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战神召唤-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浯虺善绞职桑 

    典韦听到自己儿子的武艺竟然不是这一次比武的第一名,他的额头上马上就出现了黑线。

    “嗯,吕奉先就是一头虓虎,他的儿子必然也是一头幼虎。但是带兵打仗,一人之力能够左右一场小战的胜负,却左右不了大战的格局。典满如何,加以培养,能否成为将才?”韩武眯起眼睛,他比较关注的人还是典满。

    典满现在还年轻,武力值就已经达到了六十多点,想必壮年时期可以突破九十点。不俗的武力值再加上战略,想必典满能够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张燕犹豫一番,不知道该不该说实话。

    韩武眯着眼睛大量张燕,让他不要顾及典韦的面子。

    张燕叹了一口气,道:“太子殿下,臣亲自测试了典满对作战的认知,他已经有了带兵的能力。荀攸先生负责考验战略,下一部分还是要由荀攸先生一一考验这些学子,才能够有所定夺。”

    听到张燕的汇报,韩武倒是挺满意。毕竟典满的年龄还不大,有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历练。

    “滚!”吕侯所在的擂台上,他怒喝一声,将测试自己的那个军中副将一招推下擂台。

    “我的天哪!此人才十几岁的年纪,竟然能够将新兵营的副将给打下擂台,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据说新兵营不上战场,或许那里的副将在武艺上一惊疏忽了。但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能够打败成年将士,这的确厉害。”

    “我记得那个人,他好像是吕布的儿子,就是那个当初在虎牢关杀得十八路诸侯畏惧的猛将!若不是宇文成都将军出手,此人必能退十八路诸侯。”

    “啊!原来是吕布的儿子,怪不得这么厉害。”

    ……

    围观的百姓纷纷议论,他们也知道吕侯是吕布的儿子。

    韩武露出浅笑,说道:“嘿,有点意思。这个吕侯,倒是武艺不弱,给他个第一名,让他下去吧!”

    韩武话音刚落,一个两个妇人就在侍女的搀扶下,走到了韩武的面前。

    “臣妾貂蝉,见过太子殿下。”

    韩武刚看到貂蝉的时候,一下子就愣住了。此女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是依旧风韵犹存,不亚于二十出头的妙龄女子。

    面颊好似出水芙蓉,身姿也如同风中细柳,着实是男性杀手。

    “咳咳!你就是吕奉先的内室?嗯!吕布有一个不错的儿子,是个将才。你们负责照顾两位夫人,周围人都眼杂,不要怠慢。”韩武让跟随自己的侍女去照顾貂蝉和吕布的妻子,同时将眼神从貂蝉身上拉扯开。

    貂蝉的姿容太吸引人了,虽然他比自己大很多岁,韩武依旧被这么惊若天人的女子所吸引。

    不过毕竟自己已经是晋国太子,一言一行都要有分寸,吕布的遗孀更是要待之如宾客。

    将测试武艺第一名的成绩给了吕侯,这家伙才不再折腾。韩武趁此机会探查吕侯的数据,才知道这个幼虎的武力值已经达到了81点。

    智力很低,就只有8点,吕侯是那种有武力、没脑子的莽夫。

    比武结束,接下来即使考验射艺和军略,其中的军略是韩武最重视的部分。

    万人作战,一人之力或许还可以左右战局,而且作用会很大。但是一旦到了十万人、百万人级别的战斗,那就不是一人之勇武所能够决定胜败了。现在的晋国需要下一代能够指挥百万人作战的年轻将才,第一个出现在韩武脑海之中的人就是姜维。

    只是韩武也不知道,姜维是否出生,但他的父亲姜囧已经是晋国将士了。没有什么特殊原因,韩武也不好过问姜囧,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副将而已。

    黄昏,军略考察完毕,韩武看到了来自于荀攸的名单。位列第一的人是典满,这在韩武的意料之内。典韦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在军略方面拿到第一名,也是欣喜不已。

    “第一年举办武科举,看来人才并不多。典满固然很优秀,但这天下之大,必然会有比典满更优秀之人。只是这一次没有出现,明年或许就有了。典满能够比张辽、张郃的儿子优秀,这就足以。”韩武在心中喃喃自语,将竹简放到典韦手中,让他把这个名单送到王宫,给父皇过目。

    韩武则是坐上车驾返回荷香别院,一天的时间都在外面,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荷香别院后院

    韩武一回来,韩月就跑到父亲的身边,笑嘻嘻地拉着他的手去吃饭。

    一家人都在等着韩武,韩虎、孙绍也从田畴那里回来了,也算是难得回家一次。

    韩武入席,让孩子们入座,自己的妻妾则是退避,遵守规矩。

    “虎儿,今天回来好好休息,明天在家里睡一天,后天继续去找田畴老师学习。过段时间,就送你去郭嘉那里,还有绍儿也跟着虎儿一起,去郭嘉那里学习兵法。”韩武依旧是严肃的表情,甚至对韩武和孙绍不表扬一句。

    韩武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他就是要以严格的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下一代。

    韩虎和孙绍原本很轻松高兴,听到父亲的话后,他们就又严肃起来,准备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

    让孩子们先吃饱,他们都离开房间出去玩了,韩武才让妻妾们入席吃饭。和妻妾比起来,培养孩子更加重要。

    “准备热水,今晚我要沐浴,就让大乔和花木兰侍寝吧。”韩武面不改色,直接就让两女侍寝,她们都羞红地低下头。

    ……

    五日之后

    科举的结果于一大早就贴在了许都的各大城门外面,同时也将被认命官职的人才统一召见入宫。

    刘桢被委任到翰林书院却编写书籍,陈群被委任到尚书台当一个打下手的小官,郭奕则是被送去了军师府,依旧跟随自己的父亲处理军务。

    韩武请了十五日的朝假,带着妻妾孩子到颍川流水去游玩,放松心情。

    郊外,孩子们都在河边嬉戏,十几个侍女负责韩武孩子的安全。

    典韦策马而来,将前线的战报送到韩武的手中。

    “主公,这是张辽那边送过来的战报,他已经夺取汝南。祢衡追上了大军,现在张辽正奉命镇守汝南。吕蒙还没有动作,但是却重兵镇守合肥城关。”典韦将情况简述一边。

    韩武眯起眼睛点头,他知道吕蒙这个人是吴国大将,想要将其击溃可谓是难上加难。

    “恶来,明年送你的孩子去黄忠那里,我会派他继续打通西域,带动晋国发展。典满这孩子,我很看中,你不要只培养他的武艺。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像张郃那样的典满,毕竟那才是你儿子也喜欢的自己。继续关注南方的情况,回去让你儿子多吃,他正在长身体。”韩武还算是关照典满,让典韦感激不已。

 第474章 南下计划(上)

    晋国大业二年六月

    全国各地的百姓都在忙活着晒麦子,今年的雨水太多,收成只有往年的一半。全本小说网,HTTPS://。.COm;不过好在晋国的税收是按照百姓的收成决定,因此并不会影响到百姓们的民心和生活。

    汝南城内,张辽和高顺亲自镇守汝南城,他们站在城楼上吹风,都是眯着眼睛望向东南。

    “今年汝南的收成不好,上面下来了大王旨意,让咱们用粮草就救济百姓。晋国以民生为主,民心所向,即便是耽误战事也要保证百姓的生活,又何愁天下不定?”张辽感慨万分,他经历过并州饥荒,甚至见到过人吃人的一幕。

    现在的晋国,除了雍凉地区只能做到百姓温饱,不会饿死,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家家有鸡,甚至还有的家庭能养得起一头猪。

    这样的民生民力,以及对将士的军饷政策,让晋国的军队都源源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高顺也深吸一口气,感叹道:“是啊!晋国如今就是如此强盛,怕是不出十年,楚国就要被拖垮了。上个月过来了三千新兵,这些新兵的水准可真不错,比得上经历过三四次大战的青壮。”

    陈宫走上城楼,看到张辽和高顺在聊天,他也轻轻一笑。

    “这晋国,把持了北方民心,还没有太大的草原异族祸患,就是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太子之争,就是没有内政之乱。曹操和孙权是大问题,他们都有天险,晋国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秦国、吴国。楚国有诸葛亮和徐庶,他们的才智,足以拖延七、八年年时间。现如今,咱们要制造一个机会,将合肥攻克。合肥攻克,晋国就没有了南方的兵患。”陈宫扶手而立,站在张辽的另一边。

    “报!吕蒙引兵突击皖城,张虎将军坚守皖城,请求支援!”斥候冲上城楼汇报情况。

    陈宫听到吕蒙亲自带兵攻城,他都有些为张虎而担心。

    张辽却微微一笑,他认为自己的儿子需要历练。

    “吕蒙有多少大军?”张辽虽然想让儿子多加历练,但毕竟也会有所担忧。

    “这……不超过两万人!”斥候犹豫了一下,他认为攻城的吴国将士就只有八千左右。两万人,还是斥候思索一番,认为应当夸大一下。

    张辽轻轻一笑,道:“两万人,吕蒙哪来的两万人攻打皖城?张虎有精锐步卒一万五千人,又有高顺借给他的五百陷阵营老兵,还能守不住一个皖城?我之前告诉过张虎,就是固守皖城。他这孩子胆子小,不会主动出击。”

    很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虽然张虎有时候比较激进,但一个人守城的时候可是相当谨慎。张辽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惜命,因此张虎绝对不会主动出击。

    陈宫眯起眼睛,他经历过之前吕布战死的那一次疏忽后,就不敢在冒险了。

    “传令曹性将军,让他带两千骑兵前往皖城,路上小心埋伏。围点打援,这是吕蒙擅长的谋略。”陈宫不敢大意,他必须要为张虎做好支援。

    皖城

    张虎站在城楼上,不断激励将士们守城,而且非常沉稳。

    皖城内有足够的守城器械,箭矢更是多到用不完,粮草也能坚持数月。攻城的吴军人数甚至比守城的人数还少,张虎认为自己的皖城固若金汤!

    “兄弟们,斩杀一个攻城的敌人,奖赏十个铜板!都麻利起来,敌人不多,工程器械不强,不用怕!你们几个,给我把下面的冲城车砸烂!”张虎蹲下躲开暗箭,号令几个身材强壮的将士毁掉吴军冲城车。

    “兄弟们,一起上,我已经拿到六十个铜板了!”

    “滚蛋!那四个是我杀的,不是你杀的!”

    “别吵,有的是敌人,干就完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张虎麾下的将士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甚至比攻城的将士还要勇猛。

    轰!

    巨石落下,冲城车被砸毁,吴军彻底失去了今日克城的资本。

    吕蒙在远处冷哼一声,下令鸣金收兵。

    “潘璋,东门的情况如何,能不能破城?”吕蒙询问一番满面血污的潘璋,认为皖城的东城可以破城。

    潘璋叹了一口气,道:“难!没有五倍于张虎的兵力,怕是无法克城。皖城内的粮草充沛,不好打啊!将军,咱们撤吧。”

    吕蒙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战的确不好打,这个张虎没他想象的那么好对付。

    “张辽的儿子,够沉稳。若是他出城,我有的是办法杀了他。张虎怕死到连出城都胆子都没有,难以对付。撤军,回寿春。”吕蒙冷哼一声,下令撤军,不能在皖城耗着。

    城楼之上,副将赶紧跑到张虎身边,吼道:“少将军,吕蒙撤军了!”

    张虎眯起眼睛,望向东吴大军,欣慰地露出笑容。

    “好!打扫战场,赏赐将士。咱们晋国不缺钱财,关键是要守住皖城。”张虎很是欣喜,他头一次感觉到守城如此简单。

    钱,果然万能!不仅仅能够让小人趋之若鹜,更能让这些忠诚勇猛的将士们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实力。

    晋国许都

    城内的街道上,不少接到都被百姓们晒起麦子,多多少少影响官员们的车驾。而且王宫也传达了旨意,不得影响百姓们的作物。

    韩虎、孙绍在一些嗜血虎卫的保护下,主动帮助城内百姓晒麦子,而且他们所处的街道正好能够从东宫位置看到。

    花木兰和大乔站在韩武身后,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

    “夫君,让虎儿他们做做样子就好了,这都已经一个上午了,孩子们也要吃饭的。”花木兰几乎是在这里看了一个上午,韩武也是在东宫书房内时不时看一眼远处的儿子和义子。

    大乔倒是比花木兰想得开,毕竟对于孙绍而言,这样干农活也要比之前生活在秣陵的时候好太多!不过是体力疲惫而已,起码能吃得饱饭。

    韩武微微一笑,道:“怎么,担心儿子会累着?现在他们不大,我才让他们晒麦子。要是等过个五六年,我就让他们去种地了!不体验体验百姓的生活,又怎能接替我的位置?如果木兰认为夫君做得不太得体,那我就让虎儿回去读书,让啸儿去干活了。”

    听到夫君这样说,花木兰才无奈叹气,只能是轻轻点头。

    夫君如此培养儿子,自然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成为下一任太子。花木兰虽然心疼儿子,但也明白这一点。

    “夫君自己都没有干过农活,尽然要让虎儿去种地呢~”大乔露出笑容,难得调侃夫君一次。

    和韩武说活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即便是大乔这种温柔沉稳的女子也会有那么一点点活泼开朗。

    而且大乔也比韩武大好几岁,更有一种姐姐的感觉。

    “啧啧啧!你们两个还真是让夫君没办法,这要是在荷香别院,我可要把你们就地正法。现在是在东宫,我还有一个军务要处理,你们去准备一下午饭。”韩武将大乔搂入怀中,咸猪手深入她的衣服中揉捏几下,就恢复了严肃认真的表情。

    虽说这里只有侍女和女管家,但毕竟还是东宫。太过于放纵,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大乔面颊红晕,赶紧和花木兰告退,去准备午饭。

    韩武则是批改军务,主要是在看郑和的汇报。

    “嗯!看来现在已经将东南亚的多数岛屿都占据了,只是那里对中原的影响太小。原本的越南、印度一代也有当地的政权,不好对付。下一步,要不要向那个弹丸岛国发展呢?将这个低级国度占领,也避免了以后他们会崛起的可能。”韩武抚摸着下巴,准备将海军的主力投入到某个东方鸟人小国。

    “唉!妈的,这个国度太恶心了,现在还是石器时代,占据了没啥大用。不过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是神的威严!对于石器时代的人而言,火枪这种东西,即使神的兵器吧?”韩武逐渐露出笑容,他决定了在打下东吴之后,就亲自前往一趟那个弹丸小国。

    “报!曾国藩大人求见!”一个将士跑进来,跪在韩武面前。

    韩武摆摆手,让他将曾国藩带进来。

    片刻

    “臣曾国藩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秋无期!”曾国藩跪在韩武面前,手中托着一份竹简。

    韩武轻咳一声,道:“你管理屯田,那些总结就别让我看了,没意思。说一说今年的百姓收成如何,比往年降低了多少。”

    比较在意百姓的收成,韩武认为今年的稻谷收成绝对要降低将近一半。

    曾国藩深吸一口气,将竹简收好,道:“殿下,今年的收成的确不太好,但红薯、土豆的收成大好。这两种作物不惧水涝,反而得到了比往年更好的收成。麦谷的收成只有去年的六成,因此怕是今年无法提供足够的大军远征粮草。”

    听到曾国藩的话后,韩武明白今年的收成倒是没那么糟糕。

    红薯和土豆的收益增多,麦谷的收成减少,也就是对军队粮草方案影响较大。韩武是担心红薯土豆被曹操、刘备得到,因此军队只能吃稻谷。因此总体而言,对于晋国的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影响。

    “好!你先下去,此事我知道了。”韩武摆摆手,让曾国藩先退下。

    既然今年无法大军出征,那也不能让将士们闲着,南下不成就北上!

 第475章 南下计划(中)

    雍凉边境,徐荣调兵遣将,准备再次攻打天水。(全本小说网,https://。)

    雍凉地区今年没有眼中旱涝灾害,粮草充沛又必将丰收,因此徐荣认为是时候再次出兵压制天水和下辩城。

    “郑燕,本将军给你三千精兵镇守斜谷北口,若是有程昱大军想要突袭雍凉腹地,直接灭杀。”徐荣眯起眼睛,将兵符交给副将郑燕。

    “末将领命!”

    徐荣满意一笑,对着众副将喊道:“出兵!这一次,务必攻克天水郡!”

    给将士们不断打气,出兵之前必须如此。

    虽然徐荣知道想要凭借雍凉兵力打下来曹仁镇守的天水郡是难如登天,但若是不出兵,反而是给曹仁休养生息的机会。

    晋国的策略是持久战,但持久战最怕的就是给对手休养生息的时间。要打持久战,就是要凭借后勤又是不断削弱对手的实力,不然就是在养虎为患。

    天水郡城之上,曹仁无奈叹气,他知道徐荣又要出兵天水了。

    牛金是曹仁的心腹大将,他知道将军在发愁什么,却也不知道该如何退敌。

    “将军,你说这晋国四面作战,为何还能够连年主动出兵?按理说他们的粮草根本不够,难道也是在穷兵黩武?”牛金不太了解晋国的国情,但也明白这每次出兵将会消耗多少粮草。

    曹仁无奈叹气,道:“咱们的粮草还能用多久?若是能坚持两个月,徐荣必退。”

    牛金眉头紧蹙,回答:“杨修和曹植公子在离开雍凉的时候,带走了不少粮草,如今只能够再坚持两个月。”

    听到粮草只能够坚持两个月的时间,曹仁都不禁有些发愁,这些粮草完全不够用。

    深吸一口气,曹仁看了一眼牛金,说道:“既然如此,那这次退敌,只能靠咱们自己了。牛金,你可有胆量面对徐荣的大军?”

    牛金听到将军如此询问,他立刻大笑,爽朗道:“这有何不敢?只是将军擅长固守,城池固若金汤。末将愿意替将军冲阵,五百骑兵必能破坏徐荣大军的工程器械!”

    牛金相当豪放,他看上去根本就没有将徐荣放在眼里一般。

    曹仁听到牛金这般好战,他也大喜:“好!那这一次退敌,就看牛金你了!来,这几日好生吃喝,若是你能退敌,我有重赏!”

    曹仁放声大笑,带着牛金下去吃酒,这一次退兵全凭牛金能否破坏徐荣的攻城器械。

    三日后

    徐荣的大军抵达天水境内,同时降低了行军速度。

    “将军,这曹仁善守,咱们不如直接去天水郡城吧!周围的县城指定都没什么兵力驻守了,我军应当突袭天水郡城,方能克敌制胜。”副将劝谏徐荣主动出兵,但他却忽视了曹仁的实力。

    徐荣沉稳,只是摇头,便让将士们先休息一番。

    “下令将士们休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再行军。今日要在天水城附近扎营,明日再休息一日,后天大军攻城。”徐荣总觉得这一次出兵没什么底气,毕竟这是他孤军攻打天水,除了征战西域的大军以外,他们有了任何援军。

    “是!”副将立刻领命。

    当夜,徐荣刚在大营之中休整,就听到了后营突然混乱起来,还有人大喊“起火了”!

    待徐荣刚刚出营,就看到副将们一个个灰头土脸地跑过来,跪地请罪。

    “将军,大事不好!我军的攻城器械被焚烧了七成,刚刚有五百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突袭了我军后营!”

    听到竟然有骑兵偷袭,徐荣震惊一番。

    “现如今敌军兵力如何,我军损失如何?”徐荣拿起长枪,准备提防敌军是否会杀一个回马枪。

    副将看到将军如此急切,他赶紧继续汇报:“将军,突袭后营的敌军差不多五百人,都是秦国骑兵!带兵的大将是曹仁麾下的牛金,他貌似不是为了偷袭,只是为了烧攻城器械。我军伤亡不到五十人,斩首敌军骑兵四百余人,牛金逃离。”

    听到这个战况,徐荣还算是满意,毕竟没让那些突袭的秦国将士拍屁股走人。

    “好!先去灭火,明日的攻城先放一下,让将士们再休息几天。你,带着一千精锐返回金城,再运送一部分攻城切些过来。切记,这次带上三千新兵保护攻城器械。”徐荣眯起眼睛,他知道了曹仁这一次的对策。

    曹仁是想让自己知难而退,他接下来一定会不断偷袭,宁肯损失兵力也要将攻城器械毁坏!

    “曹仁,你够厉害啊!但是,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兵多,还是我的攻城器械多!”眯起眼睛,徐荣准备和曹仁来一场消耗战。

    天水城内,牛金躺在床上,三个医师负责给他包扎、清洗伤口。甚至其中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医师因为机缘巧合学习过华佗的部分艺术,正在给牛金缝合伤口。

    曹仁急匆匆地赶过来,向看一看牛金有没有大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