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那一下,水直往嘴里灌,我一不小心就呛到了。”
呛一下倒也没什么,张斌嘘了口气,随即问道:“怎么样,潜下去多深?”
赵如尴尬的道:“我就是一个劲往下潜,也没注意有多深。”
想知道潜了多深倒也不难,张斌让人找来一捆绳子,随即又把铜罐子里的水放出来,让赵如抓着绳子再试着潜了一次。
这次又差不多是两盏茶时间,根据绳子的长度计算,赵如其实并没有潜下去多深,大概也就是四五丈的样子,换成米的话,大概就是十五米。
十五米还是不够啊,起码得四十米啊,而且还必须在水底摸索一阵,因为人不可能一潜下去,正好踩一门火炮上面,总得找一找,才能找的到。
这样算来,又得多一盏茶时间,也就是说,起码要做个四尺长的铜罐子才行!
四尺长,人怎么背呢,那不是碍事嘛!
张斌正在犹豫间,赵如突然提议道:“大人,如果要潜水的话,其实没这么麻烦,记得有一次我跟人出海打鱼,遇上了大风浪,把船都给掀翻了,我们几个人正好被扣在船下面,船倒扣过来就有很多气在里面,我们几个人在水下面待了大约一刻钟才浮上来,也没什么事。”
张斌闻言,眼前一亮,做个船形的东西,倒扣在水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乎,一行人又回到机械厂,用铜皮做了个大约半人大小的桶状物,然后又跑到水边试起来,这次还是赵如,有了张差的经验,张斌直接让人准备了干衣服在岸上等着,他倒是没有冷的打哆嗦,不过,这桶状物一扣水里,又尴尬了,因为里面的气太多,根本就压不下去。
众人集思广益,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桶子四周绑几块铁疙瘩,这样的话,桶子就能压进水中了。
为了保险起见,张斌让赵如连同铜罐子也背上了,这样就算桶子出了问题,他还能借铜罐子里面的气浮上来。
准备好一切,众人又来到海岸边,四个亲卫一起把铁疙瘩往水里一放,那大桶子便倒扣在水中慢慢往下沉去,赵如也跟着嗖的一下跳入水中。
这次,水面上一点动静都没有,赵如好像消失在水中了一样,一盏茶时间,两盏茶时间,三盏茶时间,水面上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众人脸上不由都露出焦急之色,这潜水可不是闹着玩的,潜入几十米深的水中,那可是一不小心就淹死了!
直到大约一刻钟之后,水面突然又哗啦一阵翻动,沉下去的那个铜桶子竟然从水面上冒出来,紧接着,赵如便从铜桶子底下窜出来,兴奋的举起手道:“大人,我潜到海底了,你看。”
张斌打眼一看,这家伙手里竟然抓这一个大蚌壳,看样子,他是真的潜到海底了!
至此,试验就算是成功了,赵如连蚌壳都能找到,在海底找目标更大的火炮自然不成问题。
当然,这么简单的东西还不能用来打捞火炮,因为火炮的重量可不是一个人能从海底扛上来的,就算借助浮力也不行,还必须准备绳索,而且,火炮吊出水面之后还必须使用吊葫芦才能吊上船,不然上千斤的东西,就算有绳索,几个人也拉不上船。
张斌干脆招来了一艘车轮舸,改造了一下,在上面用大腿粗的木柱子做了个木架子,在中间挂了个吊葫芦,还在四周挂了四个滑轮,这样简易的打捞船就做出来了。
至于潜水设备,铜桶子,他干脆命人做了一个人那么大,四周是一圈挂绳索的孔,既能绑绳索,又能绑铁块,绑在四边的铁块也进行了专门计算和测试,正好能扣这气的桶子带下去,又不会太重,让人能很轻松的掉上来。
这样一套打捞设备做好,差不多用了三天时间,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这套打捞设备真的能把火炮打捞上来,那么就算费一个月时间也值。
打捞设备做好了,张斌自然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试试效果,连王徵他们都对打捞行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张斌干脆带着他们一起来到大员城,让他们一起看看。
这天正午时分,热兰遮城堡外的海面上可谓热闹非凡,一艘镇远巡洋舰和十余艘车轮舸将一艘奇奇怪怪的车轮舸围在正中间,张斌、王徵、孙元化和宋应星都在那艘车轮舸上面,还有张差和赵如两人都背着两个铜罐子穿着一身紧身衣,站在张斌旁边,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好像恨不得马上就跳海一样。
十余个亲卫在甲板上忙碌了一阵,两个奇形怪状的大铜桶子终于准备好了,上面不但调着铁块,还绑了好几根长绳索,而且,那些长绳索的另一端都挂在木架的滑轮上。
一切准备就绪,张斌一声令下,十余个亲卫便抬着铜桶子和铁块,小心的吊入水中,紧接着,张差和赵如也一起跳入水中。
这里正是二十余艘超级战列舰被烧沉的区域,下面足有两千余门火炮,就看张差和赵如能不能把火炮找到,吊上来了。
六组亲卫,七百余人,包括张斌和王徵他们都紧张的注视着水面上的绳索,满脸希冀。
这些亲卫都是张斌特意带过来观摩的,毕竟这一块的海底有三千多门红夷大炮,光一两个人去打捞,不知道要捞到什么时候去,如果这次打捞成功,张斌还会做十余套打捞设备,让这些亲卫轮流来打捞,争取尽快把这些火炮打捞上来。
大约过了一刻钟,一个滑轮上的绳索终于剧烈抖动起来,这当然不是鱼上钩了,而是张差和赵如给的信号,这意思就是他们已经将一门火炮绑在绳索上了。
不用张斌下令,抓着绳索的几个亲卫立马使劲把绳索往上拉起来,很快,一门带着炮车的火炮便露出水面,两个早已准备好的亲卫立马把外套一脱,跳入水中,将火炮挂在吊葫芦上,另外两个亲卫则很有默契的扯动着吊葫芦上的锁链,不一会儿,一门带着炮车的舰炮便被吊到了甲板上,打捞成功了!
紧接着,又有一根绳索剧烈的抖动起来,众人一阵猛拉,又是一门带着炮车的火炮露出水面,就这样,总共吊上来四门火炮,张差和赵如才顶着桶子浮上来,倒不是桶子立马的氧气不够了,主要是因为桶子四周总共才绑了四根绳索。
对这个效果张斌已经相当满意了,一次就是四门,总共还不到半个时辰,也就是说,一套打捞设备,每天最少能打捞上来四五十门火炮,做十套这样的打捞设备,不出十天,就能把三千余门火炮全部打捞上来!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做出的这套简易的打捞设备很快就被东南沿海的渔民看上了,他们纷纷效仿,用来打捞海底的水产,东南沿海水产数量顿时暴增,什么海参、海葵、海星、生蚝、珍珠扇贝等稀有的海底物产产量成倍增长,沿海的渔民从此又多了个赚钱的途径。
第五卷 第六十六章 属国琉球被欺负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年节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年,他挫败了温体仁的阴谋,保住了福广总督的位子;
这一年,他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攻克了巴达维亚,占领了整个南洋海域;
这一年,他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一家人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这一年可谓万事顺意,直到年底都没发生什么意外,不像去年,临到过年了突然收到个莫名其妙的调令让他去京城述职,搞的他什么心情都没了,更不像前年,临到过年了皇太极突然进攻京城,搞的他年节都是在野外营地里过的。
这一年东盛堂也逐渐步入正轨,大明各处分号都已投入正常运营,东瀛和南洋的生意更是成倍增长,到年底,占半成股份的几大家族分红都达到了几十万两,就连那些被拉进来分红的小股东分红都达到了几万两,众人简直惊喜莫名。
这个年节总督府可谓热闹非凡,张斌陪着家人过了个幸福美满的团圆年,不过他们毕竟是两省总督,又新近进军南洋,俗务繁忙,不可能老是待在家里陪着家人,元宵节刚过,他便开始考虑了,是先去南洋察看一番呢,还是先去福广巡视一番呢?
没想到,他还没做出决定,卢象升却突然跑过来了。
原来是琉球国使者前来求助,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就把使者带到东番来了。
琉球国位于东番和东瀛之间,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蜿蜒两千余里,大小岛屿数百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海上王国。
洪武五年,琉球中山国王率先向大明进贡,随后琉球山北王和山南王相继遣使向大明进贡,琉球正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从此开始使用大明年号,并派遣大批生员赴大明学习汉语,真正与大明行同文年同号。
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便于琉球的朝贡和彼此的贸易往来,赐给琉球多艘大海船,并派遣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和造船匠户移居琉球,帮助琉球造船操舟,发展航海技术。
闽人三十六姓在琉球岛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那霸唐营,也就是后世有名的久米村,自此融入琉球国,琉球官方语言也因此逐渐变成了闽南官话。
琉球来使这么重要的事情张斌自然不敢怠慢,他收到消息之后,立马命人在总督府大堂铺上红毯,并命所有亲卫排成仪仗,从大门一直排到大堂,尽显大明宗主风范。
没想到,那琉球使者一进入大堂便趴在地上磕头道:“总督大人,请救救我们琉球啊。”
卢象升在一旁拱着手,尴尬无比,没办法,这使者一到福州就这样,求爷爷告奶奶的,他都被求的没辙了,才把人领到东番来的。
张斌却是被这使者地地道道的闽南话给雷到了,他不由好奇的问道:“你是琉球国的使者吗,你这福建话怎么说的这么好?”
他这意思,你到底是琉球人还是福建人,怎么感觉你就是福建人呢!
那使者连忙恭恭敬敬的道:“小人祖上乃是福建匠户,洪武二十六年奉命迁往琉球的。”
原来真是福建人,只是奉命迁到琉球去了。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郑重的问道:“琉球到底怎么了,你怎么这副模样?”
那使者哀叹道:“大明万历三十七年,东瀛萨摩藩岛津氏入侵琉球,尚宁王被掳走,我们遣使向大明求助,未得到回应,后来尚宁王被迫同意向东瀛进贡,才得以归国。大明天启五年,东瀛幕府要求我们每年都遣王子赴江户谒见幕府将军,我们又遣使求助,还是未有回应。今年,东瀛萨摩藩岛津氏要求我们让出那霸港,让他们在琉球岛驻军,如此一来,我琉球岂不成为东瀛傀儡,所以,尚丰王特遣小人前来求助,求总督大人出兵帮我们赶走东瀛人啊!”
原来是这样,万历朝那一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天启五年,他们还来求大明,估计魏忠贤就算是收到消息了,也不会理会。
大明不闻不问,东瀛自然是得寸进尺,先是要求进贡,然后要求朝拜,现在干脆直接派人把琉球岛封锁了,让琉球国王变成他们的傀儡!
这事自然不能不管,但他也做不了主啊,出兵琉球,不经过崇祯同意肯定是不行的。
他挥了挥手,示意示意使者站起来说话,随即问道:“东瀛人要求你们什么时候让出那霸港?”
那使者连忙解释道:“现在东瀛天寒地冻,不适宜出兵,他们要求我们下个月必须让出那霸港。”
这会儿正月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八百里加急肯定是来不及了,看样子只能派车轮舸去了。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你带了国书吗?”
“带了。”,那使者闻言,立马从怀里掏出一个卷轴,双手举过头顶,弯着腰恭恭敬敬的递给张斌。
张斌站起来,伸出双手,郑重的接过国书。
他打开一看,竟然是工工整整的正楷,那字写的就跟科举考试的试卷一样。
上面已经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了,他倒不用再复述了,只要在附个奏折就行了。
他想了想,随即郑重的道:“此事本官必须请示皇上,你且稍等几日。”
这意思,难道又是要敷衍,那使者立马趴到地上哀求道:“总督大人,求你看在琉球多年以来一直对大明恭顺异常的份上出兵相救啊!”
这事如果是遇上别人估计是没戏了,但张斌却绝不会坐视,他温言宽慰道:“你放心,此事本官不会坐视不管的,十日之内,本官定会给你答复,你安心等着吧。”
十天?这里离大明京城可有好几千里,十天能打个来回吗?
不过人家都这么说了,那使者也不好在追问了,他只得磕头道:“多谢总督大人。”
张斌挥了挥手,示意亲卫带他去迎宾馆住下,随即便带着卢象升往书房走去。
来到书房,他并没有立马做出决断,只是招呼卢象升坐下来,随后便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很快,他便找到了陈浩所查探到的东瀛势力分布情况。
他打开汇总成册的情报,飞快的查找起来,不一会儿,便查到了萨摩藩的情报。
这萨摩藩乃是东瀛有数的强藩,原本就控制着萨摩国、大隅国和部分日向国的领地,自从控制琉球之后,发展异常迅猛,这个时候光是能查探到的军队就有三万多!
看样子是块硬骨头啊,张斌想了想,随即朗声道:“来人。”
在外面值守的赵如应声而入,张斌立马下令道:“速传俞成龙、郑芝龙、郑芝虎来。”
赵如闻言,拱了拱手,飞快的退了出去。
张斌沉吟了一下,随即拿出一份空白奏折飞快的写起来,大意就是向崇祯吹嘘了一下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之威,暗示崇祯,万历朝大明都把东瀛摄政关白丰臣秀吉给打跑了,这会儿他们一个地方诸侯竟然敢欺负大明的属国,不把人给打跑,大明颜面无存啊!
崇祯的脾气张斌十分清楚,你不能教他怎么做,只能列出不这样做的后果,让他稍微“思考”一下,他自然就会顺着你的意思来了。
这会儿俞成龙、郑芝龙、郑芝虎其实都陆续赶过来了,但是他们见张斌正在写东西,也没打搅,只是和卢象升见了个礼,随后便站那里恭敬的候着。
张斌写完奏折,抬头一看,立马对郑芝虎道:“芝虎,你速带一百亲卫,乘十艘车轮舸,赶往京城,将琉球国的国书和这封奏折呈送给皇上,记住,最少要等到皇上的口谕才能回来,有圣旨最好。”
郑芝虎闻言,郑重的接过国书和奏折,道了声遵命,随即便飞快的退了出去。
张斌随即又对俞成龙和郑芝龙道:“芝龙,你带五千水师将士速速和成龙赶去南洋,负责南洋一切事物,重点是马六甲海峡的要塞,三月份之前,一定要修筑完。成龙,你过去之后速将二十艘镇远巡洋舰、四十艘威远战列舰,还有戚家军将士全带回来。”
俞成龙和郑芝龙闻言,道了声遵命,随即也飞快的退出去。
这时候,一旁的卢象升才好奇道:“双全,这个什么萨摩藩很强吗?”
张斌淡淡的点头道:“是啊,这会儿在东瀛,除了他们幕府大将军的亲军,估计就是萨摩藩的藩兵最强了,按情报来看,他们的人马很可能超过了四万。”
卢象升闻言,担忧道:“双全,这个时候,不适宜跟这种强敌开战吧?”
的确,大明这会儿内忧外患,而且张斌新近又攻占了巴达维亚,荷兰人还不知道会怎么报复呢,他再跟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开战,人手估计都不够。
张斌却是坚决道:“大明跟东瀛迟早有一战,这琉球位置很重要,而且商贸比较发达,决不能让东瀛抢占这么有利的位置,壮大自身。”
历史上其实大明从万历朝鲜战争之后就没跟东瀛起过冲突了,但是,后面这琉球国也被东瀛吞并了,后世的东瀛什么德性,张斌可是知道,绝对不能让小鬼子强大起来。
卢象升自然不知道后世东瀛干了什么,他只是根据现在大明的情况在分析,现在大明要面对东北的建奴,西北也不安定,还要面对荷兰人的报复,实在不宜再招惹强敌,但是,张斌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唱反调,他只能建议道:“要不我们在福建征召一批新兵,操练一下?”
张斌这会儿才记起来,这卢象升也是一员猛的不能再猛的猛将,不过,他的军队并不在这里,估计,再过两年他肯定要被调走的,到时候再想办法让他去操练他那威震天下的天雄军吧。
想到这里,张斌摇头道:“暂时还没有必要,你放心,东瀛这会儿也不敢跟大明全面开战。”
东瀛还有不敢的吗,万历朝他们都差点把朝鲜给灭了!
卢象升不解的问道:“他们为什么不敢跟大明开战呢?”
张斌睿智的道:“因为他们水师不行啊,所以他们也只能就近进攻朝鲜,这个时候,建奴也在打朝鲜主意,他们要跑去进攻朝鲜正好让他们狗咬狗。”
卢象升闻言,恍然点头道:“也对,他们水师再怎么也不可能比我们还强。”
张斌随即提议道:“建斗,你忙不忙,要不忙的话跟我去趟琉球,会会东瀛萨摩藩怎么样?”
他这是想让卢象升提前接触一下战斗,毕竟他可是明末有名的猛将,以后肯定是要领兵作战的。
卢象升闻言,果然饶有兴致的道:“去琉球,好啊,反正福建有孟侯他们在,我这个巡抚在不在其实没多大区别。”
张斌这么肯定崇祯会让他去收拾萨摩藩,崇祯真会按他想法来吗?
崇祯可是励志中兴的皇帝,他一收到琉球的国书和张斌的奏折,立马就炸毛了,这还得了,万历朝可是把整个东瀛都干翻了,这会儿,东瀛一个地方诸侯就想欺负大明的藩属国,这个怎么能忍!
他立马让曹化淳拟了份圣旨,措辞严厉的谴责了东瀛的侵略行为,并且命令福广总督张斌去把那什么萨摩藩赶出琉球国。
这会儿他压根就没考虑大明内忧外患的情况,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先祖万历皇帝能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而且,一定要做到!
如果是其他总督,被他这么一折腾,估计都该哭了,就好像历史上崇祯元年出任福建巡抚的熊文灿,他招抚了郑芝龙,并凭借郑芝龙之助剿灭了福建的海盗,结果崇祯让他去剿灭农民起义军,吓得他提出“五难四不可”,竭力推托,但是崇祯就是让他去,结果,他被张献忠玩了个降而复判,崇祯立马把他给砍了!
张斌当然不怕这个,萨摩藩再强也要去把他们干趴下,小鬼子,他是是收拾定了。
第五卷 第六十七章 奉旨驱倭寇
“驾”、“驾”、“驾”。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大明京城通往南直隶的官道上蹄声如雷,一百余骑明军将士疯狂抽打着座下的战马,向南狂奔而去。
沿途不管是官员、士子,还是商贩、镖师,甚至是传讯的明军和驿卒,只要不是瞎了眼的,又或是不认识字的,通通吓的躲到一边,因为这一百余名明军将士好多背上都插着令旗。
什么“八百里加急”、“钦命传旨”、“肃立回避”等等,认识字的人都知道,这是皇上派出来传旨的队伍,而且还是特别急的那种,谁敢挡道啊!
郑芝虎这会儿相当郁闷,因为皇上一听说东瀛二月份就要派兵去强占琉球都城附近唯一的港口,立马命司礼监秉笔方正化带着人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赶往福建传旨。
皇上这意思,就是让他们骑马赶往福建,他有船也不敢坐啊,再说了,张斌也有交待,暂时不要让外人知道他们有快的惊人的轮船,郑芝虎只能弃船骑马,护着方正化一路向南狂奔。
沿途驿站倒是丝毫不敢怠慢,那是把他们当祖宗一样供着,吃的、住的都是最好的,马匹也早早给他们备好了,他们只管吃饭、睡觉、赶路就行了。
问题这天太冷啊,这会儿可是正月,寒风刺骨,郑芝虎感觉自己鼻子都快要被吹掉了。
还好,越往南气温就越高,进入南直隶地界以后,他感觉自己身上总算有了点热气,再也不像北方那样,冻的整个人都麻了。
此时的东番,气温已经逐渐回暖,张斌也早已收到海上传回来的消息,皇上已经下旨让他出兵去收拾萨摩藩了,他正在紧张的筹备出征事宜呢。
这会儿,无数粮草辎重正在想东番后卫鸡笼港聚集,去年最后生产的十艘威远战列舰也已经下水,水师将士正在台江内海紧张的操练着,戚家军也正在赶回东番的途中。
这天,已然是张斌答应琉球使者给予回复的时间,琉球国紫巾大夫林德宏早早便赶来求见,这次张斌在书房接见了他。
林德宏依然是一进书房就趴地上哀求道:“总督大人,求你出兵救救琉球啊。”
张斌苦笑道:“林大人,起来吧,本官没说不出兵啊。”
林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