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略-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罗英对童叟无欺四个字,还是能懂一些的,眼前此人就是个废物中的极品。

    “这位大哥,在下一直在做买卖,没有读过多少书,至于这‘童叟无欺是什么意思,你们倒可以向读书人去请教,这里就不再解释了”。

    罗英的脾气还是好了不少呢,换做在蠡县衙门时,早就动手结束了。

    这么一说,旁边的人也不接这个话茬,反倒问起了店里的货:“你说你们这里什么货都有?那有没有女人的胡子?男人的诃子?”。

    “呵呵,哈哈哈,倒是有没有呢?”,其他人跟着一起起哄。

    店里的小伙计急了,明显是一帮找茬儿的,他准备叫人。罗英却摇摇头,示意他们该什么干什么便是,不必太在意。

    ‘想当年,老子是跟着仲大人走南闯北,还打过仗、抓过匪、斗过比知府还牛的人物,眼前几个小小的玩意儿,算什么呢?’。

    就这场面,能唬的了谁?

    罗英随意一笑,眼神中有些许不屑:“这两样东西嘛,那就劳烦这位大哥给打个样,你先拿出个样品来,本店保证明天摆在柜台上,不过……”。

    见那几人纷纷低下了头,罗英继续道:“不过,这两样东西,恐怕只有你一人要了,我们怕是要设个专柜,不知这位大哥高姓大名?”。

    ‘滚一边去,哼……’。

    另一名男子将桌上的茶杯扔在地上,溅了别人一身。

    店里的主顾和伙计们再也不淡定了,纷纷将目光投过来,却见那人更横道:“这他么什么茶?是人喝的吗?重新给爷上一杯……”。

    ‘对对对,这都是什么茶啊?’,其他几名男子附和着,想同样将茶杯甩出去,却见瓷杯已经见底了。

    “你们说这茶不好喝,难道方才那些都被狗喝了?”。

    一名伙计再也忍不住:“你们这是来找事的吧?也不打听打听,这是谁开的店?”。

    顿时,店里的几名伙计纷纷围了上来,手里都是一根根的木棍,随时可以出手那种。

    “谁开的,不就是个唱曲的东家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仗着在京城认识几个朝廷的命官,还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方才率碎茶杯的那男子满脸笑道:“你也不打听打听,这是哪里?这里是云南,你们在京城那一套,不好使……”。

    分店掌柜罗良对众人道:“兄弟们,大家一起上,撕烂这几张臭嘴,出了什么事儿,我一个人顶着”。

    众伙计们立刻上前,他们就等这句话了。

    “慢着”。

    罗英挥挥手,向一旁的罗良吩咐道:“告诉店里的客官,谁要买什么东西可以尽管买,只是暂先到门外回避一下”。

    ‘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一名闹事的男子立刻问道。

    就凭刚才那些连下三滥都谈不上的招数,想必这几人也不是什么‘高手’。

    ‘嘎吱……’,稍作安排后,罗良立刻吩咐人将门关上。

    这是要关门打狗的节奏吗?

    诚信堂店里的伙计再次上次,却见罗英缓缓弯下了腰,开始慢慢地捡起地上的瓷器碎片。

    “出于对前来本店购物主顾的尊敬,我们上的都是好茶,就连这茶壶、茶杯都是很考究的”。

    罗英捡起一块碎片,向众人说道:“就拿这个茶杯来说吧,这是宋瓷,起码值个五两银子,还有茶叶”。

    茶杯被率碎一大半,还有一点茶水残留在剩余的瓷片里,罗英却没有再继续捡。

    ‘打碎了茶杯,坏了规矩,我们的客人也走了,你要赔,赔我们五十两银子’。

    不容分说,罗英轻轻将瓷片放在桌上,而后又补充了一句:“另外,你把剩下的茶水——给我喝了”。

    说着,罗英便将一只脚指向瓷片中残留的茶水上,向方才那人挤挤眼。

    “你这?……是黑店吧?要五十两银子?”。

    为首的那名男子见众人已经围了过来,顺手从腰里抽出一把短刀:“地上的茶能喝吗?这不是欺负人吗?以为老子是吃素的?”。

    “闭上你的臭嘴,会玩刀吗?”。

    罗英瞬间将那把短刀夺了过来,咬牙切齿道:“老子这店里还没遇到过你们这号人,换做别人不小心打翻了茶杯,老子分文不要,荤的吃多了,老子今天想换个口味”……

    片刻之后,诚信堂分店的大门再次打开,伙计们喜笑颜开,纷纷向路边的众人招呼着:“诸位,对不住了,方才一点小误会,现在处理好了,请大家继续”。

    末了,罗良站出来向众人解释道:“诚信堂出于诚信,方才之事对不住大家,我们特决定:今日凡在本店购物,可获得赠品,待会儿大家可以随便挑”。

    ‘好,好嘞’,众人齐欢呼,纷纷向门里挤进去。

    地面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桌上的茶具摆放的整整齐齐,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都过来,看什么看?还想挨打啊?’。

    罗良喊了这么一声,方才那几名男子便被伙计们押了过来。

    一个个的,如同树桩一样,齐齐的立在店门口,被路过的人随意‘观赏’着。

    再看看这些个鼻青脸肿的货,简直就是不堪其辱啊。

    “快,去衙门报官”,人群中一阵异动,几张陌生的面孔匆匆各自散去。

    罗英透过窗户,看的那是一个仔仔细细。

    ‘你们几个快跟上……’,一声吩咐,店里几名伙计立刻跟了上去。

    方才也在人群中‘看热闹’的陶朔,没有机会挤进来,看到那几个人影后,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但凡经常在街面上逛的人,都对这几张鼻青脸肿并不陌生,如同水浒传中说的街霸牛二,是个人人想喊打,却又不敢打的主儿。

    今日总算是老天开眼了,这些个比无赖还无赖的人,终于尝到了苦头。

    活该。

    只可惜只是个鼻青脸肿,若是来个断胳膊断腿的,或许不知有多少人要杀鸡宰羊、上酒桌庆贺了……

    “让开,让开,官府办差,闲杂人等退去”。

    没多大功夫,一群衙役走了过来,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子一脸的阴沉,看样子早已知道了方才发生的一幕。

    “我们是负责巡街的,听人说这里发生殴斗,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到门口却不进去,这个官差大声向店里喊了一声:“这里谁是掌柜的?出来说话”。

    罗英顿顿神,缓缓走了出来。

    不用说,这位官差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要罗英难堪,顺便为门口这几张鼻青脸肿挽回点颜面。

    “说,你们开店铺的,为何出手打人?还没有王法?还想不想继续开下去了?”。

    那官差说了一声,指着门匾道:“我摘了你这块牌子,还说什么呢?先关门整顿三天”。

    这里的分店掌柜,罗良上前道:“你说话得要有凭证才行,那只眼睛看到我们打人了?你说关门就关门,你知道什么是朝廷王法吗?亏你还穿的人模狗样儿的”。

    “吆喝,今儿个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官差不由的笑出声来:“在大理城中,还有这么横的主儿?怎么着?这是要造反吗?”。

    门口那几张鼻青脸肿立刻应道:“嗯,是的大人,他们就是想反,不知道刚才有多张狂,看把我们几个打的……”。

    都这么‘委屈’了,本是图个安慰的,却被那官差蔑视了一眼:“孬种,看你们一个个的,人家打你们,就不会还手吗?”。

    “噌噌……”,官差们拔出了佩刀,架势倒是像那么回事,只是刀子还有一大半儿留在刀鞘里。

    仅此一举,围观的百姓们纷纷禁言,不敢再多议论一句,脚步也不由的向后退去。

    “怎么着?你倒是说句话啊,到底关不关门?”,官差又开始催促了。

    罗英不由的望望远处,而后淡淡的说了一句:‘你算个什么东西?扯虎皮做大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那官差一瞪眼,不由的将头缩了回去,而后又不时的打量着眼前之人,一脸的疑惑。

    ‘难道?这真是个有来头的主儿?’。

    经常在这街上地界混,要说察言观色、看人下菜,就属这号人了。

    据他们的经验,但凡敢对官差耍横的:要么有人给撑腰,要么就是活的不耐烦了。

    这个诚信堂有些来历,买卖也做的挺大,显然不是后者。

    “吆喝,你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真拿老子是个雏儿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也管不了那么多,那官差决定自己为自己挽回面子,就当是冒个险:“兄弟们,将这几人都锁了,带回衙门再说”。

    “唏嘘,这是要来这真的了……”,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锁谁啊?要带道那个衙门呢?’。

    一个厚重的声音传来,众人稍作反应,这才纷纷转过身来,却见一队人马正走了过来。

    那官差们立刻将佩刀收起,急忙上前跪道:“知府大人,……你怎么来了?……我们这是在处理,……有人这里殴斗,就带人过来看看,不想惊动了知府大人,小的罪该万死……”。

    知府姜飞越也是听有人‘说’这里出了事,这才匆匆赶了过来。

    还好,来的不算晚。

    ‘万死?以本官看,你死一次够了,不过朝廷有王法,但不是你嘴里说的那个——王法’。

    姜飞越吩咐左右:“将这几人,连同门口那鼻青脸肿的,全部带回衙门……”。

    “知府大人英明……”,人群中一阵欢呼,只是不知到底是谁喊得第一句……

 第725章 这话问的

    听说要升堂,知府衙门一下子热闹起来,不少热心的路人一路从诚信堂分店跟到了这里,只为看个热闹。//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不过这个热闹很快就结束了,新上任的知府姜飞越还真不愧是昔日都察院的御史,审起案子来头头是道,那几个前来闹事男子乖乖的招供了。

    都是怕死的主儿,又那么的贪财,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对付的,几乎不用费吹灰之力。

    “将这些人全部带下去”。

    签字画押后,姜飞越吩咐衙役清退闲人,只留下诚信堂分店的罗英。

    出于避嫌,他又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句:“你们诚信堂此次虽被人挑衅,但店中日常经营也务必要符合朝廷律法,关于店里的一些规矩,本官还要详细了解……”。

    罗英自然领会,他立刻规规矩矩的回了一句:“是,知府大人”。

    围观的人很快离去,虽有些意犹未尽,但毕竟这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至此,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在众人间的名声也由此传来:知府大人不错,至少比之前的知府曹春强多了,那完全就是个吃软怕硬的墙头草。

    当然,也有人只是微微摇摇头: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更何况一方父母官知府大人呢?

    看看再说,看看再说吧……

    来到后衙,姜飞越亲自招待的罗英,这个待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罗英是吗?”。

    摈弃众人后,姜飞越和蔼的问了一句:“你们这个诚信堂的东家是谁?”。

    罗英微微一怔,而后毕恭毕敬道:“回大人的话,我们诚信堂的东家名叫穆一虹,当时是在京城开的,如今除了京城的店铺外,扬州府、保定府,还有大理府也有几家店铺,都是正常买卖”。

    姜飞越点点头,没有继续再问关于穆一虹的事儿。

    关于这个穆一虹,他其实是知道的一些的:早在京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就曾听过这位女子的大名。

    这一点,想必其他衙门的人也是如此吧?

    “你之前在蠡县县衙做过事儿?”。

    看来姜飞越对罗英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尤其每次问道他时,分寸把握的极好。

    罗英急忙应道:“是的,那个时候小的是县衙的衙役,当时我们的知县大人,就是如今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樊文予大人”。

    说到樊文予是无心的,也是有意的:毕竟当时在蠡县时,整个县衙就是樊文予在转的。

    同时,姜飞越也是从都察院出来的。

    “哦,那仲大人呢?他那个时候应该也在蠡县衙门,你们应该很熟吧?”。

    姜飞越没有再说樊文予,而是提到了仲逸:“你可知道,仲大人,如今就是咱们这里盐课衙门的提举大人,你来这里开店,就没有去见过他吗?”。

    如今的罗英,早已不是之前在蠡县衙门做衙役的冒失小伙,尤其面对的是堂堂四品知府。

    “嗨,知府大人你有所不知……”。

    罗英叹口气,不由的向门外望望,而后便有些无奈的说了一声:“知府大人,实不相瞒,在下与仲大人还真不熟,当时他在蠡县时,只是知县大人的一个幕友,我们只听樊大人的,也就冷落了些他。只是没想到后来人家竟然做了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悔不该当初……”。

    姜飞越淡淡一笑,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杯,随意问了一句:“不是吧?当初仲大人在入仕前,在京城不是还开了家若一当铺,那个时候你不就是那里的伙计吗?”。

    这么一说,罗英心中便是暗暗一惊:原本以为这个姜飞越与樊文予同为都察院的同僚,方才在审案时也能做到公道,谁不成想如今被‘刨根问底’,说的竟然是关于仲大人的。

    顿时,罗英几乎要哭诉道:“嗨,知府大人不说这事儿还好,当时在下确实在若一当铺干过,只是因为一些工钱上的事儿,与仲大人没有协商好……”。

    他继续道:“当时也就以为他就是个店铺的东家,实在不行就另外找家店继续干,就在那个时候,来了穆少东家将那个店盘下,而且还给我们涨了工钱,并许诺:若能干够十年,还管吃管住一辈子”。

    姜飞越不由的点点头,但罗英却依旧愁眉不展道:“虽然如此,但在下现在还是很后悔当初的决定:若是不要与仲大人翻脸,现在何必连他的门都不敢进?谁能想到……他会做官呢?”。

    罗英感慨道:“天下说大真大,但说小……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到大理这么远的地方,没有想到还是遇到了昔日的故人。我们当时都没有将这位仲先生当回事,谁能想到他会到从五品的朝廷命官呢?”。

    诉了半天苦,硬是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见风使舵、投其所好”的人,有用的人就巴结,没有用的人就不理。

    平心而论,这番话对罗英来说,简直太冤枉他了。

    姜飞越面不改色,依旧之前的口吻:“原来是这样啊,不过……即便如此,你更应该去盐课衙门找他,之前那些,都是些小误会嘛……”。

    罗英方才茶杯,低头道:“哎,在下倒是想去,只是不知人家仲大人接待不接待?”。

    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啊?

    “实话告诉你吧,前几日,就在你们准备在这里开分店时,仲大人就托人捎来话了: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要本官多多照顾你们”。

    姜飞越笑道:“本官与樊大人也是故交了,当初是一起参加的科考,后来他在刑部时,本官就在都察院,经常有一些来往的”……

    出了知府衙门,罗英终于暗暗松口气:要么说人家做知府大人呢,这说话的水平,简直没谁了。

    若从樊文予的角度而言,姜飞越这番话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违背规矩的照顾,也能说的过去。

    问起仲逸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樊大人与仲大人的交情好多人知道,毕竟如今到了大理,问起昔日的那点‘交情’也没有什么不可。

    来到诚信堂的门口,就见陶朔早已候在那里。

    为打发时间,这小子正手里拿着一个花瓶,大约看了有好些时辰了吧?

 第726章 干嘛不早说?

    “发生什么事?你怎么跑到诚信堂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来到一个包间,这是专门招待那些讲排场的主顾。

    这些人往往出手阔绰,买的都是玉器瓷器之类的贵重物品,能享受包房这样的待遇,而且还有一杯好茶喝。

    所谓的‘招待茶’绝不是次品,就像之前那几人打翻在地茶杯,还真是宋朝的玩意儿,只是没有那么想象中的那么值钱而已。

    “罗大哥,不得不说,仲大人是最英明的”。

    陶朔其实是不怎么会品茶的,在他看来,好茶与不好的茶,只有一个标准:银子贵的便是好茶,反之则是那种次货。

    罗英笑道:“这么大费周折的来店里,就为了说这么一句?”。

    关于陶朔在陈府大院里的‘杰出表现’,罗英已早有耳闻,这没有任何悬念。

    陶朔起身,开始娓娓道来:“顺利进入陈府后,我如今已经做到了家丁们羡艳的差事,不仅活儿轻松,还赚的银子多……罗大哥,你可曾想到:那晚,他陈覃贼喊捉贼,但最后还是被我识破,不就五十两银子吗?也太小看我了……”。

    罗英听了半天,不由的笑出声来:“你这小子,那里是说仲大人英明,分明就是在拐弯抹角的在说:你自己才是最英明的吗?”。

    对陶朔,罗英一直是很照顾的,从年纪而言,陶朔就是小兄弟的角色,理应照顾,而能被仲逸从东南福建带到京城,自然也非‘等闲之辈’。

    “罗大哥,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我们现在开始说正事吧”。

    闲话玩笑几句后,陶朔压低声音道:“今日上午,听我们那里的陶管家说,明日有重要任务,让我今晚早点休息,并给了一两银子,说是上街改善伙食,买些酒肉什么的”。

    说着,陶朔将那块银子放到了桌上:“一顿吃一两银子,我如今也是豪主儿了”。

    罗英问道:“有什么正事?他们没有说吗?”。

    陶朔微微摇摇头:“这个倒是没说,但又是让我早点休息,又是让我改善伙食,应该是要我出趟院门,而且事情很紧,需要养好体力”。

    出远门?罗英有些意外:虽说陶朔如今也还算机灵,但毕竟年纪还小,若在城里还有他照顾着,退一步讲,仲大人即便不方便出面,也可以派其他人去。

    可一旦出了城,距离太远,就凭陶朔的本事,还是令人有些不放心的。

    “那这样吧,我明日从店里派两个可靠的兄弟到陈府大门外,见你们出来后,这便跟在你们身后,一旦有突然意外,兄弟们也好有个照应才是”。

    表面上,罗英是这里的‘大掌柜’,就连真正的分店掌柜罗良都要听他的,众人都能看的出来,毕竟他是直接受穆一虹差遣。

    做买卖不假,但在京城时罗英就有明确的‘任务’,但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这里,自然也不仅仅是为开个分店。

    说到要派人跟着陶朔,一来是为他的安危着想,二来也是方便:一旦陶朔得到什么消息,便可将这个消息传出来,而不至于再来诚信堂或盐课衙门。

    “盐课衙门那里你千万不能去,除非有重大变故”。

    罗英想起方才在知府衙门与姜飞越的对话,不由的又向陶朔叮嘱了这么一句。

    初来这里时,他们曾以仲夫人的娘家人自居,好在后来再也没有去,而平日里盐课衙门与知府衙门也没有什么来往。

    更何况以姜飞越的地位,也不是一般人能与他说上话的。也正是因为此,这位知府大人也就无法听到一些连普通人都听到的消息了。

    虽是这么说,但也算是一个失误,想必以仲姝的智慧,她很快做出调整,将此事推到一个更合理的说法上来。

    不管怎么说,罗英与陶朔在忙完这阵子后都会回京城,不会再来大理了。

    说倒盐课衙门,陶朔自然领会,他重重点点头:请罗大哥放心,我自由分寸。

    ‘不过,……倒是有一件事儿,这个陈府里有个后院,看上去花花草草种了不少,但就是不让进去。莫说我一个小的家丁,就是陈覃的那些妻妾们,也不能进去。大家只能在院子里转悠,好在院子也大,花花草草也不少’。

    陶朔说起了他的疑问,眼下也只能找罗英说说了:‘罗大哥你说这个陈覃,不会在后院埋了什么宝贝吧?’。

    这倒是确实新鲜,但明显听着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罗英笑道:“宝贝倒是应该不会,否则,这不是欲盖弥彰了吗?”。

    想到这里,他又叹道:“不管这个陈覃在做户部侍郎时干了什么,但对仲大人而言,就看他是不是插手了盐务的事,无论倒腾盐引,还是参与贩卖私盐,这都是仲大人份内该管的”。

    陶朔眼睛瞪大老大,竟开始来回踱步起来,片刻之后他突然转过身来:“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仲大人如今是盐课衙门的提举大人,只要是与盐务有关的,他都可以管”。

    “哎呀,那你干嘛不早点说呢?这下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