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初具形态。只是仍受原先蹴鞠规则的影响,三条线之间的配合很不熟练,前锋不回防,后卫不助攻,大范围的传球转移基本不见,整个比赛节奏较慢。。。。。。不过,即使这样,比赛的魅力也远超隔个网子毫无对抗的蹴鞠比赛。球场之上,欢呼、喝彩之声不断响起,如果不是赵佶在此,估计观看的军汉呐喊助威起来更加放肆。

    比赛进行了一会,场边的皇室贵族、朝庭大佬也交头接耳地评论起来,有的互相打听比赛规则,有的预测哪队会赢得比赛,有的为老不进球感到着急。。。。。。

    终于,身穿白衣的神卫营,经过简单的配合,前锋球员接球后连过几人,将球送入对方球门。神卫营观战人员立即雷动欢呼,白队队员也互相击掌庆祝,对方球员则全是懊恼的举动。杨帆也为这球鼓掌喝彩,不得不说,那进球队员的个人技术很是出色。

    “嗨——球进了人家的门里了,你们高兴什么?”杨帆身侧一个王爷模样的人,吹吹胡子大喊道。

    不过一家人正专注于观看比赛,所以没有人去回答他。

    身侧的茂德此时也一脸迷惘,终于忍不住侧过身来问道:“杨大人,为什么那球进了人家的门里,他们还那么高兴。。。。。。”

    杨帆一愣,旋即明白,估计茂德等人认为球应该向自己门里踢,自己得到了球,那才叫得分,踢给人家,不就叫人家赚了便宜?

    看到几个不明规则的达官贵胄,同样有些迷惘,杨帆猜测,抱有茂德这种想法的人不会太少。大宋承平百年,大多数人潜意识里“攻破人家城门”的思想已经沉寂,他们更希望或者说更习惯的认为,进入自家城门的,都是好的东西。

    给茂德解释了一遍规则,告诉她,这足球之戏便是模仿军队作战,有前锋、有中军、有后卫,有攻、有守,还得有战术。。。。。。

    茂德听完,点头“嗯”了一声,又侧过脸去,脸色微红,也不知是不是为了自已这个过于简单的问题感到惭愧。

    接下来的比赛,白队再进一球,黑队又扳回一球,然后上半场结束。规则一如后世,中场休息一刻钟。双方队员都回到各自的替补席,喝水、休息、讨论比赛的得失。

    两支球队没有专门的教练,比赛的踢法、人员的安排,全是靠大家一起商量。队员休息、讨论战术,前来观战的众人也利用这段时间,互相讨论一下,打听比赛规则,了解联赛情况,一时间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杨帆自是不可能闲着,上半场一结束,赵佶便派人将他叫了过去,让他点评比赛情况。杨帆先是将比赛的精彩之处夸奖一番,然后再点出双方战术上的缺陷,最后指出,这足球比赛就好比一场场战斗,需要有一个统帅在一边指挥——我们姑且将他称之为教练。

    听完杨帆的点评,赵佶两眼放光,看样子他对于教练这一职位相当地向往。接下来与高俅的谈话中,隐隐透露出回宫之后,自己将组建一支这样的球队,来挑战高俅的冠军队。至于这支球队的教练,杨帆觉得非赵佶莫属。

    当然,在杨帆看来,这是好事情,反正赵佶不务正业的毛病是改不了的,玩足球总比被蔡京、王鬴他们撺掇着选美女、造公园、玩派对强上不少。而且,做教练还得动脑子,研究战术,至少对前锋、中军、后卫的作用、配合要十分熟悉,这同军队做战的道理是相同的,说不定赵佶能从中悟出点东西,从而对军中将领的选用更加重视,重文轻武的风气能稍微改变一点。

    这自然只是杨帆的奢望。

    下半场的比赛更趋激烈。看过上半场之后,众人对比赛规则也基本了解,情绪渐渐被比赛带动起来,场边喝彩、惋惜之声不断。经过六刻钟的较量,身穿白衣的神卫营最终以五比三的比分获胜。

    比赛结束,赵佶仿照蹴鞠比赛的惯例,亲自对获胜球队的队员进行奖励,引得众军士羡慕不已。当然,失败的一方,队员回去之后怕要挨长官的鞭子了。

    ……

    秋天白日渐短,酉时时分太阳便要落山的样子。比赛结束之后,赵佶领了皇后子女摆驾回宫,众朝庭大员也只是打个招呼便各自回府,到了这一级别,各有派系,没人会当着众人之面约起来出去宴饮。倒是杨帆同高俅告别之时,高俅约定改日让各营长官请客,好向杨帆讨教足球战术,杨帆点头应下。

    看情况,禁军各营长官对这足球联赛很是重视。说是改日请杨帆指导,其实第二天中午,高俅便派人来请。

    照例安排在三元楼,杨帆到时十几个营指挥吏已等在哪儿。众人与杨帆客套一番,等到高俅到来,便入席宴饮。席间少不得是杨帆将现代足球的各种战术风格、各种流派踢法介绍给众人。

    估计是这些指挥使的心思均放在了足球比赛之上,这顿饭倒是没吃多长时间,众人胡乱敬了一气酒、扒了几口饭,便有几个心急的嚷着要观摩杨帆指挥比赛的情况。昨天输球的天武营指挥何勇更是派人将自己的球队带到校场,供杨帆调教。其他各营也欲带球队前去,被高俅压下,最后只允了拱圣营前去与天武营对阵,并说好只是练习,算不得正式比赛。

    于是众人簇拥着杨帆来到校场。何勇将天武营球队队员召集在一起,将指挥权交与杨帆,拱圣营则仍象原先一样基本依靠队员场内自我调整来与天武营对阵。大体了解了天武营队员的基本情况后,杨帆先是让人在队员的衣服后面标上号码,并让队员牢牢记住。当然,考虑到阿拉伯数字没有普及,只好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大写数字。随后,杨帆将首发队员排了个四四二的阵型,又拿了几张纸当作战术板,给他们讲解站位跑动、穿插配合、后卫助攻、中场调度等战术。

    如此约有二刻钟的时间,看众人大体明白了自己的战术思想,杨帆便向高俅示意,练习赛可以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五章 越野训练的提议

    (全本小说网,。)

    此次天武营仍是黑色队服,拱圣营则一身红衣。比赛正式开始前,按杨帆的要求,天武营队员在自己的半场围成一圈,臂膀搭着臂膀,大喊一声“加油”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讶异。

    比赛开始,天武营率先开球,球开出后,在后场传了一遭。杨帆站到场边开始指挥。

    “六号,跑位,跑到空档位置。。。。。。”

    “九号,九号。。。。。。拉边,拉边,传给九号。。。。。。”

    “跑起来,跑起来。。。。。。传球,传球。。。。。。注意配合!”

    “好!好!很好。。。。。就这样,中场七号,快回防补位。。。。。”

    杨帆在场边大叫着,毕竟没有大量的练习,单是一点理论无法让队员在场上及时地做出自己的判断,要想达到战术目的,只能大声提示队员如何去踢。

    这样临场指挥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拱圣营的阵型很快被来回穿插、相互配合的打法给带乱,天武营迅速取得三比零的领先优势。见场上优势已经奠定,杨帆便停下来喝水休息,让队员试着自己根据场上形势思考如何去踢。

    上半场结束,天武营再进一球,大比分领先拱圣营。

    看完上半场的比赛,各营指挥便聚向高俅身侧,输的有点难看的拱圣营指挥吴破虏则在冲自己的队员发火。

    杨帆根据上半场的情况,简单调整了下半场的战术,给天武营布置下去,便让累得满头大汗却又十分兴奋的队员放松休息。见杨帆空闲下来,何勇忙拉了他来到高俅这边,以巨大优势赢着球,何勇免不了向其他指挥耀武杨威一番,顺便下些挑战书,约几场练习赛,再与众人打赌调笑,兴奋异常。

    众人谈论交流一会,中场休息时间已到,下半场比赛马上开始,杨帆继续来到场边指挥,其他人也找到合适的位置继续观战。经过了半场的比赛,此刻拱圣营倒也渐渐适应了天武营的踢法,场上天武营虽仍占据优势,想要进球却也没有了上半场那么容易。

    而且,一刻钟之后,整个比赛的节奏便缓慢下来。

    对此杨帆也无能为力,他很明显地看出,此时场上球员体力已经不支。习惯了慢节奏甚至是站桩式比赛的队员,骤然踢这种快节奏高对抗的比赛,体力当然会出问题。

    只是按理说,作为军人,便如后世自己的特警部队,每天都有至少二十公里的越野训练,一场球的体力应该是有保障的。

    不过,此时大宋禁军的羸弱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场上这些队员,已经是身体素质最好的一些,他们体力尚且如此,整个军队的战力也就可见一斑。看到这些情况,杨帆很有一种自己来训练禁军的冲动,当然这种“越位”的举动不能自己要求,需要让高俅或者是赵佶他们自己提出来。

    接下来的比赛乏善可陈,基本回到了原来站桩式加个人秀的慢节奏。双方倒是利用对手体力下降,通过队中某个队员的灵光一闪进了几个球。比赛结束时,比分定格在六比二,天武营获胜。

    比赛一结束,众指挥又围在了高俅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比赛的观感。不论如何,这场比赛算得上是他们看过的最精彩的比赛之一。杨帆和天武营的球员交流几句后,也来到高俅这边。

    “哈哈,子航!球队经你这一调教,果然脱胎换骨一般。呵,没想到这小小的足球之戏,竟也暗含了兵法之道,你们几位!以后多想想如何指挥,少在一边只知道跳脚骂娘!”高俅看样子兴致挺高,对着众人笑道。

    “是啊,咱家也没想到这小小游戏,原来可以象打仗一般去指挥,早知如此,我们龙腾营岂会输了那四场比赛,接下来,哈哈哈哈。。。。。。。”

    “老马你少吹牛,若是没看杨大人的指挥,你怕是一辈子也想不到,接下来,大家都学会了,你保证你们会赢?”

    “哈哈哈,说到以后,我们天武营已经领先。。。。。。唉!若不是那帮兔崽子后来跑不动,今天我们少说也要进他十个八个……”

    “老何你知足吧,像刚才那跑法,便如打马球一般,这人又不是马,哪能撑那么长的时间?”

    “呵呵,那怎么办?”

    “不如我们将比赛改为四刻钟。。。。。。”

    “太尉大人不知是否同意。”

    “我等问下便可。”

    “禀太尉。。。。。。”

    众人议论一番,最后话题却转移到了减少比赛时间上来。

    “这帮杀才,跑不动,就减时间,这是什么混蛋逻辑?难怪后来打仗之时,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降。”杨帆在一旁腹诽着。

    “子航,众位指挥提议减少比赛时间,你意下如何?”杨帆正在腹诽之际,高俅询问道。

    “回太尉,诚如刚才众位大人所言,这游戏之间,也暗含了战场指挥之道。试想战场之上,敌人岂会因我军体力不支,便收兵不战,让我们休息?所以这比赛时间不能减少,反倒是上场队员甚至是整个禁军,都应该进行体能训练,在下提议,全军每天清晨设置一个三十里的越野训练科目,规定时间内回不来者,没饭吃。。。。。。”

    众人愣住,一时没人说出话来。

    “呵!众位大人,在下只是提议,我在大华之时,那儿的精锐之师均有这样的训练项目,诸位自然要结合各营实际来设置训练项目,倒也不能照搬照抄。”杨帆解释道。

    众指挥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将目光望向高俅。有关行军的训练,禁军之中也不是没有,比如隔段时间,来个多少里的行军演练,但如杨帆所说,每天清晨三十里,在他们的思想里仍是觉得苛刻。

    “咳!嗯!”高俅清清嗓子,看到几人将询问的目光望向自己便道:“老夫觉得这是一个好法子,虽然苛刻,但子航既然说大华之军能做到,我大宋的精锐之师就做不到?诸位以为如何?”

    作为禁军的最高长官,高俅想练出一支能战之师的意愿,是不容置疑的。

    “禀太尉,只怕营中那帮兔崽子受不了这等训练。”

    “是啊,若是过于苛刻,那些兵痞怕是会闹事。”

    “哼!我看这行得通,也该让这帮泼才好好练练。”

    “三十里,估计得一个上午吧。。。。。。”

    “一个上午?那一天岂不是什么都干不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杨帆此刻也不发表意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插手过多,反而会引起别人反感。只是,听到各营指挥的这些话,他便明显感觉到了此时禁军的糜烂。没有战争的锻炼,没有合理的训练方式,更没有到位的思想建设,禁军此时怕是一群兵痞的集中营。这样的军队,表演一些花架子倒是可以,可真要遇到“满万不可敌”的金军,也只有一哄而散、任人宰割的份。

    见众人的议论多有推诿之词,高俅的面色也渐渐难看。

    其实,自朝庭确定了联金灭辽的方略以来,他也加大了三衙禁军的训练力度,毕竟到了他这一层面,断不会将战争作为儿戏来对待。只是禁军百年已来,固疾已重,想要改变,便是高俅有时也是有心无力。

    刚才杨帆由球员体力不足引发,提出全军体能训练的法子,也恰好符合他的思路,行军打仗体能是关键,没有充足的体能,你就可能占不到有利地势,你就可能救援不了被围友军,你就可能被人以逸待劳的冲散屠杀。而且大宋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本来就不足,行军的速度再提不上去,那各个部队对以骑兵为主的敌人,就只有望尘兴叹的份。

    当然,此时许多军官,包括今天的这十几个指挥使,肯定有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你再怎么练,能跑得过四条腿的马?在杨帆看来,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年解放军屡屡用双腿跑过****的机械化部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高俅当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杨帆的话,他是信的,杨帆从那个神奇的大华国学来的东西,每次都让他佩服不已。所以,杨帆说每天三十里的训练可以有,那就一定行。

    “都说完了?”待众人议论声渐渐小下去,高俅冷冷地道,“众将听令!”

    各指挥赶紧肃立拱手,准备听令。

    “后天开始,各营卯时点兵,一个时辰之内行军三十里,不能按时归来者,早饭抄墨。胆敢聚众扰乱军令者,军法处置!尔等明天便将具体方略报与太尉府。”

    “诺!”众人齐声应道。

    ps:因为周六、周日要出发去bj所以这两天晚上想多赶出一章来。可是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两章很不满意,想要表达的东西楔入不了文字,整体看上去太水。在此,向读到它的朋友说声抱歉,回来之后,我会抽空进行修改;若是实在看不下去,略过它便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六章 神工楼

    (全本小说网,。)

    接下来的日子平静如水,上班、下班、游乐、宴饮。。。。。。。

    杨帆的生活仿如一幅轻缓徐展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如果不是知道,此时已是北宋的末年,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场厄运降临大宋甚或说降临自己的民族,这样的生活还着实令人惬意。

    当然,经历了半年多的古代生活,逐渐适应这个时代人们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后,杨帆自然不会整天嚷着危机啊、改革啊之类的东西——莫说自己一个毫无根基的枢密副使,便是当年宰执天下的王安石,以一党之众,加神宗支持,来了个锐意改革,不也以失败告终?

    欲速则不达,此时若是以几年之后北宋会被外族灭亡的因由来申请启动一些改革措施,百分之一万地会被冠以妖言惑众、扰乱朝纲的罪名,流放到三千里之外。

    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断不会去做太监的。

    朝堂的工作仍然按部就班,枢密院、军器监、太学……虽然杨帆手头负责事务较多,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如大宋的生活一般舒缓,无非是到枢密院转上几圈,到军器监听听汇报,到科学院指导指导。。。。。。当然,也有诸如禁军的哪个将军忽然送来练兵的手册,请自己指正一番、工部或者将作监的官员拿来一些图纸谢自己请教这样的事情。

    据说,现在京城禁军营内每天叫苦连天,朝堂几个大的项目也在加紧施工。。。。。。

    朝堂之上既然没有多急的事情,杨帆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家的事业上。

    沿御街向南,行至州桥,再沿汴河向东,便是此时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原来位于此地的妓馆明月楼,因前些日子的魔教之事而被查封。而这些天,封条已拆,但明月楼的牌子也不复存在。几帮工匠在一个大和尚的带领之下,将楼内楼外整修一新,看样子是有新的商家要在此开业,不过看那装修的格局,却肯定不再是妓馆青楼之所。

    为了这个地方,杨帆这些天倒是费了点工夫,明月楼本已充公,按例是由内府变卖折成钱财,杨帆通了通关系,给杨戬送了几件新奇玩意,方才顺利购得此地。

    悠闲的日子似慢实快,转眼八月将逝。

    从二十五这天开始,一场秋雨绵绵袭来,持续不停。京城之地气温骤降,凉风吹过,冷澈澈的诠释出“天凉好个秋”的感觉。

    二十七这天,细雨仍然时断时续。下午回到府上,杨帆呆在书房,拿了本书,却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不知在想什么。正百无聊赖之际,忽然听到前院一阵嘈杂的说话之声,声音熟悉地很,杨帆放下书本,走向前院:

    “呵呵,终于回来了,他们。。。。。。”

    ……

    八月二十八,黄历所宜:求财、搬迁、开市、婚娶。。。。。。

    清晨,汴河岸边,原来的明月楼已经装修一新。楼前,挤了许多过往的行人,正看着三个年轻的小伙将一块书有“神工楼”的牌匾挂向大门上方。

    “喂,王贵,上方再向里一点。。。。。。。嗯,好!”鲁智深站在门前,指挥着三人,将牌匾挂正。

    “好!好!就这样,不要再动了,固定住!”

    站在王贵两边,名叫张显、汤怀的两个小伙连忙用牛筋绳索将牌匾固定在墙上。

    这三个年轻人,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却是岳飞的同乡,也是岳飞的结义兄弟。周侗收岳飞为义子之后,也时常指导三人练习武艺,所以三人算是周侗的门外弟子。此次岳飞回乡成婚,三人听说岳飞婚后会随周侗前往sd便商议决定,一起跟着他们的岳大哥出去闯闯。

    辰时七刻,神工楼前锣鼓齐鸣,鞭炮喧街,双狮翻舞,神工楼正式开业。

    待鞭炮响完,锣鼓停歇,一位年约五旬的掌柜开始向聚在门前的人们宣布神工楼开业,然后大抵介绍了楼内出售的商品,欢迎他们惠顾之类,便请观者入内参观。

    进入楼内,人们发现,整个一楼已经完全改造成大厅,比原来显得更为敞亮。大厅之内明显分成几个区域,各区域之内摆放了不同类型的商品:大小不一的玻璃镜,五光十色的琉璃灯,镶着明镜梳妆台、衣柜,各种铁制品,还有一种叫水泥的石粉,不过大家都习惯叫它石泥。。。。。。

    这些商品基本都是大家不曾见过、不曾用过的东西,商品之上都有明码标价,而且大多价格不菲。大厅里,几个统一服装的年轻伙计正在向大家介绍各种产品的功能、用法。

    大厅东西北角有两道楼梯通向二楼。二楼之上,则与原来一样,是一个个的单间。如今,这些单间的门上,分别挂了些书有“销售部”、”产品部”“财务部”“会议室”等字样的门牌。位于二楼中央位置,挂有“总经理室”门牌的房间内,杨帆与周若英站在窗前,看着一楼门前进进出出的人们。。。。。。

    “大哥设置的这几个部门、制定的这些制度都很好,就是我们的称谓有些怪,我要叫他们张经理、李经理。。。。。。他们要叫我周总,很怪啊。”

    “不怪!我们那都这么叫。”

    “我觉得还是叫张掌柜、李掌柜顺口,呃,他们可以叫我楼主。。。。。。”

    “我们是开公司,又不是发帖子,叫什么楼主?”

    “啊?什么是开公司,什么是发帖子?”

    。。。。。。

    目前,神工楼的商品绝大多数还是定位于奢侈品的范畴,便如一面新式试衣镜,或是一个别致的多功能化妆台,要价就高达一千贯。所以开业之时,进店观看者,当场购买的寥寥无几,神工楼主要还是期望他们能起个宣传的作用。

    当然,对于高官遍地、富贾云集的京城,这样的高端产品却绝对不会缺少买家。加之市场部前期便进行了宣传营销,产品早被京城各豪府大族的公子小姐、管家丫鬟所知晓。所以开业之初,产品部收到的生产定单就已排下了几个月之久。奢侈品的利润向来高得离谱,所以现在看来,神工楼财富滚滚而来的状况,可以预期。

    京城的事情基本理顺,按照计划,杨帆等人接下来要去sd的水泊梁山之地,接收赵佶的赐田,并在那里建起自己的庄园。这件事情已经同赵佶打过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