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略-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大哥,不好啦,有人要端了我们山寨”。

    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山匪,进门便扑倒在地,一脸惊慌道:“门口,已经有几十个兄弟被……被杀了……”。

    “何人如此大胆?”。

    大当家的一拍桌子,瞬间将躺椅上的大刀攥在手里:“弟兄们,操家伙,和老子到门外看看,是那个不要命的……”。

    如此一说,众人纷纷举起各自的兵器,一副拼死的节奏。

    只是有人用力过猛,醉意上头,竟有些站不稳了。

    “大哥,要不要派人告诉九爷?看来来人有些来头,我担心……”。

    说话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不过他的手里没有兵器,看样子是个出谋划策的角色。

    那老大摆摆手道:“那是你们的事儿,与九爷负责交接的,……老子不管……这么多人,还怕他们不成?”。

    那中年男子立刻点点头,带了两名随从向一侧过道中走去,匆匆离去的样子,完全就是在逃命。

    ‘这就是个窝囊废,不知九爷怎么会看上怎么个人?’,那老大已跳上酒桌,顺势就向门口扑去。

    众人纷纷举起大刀长毛跟了上去,叫喊声比身手强多了。

    灯光下,一柄长剑闪闪发光,手起剑落之际,连续的叫喊声变的渐渐消停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的应声而倒。

    ‘兄弟,是个什么来头?能否报上名来?老子不杀无名之鬼’。

    见身边的人一个个的倒下去,那所谓的老大也就成了光杆老大,再无人可供他差遣,只剩自己这比脚气还大的口气。

    “你算个什么东西?我的名号是你能问的吗?”。

    仲逸转过身去,冷冷的说了一句:“说吧,这些年,你背着老爷藏了多少银子?这笔账,也该算算了吧?”。

    那老大心中不由的一怔,竟瘫坐在地上:难道?是陈崔九派来灭口的?

    按理说,这不应该,老子都是给他卖命的,他陈崔九也就是为陈覃卖命的,为什么要动‘自己人’呢?

    一声‘老爷’而不是‘九爷’,让这个小山寨的大当家彻底懵逼了。

    ‘不管是谁,老子只认银子,不过谁要是要老子的命,老子还是保住性命要紧’。

    那老大快速盘算一番,立刻跪到在地道:“这位兄弟,你出来闯荡也无非是为了银子,他陈崔九今日敢对我动手,保不住明日就是拿你开刀,陈覃也例外,那只老狐狸……”。

    豁出去了,这个大当家决定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说吧,你要多少银子,只要兄弟有的都给你,只求兄弟高抬贵手,饶过在下这条贱命,他日再报大恩大德。

    “一千两,够不够?”,那人已是跪求了。

    不得不说,能坐到老大的位置,多少还是有些过人之处的。

    仲逸猛地转身,手中之剑再次旋转,看的那人一阵缭乱。

    ‘啊,我的腿……’,片刻之后,一阵哀嚎声起,满是救命之声。

    ‘好好好,我们山寨所有的藏银都在……’。

    那老大举起一双血手,有气无力道:“都给你,都给你,饶过小的一命……”。

    山腰一侧,那名向陈崔九报信的中年男子正着急忙慌向山下奔去,却被脚下杂草一绊,抬头时却不见了两个随从。

    再次转身时,看到的是眼前一柄长剑。

    “老爷这么信任你,你竟然背着陈崔九,与那小小山寨的当家私藏银子,好大的胆子”。

    那人冷冷的说了一句,之后便将长剑再次向上顶去。

    中年男子立刻跪地求饶:“冤枉,这真是冤枉小的了,小的怎么敢?”。

    眼前之人立刻制止道:“少废话,想活命的话拿银子来……”。

 第753章 听师姐的

    当初在东南福建时,那倭贼头领放出话:愿出万金悬赏献上兵书之人。(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之前在北漠无名山下,吴风更是得戎一昶授意,为兵书几乎追到了凌云山。

    从此之后,关于凌云子当年神秘兵书之事风云再起,闹得沸沸扬扬。无论军中、衙门,还是民间,皆已不对此不再陌生。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此事之所以传到大理府,并非针对仲逸而来,而是消息恰恰传到这里而已。

    北漠鞑靼、东南来犯的倭贼,外有京城用人蠢蠢欲动,消息传到西南的云南之地,也就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

    算起来,大理府的陈覃如今才知道此事,还算晚了很多。

    关注此事者,每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为银子者居多,不管是向何人脱手,只要银子能到手,都值得去冒着险。

    而对身居高位之人来说,银子倒是其次,若真有此书,他日飞黄腾达、加官进爵,也是指日可待。

    当此情形,这件事儿的真假反倒无人去追究了。

    谣言一旦被驾驭,其势之猛、其势之凶,堪比刀剑、远胜刀剑……

    仲姝终究还是看出了师弟兼夫君的仲逸,她断定这个小小的山寨因打乱眼下的探矿计划,被灭掉是迟早的事儿。

    而仲逸之所以如此快速上山,还是因师父兵书一事:如同当年事关自己的身世,一旦有人要动师父,仲逸也就不是原来的仲逸了。

    仲姝来的还确是时候,二人再次完美协作,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

    那匆匆忙着向黑金山陈崔九报信的中年男子,此刻与山寨老大是同样的心思:不管因什么原因,不管陈覃还是陈崔九的意思,他们唯独先要躲命才是真的。

    至于银子嘛,该舍得是时候还是要舍出去,再说了,这些又不是全部,总归是会为自己留下一点的。

    常言‘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专靠巧取豪夺所得的银子,来的更快,压根就不能用日积月累、辛劳勤作来对比。

    “放心吧,这个报信的上山后见到那大当家的,二人很快就会明白了”。

    仲姝淡淡的说了一句:“尽管他们目前还想不出陈覃或陈崔九为何要杀人灭口,但他们绝不会冒着险去核实,这也是恶人所等带来另一个有利面”。

    末了,她又补充了一句:‘当然,用不了几日,这一带的其他山匪头领很快就会得知此事,人心惶惶之下,难免就会想到自保了……’。

    仲逸笑道:“到时,陈崔九就不会再真正可号令他们了,内讧之事,就看他们自己……”。

    夜色不错,月光轻轻、夜风微微,犹如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们二人为了一只蓝翡翠鸟而做了一次夜行之人。

    今夜,亦是如此。

    “我们这就去陈府,务必要在今晚将此人除掉”。

    仲逸已不再是多年的他,宝剑中血迹未干,却又要再次拔剑而出。

    多少有点煞风景,仲姝微微摇摇头道:“不行,我们今晚不能动手,这个陈覃必死,但不是今晚……”。

    对眼前之人再熟悉不过,甚至于多年前那个叫‘难难’的小男孩,仲姝心中再清楚不过:说起剑术,师弟确实差了点,但论起谋略,三人当中,他当之无愧。

    而一旦牵扯到诸如身世之事,亦或将自己的家人牵扯进来,他的这位师弟就变得与常人无异。

    毫无疑问,凌云山就是仲逸的家,是他们每个人家,凌云子自然就是这个家的灵魂所在。

    文武兼备的仲大人,甚至于不如常人,这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正如任何人都有软肋,真正的刀枪不入、毫无破绽之人,那便是非神即佛了。

    仲逸同样有些惊讶,眼前之人是他的夫人,也是师姐,她的意见务必要慎重考虑,这也是多年以来二人形成的默契。

    这一点,连同远在京城的师兄也是一样,没有例外。

    见仲姝断然否决了他的计划,仲逸直言道:“为什么?这个陈覃私开铜矿,草菅人命,视苦力为草木;染指盐务,参与贩卖私盐,而如今又插手兵书之事……”。

    仲逸不愿再说下去:“此人必除之,我已有铁证在手,何惧之有?”。

    仲姝不再说话,只顾默默向前走去,一种担忧再起:师弟如此思绪,对一个真正的谋者来说,是犯了大忌的。

    仲逸立刻上前追上她,从他神情来看,依旧没改变主意的意思。

    ‘总之,你今晚不能动陈覃,务必要听我的’。

    仲姝不容置疑道:“这是以你的师姐身份在对你说话,不必在议”。

    当初在凌云山时,凌云子曾叮嘱过:但凡与仲逸在衙门职衔无关之事,无关衙门、无关朝廷时,二人有争端,以仲姝的意见为准。

    就目前而言,表面来看,仲逸对陈覃动手是为他私开铜矿、染指盐务,实则是因此人插手师父兵书一事,这才是他的催命符。

    “师父兵书一事,既与你这个朝廷命官无关,也非朝廷委你的差事,与你是否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盐课提举司提举,皆无关”。

    仲姝上前轻轻抚住仲逸的双耳,微微摇头道:“按照师父之命,你得——听我的”。

    一阵风过,仲逸只得无奈的抓住仲姝的双手,长长叹口气。

    ‘师姐,……听你的……’,仲逸不由的打个冷颤,有些冷的感觉、能让人冷静下来那种。

    仲姝原本是想劝他几句的,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

    正如方才所说:她不仅是仲逸的大夫人,更是他的师姐,来自凌云山的师姐。

    “好久没有收到师兄的来信了,上次我们去信,好像还没有收到回信吧?”。

    月色不错,二人相依而坐,别有一番感觉、在欣赏着难得的夜景。

    “师兄如今身为京为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又兼有防护京卫之责,或许是差务所致,过些日子会来信的……”。

    仲姝很享受当前的夜景,转而微微道:“今晚,我们不说师兄,就说说你,说说我们……”。

 第754章 东边太阳西边雨

    自朱载垕继位后,朝廷内外发生诸多变化,相比嘉靖一朝,有些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不得不说,当初抗倭大捷起了很大作用。当初在裕王府时,朱载垕就曾与翰林院侍读仲逸说起过开放海禁、重建海贸的计划,而如今这一点得以实现。

    嘉靖一朝,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北虏南寇之患,而东南开通海禁,不再‘片帆不得下海’后,倭寇的活动也得以很大的控制,倭患已基本得以解决。

    对北方鞑靼的策略,朱载垕首先任名将戚继光为都督府同知,领京城与东北防务,军事部署卓有成效,后与鞑靼的通贡互市协定,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北方之患。

    此举之后,北方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硝烟,为各地百姓赢得了难得的一片安宁,但顾此及彼而没有区分对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东北女真的渐渐壮大,为日后的北方战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若从眼前而言,解决了北虏南寇之患这个大难题,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百姓们不在谈虎色变,日子也能就这么过下去。

    这其中得益于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的治军有方、能征善战,也有王崇古、谭纶的多方功劳,多年的隐患总算得以控制,倒也是事实。

    对仲逸而言,他似乎离这些文臣武将的距离还很远,但他在东南抗倭时用兵之道,漠北与鞑靼的多日决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载垕的决定,进而促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以至于至今在两地都有关于这位‘文官’出身的仲大人的顺口溜,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人们常有‘内忧外患’之说,边疆之患暂时得以控制,但‘内忧’之患却悄然升起,以至于当人们发现时,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朱载垕继位之初,内阁由徐阶掌管,但徐阶似乎并不能驾驭内阁其他成员。或许他做一个内阁次辅更为合适,由此也就引起郭朴、高拱等人的不满,加上后来的张居正等,情势就变得更加复杂。

    说起来,高拱也是徐阶举荐起来的,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接任徐阶的李春芳为人宽厚而气魄才力不足,内阁再次引发揣测。

    而徐阶掌管吏部,又有与朱载垕在裕王府多年的交情,复出后的他雄心勃勃、以天下为己任,大有直奔首辅之势。

    而细细想来,就目前而言,除了高拱,似乎还真没有这个更为合适的人选,而张居正此时已入阁,他虽不能一步执掌内阁,但私下里与司礼监的冯保交好,而这个冯保又偏偏对高拱不满……

    据此,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因此而引发诸多争端,一个小小的变故,就会使多日的矛盾一触即发。

    暂时解决‘外患’的朱载垕,渐渐没有了刚继位时的那份雄心,进而将注意力大多转移到后宫,这也是这位皇帝多被诟病之处:纵欲过度和大量服用丹药不仅损耗身心,也耽误了朝廷的布局,更为他的匆匆离开帝位而埋下隐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这日午后,一队人马匆匆向北而行,一路过关换马,直奔京城方向,数日后便抵达。

    密报到了京城,皇帝朱载垕召集众臣议事,所有人大吃一惊。

    由此,内阁再次引发一阵争议,朱载垕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而各方争执不下,事情一时竟被搁置……

    而这一切对远在西南偏远之地的仲逸而言,是与他毫无关系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今日天气不错,仲逸与仲姝起的很早,用过饭后,他们二人在盐课衙门细细走了一圈,值守的衙役再次将衙门清扫一遍,以至做到一尘不染。

    盐课衙门的差事已然步入常态,盐户们改进制盐之法得以明显改进,产盐的数量的增加了不少,令人振奋。

    更为振奋之处却远不止于此:根据云南布政司传朝廷旨意,因大理府的产盐成色好、数量多,今年可适当加价,并增加了盐引的数量。

    消息一出,盐户们欢喜鼓舞,简直睡梦中都可以笑醒来:这样的旨意,连想都不敢不敢想。

    而众人之所以如此振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仲大人:或许这样的旨意,只有仲大人才可以接受,也只有仲大人才配得到。

    这番热情在云南当地的衙门中却反应平平,在他们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眼馋的好差事,但这样的差事很难落到自己身上。

    众所周知,仲逸与两位皇帝的特殊交情,尤其在裕王的侍读的那些时日……连同之后数次出京奉旨办差,仅是东南抗倭和北漠抵御鞑靼两项,就足以让他人望尘莫及。

    ‘万岁对仲大人的信任,是我等可望不可及的’。

    衙门中的各位大人大多是这样的反应:天热了,我们还是那凉快那呆着吧。

    说是这么说,但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旨意是通过云南布政使司传达的,不是直接来的盐课衙门,这着实让仲逸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对盐户们而言,仲大人从此再也不用给他们银子来贴补吃喝用度了,这便是天大的事儿:是的,自从仲大人来后,盐课衙门确实变天了,但他们更需要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天,盐课衙门外,聚集了不少盐户,林大团等老资历的盐户努力的维持着现场,来的人多,大家兴致太高,几乎要挤破了头。

    来盐课衙门的,大多是阔绰的不能再阔绰的主儿,增加盐引后,盐商们首先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赶到这里,一早就排在院外,等候这位传奇的仲大人。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我们仲大人发话了:所有盐经验过之后,任何人不得掺假、掺杂,不管运往何处、销往何处。否则,下次就不要进我们盐课衙门的大门了”。

    说话的是肖大可,他最近可真忙的够呛,一方面要与灶户们庆贺,还得忙衙门的事务。

    不过他愿意,乐在其中嘛。

    ‘请仲大人放心,我们都是本分商人,自然不会弄那些个掺假、掺杂之事’。

    盐商们纷纷表态:请开始吧,我们都等不及啦……

 第755章 出盐啦

    盐课提举司衙门前一片热闹,有人在看热闹,有人来凑热闹,更多的人还是觉得眼下之事与自己有关。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盐商们拿着盐引来换盐,听说五井盐矿今年产了新盐,哪怕是加价也在所不惜,完全不用担心销路,更不用担心他们手里的银子不够用。

    “拿好了,待会儿去盐井处领盐,我们那里有专门的人负责,请大伙儿记得排队啊”。

    肖大可说了一通,自己干脆从站台上跳了下来,来到仲逸身边道:“仲大人,要不还是让我过去看看吧,这些个兔崽子,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眼下正是缺人之际,程默去了京城后还未归来,若论盐务来说,肖大可确实是一把好手,当面验盐,非他莫属。

    ‘去吧,连同林大团那些老灶户,你们一起去吧’,仲逸说了这么一句,却见知府衙门的姜飞越正从一侧走了过来,异常的低调。

    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节奏,怎么说在人家的底盘上,这位知府大人还是要见一见的。

    “知府大人这边请”。

    仲逸说了这么一句,便将姜飞越请到了客堂,见二人离去户,肖大可立刻唤来林大团等人,匆匆向盐井而去。

    其他盐户们早已侯在哪里,见肖大可等人靠近时,不由的上前问了一句:“怎么没有见仲大人?今日这个场面,仲大人应该来啊,没有他,就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

    肖大可四下望望,而后淡淡的说了一句:“操你的心,仲大人身为提举司提举,难道他就天天呆在这盐井边,那你们都喝西北风去?”。

    “是是是,大可兄弟对……”,肖大可与这些人再熟悉不过,众人玩笑几句,便开始准备出盐。

    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只等一过秤,就可以起了。

    盐商们纷纷凑了过来,瞪大了眼睛一睹为快:“仲大人果真名不虚传啊,这成色,都赶的上宫里进贡的了,……换作往年,真是闻所未闻啊”。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肖大可上前,向众人吩咐道:“你们的家伙事都准备好了吗?”。

    那盐商们纷纷转过身,不远处是一排排的马车,连同赶车的苦力、护送的壮士,站的还算整齐。

    肖大可随意瞄了一眼,似乎觉得这些人陌生的很,但见眼前的盐商之前倒是大多见过的,一旁的人正忙着催促他,也就没有再多看两眼。

    林大团正忙着带人上盐,脸上皆是喜悦之色:几年的收成不错,远远超乎了他们每个人的想象,而之前小女的下落终于确定,不日将能在大理府见面,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振奋的呢?

    盐商们纷纷吩咐自己的人过来装盐,车子立刻装的满满的,连拉车的马儿都不由的动动四蹄,似乎要陷进去一般。

    树荫之下,不少过路的农夫正驻足而立,好奇看着这难得的场面。这些人大多是正往田里赶去干活的,也有附近农田的,这些人大多是受过仲大人恩惠的。

    人群中,一名不起眼的老者正悠闲的坐在那里,他的身后是几个年轻的男子,他们正朝这边往来,似乎也在看热闹一般。

    灶户们兴致颇高,又有盐商们的苦力帮忙,盐车很快装满,看热闹的人也渐渐散去。

    “肖大人辛苦啦,我们这便启辰了,本是要在城中摆一桌的,但你看这时辰……”。

    为首的两个盐商来到肖大可身边,满脸笑意的为他递过一块儿布巾:“天儿热,擦擦汗……”。

    肖大可有些纳闷,才将布巾打开,却见里面一张银票跳了出来:一千两。

    灶户们各自忙各自的活计,盐商们却看得清楚:肖大人,你们这里产盐成色如此之好,下次能不能……多来点?

    说话间就是一千两银子的手笔,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肖大可连忙将布巾递了过去:“你们说的这是什么话?朝廷有规制,我们看盐引,何来‘多一点’之说?再说了,这样的事儿,你们找仲大人说啊”。

    布巾硬往手里塞,顺便又了一句:“我就是个未入流的库大使,不是什么肖大人,诸位抬举我了”。

    盐商们只顾推辞,加快脚步准备离去,低声说了一句:“仲大人是什么人?我们岂能见得到?还是先与肖大哥交个兄弟吧”。

    迂回战术?肖大可微微一愣:你们想得美,想通过我搭上仲大人的关系,门儿都没有。

    好像银子多的花不出去似的,盐商们已纷纷来到自己的车队前,跨上马背后便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这不是贱么?”,布巾还是在自己的手里,肖大可心里却暗暗骂起来:这要换到平日里,之前的同提举王核、库大师刘通,不知中间顺了多少银子?

    “大伙儿加把劲儿,明日还有一批”。

    肖大可来到一个土台之上,向众人大声喊道:“仲大人说了,这里每个人都有赏银,晚饭加菜,保证好就好肉——管够”。

    ‘哦……’,人群中又是欢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