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超暗叹一口气,正欲喝令散帐,忽亲军来报,言道候选将军捷书已至,另遣人押送李典前来,听候大将军发落!

    马超一楞,继而好奇心大起,暗忖道:“李典?这名字太熟悉了啊!从街机到单机,再到网游,都有这个名字!怎么就被抓住了呢?不知道能不能招降?”思及此,忙令唤入。

    少时,亲军押送李典入见,但其依然昂首不拜。亲军大怒!以刀鞘击其膝!

    马超喝止,并令去其缚,问道:“你乃何人所部?见本将为何不拜?”

    李典怒哼一声,抗声道:“马超小儿!某既然被俘,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马超并不动怒,淡淡道:“想必李将军乃丞相帐下,超与丞相同殿为臣,名爵俱在李将军之上,不知将军缘何不拜?莫非李将军并非汉臣?”

    李典闻言,无由相辩,只得下拜道:“末将李典,见过大将军!”

    马超大笑道:“将军请起,超久闻将军大名,奈何无缘得见,今日定与将军共谋一醉!”

    李典不为所动,扬声道:“大将军无需多言,典但求一死!”言毕,转身出门。亲军急上前按住。

    马超不禁愕然,遂令先行看押,心说:“我还不信了,先磨你一段时间再说。”正悻悻然间,亲军来报,言道候选将军再次遣人求见。

    马超闻报一惊,忙令入见。

    只见一军士飞奔入内,下拜道:“大将军,曲长郝昭追敌中计,被张辽擒获!侯将军请令,以李典换回郝昭!”

    马超遽然起身问道:“你方才言道谁人被擒?”

    军士忙道:“曲长郝昭被擒!”

    马超闻言,急遣人往高阳传报曹操,言明以李典交换郝昭!

    高阳县,曹操闻说张辽中计兵败,不禁慨然长叹,颓然道:“马超谋深似海,我不如也!”

    正逢郭嘉在侧,闻言拱手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耳!丞相万不可灰心!嘉有一策,虽不能稳胜马超,但可使我军不落下风。只是。。。”

    曹操道:“奉孝直言无妨!”

    郭嘉略微思忖,拱手道:“如今马超拒守范阳,急切难下,我军与其对峙,空耗钱粮而已。丞相何不效仿马超民屯之计?以中原之广博,只需数年,马超不足惧也!但中原门阀众多,其势已根深蒂固,若行之,只恐生乱!”

    曹操闻言,闭目沉思不语,再抬眼时,面带决然之色,奋然道:“奉孝这便驰书范阳,与马孟起罢战,料其定然从之!待回军许都后,即刻下令,于中原五州之地推行民屯!但有不从者,斩!”

    郭嘉虑道:“满朝公卿,皆为世家子弟,若嘉者几何?恳请丞相不可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

    曹操怒道:“待马孟起全据幽州,冀州岂能久守?屯田之策马超可行之,操亦可行之!”

    郭嘉忧色不减,沉吟道:“强令行之,亦无不可,然丞相何来粮草发放官吏俸禄?”

    曹操切齿道:“各大家族皆良田千顷,家资巨万!岂不足支应?”

    郭嘉大骇!惊声道:“丞相不可!若如此,恐中原立时大乱!”

    曹操闻言,怒道:“操亦尽散宗族田产粮草,何人敢于不从?!再者,若不行屯田之计,马超迟早攻入中原,此等门阀财物,莫非不属马超?”

    郭嘉闻说,慨然拜道:“丞相以身作则,何愁大业不兴?嘉誓死相随!”

    曹操起身扶起,叮嘱道:“此计万不可泄露!待回许都,便雷霆行之!”言毕,吩咐郭嘉致书马超,许以议和。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章 占上谷鲜于归降

    (全本小说网,。)

    数日后,张辽引败军退至高阳,径自入见曹操,叩首请罪道:“末将疏于查探敌情,以至于兵败雁门,李典将军亦生死不知!请丞相降罪!”

    曹操挥手示意其起身,淡然道:“文远不必自责,此战之败皆因马超用兵诡诈!非战之罪。”

    张辽再拜道:“多谢丞相不罪之恩!此战虽败,但末将擒得敌将一员,此人乃雁门守将候选所部。”

    曹操大喜!急令牵入问之。

    忽亲军飞奔而入,禀道:“丞相!范阳有书送至!”言毕,呈上书信。

    曹操接书看毕,长叹一声,举信对张辽道:“文远勿忧,曼成并未身死,只是被候选擒获。现今马超来书,言道愿以曼成换回文远所擒之将。”

    张辽闻言大喜!忙道:“此人不过区区曲长,怎能同曼成相提并论?末将以为,换之可矣!”

    曹操稍作思忖,言道:“此事便交予文远,其中缓急,可自行斟酌。”

    张辽拜谢,领命辞出后,即遣人致书马超,约定于范阳城外里许换将。

    范阳城,马超手持议和书信,闭目沉思。众将皆立于堂下,小声议论。

    忽一曲长出列道:“大将军!曹军偷袭雁门,致使我军死伤数千儿郎!岂能善罢甘休?依末将之见,不如佯许之,待其退兵,便乘势攻取信都!”

    众将闻言,皆出列附和。

    马超见说,暗忖道:“真是一帮武夫!我巴不得曹操早点退兵!然后就可以放心攻取辽东诸郡,为下一步战略做准备,怎么可能轻易再起战端?”思及此,遂斥道:“此事本将军自有主张!你等不必多言,尽皆退下!巡视城防!”言毕,吩咐陈克主理换将事宜。

    次日,陈克引千余骑,押送李典往换郝昭。

    张辽早已等候多时,见此,遂下令推出郝昭,然后急出马大叫道:“李将军安在?”

    陈克见之,示意亲军推出李典,并去其缚,扬声道:“李典在此!”

    张辽见之大喜!遂下令亲军释放郝昭。

    旁边一将道:“将军!谨防有诈,何不同时释之?”

    张辽斥道:“马孟起虽诡诈多谋,但并非无信之人!今已回书应允议和,岂能相欺?你等不必多言!”话音未落,对面李典已大步回奔。

    那将暗自惭愧,乃割断绳索,轻推郝昭一把,示意其速回本阵。

    郝昭奔行十余步,忽回身怒视张辽,喝道:“被擒之辱,某铭记在心!异日定有所报!”言毕,转身疾奔回本阵。

    张辽闻言,不以为意。

    少顷,李典、郝昭皆回本阵,两军各自回城不提。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于信都整军,得精兵六万余人,令张辽统之,镇守冀州,加其骁骑将军,封都亭侯,领冀州都督,李典、高览仍为副将。又遣人传令梁习,加其屯田都尉,领丞相府从事,前往冀州主理屯田及马政诸事。自领裁汰之老弱军卒,回师许都。

    却说杨兆大军自出代郡,所经大小城池无不望风而降,杨兆意气风发,喝令大军加速进军,以期尽早攻占居庸,全取上谷。

    法正见前军陡然加速,急打马追上杨兆,进言道:“将军且住!上谷临近燕山,若蛮夷惧我兵锋,皆藏于山中,待我军兵进渔阳之时,只恐便是蛮夷再拒上谷之日!届时粮道断绝,我大军危矣!”

    杨兆思之大惊!问道:“蛮夷果真如此凶顽,军师可有计破之?”

    法正道:“先遣别将领军,攻取居庸,就地固守之!将军则驻兵沮阳县城,并遣人飞报阎使君,请其作速遣官前来治理,同时广发文告,宣扬我军民屯之政,待民心稳固之后,留军数千守之,届时再挥兵渔阳不迟。”

    张横道:“若依军师之计,渔阳何日可得?不如某领一只军直取渔阳城,王双则往攻蓟县,将军自与军师取居庸,岂非一举数得?”

    王双忙出言附和,大赞张横之计甚妙!

    法正摇头道:“蓟县固不足道,然渔阳太守鲜于辅并非易于,且其部将牵招尚有近万乌桓铁骑,张将军岂能轻敌?”

    张横未及答话,杨兆出言道:“军师之言差矣!今袁尚已降,早已传檄各郡,鲜于辅等辈安敢顽抗?”

    法正肃容道:“如今大将军正于曹军交战,于鲜于辅而言,胜负尚未可知,岂能轻易归降?”

    杨兆闻言大悟,遂从其言,令张横统骑步军各一万,攻占居庸,自领大军屯于沮阳,并遣人飞报阎柔,请其遣官就任。

    阎柔接报,大感头疼,只因雍凉各地抽调之吏员尚未抵达代郡。反复权衡之后,决意亲身前往上谷,遂遣人请关平入府商议。

    阎柔道:“杨将军不日将全取上谷,本欲进兵渔阳,但地方不靖,民心不稳,亟需遣官员前往署理民屯事宜。但各地征调之吏员尚未行至河套,恐不及赶来,然若无人前往治理,上谷必得而复失!故柔决意亲身往助杨将军,敢请关将军暂理代郡。”

    关平闻言,忙不迭推辞道:“平乃武将,若领郡事,军法不容!请使君拔擢文吏领之。平则遣将领军出巡各县,定保代郡不失!”

    阎柔无奈,只得依从,吩咐属下从事暂领代郡政事,辞别关平,疾奔沮阳。

    河套平原,银川城,各州郡调拨之官吏已整装待发,郡尉姜冏赫然在列。

    太守孟达亲自出城相送,谓姜冏道:“幽州蛮夷四布,仲奕须得小心行事。”言毕,手指身后百余役吏,接着道:“此间壮勇皆良实之人,仲奕可领之随行,以备不测。”

    姜冏拱手谢道:“太守恩义,冏没齿不忘,然此次河套诸地征调吏员近百人,亦缺人手,且冏等至代郡后,大将军定另有安排,太守但请放心!”

    孟达也不勉强,遂拱手相送。

    姜冏等数百人晓行夜宿,二十余日后,方才抵达代郡。

    关平领军相迎,言道:“大将军已等候诸位数日。”

    众官吏大惊!急入城拜见。

    原来马超闻知阎柔亲往上谷,遂留高干统兵三万镇守范阳,自领大军退往代郡。

    闻报各地吏员已至,马超大喜,令设宴相待。

    次日,马超仔细看毕吏员文告,自思道:“居然没有一个有名气的,倒是这个姜冏,好像是李敢的义兄,应该可以放心任用。”遂聚众议事,下令姜冏领代郡太守,又着关平拨军三千充任役吏,一切政务皆按河套之法行之。代郡各县官吏依然沿用。

    姜冏慨然领命,正欲入列,忽一人拜于身前,道:“赵云见过兄长!”姜冏愕然,忙扶起赵云,讶异道:“冏与将军素未谋面,缘何以兄长相称?”

    马超见之,微笑道:“仲奕有所不知,向日较技于长安,子龙之勇不下存孝,故本将军令其与子龙结为兄弟,你乃存孝之兄,故子龙亦以兄长称之。”

    姜冏恍然,打量赵云一眼,欣喜道:“存孝、子龙皆勇冠三军,冏有弟若此,此生足矣!”言毕,大笑。

    众人纷纷称羡。

    诸事议定后,马超仍留关平驻守代郡,自领赵云、郝昭等进军沮阳。

    杨兆等出城十余里相迎,少时,大军进城。诸将拜问毕,便请马超入席饮宴。

    法正建言道:“主公!既曹军已退,鲜于辅等定然惶惶!何不发书渔阳招降彼等?或可免大军劳苦。”

    马超然之,遂令法正修书,遣人传报渔阳。

    鲜于辅接书后,召集众人商议,首先开言道:“大将军马超遣人驰书招降,诸位以为如何?”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寂然无声。

    鲜于辅见状,暗叹一声,道:“大将军击退曹公,其势非我等能敌!故而我欲降之,诸位可有异议?”

    牵招出列道:“鲜于公之言是矣,但恐大将军并不见用,招等固然无惧,奈鲜于公何?”

    鲜于辅正欲答话,忽亲军来报:“辽西鲜卑素利及弥加、阙机求见!”话音未落,素利等三人已步入正堂。

    素利大笑道:“鲜于公别来无恙?本单于闻知马超大兵压境,故特来相助!”

    鲜于辅见其等径自直入,不由暗怒,沉声道:“不知单于有兵几何?”

    素利傲然道:“我有精锐大军三万余人,可敌马超否?”

    弥加、阙机亦齐声道:“我等所部亦有三万精骑,破马超轻而易举!”

    鲜于辅闻言,心下权衡片刻,起身道:“昔日轲比能亲统十万大军,尚被杨兆五万精锐大破于代郡!曹公雄才,亦被击退!今日大将军亲统近十万大军来攻,我等兵力不及,如何相敌?”

    素利笑道:“轲比能之败,乃阎柔献城之故,否则汉军安能突入代郡半步?!若鲜于公怯战,不妨据城坚守,本单于自统鲜卑健儿与马超一决高下!”

    鲜于辅等闻言大怒!牵招道:“若单于亦不敌,如之奈何?”

    素利道:“若本单于战败,自当随鲜于公出降!”

    牵招心下哂笑,与鲜于辅对视一眼后,拱手谓素利道:“我等多谢单于相助!请单于先行歇息,招自遣人奉上牛酒犒军。”

    素利见说,大喜!也不见礼,直接转身,扬长而去。

    牵招大怒,谓鲜于辅道:“鲜于公可知素利等辈前来相助,是何用意?”

    鲜于辅恨声道:“蛮夷所思,不过趁乱掳掠渔阳,进而退守辽西!本太守岂能如其所愿?!”

    牵招道:“鲜于公高见!如今素利等屯兵无终,不如建言大将军挥兵进剿,以其永绝后患!”

    鲜于辅然之,遂亲书降表,令牵招赍书星夜往报马超。

    沮阳城,马超闻报大喜!遣王双统一万骑兵,前往居庸为副将,并传令张横统两万骑兵,经渔阳,由北向南直奔无终,以防蛮夷遁入草原。再令赵云统五千近卫军,出沮阳,经蓟县,由南而北,与张横合击无终!又吩咐道:“素利胆大妄为,竟起意劫掠渔阳,此战不留俘虏,但凡蛮夷,尽皆斩之!”

    二将大喜!领命欲辞出。

    牵招急止之,连声道:“大将军且慢!素利拥兵五万余,且皆为骑兵,大将军铁骑虽横扫塞北,但不可轻敌,须多遣兵马!”

    马超微笑道:“超本欲亲统大军征之,但恐蛮夷惊惧,若其退入辽西,定然联合公孙康,届时反为不美。再者,张将军所部皆乃百战老卒,子龙所领皆为军中勇健,足可以一当十,子经无需忧虑。”

    杨兆大笑道:“区区蛮夷,何足道哉?若依本将,何需两万大军?数千铁骑足矣!”

    阎柔亦出列道:“大将军身经百战,料敌如神,曹操尚且退避三舍,况素利等鼠辈乎?故以柔度之,战事无需子经忧心,倒是如何治理渔阳等郡,还请子经多多费心。”

    牵招闻言,忙拱手道:“招才疏学浅,不足与谋。然渔阳鲜于公,得才兼备,深得民望,待使君前往渔阳之时,一问便知。”

    马超暗忖道:“牵招文武双全,还是可以任用的,但是鲜于辅是谁?难道又是老罗埋没的人才?等到了渔阳,再找他谈论一番。”心念已定,先令赵云整军出发,然后转身谓牵招道:“本将军不日将兵进渔阳,敢请子经屈任上谷太守一职,不知子经意下如何?”

    牵招大喜!忙下拜道谢!马超下令居庸留守之一万步军,划归关平统之,再令阎柔遣人回代郡选拔吏员,协助牵招治理上谷。

    众人拱手遵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章 右北平赵云显威

    (全本小说网,。)

    五日后,居庸城,张横接令大喜!即令王双为先锋,统兵三千先行,自领大军随后。

    于此同时,蓟县,赵云正聚将商议,焦炳道:“将军,蛮夷皆乃乌合之众,有何可议?依末将之见,不如尽快统兵出击,若迟,功劳皆归张将军矣!我等何面目回见大将军?”

    众将闻言,皆道蛮夷不足为惧,一战可破!

    赵云大怒!喝道:“自古骄兵必败!你等岂能轻忽?再敢轻敌者,杖责之!”

    焦炳道:“将军息怒!我等并非轻敌,但恐不得建功耳!将军若有良策,我等唯令是从!”

    赵云见说,环视众将一眼,沉声道:“素利六万大军,若强攻,固然破之,然必伤亡大增!我意致书张将军,请其突击诱敌,待战事起时,我近卫军再驱兵掩之,可得完胜。你等以为如何?”

    焦炳等互视一眼,皆赞此计甚妙。

    赵云遂遣人飞马传报张横。

    十余日后,无终城,素利正欲起大军前往渔阳,忽探马来报,言称汉军约两万骑兵自俊靡方向杀来,离城不足五十里!现已立营。

    素利闻报,先是一惊,复又面带喜色,遂召集弥加等商议。

    素利道:“汉军离城五十里立寨,乃心怯也!你等可敢随本单于前往一会汉军?”

    阙机道:“汉军皆为骑兵,不利攻城,故立寨坚守,不必理会!不如留军两万驻守城池,再驱兵直取渔阳,大掠之,再绕路返回辽西,汉军能奈我何?”

    弥加道:“不然!汉军十余日便赶至无终,足见鲜于辅等已归降马超!若此时取渔阳,无异于自投罗网!我意回军辽西,方为上策!”

    素利大怒道:“汉军不过两万,若本单于不战而退,何颜回见族人?”言毕,即传令大军出城,离汉军十里扎营。

    弥加道:“单于不可,拒城坚守方为万全之策!”

    素利嗤笑道:“此乃马超之计耳!先以少许骑兵牵制我军,再遣大军合围!若拒城而守,中其计矣!”

    阙机惊问道:“似此该当如何?”

    素利道:“汉军步兵行军缓慢,故我军只需尽斩此间骑兵,马超自退矣!”

    弥加劝道:“虽如此,但不可轻易出城。”

    素利怒道:“汉军意在立寨坚守,不出城,如何破敌?”

    弥加思之亦然,只听阙机奋然道:“阙机愿为前部,请单于下令!”

    素利大喜,许之。转头谓弥加道:“阙机大人不愧鲜卑男儿!但恐兵力不足,不知弥加大人可愿相助?”

    弥加闻言,忙出言应诺。

    次日,阙机、弥加统三万大军,呼啸出城,杀奔张横大营,素利亦领军随后进发。

    午时,鲜卑大军奔至,但见汉军依山立寨,且寨门紧闭,免战牌高挂,寨墙之上则遍布弓手。

    阙机大怒!使人大骂挑战!然汉军寨中并无人理会。

    少时,素利兵到,见此,更是料定汉军定为牵制己军而来,遂令大军三面围定,遣军攻打数次,皆被乱箭射回。

    素利怒火攻心!正欲下令全军猛攻,弥加进言道:“单于不必动怒,汉军立寨山脚,固然利于守御,然寨内并无水源,岂能持久?不如围之,数日之后,一鼓可下!”

    素利不信,亲自立于高埠处观之,果如弥加所言,大喜!遂令己军居中,大军分立三营,只待汉军水尽自溃。

    是夜子时,汉军忽然寨门大开,万余铁骑狂涌而出!王双纵马舞刀,当先杀入鲜卑军大营。

    鲜卑军措手不及,满营大乱!素利大惊!急声喝令大军集结!鲜卑军虽骤然遭袭,但毕竟兵力占优,逐渐集结万余兵马。

    素利怒火冲天,亲自领军往战王双!

    两军正激战间,张横又统军杀到!

    鲜卑军如何能挡?转瞬间便溃,幸得阙机、弥加领军来援,方才稳住阵脚。但夜色朦胧,汉军又皆着黑甲,鲜卑军无法分辨,只顾随大队冲杀。

    两军顿时混战成一团。汉军虽占兵甲之利,但鲜卑军兵力倍之,一时间,不分高下。

    素利渐渐心安,遂引百余亲随,打马往高埠处观战。浑然不觉数股黑甲铁骑,正人衔枚、马裹蹄,悄然逼近!

    赵云紧抿双唇,双目直视素利,待距其近百步时,将长枪挂于鞍桥,拈弓搭箭,奔射素利!

    两军激战正酣,喊杀声震天,素利全然无备,被赵云一箭射透面门,落马而死,身边亲军惊骇莫名,回身四顾时,赵云已杀至,长枪疾刺,快如闪电!瞬间杀死十余人!

    素利亲军大骇,纷纷夺路而逃!

    赵云令军士取素利首级,扬声大呼道:“素利首级在此!尔等何不早降?”

    鲜卑军闻之大惊!顿时皆无战心。

    弥加、阙机分领所部,一部往东,一部往南,夺路而逃。

    赵云正欲下令众将分兵追击,只见一将领数千骑疾奔而来,大呼道:“赵将军,南路敌军交予王双便可!”言毕,不待赵云答话,径自领军追击阙机去了。

    赵云微露苦笑,毫不迟疑,引军直追弥加。

    鲜卑军余部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请降。

    张横下令分批看押,等大军聚齐,再做安排。

    次日巳时,赵云、王双领军回返,弥加、阙机皆被斩首。张横大喜!遂令大军押解俘虏,进占无终城。

    略加清点后,此战俘虏近万人,斩首无算。张横军战死千余人,近卫军只死伤数十人。

    晚间,张横使人请赵云等将商议俘虏如何处置。

    赵云道:“彼既请降,杀之不详,不如尽数看押,待大将军发落。”

    张横道:“本将亦有此意,用作苦力亦胜却斩首!然大将军早有谕令,但凡蛮夷,尽皆斩之!若看押彼等,如何缴令?”

    王双不耐道:“二位将军无需烦恼,既然大将军有令,此事便交予末将便了!”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