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舰队-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锐可不想再和这些野兽一样的八旗兵拼人命,他传令下去,让燧发枪队出击。
身披厚甲的铁甲燧发枪手纷纷上前,三百多支狗锁式燧发枪对准了那些武功高强,力大无穷,强壮得像棕熊一样的护军营八旗兵。伴随着一阵爆豆子般的枪声,燧发枪喷出一道道白烟,密集的子弹收割了五十多名护军营八旗兵的生命。
残余的二十多名白甲八旗兵大喊着,取出弓箭,向燧发枪手射出破甲利箭。与此同时,又是五十名燧发枪手扣动扳机,枪口喷出火光白烟。
十多名白甲兵当场被打成马蜂窝,而遭到八旗兵利箭攻击的铁甲燧发枪手损失微乎其微,只有几人被射中没有铁甲防护的胳膊受伤。
为了装填子弹方便,燧发枪手的胳膊没有铁甲防护。
剩下的七名白甲兵被明军包围在核心。
“杀鞑子!”成排的长枪刺出,最后的七名白甲兵被刺得浑身血窟窿,睁圆失去光彩的眼睛,不甘心的挣扎几下,才缓缓倒下。
看到最精锐的白甲兵转眼之间就全部阵亡,其他的八旗兵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纷纷扭过头就跑。
燧发枪装填速度要比鸟铳快得多,三百余名燧发枪手上前,在清兵背后连连开火,又撂倒了几十名八旗兵。
八旗兵的进攻以惨败而告终,两千多满蒙八旗被杀了了一千多人,一千多汉八旗折损了七百多人,而最精锐的一百多名护军营白甲八旗兵全部阵亡。中路的八旗兵损失过半,令松奎痛心疾首。
罗科铎不敢再让八旗兵正面攻击,于是下令,让绿营兵进攻。同时向后面的鳌拜发出了求援信号,让鳌拜给他增派绿营兵来当炮灰。
鳌拜接到战报,立即让刘兆麟和李之芳再调遣一批绿营兵、辅兵和民壮上来,拨给中路的前军,交给罗科铎充当炮灰。同时鳌拜下令让擅长偷袭的梁化凤率领一队绿营兵,从两边丘陵上面迂回过去,企图去袭击中路明军的侧翼。
梁化凤领命之后,立即率领五千绿营兵,钻入山林中,从小路迂回。
只可惜南方的山林是属于山地军的,梁化凤带着绿营兵进入山林,沿着小路迂回,却早已被明军夜不收发现,随后就有五千山地军士卒们在梁化凤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等梁化凤率兵进入伏击圈,被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山林中乱箭横飞,落入伏击圈的绿营清兵纷纷中箭,惨叫着倒下。几轮箭雨覆盖之后,彪悍的苗黎人从山林中冲出,杀向绿营兵。
这些苗黎人出身的山地军士卒,都是王新宇土地改革的受益者,又经过思想教育,他们誓死效忠琼州军,为了自己得到的土地不让人再剥夺回去,山地军士卒们异常疯狂勇猛,手持各种武器,呐喊着杀入敌群。
山地军士卒人未到,吹箭飞刀先至,撂倒一大片清兵。
两军碰撞在一起,山地军士卒砍得清兵血肉横飞。这些疯子一样的山地兵根本不惧死亡,清军的长枪砍刀向他们头上砍来,他们没有躲闪,反而迎上前,用斧头、长刀劈砍,采取同归于尽的打法,把清兵吓得反而躲闪。
有的苗人士卒被清兵一枪刺中,却奋力向前冲,任凭长枪穿透了自己的身躯,趁着清兵来不及拔出长枪的机会,用苗刀把清兵劈成两截;有的黎人士卒被刀砍中,却还手一刀,把清兵的脑袋砍下;还有的苗兵被数名清兵围住,其中一名清兵一刀砍中他的肩膀,这名苗兵却伸出手,掐住清兵的脖子。
就算是胳膊被砍断了,武器掉落了,这些苗黎士卒用牙齿咬,用头撞,用断臂抱住清兵一起滚落山崖。
这些山地兵不仅不怕死,自身素质也不错,他们在山地中如履平地,他们身强力壮武功高强,论单挑,清军根本不是对手。在山林中,清军又无法结阵,只能是一片混战,比拼的完全是勇武和胆量。
两军相逢勇者胜,犹如嗜血恶狼一样的山地兵打得清兵心惊胆颤,纷纷扭头就跑,把毫无抵抗能力的背后暴露给了敌人。
“杀鞑子!”山地兵士卒们大吼着,跟在清军的后面拼命砍杀。
五千绿营兵死伤惨重,梁化凤带着不到一千败兵逃了回去。
“疯子!一群疯子!这世上还有这样不要命的人?”梁化凤心有余悸的自言自语道。他又怎么知道,在真实历史上,两百多年后出现了一位伟人,就是用土地改革的办法,让一群农民变成了一群强悍的战士!
有山地军这样的山地之王存在,清军就休想从任何一条小路迂回过来。
中路上,罗科铎得到增援的绿营兵后,又继续采取了蔡毓荣的办法,让大批的辅兵和民壮推着盾车去进攻明军阵地,让绿营战兵跟在后面,等到冲上明军阵地后,看到明军从战壕里出来,准备结阵而战,再用炮火覆盖。
李锐知道清军又要采取这一招,只能再次主动放弃第六道防线,把清军引入壕沟中,再用铁甲兵和刀兵去砍杀。
蔡毓荣得意洋洋指着前方被攻占的明军第六道防线道:“明狗明显挡不住我们的攻势,他们在节节败退!只要我们继续这样打下去,很快就能推进到临安!到了临安,前面就是一片开阔地,我们用大炮和骑兵配合,南蛮子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兆麟和李之芳连连奉承道:“大人高明!”
可是他们心中却比吃了黄连还苦,自己的绿营兵被人送过来就是当炮灰的,每占领一块阵地,都要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恐怕还没打到临安,辅兵和民壮就死光了,他们的绿营兵也会死伤过半。
王新宇了解到中路的情况,十分满意的让人去给李锐传令:“中路就这样打!你就节节后退,让鞑子步步推进!他们想要把你们赶入开阔地带是不?那就让他们进入开阔地带!我们再截断他们后路,把他们包围全歼!”
为了配合中路的战事,两翼的明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慢的向后退却,以交替掩护,稳步后退,节节抵抗的办法,让清军缓缓推进,以免让鳌拜怀疑自己要诱敌深入,吃掉中军。这样三线同时后退,鳌拜一时不会想到明军的反击手段,等他明白过来为时已晚。
李锐的中路大军连连抵抗了三日三夜,即将退到临安城西的开阔地带。
但鳌拜还是有所怀疑了,他下令,让两翼加大进攻力度,中军却减缓攻击速度。
第一百零二章 马谡守街亭
临安县衙内,摆着王新宇让人制造的大沙盘,这里成为明军的中军大营。不管是李锐的信使还是明军探子,都来禀报了一件事:中路鳌拜大军反而减缓了进攻速度!而且鳌拜在两翼反而加强攻击。
“难道鳌拜这条老狐狸,知道我们要在临安给他设下陷阱?”听到这个消息,王新宇凝视着沙盘问道。
王余佑微皱眉头,脑子飞快的运转,过了片刻,方才缓缓回道:“卑职觉得很可疑,临安附近地势平坦,又没有大河提供水师作战,适合鞑子骑兵作战,鳌拜怎么会让中军放缓进攻速度呢?他应该没有发觉我们给他在这里布置陷阱,而是想要把我们更多的兵力调往两翼,方便从中路发起进攻!另外,他控制两翼之后,一方面可以防止我们对他们实行反包围,另一方面他们可以迂回包抄我们。”
王新宇点了点头道:“我们这陷阱布置极为巧妙,利用新式火器,利用工事壕沟,从山路迂回包抄截断敌人退路,在开阔地带用步兵来消灭拥有大量骑兵的对手,鳌拜头脑再聪明也想不到这一点。”
“将军!”刘国轩道,“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往两翼增加兵力,让鳌拜判断我们上当,从而加强对中路的攻击。”
王余佑神色严肃,微微点了下头,表示赞同刘国轩的提议:“此计是可行!不过鳌拜那老狐狸恐怕没那么容易上当!他肯定也有防着我们一手。这样,我们一方面向两边加派兵力,同时再出动一支奇兵,到鞑子的后面夺取他几座小城!向贵池方向佯动,让局势更复杂一点,让鳌拜老狐狸更难判断!”
“派什么人去袭击鞑子后路呢?之前我们是有人在鞑子后面活动,不过人数太少了,这次要派一位得力的将领去。”王新宇问道。到底应该派谁去呢?派山地军,肯定不行,到时候主力要发起反击,山地军需要引领主力部队,迂回攻击清军后路。
王余佑想到一个人:“让浙军的罗子木去吧,带上三千浙军,浙军里面有很多当地人,熟悉地形。”
罗子木领命后率着三千浙军,穿上绿营清军的衣服,带上了足够的干粮出发。这些浙军中有很多人都是刚刚投奔浙军的江南人士,还有一些是投降的绿营军,都是刚刚剪了辫子,头发都还没留起来,于是戴上假辫子,化装成清军的样子。这支奇兵出击,三日之后就抵达了旌德,依靠身上的那身清军的皮诈开城门。
浙军杀入旌德县城内,只有两百绿营和一百多衙役捕快驻守的旌德县根本挡不住浙军,知县服毒自尽,绿营兵、衙役和捕快大部分投降,少数几名不肯投降的被杀。
罗子木拿下旌德之后,又挥师直奔清军的粮食囤积地贵池,虽然他不打算真正攻克有清军重兵驻守的这座江边坚城,但明军在皖南山区的行动,必然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让鳌拜不容易判断,甚至会做出误判。
这支浙军完全是孤军深入,罗子木根据王新宇的要求,率领这支军队在清军的背后活动,利用山区地形打游击战。
最终,罗子木是要深入到赣南一带,建立井冈山和赣南等根据地,把皖南、赣中和赣南等地连成一片,活动在南方清军的心脏地带,往东出击可以同江南明军呼应;往北出击可以威胁南昌、九江和武昌;往西出击可以给长沙制造压力,往南可以让尚可喜、孔四贞感到不安,甚至还能往湘西发展,同苗人、彝人等当地山贼响马盗匪联系,打通往贵州、四川和云南的通道,利用山区地形壮大发展。
王新宇下令让罗子木出击的同时,也往两翼加强兵力,阻拦鳌拜的两翼清军。
浙军奇兵出动,果然引起了鳌拜的不安。
“贼人想要袭击我军囤粮地点,所幸老夫早有准备!贼人休想攻克贵池!不过半路上的运粮队要小心行事,以免被海寇劫了!”鳌拜看着左右道。
“喳!”负责后勤运输的李之芳打了个千。
班布尔善道:“恩相,这支贼人深入我军后线,随时威胁我军粮道,恩相要发兵剿灭这支贼寇!否则我等寝食不安。”
鳌拜冷哼一声道:“贼人孤军深入,没有粮草供给,只要我们严令各县城加强戒备,不让贼人偷袭了,这支没有粮草的孤军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恩相高明!”班布尔善拱手道。
其实不管是班布尔善和鳌拜都不知道,王新宇给罗子木传授了游击战的办法,这支浙军虽是孤军,却像是钻入铁扇公主肚子的孙悟空,利用山区地形牵制清军,让清军无法消灭自己,而且还能就地获得补给。在若干年后,这支军队发展壮大,最终和西征军一样,变成一支活跃在内陆的强军。
鳌拜环视了一圈左右:“贼人在两翼加强了兵力,我们也要加强对两翼的攻势!”
“大人!小王觉得,贼人既然已经上当,我们应该加强对中路的攻势!”岳托上前道。
“安亲王!贼人虽然上当,把重兵调集两翼,但他们中路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另外,贼人的中路节节后退,老夫也担心贼人有诈!我们还是应该以不变应万变,稳步推进,尽可能的多招募民壮辅兵去消耗贼人!”鳌拜道。
对中路的进攻,鳌拜还不是很放心。虽说只要突破了前面的防线,抵达临安一带,就是一大片开阔地。可是前面的官道被明军挖得到处都是壕沟,而且明军的阵地布置十分巧妙,壕沟和土墙错综复杂,地面密布着木桩鹿砦,清军空有强大的骑兵,却无用武之地,只能用大炮慢慢的向前轰过去。
所以鳌拜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向两翼猛攻。
清军向两翼发起了猛烈攻势,浙西的丘陵山地中,漫山遍野都是头戴红缨白斗笠的清兵,在头戴红缨黑帽的军官压阵下,向明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飞蝗般的乱箭四射,密集的弹丸犹如暴雨,双方的士卒用弓箭和鸟铳对射,激战中,两边都有不少士卒惨叫着倒下。
不过明军有工事优势,可以躲在壕沟胸墙后面从容射击,而清军暴露在山坡上,不仅毫无遮挡,还很难击中有掩护的明军。清军只能尽可能的去贴近明军,才能用人数上的优势来抵消明军的防御。可是双方接近之后,郑家军的铁甲兵和刀盾手,又在近战中大占便宜,让清军吃了一个大亏。
两翼的进攻陷入了胶着状态,鳌拜十分着急。
“大人,贼人节节后退,为何大人还是愁眉不展?”杰书问道。
“康亲王,你有所不知啊!那贼人正面防御看似疏松,其实却遍布陷阱!若是我军不能从两翼破开缺口,又如何合围贼人?两翼打不开,中路贸然进击,十分危险!若是两翼能够打开,就算贼人围住我中军,也可轻松解围!”鳌拜指着地图道。
“大人,小王觉得,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大炮调往侧翼,猛轰贼人两翼!”杰书提议道。
“好,就按你所说的,把大炮调去两翼!”鳌拜点了点头道。
看着前方激烈血战的战场,鳌拜想到了同样在西面围剿夔东十三家的图海。说起来图海还是鳌拜的政治对手,虽然鳌拜一直反对重新启用图海,但布木布泰坚持用图海,而这时候鳌拜还未扳倒苏克萨哈,还没到一手遮天的程度,也无法阻止布木布泰太皇太后把被顺治革职的图海重新拉出来。
“轰轰轰”清军阵地上喷起一股股白烟,密集的炮弹呼啸着砸到明军阵地上。
“鞑子开炮了!注意隐蔽!”明军阵地上有人大喊。
郑家军士卒们纷纷躲进壕沟中,躲避劈头盖脸猛砸下来的弹雨。虽说壕沟挡住了炮弹,不过还是有一些炮弹落在壕沟中,把躲在里面的明军士卒砸得血肉横飞。呼啸的炮弹击中了木栅栏和胸墙,这些防御设施随即粉碎。
“大清威武!”清军士气高涨。
遭到清军猛烈的炮击,明军的士气为之一沮。
“杀明狗!”大群的清兵怪叫着,手里挥舞着各种兵器,向明军阵地压了上来。
就在谢永常准备让士卒坚守的时候,有后面来的传令兵向谢永常传递了王新宇的命令:“谢大人,将军让您稳步后退,不要和鞑子纠缠,后退五里之后,有我们的辅兵连夜修筑的阵地,还有新式火炮助战!”
谢永常让士卒节节阻敌,大军稳步后撤。
清军已经涌入明军的阵地上,双方的士卒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在狭窄的壕沟中,坑坑洼洼的阵地上,什么阵型都已经失去作用,比拼的是双方士卒的个人装备和武勇。
虽说被清军突破阵地,但是郑家军的装备可不是盖的,浑身披着精良铁甲,手持斩马长刀的郑家军士卒同清兵展开激战,不断的把涌入阵地内的清兵砍得身首异处。虽然也有不少郑家军士卒倒在清兵各种兵器之下,不过清兵的损失明显要大得多。
明军稳步后退,退守到章树岭山脚下。
这是一片海拔不过两百米的丘陵,后面的明军辅兵早就在山脚下的小道上布置了壕沟和防御工事,谢永常退到章树岭之后,只留下两千人马进入中间小道上驻守,却带着绝大多数的士卒上了山去修筑工事。
穆里玛率领大军追赶过来,见到前方有一座不大的小寨堵住去路,顿时觉得有几分诧异,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后面的彰泰贝子率领清军赶到,见到明军只留下少数兵力守卫中间道路,大部分的兵力却退却到山上,彰泰大笑道:“哈哈哈!我还以为贼人有多厉害!原来对面的贼人守将是只知纸上谈兵的马谡啊!此战我军必胜!”
“为何贝子爷如此欣喜?”穆里玛问道。
彰泰大笑:“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马谡就是自以为要守住高处,于是放弃了中间的大道,率兵上了山,结果被司马懿围了山!贼人在山顶上没有水源,又没有粮食补给,只要我们围住了山,贼人必败无疑!”
“如何围山?”穆里玛问道。
彰泰指着前方的小寨大笑道:“这还不简单?那座小寨就是王平,贼人守军不足,只要我们发兵一冲小寨,必能拿下!一旦攻下小寨,王平就只能退兵。这样我军就能围上,把贼人主力困死在山头!”
王平,当年是马谡副手,他苦劝马谡不听,马谡拨给他五千人马。王平见五千人守不住街亭大道,只好退到一边,同街亭形成犄角之势。后司马懿围山,王平兵力不足,无法给马谡解围,这才有街亭之败。
穆里玛笑道:“既然贝子爷这样说,那你就亲自率兵拿下那座小寨,我们就能围山,困死贼人!”
彰泰转身,对自己的满蒙八旗兵大喊道:“各位满洲勇士,请随本贝子出战,一举攻克前方小寨,让我大军围山!”
蔡毓荣吓了一大跳,连忙阻止彰泰:“贝子爷,您的兵太少了,才一千多人马,若是就这样上去了,恐怕会损失太大,还是让奴才的绿营兵去进攻吧!”
彰泰大笑道:“好!看你这个奴才忠心耿耿,就让你派兵去攻打,必须给本贝子爷拿下前面那座小寨,让我大军过去!”
前方的明军寨子虽然不大,但看起来却十分诡异,营寨前面挖掘了壕沟,挖出来的泥土都是湿土,堆成一堵土墙,在土墙的后方,有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工事,整个都是密封的堡垒,在墙壁上有射击孔。那些堡垒,不像是石头的,但又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构筑。
不管是彰泰还是穆里玛,都不知道那其实是水泥和铁芯构筑的碉堡,在碉堡里面布置了大批的抬枪手和燧发枪手。
山路狭窄,清军兵力无法施展开,只能是一条直线进攻。这时候如果抬枪开火,一颗子弹可以洞穿好几个人的抬枪,对密集的清军队形会有什么效果,想一下就知道了。
二十座碉堡,每一座碉堡里面有十杆抬枪和二十支燧发枪,可以源源不断输出火力。另外明军还有一支两百人的炮队和一千人的刀盾手。
第一百零三章 子母炮
马谡守街亭,占据高地放弃中间大道,被司马懿围山断绝水源而导致大败,那是因为当年的兵器所决定的。街亭的地形和章树岭相似,都是较为平缓的丘陵,滚木礌石从山上砸下来,到了中间大道已经失去力量,弓箭的射程又没有那么远,所以司马懿可以从容围山,切断水源,等马谡带兵下山突围,再放开一条路,然后从背后掩杀。
可是现在已经进入了半火器时代,王新宇除了以少数兵力驻守山谷,利用工事和地形挡住清军之外,在山头上还布置了一种秘密武器。
山头上,谢永常看着几百名炮手在摆弄几十门新式火炮。这种炮很明显是一种臼炮,不过这种臼炮的炮管壁很薄,口径也不算太大,发射的是八磅炮弹。
另外还有四门口径较大的臼炮,看口径是三十二磅炮。
“这种不是臼炮吗?不过怎么不是铁的,是铜炮?”谢永常问道。当年进攻台湾荷兰人的城堡时,谢永常见过六十四磅攻城臼炮发威,使用实心炮弹和开花弹配合,异常坚固的热兰遮城堡在臼炮轰击下不堪一击,迫使荷兰人出城投降。
负责指挥铜臼炮炮队的陈彪回道:“回大人,这是臼炮,用铜制造的炮因为炮管壁薄,所以重量可以很轻,适合山地部队携带,主要是用来发射开花炮弹杀伤敌人。这些炮配合我们留在山谷中的火器部队封锁山谷小路,让鞑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在山坡上还有子母炮,用来配合山顶的臼炮。”
“有这种新式武器,鞑子无法攻克山谷小路,就只能硬着头皮来攻山了!”谢永常看着一字摆开的铜臼炮放声大笑。
山脚下,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山下的鞑子进攻了!”有人喊了声。
谢永常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山脚下眺望,只见山下清军旗帜飞扬,刀枪如林,从头望不到尾的清军排开阵型,向山谷中发起了冲杀。
“鞑子进攻了,你们不开炮?”谢永常向陈彪询问。这铜臼炮炮队虽是来助战,却不从属于谢永常,谢永常无权向陈彪下命令,臼炮何时开火,完全是陈彪自己说了算。
陈彪平静的回道:“回大人,我们还不急,先看山下的弟兄们表演。这一轮攻击的鞑子人数不多,山下的兄弟们就能守住。”
山脚下明军大营内首先发话的是子母炮,十门子母炮依次吐出火舌喷出白烟,一斤重的实心炮弹飞出,扎入清军人群中,拉出了一条条血线。炮弹落地弹起,又带走了好几名清兵的生命,带着残肢断体飞上天空。
“啪”一名清兵的盾牌被炮弹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