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商人当立-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听,让审配大为不满。

    “甄家乃邺城首富,如此定是有人栽赃,构陷忠良,若甄家有意私通叶晨,何不举家迁往幽州即可。况且甄家在幽州,也颇有产业,邺城被叶晨袭扰,多亏甄逸左右周旋,才能从那商贾子手中,存活下如此多世家之人。”

    郭图见审配振振有词,偏袒甄家,心中虽然不满,却不敢造次,只得连连点头,说道。

    “在下也是为遏制谣言四起,方才想先控制住甄家,万一城中百姓不满,得知此时跟甄家有关,激起民变,那么可就再无转还的余地了。”

    言之凿凿,好像郭图就是为了甄家的保护伞一般,审配深知郭图为人狠辣,想用道理说通郭图,不让其在执法时候过分为难甄家,又继续说道。

    “若是主公无甄家,当举步维艰,可叹人心不古,不复往常,若世间之人常有此念想,正道何存?公则以为甄家是否有冤?”

    郭图哪里会不晓得审配在为甄家开脱,当下回道。

    “主公所命,当先行而后辨真伪,我等皆是为主公办事,谁知道主公是何想法?!此有主公诏命在此,可请正南一观。”

    说着,郭图公事公办一样,拿起袁绍给他诏命,直接展开,审配不敢怠慢,立即接过认真阅读一番。

    “此事蹊跷,可惜不知甄家是否如此,若真狼子野心,当真令人齿寒。”

    审配阅读之后,难免一番感慨,把用绢帛写的诏命叠好,还给郭图。此诏命上,清晰印着袁绍大印。

    郭图心中微微一怒,若不是主公诏命在此,你还要三番四次出言阻挠,看将来我有机会,不好好收拾你。

    心中虽报此念,但嘴上却认真道。

    “甄家未必非贤良,只是主公也是为了保全甄家,才出此下策,正南勿忧,想主公天神武,必定能还甄家一个公道。”

    审配心中暗自思量,这郭图话里含沙射影,隐隐威胁自己,按此话所说,若甄家生死由主公决断,但凡有决断,皆是主公英明神武,与别人无关,再则,若有冤情,岂不是证明主公非英明神武,此话一出,谁敢为甄家开脱。

    当下于心不忍,问道。

    “即是主公所命,公则当有所谋,若要城中兵马配合,大可告知于我。”

    “正南说的是,此来正是为了请正南兄配合一二,先封闭四门,接着盘查过往旅客在客栈中,看是否有商贾子的奸细,残留在邺城探听情报,务必要先将此事严守机密。”

    审配大奇,这封锁城门,检查客栈过往旅客身份,这虽然不在话下,为何要严守机密?!这其中莫非有蹊跷,这时看向郭图。

    “正南莫要心疑,此乃杜绝叶晨里应外合,万一贼党得知机密,星夜通传辽东,且兵锋未及远,商贾子势必引起战火重燃冀州。”

    此话一说,正中审配下怀,邺城糜烂,城中百废待兴,虽小民无恙,但城中富户皆胆寒。

    若再有兵锋直指城下,主公颜面何存。

    再则,若有内应,不但邺城不可守,就连大军也要退兵以避叶晨奇兵之威。

    “公则说的是,当以主公大业为重,当立即依公则所说,待我开具调令与公则。”

    说罢,就从案牍上抽取一份绢帛,一份纸,在上面书写起这份调令起来,片刻,文成,审配将调令盖上郡守府长史大印,立即双手取两份文书,站起身来,绕过案牍,递给郭图。

    两人辞别,郭图先驱动随行甲士,将绢帛调令传阅城中兵马司,随后,当即令随行人员,随自己一同前往甄家别院。

    审配在前厅与郭图议事,却不想审配之侄儿审荣,仰慕甄家小姐甄宓,一听此信,大惊失色,立即备马冲出府门,趁着郭图正在给甲士分配任务,从小道向甄家跑去。

    未及远,正碰见一辆车驾,驾车的奴仆,头旁边,正是挂着甄字样的灯笼。

    甄逸带着女儿甄宓,两人刚刚视察完今天在城里的商铺,正要回到别院,路上忽然见有人骤马拦在面前。

    从马车中探头出来一看,却是邺城郡守府兼任长史的审配的侄儿审荣。

    此子狂悖,常为自己家女儿来走动,虽面上刻意疏远,但别人总好似不知,新生不悦,面上却依旧如常,缓缓开口道。

    “贤侄此来何以?”

    “在下有性命攸关大事,请伯父和小姐一边叙话。”

    审荣翻身下马,立在一旁,这时要是当街大声说出缘由,怕是连自己也无法自处。

    甄逸见审荣面上不假,但要女儿一同,却是不肯。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01章 甄宓夜奔

    (全本小说网,。)

    郭图已经从邺城长史审配的手上接到了命令,此时正派甲士前往城内的兵马司整备。

    趁着这个时间,无意偷听到审配跟郭图计划的审荣,却急冲冲的跑了出来,前来给甄家报信。

    在审荣眼中,甄家虽然不管是什么,但是那个甄宓确实是肤若冰雪,貌沉落雁。此时军国大事都抛在脑后,万一要是美人遭罪,自己一番痴心难道就忍心看着心仪的对象,就此身陷囹圄。

    审荣知道,或者凭借甄宓的美貌,可能罪不至死,即使甄家全家问斩,甄宓也必定因为美貌而获得****。

    这种情形下来,自己要是多操心无疑于找死,少操心又不忍见甄宓从此沦为别人妾侍奴婢。

    这才冒着天大的干系,前来报信。

    马车上,甄宓听得又是那个长史的侄儿,以为又要骚扰,心中也是不悦。

    审荣见甄逸犹豫,当下一咬牙道。

    “事关重大,请伯父先与我一谈。”

    甄逸这时,才移步下车,走到审荣身边,等审荣把事情如此这般跟甄逸一说,甄逸大惊失色,这立即当场就要给审荣叩头致谢。

    审荣颇有君子之风,连忙扶起甄逸说道。

    “只为感念甄家忠良,加之仰慕小姐,此事千真万确,往甄公务必要抓紧转移,就是其他人不能离开邺城,也要让小姐务必先行离开。”

    审荣此时见事已通传,只是未见到甄宓一面,未免可惜。跟甄逸拜别,又远远地向小姐车驾马车上长做一稽,毕竟心事已了,只说了声保重,便立即上马回府。

    邺城长街上,冷清无比,叶晨兴兵来犯之后,入夜已无百姓在走动,生怕被审配等以流民滋事拿罪。

    此时甄逸左思右量,迅速招来随着马车护驾的武士,如此这般一吩咐,就钻进马车里,把审荣告知的情况说一遍。

    甄宓乃亲生爱女,膝下只有她承欢,知甄家不容于袁绍,此时甄逸心中满是懊悔。

    为什么偏偏在叶晨打来的时候,要出头为这些世家保全,其实自己也不敢大肆侵占这些世家的家产。

    可当初毕竟是叶晨转卖,明里暗里,都是用的钱买来,自己拱手送人不妥,不拱手送人那该如何。

    原本按自己的打算,是经营好先有的产业,当世家提出要收回这些祖产的时候,自己可以按自己收购来的原价卖出,至少自己也在经营的时候,赚了一笔,再用原价卖出也合情合理。

    可是偏偏是这些资产,就已经让人眼红了。

    何况这些世家,已经大部分无力赚回这些资产的钱,要等个两三年,没个世家都会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出现一些难以为继的情况。

    甄逸知道这就是自己碰见的大难题。

    如果自己摆明着往回送,这刻意讨好的举动,会让人更觉得,自己从叶晨身上套到了不少好东西,连这些产业都看不在眼。

    甄逸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此时得知袁绍背弃自己,不知道是受到了何人谗言,心中悲愤,对女儿甄宓道。

    “女儿,如今袁绍不仁,要以我们甄家平复那些世家大族的怒火,如今我已毫无他法,只有让诸位家将,送你到别的地方避难。”

    甄宓闻言,泪如雨下,哭着说。

    “父亲,既然袁家待我们如此,我们何不投奔其他诸侯,凭借我们在各地的产业,难道就不能创出另一片天下吗?”

    这话说出来,让甄逸有三分动摇,却还是提出异议说道。

    “袁绍雄才伟略,坐拥冀州,河北锐士天下闻名,若有三两个宵小之徒,不在话下。”

    甄宓素来孝顺,此时对父亲的看法,却略有不同,说道。

    “父亲,叶晨当天纵兵冀州,兵袭邺城,虽然将寡兵却精锐无比,幽州一战,上谷郡一役而天下闻名。”

    甄宓心中之前对叶晨屡次勒索甄家,却未曾如邺城其他世家大族那般被洗劫,心中对叶晨略显好感。

    此时叶晨兵退幽州,袁绍重回邺城,进城前,父亲就让举家搬离邺城甄家主宅,迁到别院。

    此虽然对甄宓来说,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但总从父亲的言谈中得知些许隐忧,这才出声辩驳。

    “女儿,为父何曾不知,袁绍不敌叶晨,可叶晨哎!他乃商贾子,为人不讲信义,焉能信他?”

    甄逸总算是被女儿抢白的有话说不出,立即分辨道。

    “你莫要为难,我就问父亲,当下之局,该如何处置。”

    甄逸一摆头,说道。

    “你当立即出邺城,想南下江南避祸,为父当身留邺城。如袁家有仁慈之念,怀拥天下之心,当不会为难我等。如若不然,为父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跟他周旋到底。”

    甄宓知道,这急匆匆,若是甄逸撤离邺城,必定引得自己这方人马,被袁绍势力追杀,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而如果再有其他事情干扰,那么就势必死无葬身之地。

    见父亲在用自己的性命,来为自己赢得时间,甄宓此时却无法释怀,紧紧拉住父亲的衣袖说道。

    “父亲,若女儿下江南,那父亲您与甄家若是不在,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甄逸推开甄宓,从随车的包袱里扯出一套黑色的连襟男士服,与大披风,从车上座位下一个隐蔽的暗格里,掏出金锭两枚,递给甄宓,然后说道。

    “你快快换上,趁着城门未关,立即出城,再晚就来不及了。为父这就回甄府,就算是袁家要拿我,我也要问个明白,到底我们甄家,是哪里愧对他袁家。”

    说着愤恨的下车,带着已经分配好的武士随着自己站立在原地。

    甄宓貌美,知道自己轻易见不得男人,连忙在车上换装,此时车边随行的武士,带着印有甄府标志的马车,匆匆离开。

    身边那位把马让给甄逸的武士道。

    “老爷,这是让小姐去哪里?”

    分开的这两拨人,却是不同,带着甄宓离开的,是更早跟随甄家的,绝无二心,而身边这些,确是后来进入甄家的。

    甄逸摇头晃脑的假意一番,说道。

    “我让小姐出城会新女婿。哈哈哈哈!”

    这一番话说的绝非真话,但却自己先笑开了,笑声中多待苍凉悲愤。

    之后扯过缰绳,拉过马头说道。

    “走我们回府。”

    一行人匆匆回府,却就在甄宓出城门的当口,兵马司提前关闭城门的命令刚刚送达。

    趁着斜阳西下,甄宓已换上男装,从马车中走出,喝令家仆解开马车,自己跨上一匹骏马,带着武士与家仆向邺城南面而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02章 真降?诈降?

    (全本小说网,。)

    叶晨拉住郭嘉,本来要偷偷溜出,为了巡查上谷郡,刘虞被灭,暂时分配不了将领分兵。只能由原来火字营大将关羽,兼任上谷郡郡守。

    如今形式一片大好,反倒是让叶晨不安了起来,不为别的,自己领地内,上谷郡隔着右北平郡中间有座徐无山,这就自己出兵想要迅速支援上谷郡的战略达不到了。

    如果渔阳有变,比如幽州的公孙瓒投奔袁绍,那么结连涿郡,蓟县,渔阳,这三个地方,牢牢固守,就能困死在上谷郡的关羽。

    此时公孙瓒未归附,如若真的结连袁绍,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诸侯之间,哪里有什么隔夜仇。

    就算是杀父之仇,如果利益上有共同的敌人,甚至可以称兄道弟,都不为过。

    此时郭嘉脸色大变,正因为叶晨在他的耳边说了一句。

    “若公孙瓒结连袁绍,关羽就危险了。”

    此时郭嘉深思熟虑了一番说道。

    “公孙瓒不会如此不智的,如果投奔袁绍,于他有什么好处,一点都没有,那他怎么会去投奔?”

    此时叶晨却隐隐担忧,自己现在的兵力,全部离开辽东,对幽州形成的压力越大,也代表自己现在承担的风险越大,只要是一不小心,自己很可能就会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势力给吞并掉。

    唯有小心翼翼,才能不让自己的辛苦创建下来的基业,被人毁掉。

    而且,关羽在叶晨的记忆里,就是因为大意,被东吴的吕蒙率领假扮商客的士兵给偷袭,然后败走麦城的。

    在叶晨心中,关羽是最喜爱的武将之一,宁失三军,不去一关,心中暗暗打算,要不要先撤防右北平,即使让去上谷郡,也不算什么!

    自己的根在辽东,那里有自己的百万民众的信仰。

    只要自己在辽东登高一呼,立即就能募兵无数。但是关二哥就只有一个,心下已经有了决议,转头对郭嘉说道。

    “我们兵临幽州,对公孙瓒来说已经是他的极限了。现在他窝在蓟县,我们没有法子让他们表态吗?”

    这话一说出,当即让郭嘉侧目,缓缓道。

    “在下听闻公孙伯珪,是个喜欢冒险而且妄自尊大的人,主公为什么不假意出言,愿上表天子,保请他为幽州牧。”

    “这若动武,三天之内,幽州全境可破,为何还要上表他为什么幽州牧?”

    叶晨不解,问道。

    郭嘉这时,拉着叶晨神秘的说道。

    “若兵发幽州各郡,就代表主公来幽州,不是为保大汉国土,捍卫天子。虽然大汉天子威仪丧尽,但是天下士人,还是奉若神明。若无大义,以后天下各个郡县,都得一个个打过去,这难道就是主公愿意做的事情吗?”

    叶晨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本来要趁着公孙瓒兵微将寡的时候发兵,却一再被人给阻止。

    这就是原因啊!

    “奉孝,那上表包伯珪为幽州牧,我自上表即可,何必问他?”

    此时郭嘉失声笑道。

    “主公,这非实意要请他为幽州牧,而是要让他表示出诚意?看他是不是贪图幽州牧的这个职位,若是贪图,那么兵发州郡,是迟早,且宜早不宜迟,若对方推辞,坚决不要,那么主公当可缓缓实行。”

    叶晨这才明白这里面一大套的玄妙。

    这试探用的神鬼莫测,要是自己肯定用不了这种招数,当下对郭嘉大加赞赏,说道。

    “奉孝神鬼谋,令人佩服。”

    郭嘉这才拱手,向叶晨施礼,回道。

    “主公过誉,主公乃天下霸主,雄才伟略,非奉孝主公也能想出更好的法子。在下不过班门弄斧罢了。”

    叶晨知道郭嘉喜欢在自己面前自谦,而且每次自谦,都会然让自己上瘾,也就不跟他计较。直接说道。

    “我要人调回关羽,你看麾下,何人可用。”

    叶晨还是为了杜绝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不管什么关羽都要保住,还是先把他召回身边是好。

    郭嘉眉头一皱,说道。

    “虽然主公不遵从汉家天子号令,可上谷郡毕竟是汗天子刘辨归天的地方,这如果硬要说起来,守住了那里的人,才能有资格在幽州继续统治下去。”

    叶晨心里陡然怒了起来,汉家天子,汉家帝王,卖官鬻爵,祸乱天下的就是这些无能的汉家天子。

    可是他们祸乱了天下,让自己一到这个世界上,就非得动脑筋,全力的发展生产,募集资金,建立武备。

    要不是自己一手保住了辽东,自己在黄巾之乱的民变下,还有能活下来的机会吗?再则,就是黄巾军没有上辽东,那么自己能坚守多久,这一级级的贪官污吏,让自己简直都难以忍受了。

    “我就不想要什么汉家天子的威仪,凭什么姓刘的治理不好天下,我就要去承担,我们就要为这萎靡的天下,担当那么多。”

    郭嘉此时不敢回话,这是叶晨对大汉朝廷的看法,身为辽东郡人,是没有大汉的福泽,绵延到这里。

    辽东苦寒,在这里的土地算不上是最好的,但一定能在最坏的地方排得上名号,但是叶晨硬生生在这片土地上,凭借自己商贾的头脑,将本来是不毛之地的辽东,建设的堪比长安。

    这就是一个再有作为的皇帝也做不到的。

    此时张毅忽然神色慌张的骑着快马奔向府门,见众亲卫营军士阵列在叶晨身后,以为发生什么大事,立即拉着缰绳,离众人三十步远,翻身下马,把缰绳一丢,飞奔到叶晨的面前。

    “启禀主公,公孙瓒有投书,说遣族弟公孙范为质,献降表。”

    这令人意外的消息让叶晨心情大好,如果公孙瓒投降自己,那么自己就不用担心上谷郡的安慰。

    当下叶晨总算松了一口气,询问道。

    “公孙范在哪?他带给我的降表在哪里。”

    此时张毅环顾左右,故作神秘装,这分明是有要事想说。

    叶晨这时,走到墙角,张毅见只郭嘉在身边,左右无人,这才吐露道。

    “主公,据秘谍回来传讯,是夜,公孙府中,有客访,至半夜不回,不知何故,第二日便呈送投书,说要定下时日,派遣其弟公孙范献降表。请主公定夺。”

    郭嘉此时听闻,转脸看叶晨道。

    “莫非伯珪投诚有诈?”

    叶晨这时却说。

    “如果人家投降都不答应,那么以后谁都不会来投降了,传书给公孙瓒,就说我答应了,让他的弟弟,直接来投降吧。”

    叶晨是个霸主,就算知道对方有诈,也要用别的思维来考虑事情,而不是像郭嘉他们用臣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03章 无耻的郭图

    (全本小说网,。)

    甄逸带领众家、武士,匆匆赶回府内,此时已有兵丁开始封锁甄府别院所在外门大街。甄逸心中暗自庆幸,若非审荣通传,一家大小真的要被一锅端了。

    一行人驾马来到别院府门,门前几位仆人,驾着管家,立即跑上前来禀报。

    “家主,这不知何故,官兵封锁街道,严谨我等外出,还有所有甄家人员,严谨私下探查,若有胆敢犯者,格杀勿论。”

    甄逸这时沉着脸,冷喝道。

    “慌什么。我还在这里,府内可有人胡闹?”

    管家显然身上伤的不轻,见甄逸竟然一改宽厚,连自己的伤都不闻不问,心中已知事情大为不妙。

    “并无人敢胡闹,只是多有畏惧。”

    身处豪门总管,多少知道一些远近亲疏,官兵封锁,怕也逃不过家主的算计,管家挣扎着,对甄逸说道。

    “家主,这帮官兵,太不像样了,我刚才只是想走过几名兵丁,找身后的那位相熟的校尉,没想到,竟然被人众兵丁不由分说,就要砍下小人的脑袋,幸亏那位校尉及时说情,小人得以幸免,但却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了。”

    甄逸翻身下马,在管家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说道。

    “莫慌,不过是有人看中了我这家资,送与人便是。”

    甄逸虽不知袁绍何时下定决心,心有疑虑,便先安慰下众人。

    想自己若为世家所忌,必定是为了资财,自己何必苦苦守着这些死资财,要是对方真的下了狠手,自己可就回天乏术了。

    此时甄逸还相信,只要趁着袁绍军令未下,稽查府内的人还未到,只要自己安排人,把自己献出家资的诚意,交给袁绍,就能换的赦免。

    “总管,你带着人立即封锁府门,让所有人,都不许乱动,违令者族规处置。”

    甄逸此时就怕家人平时在邺城跋扈惯了,此时生事,那么就让整个甄家万劫不复。

    于是命令管家立即带人,安排管理好别院里的人。

    此时自己更是快马加鞭,走到书房。

    “你去把账房先生请来,让他带上甄家所有财库的资料,到书房见我。”

    甄逸进入别院之后,三名小厮跟在身后,其中一人听得甄逸吩咐,立即向账房跑去。

    别院属于只有少数人才能进来的地方,这时三名小厮,是甄逸定下来,跟在身边传讯的常随。

    常随每三年一换,换的常随若品行良好,可到甄家产业中做管事。

    因此,三人并不争功,总按顺序,依次行动。

    而这三名常随,就是之前负责打扫这家别院的小厮,不久前,因为甄府送给袁绍做府邸,甄家全都搬到别院里,这三名小厮,因为如此才获得提拔。

    别院规模虽不算在邺城中首屈一指,但也布局精妙,只是地处偏僻,所以才将甄府拱手送与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