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1879-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

    看着埃尔利希那坚定的表情。约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他知道埃尔利希无论是出于德国人,还是一位医师的身份,选择回去都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约翰同样很清楚这样做的风险,尤其是在对方并不是很了解霍乱这种疾病的情况下。

    “约翰,我我也想尽快回家”

    就在约翰犹豫纠结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安娜的声音。

    惊讶的扭头一看,约翰发现经过了一夜之后,安娜的脸上没有了昨天晚上的惶惶不安,但是却多了和埃尔利希一样的坚定,当然同时还多了一丝恳求。

    “呼”

    默然良久之后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约翰突然下定了决心

    “好吧”

    突然点了点头,约翰正色道:“我这就让亨利他们去订船票,今天上午的讲座之后我们就可以走不过我们必须要分开走”

    “分开走”

    听约翰这么一说,两个人同时愣了。

    “是的,分开走”

    约翰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汉堡现在正在流行霍乱,所以安娜和其他人绕道前往柏林,我会给布里斯特先生发电报,让他派人去接应你们至于我和埃尔利希先生,咱们直接坐船去汉堡”

    “什么不。不行”

    不等约翰说完安娜就惊叫了起来,上前一把抓住了丈夫的手臂。她是担心父母,也急切的想要早些回去,但是打得也是绕道去柏林的主意。怎想到约翰竟然想要去汉堡一想到汉堡此时瘟疫遍地,丈夫却要去那里,安娜浑身就是一阵阵的哆嗦,比起昨天晚上还要怕上几分

    “对,这绝对不行”

    与安娜一样想法的还有埃尔利希,他瞪大了眼睛急声道:“约翰。我去汉堡就已经足够了,你还是和亨特拉尔夫人一起不,我强烈建议你们还是留在伦敦,或者干脆直接返回纽约为好”

    埃尔利希知道,约翰和自己不一样。

    他是德国人,而约翰只是德裔,他是一名普通的医学家,最多也就是在某些领域有了出色的成绩而已,但是约翰除了在医学领域比他做得更好之外,还是一个庞大财团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两个人别看平时关系亲密如朋友,但是埃尔利希知道他们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埃尔利希都不敢让约翰去汉堡冒这个险,因为他无法想象如果出了万一之后,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不过此时此刻的约翰心情反而是放松了下来,笑着摆手道:“行了,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我可不是毫无准备就去汉堡冒险的。”

    “不,不行”

    不管约翰在说些什么,安娜此时就是紧紧抓住他的手臂,用力的摇着小脑袋。到了这个时候,她已经彻底后悔自己琢磨了一夜之后的决定了:实在不行的话,让布里斯特夫妇坐船来伦敦多好,干嘛非要提回家的事情现在好了,丈夫不但同意回德国,甚至还直接说要去汉堡,这怎能不让安娜大惊失色

    回柏林和回汉堡,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啊

    此时反而是埃尔利希眉头一皱,追问道:“约翰,你所说的准备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对霍乱的研究”

    一边回想着脑海中传染病课本上的知识,约翰一边底气十足的认真道:“或许你们不知道,我对霍乱也是有过研究的,相信如果去了汉堡的话肯定可以帮上不少忙”

    说完不顾埃尔利希那如同见了鬼一样的表情,约翰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妻子安娜的身上。他知道埃尔利希好说服,关键是身边这个水一样的女人,想要说服她让自己去汉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未完待续。

    。。。

 第六章 又一位汤姆逊

    “听说你刚刚答应了,帮内科医师们组建一个足球俱乐部”

    见到了约翰之后第一句话,李斯特没有问及他接下来的行程安排,甚至没有谈到马上就要开始的学术报告,而是关心起了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事情。〃blank〃》

    “哦您这么快就知道了”

    约翰的眉头一皱,心中顿时有些不悦了。前天才和几位医师说了这件事情,昨天上午才和吉姆汤姆逊敲定,怎么今天李斯特都知道了这些人的嘴也太快了点儿吧

    “呵呵,这件事儿可都传开了。”

    发现了约翰隐隐有不悦之色,李斯特笑眯眯的说道:“昨天内科医师们似乎有个聚会,号召大家捐款筹办俱乐部来着今天可有不少内科医师也来听你的报告,啧啧,这件事情他们可是非常的上心你怎么突然想到帮他们组建俱乐部的”

    字里行间,李斯特话里酸味不小。

    约翰当然可以理解李斯特的不爽,不过他决定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很快就眉头舒展开来笑道:“今年英格兰不是准备设立乙级联赛吗正好内科医师们有兴趣组建自己的俱乐部,我只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当然,主要还是因为t&h公司进行赞助,毕竟他们生产的药物主要还是内科医师们在用,呵呵。”

    “唔倒也是。”

    沉默了片刻之后,李斯特缓缓的点了点头。

    作为英国医学界的大佬之一,李斯特当然不会不知道t&h公司的强大。事实上这两年英国医师协会对几种药物大力推广,而李斯特等外科医师们也开始在手术前后使用磺胺,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p;h公司来说,内科医师们才是最重要的客户

    “呵呵,谁说一百多年前的人比不过穿越者”

    看到李斯特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说法,约翰也是忍不住暗暗感叹了一句。

    不管昨天见到的吉姆汤姆逊,还是今天见到的李斯特,大家似乎对用足球俱乐部宣传产品并不意外。哪怕足球运动才刚刚形成全世界第一个足球联赛不过转念一想,算算时间的话,哪怕没有手术刀俱乐部,十年后用阿司匹林赚足了钞票的拜耳公司。也该创建后世世界闻名的药厂勒沃库森了

    “李斯特教授,这位想必就是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吧”

    就在约翰和李斯特两人进行会议开场前的闲聊时,一个声音突然把他们的对话给打断了。

    约翰扭头一瞧,顿时一愣。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身边突然出现了四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高高瘦瘦,头发稀疏,厚厚的眼镜下留着两撇大胡子,一个很典型的英国绅士形象。

    看到这几个人之后,李斯特脸上顿时露出了不悦之色:“汤姆逊先生,我想我已经和你们说过了,今天是亨特拉尔先生的医学报告会”

    “呃”

    听李斯特教授这么一说,来人的表情有些尴尬,不过还是坚持道:“我很抱歉,教授。但是请您理解物理学家那旺盛的好奇心,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与亨特拉尔先生讨论一些问题”

    “这么说这几位是物理学家”

    约翰眉头一皱,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斯特。

    “是的。”

    点了点头,李斯特无可奈何的苦笑道:“这位是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先生,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他听说了你将在今天举行报告会的消息,虽然我提醒过他,但是”

    听完李斯特的解释,约翰心中顿时了然了。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在物理学界声名鹊起

    去年的下半年。约翰在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提出频繁照射x线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理论,理所当然的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并且抨击者甚众。因为现在很多医师都在利用x线尝试治疗各种疾病。甚至有人利用来大发横财,而约翰这个理论等于堵死了他们的这条路。但是由于x线本身就是他“发现”的,所以多数人并没有觉得奇怪。

    但是另外一篇论文的内容,迅速的引起了轰动

    放射性和电子的概念对于物理学界来说绝对算的上是革命性的,前者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开端,而后者的意义更不必说。彻底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所以当医师和医学家们看到这篇论文,并把它拿去让物理学家们解惑的时候,理所当然迅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理所当然的,质疑铺天盖地而来

    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论文中充斥的“可能”“或许”等字眼,另外一方面的话则是因为作者的身份。一个外科医师,哪怕他发现了x射线的存在,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也只会认为是偶然间的运气罢了,竟然就敢贸然写出这样不着边际的论文一丁点的证据都没有即使有些早就存了某些念头的物理学家们,也是将信将疑。

    但是随着伦琴教授的论文发表,一切都改变了

    身为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同时还是物理学家们心中x射线的正牌发明者,伦琴可是近两年欧洲物理学界最引人关注的名字。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伦琴发表了自己的两篇论文,或者可以说是对亨特拉尔先生那篇论文的一个解释

    初步的实验数据,证实了两个理论的可能性

    就像是一滴水被甩进了热油锅一样,整个欧洲物理学界都沸腾了起来。而紧随着在1892年年初的时候,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接连发表了三篇论文,全都是有关放射性和电子的

    “汤姆逊,倒是和昨天那位一个姓氏咦”

    原本有些不悦的约翰心中重复了一下来人的名字,突然愣住了:“剑桥卡文迪许汤姆逊先生我去大牛啊”

    心中惊叫了一声,约翰目光死死定在了这个三十多岁的白人脸上约瑟夫约翰汤姆逊,这不就是那位在历史上发现了电子的大牛么

    看着眼前一脸认真的汤姆逊,约翰的脸上顿时烧了起来。

    没见着真人也就罢了,真见到了后约翰才发现自己的脸皮真没有那么厚。而且这会儿他心中顿时有些忐忑不安了起来,就像当年大一面对生物化学考试的监考老师一样。说句实话,他在柏林大学期间虽然恶补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物理和化学,但是毕竟没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后来也放下了,写点儿论文什么的自然不怕,从脑子里的初、高中课本上抄就是,但是真要和正牌物理学家讨论问题,尤其是汤姆逊这样的大牛

    “该死,可别丢人啊”

    强忍着上前求签名的冲动,约翰沉着一张脸正色道:“很抱歉,汤姆逊先生,我的报告会很快就开始了,恐怕没有时间和您讨论物理学的问题而且我是一名外科医师,对于物理学仅仅只是业余的兴趣而已,讨论什么的就没有必要了,我想欧洲的物理学家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那两篇论文的内容是否正确”

    “下面,让我们欢迎来自纽约亨特拉尔综合医院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

    “哗哗哗”

    随着李斯特教授的话音一落,热烈的掌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对于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伦敦的医师们现在已经不陌生了,或者可以说非常熟悉。这不仅仅因为这位外科医师在医学领域的诸多成就,同时还包括他名下的亨氏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然还有手术刀俱乐部的作用

    掌声中,约翰大步走上了讲台

    “上午好,先生们。”

    不等站稳,约翰就已经微笑着大声打起了招呼:“非常荣幸能够接到李斯特教授的邀请,为伦敦的医学精英们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哗哗哗”

    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台下没舍得离开的汤姆逊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知道这位亨特拉尔先生是一位外科医师,但是却不知道对方的声望竟然如此之高,此时礼堂中足足涌入了两百余人,而且气氛看起来也相当的热烈

    更让汤姆逊意外的是,这位亨特拉尔先生接着说道:“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我在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有关x射线危害的,这一点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在纽约,我们亨特拉尔医学院已经开始了大样本量的动物实验,相信很快就可以有结果了,我相信我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至于说另外一篇论文,基本上和医学无关,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猜测而已,所以今天不,不仅仅是今天,也包括以后的任何时候,我将不会开口讨论有关这篇论文的任何问题”

    “嗡”

    听到这里,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汤姆逊等物理学家更是瞪大了一双眼睛,就像刚刚听到印度人的庞大舰队刚刚攻陷了朴茨茅斯一样

    不过约翰可不会给台下众人质疑的机会,立刻就双手压了压,等台下稍稍安静一些后就接着大声道:“先生们,今天我的报告本来只准备了一个内容,是有关我们外科血管吻合术的,但是就在昨天我听到了一个让人遗憾的消息,海峡对岸的汉堡刚刚爆发了霍乱,所以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我今天临时增加了一个内容”未完待续。

    。。。

 第七章 血管吻合术

    “以上就是我们近两年对输血技术的研究成果”

    环视着台下的诸多外科医师们,约翰朗声道:“先生们,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配型实验,将会大幅度降低由此导致的手术并发症,同时安全的输血将会拯救无数因为失血过多死亡的病人与此同时,动物实验也证明了枸橼酸钠对生物体的危害很小,作为血液的抗凝剂它是合格的,至少在更完善的方法出现之前它是合格的,这就为我们建立随时可以供外科医师使用的血库成为了可能而事实上,在纽约的亨氏综合医院,现在已经有一个小型的血库在运作,并且成功救回了三个人的生命”

    “哗哗哗”

    如雷一般的掌声,在偌大的礼堂中轰然响起

    提前二十年完善的技术,给了这个时代的外科医师们巨大的冲击,尤其台上的亨特拉尔先生并不是简单的去推断或者猜测,而是拿出了详实而确切的数据来说明这一切所有人终于明白了,过去相对趁机的两年中,亨特拉尔和他的医院到底在做些什么

    “现在终于可以确定,这将是一场革命”

    一边用力的拍着自己的双手,李斯特一边心潮澎湃的想着。〃blank〃》

    但是听了约翰今天的演讲,李斯特终于可以确定下来了。

    不过对于约翰后面要讲的内容。李斯特也更加的好奇了。在他看来,光是前面的十几分钟内容就足以扩充到一天的时间,但是刚才约翰也说了,相关的论文很快就将在新医学杂志上发表,那么接下来讲的东西又有多大的价值这让李斯特不由得好奇心大起。

    “先生们,下面我们来谈谈血管”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在台上大声道:“现在我们都知道,导致人体迅速出血的原因是血管的破裂,比如说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刀伤和枪伤等等,而我们外科医师们应对这种情况的措施有哪些呢”

    随着约翰的声音一点点加大,台下迅速恢复了平静。

    “对于很多外科医师来说,使用止血带是个选择。”

    稍稍顿了一下,约翰摇了摇头道:“将破裂的血管进行结扎很方便,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完成止血,但是一来应用范围很窄,二来后续很容易发生坏疽,所以我个人更加赞同另外一些外科医师的做法,比如说十五年前有位先生将一只狗的下腔静脉与门静脉连在了一起,而且他从血管的一角插入一个特殊的器械以保证连接口开放,并进行了间断缝合,随后。他又将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做了一个连接这位先生”

    大家顺着约翰的目光看去,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放下高高举起的手臂。站起来大声说道:“亨特拉尔先生,我很敬佩您在血型和输血技术上的研究,但是你确定缝合血管是解决的好办法要知道,即使使用你们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也无法让血管衔接处平整,并且防止渗漏血管或狭窄的发生,血管内产生血块很容易堵塞。感染的发生率也很高你确定它会比止血带更加的优秀”

    很明显,这位对约翰的话很不服气。

    “呵呵,看起来这位先生曾经做过尝试”

    双眼微微一眯,约翰盯着这位不服气的外科医师朗声道:“请坐,我恳请您先听完我的发言。可以吗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和我的团队已经经过了上百次的实验,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使用经过专门设计的器械,并且采用恰当方法的话,完全可以处理此类的情况,只不过我们实验的是血管端端吻合术”

    “轰”

    再一次的,礼堂中躁动了起来。

    “先生们,请看一下这几张图”

    左手一挥,在约翰的示意下讲台旁边一个年轻人顿时忙碌了起来。之前就已经出现过的大纸版“幻灯片“再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第一张画的就是一套看起来很精密的手术器械。

    “这是亨氏医疗器械公司准备退出的一套器械,专门为精细的外科手术设计的”

    指挥着年轻人一页一页翻开幻灯片,约翰逐一介绍着9世纪末版的微创外科器械包,向外科医师们普及怎么使用这些手术刀、镊子和剪子等等,直到“幻灯”翻到了第七页,一个断裂的血管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咳咳先生们,请安静”

    轻轻咳嗽了两声,引起大家注意之后约翰大声道:“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处理破裂血管的新方法血管端端吻合术

    血管吻合术,也是现代外科学的根基之一。

    对于2世纪的外科医师们来说,外伤手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器官移植、断手再植等等技术也早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9世纪末的外科医师们来说,这些技术却如同幻想小说一般。对于他们来说,处理人体的出血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比如说刀伤导致的大出血等,直到约翰穿越的时候才刚刚发明了止血钳,但是后续的血管处理则始终是一个难题。

    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从血管的作用讲起。

    稍稍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血液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全身各处提供营养,遍及全身的血管给组织和细胞带去氧气和各种物质。所以一旦血管断裂,局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很容易坏死。比如说断手再植,重新连接断手的血管,保障其血液供应就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说白了,血管吻合术就是把受外伤而断裂的血管重新连接起来。

    不要以为做到这一点很简单,似乎只要用线把它们缝合一下就可以了。事实上任何一名外科医师都知道,这可不仅仅是类似“裁缝”的工作,必须要考虑到血管的张力、后续的愈合等等因素。而对于9世纪末的医师们来说,想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这就好像2世纪的高中生都知道人的血型有几种,但是这个时代的医师却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一样。

    在没有麻醉药的时代,医师们几乎不可能对血管进行手术操作,即使做了,疼痛、感染和失血也会要了病人们的命。所以世纪的医师们尝试缝合血管非常困难,直到麻醉剂出现,外科手术消毒开始兴起,人们才开始真正尝试着去“缝合“断裂的血管。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因为器械、技术不过关,外科医师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再过两年,也就是94年的时候,法国总统遇刺而导致腹部大出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这件事情触动了一位医学生卡雷尔,他开始探索真正有效的血管吻合术,并最终发明了血管三点固定法。因为这个发现,以及随后他到美国之后进行的器官移植研究,卡雷尔在92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此对于9世纪的外科医师们来说,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却远不是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如果有了这项技术,医师们处理各种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将会更加有效,也将为未来的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等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

    约翰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血管的端端吻合术。

    对于未来的医师们来说,这是外科最基本的技术之一,约翰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亨氏综合医院的外科医师们配合着他,进行了十几次动物实验和数例人体实验,最终“完善”了这种血管端端吻合术。

    在安排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论文的同时,约翰选择了在伦敦发表这一项研究成果。而且他也坚信,有了之前打下的坚实基础,亨特拉尔版的血管吻合术绝对不会像历史上的卡雷尔那样得不到重视,至少在美国、英国和德国,他相信这项技术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开来

    。。。

 第八章 争议

    两三百人的礼堂中,只有约翰的声音存在。〃blank〃》

    他的双眼扫视着台下一张张专注的面孔,最后总结道:“先生们,所以我坚信除了用来处理外伤导致的血管断裂之外,血管吻合术因为可以重新建立血液供应,必然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说,如果能够重建血管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把切断的手指再接回去,甚至有可能给病人衰竭的器官提供替代,如其他人的器官”

    “什么”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