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猛将集团-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敬你,喝!”

    “我告诉你啊,太守大人把贾诩派去了长安,让贾诩借助李傕之手,杀了小皇帝刘协!”

    “啪!”李善长感觉自己该死,自己不应该贪图王猛的那点小心思,陶松派出贾诩去策划杀死刘协,如果这件事情被有心之人超控,那这花儿就开大了。

    听到王猛的话,李善长直接站起来,对着周围看看,看看四周有没有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李善长看到一个远去的背影,陶松的老管家,陶胜。

    陶松的太守府衙和李善长办公的府衙是挨着的,因为李善长是陶松的心腹,所以陶松才这样安排李善长,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善长就更加的小心,深怕自己犯错。

    现在听到王猛的酒话,在看到陶胜,他心里就知道坏了。

    陶胜对陶松那是忠心耿耿,因为陶谦事物繁忙,给陶商,陶应,陶松都安排了一个管家,照顾三人,陶胜从陶松三岁就开始照顾陶松,和陶松的感情那是非常好,这也是他为什么喊陶松少爷,而不是三少爷的原因。

    他本来是去找李善长,想跟李善长说一点点事情,可让他没有想到,李善长居然借着美酒,从王猛哪里套出了陶松的秘密。

    陶松出征可是交代个陶胜,王猛是一个不差李善长的能人,是陶松的死忠,如果遇到事情不能解决,可以去找王猛帮忙出主意,不过王猛好酒,让陶胜尽量看着王猛。

    陶胜为了陶松,他可是什么都可以干,现在听到王猛的话,陶胜心里先是一阵冰凉,在是心里愤恨。

 第九十六章 各方诸侯的反应

    陶松兵进成都,这可是在诸侯身边拉开了汉末诸侯割据的序幕,长安的董卓现在是对陶松又爱又恨,喜欢陶松,是因为陶松对他的脾气,恨陶松是因为陶松居然敢打他董大魔王的脸。

    自己女婿牛埔在阳平关兵败,这让董卓看到了精兵路线,本来想在长安享福的董卓,现在有了陶松这个邻居,这真是然他睡不好觉,不得不整天打起十二分精神。

    每天都找自己的智囊李儒商讨怎么面对陶松。

    李儒作为董卓的智囊,他虽然有计谋,但这些计谋也需要手下的武将去帮他完成,按理说他两路大军攻打陶松,是非常稳的行军,可是牛埔在阳平关兵败,还被陶松以少胜多,这让他能怎么办,听到消息只能干瞪眼。

    张济去攻打陈仓,被周盘龙当猴耍,李儒也是知道,可他真是生不出几个脑袋,以没有分身之术,他知道董卓离不开他,董卓把他当成最信任的人。

    陈仓迟迟不能拿下,现在李儒是有心无力,他总不能让董卓,把三十万大军开出去攻打陈仓。

    就算他能说动董卓,可不要忘了长安新定,老百姓的收成可是没有,三十万大军出动,光是粮草就够他他头疼。

    虽然董卓洗劫了洛阳,可这只是杯水之心,治标不治本,他不能这么干,如果真的这样干,就算打下陈仓,又能怎么样,出兵去攻打汉中,如果他这样做,那就不是在帮董卓,而是让董卓早点完蛋,要知道董卓可是没有盟友,只要董卓的三十万大军出动,可怕扯后腿的人会很多。

    现在李儒只能稳步发展,先恢复关中之地的生产,在图谋天下。

    相比董卓和李儒的苦恼,徐州的陶谦心里可是比谁的要高兴,他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从刘焉手里接管益州,成为不输他的一方诸侯,这让陶谦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都换发荣光,在徐州过得非常开心。

    没有事情就看看自己那个小孙子,打法时间。

    他已经是知天命的人了,早就想放手了,有着陶松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有心把徐州就算交给陶松,想必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也不会有意见,他这段时间可是知道陶商在沔阳跟陶松当手下,干的可是不错,也没有见到陶商有一点点不满。

    而在徐州帮他的陶应听着陶松手下的文臣武将的事情,更是一脸崇拜,杨再兴一战射杀益州六员大将,让岳飞在南江县取得完美的胜利。

    岳飞在阆中两招降严颜,陶松更是直接带兵褒城战张任,法正,崔均,崔均战死,法正张任投降。

    在阳平关战牛埔,以少胜多打的牛埔落荒而逃,这些事情,现在在诸侯里面已经不是秘密。

    陶应以前还想过接管徐州,可现在他不想了,徐州交给陶松比交给他要好的多,他也相信徐州会在陶松的手里换发荣光。

    而在兖州的曹操听到陶松旗下的武将,他心里那是喜欢的紧,特别是岳飞,杨再兴,这两人本事冀州之人,可去千里奔汉中投靠陶松,想到这里曹操就心生感叹,不过也对陶松另眼相看。

    陶松接受了邓正的孙女,邓正的女儿女婿都从冀州跑去投靠陶松,还把自己的好友兄弟全部带去汉中,成就了陶松的威名。

    曹操居坐在濮阳州牧府里面,伸手摸着他的下巴,看着他下面的文臣武将,一双眼眸盯着郭嘉,道:“想不到啊,陶松小儿居然这么厉害!”

    “曹公不用担心,我们也不差陶松,加上陶松远在益州,离我们还很远,我们目前当务之急是兵进青州受降青州黄巾军!”戏志才听到曹操感叹的话,就站出来接话直接拉开曹操的目光,让曹操不要把目光盯在陶松哪里。

    曹操听到戏志才的话,他笑了,是啊,他现在不挨着陶松,也不用担心,他现在当务之急是收下青州黄巾军,壮大他的实力才是根本,这让曹操只是一个瞬间就变得乐观起来,把陶松的事情给丢到一边,专心对青州用兵。

    相比曹操的乐观,冀州的袁绍现在虽然干掉了韩馥,坐拥冀州天府,可他一直跟幽州公孙瓒,打的不可开交,每当听到益州传来陶松战胜刘焉的消息,他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岳飞,杨再兴都是冀州人,不帮他居然跑去帮陶松,每想到这里袁绍就心里暗恨,如果不是岳飞的亲人都走光了,他真想抓几个来威胁岳飞和杨再兴,让这两人返回冀州帮他。

    在江东,孙坚因为陶松这只小蝴蝶没有被刘表杀死,不过去丢了长沙,回到了吴郡在吴郡发展的暂时还算不错。

    作为孙坚的长子孙策,每每听到益州陶松的消息,就让他想到汜水关那个一张马脸的陶松,他心里就来气,心里总想去教训陶松,想跟陶松比个高低。

    孙策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江边走走,他真想自己驾着船队,去汉中跟陶松较量武艺。

    相比吴郡的孙策,在会稽郡,项家演武场,只见一个身材伟岸,膀大腰圆,脸上总带着一点点邪笑的壮汉,此时手里拿着一把强弓,瞄准百米开外的箭靶,道:“杨再兴,你的箭真的那么厉害,我项羽一定会战胜你!”

    “少爷,家主叫你过去!”楚霸王项羽正在练箭,听到一个项家的下人跑来对他说话,他心里就知道,肯定是他那个未婚妻的事情。

    项羽被陶松招呼出来,大时代召唤系统给项羽安排的人生起步还是非常好的,上一世楚霸王项羽连个正妻都没有,可这一世,他毛冒出来就有一个未婚妻,是会稽郡吴家的小姐,长得相当不错。

    这一世项羽虽然没有了叔父项梁,但有个亲身父亲项翔,而项羽还是项翔的独子深的项翔的看中,项羽已经年方二十,早就该成家了,但项羽不知道那根筋不对,总是躲着项翔。

    项羽听到项家的下人的话,他就想起在那个身着白衣,坐在一条两楼高的大船上弹琴的少女,这个少女出生柴桑,是柴桑虞家的小姐叫虞姬,楚霸王虽然只是见虞姬一面,但他的心就被虞姬勾走了。

    他多次跟他项翔提出迎娶柴桑虞家的小姐虞姬,但都被项翔给拒绝了。

    项家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书香门第士人之家,在项翔眼里,柴桑的虞家一个商人之家的女儿,有什么资格做项羽的正妻。

 第九十七章 入主益州

    陶松大军缓缓对成都开进,他在路上就接到了法正给他传回去的消息,益州刘焉的忠心手下,赵韪带着刘帽跑了,留下刘焉这个尸骨未寒的一具冰冷的尸体,让益州的官员收入棺材,停放在州牧府。

    法正已经说降了贾龙,黄权,王雷,张松迎接陶松入主益州,不过法正为了让别人对陶松认可,直接出了一个让陶松给刘焉当孝子的注意。

    陶松骑着烈火马,跟着刘基走在一起,想着法正这个小屁孩,还真的办到了,说降贾龙,黄权,王雷,张松这些益州的牛人迎接他。

    至于跟刘焉当孝子,那也没有仕么,他心中本就有意纳刘焉的儿媳刘帽的未婚妻吴贞为妾的打算,这给刘焉当当孝子嘛,已不是仕么难事。

    而刘基看到法正出的馊主意,他真是对法正无语,因为法正明着是在干好事情,其实是在遣踏刘家的尊严。

    刘基可是知道陶松对汉室从来就没有真心过,一进汉中就大骂汉室宗亲,这样的人去给刘焉当孝子,可怕也只有法正想的出来。

    不过法正还真帮陶松干了一件好事情,那就是狙击刘家在老百姓和天下士人心中的影响力。

    长安有董卓,坐拥三十万大军,虎视天下,不把汉室放在眼里,益州在出一个陶松不把汉室放在眼里,而且这两人现在可是雄踞一方,实力强横。

    有董卓开头打击汉室刘家的尊严,有陶松跟着大骂汉室宗亲,可怕只要陶松在成都干点荒唐事情,那这汉室真的就臭了,天下诸侯肯定一个学一个,那这汉室四百年的抵温也被这些人毁的不留残存。

    就像现在的汉中,陶松杀了世家大族,现在老百姓得到陶松的好,心里只记得陶松,谁还记得汉室。

    魔头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能力的魔头,像董卓这样的魔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像陶松这样的魔头。

    刘基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他没有其他汉室宗亲的那点傲气,他对汉室可以说一句没有信心了,但对陶松去是雄心万丈,他相信这个大汉朝交给陶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陶松身边的能人不少,加上陶松听得进人言,还有自己的独断,这是一个雄主本该具有的,也是他为什么愿意留下来辅佐陶松的原因。

    薛仁贵打下雒城,留下两千人驻守雒城,自己带着三千人直奔成都。

    杨再兴打下涪城,已是留下两千人驻守涪城,自己带着三千人挺进成都。

    薛仁贵和杨再兴,带着自己的部下来到成都,两人骑着战马在成都城外嚣张的昂望成都。

    “薛将军,这成都不愧是益州首府!”杨再兴看着高大的城墙,够宽的护城河,对着薛仁贵说道。

    薛仁贵听到杨再兴的话,他看着成都哪高大的城墙,心里在想怎么进攻,可以快速度的打下这座益州首府。

    “杨将军,如果你来指挥大军,你会怎么攻打这座城池?”薛仁贵看着杨再兴严肃的说道。

    杨再兴听到薛仁贵的话,他满脸带笑,看着成都,道:“我只需要冲锋在前,就可以了,对于指挥大军攻城,还是留给军师去头疼吧!”

    薛仁贵听到杨再兴的话,他看着身边的杨再兴,杨再兴也看着薛仁贵,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在两人大笑的瞬间,远处传来响亮的脚步声,不多时薛仁贵和杨再兴都看到了陶松的大军缓缓对成都走来。

    陶松骑着他的烈火马,走在最前面,身边跟着刘基,完颜打,岳云,岳飞,程咬金,严颜,甘宁,严直,严虎,王五,王石,看着这样的队伍,杨再兴和薛仁贵在看着成都,两人是满脸自豪,这么强大的队伍,就算成都是一座坚城,那也不在话下。

    不过成都现在是城门紧闭,就连周围的老百姓都没有见到一个,除了见到成都哪高大的城墙上严阵以待的益州守军。

    现在的成都可是非常冷清,感觉给人一种非常沉重的压迫感,让人心中毛毛的。

    现在看到陶松的大队伍缓缓而来,薛仁贵和杨再兴都是直接下马前去迎接。

    陶松看到薛仁贵和杨再兴,这让他嘴角露出一个邪笑,对薛仁贵和杨再兴非常满意,两人没有辜负他,都比他早到成都,在成都等着他。

    “薛仁贵见过少爷!”

    “杨再兴见过太守大人!”

    “不用多礼!”陶松见到薛仁贵和杨再兴对他行礼,他挥手对薛仁贵和杨再兴说道。

    薛仁贵和杨再兴听到陶松的话,两人才退开站到一边,给陶松让路。

    陶松骑着烈火马,缓缓的对着成都走去,看着高大的城墙,还有护城河,在看着成都城上面的守军,他脸色不悲不喜,非常平静,等着益州的官员自己打开城门来迎接他。

    陶松十万大军抵达成都,这让城里的贾龙,黄权,王雷,张松这些智者都知道,益州变天了,以对刘焉感到可伶。

    刘焉死了的消息是赵韪离开成都三天才被州牧府的人发现,这让益州的官员,都对赵韪感到无语,因为赵韪太狠了。

    收刮了不少钱财,直接悄然的走水路离开了成都,还带着刘帽,这让益州的士人对刘帽是心怀恨意。

    刘帽在刘焉死了,他不留下给刘焉戴孝,反而跑路了,这件事情出现后,益州的官员只好把刘焉装进棺材,停在州牧府大堂,等着陶松,看看陶松来到成都会怎么处理。

    陶松刚到成都,成都的吊桥就缓缓的落下,成都的官员一个接着一个的对着城外的陶松走来,不过这些人去是一个一个都身着白衣孝服。

    走在最前面的是益州从事贾龙,跟在贾龙后面的有黄权,王雷,张松,法正,还有益州的其他官员。

    “恭迎州牧大人!”贾龙带着益州百官居然给陶松行大礼,这让陶松面带微笑,想着自己在虎牢关跟董卓交易,成为汉中太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就借汉中伐成都成功了。

    看着给他下跪的益州官员,他虽然早就得到法正的相告,贾龙,黄权,王雷,张松都已经答应主动投靠他,可当他见到这些人,他对这些人可是陌生的很。

    他骑着烈火,小眼睛眯起,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些人。道:“谁是贾龙,黄权,王雷,张松?”

    贾龙,黄权,王雷,张松,四人听到陶松的话,贾龙第一个抬头,看着陶松,道:“益州从事贾龙见过州牧大人!”

    陶松听到贾龙的话,他看着贾龙,贾龙是一个不算高大的老者,不过一双眼眸去是非常明亮,让他只是看了贾龙一眼,就知道贾龙是一个狠人,因为贾龙眼神如鹰。

    贾龙开头,黄权,王雷,张松都抬头看着陶松,黄权对陶松道:“益州别驾黄权见过州牧大人。”

    “王雷见过州牧大人!”

    “张松见过州牧大人!”

    陶松听到四人的话,一个翻身从烈火背上跳下来,对着益州的官员走去,道:“你们都起来吧。”

    益州的官员听到陶松的话,一个接着一个的站起来,陶松看着这帮穿着孝服迎接他的益州官员,道:“礼官何在,给我拿孝服来!”

    听到陶松的话,就见到一个四十岁左右,身材不高的,长相一般般,还带着一点点消瘦的男子,直接转身去给陶松拿来一套孝服,恭恭敬敬的递给陶松。

    陶松看着双手捧着孝服的益州礼官,他看着那套白色的孝服,他在心里挣扎了好久,才接过益州礼官手里的孝服,直接穿上。

    贾龙和黄权看着陶松穿上孝服,这让两人对陶松的第一个印象不错。

    对法正说的话表示赞同,陶松虽然强硬,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主,但陶松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心里可以容纳百川。

    陶松穿上孝服,面对这些益州官员,道:“益州新定,我今天就给刘焉当回晚辈,让他早早入土为安!”

    陶松虽然愿意穿上孝服,可这不代表他愿意跟刘焉当三天孝子,他和刘焉是诸侯征战,刘焉死了,他能给刘焉戴孝已经很对得起刘焉了,要让他像刘焉的晚辈给刘焉大力操办后事,给刘焉当七八天孝子,他办不到。

    贾龙听到陶松的话,他本来还对陶松心生好感,可陶松的这句话,直接让他刚生出的那点好感瞬间就去的一干二净。

    陶松本就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狠人,不是自己的亲人长辈,他愿意给这个人戴孝,那是大大的笑话,他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借口纳刘焉的儿媳为妾。

    他可是一个现代人思想,别想他像古人一样,在他的字典里面除了亲爹亲妈,至亲长辈,能给别人上注香已经是对得起别人了,想让他给别人当孝子那是妄想。

    益州的官员看到陶松接过孝服穿上,本来对陶松的印象都还不错,可见到陶松直接藐视汉室宗亲,这让益州的官员都知道,第二个董卓必为陶松。

    陶松大步的带着他的大军直接进入成都,看着一边的法正,道:“法孝直,你干得不错,现在你去告诉贾龙,让他去跟吴家提亲,我要纳吴贞为妾!”

    法正听到陶松的话,这让他心中生寒,陶松这穿孝服的注意可是他跟贾龙提出来的,本意是想让益州世家大族接受陶松,可现在陶松的举动,那是独断专横。

    这让法正看着陶松,他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凝聚出这么多牛人在身边。

    刘基见到陶松的样子,其实他也想让陶松给刘焉当个真正的孝子,让陶松得到士人的认可,可他更加知道,陶松心里杀伐果断,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策虑。

    他已经在陶松身边待上一年多,已经默认陶松在他心里的位置,虽然有时候,对陶松做的事情,不认可,但这不代表他会弃陶松而去。

 第九十八章 打算

    陶松带着大军进入成都,大军接手了成都的城防,他才带着文武百官对着州牧府行去,刚到州牧府,就看到州牧府已经挂上了白布,这让陶松感觉晦气,面色有些不太好。

    陶松台步走进州牧府,就见到了刘焉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一所红木打造的棺材里面,棺材停放在州牧府的正厅,这让他心里暗恨贾龙还有黄权,让他怒火烧到了头顶,如果不是还有一丝理智,他真想揍人。

    刘基跟在陶松身边,他见到陶松面色平静,但满脸通红,刘基就知道陶松心里火了,不过见到陶松没有发作,他心里发错欣慰。

    陶松走到安放刘焉的棺材边上,拿起一注香给刘焉点上,插到刘焉的棺材面前的香台里面,在跟刘焉鞠躬,道:“刘焉,益州有我陶松,你可以安心去了!”

    贾龙此时接到法正给他带来的任务,他走在去吴家的路上,面色非常好看,心里暗道,“陶松我就要看看,你有多大的心胸。”

    陶松见过刘焉就转身走出了州牧府,不打算搭理益州给他难看的这些官员,直接带着他的手下,去找住处。

    把住处安顿下来,陶松居坐在自己的房子里面,看着身边的刘基,道:“老师,益州这帮龟儿子,是在考验我呢!”

    刘基听到陶松的话,他嘴角带着轻微的笑意,对陶松道:“平安,大气一点,就把刘焉按照帝王格局下葬,显示平安的心胸。”

    陶松听到刘基的话,他看着刘基,笑了,笑的非常开心。

    有了刘基的出谋划策,陶松也变得高兴多了,直接让人去通知贾龙,让贾龙按照帝王格局安葬刘焉,他就老老实实的跟刘焉当孝子。

    贾龙一天接到陶松的两道命令,这让他心里感觉好笑,不过他心里也是非常佩服陶松,把刘焉按照帝王格局下葬,那陶松最少也要给刘焉当七八天的孝子。

    七天转眼就过,本来不想给刘焉当孝子的陶松,最后还给老老实实的刘焉当了七天孝子。

    陶松大气的在成都三十里的一座大山上给刘焉修建了陵墓,让刘焉的几个儿子还有机会来拜见刘焉。

    陶松从大山上返回成都,回到自己的住宅,脱掉身上那身孝服,直接砸在地上,看着身边的完颜打,道:“他个龟儿子的,小爷我居然跟刘焉这个老家伙当了七天孝子,气死我了!”

    完颜打听到陶松的话吗,他站在一边看着陶松,脸上除了傻笑还是傻笑。

    陶松刚砸完孝服,抱怨完,刘基就从外面走进来,看着陶松,陶松见到刘基,手快的把地上的孝服捡起来,刘基面对着陶松,见到陶松惊慌的样子,他笑了,因为陶松越是这样,就表示陶松对他的看重。

    “平安不必这样,我让你这样做,绝对不是在害你,刘焉虽然战败,但这个益州总有一些人是忠心于刘焉的,这些人早晚会跳出来找事,而平安给刘焉当了七天孝子,这是大孝,可以在士人中建立起平安的名声,得到士人的拥戴,有了士人的拥戴,平安才能更好的掌控益州!”

    陶松听到刘基的话,他脸上露出一个傻笑,看着刘基,道:“老师,孝子我当了,不过我要纳吴贞为妾,老师应该不会反对吧?”

    刘基听到陶松的话,他看着陶松,道:“平安,我刚才对着你说的话,你真的听进去了吗?”

    “老师,我给刘帽当了孝子,这个小妾纳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