超再据虎牢关!”

    曹操闻言颔首,转头目视夏侯惇,下令道:“元让为主将,张郃副之,统两万骑兵先行,曹纯亦领三千虎豹骑随行!十五日内务必赶到洛阳,助曹仁拒守大寨!但不可进兵!待我大军赶到,再做区处!”

    夏侯惇惊闻夏侯渊战死,正伤感不已,继而怒不可遏,暗自立誓定斩马超首级,忽闻曹操下令,遂疾步出列,慨然领命!

    次日,曹操留张辽等守冀州,自统十余万大军,直奔洛阳。

    函谷关,马超亦聚集众将商议破曹仁之计。

    俞山献计道:“主公,如今曹仁分屯两寨,互为奥援,急切难破,末将愿领步军围攻曹洪,若曹仁出兵往救,则由李敢将军迎头击之,主公领后军接应,曹军可破!“

    马超思之可行,正欲从之,李开进言道:“我军步兵不足三万,与右寨曹洪兵力相若,恐难克之!那曹仁并非庸才!若其不顾曹洪,反而倾寨而出,攻打函谷,如之奈何?“

    俞山闻言语塞,马超暗自汗颜,问李开道:“以文优之见,该当如何?“

    李开略加思忖,阴声道:“攻打数日,然后退兵。”

    众人闻言愕然,李敢问道:“大军死伤数千,方才攻破函谷,如今军师却欲退兵,是何道理?”

    李开淡淡道:“曹仁分兵拒守,我军兵少,急切难下。再者,曹操若闻我军破关,定统大军星夜来援,函谷关防外不防内,届时如何抵挡?不如退守潼关以拒之。”

    马超闻言沉思半晌,道:“文优之言是也,然曹仁乃良将,定趁我退兵之时随后掩之,彼大军数万,我军恐无法全身而退。”

    李开阴笑一声,拱手道:“主公勿虑,开有一计,或可大破曹仁!”

    马超大喜,连问何计,李开继续道:“令俞山将军领军猛攻曹洪寨数日,彼寨内有兵三万,只要不动用霹雳车,曹仁定然不会轻易出兵。趁此期间,抽调军士收集干柴、茅草等易燃之物,堆放关内,并收集全军各种油脂,以罐储之备用。数日后,丢弃部分粮草车帐,连夜弃关,退五十里扎营。曹仁闻知我军退兵,必来抢关!待其驻兵关内之时,我军再逼近关前列阵,霹雳车布于阵后,将油脂尽数投入关内,然后。。。“说道这里,咬牙一字一顿道:”放火烧关!“

    众将闻听,皆倒吸一口凉气,继而皆赞此计大妙!马超大喜,从其计。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章 收晋阳高干归降

    (全本小说网,。)

    河西,大王城,函谷捷书已至,庞德大喜!遣人探知曹操大军已退,遂欲依计令杨兆领骑兵出雁门,以略幽州,自己则统大军直逼晋阳。

    法正进言道:“将军不可分兵!曹操多谋,其大军虽退,但留张辽屯兵信都,乐进拒守壶关,我军即便拿下并州,亦无法轻易进军冀州,届时杨将军岂非孤悬幽州?但有差池,欲退无路矣!不如合兵一处,先下晋阳,然后再论行止。”

    杨兆大笑道:“军师多虑了!我军铁骑纵横塞北数年,无往而不利!区区幽州,还不是随意驰骋?!”

    法正肃容道:“杨将军此言差矣!我军铁骑固然无敌,然此次并非对蛮夷作战!且细作来报,曹操遣阎柔于雁门一线布防,那阎柔遣人挖断官道,更兼四野遍布坑洞,处处深沟高垒,一旦我军受阻,其再遣骑兵不时攻劫!敢问杨将军如何驰骋?”

    一席话噎的杨兆哑口无言。

    庞德沉思片刻,开言道:“孝直言之有理!那依孝直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法正先对杨兆拱手以示歉意,然后对庞德道:“将军,主公击破函谷,阵斩夏侯渊,威震中原!并州高干岂能不惧?以正度之,其必已存降意,之所以至今仍不请降,是恐主公河洛之战败于曹操!鉴于此,正请令前往晋阳劝高干来降!”

    杨兆闻言,大声劝道:“军师不可亲往,遣一二善辩军士即可!”

    庞德亦放心不下,道:“孝直深得主公器重,岂能轻身涉险?”

    法正拱手对二人致谢,微笑道:“二位将军无需忧虑,正虽得主公青眼,然对于高干而言,实乃无名之辈,且个中利害需正亲往陈述方可。再者主公威震天下,高干怎敢造次?!”

    庞德只是不允,杨兆又欲出言相劝,法正起身,对二人拱手道:“二位将军,主公擢正于微末,委以军师重任,知遇之恩法正纵死难报!然跟随主公已有数年,但寸功未立!异日有何脸面与诸公同列?此去晋阳,看似行险,然借主公虎威,实则安若泰山。再者冀州精锐曹军不下十万,且居于守势,我军只有五万余人,纵然勇烈非常,亦患寡不敌众。若能说高干来降,则我军兵力大增,或可为主公谋夺冀州。届时主公一统河北,伟业可期也!二位将军不必再劝,法正决意前往!”

    庞德、杨兆闻言热血沸腾,燃起雄心万丈!见法正执意要去,遂不再劝说,只是嘱咐万事小心行事。

    次日,庞德令杨兆领骑兵随法正先行,自统大军押后。

    晋阳城,刺史府,高干正与其族弟高柔商议何去何从。

    高柔道:“兄长,自本初公仙去,冀州再无宁日,诸子争权,相互攻杀不止。司空曹公乘势进军冀州,斩袁谭、逐袁尚,所向披靡!那时弟以为河北即定,曾劝兄长往投曹公,不想大将军马超奋兵威于函谷,百丈雄关,竟数日破之!逼得曹公回军河洛。现今庞德统大军数万近在咫尺,不日将至,兄长需早作打算。”

    高干沉思半晌,苦恼道:“文惠所言,为兄岂能不知?只是委实难以决断。”

    高柔道:“兄长,以弟度之,曹公拥兵数十万,据有中原,部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且士族大多依附,投之亦无不可,但只能得附骥尾。反观马超,虽只有雍凉二州,但其精兵简政,治下人口日渐稠密,且大军精炼,骑兵更是杀的异族闻风丧胆!文治武功不下曹公,但其部下无论质量,皆不如曹公,若投之,定然见用!望兄长思之!”

    高干为难道:“虽如此,但曹公已亲统大军十余万,回军河洛,马超函谷之兵不足四万,恐不能敌,若此时往投,一旦其函谷战败,届时曹公兴师问罪,我等皆为齑粉矣!”

    高柔闻言默然,亦觉难以决断。

    忽亲兵来报,说庞德遣使求见。高干一惊,顿时心乱,挥手道:“就说本刺史染恙,正卧床修养,不便见客。”

    高柔急道:“区区使者,见之何妨?且看他如何说道,若其言语不通,逐之未迟。”

    高干见说,遂令传入。

    少时,法正入内,通报姓名已毕。

    高柔惊道:“阁下莫非名士法衍之孙?”

    法正道:“正是在下。”

    高柔恰待再言,高干抢先出言问道:“不知先生所为何来?还望明言。”

    法正先对高柔拱拱手,转头答道:“特为使君陈明利害而来。”

    高干心下早知法正有招降之意,闻言也不废话,直接道:“先生所言之利害且先按下,先容本刺史一言,如今曹公亲统十余万大军,不日将至河洛,但大将军在函谷之兵不足四万,敢问先生,大将军如何应对?“

    法正闻言,微笑道:“兵来将挡而已。”

    高干嗤笑道:“如此,先生请回,待大将军大胜曹公之日,本刺史自缚请降。”

    法正闻言大笑,道:“敢问使君,我家主公若大破曹操,何需使君自缚?!”

    高干闻言大怒!拂袖欲入后堂,高柔上前拦住,对法正道:“诚如我兄所言,先生何以教我?”

    法正拱手答道:“曹军虽有数十万,但我军破之不难,就看使君如何决断。”

    高干愕然,道:“此话怎讲?”

    法正道:“雍凉征兵之法,想必使君有所耳闻,曹操统兵十余万不假,但我家主公挥手亦可得雄兵十万,岂不足敌?”

    说完直视高干,见其沉吟不语,继续道:“然我家主公体恤百姓,不忍征之,若此时使君统并州大军经河东,渡河水直抵函谷,则泼天之功唾手可得!只看使君如何决断。”

    高干倒吸一口凉气,暗思:“法正所言,也不无道理,若不从之,庞德定然来攻,函谷关尚且数日便破,何况晋阳!也罢!所谓富贵险中求!”思及此,遂扬声道:“闻先生所言,如醍醐灌顶!先前言语得罪,望先生海涵!”

    法正心下大喜!却面色如常道:“使君真乃俊杰之士也!我家主公有言,若使君来投,仍为并州刺史,且上表加使君关内侯!”

    高干大喜!问道:“听闻大将军编练军卒之法甚妙,不知并州军是否亦依法行之?”

    法正道:“此乃我军惯例,以确保大军战力。不知并州有军几何?”

    高干道:“并州共计大军八万余人,其中骑兵万人。”

    法正闻言,略微思忖,道:“既如此,使君可令一将引骑兵先行前往函谷,步军则由杨将军整编之,稍加整训,即令文惠兄统之亦前往函谷,一并归于大将军麾下。”

    高干见法正并未言及让自己领军,心下微感不悦,遂以目视高柔。

    高柔会意,拱手向法正问道:“听闻大将军治下,乃行文武分治之策,是否确有其事?”

    法正闻言,心下亦暗自警惕,斟酌片刻,缓声道:“正是如此,我军不止军政分开,且全军军粮皆由杨奇将军掌管,按月发放。饷银辎重等由长史李公拨付。军法统归陈克将军行之。各州郡刺史郡守只论民政。诸多事物,使君日后自知。”

    高干心下惴惴,强自笑道:“先生远来疲惫,先歇息片刻,再议不迟。”

    法正明了其意,闻言拱手辞出,随亲兵前往客室歇息。

    高干估摸法正走远,转头对高柔道:“若投马超,为刺史则无兵权,为将则无治权,从此受制于人,永无出头之日也!文惠以为何如?”

    高柔心下了然,微笑道:“莫非投曹操便不是受制于人?再者,弟实不知兄长所谓出头是何意?”

    见高干讪讪不语,遂接着道:“兄长试想,在大将军治下为文官,则无需担忧武将分权,为将,则不惧文官掣肘,正是我辈用武之地!兄长万不可错失良机!”

    高干闻言大悟!思忖半晌后,起身道:“文惠大才!可为并州刺史,为兄决意为将!你我兄弟互助,定可成就一番功业!”高柔应允拜谢。

    高干遂决意归降。下令设宴款待法正,并邀请庞德领兵入城。

    席间提及自己愿意为将及高柔为并州刺史之事,法正沉吟道:“此事还需大将军示下,使君何不亲自统军前往函谷问之?”

    高干见法正并不轻言许诺,大喜!自思马超果然诚心见用。

    数日后,庞德兵到,高干亲往迎接,见河西大军阵列森严,行进间杀气腾腾,暗自心惊之余,倍感庆幸,自此心悦诚服。

    见到庞德后,高干先拱手施礼,庞德见之,急下马还礼,道:“有劳使君亲迎,德愧不敢当!”

    高干自思:“庞德官居镇北将军,仍不骄不躁。足见马超非同一般!”想到这里,大笑道:“庞将军请入城,歇息片刻后,再议事不迟。”

    庞德正色道:“不瞒使君,函谷军情如火,片刻俄延不得,请使君即刻领骑兵先行!”

    高干闻言,亦肃容道:“请庞将军放心!并州骑兵早已集结待命,容干为将军接风后,即刻发兵!”

    庞德暗觉不耐,恰待推拒,旁边高柔道:“庞将军之言是也!曹操数日之前已统兵急奔河洛,兄长万不可俄延!”

    高干然之,致歉庞德之后,即刻下令大军开拔。

    高柔接庞德、杨兆等入城,设宴款待,商议整编步卒之事。

    散席之后,法正急修书发往长安,请李迪抽调吏员赴并州协助高柔,并拨付粮草。另遣人前往函谷,请令大军行止,并附书建言挥军冀州。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章 函谷关李开纵火

    (全本小说网,。)

    函谷关,俞山领兵猛攻曹洪营寨。

    曹仁欲领兵往援,忽一将进言道:“雍州军攻势虽猛,但兵力只有两万,且并未动用霹雳车,岂能奈何子廉将军?只恐马超另有奸计,将军不可轻出!”

    曹仁思之半晌,暗觉有理,遂按兵不动。

    右寨曹洪见己军尚可支应,也不遣人求救。

    雍州军一连攻打三日,虽无法攻破大寨,但退兵之时皆大骂嘲笑,曹洪大怒!唤成宜道:“俞山欺人太甚!待明日其退兵之时,本将军领兵出寨袭之,成将军留守大寨,可乎?”

    成宜略微思忖,道:“将军妙计,那俞山连攻数日,必不为备!将军只管依计行之,末将定稳守大寨!”两人计议已定。

    次日,曹洪磨掌擦拳,只等俞山来攻,不想眼见已过午时,并无动静。

    曹洪大疑,即遣人哨探,少时,回报说雍州军已退尽矣!曹洪不信,领成宜等将亲往观之,见雍州军果然弃关退走,讶异之下,遂引众将直奔曹仁大寨禀告。

    曹仁闻报,心下惊疑不定。曹洪道:“兄长,既然马超退走,我军何不移师关内?然后再遣人哨探。”

    成宜道:“莫非司空大军已到,马超料不能敌,故猛攻数日,然后忽然弃关退走,以防我军趁势掩之?”

    曹洪猛然醒悟,大叫道:“定然如此!否则马超何故退兵?”

    曹仁沉思不语,心下猜不透马超用意,不敢贸然进兵。

    曹洪见此,急道:“兄长!若再迟疑,马超已退回潼关矣!”

    曹仁沉吟道:“马超谋勇兼备,今虽退兵,但恐其有诈,故我军不可轻易离寨,待遣人详加打探,确认无疑后方可进驻函谷关!”言毕,吩咐亲军出函谷关三十里哨探。

    是日酉时过半,探马方才回报,言道函谷关空无一人,尚余大批粮草车帐,许是雍州军退兵匆忙,不及搬运,且关外三十里方圆并无异样。

    曹仁闻报,心下大定,下令明日入关。

    曹洪道:“兄长!我军粮草本就不足,何不直接上关用饭?若担心有诈,只需遣哨骑往来巡视即可。”

    曹仁暗思亦无不可,遂下令大军入关屯驻。

    是夜亥时,数万大军方才稳妥,各营皆埋锅造饭,忽见柴草俱全,军卒皆大喜取用。

    曹仁又令探马撒出三十余里,并无所获,遂安心用饭歇息。

    离函谷关五十余里,雍州军大营,众将齐聚中军大帐。

    李开面带喜色,禀报道:“探马来报,曹军已尽数入关。请主公下令!”

    马超亦心下暗喜,遂令大军连夜启程,明日卯时之前务必赶到函谷关!

    次日,天色微明,忽关外鼓声震天,曹仁大惊起身!喝问亲军何事?

    片刻,亲军来报,言道雍州军去而复回,现在关前列阵。

    曹仁急披挂上马,抢上城头,隐约望见雍州军离关百余步列阵,只是擂鼓,但并不攻城。

    曹仁暗自纳罕,心道:“马超既弃关而去,为何又来?“正思虑间,忽见雍州军阵后飞出无数石弹!忙喝令军卒撑起牛皮遮挡。

    曹洪见之大惊,疾步奔来,大呼道:“兄长速下城墙躲避!”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