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臣世家-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青苗法,这是王安石着重推出的一个利民之法,可是,结果除了个别比较用心的地方官员之外,这个新法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害人之法。司马光想要废除他也无可厚非,这时又有以为保守派的重臣劝阻他,可是,司马光又把别人的劝阻当成了耳旁风。
这个人就是范仲淹的次子,人称‘布衣宰相’的范纯仁,司马光坚持要废除“青苗法”的时候,范纯仁却不为然。他亲口劝阻司马光说:“王安石制定的法令有其可取的一面,不必因人废言。”
可司马光这个人不通实物,骨子里同王安石一样的执拗。
所以,司马光暗中威逼曾布做这种事,他曾布能干吗?还要不要脸了。
他之所以脱离变法派,只是出于与蔡确和章敦他们的政见这类的原因而已。
可是,如今这副对联一出,算是点到了他和蔡京的死穴。
墙头草,说得好啊!
这下子,脸皮已经被人拔干净了。
曾布得到消息之后,没有去户部衙门继续办公,而是把住关在书房之中,长吁短叹,一个人再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当初,因为弹劾吕嘉问,他被迫辞官,被人视作叛出变法派,可他曾布对于过世的宋神宗、对于赏识他的王安石、对于自己都问心无愧。
可是,此次进京,曾布这才想清楚,他真得做错了。
宋神宗英年早逝,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变法派失势也就是自然在所难免,可是,他又何必趟这趟浑水呢?
悔不当初啊!
“父亲,你如何了?如今已经过了午时,你不吃饭如何能行呢?”这时,门外传来了说话声。
这个时候有胆子来叫门的,除了自己的四子,书呆子曾纡,又会有谁呢?
“进来吧!你伯父起程了吗?”曾布暂时放下了愁绪,问道。
曾纡推门进来,一听父亲居然问得是这个问题,一时间紧张,差一点让门槛绊了一跤,好不容易站定后,怯生生地回答道:“啊!父亲,伯父昨天也是午时的时候,出了汴梁城了。大哥他们昨天已经代您去送过伯父他们了。”
“什么,我不是吩咐过,你伯父出发之前,一定要来通知我吗?怎么就耽误了整整一天才告诉我呢?”曾布一听这话,怒喝道。
“儿子……我……!”曾纡一时间哑口无言,这件事是大哥他们一起商量的,他根本没有插言的机会。
“唉!”曾布也看出来了,这件事还真不是这个木讷孩子办得事,所以,他叹了一声气,吩咐道:“算了,你去告诉你娘,让她安排人收拾所有人的行装。去吧!”
“诺!”曾纡见父亲没有继续发火,施了一个礼,想就这么转身离开,可有不死心,便大着胆子说道:“父亲,还是先把饭吃了吧,身体要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4 出大事了!2
(全本小说网,。)
“诺!”曾纡见父亲没有继续发火,施了一个礼,想就这么转身离开,可有不死心,便大着胆子说道:“父亲,还是先把饭吃了吧,身体要紧!”
“嗯!去安排吧,记得,要把为父的话先去告诉你娘知道。”曾布听了儿子的话,心中一暖,温言答应了一声。
曾纡迈着笨拙的步子,悄悄地离开了父亲的书房,曾布看着儿子的背影,咬紧牙关下定了决心。
“司马光,你这个伪君子,既然如此逼我,大不了就辞官不做。我南丰曾氏难道还怕了你这个老阉货吗?”说了句狠话,曾布却不会就这么辞官,先按照兄长曾巩的嘱咐去做,如果能够转任去当延安府知府,说实话,那里也的确是个不错的位置。
又过了一个时辰,汴梁城里就又传出了大新闻。
曾布,这位刚刚到任没有几天的新任户部尚书,在对联时间之后,立刻进宫请辞,最后,不知道丞相不知道怎么商议的,曾布最后被调任到延安府担任知府,而原知府蔡卞暂时免官。
谁都知道,蔡卞突然被免官,是因为远在江宁府的王安石病重了,放他回来,是有九八就是让他去侍疾的。可是,曾布怎么就会突然被调任到延安府呢?
不是没有人猜到,这事很可能是出自曾巩的主意,可是,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毕竟,曾老先生以往给人的印象,也就是个善于治史的老学究罢了。
这下子,风波还未散去,曾布却可以潇洒地离开风暴中心了,可还有一个倒霉鬼呢?
蔡京如今也是被那副对联整的焦头烂额,曾布再突然一走,他又如何自处呢?
得到消息之后,蔡京并没有像曾布那样呆在家里,而是大大方方地去开封府办公了。可是,他还是听到了一些传闻,已经有不少御史开始私下里串联,目标正是他这个开封府尹。
这件事,汴梁城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是蔡道的手笔,可蔡京就已经基本认定了,这件事十里成有九成是自己那个侄子做的手脚。
就在蔡京犯愁的时候,太皇太后突然派人宣他进宫。
到了勤政殿,太皇太后并没有说话,司马光直接递给了他一份奏折:“蔡府尹,你看看这道奏折吧!”
蔡京战战兢兢地打开了这道奏折,先开始他以为这就是那些参他那些御史奏折中其中的一道而已。谁知道,他打开一看,奏折的确是一位御史所写,而且这位御史恰好就是司马光的一个学生。
奏折中的内容和对联的事情八竿子打不着,弹劾地是蔡确和章敦,真正的意思就是要废除免役法。
蔡京可是听说了,曾布一进京,司马光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药交给他,可是,曾布当时直接就拒绝了。本来,就因为这件事,曾布很快就会再被贬出京城。
谁也没有想到,这副对联一出,却成了这厮的救命稻草了。
因为,太皇太后高滔滔和新任丞相司马光即便再如何痛恨曾布,也不会轻易再动曾布的位置,如果动了,那就会寒了一些愿意投向他们的大臣的心。幸好,曾布也算是知情识趣,他主动请调外任。算是可大家都有台阶可下。
怎么办?
接下来,如何应对?
到底是接还是不接呢?
就在蔡京正在苦苦思索地时候,司马光突然说道:“蔡府尹,京畿之地属你管辖,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五天之内必须完成。”
按照历史的轨迹,蔡京如今就算是再为难,但是以他贪恋权势的本性,一定会接下这个差事的。
不过,一看到司马光那满脸皱纹的老脸,一想到蔡道那板着小脸都不正经的样子,蔡京就心里直发慌。
说实话,虽然他已经决定抛弃变法派,投入司马光这个团体的怀抱,而且,如今那副对联,其实对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可是,如果他这个开封府尹真得按照司马光说得,就这么急切地将免役法在京畿之地彻底废除的话,那不正应了自己就是个墙头草吗?
自己的那个侄子离京之前,就仅仅布置了这么一点小把戏吗?
何况,蔡京还从对联事件的本身,看出了一点别人都没有看出来的深意。
这么一个对联,本来也就是恶心人罢了。
可是,它如今却兑掉了曾布这个户部尚书,直接打击了一个倒向保守派的变法派大臣。
而曾布虽然降职,算是左迁为延安府知府,可是,他也无形中摆脱了汴梁城这个风暴中心的束缚。说起来,他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还赚了。
要知道,延安府可是靠近西夏边境,曾布即便不去挑衅西夏,以西夏人的尿性,他们肯定还会出动大军攻击沿边诸道的,延安府靠近西夏的生命线——横山非常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立功的机会,那是闭着眼睛都能得到。只要不像徐嘻那样主动找死就行了。
而被卸任的蔡卞,他的二弟,却根本没有出手,就一下子提前躲过了之后的政治风暴。
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啊!
蔡京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对联事件十成十是自己这个侄子的手笔。
至于自己?
算不算是那只条被无辜伤及的池鱼呢?蔡京忍不住自嘲道。
又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以及蔑视地看着自己的司马光,蔡京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了。
莫欺少年穷,这句话究竟出自哪里,已经无从考证了。可蔡京此刻想到了自己的侄子蔡道,看到了太皇太后身边和蔡道同岁的新皇赵煦,又一次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两个老人家。
蔡京下定了决心,心说:闹腾吧!看你们两个老东西究竟还能够闹腾多长的时间。
蔡道突然从头上拿下了自己的官帽,冲着高滔滔深施一礼,郑重地说道:“太皇太后,陛下,今日之事,想必您已经知晓,整个汴梁城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的,微臣已经无颜继续在朝为官。微臣此来就是向您请辞了。臣,恳请太皇太后、陛下恩准!”
说完,蔡京就把自己的官帽高高地举在自己的头顶之上,跪在了两位至尊的面前。
“什么?”见此情景,别说是高滔滔和赵煦了,就是司马光也是大吃了一惊,按照他所了解的蔡京,不是应该贪恋权位,恋栈不去吗?
这是怎么了?
这么一天之内,都不按照自己设定的剧本演了。
曾巩如此,
曾布如此
就连,司马光以为十拿九稳的蔡京也临场变卦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
坐在御座后面,只能看到众人半个身子,看到太皇太后高滔滔臀部以上的赵煦,虽然不能发表任何的意见,却在暗自兴奋,紧攥着的小拳头在他的心中不断挥舞。
太好了!
实在是太好了。
曾师傅的两个弟弟都很给力!
臭道士的这个伯父也非常给力啊!
哈哈哈!
赵煦仍然得板着小脸,可他已经在心里打消了三声。
之后,不管勤政殿发生的事情如何发展,蔡京还是坚辞了开封府尹之职,宋神宗驾崩之后,真正挂冠而去的第一人啊!
凡是都有两面性,虽然主动丢官罢职,可这也无形中挽回了蔡京的名声。消息传出去,之后,对联事件对蔡京的影响已经全都消散了,而那个墙头草的外号也就不攻自破了。
之后的事,蔡京所做出的事情,让所有人发现,他们还是小觑蔡京这个人了,他比所有人能够想象到的还要更加决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5 出大事了!3
(全本小说网,。)
之后的事,蔡京所做出的事情,让所有人发现,他们还是小觑蔡京这个人了,他比所有人能够想象到的还要更加决绝。
首先,蔡京命人把自己几乎所有的子女都送上了船,打听到的结果是去江宁。不用问,这肯定是托付给蔡卞的。而他的大儿子蔡攸,也在当天就被人护送着出了汴梁城,出得就是西北方向的大门——卫州门。明白的人自然能够想到,蔡京这么做,肯定是把他的这个亲生儿子送到了白云观,和那个罗锅子一起做伴去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蔡攸也已经出家入道的事情,所以并不感到惊奇。
可蔡道在得到消息之后,变得彻底的目瞪口呆了。对于其他人的黑历史,蔡道这个历史文盲并不清楚。可是,对于宋徽宗朝这个几上几下一品太师的黑历史可以说是太了解了。
他这个伯父怎么能够不接受司马光的命令呢?明明,历史上,蔡京接受了那个在京畿地区废除免役法的任务,而且唯有他在五天的限期内完成了这个任务。
蔡道此时细思极恐,难道他已经渐渐地改变了历史啦?
其实,蔡道早就已经改变了很多人和很多地方的历史,比如说曾巩和他的后母朱氏,比如说夷洲岛和它周边横行的海盗们,还有日后成为大明巨患的倭寇的前身松浦党,以及九州岛上面的格局,甚至于整个倭国和高丽国的沿海地区,都已经因为蔡道的动作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
其次,蔡京立刻命人联系在京的巨商,卖掉了他在汴梁城里的所有产业,他虽然是开封府尹,但是,凭他的品级还是买不到内城的居所,所以,只能找巨商卖掉自己的宅子,而不能向蔡道那样,随便找几个大家族就能处理掉他所有的产业。
而且,蔡京做完这一切,只花了一个时辰的功夫,明明他比曾布进宫的时间还晚,可他偏偏就赶在天黑之前的一个时辰就离开了汴梁城。
最后,蔡京孤身一人,穿着一件白色老旧的儒生服饰,先是去先帝宋神宗的山陵外遥拜了一番,接下来,便直接单人独骑骑着头骡子赶到汴河边,乘船离开了京畿。后来,有消息传来,说蔡京是赶上了蔡家的船队,和蔡道安排归家的那些女孩子们一起返乡的。
汴梁城中,蔡京的这么一番举动给了很多人巨大的触动,很多人都以为蔡京这事破釜沉舟,彻底同当今的朝廷决绝了。
当然,蔡京做得这么绝,根本就是在学蔡道的样子,也是再向新皇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就是要同太皇太后和司马光切割开来。
什么‘以母改子’,那根本就是司马光大逆不道言论的又一个佐证罢了。
其实,大家都误会蔡京了,他之所以做得这么决绝,事实上,是因为他怕了。
蔡京怕再被蔡道这个亲侄子的后续手段所波及,早一天离开汴梁城这个是非之地,就能够早一天得到安全的保障。
一副对联就立刻干掉了两个朝堂上的重臣,那蔡道接下来如果还有手段的话,谁还能接得住呢?
况且,这并不是没有任何先兆的,大家似乎都忽略了那个表面上的老实人曾巩,想必,他们已经忘了,这老头子和自己的老部下蔡老儒昨天就已经离开了汴梁城了?
蔡道这刚刚才离开,他们偏偏就也同样跟着走了,真以为这两位老人是那么急不可耐吗?
其实,这两个老头子要么是接到了蔡道暗中给他们的提示,要么就是曾巩闻到了其中非同寻常的气味。
蔡京如今也嗅到了这种气味,所以,他比曾布要警觉地多,狠下心来,早早就离开了汴梁城。
不过,以蔡道和他自己在汴梁城的声望,这么急切的处理在京中的家产,顶多就是卖不了太高的价格而已,那些巨商们可不敢在这个手腕极其高明的原开封府尹面前玩他们那点商场上的小伎俩。
何况,如今的汴梁城,别说是内城了,就是外城,那也是寸土寸金,寻常的三进三出的宅院也极其难寻,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敢于压价格。
消息传出之后,那些一直观望蔡京动作的人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其中,不少的官员或者学子,都在为蔡京的举动而感到赞叹,比如曾布,他的确是得了不小的便宜,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举动在新皇宋哲宗那里可一点没有讨到好处,反而会给新官家留下一个油滑的印象。反倒不如蔡京做得这么决绝,能够在宋哲宗眼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当然,还有不少人,对蔡京的行为嗤之以鼻,比如蔡确和章敦,还有保守派的一些个大臣,两位此刻还在任上的丞相认为蔡京是胆小如鼠,有他们两个罩着,怕什么呢?
而那些保守派大臣更是给蔡京起了一个颇为形象的外号——‘蔡鼠’。
不过,有一点肯定,那副突然出现的对联,搅动了汴梁城中的波澜,而曾布和蔡京的先后举动,让汴梁城中属于变法派阵营的中下层官员都变得惶恐不安。
之后不久,宫中又传来了小道消息,又有诏书诏回被贬在外的好几位变法派大臣,比如张商英、李定和舒亶,他们三人当初都是变法派当中的中坚人物。
当然,张商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变法派,而是和苏轼一样,同为蜀党。舒亶还是他推荐的,可是,舒亶转身就把他给卖了。
李定和舒亶二人都曾经很受王安石的赏识,也在变法中替王安石冲锋陷阵过。如今,他们也都是因为保守派的反扑而被贬出了汴梁城。
不用问,这肯定又是司马光的主意,他就是要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变法派大臣都是这么硬的骨头,如果再能策反其中一两个的话,就能从变法派内部瓦解因为王安石的离开,本身就已经矛盾重重地阵营。
结果,两位老冤家都回来了,李定这个因为没有给亲生庶母守孝的不孝子却坚辞了诏书,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想要看清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而舒亶最终接受了司马光最初开出的那个条件,由他亲自主导了废除所有新法的行动。这位大人可是状元及第出身啊!反而是张商英对于司马光的决策有些犹疑,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可司马光那个时候已经病重,根本不能够理政了,接替他的吕公著和文彦博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其他人的意见。
最终满怀着希望回京的张商英虽然没有如同曾布那样被赶出汴梁城,却这个几位司马光招引来的几位保守派的宰辅投闲置散。
当然,这都是后话,这几个变法派的大臣如今都不再京城,他们想要归来,尚还需要一些时日。
曾布由于在京城里的家业不小,所以,没有像蔡京那样很快处置完手头的东西,在汴梁城里耽误了一晚。
结果,第二天,曾布就陷入了更大的风波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曾布就被四子焦急的声音给吵醒了。
曾纡顾不上礼节,手里面拿着两张纸急匆匆冲进了他父亲的寝室,大声嚷嚷道:“父亲,你快来看,汴梁城里又出大事了?”看他的样子居然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兴奋。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你这小子是不是又再外面淘到了什么破书,这么快都忘了家里规矩了吗!”曾布躺在床上想事情,好在昨晚没有在那个如夫人哪里,不然真得就尴尬了不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6 福康公主
(全本小说网,。)
曾布躺在床上想事情,好在昨晚没有在那个如夫人哪里,不然真得就尴尬了不是!
“父……父亲大人,您……您还是自己看看吧!”看到父亲这么生气,曾纡被吓的够呛,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十分不妥,但还是大着胆子就手里的两张纸交给曾布。
曾布披了一件上衣坐了起来,接过那两张纸一看,
第一张纸上写得肯定不是诗词,看着是比较新颖的,遣词造句根本毫无文采可言。
其具体内容是:
皇恩浩荡,公主没有文官的名声重要;
恩犹父子,养父没有亲生的老子重要;
丧期稚女,守孝没有买妻的无赖重要;
衣冠禽兽,生母没有回京的愿望重要;
历史评说,公论没有自己的祖先重要;
大宋的子民,小命还没有西夏的一条狗重要。
对于上面的内容,作为朝中的重要官员,曾布倒是能够猜出个一二三来,看其内容写得都是当朝丞相司马光的黑历史。
只有第四条,曾布有点看不明白,他如今虽然对司马光的人品极为不齿,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司马光总编的那部资治通鉴,大体上还是不错的。这历史评书,公论和祖先又是什么关系呢?
接着翻篇,第二张纸上写得就更是简单了。
其内容是:
兖国公主;
庞籍、范仲淹、李定;
登州阿云;
铁钉奇案;伯仁
司马炎和司马孚;
拿着大宋朝的俸禄,却为西夏国办事的官员。
这次上面的字并没有用红颜色书写,而是用得传统的墨字。
曾布看完之后,才陡然发现,这上面的字居然还是司马光自己的字啊,而且看其笔势,这字非常像是取自资治通鉴之上的!
“父亲,这上面写得都是什么意思,儿子这字都认识,可讲得是什么,居然大多都看不明白?您给儿子我将将吗?”曾纡有些兴奋的问道。
曾布并没有回答四子的问题,反而问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咱们家都要离开京城了,你这个逆子一大清早跑出去干什么,还有这两张纸是从哪里捡到的。”
“不不不,父亲,您这就冤枉我了。儿子昨晚并没有看书,而是早早就睡下了,可是并没有睡好,所以起来的比较早。那个时候,街上的更夫,才刚刚打过五更,就听见外面有人大声喧哗。儿子就想派人出去问一问,这时,看门的门子就递给了儿子这两张纸。”说道这里,曾纡就看到曾布一瞪眼睛,就知道父亲这是在责怪自己多事了。
他连忙出言解释道:“儿子并没有离开家门半步,也亲自询问过那个门子,他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将这两张纸塞进咱们的家中的,可是,如今外面满大街都撒的是这两张纸。儿子就是不接,外面也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终于解释完了,曾纡在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父亲,希望曾布能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内容。
可曾纡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曾布由这两张纸想到了昨天,同样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