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世家-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父的话,无非就是两个结果,第一,狄咏狄大人亲手将这份奏折烧毁,第二,就是你亲手把你的叔父送上断头台。”

    看狄安还是有些不明白,蔡道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宦官都不得干政,更何况你们这些武官啊!”

    狄安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句话也不再啰嗦,只是朝着蔡道拱了拱手,便立刻翻身上马,跳上蔡道在九州岛给狄安买得女真马,牵着另外一匹母马飞驰而去。

    蔡道望着狄安远去的背影,心中哀叹,他既不是皇上,也不是皇子,如果不是为了大宋亿万个善良的百姓,他才不会为赵宋这些操|蛋皇帝的江山操这个心。

    他立刻命令就近找一个大县的城外,找了一间客栈驻扎了下来,旅途劳累也该让孩子们多歇一歇。毕竟,其中有不少孩子的年龄比蔡道还小。

    不过,蔡道并没有就这么被动的等下去,他写了两封书信,吩咐手下的人,让他骑快马迅速返回密州。让蔡家留守在密州的办事人员立刻乘船返回孝慈里。

    其中一封信是带给蔡伯偂模飧隼霞一镉星肿悖饧掠兴锍牡幕埃銎鹗虑槔淳透邮掳牍Ρ读恕1暇梗痰朗值紫驴捎玫娜耸翟谑翘倭恕V劣诙苑降降谆岵换岵斡氲秸饧虑榈敝校睦镆裁挥械祝荒芗南M诓滩畟‘个人的觉悟了。

    剩下一封信,自然是交给蔡喜的。蔡道在信中详细叙述了自己打算尽可能多的收购中原地区农民手中粮食的计划,并且,他还列出了自己拟定的第二个方案。

    如果,蔡确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蔡道并不打算硬来,即便不让宋神宗知道这件事也无所谓。

    第二个方案就是在朝廷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的情况下拟定的。

    首先,蔡道让蔡喜都搜集一下坚固的淡水船舶,而且,让造船厂的匠师和工人们一起,放下手头其他所有的工作,在接下来这一个月里加班加点,尽可能多的建造一些沙船。

    其次,安排人用蔡道从倭国前来的铜钱在运河的两岸地区,高价收购沿岸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蔡道个人的力量和财富当然有限,但是能做一点,还是要多做一点。而且,这些收购上来的粮食,蔡道打算用这些粮食和朝廷交换陈粮,然后用那些陈粮酿造出烈酒。

    用陈粮酿造的酒,肯定比不上用新收的高粱酿造出来的就,不过,那些烈酒的买家几乎都是大辽国人,就略微降低一些价格,当成是中档酒卖给对方就行了。

    换粮食这件事,通过他大伯蔡京就成。毕竟,蔡家现在还是开封府尹。

    最后,蔡道就可以用这些稍低一些档次的烈酒,从辽国手中换取大量的耕牛,在以适当的价格卖给民间。这么一倒手,蔡道自己即便赚不下钱,也算是为这些可爱善良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罢了。

    积善之家有余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狄安骑着宝马良驹,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急匆匆赶回了汴梁城。

    刚一入城,他并没有立刻归家,而是赶往了蔡确的府邸所在。

    这是,天已到了黄昏时刻,蔡确刚好下值回家,就听到门丁来禀报。

    “老爷,狄府的狄安突然骑快马来到咱们府门外,他说有急事要见您!这是他给您的书信。”宰相门前七品官,如果不是狄安身份特殊,又花了五两银子,这封信还真不一定当晚就能送到蔡确的面前。

    说实话,在大宋,毕竟文武殊途。

    蔡确拿到了信,即便立刻看了,也不一定会在当晚就召见这些求见自己的武官。自郑侠入京之后,他就成了司马光这些保守派大臣们的马前卒,一直在暗地里伺机寻找变法派的错处。而现在,蔡确就是变法派的头面人物,说话做事自然就要谨小慎微一些,以免授人以柄。

    哪怕是狄安,如果他一直在京,这位副相肯定不会搭理这位年轻的将领。

    可是,蔡确却知道,自从清明节后,狄安就被宋神宗派去保护归乡的蔡道去了。他突然就这么急匆匆返回汴梁城,如果真有急事的话,他应该立刻进宫觐见官家才是。可是,据自家门子的说法,狄安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样子,根本就像是回过家的样子。

    综合这些有限的情报,蔡确便猜测,狄安这么火急火燎的求见自己,这十有九八是那个蔡家的小娃娃有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必然不小,且只能由自己去办。所以,狄安才会这么突然的就来拜访自己。

    “你去把狄小将军带到偏厅,准备好吃食,先让他吃些东西,缓一缓,稍后我再去见他。去吧!”吩咐完,蔡确摆摆手,就把门子赶了出去,他自己则拆开这封信。

    果然,纸上隶书所写的字立刻跃入了蔡确的眼帘,这种写法早已传遍了整个汴梁城。对于这种新出现的隶书,汴梁城中褒贬不一。可单凭这一点,蔡确就非常欣赏蔡道这个孩子,在没有人教导他的情况之下,这孩子居然还能另辟蹊径的学会了这么独特的隶书写完,真是难能可贵啊!

    蔡氏兄弟如今还年轻,可他们的书法不敢说是独步天下。可即便苏氏兄弟那么高的文学水平,如果单比书法的话,还是比不上这两蔡的。这孩子就算是一辈子死练楷书,也肯定比不上他的两个长辈。

    蔡道虽然写的很多,蔡确却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看完信中的内容,蔡确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是被蔡道信中的内容惊到了。作为副相,作为变法派的急先锋,跟着王安石实施新政这么多年,他又如何不知道常平仓中存在的弊端呢?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蔡道这个孩子这么小,居然能够观察到这细节。难道,他的老师真是那位老神仙不成。不然的话,就根本无法解释一个六岁孩子,居然能如此深刻的了解‘谷贱伤农’这个成语的含义。

    更何况,蔡道还在信中写了他自己拟定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蔡确也不得不感叹,如果自己有这么个儿子或者孙子,那真是祖先开眼了。

    可是,整个中原丰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宋神宗的耳朵里。蔡确如果在此时就把这件事进谏给官家,真得是最恰当的时机吗?

    宋神宗自从继位以来,一直灾祸不断,如果不是王安石变法给他赚的了大量的财富,赵宋江山早就要破产了。如今难得遇到这么一个丰收之年,官家如何能够不兴奋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5 蔡确

    (全本小说网,。)

    宋神宗自从继位以来,一直灾祸不断。如果不是王安石,通过变法的方式给他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赵宋江山早就已经破产了。

    仁宗皇帝说是个好皇帝,可是留给他父亲宋英宗和自己的江山却是个烂摊子。他刚刚接手的时候,无论是内库还是户部的国库,早就已经快空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丰收之年,官家如何能够不兴奋呢?

    这时候,蔡卞的这个二儿子突然让自己上这么一道奏折,这不是破官家的冷水吗?

    可是,这件事也的确就像那个孩子说的那么严重。

    谷贱伤农,古今不变。蔡确其实知道,汉代的常平仓实施到了大宋,早就已经弊端丛生了。

    拗相公王安石肯可能也早就知道这一点,但是,熙宁年间,全国总体的形势,不要说是丰收了,如果不发生灾祸,那就谢天谢地了。王安石怎么敢在那个时候提出整顿常平仓的要求呢?

    先不提宋神宗知道这件事情的反应究竟会如何。

    蔡确在王安石手下干了那么多年,自吕惠卿被贬,王安石二次罢相,就是他一直在主持变法的事宜。所以,对常平仓的弊端,蔡确不能说是耳熟能详,但也算是了然于心了。说实话,对于这件事,蔡道所提出的处理方法,蔡确还真没有这个胆量当众提出来。

    信上提到的这件事,如果真要按照蔡道的计划来实施的话,他蔡确得罪的可就不仅仅是朝中这些保守派的那些大臣,而是要得罪全天下的士绅啊!

    “老爷,小狄将军已经用完饭了!”就在蔡确沉思的时候,下人立刻来禀报,狄安已经用完了饭,正在偏厅等着他的答复呢!

    “前头带路!”说完,蔡确将信收进怀中,站起身跟在下人的身后来到了偏厅,就看到狄安一个人站在偏厅之内,焦躁不安地在其中来回地踱着步子。

    狄安一看到蔡确来了,连忙上前深施一礼,说道:“蔡相爷,晚上多有打扰啊!”

    “无妨!”蔡确摆了摆手,示意狄安坐下,他自己坐下以后,这才问道:“你们这一路还顺利吧!怎么这一回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前些天,官家还在说,京城里那块地都已经收割完毕,你们怎么还没有回京呢?”

    的确,蔡道这一次归乡,虽然说是要带回那些收养的男孩子,可走的时间确实有些太长了。也难怪宋神宗会问起这件事。

    狄安连忙起身,唱了一个诺,解释道:“蔡相爷,御武副尉他顾虑到那些孩子太小,走陆路的话,根本受不了这一路上长途跋涉。所以,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安排船只,让这些孩子乘船,要他们适应海上行船的颠簸。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们这才耽误了返京的时间。”

    对于这一点,狄安和蔡道早已达成了共识。对于其他人,哪怕是狄安的亲叔叔狄咏,也是这套说辞。这套说法听起来合情合理,可那些一直盯着蔡道的细作,肯定能够发现这套说辞只是个幌子。这是因为,蔡道在倭国抢到了大量的宝贝,私下里想要进献给宋神宗。所以,这件事情,肯定不能让朝中的大臣知晓。

    所以,蔡道才能说服狄安,用这个谎言去敷衍那些关心自己行程的大臣们。

    至于之后大家伙正式进京的时候,狄安一定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地禀报给宋神宗的。

    “原来如此!”说完这四个字,不知为什么,这个老狐狸居然不说话了。

    狄安是个武人,平时还算聪明一些,跟在蔡道身边的这些日子,也涨了不少的知识。却一点也想不出面前这个老狐狸心中的想法,而且,御武副尉那个孩子临来前也嘱咐过他。

    假如蔡确不肯见他的话,此事作罢。假如蔡确见了他,却不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狄安就直接了当的摊牌。秋收的时间也就是这么半个月,根本浪费不起,没工夫陪这些老狐狸绕弯子。

    所以,狄安便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心里话:“蔡相爷,那封信您想必已经看了。您只需要说一句话,愿不愿意将信中的内容上奏给官家。”

    蔡确本来想抻一抻狄安,他没有想到这小子说话居然会这么直接,把他心中有些想说的话,直接堵在了嘴里。

    场面僵持了一会儿。

    “呃!”蔡确最终还是开了口,说道:“贤侄啊!你有没有想过,这封信如果由老夫上奏给朝廷,从内容上来看,整件事实施起来的话,那可就又是一条变法啦!那些老顽固得知以后,肯定会大力阻拦的。而且,这件事得罪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全天下所有的士绅啊!”

    “其实,老夫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要推脱。而是想要劝一劝你和御武副尉,如果真想做成这件事的话,最好还是由那个孩子他自己将这件事上奏官家,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一些。”

    “蔡相爷,御武副尉说了,如果是其他事情,他自然不敢劳烦您老人家。可是,秋收时间也就在这半个月之内结束,百姓们辛劳了半年多,好不容易收获了粮食,有不少人急需铜钱,却被那些粮商压价。您也许不知道,我们一路行来,每斗麦子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五文,有些无良奸商给出的价格更低,三四文他们都敢开出来。刻不容缓啊!”狄安把蔡道嘱咐的说辞说了一遍。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作为大宋国的副相,蔡确还是了解一些实务的。

    他也许不知道粮食收购价格已经突破了底线,可还是知道,最近几日,汴梁城中的米粮铺子里,每斗粮食的价格已经降到了十文,甚至是八九文。这对于汴梁城中几百万的市民来说是好事,可对于全天下的农夫来说,却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谷贱伤农啊!贤侄啊!这封奏折,老夫可以上。可是,你想过没有,这奏折一上,肯定会有无数的官员和贵戚反对,一旦官家犹豫不决的话,还是会耽误时间的。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不但得罪了大批人,还没有把事情做了,那可如何是好啊!”蔡确一句话就点到了事情的关键点。

    老狐狸的确是老狐狸,蔡确知道,他如今虽然是变法派的领秀人物,可无论是声望还是官家的宠信,他都比不上王安石。不然的话,他现在也不会被官家任命为副相,而让那个三旨宰相王珪骑在他的头上了。

    “蔡相爷,的确如您所说。不过,御武副尉也说过,咱们把奏折递上去,尽人事,听天命。他想要的结果,也只不过是把这个政策在汴梁城周边的各个属县推行下去,而他自己则在靠近运河两岸的地方大量收购粮食。相爷您和我们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就算是帮助了这些百姓了。您只要在大殿上,坚持己见,官家最终会答应你的这个建议的。”这还是蔡道教给狄安的办法。

    对于可能出现的状况,蔡道早就做出了种种的推测。如果这件事情推行下去,肯定会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即便是变法派内部,肯定也达不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而且,在大殿上,很有可能也会有变法派的人站出来反对蔡道的这份奏折。

    即便这一次,宋神宗很快地做出了决定,可是,如果地方上的官员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话,不但帮不到身处于苦难之中的老百姓,甚至反而会加深他们的苦痛。就像当初,王安石硬着头皮在全国推行‘青苗法’的,最终的结果,除了他爹蔡卞和少数官员以外,其他州府县根本就是在利用‘青苗法’在替他们自己牟取私利。

    选定重点区域,试点实施新法,这是后世改革中惯用的手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6 又见童谣

    (全本小说网,。)

    选定重点区域,试点实施新法,这是后世改革中惯用的手法。

    “蔡相爷,御武副尉的伯父如今还是开封府尹。您完全可以命令他在整个汴梁城周边实施这个计划。而且,汴梁城周边各县,匹马一日便可往返,如果有那个县令敢阴奉阳违或者胡作非为的话,您可以立即将之罢免。这样的话,就完全可以‘青苗法’实施中那样的错误了。”

    当狄安把蔡道给出的解决办法说出口,这一刻,就连蔡确也不得不感叹,蔡卞的这个孩子实在是太聪明了。如果他早出生那么几年的话,王安石具体实施的那些变法,说不定就会取得成功。

    当然,蔡确也就是这么感慨一下,就是蔡确早生那么几年又能如何,以王安石的性格,拗相公怎么会去听取一个娃娃的建议呢。

    蔡道还提出了一个可行性计划,蔡确可以先和在朝中的变法大臣商量一下,如果有大臣愿意支持这个计划的,可以派出得力的干将,在更多的丰收区域实施计划。当然,肯定会有人不赞成,甚至提出异议,蔡确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敲打一下那些持反对意见或者想左右逢源的大臣。

    蔡确可以警告他们,不赞成,可以!但是,如果谁在大殿上拖了他的后腿的话,后果自负。

    蔡道的这个建议,虽然有些霸道,但是,事情紧急,不得不如此。而蔡确就非常欣赏这个建议,这么做的话,他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变法派大臣中的地位,顺便大力扶持自己的手下。

    蔡确又和狄安认真的商议了一番之后,狄安便告辞离开。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之所以不回家,是因为他如今还有任务在身,如果蔡道一日不会京城,他就一日不能归家。

    狄安却不知道,自他入京以来,就立刻被人给盯上了。

    ……

    在汴梁城内城一座有些破旧的小宅子中,一个佝偻着要的中年人,正向书房中的一个中年官员禀报着。

    “老爷,狄安刚刚从蔡确府中出来了,可是,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打听到狄安这时候进京,具体是为了什么事情吗?还有,那个妖童也进京了吗?”那个中年官员面容有些苍老,面相严肃,看上去正气凛然,可他的下属,还是能够从他的双眼之中看出一丝阴鸷。

    “还请老爷恕罪。狄安一进京就进了蔡确的府邸,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接触过。而且,蔡确那厮对家中一向防备甚严。小的暗中送入蔡府的人,不是突然失踪了,就是突然断了联系。所以,属下实在是打探不出狄安此次进京的真正目的。还有,此次只是狄安一个人进京的。”这个下人战战兢兢地说完了,他小心翼翼地看着主人脸上的表情。

    中年官员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温言抚慰道:“唉!郑一啊!老爷我也知道你这阵子辛苦了,毕竟进京时日尚短,能打探到狄安突然入京,还进了蔡确的府邸这件事情,说明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老爷我怎么会怪罪于你呢?”

    “谢老爷宽宏!小的这就亲自去客栈盯着狄安,一旦找到机会,一定要搜一搜他身上的包裹。”

    “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就不管了。总之,你尽力就好,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安全。……”中年官员又仔细叮嘱了一番,这才把下人打发了出去。

    这个中年官员就是被宋神宗重新招入京城的郑侠。

    郑侠此次被诏回京城,并不是那些保守派的老大人们的功劳,几经打听之后,他只是听说这次是宋神宗乾纲独断,这才有了回京的机会。可是,市面上老是有传闻,说这是那个妖童蔡道给宋神宗提得建议。

    对于这种传闻,先开始的时候,郑侠是嗤之以鼻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乌台诗案中的三个要犯——王先,王巩和苏。

    先是前驸马王先被宋神宗甩到了大理国,听说先开始过得挺滋润,后来有传闻说,他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大理国中的一个蛮族,被这个蛮族抓走了。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可是,在宋国没有一个人敢于在宋神宗面前提起这件事情的。既然大宋国都没有人关心这位前驸马的安慰,大理国就更不会有人去关心这个浪荡子了。

    接着,就是王巩。仙游县离郑侠老家福|清县不远,以往也算是烟瘴之地,比岭南好不到哪里去。可是,经过上一次的探查,郑侠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那个妖童,使得那块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完全比得上京畿属县的上县。王巩到了那里,也算是脱离了苦海。

    最后就是乌台诗案的主犯苏轼,他居然被调到了泾原路,去担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而郑侠自己呢?在岭南逛了一年回来,不但没有升官,反而一回来就被闲置起来。宋神宗直到现在都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职务,只是给了他一个正六品通直郎的寄禄官。到现在,连一个闲职都没有给他。最初,他以为宋神宗最次也得给他一个御史的职位。

    而五路伐夏那个众说纷纭的大事中,高遵裕被贬的比任何人都远,直接到琼州那里去钓鱼去了。

    其他各路大将的官位虽然都有下降。可是,宋神宗将高遵裕都贬的那么远,其他人也就没有任何的怨气了。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是因为谁的原因,败了就是败了。

    刘昌祚和种谔之前也回了一次京城,就因为高遵裕被贬,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怨气,对宋神宗可谓是感激涕零啊!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妖童蔡道之前对宋神宗的那次冒死进谏。

    所以说,郑侠虽然心里面不愿意承认,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回京是因为妖童蔡道这个事实。可是,

    为什么呢?

    那个妖童为什么要让他回京呢?

    也许,自他进京之后,那两句在京城里才广为流传的童谣,正是妖童蔡道想要让自己留在京城的根本原因吧!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子产玄孙,除灾济难。

    汴梁城中,只要不是瞎子,都能从这两句童谣当中品出不同的味道,这是在映射他郑侠啊!

    在世人看来,第一句话中的指控最严重。

    韩非子曾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一句话把两个意思都给包了。

    可在郑侠看来,第二句童谣才是这首童谣真正致命的地方。

    画流民图,提头跪雨的典故,谁都知道这是他郑侠的杰作。可是,他自己清楚那个提头跪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在换成别的灾害,他又该怎么办呢?

    再加上,子产这个人,姬姓,名侨,字子产,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贵族,担任郑国国相二十多年。

    郑侠自己和他的家族可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子产的后人啊!

    负天下之誉,却没有被任命为相。

    宋神宗听到这两句童谣之后,肯定会怀疑,这件事是郑侠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