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略-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堂礼部侍郎家大小姐如此,也正是为难她了。
仲逸与袁大头有约定:除非他送的饭菜,其他人的东西一律不沾。
不过,看到眼前之人是袁若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筠儿,阿姐没告诉你吗?我给她去信时专门提到:不准你来探视,这是你来的地方吗?”。
袁若筠身份特殊,事关袁炜,正是因为此,才特意叮嘱不要来看他,结果还是来了。
“阿姐是给我说过,是我自己要来的,人家为给你准备这盒饭菜,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食盒太小,还有好多东西没带来,这么辛苦的,还训我?”。
袁若筠眼圈红红的,言语间,似乎比往日少了几分刁蛮任性。
“好吧,既然来了,就不说这些了”。
仲逸急忙上前接住盘子,安慰道:“这不是担心你爹爹嘛?本来我的差事与礼部无关,要是被别人看到,还以为我与袁大人有什么关系呢?”。
“本小姐来这里爹爹不知,我也算是有点人脉,又乔庄一番,别人又怎么会想到他老人家呢?”。
见仲逸吃的正香,袁若筠不由的眼泪吧嗒,嘴里嘟囔着:“这都是些什么呀?吃的,住的,是人呆的地方吗?”。
“这不是好好的吗?我的袁大小姐,好徒儿,你如此举止,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仲逸急忙放下碗筷:“好了,饭菜我也吃了,比起北征的将士,我都享福了。不过,这里确实不是你该呆的,快走”。
“我来就是想问你一句话:若是你出去后,没了功名,打算做什么?”。
来这之前,袁若筠已问过他的爹爹,得到的回复却是:仲逸死罪可能性不大,但官复原职:可能性更小。
尤其是,不知朝廷旨意,到底何时才能下来?
身在官宦人家,袁若筠虽然任性些,但从小耳濡目染,对朝中之事,也略懂一二:惊动了皇帝,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能出去,又没差事可做,那就继续开当铺吧,这总行了吧?”。
仲逸再次劝道:“你放心,你师父我………………命大着呢”。
“好,那我等你,等你出来,再任由本大小姐欺负”。
袁大小姐确实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仲逸又在一旁连连催促,也只得怏怏离去。
第294章 这个老头不简单
“年轻人,你少小经历磨难,后捐纳入仕,虽是翰林院文官,但却两次领了皇命,此次或许也是:有惊无险、有难无劫”。(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晚饭后,仲逸实在闲来无事,再次向他的‘邻居’倪庚辉找起话题来。
不用说,这个话题自然是‘求你卜一卦’。
原本以为是消遣打发无聊时日的,谁知这老头细细盯着仲逸看了半天,之后双眼微闭,嘴里念念叨叨,而后又突然睁眼。
之后,便是这番言论。
“老头,说说看,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仲逸笑道:若这也叫算命的话,我也会。
于是他模仿老头的语气道,念叨起来:倪庚辉,原大理寺左寺丞,科举出身,喜欢推演,只因身陷一桩大案而入狱。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狂妄的年轻人,竟当卜卦推演之术为儿戏,连皮毛都未学会,就在这里大言不惭”。
倪庚辉如同受了莫大的委屈,气的真哆嗦:只有人说出起占卜之术,只有有人在他面前显摆,他就是这幅模样、
这算不算维护行业的尊严呢?
咳咳,训完仲逸,老头轻轻嗓子,开始他那大谈特谈的腔调:
“虽然你的牢房中布置的是最为舒适的,但毕竟此处没有自由,若从小养尊处优,岂会适应?即便能渐渐适应,但刚进来时,绝无法容忍。
而你,从进来至今,都能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必是之前受过磨难,否则起码要皱皱眉头的。
在这之前,老夫就听说:朝中有个翰林院出身的钦差副使,之前只是个庶吉士,还去什么博野县办过案子。
而在这之前,翰林院从未有过姓仲的人,从你的年轻及处事风格来看,并非真正的从科举出身。当然,也或许正是因为此,才有了你的不拘一格”。
“如此,不难猜出你捐纳入仕”,老头笑道:这些个狱卒,给他们点银子,或者捡好听的说几句,然后向他们打听牢外发生的事儿,这个不难理解。
果真有两下子,看似疯疯癫癫,实则心知肚明、明察秋毫。
连皱眉都能说的出,这老头的心可真够细,如同有三只眼似的。
“那你说说,我此次入狱,为何是:有惊无险,有难无劫?”。
原本以为漫漫长夜,还有比这样的谈话,更好的打发时间了吗?
但话已至此,仲逸却不能只是为了消遣而交谈。
“老伯,先等等,我这儿还有些酒,虽然剩的不多,还可小酌一番,咱们边喝边谈,岂不是美哉?”。
说着,仲逸将一只小酒壶瓶盖塞住,而后顺手抛到独面的牢门口。
不偏不倚,恰好被老头那细细的双手接住。
“喝吧,放心,没毒的”,说着,仲逸拿起自己剩下的那半壶,美滋滋的来了一小口。
老头用近乎颤抖的手将酒壶拧开,先是用鼻子嗅嗅,而后微微闭上眼睛:在陶醉着。
‘咕咚,咕咚’,两小口下去,老头简直要哭了。
“好久,没有喝到这么好的酒水了,痛快、太痛快了”。
这么好的东西,不说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它?
“所谓有惊无险、有难无劫,老夫是从两个角度来推演的”。
此刻,老头双腿盘坐在地,与仲逸相对而视,一小壶老酒,如同一剂良药,顿时让他增添活力不少。
“自从你被关入大牢,特殊的待遇便接憧而来:先是那个牢头,之前就派人打扫过这间牢房,此处,既安全、又清静”。
老头自嘲起来:“他们之所以将我关门到这里,就是嫌我整天叨叨个没完,而安排你到这边来,则是为说话方便,或是于那些探视你的人方便”。
不用说:樊文予的特意关照,以及袁大头的好酒好菜,甚至包括锦衣卫千户石成来这里,老头估计都能猜出一二。
或者是看出一二。
“他们之所以如此做,说明他们早已打听过:你犯得事儿…………………不大”。
老头继续道:“现在这些狱卒们都嚷嚷开了,你此次查的是朝廷与鞑靼开战一事的始末。牵扯到某人,但凡战事,无论捷报还是掠夺财物,这些人证多了去了,那些百姓,或者将士,都可作证”。
这个袁大头,当初让他将此事在牢中散布开来,现在看来这小子简直是不遗余力:连倪庚辉这样的老头都知道了,恐怕是在放风的时候,听那个狱卒说的吧?
“那依老伯之见,朝廷已完全知晓仇鸾的罪行?”。
此刻,仲逸不由得对老头产生几分敬意:“老伯果真是大理寺的高人,晚辈钦佩不已”。
“若你办差没有重大过失,朝廷自会有公断,仅凭那抚琴小女子,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老头这架势,简直都有师父的几分感觉了。
“那照这么说,我仲某人还能官复原职?”。
仲逸自叹道:“不太可能,恐怕,要摘到这身官服乌纱了”。
“那喃喃呜呜……”。
老头又开始念叨起来,那细细的长如同根根竹筷,直的可怕,细的更可怕。
不经意间,怎么有种想呕的感觉。
“不,不不不,从卦相上看,你此次出狱后:既不会官复原职,更不会被兴师问罪,这一切,自有定数”。
这时,老头双眼突然睁开,嘴里一字一句道:“就如同你来这里一样,躲是躲不掉的”。
“既不会官复原职?又不会被兴师问罪?”。
仲逸竟一时不知何意:“还有这样的事儿?老伯,能否详解一二?”。
“哈哈哈,天机不可泄露,到时你就知道了”。
老头微微道:“以你的才学,参透其中之意,不是什么难事”。
这老头,越发神奇了。
仲逸不由的再了一句:“不知老伯能否算出:我何时才能从这里出去?”。
“这既不取决于你,也不取决于你要查的人”。
啧啧,老头再次抿一口小酒,一脸陶醉的样子:“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脸面”。
末了,他意味深长道:“而要挽回这个面子,正是需要时间的推移”。
那一刻,仲逸对眼前的这个老头………………彻底服了。
“我大明,北有强虏,南有倭寇,朝中又是奸佞当道,若非贤臣良将、深谋远虑之人,是难以扭转乾坤的”。
“咕咚咚……”,老头将小壶中所剩的那点酒,一饮而尽。
一滴都不剩。
“老伯莫急,晚辈这里还有呢,还有呢”。
说着,仲逸急忙去床铺底下,翻出最后的那壶好酒。
这,还是袁若筠拿的,他自己都没舍得喝呢。
“年轻人,多谢你的好酒,不过,还是留着明日喝吧?”。
老头微微摆摆手:“相当初,老夫也是年少气盛,也曾想过出入朝堂、指点江山,一心为社稷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可谁又能料到: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喝上一壶好酒?
老头已缓缓起身,那清瘦的身段,有气无力的神态,若非牢中木柱相隔,仲逸真愿上前搀扶一把。
“年轻人,你应是受过某位高人指点,才有如此处惊不变的秉性,其实,你早已心知肚明,只是并不显露而已。
当然,这也是谋者本身使然。
而经此磨难后,你必能更有韧性,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说到这里,老头长长叹口气:“只是,老夫恐怕没那个机会看到了”。
“老伯,你我在此相遇,也算有缘,你深谙推演之术,想必自能明白其中奥秘”。
仲逸顺手将最后的一壶酒推了出去,趁机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推心置腹呢?”。
沉默许久,老头终于收住那才迈起的腿脚,而后缓缓将酒壶拿起。
“你说的有理,老朽就再和你,说道说道?”。
老头再次盘腿而坐,娓娓道来:“还是先从我查的那个案子,慢慢说起吧……”。
第295章 无风大师(上)
北疆,无名山。(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从京城出来后,宗武等一路向北,直奔而上。
按朝廷的旨意:他此次北行目的是摸清鞑靼军的作战底细:包括兵力部署、训练部署,甚至于内部变故等。
与宗武同行的总共十人,他留下两名随从去找无风大师,其他人分头去往各地打探实情。
他们约定:三日后在无名山会和。
仅有的两名随从中,皆是上次北征时参与过那支三百人‘奇兵’的敢死之士,其中有一名周姓百户,更是一直追随宗武左右。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京后,他也从之前的总旗,升为如今的百户。
当初,他们几人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名山,由无风大师医治,故此,这次来无名山拜访,也算是前来答谢救命之恩。
对此,宗武特意备好一百两现银。此处不比京城,银票多有不便,甚至太大的银子都找不开,人们往往以物换物:你家的羊皮换我家的粮食,我家的鹿肉换你家的鸡蛋,或者干脆换些衣物,等等。
当然,宗武之所以如此着急来见无风大师,除了要说声感激之类的话外,最主要的还是想当面领教一番:他那瞬间快速移位的轻功。
当然,老者深厚的内力亦令人钦佩不已,当时在凌云山时,卫叔叔所曾说过:“瞬间移位,除轻功了得外,更要有深厚的内力支撑”。
上次因为负重伤,虽外伤愈合,但内伤并未痊愈,宗武在与无风‘比武较量’时,败了下风,差点被这老头一掌击中。
好在,他手下留情。
比试嘛,点到为止,换到两军阵前,恐怕早有一人横躺在地上了。
在凌云山长大,宗武深知一个道理,像这种一等一的高手,必定是来自某个门派,或至少得到某位高人的指点。
而那位高人,亦或是来自某个门派。
师父凌云子早有训示:不得向外人提起凌云山之事,他们既非某个门派,更不是为夺得江湖一席之地,而追名逐利。
宗武也曾想过:若师父再广收门徒,凌云山定会开枝散叶、发扬光大。那或许他们就是一个门派,师父就是一代宗师。
这一点,他也曾与师弟仲逸商议过,连同师妹仲姝在内,他们三人对此看法一致。
当然,这也仅仅是看法。
在宗武看来:凌云山的力量越大,他在军中力量就越大,可以想象,在他的千户所中,若有师妹与师弟这样的属下,那该是怎样的杀伤力?
而在仲逸与仲姝看来:凌云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所在,无论文韬武略,皆是一种深厚的底蕴。自己的才学不仅仅为维护自身,更多的是: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显然,这两者之间意思不尽相同:至少,在仲逸看来,即便是再次拜到师父门下的弟子,也并非专修武学,谋略与文采,也未尝不可。
对他来说:这出神入化的轻功,已是意外中的意外了。
关于此事,还有许多斟酌之处,况且,凌云子也未明确表态。
宗武与仲逸上次在京城说起此事时,并未深入交流,现在看来,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无名山,一如往日般寂静,只是相比上次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如今深秋季节,却多了几分生机。
无名山,山下一条无名河,这一切只因山上位神秘的…………………无风大师。
没有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于无人记得,他何时来到这座山上?
当初无风带着数名年轻人来到此地,他们伐木作屋、平地圈院,几番收拾,虽简陋了些,但总算是住了下来。
无风将后山平整出来,种些果蔬粗粮之类,外加打猎养禽之类,也够他们几人吃喝。他医术了得,众徒弟中,除打猎外,还有专门去各处采集药材的。
北方之地,人少地广,光照充足,此处又与鞑靼毗邻,除卫所驻扎的军士外,住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这倒是个采药的好地方:地形与光照的光照的缘故,广袤之地,住的人少,采药的人就更少。
如此一来,不少稀有的好药材,也就被无风收入家中。
无名山一带所住的大多是猎户,或以倒腾马匹、兽皮之类,不过外人大多并不知晓有个无名山的存在:随处可见成片山野,谁又会在意,一个被茂密山林掩盖的小山头呢?
不过,最近的几个山村,却对无名山颇为熟悉,尤其是无风大师,经常为他们赠些跌打创伤之类的药,有个头疼发热之类的毛病,也可在这里很快医治。
猎户们经常外出,登山爬坡,穿林过河,难免受些外伤,无风的出现简直帮了大忙,而且,他从来不收银子。
作为感谢,猎户们经常向这个老头带些猎物:兔子、野鸡,甚至野山羊等。
礼尚往来嘛。
时间久了,在附近的村民看来,无风大师也是他们的村民了。
不过,无风特意叮嘱过:不得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存在,他的理由是:自己只是个好医之人,不愿招惹是非,不明身份的人到访,恐打乱目前的生活。
如此一说,附近村民当然是照办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无风大师医术再好,但人手有限、药材有限,若随便来个人就找他,怕就要忙不来了。
同理,若外边来了什么歹人、坏人要加加害于他,那村民们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郎中了。
就这样,无风在无名山静静的住了下来,当地村民视他为本村人,而外面的人,则根本不得而知。
要说宗武等人上次被猎户救下后,送到无风山,还其中也是有缘故的。
当时,宗武等身负重伤,且刚刚与鞑靼交战过,换做任何有良知的大明子民,都会搭救的。
无风每次与猎户村民们交谈时,经常会向他们问道鞑靼的情况,尤其朝廷派来与他们交战的将领、谋士等。
他似乎对双方的战事,尤为感兴趣。
特别是朝廷这边,主要将领的情况。
这些猎户经常在这一带混迹,不少人甚至私下与鞑靼的人做些买卖:用上好的马匹换粮食,或者上好的兽皮换马崽。
在他们看来:应是无风大师家中某个亲戚,在朝廷军中当值,而且还是个统兵之人,他这才如此关心朝廷将领动向。
他既然这么问了,猎户们岂有不坦诚相告的道理?
也正是以为此,猎户们看到宗武等受伤的将士后,便将他们拉到无名山,没准这些人当中,就有无风大师要找的人呢?
无风果然没有拒绝对宗武等人的医治,不过,这些将士中确实没有他要找的,后来痊愈之后,宗武等就回了京城。
“无风大师,别来无恙,晚辈林宗武,特来拜会,上次我们兄弟等人身负重伤……”。
见到无风后,宗武与两名随从立刻上前拜道。
“老朽倒先要向林大人道喜:上次见面时,林大人还是百户,如今都升为五品千户了”。
宗武话为讲完,无风却微微笑道:“各位将士们为朝廷杀敌建功,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出手相救,就不要言谢了”。
宗武心中微微一怔:这老头,他是如何得知自己升为千户的?
看样子,他知道的远不止这些。
难道,这也是他向那些猎户打听到的?
第296章 无风大师(中)
“千户大人说笑了,老头我这两下子,那是‘英勇千户’的对手?”。(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一番客套后,宗武等被请到木屋之中,无风大师一听说要与他‘切磋切磋’,立刻摇头谢绝:“千户大人能在百忙之中看望老朽,已万分感谢,可不敢再说别的”。
英勇千户?
这不是圣上在旨意里说过的吗?
“前辈过谦了,你的身手,我可是领教过的”。
宗武上前道:“在这深山密林中隐居,前辈却能对外边发生的事如此了解,足以说明壮志未酬、宝刀未老啊”。
这话说的。
“千户大人言重了,老朽别的本事没有,这行医看病确有些年头了,自认为还是略懂一二。附近的猎户经常来拿点药材什么的,我也是从他们那里打听到的”。
无风指着一旁正在熬药的徒儿说道:“看看,这砂锅里的药材就是给南村的牛二和田娃的。这些村民的家人中,有在当地卫所做兵丁的,这军中之事,也不难打听”。
“林千户上次走后,我们这里的卫所都就传开了,后来圣上的旨意,也传到我们这里,真是鼓舞人心、士气大振啊”。
正在熬药的年轻人不由的插话道:“林千户你不知道,当初那支三百人的‘奇兵’,在我们这一带久久流传。大伙都说:朝廷多几个像林千户这样的忠勇之士,何愁鞑靼不灭?”。
“千户大人,没想到你的名气这么大?干脆,我们留在这里算了”。
宗武身边的周姓百户也不由的打趣道:“不知,鞑靼那边是怎么说的?”。
宗武狠狠瞪了周百户一眼,他这才微微的向后退去。
说来说去,这老头就是不接招,宗武也只得暂时避开这个话题,几人再随意客套几句,眼看这晚饭的点就要到了。
还是等吃完饭,再说吧。
宗武并未提及他此次北行的目的,只是说小住两日,之后要到当地卫所,有些公务要办。
这话倒不假,当地的驻军最了解这一带的军情,明面上还是要见一下的。
宗武已将其余随从派往各地,约定三日后在这里会和,为的就是在去卫所之前,尽快了解实情。
同时,也为自己见无风大师,腾出空来。
烧肉,凉拌菜,馒头,再炖上一只野鸡,连汤都解决了。
当然,一群大老爷们,又有千户百户来访,怎么也要拿出一坛酒来,以示隆重。
这晚饭,确实别致。
僻静山野中,漫漫长夜,打发时间的法子,无非就是喝喝山茶、说说话而已。
月光下,院子中一片祥和,虽是深秋之际,但北方山野中已有阵阵寒意。
屋内灯光比往常亮了许多,宗武的随从与无风的徒弟随意唠嗑。
大家无非相互询问而已,周百户向他们说起军中战事,尤其是上次与鞑靼交战,以及前些日子才在京城与鞑靼交战一事。
而那些小伙计说的无非就是采药、熬药的事儿。
酒足饭饱,宗武无心闲聊,他来到院中,望着满天繁星而发呆。
“得要想个法子,不信这老头不出手”。
想起上次与吴老头对决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