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商人当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她是黄巾,又跟在叶晨身边,叶晨当然也害怕张静对他不利,但是只要防备得当,不给她机会就行,关键时候张静还能做为中间联系人,对叶晨有用处。

    第二天一早,叶晨就集合了三千人马,赵云带队,这件事情虽然简单,但是关系重大,所以叶晨要亲自出马,但是赵云正跟花柠夕你侬我侬,叶晨还是将他叫了出来,为的是给他刷功劳。

    这次叶晨没有惊动任何人,早早就出发,除了护卫营和张静,其他人都没带,甚至没通知他们,这件事必须做到绝对的保密。

    大军行了几日,靠近了冀州。

    “报,前方发现几百黄巾在押运物质。”护卫营的斥候来报。

    叶晨猜到,这估计就是黄巾送来的定金了。

    “去抢了他们的物资,不要伤人。”

    叶晨的命令让护卫营的士兵非常奇怪,但是他们也没有质疑,立即催动战马,冲了上去。

    “杀!”

    护卫营气势汹汹的杀了上去,可是不得他们交战,远远的,黄巾丢下物资跑开了。

    护卫营紧张万分,怕是有诡计,有埋伏,立即组成圆阵防御。

    看到这样,叶晨感到很满意,这才是一支精锐之师。

    “打开看看。”

    几个士兵撬开箱子,里面满满都是财物,一部分是铜钱,一部分是金银等财物。

    叶晨稍微检查一下就没多说什么,让护卫营带上东西,往最近的一个城池走去。

    幽州各个地方都有叶家的分部,及时没有钱庄也有据点,行军带上这些东西不方便,让人运回去,或者放到叶家的钱庄里去。

    将钱物处理之后叶晨他们就继续往冀州方向驰去。

    其实叶晨敢这样,早就让情报机构的人开始调查,他不仅要做这笔生意,还想将黄巾的老巢给找出来,尽管没有想过要去剿灭他们,但是掌握黄巾的信息,关键时候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那些运送货物的黄巾已经被叶晨派的人给跟踪了。

    三日后,叶晨到了冀州的一处深山内。

    “人就在这里面了。”张静指着这片山脉,示意叶晨人就在这里深山里,就看他敢不敢进了。

    叶晨也想过对方为了报仇,故意将他引到这里来,毕竟叶晨跟黄巾的仇实在太大了。

    叶晨挥挥手,让斥候先到前面侦查,大军留在原地,这些斥候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即使有埋伏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这些斥候可不是指挥看表面,地上的痕迹、周围的环境要是有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一番搜查后没有埋伏,叶晨才率领大军前进。

    山路不好走,弯弯曲曲,路又窄,的确是埋伏的好地方,但是叶晨还是进来了。

    在山里走了十几里路,才到了两山之间的一处谷地,这里可以看到炊烟,可以看到房舍,看来是到地方了。

    “哈哈,叶晨,你果然胆子够大,竟然敢来。”

    叶晨他们一到张梁带人将他们围了起来。对方有一千人左右,身上的铠甲和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可以看出,对方都是精锐。,o

    虽然对方是精锐,但是他们的脸色不好,人也瘦了很多,而且对方只有一千人左右,叶晨自信打起来也是己方赢。

    “张将军,我如约而来,你待客之道倒是很特别啊。”

    “哈哈,你跟我黄巾有不共戴天之仇,你说我要如何接待你?”张梁仰天一笑,话里充满敌意。

    护卫营团团将叶晨护在中间,赵云也在叶晨一旁挺枪护卫。

    “咱们的确是仇人,但是真要算起来咱们只是阵营不同,当时你们如果有机会,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杀了我,虽然我是你们的仇人的,但是我没错。”叶晨大声的回答张梁的话。

    张梁听了脸色暗淡下来,叶晨的确没错,而叶晨是他最大的仇人也没错,可是如今张梁却要跟这仇人合作,让他怎能甘心,从感情上来将张梁真的想拼尽黄巾最后的底子跟叶晨拼了。

    但是张角的嘱托一直压在张梁的心头,让他不得不面对这一切。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0章 张梁的选择

    (全本小说网,。)

    “张将军,如今我人都在这了,要战要和,给个痛快,大家都是忙人,没必要如此浪费时间。”

    张梁的脸色变幻多次,最终咬咬牙,下令黄巾后退,撤销了包围。

    看着张梁撤了包围,叶晨松了口气,他不是不怕死,自己也承认贸然进入大山的确有些大意了。

    不过他也知道黄巾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他们人员不多,且冀州境内一直没有大规模的黄巾出现,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股黄巾一直躲在深山里。

    在深山里躲避了半年多,且没有任何补给,叶晨也知道他们没有多少战斗力,且困难重重,所以当初叶晨才会选择相信张梁。

    不过叶晨也知道了张梁对他的仇恨非常的深,这也能够理解,毕竟他的两个兄弟是直接死在他的手上的,张梁自然不会知道,如果不是叶晨,历史上,他也早就死了。

    知道他的仇恨如此大,叶晨就没打算在这里多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没有多和张梁多交谈,迅速交割完,然后离开。

    在山下,一行一万多人在路上慢慢的走着,叶晨率领三千人马,“俘虏”了九千多的黄巾。本来张梁说是八千人,只是后来张梁经过计划,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青壮也一并让叶晨带走。

    看着山下的叶晨队伍,张梁在山上非常的感慨,当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如今却没落成这样。

    等到叶晨他们不见了身影,张梁返回空空的驻地,他身边还有一千多人,他叫了十几个人到一间屋子里。

    “你们几个是我大哥真正的传人,太平道必须靠你们传下去,如今黄巾式微,不能公开活动,所以我要求你们蛰伏下去,保护好自己,将太平道传承下去。”张梁在上首,严肃的对他们说道。

    屋子里气氛很沉闷,他们都没有说话,张梁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

    “这里有一些纸条,纸条写着你们将要去的地方,你们去了之后就改头换面,蛰伏下来,我大哥有预言,整个大汉将要大乱,等大乱之后你们才能继续传道,否则就蛰伏下去。”

    “你们以后互相不得再联系,同时我也不会联系你们,凡是你们自己判断,一切有人用黄巾中的人的名义联系你们都是假的。你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活下去,将太平道传下去。”

    说完张梁将十几张折起来的纸条分了下去,里面写着十几个的名,但是张梁自己都不知道哪张纸条写着什么地名,也就是他们走后,张梁也不知道他们各自将会去哪里,一切只有他们才知道。

    等到天黑的时候,张梁将他们送了出去,十几个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将他们送走,每个人走了一两个时辰后张梁才会送另一个人出山。

    等到最后一个人送走后张梁彻底松了口气,他后来单独找了每个人,交代一些事情,主要是将张角的一些判断讲给他们听,不一起跟他们讲,只是为了增加神秘感,让他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

    “他们每个人或许是一个新的希望,新的希望意味着旧的时代要终结了。”张梁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将为数不多的黄巾召集起来,然后开始转移。

    张梁现在没了拖累,本来应该可以继续做为,要蛰伏招兵买马,还是登高一呼重新聚集徒众造反都可以,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张梁的做法是作死的做法,他占山为王,打出人公将军的名号,让自己成为黑暗中明晃晃的灯,吸引朝廷大军来围剿。

    现在黄巾初平,如果他登高一呼,各地肯定有很多黄巾残余响应,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好像是故意引起朝廷的注意一样。

    没错,张梁就是故意引起朝廷的注意,他不死,朝廷追剿黄巾就不会停止,只有他这个贼首伏法,朝廷才会停止将黄巾作为头号敌人。

    张梁明白这个道理,他必须死,否则天下各地的黄巾都会继续遭到屠杀,他放出去的种子也不安全,所以他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们。

    他占山为王,虽然也招收一些贼众,但这只是为了引起朝廷的注意,让朝廷派大军来剿灭他,等到他死了,那么整个黄巾才会落幕,才能有新的开始。

    当张梁一打出自己的名号,整个朝廷再次震动起来,立即派大军围剿。

    这个时候叶晨的快马到了洛阳,他声称,在幽冀边境发现两万黄巾,一番大战,俘虏万余黄巾,将他们押到与乌桓的边境做苦力,帮助对抗乌桓。

    叶晨的奏报送到洛阳,没有人敢质疑,因为张梁重新造反了,而且叶晨早在几天前就压着一队人马往辽东而去,许多消息灵通的人已经收到了消息。

    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立刻就安定了朝廷人心,甚至皇帝认为,只要有叶晨在,那么黄巾不足为虑,他可是一直记得叶晨杀张角、张宝的事情。

    不得不说叶晨的奏报来的太及时了,他事先可不知道张梁又要冒出来造反,他要是提前知道也不会阻止,也不会去参与,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些功劳了,再去凑热闹只会给自己拉仇恨。

    辽东可是有很多的黄巾降兵和黄巾的跟随者,说不定叶晨去剿黄巾会搞得自己的领地不稳定,为了那点功劳不划算。

    他还不如去北方刷刷功劳,在北方跟少数民族死磕,这功劳可不仅仅是朝廷认同,整个大汉百姓,包括那些反对他的士族集团都会认同。

    叶晨收到这个消息也感到很诧异,他也没想到张梁会这样选择。

    当张静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情绪非常的不稳定,几次有要回去跟张梁一起的冲动,但是看到这一万左右的黄巾“俘虏”的时候她又放弃了。

    这些人没有将他们安全送到,并且安顿下来,确定不会受到叶晨的迫害后她才能够放心,当初张梁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他们走后没多久便发动起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1章 两场战争对叶晨的影响

    (全本小说网,。)

    张梁几千人起事,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后来增加到五千多人,但是尽管如此,朝廷却吓的几万大军来围剿。

    这更加体现整个大汉朝廷的虚弱和不自信,西边有北宫伯玉等人叛乱,东边有张梁起事,朝廷的元气正被一点点的耗尽。

    而叶晨趁着这个时候实力飞涨,主要是又有很多的人逃难到辽东,尽管张梁起事实际影响的地方很小,但声势却不小,张梁的名头还是很大的,人公将军一出,各地人心惶惶。

    很多人害怕黄巾再次席卷,靠近幽州的一些地区竟然有很多举家开始往辽东而去,对他们来说,辽东有个叶晨,是黄巾的克星,只要有他在,黄巾就不管去。

    这些普通百姓只求过个安稳的日子,而叶晨能给他们安稳的日子,所以他们就去辽东。

    这是叶晨所没有预料到的,前前后后也有几万百姓去投奔他,不过这个时候整个辽东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很轻松就接纳了这些百姓。

    如今的叶晨,不只是一个叶家和沓县,而是整个辽东,一郡之地,加上叶家有准备,陆陆续续接纳几万百姓还真不是什么事。

    时间很快,一年又到了秋收的时候,这几个月来叶晨除了大力发展辽东各项事业外,其他的都没去管,这一年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

    一是西羌的叛乱成就了董卓,如今的董卓已经势大,朝廷都奈何不了他,一边要靠他对付西羌叛乱,一边又怕他坐大,的确很纠结,但是最后还是任由董卓坐大。

    除了西羌叛乱,那么就是张梁造反了,张梁造反的规模并不大,最多的时候他也只有八千多的兵,但围攻他的却有将近十万之多。

    朝廷已经惧怕到如此程度,张梁一出现,朝廷就倾尽全力去对付,最后的结果就是张梁被扑灭,而这也显示朝廷的无力和惧怕。

    这两场战争中叶晨都获得了很多的好处,现在董卓还在打仗,需要的物资很多,武器基本找叶晨购买,虽然高端的全部用钢打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叶晨没有继续卖他,但是普通武器需求却是大量的。

    本来董卓可以自己打造,也可以向周边购买,但是最后被叶晨给吃了下来,叶晨通过贸易掌握了董卓的一定情况,所以叶晨用较低的价格让董卓觉得自己造还不如买。

    叶晨可以大规模开工,并且养了那么多的铁匠,并且一部分用流水线作业,成本比一般打造武器装备低了很多,所以价格低了叶晨仍然有钱赚。

    最重要的是他要打击董卓自己生产的动力,只要董卓觉得自己造比向叶晨买还要贵,那么他就愿意用买,而且叶晨开口,普通装备需要多少有多少。

    这样董卓果然放弃了自己造,所需要的物资都向叶晨购买,就连粮食都向叶晨买,叶晨当然不会将自己的粮食卖给他了,他自己的粮食都是囤积起来,卖给董卓的粮食都是在洛阳周边地区收购的。

    从远处运送粮食回辽东就非常不合算,如今没必要如此,但是就近收购卖给董卓却没问题。

    其实粮食贸易赚不了多少钱,主要是叶晨想垄断对董卓的贸易,粮食贸易在古代无疑是一项大生意,很有赚头,关键是叶晨在别的地方买,不是自己的地盘做起事情来就没那么方便,找人家买粮食买不了便宜的。

    加上叶晨卖给董卓的粮食是比市场上稍微便宜一点,所以这样算下来就没赚,但是这成功的绑住了董卓,通过各种物资的交易,叶晨也能够了解董卓军队的情况。

    董卓为了贪图便宜和方便一切也都向叶晨采购,叶晨趁势要求董卓帮忙召集治下的所有铁匠,举家迁到辽东,在辽东帮忙打造装备。

    对于这,董卓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铁匠对于董卓来说根本没有一点作用,送给叶晨就送了,还能从他那换一些好处。

    叶晨这是在釜底抽薪,将铁匠都挖了,有一天董卓要是买不到武器,想要自己打造,那么就会发现是有多缺铁匠。

    虽然铁匠的技术不是很高,但是不是拉一个人来就可以打,就算真的打出来了,那么质量也不好,且速度肯定跟熟练的铁匠没法比。

    这就是后世美帝对付我大中华的招数,让我们认为造不如买,看我们打飞机要造出来了,他就大量向我们出售飞机,结果我们的飞机项目下马了,受制于人,重新上马的时候要花更高的代价。

    垄断等于暴利,叶晨对董卓贸易中的确获取暴利,但是对于董卓来说也合算,因为他不管是自己造还是向别人买都不会是这个价格,要高许多。,o

    别人这样卖或许赚不了什么钱,因为还要帮运过去,要知道路上的消耗是巨大的,要运送一大批后,就要一大批的人员,每天就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但是叶晨用水运,虽然消耗也大,但是运量大了之后就非常合算。

    而在张梁造反的这场战争中叶晨除了最开始跟张梁交易外就没赚到什么钱,但是这战争一起,就产生了很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很多都来投奔了叶晨。

    所以这场战争中,叶晨赚了很多人口,人口就是资源,当然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没人跟叶晨抢,还一劲的骂他是傻帽。

    叶晨从董卓那边赚来的钱几乎都用在了安置难民上,另外赚的钱除了一部分花在储备粮食武器上,其余的都用在了发展辽东上。

    大头是给难民们发放农具和种子等,这些流民只有能够自产自足之后才对领地有作用,他们只有生产了,才不用继续要叶家投入,才能为叶晨生产出粮食来。

    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叶晨是非常舍得的,因为投入多了,今后收获才能多,投入多了,开垦的土地多了,收的税收也就多了。

    除了对土地的投入外,叶晨其他方面也投入很多,一切为了辽东的发展和自己实力的增长。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82章 郑玄

    (全本小说网,。)

    “少家主,那蔡琰小姐又来找您了。”冬雪走进叶晨的书房,看到他在写写算算,轻声的跟他说。

    冬雪及不愿意来,但是蔡琰来找叶晨她不敢阻拦,因为叶晨吩咐她过,蔡琰若是来可以直接带来见他,只是蔡琰也不好意思直接进来,而是让冬雪去禀报。

    冬雪不愿意带她来见叶晨不是因为嫉妒最近叶晨跟蔡琰的关系非常亲密,而是因为最近叶晨实在太忙了,这已经开始秋收,叶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实在忙不开。

    “哦,雪儿,快带琰儿进来吧。”叶晨头都没有抬,还在写着。

    “佑国哥哥,不好意思,又来打扰你了。”蔡琰甜甜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凭咱们俩的关系说这些生分了。”

    “嗯,佑国哥哥这次我爹和郑伯父又带了狠多问题过来。”说着蔡琰拿出一叠的纸张来。

    这样的事情,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当日蔡邕离开辽东后带着算术的书籍直接去找郑玄,郑玄看了蔡邕带去的书籍立即就如痴如醉,他是儒学大师,同时也是经学大师,是东汉少有对数学有深入研究的一位学者。

    他是儒学大师,底下弟子数千人,党锢之祸起,遭禁锢,之后闭门著述。

    蔡邕找上他后不用多言,将书籍拿给他研究,可是里面的一些东西,他研究后半懂不懂的,这下让他非常着急,又研究了几天,很多问题始终困扰着他。

    他立即向蔡邕提出,要去见这位著书的大师请教,当蔡邕告诉他这本书是叶晨牵头写的时候,他除了感到诧异,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当蔡邕说叶晨哪里还有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他坐不住了。

    简单的收拾一下东西,带着几个弟子就跟蔡邕到了辽东,他们到了辽东后直奔在沓县的高级书院,这个时候叶晨早就离开了。

    不过叶晨又将书籍重新编撰了一遍,里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蔡邕和郑玄立即就沉迷其中,只是研究数日之后他们发现,又有一大堆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郑玄提出让蔡邕去找叶晨,向他请教,可是蔡邕抹不开这面子,郑玄也一样,毕竟叶晨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

    最后他们提出让蔡琰去问,就这样,蔡邕亲自将女儿送入了“虎口”,两人时常接触,蔡琰佩服叶晨的学识和爱民之心,旧了自然生出情愫,而叶晨也很喜欢这个善良、美丽,又多才多艺的姑娘。

    对于蔡邕和郑玄的到来,最兴奋的就是叶晨了,自己的领地里有两尊大佛,都是东汉有名的大师,蔡邕学生不多,但影响也非常大,而郑玄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教育家,学生多大数千人。

    两人研究的不仅仅是数学,其他的学问也研究很多,叶晨趁机派了几个聪明的学生跟着他们,他们所研究的成果自然第一时间让叶晨他们受益。

    他们的研究成果倒也不用保密,研究之后直接教给了学院,而学院消化之后就在学堂之上教学,不懂还能就近去问。

    蔡邕和郑玄不在乎这些,学问研究出来就是要传播,而且叶晨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实在太好了,纸笔任由使用,在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纸张,但是纸张非常珍贵,哪里可以让他们随便取用。

    蔡邕也息了到处考察,为大汉寻找出路的想法,不是他不想,而是此行之后他知道整个大汉再也没希望了,所以开始醉心学术的研究。

    不过蔡邕的愿望还是要写汉史,而那些必要的典籍都在洛阳皇宫内,所以蔡邕最终还是要走的,叶晨知道他的想法后就想办法将蔡邕留下来。

    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皇宫的典籍给搬到洛阳来,别人想要搬有难度,但是叶晨却是没有,叶晨上书,说皇宫里的典籍都是竹简,保存不易,他愿意派人将所有的书籍都抄写到纸张上。

    所有的人员和纸张全部由叶晨出,对于这个要求,朝廷立刻就同意了。

    就这样,叶晨派人到皇宫抄书的时候一抄多份,一份运回辽东,他可不希望这些珍贵的典籍最后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

    他抄多分除了要将典籍保留下来外,还要传播出去,许多典籍通过他流到了民间,对于这些朝廷根本没人管,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典籍就是废物。

    有了大批珍贵的典籍,蔡邕自然不用到洛阳去,本来他就算到了洛阳也没那么容易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典籍,但是在辽东,他随时可以查用,非常方便。

    蔡邕留下来了,蔡琰自然不会走,于是叶晨和蔡琰两人的接触自然就多了,接触多了,两人的感情自然越来越好,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了。

    只是蔡邕醉心学术,女儿的心都被拐走了他还不知道,所以叶晨也没机会去提。

    现在的蔡邕已经接受了叶晨,因为他发现整个辽东的百姓都过得很好,之前还水深火热的其他辽东百姓,自叶晨接手辽东之后生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