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世家-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部分保守派大臣们又如何看不清如今的形势?
可是,一旦牵扯到自家的利益,亲属们便不肯让步。他们当中又有几人能够不顾及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呢。司马光只顾着在他地洞里修书,家里的一切事物都交给了养子司马康。
郑侠到任后,有心拜访司马光,商议这件事,谁知见他的还是司马康。洛阳耆英会其他大佬们也都有样学样,本人全部都不出面,事情都交给自己的小辈去做。
结果,郑侠在洛阳是寸步难行,监督的结果就是洛阳还是像以往那样,常平仓内收购的粮食根本就没有一粒是属于老百姓的。
相反,被派到属县的那些品级很低、声望也不及郑侠的官员,却一个个都完成了任务。
如果没有对比的话,洛阳府的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那么对郑侠的行为也就没有多少感触。
可是,如今既然有了对比,而且还是近在咫尺。
有对比自然就有伤害。所以,在事后,郑侠才发现,这一下子他可被坑惨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7 收粮后的处置
(全本小说网,。)
有对比自然就有伤害。所以,在事后,郑侠才发现,这一下子他可被坑惨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蔡道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留给郑侠的一个礼物,这句童谣,无形之中对郑侠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先开始,郑侠并不太以为然,对这种小手段嗤之以鼻。可是,自洛阳之行结束后,回到汴梁城,他就猛然发现,如今他自己不但在官员中声望大减,在老百姓眼里也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比起江湖传闻的运财童子蔡道,那就更是星光比烛火了。
洛阳府更是把他贬的一文不值。
蔡道还没有直接出手,只是在半年前留下的一个后手。在丰收之年,郑侠却自己把自己给坑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蔡道对于这件事肯定非常高兴。对于蔡确和章敦这两个大佬的政治智慧也是有了第一次最直观的感受。
运河两岸收购粮食和众多监察御史参与的常平仓收粮,大体上维持了一个月就基本上结束了。
这些任命时间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的监察御史们,其中不少人有了一个华夏史上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光荣的职称——临时工。
保守派大臣举荐的人选,其中超过九成都没有能够成功转正,除了那些新科进士以外,这些人忙碌了一场,最后连一根官毛都没有捞到。郑侠这个倒霉催的,非但自己名声在西京洛阳地区臭了大街,回京之后,又被宋神宗挂了起来,别说具体的官职了,宋神宗根本就没有再召见过他。
而变法派举荐的人选,其中只有不到一成成功的转正为正式的监察御史。这个比率其实已经很高了,毕竟监察御史的人数本身并没有定数,只是随着官家的意愿来确定。宋神宗当然不会把这么一个重要的部门全都置于变法派麾下,广开言路是大宋朝每一位皇帝的必备品质。
剩下的其他人选,有七成有了具体的官职,各个部门都有,除了个别表现突出的人选之外,其他都由吏部相关人员拟定。
其余的两成,一部分被腐蚀拉拢的,不用宋神宗处理,蔡确和章敦对于这些反骨仔深恶痛绝,就把他们全都贬到了岭南。
而那些纯粹的书呆子,有后台的被安排到京城当教谕,没有后台的全都被安置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当主簿,这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吧。
反而是蔡道得利最大,宋神宗把整个水泊梁山赐给他,当然不是封地。只是交与他临时管理,旨意上还说,不论是济州知州,或是巨野县、郓城县都不得干预这片土地的运作。不过,宋神宗也不是白白把这块地送给蔡道,他还是设置了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整个水泊梁山上面的土地,不管能不能种地,最终每年都要上交给国家两倍的赋税。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田税,还有其他苛捐杂税。为此,宋神宗还特意派了户部中属于保守派的官员前来测量整个水泊梁山的土地面积,好以此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水泊梁山是在宋朝才真正行成规模的,根据当地每年水文情况,实际土地面积还会不断的变化。所以,这位领头的保守派大臣老老实实的测量完之后,还从实际测量的结果当中,特意减了一成的征税土地面积。
不过,蔡道并没有接受对方的好意。水泊梁山实际测量的面积越大,到时候,收获的成果就更加能说明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对得起‘送财童子’这个外号。
为了感谢那些在偷袭中舍死忘生,牺牲或者伤残的禁军,蔡道还专门请旨,将伤残的禁军,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那些丢掉性命禁军们的家属全部都都安置到了水泊梁山。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如果在没有任何兄弟,对于他们的家人无疑是一个灾难。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自从进入汴梁城之后,又有多少这样的‘伯仁’有意无意的因为他而死呢?对于这一点,蔡道自己也算不清楚。可是,他只要知道一个,就要想法设法的帮助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
这就是蔡道这个吊丝男做人的原则。
宋神宗看到他的奏折以后,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也是无可无不可。还是童言无忌,如果蔡道今年到了十五岁的话,他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被砍掉,谁也说不清楚。
还好,他只有六岁。
对于这样在别人看来相当苛刻的条件,蔡道却高高兴兴地当着传旨人的面接着旨意。不是他自大,这点赋税,在他看来,仅仅凭借水泊梁山上田地里耕种的粮食就完全够了。
一个月的时间,蔡道除了在铜钱运抵之后的最初两天里,参与了几次之外,其他时间也并没有闲着。
他那时主要的任务就是酿酒,毕竟收了这么多的粮食,再将之运到汴梁城并不划算。即便水泊梁山通着运河,可是这些越收越多的粮食,如果不用来酿酒的话,又能卖谁呢?
去年,大宋国的河北地区和大辽国的南|京地区都遭遇了蝗灾,可是,今年,幽州居然和中原一样获得了极大的丰收。经过大宋国使者的观察,大辽国田里庄稼的长势居然比河北地区还要好。
所以,蔡道就安排自己从孝慈里带来的酿酒师傅和在整个运河两岸招募的工匠,在收粮的同时,一面开垦荒地,一面建立非常大的酿酒厂,铸冶厂以及酒具厂。
酿酒厂自然是酿酒,铸冶厂是利用金属铸造酿酒的工具,酒具厂是制造陶器和瓷器,用来盛纳酿好的美酒。蔡道打算酿造就是二锅头。这种酒酿造方法相对简单,口感辛辣,非常适合严寒地带的人饮用。
这就是蔡道打算在暗中实施的藏富于民计划的根本。
用美酒从大辽国换取金银,以及大量的耕牛。如果遇上寒冬,蔡道也可以把通过辽国商人把美酒卖到更远的游牧民族,换取他们的特产,以及以往被冻死的那些牛羊的尸体。冬天,北方非常寒冷,是个天然的大冰箱,如果这些东西经过及时处理的话,完全可以运送到大宋国。
这些东西可以谨献给宋神宗,让他把肉分给禁军作为新年、节日的赏赐,既能改善士兵们的体制,也能获取其他的利润,比如羊皮、牛骨之类。
借着宋神宗暗中的指令,皇储延安郡王赵佣的名头,蔡道打算三年之内在整个北方推广他的种植技术,以及养殖家禽或者牲畜的技术。
最主要的就是推广养猪的技术。因为,一旦大宋境内养猪的规模不断扩大,生猪的出栏率和长成速度就会大大提高,猪肉的价格势必也会大幅度降低。而此时,被调任到泾原路早在被贬到黄州之时,已经研制出东坡肉,大大增强了猪肉的可食用性和口感。
一旦引到普通百姓大量、经常食用猪肉,既可以增强普通百姓的体制,也可以减少百姓平日里对粮食的食用量,以及对羊肉的依赖。
失去了河套地区,以及幽云十六州,大宋本来就缺少牧场,羊的主要来源就是和辽国、西夏和吐蕃进行交易,大宋官方和百姓养殖的效率并不高。
一头猪,如果技术推广顺利的话,这就可谓是一举而三得。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蔡道将这三个工厂建立起来,可是,酿酒的这件事,他就顾不上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8 烈酒
(全本小说网,。)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蔡道将这三个工厂建立起来,可是,酿酒的这件事,他就顾不上了。
好在从家里带来的这位酿酒师还算是靠谱,在建立酿酒厂的时候,根据蔡道记录的方法,他就已经成功酿制出了二锅头。当然,他拿来的样品根本就入不了蔡道的眼,无论是口感、度数、颜色都比不上后世勾兑出来的正统二锅头。可是,如果和大宋国最烈的美酒相比较,那就是仙酒了。
看着眼前的还有些浑浊的二锅头,蔡道命人把狄安招了过来。
“狄将军,尝尝这个酒!”
狄安看了一眼蔡道,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怒气,他跑前跑后,既要忙着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还要带着禁军维持好秩序。可自从到了这个鬼地方之后,这个鬼孩子只露了两面就不见人影了。谁知道,这小孩子家家的居然酿起了酒来。真不知道官家为什么这么信任他。
一个外行人,能酿出什么好酒,狄安是这么想得,他一言不发地走到桌前,直接随手拿起酒坛子,猛喝了一大口。
“噗!”结果,这一口酒好悬没有把狄安给辣死,略显浑浊的酒液顺着嘴巴,沿着咽喉,流进身体,沿途像火烧般,一下子就让年轻的小将军喷了。
先开始,烈酒入口的时候,狄安真以为这是蔡道给他喝的酒里面下了毒药了,可随着烈酒慢慢流入身体,并且迅速被吸收,一股眩晕的感觉涌上心头,直冲顶梁。
仅仅是一口没有完全喝进去的酒几乎就让狄安差一点喝醉了。
狄安感到不可思议,可蔡道觉得这厮酒量实在是太浅了。刚才,他已经抿了一点,感觉非常不满意,因为这个酒的度数实在是有些低了,大约也就是三四十度的样子,而且有些浑浊。实在是离他理想中的二锅头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蔡道眯着眼睛,看着白面小将陡然变成了红脸大叔,嘴角挂着不屑的神情。
对方那副鬼样子,明显是看不起自己,狄安自然能够看得出,可是,他现在无暇理会对方的态度,因为这个酒品相虽然一般,可是,实在是太好喝了。
而且,狄安迅速想得到了这个烈酒的价值。他之前一直在纳闷,蔡道收了这么多粮食,一直也没有在水泊梁山里修建任何大的仓库,把所有收到的粮食都运回汴梁城,根本就是得不偿失。因为他离京的时候,有消息说今年中原各地大丰收,就连汴梁城里的仓库都被装满了,现在工部和户部还在合力加盖更多的粮仓。
根本就没有必要把粮食运回去。
有了这个酒,狄安才真正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将所收到的粮食全都酿成烈酒,而且,早在汴梁城的时候,就听说,这个孩子跟辽国驻汴梁城的商人有联系,难道他是想用这些美酒换取辽国的马匹。
如果真要用这些烈酒换的话,狄安相信,上百匹马还真能换得回来,甚至于对方会赠送给他一两匹没有经过阉割的宝马良驹,因为他知道辽国的商人和贵族根本就挡不住这个烈酒的诱|惑。可是,如果是上千匹马的话,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希望。
这么多粮食酿出来的酒的数量肯定也会非常多,他又该如何消化呢?
卖给大宋的商人,这种酒在北方的确是有很多的销路,可是,到了南方的话,可就没有任何的竞争可能性。
“不错!真得很不错。御武副尉,你这里还有更多的这种酒吗?剩下的我全包了。”狄安自己首先就受不了它的诱|惑了。
蔡道先抬起小手,伸出了一根手指头,摇着头说道:“两贯钱一坛,而且现在就只有这么一坛,不二价。狄将军,贫道奉劝您一句,在没有喝惯这种酒之前,千万不要像刚才那样,喝得太急太猛。那样的话,对于这种烈酒来说,可实在是太浪费啦!”
“真小气!”狄安嘟囔了一句,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银子,大致有十两,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钱,洒家给你了,多出来就是订金。别以为我不清楚,你那些粮食的用途。”
他还真不客气,蔡道拿起那块银子,并没有向后世电视剧或者电影上那样,把银子放在嘴里面咬一咬,试一试银子的成色。银子也是重金属,他才没有这样的癖好。
既然自己手下已经大致摸索出酿造二锅头的方法,蔡道也就放心了,他此刻心中怀疑,自己刚才向狄安报的价格是不是有些太低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因为,蔡道在指点一下这个酿造师,看看能不能找出方法,把这个就的品相和度数在提高一些,那么就可以大大方方的把烈酒的零售价格大幅度提高。
嗯!和辽国换取耕牛的时候,一斤装的烈酒换取一头没有经过阉割的公牛,或者两头母牛。至于冬天被冻死的那些牲口,可以用粮食或者美酒换,那些之前没人要的东西,想必也并不值钱。
至于大宋国内,蔡道打算零售价格卖到十贯一坛,而且只是一斤装的小坛子。批发价格,可以给大客户打九折,至于那些打算将美酒卖到西夏或者青唐的商人,蔡道可以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
对了,蔡道手下的这位酿酒师也姓蔡,名字叫做蔡杜康。听说他父亲就是个酒鬼,所以他才有了这么个名字。那个蔡狗子就是他的本家侄子,所以,蔡道才知道的这么详细。他为人忠厚老实,一辈子都在酿酒厂打转,所以根本不虞被别人挖走。
一天之后,在蔡道的亲自指点之下,蔡杜康又成功酿出了度数更高的烈酒,可是,酒色浑浊度问题还是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在蔡杜康和狄安看来,蔡道对新出来的这酒,实在是太吹毛求疵了。如此美酒,有那么一点点残渣不是很正常嘛!因为,市面上,除了一些果酒之外,只要是粮食酿造的酒都会有残渣。
蔡道在后世自然不是酿酒的砖家,他也没有亲自动手酿过酒,仅仅是看书知道通过蒸馏的办法来获取高度酒液。但是,这并不表示他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用棉布或者绣布多层过滤的方法,就可以大大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是,成本的问题却成了更大的一个问题。
用绣布过滤,不是不可以,不过过滤出来的美酒如果卖不出五十贯的价格,可就有些亏了。毕竟,绣布本身的价格就很高。
至于棉花,在如今的大宋国,还没有推广开来,南方北方踪迹难寻,也只有在琼州岛上那个渺无人烟的地方才会有它的踪迹。
前几年,在孝慈里的时候,蔡道也通过海商得到了一些种子,而且已经试种成功了。可是,蔡道想要在北方种植成功,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推广那就更是大问题。
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宋国的国土本身就很狭窄,中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种粮食尚且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啊!
在没有见到实际利益之前,一向信任自己的宋神宗也不会支持自己大范围推广棉花的种植的。所以,当得知官家将水泊梁山整个交给自己管理,蔡道可真是高兴坏了。
不过,在安排好一些事物之后,蔡道不得不带着孩子们离开水泊梁山了。因为,秋收完毕,艮岳那块地也该到了耕种冬小麦的时节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他继续在这里耽搁下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9 回京
(全本小说网,。)
不过,在安排好一些事物之后,蔡道不得不带着孩子们离开水泊梁山了。因为,秋收完毕,艮岳那块地也该到了耕种冬小麦的时节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他继续在这里耽搁下去。
回程的时候,蔡道一行人所带的行李还没有原来多。
那些从倭国劫掠来得宝物和书籍早就被另外一队禁军送进了汴梁城,这一次,是通过陆路运输的。开始,不是没有人提议,这些东西应该由运河运输,这种方式相对于陆路来说,简便,消耗少,且速度也相对要快不少。可就一点让蔡道和狄安共同否了这项提议,安全问题。
如果还像上次一样,禁军的队伍半道上被人偷袭,陆路上,众人可以用大车结成圆阵防守,这次他们可是带着神臂弓和一架床子弩。在陆地上,他们就是陡然碰见了辽国精锐骑兵,对方也别想讨得了好处。
如果是在河流之中,那么安全就成了以个天大的问题了。
对于这一点,两人在长崎外海的经历早就已经深有体会了。
松浦党,作为积年的海盗团,海战经验丰富,如果真得和蔡道的战舰真刀真枪的斗起来。他即便仗着战舰高大,结构稳固,水密隔间的技术也让自己的战舰没有那么容易沉没。可是,即便赢了对方,也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
蔡道仅仅凭着一百多名,训练时间平均不超过两年的海豚突击队,就一下子凿沉了几乎整个海盗团的主力战舰。
如果,藏在暗处的敌人也和自己来这么一手,单靠蔡狗子和铁柱两个人,根本斗不过这些常年在黄河和运河中讨生活的水匪。
没有了贵重物品,蔡道一行人也都感到了轻松。
可是,宋神宗还是不放心蔡道的安全,他在得知狄安率领的队伍又遭遇偷袭之后,就又加派了一队禁军前来接应他们,特别是蔡道。
按照旨意,狄安第二次带来的两队禁军中的一队,让其中的一半禁军驻扎在这里,一方面是防备有土匪或者山贼打这块地方的主意,另外一方面,宋神宗干脆就打算把这些受伤的士兵沙汰出禁军的队伍,顺势就变成屯垦兵。
其实,留下来的多是一些老弱和在偷袭中失去了继续作战能力的士兵。
蔡道对此并没有太计较,只要把水军训练好,水泊梁山就不会害怕任何的悍匪和山贼的进攻。大宋的水泊梁山,说穿了就相当于内陆地区一座孤岛。四周围都被水路环绕,一旦打不过对方,留下来的人呆在水泊之中,任何人也奈何不了上面的人。
水泊梁山的重要性,还是他专门上奏给宋神宗和各位丞相的。这块地方,有见识的人只要亲眼看过之后,都会明白他的担心。
这才是宋神宗将水泊梁山交给蔡道管理,并派出一小队禁军的根本原因。
由于种植冬小麦的时间比较紧急,所以,蔡道脱离了大队,跟着新来的将领抢先出发,赶回了汴梁城。
又是快到黄昏时刻,蔡道才进了城。他有心先去保育院休息一下。可是,他还是小看了他自己如今的地位。得到蔡道入京的消息之后,哪怕宫门已经落了锁,宋神宗还是命令石得一,顺着宫墙用吊篮将蔡道吊进了皇宫。这让外面那些探听消息的人唏嘘不已。
这种宠遇,哪怕是王安石的亲孙子或者宋神宗亲弟弟的儿子来了,也赶不上这个小妖童分毫。
不过,大多数人也觉得理所应当,知道艮岳那块地详情的人心中都有数,如果换了其他皇帝在位,也会对这个孩子宠遇有加的。更何况,现在不管是变法派或者保守派都知道了,之前常平仓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蔡确的主意,完全是这个孩子的一封信,才引起来的。
“陛下,贫道急急赶回京城,您也总得让贫道休息一晚上再说,贫道真得已经很累了。再说,这风尘仆仆的,也不适合见您不是吗?”蔡道苦着脸,看着面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父子俩。
“哈哈哈!”蔡道此次之行实在是太惊艳了,每到一地都会卷起天大的风波。所以,宋神宗就是喜欢看这个神童委屈的样子。小的十分的开心:“好了,朕此次召你进宫,就是想让你今晚,好好的休息一下,明日好早一点向朕禀报具体的行程。”
“陛下,这不合适吧?”蔡道装作惊慌不安地样子,仓皇地朝四周望了望,“这里可是皇宫呀,贫道毕竟是个外臣!”
“怕什么,朕的地盘,朕说什么就是什么!”宋神宗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那就谢谢陛下了,贫道告退!”一路行来,即便他坐得是马车,可也实在撑不住了,毕竟只是个六岁的孩子。
石得一早就得到了吩咐,让一个小太监领着蔡道到了一座有些偏僻的偏殿休息。落锁之前,让他进入皇宫,已经算是破例了,所以,一直跟着他的那几个手下都被挡在了宫外。
蔡道是真得累了,顾不得洗漱,躺在床上沾枕就着。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蔡道就被几个小太监早早叫醒了。
这次在觐见宋神宗,就不能像昨天那么随意了。晨起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沐浴更衣。好在现在是夏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