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1879-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拉尔先生平时的幻想而已。毕竟以这个时代的外科或者说医学水平而言,大多数内容都会被人是不切实际的。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内容在学生们听来依然是如此的新鲜有趣,以至于很多人拿起了纸和笔,把亨特拉尔先生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课要点一一进行了记录。

    一百年后,总计有三份笔记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在意,但是当几年后一篇篇论文证实了亨特拉尔先生的某些观点,但是一项项新技术的出现证明了他的预测,笔记的拥有者们几乎每一个都把它当成了最珍贵的收藏它几乎就是未来数十年的外科发展史

    因此在一百年后,当其中一份笔记以三十六万美元的高价被人拍卖掉之后,这两节在1885柏林进行的课程被外科医师们冠以了一个语义双关的名字

    外科第一课未完待续cc2907201

 第三十三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

    “先生,当一名大学教师的感觉怎么样”

    下午回到家之后,汉斯第一时间笑着问道。〃blank〃》

    对于约翰能够成为柏林大学的副教授,管家先生在大吃一惊的同时也是非常好奇。这个时代人们对科学的敬畏和尊重已经慢慢开始展现,能够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在汉斯看来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心中自然也好奇的很。

    “呵呵,很不错。”

    眉头一桃,约翰笑呵呵的说道。

    上午两节外科学,下午两节生理学,今天一天约翰过得都非常的充实,只不过下午的两节生理学约翰稍稍有些不满意,因为这种基础学科和外科不同,实在是没办法进行自由发挥在基础研究领域,没有理论根基的幻想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看着约翰那灿烂的笑容,管家的心情也变得愉快了起来。

    主人们足够优秀,仆人们自然也会有面子,尤其像约翰这样既能赚钱又能赚名声的主人,自然让关键先生与有荣焉。

    “先生,这是今天您外科发来的电报。”

    晚饭之前,管家给约翰拿来了一个信封。

    “哦”

    心中一动,约翰连忙拆开了这封电报。

    内容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是有关自行车公司股份转让的,老亨特拉尔电报中的意思是已经有好几个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接下来就是分别进行讨价还价,寻找一个出价最高的买家了。

    不过

    “最迟在九月底,我将带着你需要的资金动身前往柏林”

    电报最后的这一句话,顿时把约翰给吓住了。

    老爷子又要来

    虽说现在横跨大西洋已经比几年前快了许多。而且邮轮也舒服了许多,但是老亨特拉尔已经快七十岁的人了,这半个多月的旅途下来

    越想脸色越黑,约翰干脆连饭也不知道,一溜小跑的上楼给外公写信去了

    一周之后。当约翰收到老亨特拉尔的电报,知道自行车公司股份已经卖出,并且老爷子的船票也已经预定好的同时,在英国朴茨茅斯的一处小房子里,柯南道尔刚刚从自己的诊所回到了家里。

    “路易斯,今天有我的信吗”

    从诊所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大声问自己新婚妻子有关信件的问题,这在最近一两周柯南道尔刚刚养成的习惯。

    “没有。”

    路易斯道尔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你还是在等那位亨特拉尔先生的回信吗我说过好几次了,没有那么快的,你的信不过才刚刚寄出去两个多星期。这也就是刚够到柏林一个来回的时间,再过一两星期应该就差不多了嗯,当然是在那位亨特拉尔先生有兴趣给你回信的前提下。”

    从妻子的话中,柯南道尔很容易就听出了不满的情绪。

    这也怪不得这位新婚的妻子不满,实在是因为道尔一家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虽然毕业于赫赫有名的爱丁堡医学院,但是因为这个时代医师们糟糕的技术水平,再加上本人缺少足够的经验和名声。柯南道尔并没有办法获得足够丰厚的收入。毕业之后,柯南道尔先是做了一个随船医生到非洲去,后来回到朴茨茅斯开业后也不顺利。挣的钱也就刚刚够糊口而已。现在刚结婚没多久,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写小说上面

    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路易斯自然会有所不满了。

    “唉”

    柯南道尔轻轻的叹了口气,有些失落的脱下了自己的外套。

    相对于自己的妻子而言,其实他本人更加明白自己得到回信的几率是非常渺茫的,因为身为一名医师他比路易斯更加清楚那位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此时的身份和地位。柯南道尔刚刚看到了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发现亨特拉尔先生再次在一期杂志中发表了四篇论文

    从这四篇论文之中,柯南道尔看出了很多东西。

    首先自然是亨特拉尔先生学术地位的提高。最近一年仅仅在柳叶刀就发表了将近十篇论文,这在英国的话已经足以担任任何一所医学院的讲师职位了。而且虽然外科消毒什么的柯南道尔不太明白。但是两种局麻药物以及那套手术器械的专利可是非常吸引人的东西,凭借着它们亨特拉尔先生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他真的会对侦探小说感兴趣,给自己写信吗

    从一开始柯南道尔自己都没有太大的信心,只不过这一两年他写的东西被人家频频退稿,所以这一次他决定把血型理论融入小说中的时候真的抱有很大的期待。为了确保自己写的内容不会有错误,他才给亨特拉尔先生写了那封信,但是能不能得到回应就只能是一种期待了

    “砰砰”

    就在夫妇两人准备收拾收拾吃晚饭的时候,家里的大门突然被人砰砰的敲响了。

    听到敲门声路易斯道尔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低声的嘟囔道:“是谁这么晚来还敲得这么大声,真是粗鲁”

    不过抱怨归抱怨,路易斯作为女主人还是马上就跑了过去,拉开门一瞧顿时愣住了。

    “这里是阿瑟柯南道尔的家吗“

    一个身材粗壮的邮差看了路易斯一眼,粗声粗气的问道。

    “是的,先生。“

    路易斯瞪着一双大眼睛,点点头回答道。刚刚丈夫才问过有没有信件,这会儿邮差就上门了,难道真的是巧合还是说

    “有他的一封信“

    邮差大大咧咧说了一声,然后随手把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路易斯。

    “谢谢。”

    本能的回了一声谢谢,路易斯好奇的往信封的邮戳地址看了过去。

    德国,柏林

    “阿瑟”

    就在邮差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路易斯惊讶的高声叫了起来:“有你的一封信,来自德国柏林的一封信”

    “啊”

    路易斯高亢的声音如此刺耳,以至于刚刚转过身的邮差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扭头一瞧。

    在邮差的视线之中,屋子里面一个年轻的绅士狂奔了出来,脸上带着一副狂喜的神色大叫道:“是亨特拉尔先生的来信吗在哪里”

    几乎是从妻子的手中抢过了那封信,打开之后道尔迫不及待的站在原地看了起来。

    邮差摇了摇头,带着一脸的鄙视离开了,而路易斯则是心中略略有了一些期待,安静的看着自己的丈夫,然后看着他从一脸的期待渐渐变成了不解,再变成惊异,最终终于转变成了一种狂喜

    “这这正是我想要的”

    翻完了最后一页之后柯南道尔突然大声的高呼了起来,他心中的兴奋似乎难以排解,突然上前一把抱住了自己的妻子

    “呀,你干什么”

    路易斯被丈夫吓了一跳,连忙低叫道。

    “哈哈,太棒了”

    柯南道尔根本就不回答自己妻子的问题,一边大笑着一边抱着她在屋子里疯狂的旋转了起来

    明天要陪孩子出去玩,更新可能会比较晚。未完待续cc2907201

 第三十四章 阿司匹林

    且不提柯南道尔在看到约翰的回信之后欣喜若狂,立刻便开始修改这篇血字的研究,经典的福尔摩斯形象很快就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就说随手帮了他一个大忙的约翰本人,现在却已经陷入了一种无奈的苦恼之中。〃blank〃》

    “明天上午我将会踏上前往汉堡的邮轮,有亨利陪着我,你不用太过担心”

    看着外公最新发来的一封电报,约翰的脸色顿时黑的如同锅底一样。

    老爷子根本就不顾他的坚决反对,最后还是坐上了来欧洲的邮轮。纽约的电报要想发到柏林的话要两三天时间,看看电报上时间的话,老亨特拉尔上船应该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

    “先生,到时候需要我去一趟汉堡吗”

    站在一旁的汉斯微微欠身,恭声问道。

    “那就麻烦你了,埃尔伯先生。”

    微一沉吟之后,约翰一边叹气一边苦笑着说道。上次老爷子来的时候好歹还有约书亚他们陪着,但是这一次就只有车夫亨利一个人在身边,这样的情况下约翰又怎么可能放心的下

    不过这段时间,约翰已经想通老亨特拉尔为什么要来了。

    首先自然是因为自己在柏林准备一口气投入数百万马克巨资的事情,老亨特拉尔肯定是有些不太放心,所以想要来给外孙把把关,比如制药厂和医疗器械厂管理上面。第二个恐怕就是因为这两年约翰的动作太多太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有留在欧洲不回去的征兆

    不过不管老爷子的想法如何,约翰终究也不会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

    就在老亨特拉尔抵达柏林的前后,医疗器械工厂即将投产。制药厂的研发大楼设计方案即将出炉,这两项约翰心中最重要的事业将会开始起航,不管是谁都不可能阻挡他的脚步。或许也正是想明白了这一点,老亨特拉尔才会坚持再次来到柏林,他想要亲眼看看。自己外孙不惜放弃日进斗金的自行车生意也要盘下来的所谓染料工厂,到底有着多么重要的未来

    所以为了说服固执的老亨特拉尔,约翰也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医疗器械工厂已经不需要约翰过多的关心了,毕竟已经有了血压计和全套的手术器械,还有改良的听诊器和温度计之后,已经足以让这个新生的工厂站稳脚跟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约翰只要稍稍花些心思。多搞点儿简单却实用的设计出来,工厂自然就能稳步发展,渐渐壮大起来。

    关键还是那个新收购的染料工厂。

    约翰真心没有进军染料行业的意思,虽然搜搜脑袋里的那些存货,说不定可以找到几种染料的配方。但是对于他来说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说到底,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依然是一片空白的化学制药产业

    相对于化学工业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朝阳产业。

    因此自从得知老亨特拉尔要来柏林的消息之后,约翰就把每周两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里。因为他知道,想要说服老亨特拉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己的外公有多么固执,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约翰更加清楚了,因此他很明白一点。虽然老亨特拉尔帮他卖掉了自行车工厂的股份,并且把大笔资金带来了欧洲,但是从内心深处老爷子恐怕是从未赞同过自己的决定

    所以不管是为了说服老亨特拉尔。还是为了让即将投入巨资的制药厂不会闲着,约翰都必须让自己忙碌起来。

    实验,不停的实验

    不管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还是在家里的那个简陋的实验室中,约翰总是在进行着实验。他必须要在老亨特拉尔抵达柏林之前至少搞出一样东西,一样让人们坚信其价值不亚于自行车公司股份的东西

    这样的目标。其实并不算很多。

    青霉素暂时不用考虑,约翰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能用这个时代的技术来实现它的工业化生产。就连当初考虑的磺胺他也决定暂时往后推上一推。这一方面是考虑到生产工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合理性的问题。毕竟磺胺的出现在历史上是一种偶然,约翰实在是找不到自己一个人把它研究出来的理由。

    等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之后,再把它拿出来才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考虑再三之后,约翰准备把现在已经出现并且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但是还没有人能够进行工业合成生产的药物拿出来

    那就只有一个答案了

    世纪之药阿司匹林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合成的药物,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销量最为庞大的药物。作为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药物,因此才会被人称之为世纪之药。除了最经典的解热镇痛作用之外,它还能用于治疗风湿病,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等。

    而且更关键的是,阿司匹林的成分乙酰水杨酸早在1853年就已经被人合成过了,而且水杨酸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解热镇痛药物之一。不过无论是水杨酸、奎宁还是安替比林,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不良反应极少的阿司匹林无疑就是约翰开创制药工业最佳的选择

    虽然当初考虑到这种药物实在是太过于引人注目,以至于约翰不想在自己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拿出来,并且为此纠结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为了能够说服老亨特拉尔,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反正在他的脑海里,还有无数的好东西。

    只不过就算约翰脑中有着精确的分子式和完整的制作步骤,但是1885年的实验设备和21世纪完全不同,他必须要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才能找到最佳的方法和步骤,并且为了将来能够在制药厂中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他还必须要找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时间一晃,已经是九月底了。

    赶在十月一日之前,夏洛特医院外科楼的全面改造终于完工了。在约翰的监督下,整栋楼虽然因为设计的原因不可能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手术室和病房都按照他的标准进行了重新装修,并且添置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几乎每一个走进这栋楼的病人或者医师们都会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由此造成病床数量的大幅减少,并没有阻止伯格曼教授的决心。

    “如果效果显著,我将建议整个夏洛特医院进行改造。”

    在为此而庆祝的时候,伯格曼教授郑重的对约翰说道:“尤其是产科,我想如果他们能够做到每次新病人来的时候就更换全部的床单被褥,并把使用过的东西进行消毒的话,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说不定可以像十几年前一样再一次的大幅降低了”

    十几年前,正好是巴斯德发现细菌并且外科消毒开始兴起的时候。

    赛麦尔维斯带着满腹不甘死去的当年,巴斯德发现了细菌的存在,进而一些善于反思的人们终于明白了产褥热后世医师们称之为产后感染的原因,那就是医师们肮脏的双手要知道,二十年在伦敦的医院中生孩子的女人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五,比在家里生孩子的死亡率高出五六十倍

    在产科医师们学会了接生前给自己双手消毒之后,产妇们的死亡率开始急剧下降。

    但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很多医师们已经开始注重消毒,但是医院依然是个拥挤、密不透风且脏乱的地方,富人们依然会把医师们请到家里去看病,只有穷人们才回来医院看病或者生孩子,如果产科也能像外科这样进行改造,并且严格按照无菌消毒规范来对待他们的产房和病房的话

    “或许用不了几年,夏洛特医院将成为一所真正的医院”

    想到不久之后的未来,约翰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

    毫无疑问,在他计划中的那栋位于纽约的大楼,将是真正意义的第一所现代的医院,而约翰希望夏洛特医院能够成为第二所

    未完待续cc2907201

 第三十五章 筹备

    1885年1o月的第一个周三,当约翰结束了下午的生理学课程从学校回到家中的时候,他意外的看到自家的大门是半掩着的,而且当他推开房门的时候,一个许久不见的熟悉面孔立刻便迎了上来:“下午好,先生”

    “下午好,亨利咦”

    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后约翰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顿时又惊又喜:“亨利你们竟然这么早就到了”

    按照昨天约翰收到的电报,汉斯应该安排他们在汉堡休息个两三天,然后才会坐火车前来柏林。〃blank〃》

    “是的,先生。”

    日渐成熟的亨利满脸的笑容,恭敬的说道:“我们只在汉堡休息了一个晚上,亨特拉尔先生就坚持立刻赶来柏林了埃尔伯先生正在为您准备晚餐,亨特拉尔先生他回来之后就在楼上休息您要上去问好吗”

    “当然”

    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约翰把外套扔给了亨利,立刻便快步上楼去了。

    老亨特拉尔来柏林,约翰自然要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因此上楼之后他就直接奔向熟悉的屋子,犹豫了片刻之后轻轻的敲了敲门:“外公,您休息了吗”

    ,。

    “约翰进来吧”

    很快,门内便传来了老亨特拉尔那惊喜之中略显疲惫的声音。

    约翰推开了房门。

    看样子老亨特拉尔应该是已经睡了一会儿了,这会儿刚刚坐了起来。看到床上外公的一瞬间,约翰的心脏忍不住颤了颤。虽然有可能是长途旅行的缘故,但是此时老亨特拉尔那凌乱花白的头、苍老的面容无疑表明了一件事情:他的外公正在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

    大自然的规律,不是人类可以抗衡的。

    “外公”

    张了张口,约翰忍不住出了一句带着颤音的问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当初他曾经视为陌生人的老人已经成为了心中最重要的一个。

    “约翰,快进来”

    见到约翰之后,老亨特拉尔的双眼中也骤然闪现出了夺目的光彩,他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床帮高兴地说道:“来,孩子,快坐下让我好好看看你这一年是不是又长高了”

    “嗯只长了两厘米。”

    走过去坐下之后。约翰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去年一年他的身高增长就已经大大的放慢度了,今年更是几乎停滞了,不过一米八八的身高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因为经济的原因,这个时代的西方人还远达不到每天吃牛肉的水准,平均身高不过一米七左右,约翰的身高已经足以让他在任何一个国家鹤立鸡群了。

    看着高大健壮的外孙,老亨特拉尔的心中很是高兴。

    虽然他知道不能把约翰当成一个普通的少年来看待,但是作为一个老人关心自己的外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亨特拉尔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约翰的手臂。脸上更加的满意了:“呵呵,不错,身上的肉也多了些,身子骨看起来壮实了不少”

    久别重逢的十分钟时间里,谁也没提什么自行车工厂或者染料工厂的事情,爷孙俩就像当年在纽约的时候一样,随意的聊着,房间内不时传来一阵轻松愉快的笑声

    因为担心耽误外公休息的缘故。约翰只待了十分钟就离开了。

    第二天下班的时候约翰向伯格曼请了两天假,打算加上周末一起在家好好陪外公。反正现在外科楼的改造已经完成。而托马斯他们几个也已经进入了正规,他身上的工作顿时就轻松了许多。在十月中旬的那个会议之前,约翰肯定不打算再搞什么新的东西了,因为他已经决定让临床的进步按照医学的规律来了。

    药物的出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偶然。

    比如说青霉素,再比如说磺胺等等。他们的明者更多是依靠的运气而不是持之不懈的研究,所以只要到了适当的时候,约翰是有理由突然把它们给拿出来的。

    但是,临床知识的进步没有偶然,它们是依靠相关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或者病理学的进步。加上临床医师们系统性的总结而来的,有时候甚至要加上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比如说麦氏点的现与阑尾切除术的成熟,如果没有外科医师们对右下腹解剖结构、病理改变的研究,没有盲肠炎、盲肠周围炎等错误诊断的排除,又怎么可能有外科医师能够现再比如说外科消毒法的提出,是因为医师们现住院产妇的死亡率要比在家生产的妇女死亡率高出几十倍,而他的进步和完善更是前前后后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外科医师们不断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是以无数病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这个过程,约翰不可能把它们简单的省略过去。

    我们的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不希望以后自己身上更多的被蒙上神秘的色彩,而是希望大家能认为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按照临床规律取得的,说白了,除了无数的临床知识之外,约翰还要把后世临床研究的方法也给提前完善起来。

    所以当初在提出麦氏点和阑尾切除之前,约翰需要收集上百个病例,对因右下腹疼痛而死的病人进行尸体解剖,也正因为这一点,他才能那么轻易的说服托马斯等人,并最终给说服了外科学教授伯格曼先生

    对于约翰的请求,伯格曼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