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支撑者-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阳见状,连忙接过,低头观瞧,嚯,他怔住了,用最快一速度翻了一遍,随即抬头目光复杂地望向马文升。
同时,他将试卷结果递给了倪岳。
而此时马文升却是一脸无所谓地平静地坐在那儿,目视前方,一言不发。
见到三位阁老的不同表情变化,大臣们反应不一,但尽皆相同的是,尽数将目光投向马文升,疑惑者有之,担心者有之,兴奋者有之,神情不一而足。
但在他们看完试卷结果之后,无一例外,眼中神色尽皆有了变化。
“好了,大家议议吧!对这份名单有何意见?”弘治见在座的大臣们尽皆看完,开口道。
此时的弘治面色平静,紧锁的眉头早已平复下来,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大家。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想当这出头鸟,眼神中尽皆是催促旁人出面。
弘治见无人出面,面色逐渐阴沉下来。
“怎么?你们没意见?还是不敢说?”弘治冷冷发话了。
大家一见弘治有些动怒,面色一紧,看来大家不出面是不行了。
谢迁冲大臣中一使眼色。
“陛下,臣留意了一下,这榜单之上,明家考生是否太多了?”终于,有大臣出面了。
大家面色为之一松,只要有出头鸟就好,纷纷望向出言之人。
哟!这不是谢家阵线上的人吗?
而李东阳一脸怒色地望着他,那眼神好似要吃了他一般。
反观谢迁,却见他欣慰地点点头,目光瞟向了弘治,显然,他是在观察弘治的脸色,希望判断一下弘治的态度。
然而,弘治也只是稍稍将阴沉的脸色收敛,静静望着出言的大臣,再将目光扫向了大家,显然,他是不满意只有一位出面。
“不错,臣也认为,这明家考生为何如此之多!还尽皆位于中上层级!”又一位大臣出面了。
未等第三位大臣出面,李东阳坐不住了,昨日,文渊阁议事,他就有些憋屈,未曾为明中信推掉差使,如今有人居然攻击明家武举中第之人多,这就不能再忍了!
“陛下,臣以为,既然此名单是马大人提供,还请陛下让马大人为咱们解释一下,为何名单上明家考生如此多!才是正途啊!”李东阳站起身形,面向弘治躬身道。
弘治望着李东阳一挑眉,有些不悦。
“陛下,大臣们担心这明家考生过多也不无道理,毕竟,为国举才乃是大事,得慎之又慎啊!而据我了解,那些明家学员尽皆十几岁的少年,即便在场上表现突出,只怕也是超常发挥而已,况且,这次武举选才乃是为的支援北方边患。古语有言,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果这些考生状态不稳上了战场可是极其危险的,到时,只怕会连累北方将士们的。列何况录取如此之多的少年,是否太过草率了?”谢迁出面了,针尖对麦芒道。
“谢大人,您这是质疑咱们兵部选才之能了?”未等李东阳开口争辩,马文升盯着谢迁,开口了。
“这?”谢迁有些语塞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 禀明命案
“马大人,本阁并非质疑兵部选才之能,而是通盘考虑之下,觉得这明家考生不符合本次武举考试的录用条件?”谢迁组织话语安抚马文升道。
“明家考生不符合哪些录用条件?难道本官考虑得不周详?”马文升一皱眉道。
李东阳看看马文升,不再说话,只是望着谢迁。
“马大人,之前我说过,本次武举考试实则是为的抵御北方那些敌寇,起码应该录用那些上了战场就能顶上去的人才,而那明家考生年纪轻轻,根本无法肩负此重任啊!”谢迁苦笑一声,他还真心没有质疑兵部的意思,这可真是误中副车了。
旁边的大臣们也是纷纷点头,就连刘健、倪岳也是频频点头。毕竟,明家考生太过年轻,确实难以让人放心。
“但这武举考试乃是国家的伦才大典,本应以才为先,而且本主考与考官们皆是依才而定,绝无半点徇私,岂又能因考生年轻而将录用原则抛弃,令他们落第!真是荒谬!”马文升继续向谢迁发难。
“而且,你又怎知明家考生就不符合此次的要求?”李东阳在旁补枪道。
“无论如何,这明家考生不能有这么多,如果真的录用了,是对边疆将士的不负责任!”谢迁望着同仇敌忾的二人,把心一横。
“胡说,明家考生是通过层层选拔而来,又岂能因你一点质疑就放弃!”李东阳脖子一梗,与谢迁杠上了。
“不行!”
“行!”
二人一阵争执,却将马文升推在了一边,马文升一阵好笑,本来这是自己与谢迁之争,什么时候又变成了他李东阳的事了!
但他却知晓,李东阳的话有理,谢迁的担心也没什么不对,但在他的原则上来说,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同意谢迁的话的,毕竟,人家考生是一步步考过来的,又没有徇私,又没有做弊,岂能因他一句话就将明家考生抛弃,这既不符合他做人的原则,又有悖国家伦才大典的标准,绝不能开此先例!
不理李东阳与谢迁二人在那争执,众大臣将目光投向了弘治,毕竟,最后一锤定音的是咱们这位皇帝弘治。
“二位爱卿别争执了!”弘治开口道。
一时间,李东阳与谢迁二人停止了争执,望向了弘治。
他们二人也知晓,最终有决定权的就是这位,本来二人也就是争执给他看的,此时见他发言,自是知晓他有也决断。
不只二人,众大臣也将上举投向了弘治,就等这位定夺。
“谢爱卿啊!”弘治望向谢迁道。
“陛下有何指示?”谢迁一听,连忙拱手道。
“刚才咱们已经议过,这明中信要被派往云南了!是吗?”弘治不紧不慢道。
“不错!”谢迁心中感觉不妙,但却也只能点头道。
“咱们需要人家明中信去云南赈灾,是吗?”
谢迁一皱眉,心中咯噔一下,坏了!他刚才还真没考虑过这个,看这情形,只怕弘治心中已经有些偏向了。
“谢爱卿啊!如果现在将明家考生取下的话,只怕会令那明中信心生芥蒂,万一这小子找些理由不去云南,只怕咱们还真心没招啊!更何况,这样做的话也不符合朝廷任用人才的标准。即便朕用朝廷旨意强令那明中信前去,只怕他也积极性受挫,无心用事,那也只会令云南百姓受苦,那是朝廷的损失啊!”
弘治的话印证了他心中所想,不由一阵后悔,早知如此,自己就先等候这武举之试定了再去建言那明中信去云南之事。但现在后悔已经晚矣!
刘健等大臣却是心中佩服,陛下这番话,话中有话,既向谢迁说了自己的观点,又敲打了李东阳,同时还安抚了马文升等兵部考官,真是一举三得啊!
李东阳一听,只能低头拜服。
马文升面上的不愤,也有所缓解,毕竟,陛下为自己做主了。、
“刘卿,你看,这武举录用之事如何做呢?””弘治看看三人,见他们都没有意见,满意地点点头,抬眼望向刘健。
“陛下英明,确实,一动不如一静,绝不可将规矩破坏,规则打破,否则后患无穷啊!”刘健未语先看了看谢迁,冲弘治拱手道。
“好,就依刘卿的意思办!好了,事情就这样定了,武举名次就如此定了!”弘治笑笑,一锤定音道。
刘健低头苦笑,什么时候成了自己的意思了,分明这就是您的意思好不好!然而,做为首辅,虽然位高权重,但终究这天下是人家朱家的,人家让你背个黑锅是看得起你,你难道要推给人家吗!这个锅自己是背定了的!
“陛下英明!”众大臣躬身祝贺,“恭喜陛下此番喜获良才!”
谢迁虽然有意见,但在此形势之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随大流躬身祝贺。
至于李东阳,目的达到,自不会再节外生枝。
“行了,马爱卿,就依这名次发榜吧!”弘治一抬手,面上泛出一丝得意,却很快有所收敛,冲马文升一摆手道。
“是!”马文升见事情鼎定,躬身应是。
“好,好,此番武举之事办得利落,马爱卿与众考官的功劳随后自有犒赏。”弘治面容大悦,笑道。
“陛下,臣不敢领赏,反而要在此请罪!”马文升站起身形来到龙案前,躬身请罪道。
“哟,什么事?”弘治面上惊色遍布,望着马文升询问道。
刘健等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马文升,但目光中充满探寻之意,这马文升是要闹哪样?
“不瞒陛下,实际上,此次武举考试并非表面上平静无波,反而是暗潮汹涌,而且已经出了人命!”马文升一席话如石破天惊般,惊得弘治面色大变,刘健等人瞠目结舌。
考场惊变,还有人命牵扯其中?什么时候的事?大家面面相觑,最终将目光投向了马文升。
弘治也是目光炯炯地瞪向马文升,等候他的解释。
“陛下,武举考试当中出现了血案。差役被人收买,兵部主事出面周旋,而且尽皆是针对的明家考生!而事情败露之后,兵部主事饮毒而亡!”马文升苦笑一声。
“什么?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在伦才大典之上如此胆大妄为?”弘治怒容满面,拍案而起。
刘健也是心中大惊,面上失色。
李东阳更是惊得跳起来,他一直在皇宫中议事,还不知晓此事。
而那些大臣们也是满面惊疑,同时将目光投向了谢迁。
谢迁听了消息,再见众人神色,瞬间面色变得煞白,刷一身冷汗瞬间湿透了全身,心中一阵后怕。
眼光惊疑地望向弘治,好在弘治此时震惊于命案,无暇顾及自己,轻轻松了口气,但他却再不如此前那般从容,反而一副谨慎小心的模样,心中细思,想办法准备弥补此前的失误。
如果自己刚才一直坚持已见,而且真的将一些明家考生打压下去,到木已成舟之时。
此时再有这马文升将此事捅出来,只怕自己要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刚才自己一直针对明家,众人包括弘治帝也知晓,自己要打压明家,而此时突然发现居然有人在考场打压明家考生,而武举考场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全国上下目光汇聚之地,没点胆量之人岂敢私自妄为,在这伦才大典之中做手脚,而且,武举考场可没有那么方便,能够任由人来去,任由人做手脚,还能够使唤得动一位兵部主事!这样大的能量,岂是寻常人所为!而自己却正好有些能力,也有些动机,别人不怀疑自己还怀疑何人!到时,只怕是黄泥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虽然最严重的后果没有发生,但显然大家现在都怀疑是自己从中做的手脚,尤其是弘治帝虽然没有质问自己,但此前自己的表现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自己的嫌疑直到现在应该是最大的,毕竟,一位兵部主事,他哪来的胆子,敢自作主张,陷害考生,如果加上自己,这位阁臣下令,这就说得通了。
一时间,谢迁越想越惊,想要上前澄清,但人家却并没有指名道姓,如果此时自己上前,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那可是自投罗网啊!
但如果自己不上前澄清,再有人从中作梗,放小话,给自己穿小鞋,到时,陛下先入为主,认定自己就是幕后主使,只怕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如此一想,真真是进退两难啊!
马文升不理会旁人,将考场内发生的一切一一向弘治道来。
弘治经过了最初的震惊,知晓仅有一位兵部主事身死,也定下心神仔细聆听马文升的奏报。
此时的李东阳听到马文升讲述明家考生毫发无损,而且顶住了压力,还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考官的赞赏,吊着的心悠然放了下来。
再看到谢迁如热锅上蚂蚁一般的表现,李东阳一阵好笑,戏谑地望着他,一阵冷笑,看,着道了吧!看你这老小子再使坏!
“陛下,臣失职,臣无能,令得伦才大典之上出现如此丑闻,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惩戒!”马文升躬身请罪道,“但是,臣恳请陛下令锦衣卫彻查此事,绝不能放过那作恶的幕后黑手,否则国法何在?天理何在?”
“可恶!朕还是太过宽厚了,居然有此不将国法放在眼中之人!”弘治掌拍龙案道。
“陛下息怒!”刘健等大臣连忙躬身规劝道,“马大人也是一时失查,还请陛下恕罪!”
“朕自会彻查此事,但马爱卿操劳武举之事,也是劳苦功高,虽然出了此事,但这却是恶人作祟,不关你们的事!功过暂且记下,待查明实情之后,再作定夺。”弘治低头思索片刻,抬头安慰马文升道。
“陛下,此番明显是有人针对明家考生!还请陛下还明家考生一个公道!”李东阳见缝插针道。
“这?”弘治看了一眼李东阳,有些为难道。
“陛下,臣刚才也听马大人说了,明家考生被诚心针对,故此,才有一些考生落第,相信那些中第考生只怕他们的成绩绝不仅此吧!但是,明家考生在此情形之下,还表现得如此卓越,居然大多数通过了考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应对危险之能,警惕之心,这一切,尽皆是明家考生的能力展现,只怕这下没人敢说他们没有资格了吧!而且,如果不给他们一个交待,只怕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吧!还陛下为他们正名!”李东阳正色道。
众大臣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谢迁,李东阳话中有话,显然是针对谢迁之前对明家考生的打压,现在有些机缘,自会找回场子。
然而,此时的谢迁却尽量往众人后面藏身,深怕弘治看到他,想起之前的表现,怀疑于他!更不敢与李东阳唱对台了!
众大臣好笑地看看谢迁,心中一阵摇头,早知现在何必刚才呢!自作孽啊!
弘治此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谢迁,要说他对谢迁一丝怀疑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心中也了解,谢迁只是有些小心眼,而且也是之前明中信惹了他,故此才多方针对明家考生。
但如果要说谢迁就是幕后黑手,针对明家考生,布下如此大局,却也不太可能!毕竟,他对谢迁的节操还是信得过的!
但这是谁呢?他也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弘治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词,不由得面色大变,难道这些家伙的势力已经这么深入了?
“陛下,还请下旨,还明家考生一个清白公道?”李东阳执意道。
“陛下,李大人此言不妥!”刘健开口了。
“刘大人,有何不妥?”李东阳一皱眉,望着刘健问道。
“首先,这些人针对明家考生,此乃私怨,不能作为要挟朝廷给他们公道的借口。”
李东阳就待争辩,但刘健举手制止了他。
“其次,此番也没对明家考生造成重大损失!谈何还其公道?而且伦才大典乃是国之重典,如果将此事传出去,只怕朝廷会伦为百姓的笑柄。故此,岂能因为几人而重新考核武举,那就是对天下学子的不负责任了!试想,几个明家考生重要,还是天下学子重要?”
第五百八十三章 钦命立下
“三则,你说的好,此番针对也是对明家考生的磨砺,这也可以算是朝廷对他们的一项考核,他们圆满地完成了此番考核,这也就说明了他们的优秀,故此,陛下不也没有因他们年轻而另眼对待!”
李东阳一脸激愤,就待争辩。
“况且,咱们可以在授予职位之时照顾一下他们,这也算是朝廷对他们在武举当中表现极佳的嘉奖吧!”
弘治听得满脸笑意,欣赏地望着刘健,频频点头,姜还是老的辣,甚得我心,甚得我心啊!
李东阳见此情形,心中知晓,再争取也没什么用了,只好闭嘴不言。
“陛下,具体如何做,还请您定夺!”刘健见说服李东阳,转让头望向弘治。
“刘卿说得在礼,毕竟无论如何明家考生在武举考场中表现极佳,应得赏赐,马卿,你就按照每位明家考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升一级职位即可!”弘治点点头。
“诺!”马文升上前应是。
“宣牟斌!”弘治吩咐旁边太监道。
大家心中一跳,这是要查武举考场人命案了!但不找刑部人员查,反而要找锦衣卫,这是要闹哪样?
谢迁也是心神一震,听说这牟斌曾与那明中信接触,如果知晓自己曾经针对过明中信,到时只怕会查自己,那时候怎么办?
而旁边的李东阳却是一脸的幸灾乐祸,看你老小子再跳,凭明中信与牟斌的关系,只怕他会先查你小子,到时,如果你小子牵扯其中,只怕不脱层皮是不行的!
而一些与谢迁交好的大臣面上泛起了同情之色,虽然这些年锦衣卫干的坏事极少,但毕竟职能在那儿,还是干着一些赃活,这番只怕谢大人要吃点亏了!
“牟斌觐见!”御林军来报。
“传!”弘治抬头道。
却只见牟斌大踏步进了御书房,躬身为礼。
“牟卿,武举考场发生人命案,由你查处,尽快与马卿交接,熟悉案情,将这幕后黑手查出,不得有误!”弘治望着牟斌道。
“诺!”牟斌一点都不意外,脸色平静地低头应是。
“马卿,你先去将武举榜单公布,同时规划一下北上人员名单路线,并将中第考生分批补充前往北方边疆,一应事务按之前商定的方案实施!”弘治冲马文升道。
“诺!”马文升躬身应道。
“还有,你要与牟指挥使交接人命案,切实朝廷配合,这几日兵部人员就呆在演武场吧!”
“诺!”马文升与牟斌应道。
“刘卿,拟旨授予武举中第考生官职!”弘治转头冲刘健道。
“诺!”
“刘卿,云南宜良赈灾之事,就按议定预案拟旨吧!尽快让钦差动身,还有,李卿,你去明宅宣旨,令那明中信准备动身前往。同时,安抚一下明中信,告诉他此乃是朝廷对他的重用,令他切不可有其他心思!怠慢差事!”
“诺!”刘健与李东阳低头应是。
不同的是,刘健欣然应是,而李东阳却是面带苦色。
李东阳知晓,如果自己去宣旨,明中信绝对能够猜到,就是自己怕缘故才令得他有了这份差事,希望他不会再增芥蒂吧!
“好了,退下吧!”弘治挥挥手。
“诺!”众大臣齐声应是,退出了御书房。
随后,大家各行其是,结伙而去。
至于几位领了君命的大人,随同刘健来到了文渊阁,静候刘健拟旨用印。
最先出炉的是云南宜良之事,李东阳先领到了圣旨,也就是明中信的任命圣旨!
李东阳接过圣旨,望着它,轻叹一口气,就待离去。
“李大人!”刘健叫住了他。
李东阳一阵疑惑,刘健叫住自己是何意?
“李大人,大局为重,还望你好好劝说那明中信,实心用事,驳个前程!”刘健语重心长道。
“刘大人客气了,李某既然领了旨意,自会尽心!”李东阳笑笑。
“那就好!”刘健望着李东阳点点头。心中叹了一声,看来,李东阳还是怪自己没有帮他啊!但自己也是大局为重啊!希望他能够想通理解自己吧!
“刘大人要是没事的话,李某就此前去办差了!”李东阳一拱手,转身。
却见他冲旁边的马文升一拱手,“马大人,恕李某圣旨在身,无法全礼,今日之情,李某铭记于心!”
马文升连忙回礼,他明白,李东阳这是对自己在御书房帮他的谢礼,但实话说,自己也是实话实说,并非刻意帮他!
李东阳冲他笑笑,大踏步而去。
马文升望着李东阳的背影,心中一阵感叹,这李大人对明家还真是用心啊!就是不知,此番前去,那明中信要做何反应?
同样,刘健望着李东阳的背影也是一阵唏嘘,这李东阳平时看着异常稳健,为何今日大失方寸,频频失态呢?
接下来,就是给兵部的一张圣旨。
“马大人,此乃中第考生职位旨意,就由你前去宣旨吧!”刘健冲马文升道。
“是!”马文升躬身接过圣旨,转身而去。
来到门口,却只见牟斌还在等候于他。
“牟大人,请!”马文升冲牟斌道。
“马大人,请!”牟斌还之以礼。
二人赶赴演武场。
“快,去延请刘大人!”李东阳回到府中,冲李兆先吩咐道。
“哪位刘大人?”李兆先有些懵地望着父亲。
“还能有谁,刘大夏那老头!”李东阳有些急躁。
本来,他应该马不停蹄前往明宅宣读旨意,但依他与明中信现在的关系,他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叫上刘老头为宜。
接到邀请的刘大夏也是一阵愕然,现在李东阳叫自己有何事?问一番李兆先,但李兆先居然一问三不知!刘大夏也是一阵心惊,难道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