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三国之无双帝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自己施了一礼便回到了队列之中。

    “弘农王,别来无恙?”

    刘辩见吕布今日头顶束发紫金冠,身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立在赤兔马上威风无比,便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温侯威武,小王一切安好。”

    吕布见刘辩那副模样,也懒得再问,将手中方天画戟一挥,队伍中奔出数十名士兵开始对永安宫进行搜查。

    何太皇和唐钰惊魂未定,跑下楼来将刘辩紧紧拥住,三人放声大哭起来。

    搜索了一阵并无所得,吕布并不想在此逗留,见三人还在放声痛哭,脸上闪过一丝讥讽之色。

    “文远,伏义,你们率五十名属下精兵,驻守永安宫,务必保证弘农王的安全,有什么事情立即向太师和我报告。”

    “诺。”

    将事情安排完毕,吕布不再和刘辩打招呼,轻磕战马,并州铁骑如一阵黑云,不过数息之间便不见了影踪。

    感受着人中吕布的气势,再看着弘农王那凄惨的模样,有几位宫女小嘴一歪,也加入到痛哭的大军之中。

    ……

    吃晚饭的时侯,刘辩终于止住了悲啼,在何太后和唐钰的劝慰下勉强用了一些饭菜。

    这个时代,除了皇帝和九卿、豪门世家之外,一般人都只吃两顿饭,永安宫的饭菜也由开始的三顿减少到两顿,一众女人不觉得有多大问题,正在修炼的刘辩可受不了,于是这段时间何太后和唐钰都将自己的饭菜拨到刘辩的碗中。

    刘辩对何太后完全没有好感,现在是以孝道治天下的时代,如果连母亲的死活都不管,以后说起来可是人生一大污点。

    刘辩对何太后有很深的心理阴影,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何太后好象比猪还要笨上三分,好好一副王炸好牌竟然将自己打到永安宫来了,属于绝对的人才!

    “今天,是何太后第二十次将饭给我吃了!”刘辩默默在心中念道,“看来自己的计划中还得加上她这个人,不认她当娘好象不行了,不管她有多蠢,至少她是真心爱着自己的。”

    罢了罢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嘛。

    吃过晚饭,刘辩下楼去看花,永安宫的花草很少,只是在小楼左侧有一亩左右的花园,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依然有不少花草长得翠绿无比。

    刘辩见院内的士兵们都歇息去了,只有那位救下自己的小将还稳稳地站在那里,看完花后便慢慢走了过去。

    “不知将军高姓大名?”

    那员小将见刘辩询问自己,不卑不亢躬身回话,“鄙人张辽,字文远,现任都尉一职,奉太师和温侯军令与高顺前来镇守永安宫。”

    “辛苦了。”

    刘辩淡淡的回了一句,迈着小步向楼上走去。

    张辽双眼看着这位废帝,神情中有一丝不忍之色,见他上了小楼,这才将目光收了回来。

    “文远,这废帝估计活不了太久。”

    一位年纪稍大,和张辽同一官服的将领走了过来悄声说道。

    “伏义,弘农王还是个娃娃呢,何罪之有啊!”

    听到张辽大发感慨,高顺两道剑眉也紧皱在一处,“文远,太师最近日益骄横,百官稍有不顺意,不是斩首就是杖责,温侯官职也是不停地上升,这洛阳会不会出乱子呢?”

 第5章 古之召虎

    张辽轻声说道,“伏义是忠勇之人,这些话咱们兄弟之间说说即可,千万别让外人听见,其实太师也感觉到百官对其不满,于是听从李儒大人之言,开始擢用名流,以收人望,那蔡邕不是一月内三次升官,现在已经是侍中了。”

    刘辩在楼上看着这两人窃窃私语,嘴角上扬起一抹笑容,开口叫道:“文远将军,本王有事,请你上楼一趟。”

    张辽听到弘农王的叫声,并不迟疑,立即停止了和高顺的交谈,大步向小楼走来。

    “不知弘农王召唤末将有何事吩咐。”

    “本王房间中有一只大大的蜘蛛,还请将军帮忙清除一下。”

    “诺。”

    张辽并没有丝毫的怀疑,迈步走进了刘辩的房间,而跟在后面的刘辩轻轻地将房门掩上。

    看着房间内干净又整洁,哪里有什么蜘蛛,张辽刚转过头来,却见刘辩用手在自己身上点了几下,不但身子动不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脸上顿时流露出震惊的神情。

    “朕说,你听。”

    张辽听到刘辩称自己为朕,脸上的震惊之色更浓,却听刘辩笑着说道:“文远将军不必奇怪,这个朕却不是我自已封的,而是前些时日做梦,由两位先帝亲封,文远且听朕把话说完,自然就明白了。”

    史书评价张辽为古之召虎,而召虎曾经用自己的儿子替换太子去死,这等忠义之士肯定是刘辩首先争取的目标,华夏历朝历代都对张辽推崇之极,并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读史书的人都知道曹魏的五子良将肯定能干翻蜀国的五虎上将,而五子良将之首就是这个张文远。

    故事自然要编得神奇才好,于是刘辩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双双从天而降,一位赤帝之子,一个位面之子,在确认自己是大汉朝唯一的救星之后,两尊大神对自己实行了灌顶大法,要求自己重振大汉,再现盛世荣光。”

    两位先帝大神说他们已经将王霸之气灌顶到自己身上,要自己在大汉王朝生死存亡之际,坚定信心去排除万难,并且汇集各路英雄,不但要共保大汉江山,还要消灭四周的五胡,将那些虎视中原的异族斩杀干净。

    神话故事是身为帝王所必须拥有的光环,有了光环的帝王才是被上天认可的济世之主。

    光凭一场梦,刘辩也没指望能说服张辽,将笔拿在手中,刘辩铺开一张纸,口若悬河给张辽分析中平六年大汉朝的各种形势,从袁绍到袁术,从幽州到益州,凭借自己的历史知识,刘辩将大汉朝整个内外形势详细地讲解了一番。

    张辽的面容随着刘辩的讲诉变得越来越震惊,如果不是两大帝王托梦,这位十四岁的废帝,一生懦弱,并不曾出过深宫,怎么可能如此清淅地谈论天下大势。

    看着张辽的神色,刘辩轻轻一笑,伸手在张辽背上点了一下,替他解开了穴道。

    “事实如此,文远将军如若不信,尽可以去董卓处告发朕,朕决不反抗,就将这滔天的大功送与将军。

    就算不能说服张辽,他也不会做出小人的行径,刘辩了解这位良将,自然是愿意赌这一把。

    张辽心中翻江倒海,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只是下意识的问道:“弘农王这么相信张辽吗?”

    “文远将军本是聂壹的后人,因为“马邑之谋”失败,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将军少年时便已举郡吏,在并州刺史丁原帐下任从事。”

    刘辩看着张辽那千变万化的脸色,轻轻一笑继续说道:“朕舅舅大将军何进曾遣将军前往河北募兵,可惜将军募兵还未回京,大将军却被宦官所杀,文远无奈之下这才领兵投到董卓帐下,不知朕有没有说错?”

    张辽双眼睁得浑圆,看到刘辩那微笑的模样,怔了半响,突然跪拜于地,“张辽宁为大汉鬼,不作叛贼臣,愿意跟随陛下提三尺青锋,扫尽满空阴霾,还我朗朗乾坤!”

    “文远将军快快请起,将军的家世,也是两位先帝告诉朕的,要朕一定重用将军,扫尽贼人,护我大汉!”

    张辽为聂壹后人,这是非常隐秘之事,“马邑之谋”失败之后,聂壹结怨于匈奴,所以改姓埋名已经几代人了,现在刘辩张口就能说出这段往事,张辽相信刘辩已经得到了大汉朝两位最历害皇帝的传承。

    鬼神之说虽然在这个时代也有人不信,但是无法解释的事情,一般人都会将之归于鬼神,张辽终于对刘辩的这一番言语表示信服。

    收到第一员大将,还是三国中最有名的大将之一,刘辩心中那份喜悦,比吃了人参果还爽,那十万八千个毛孔冒出的全是笑容。

    董卓又如何,吕布又如何,迟早都是小爷刀下之鬼!

    “陛下,末将愿意去说服高顺归附大汉。”张辽听完刘辩的计划之后,提出了第一个建议。

    “文远将军,以后不要叫陛下,这样很不方便,朕从现在开始用另一个身份现世,就叫何峰,字汉兴,是何进大将军的侄子,你要牢记朕的这个新身份。”

    张辽点头称是,刘辩继续说道:“伏义忠勇,但性格倔犟,不知道能不能将其说服,文远肯去那是最好的选择。”

    “主公。”张辽也知道废帝这个名号有诸多的不变,于是改变了称呼,直接称刘辩为主公。

    “伏义与文远相交莫逆,我去用语言慢慢试探于他,如能成功自然最好,就算此事不成,也不会涉及到主公。”

    刘辩对张辽的口才相当有信心,关云长多么清傲之人,在下邳还不是被张辽一席话就打动,来了一个“降汉不降曹”。

    “文远将军,凡事量力而行即可,不能急于求成,按照两位先帝的指点,董卓对我起杀心还有一月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月之内,我等便找些志同道合之人,共谋大事。”

 第6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张辽点点头,“自董卓入洛阳后,杀良冒功,明火执仗,人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由此就能看出董卓目光短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动自绝于人民的独夫岂能有好下场?”

    张辽眼睛一亮,“主公,你说的真好,非常形象和贴切,不知主公刚才所用是什么武功,竟然让辽动弹不得。”

    刘辩继续着神话故事,“这套功法由两位先帝传授于我,这只是最普通的武功,只要勤于修炼,以后还能悟出更加历害的招式。”

    张辽连声称奇,两人计较已定,便各自前去准备。

    将母后和唐钰叫进房间,刘辩现在有了自保之力,又收了张辽,永安宫中安全了很多,有些事情便也不在瞒着她们,有一个母亲,总是好的,虽然比较笨,但对自己那是真爱!

    神话故事一出,两个女人的神情比张辽还要震惊一万倍,何太后当场就跪在了地上,不停地对天叩头,没完没了小声的祈求着什么。

    而唐钰恍如第一次认识刘辩,神情由迷茫到震惊再到狂喜,那粉嫩的小脸上,神情犹如幻灯片一般变化着。

    刘辩走上前去,将香喷喷的唐钰拥入怀中,“大汉绝不会亡,你就是两位先祖指定的皇后,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我们真的可以出去?不用死了吗?”何太后站起身后,扑上来将刘辩紧紧抱住,“皇儿,告诉母妃,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轻轻拍了母亲几下,刘辩用沉稳的声音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和从前一样,不要让其它人看出一丝破绽,所有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你们记住我的新身份,并且尽快熟悉,我和文远还要做些准备,一个月之内,我们便会离开这里。”

    将母亲和唐妃送出房后,刘辩开始修炼并等待高顺的最终决定。

    张辽果然不负众望,高顺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进房来对刘辩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宣誓为大汉效忠。

    在这个时代,身份是非常重要的,士农工商,等级非常森严,想结识朋友,必须要先问问门第,若是你出身豪门世家,现在就算是有些落魄大家并无所谓,并乐意结交,若是你出身寒门,这结交的难度奇大无比。

    汉末诸侯,没有哪一位是平民出身,就是刘大耳也恬不知耻地给自己罩上了汉室宗亲的身份,不然中山地区的大富商张世平和苏双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就献出了战马50匹,黄金500两,还有一千斤上好的镔铁,刘备正是依靠这些物资才组建军队,获得了军功。

    一个没有族谱张口乱说的中山靖王玄孙身份都能忽悠到这么多战略资源,那刘辩这个根红苗正的汉少帝身份有多大的吸引力还需要证明吗?

    董卓手握天下第一高手吕布,数十万西凉强军,不也象防贼一样防着刘辩吗?要知道自己现在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这样完美的开局,让刘辩在心中狠狠地感谢了自己的两位祖先刘邦和刘秀,这两位帝王的王霸之气,虽然隔了这么多年,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现在起,刘辩也正式将自己代入成大汉朝的少帝。

    “文远、伏义,洛阳已无我们立锥之地。”三人围在图纸前,刘辩将心中的初步打算说了出来。

    “两位先帝告诉我,年号马上要改为初平,而初平元年正月开始,关东的十八路诸侯将会讨伐董卓。”

    见两人脸上都有喜色,刘辩毫不客气地打击他们一下。

    “不过这次讨伐以失败告终,董卓会迁都长安以避其锋,洛阳城会遭遇一次大劫,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那些口口声声为汉家天下作想的诸侯却扬长而去,然后就是各自混战,没有人会想到这些可怜的大汉子民。”

    高顺见刘辩说得头头是道,自然也相信刘辩是得到了两位汉朝先帝的庇佑,抱拳说道:“主公,时间紧迫,董太……董卓随时可能采取针对主公的行动,我们当下应该做些什么?”

    张辽和高顺只是西凉军团的中下级军官,天下大势自然是看不到的,这样刘辩更容易让他们臣服。

    “两位先帝只给我说了一个大体情况,后续事情便要求我独立解决。”

    刘辩有了这两尊大神光环就行了,想得到张、高二人的真心辅佐还得看自己的水平,刘辩只会在关键的场合让这两位大神参与,其它时侯需要自己慢慢来调教这些可塑性人才。

    “洛阳有几位忠臣,如果不去联络他们,肯定会死在董卓手中,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宫。”

    永安宫向北是氓山,向东出上东门则是市集,向西则是洛阳北宫,也就是皇帝所住的地方,当然现在也是董卓的常住居所。

    “出宫。”

    张辽和高顺用眼光交流了一下,张辽抱拳说道:“主公,白天人多眼杂,恐怕有所泄露。”

    刘辩笑着说道:“晚上出去,白天睡觉,这样即轻松又安全。”

    张、高二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这样可行。”

    刘辩看着高顺说道:“伏义将军麾下可有死士?”

    高顺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情,低声应道:“顺手下有二百士兵,皆是我与文远的同乡,极其可靠,可当大任。”

    高顺的陷阵营可谓是三国时代最有战力的重装步兵,现在应该还没有成军,不过这两百人肯定是陷阵营的火种,可以大用。

    “伏义将军,你先期派人打探从洛阳到中山国的道路,我们一旦脱困,便去中山国。”

    听了刘辩之言,张、高二人将眼光看向了图纸上的中山国。

    “主公为何要去中山国?”张辽问道。

    刘辩本来就准备用自己的见解折服二人,见张辽发问,便拿起一根木筷仔细讲解了起来……”

    ……

    夜深人静,张辽和刘辩从安乐宫东南面的矮墙处翻出了宫墙。

    当双脚落在永安宫外的土地上,刘辩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万里长征,终于走出了第一步。

    “主公身体灵活,大出辽意料之外。”一旁张辽见刘辩不用人帮助就翻过这高高的宫墙,不由地赞叹起来。

 第7章 越骑校尉

    刘辩感觉这乾坤步法练到极致,高高的宫墙根本不在话下。

    “我修练的功法会让身体越来越强,文远将军以后在武艺上可要多多指教。”

    “主公那点穴之术,实在难防,和神仙的手段一样。”

    刘辩听到张辽的赞美,摇了摇头,“此乃雕虫小技而已,我们着眼的是天下的子民,民族的兴亡,沙场征战才是男儿本色。”

    张辽和张郃一样都是成长型武将,年纪越大越妖,到后期完全是无敌的存在,刘辩有信心将张辽调教得更加历害。

    “主公真英雄也!”

    在张辽的慨叹声中,两人沿着小道一路向南而行,向着今夜的目标,越骑校尉伍孚府里摸去。

    洛阳城里文武百官足有几百号人物,能信得过的却没有多少,虽然大都与董卓不是一条心,但却和各大诸侯勾勾搭搭,暗地里往来,这些人刘辩并不准备争取。

    三国时期是世家豪门的天下,刘辩本身就是最大的豪门,先从寒门子弟身上作手才是正理,不然被人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豪门大族哪家不是根深叶茂,牵连甚广,并且聪明的将人才分散在各路诸侯之中,情况无比复杂。

    伍孚忠义,官职也不算小,要是不去救他,没几天就会因为行刺董卓失败而被杀,所以他是刘辩要争取的第一号人物。

    来到伍府,大门紧闭,府内灯火也基本熄灭,刘辩和张辽找了一处隐蔽地方翻墙进府。

    伍府并不大,房间也不多,此时静静地没有一丝声音,两人一路摸寻,不多时便已经将伍府里里外外打探了一番。

    “主公,那边唯一亮着灯火的一定是书房,伍大人应该还没有歇息。”

    刘辩听到张辽轻声的提醒,点了点头,“文远在外面望风,我这就去见伍大人。”

    “主公千万小心,如事情不能成功,便赶紧出来,我们再想办法。”

    刘辩点了点头,示意张辽放心,飘身过去用唾沫将窗纸透开一个小孔瞧去,却见伍孚端坐在椅中,手中正在擦拭一把闪闪发光的短刀。

    好险!幸好自己今夜来得及时,不然这位大人估计明天就要去行刺董卓!

    刘辩见伍孚站起身来,将短刀放在桌上,转身向着墙上的神龛行礼,应该是在向哪位真神祈求行动成功,便轻轻地推开房门闪身进去,双手快速将门掩上。

    房门的响声惊动了伍孚,转过身却见一黑衣蒙面人,伍孚大惊失色,拿起桌上的短刀全神戒备,却见那蒙面人摘下头罩,不是汉少帝刘辩还能有谁?

    伍孚犹如被雷击一般,半响无语,刘辩自然知道他会有这样的反应,边摆手边轻声说道:“大人休怕,朕今夜专程来看望德瑜,并且阻止你的刺杀行为。”

    震惊过后,伍孚双膝一软就要下拜,刘辩伸手扶住,嘴里快速地说道:“时间紧迫,大人请坐,听吾一言。”

    将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两尊大神搬出来之后,伍孚的眼睛顿时亮了,犹如两颗星星一般闪着光芒。

    “天可怜见,我大汉朝国运不亡,皇上终于能够重见天日。”

    刘辩汗了一下说道:“我现在可不是皇帝了,大人也别叫皇帝,我还要隐姓埋名一段时间。”

    伍孚急声问道:“这是为何?不若皇上就在我府中暂住,待我聚集起一众大臣,只要皇上在此就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我们找机会杀进宫去,将董贼碎尸万段!”

    “我去,面对吕布的方天画戟,连曹操和袁绍都找机会跑了,你还带我去自投罗网!这伍孚忠心无二,却是一个急性子,容易冲动。”

    刘辩心中评估了一番,并不去打击伍孚的那份热血和忠诚,只是激动地握住伍孚的双手。

    “大人忠心,天地可鉴,不过两位先帝却提醒我,目前不宜在洛阳城中擅动刀兵,那样只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刘辩直接将两位大神搬了出来,你们不是看俺年纪小嘛,说的话估计也很难打动你们,现在是一步错步步错,只好随时请出两位大神镇压住你们。

    果然在这两尊大神的威压下,伍孚成了乖学生,仔细地倾听刘辩讲述着未来的打算。

    看到伍孚心情已经平复下来,刘辩将张辽也唤进书房,开始推行自己的计划。

    刘辩先让高顺安排手中五十名死士,分批退出西凉军,前往伍孚府中,接替奴仆的工作,伍府原有的奴仆全部交换出府。

    东汉时期豪门旺族豢养的奴仆无数,这些奴仆不在官府人口登记之列,全部是各家族的私有财产,要杀要打全凭家主心意。

    家族之间互相赠送死士奴仆再正常不过,豪门的死士奴仆都是长期经过了家族考验,家族对他们也会照顾有加,他们则只对自己的主人尽忠。

    但是人性是最难预料的,很多事情就坏在这些家奴身上,最明显得就是董承,家奴跑到曹操那里去告密,将衣带诏一事和盘托出,结果连怀了身子的董贵妃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中。

    刘辩对人性的看法停留在前世,所以信不过伍孚府中的奴仆,干脆将他们全部清洗,从永安宫脱身后母亲和唐妃便可以暂住伍府,静侯时机前往中山国,不然一众女人还能逃过吕布赤兔马的追杀?

    “……人太多比较显眼,五十人就够了,伍大人的府第并不大,这里就是我们启航的地方,是我大汉朝重生的根据地!”

    听了刘辩这番话,伍孚激动地全身发抖,口中也连声称是,见少帝如此重视自己,只觉得立即粉身碎骨,也难以保答少帝对自己的赏识之情。

    “主公,某将此府一分为二,家小只在后院,让家奴守住不准进入外院,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