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张斌专门让宋应星围绕着铸炮厂铺设了一圈轨道,并且在离铸造车间比较近的地方专门搭建了一个新的组装车间,也就是能把车厢吊起来安装车轮的地方。
这个车间就建在环形轨道上方,不是很高,也就一丈多一点,但是却建的十分结实,有的地方甚至是钢架的,为了的就是方便吊装车轮。
又是一个月过后,简易的组装车间建设完成,环形轨道也铺好了,那边王徵总算做出了一套能转弯的车轮,这东西之复杂,连张斌都看了很久才看明白,不得不说,王徵的技术那真的有点惊人。
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各个部件貌似都设计的差不多了,张斌又将王徵、孙元化和宋应星都召集到组装车间,开始组装真正的火车样品了。
一节节车厢被吊起来,一对对轮子装上去,随后,张斌又带着孙元化和宋应星开始设计车厢间的连接件,王徵则带着老刘等人在装好轮子的车头里面忙活,设计制造更大的锅炉,更大的蒸汽活塞和齿轮。
看着各个部件慢慢拼凑在一起,组装车间里面的火车越来越像他后世看见过的老式火车,张斌也激动的有点浑然忘我了。
他一开始还劝王徵和孙元化他们不要废寝忘食,这会儿,他却开始带头废寝忘食了,四个人吃住基本都在组装车间里面,累的不行了就倒床上睡,睡不了多久又爬起来继续干,在四人疯魔般的努力下,不到一个月时间,真正的火车样品便慢慢组装成型了。
这天下午,红红的彩霞照进简陋的组装车间,张斌、王徵、孙元化和宋应星都站在组装完成的火车样品面前,面带满足的看着眼前的眼前的钢铁怪兽。
完工了,终于完工了,虽然有很多地方肯定需要改进,但是,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火车样品这一刻可以算是完工了,开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王徵看了一阵,就待让老刘带人去加水烧火试车,张斌却是一把拉住他,摇头道:“今天时候不早了,我们吃顿好的,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早上再试吧,试车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会儿王徵的确感觉累的脑袋都有点迷糊了,他只能不舍的看了一看组装完成的火车样品,缓缓的点头道:“好,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早上再试。”
当天晚上,张斌命人从高雄城里最好的酒楼订了几桌酒菜,将所有参与研发试制火车的人都叫到一起,好好吃了一顿,又命大家好好休息了一晚上,准备试车。
第二天一早,卯时,所有人都齐聚在组装车间,正式开始试车,由于王徵执意要亲自操控,张斌只能由他去了。
王徵是带着人在车上烧火做准备,张斌却招来了几个亲卫高手,连带孙元化和宋应星一起都骑着马在火车旁边候着。
他之所以带人骑马跟着,主要怕出什么意外,如果火车真的失控了,他还可以派亲卫高手爬上去把王徵等操作人员救下来,如果没有失控他也能跟着看看火车样品的运行情况,好提出改进建议。
“呜呜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这个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终于慢慢开出高雄铸炮厂的组装车间,火车两边还有十余骑紧紧跟随,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无比啊。
不过,在轨道上慢慢行进了一阵,火车便停了下来,当然,这次并不是被人拉住了,也不是出了什么故障,而是王徵在按张斌的要求测试刹车呢。
看样子刹车的效果很不错,王徵连试了三次之后,终于开始慢慢加速了。
加到大概相当于后世五码左右,连停三次,没有问题;
加到大概相当于后世十码左右,连停三次,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加到大概相当于后世十五码左右,停第一次就出问题了,火车在惯性的作用下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王徵还要继续测试,张斌却是说什么都不让了,因为这会儿才过去三个月,还有足够的时间改进,完全没有必要冒任何危险去测试。
第六卷 第五十三章 挺进辽河
小冰河时期,北方气温急剧下降,到处都是一片冰封天地,四月份,辽东的山河才开始解冻,直到五月份,冻土和冰层才慢慢消失。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时候,双台子河以西辽阔的平原上,数万明军将士正在拼命修复被后金捣毁的堡垒。
西平堡、东莲子堡、镇武堡、吴家堡,平津桥堡,几乎每隔十里就是一座堡垒,这些都是当初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修筑的堡垒,只要守住这些堡垒,三台子河以西广阔的平原就能重归大明掌控。
可惜,那时候,阉党得势,魏忠贤指使党羽在朝堂拼命攻击孙承宗,最后孙承宗蓟辽督师之职被罢,不得不黯然回乡,而继任的阉党高第来到辽东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所有辽东军民撤回山海关以内,放弃关宁锦防线,放弃三台子河以西的平原,放弃收复疆土!
一连串耗费巨大人力和物力修筑的堡垒就这样拱手送给了后金,皇太极不费吹飞之力西进五百余里,辽东的大好河山几乎全部被后金占领。
还好,袁崇焕拒绝执行高第的命令,率军死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逼退皇太极,保住了关宁锦防线。
后面,因为阉党一系列无耻之举,又是抢夺军功,又是克扣粮饷,袁崇焕被逼的愤而辞职还乡,关宁锦防线岌岌可危。
还好,紧接着崇祯继位,袁崇焕重获见用,回到辽东,镇守关宁锦防线,皇太极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转战千里,远走蓟州镇,偷袭大明京城。
原本,按历史的轨迹,袁崇焕当被阉党余孽和皇太极联手陷害,被千刀万剐,以致辽东局势糜烂不堪,但是,因为张斌的到来,历史的轨迹发生偏移,他从阉党余孽手中救下了袁崇焕,从而使得辽东的局势也获得了很大的改观。
这会儿,因为有袁崇焕在关宁锦防线驻守,皇太极对关宁锦防线一点兴趣皆无,甚至,为了防止明军偷袭,三台子河西边辽阔的平原上,他不但没有派一兵一卒驻守,还将西平堡、东莲子堡、镇武堡、吴家堡,平津桥堡全部捣毁,让这里变成了一片荒无人烟的缓冲区。
自皇太极偷袭京城至今,已三年有余,袁崇焕按张斌定下的策略,与毛文龙配合,不疾不徐,堡垒推进,已将整个大凌河流域掌控,大明疆域又收复了两百余里。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十年之后,他应该可以稳稳收复沈阳,将后金赶出关外,但是,崇祯却等不及了,他要当一代明君,他要收复失地,而且,这个失地不是慢慢收复,而是快速收复,一年最少要推进几百里!
农民军在怀庆府被卢象升击溃以后,他便开始筹划了,最终,他选择了先收拾建奴,收复辽东。
这个想法,应该说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农民军已经带有流寇性质,到处劫掠,抢一把换一个地方,打不过就跑,要剿灭很难;而后金却一直赖在辽东的土地上,目标很明显,人就在那里,只要你敢上,绝对干的到!
主要问题在于,辽东军在野外根本就不是后金铁骑的对手,关宁铁骑数量太少,压根就没办法在野战中击败后金铁骑。
他这样逼这袁崇焕突进,存在巨大的风险。
袁崇焕也没有办法,崇祯已经下旨,不管怎么样,今年一定要突进到辽河以西,收复最少四百里失地!
好在三台子河以西有原来孙承宗修筑的堡垒,虽然城墙什么的已经被皇太极捣毁,但是,他们不可能连地基都扒掉,要在上面再修筑一圈城墙还是比叫容易的。
所以,辽东的山河刚刚解冻,袁崇焕便倾巢而出,率五万辽东军步卒和将近五万关宁铁骑直扑三台子河西岸,命手下将士拼命修复西平堡、东莲子堡、镇武堡、吴家堡和平津桥堡。
只要这五座堡垒修复,就算是皇太极来了他也不怕,关宁铁骑配合这五座堡垒的守军,足以抵挡后金十万大军!
三台子河以西的平原上,一道道城墙正在拔地而起,一座座堡垒正在慢慢修复,五万明军步卒正没日没夜的砍树伐木,开山碎石,修复堡垒,而袁崇焕则率五万关宁铁骑驻扎在平津桥堡前方的原野上,紧张的关注这三台河以东的动静。
平津桥堡已经是最靠东的一座堡垒了,再往前几里就是三台子河主干,皇太极如果要渡河阻止他们修筑堡垒,这里就将变为战场。
这天早上辰时,百余骑突然从关宁军大营中疾驰而出,直奔三台子河,几里路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不到一刻钟的事,很快,这百余骑便来到了三台子河畔。
袁崇焕驻马立在最前方,用望远镜仔细的扫视了一圈河对岸的平原,这才朗声道:“复宇,侦骑东进多少里了,有没有什么状况?”
复宇是祖大寿的字,祖大寿闻言连忙拱手道:“大人,侦骑已经东进百余里,抵达辽河西岸,目前并没有什么状况,建奴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袁崇焕闻言,又回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修复中的平津桥堡,随后喃喃道:“皇太极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再不来,三台子河西岸的五座堡垒可就要修复了,到时候,他就算率大军冲过来也讨不到好了。”
祖大寿大咧咧的道:“那小子可能怕了吧,毕竟我们这里有十万大军,而他建奴总兵力还不到十万,如果他们倾巢而出,毛文龙就会冲到他们后院偷人,如果不倾巢而出,又不一定打的过我们,嘿嘿,我估计那小子这次怕是不敢来了。”
袁崇焕摇了摇头,训斥道:“你啊,就是太大意了,皇太极是这种窝囊废吗?”
祖大寿并没有生气,反而呵呵笑道:“他是不是窝囊废我不知道,不过,这几年,他好像也没打过什么胜仗,那会儿他跑来进攻关宁锦防线,被我们打的屁滚尿流,后面他跑去进攻京城又被福广总督张斌张大人打的屁滚尿流,吃了这两次败仗,他应该知道我们大明的厉害了,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祖大寿出生于辽东望族,宁远祖氏,其祖先自宣德年间便移居宁远,世袭宁远卫军职,并因军功不断获得提升,他爷爷祖仁就是宁远总兵官,他父亲祖承训更是官至辽东副总兵,随宁远伯李成梁东征西讨,立功无数。
到了他这一代,就更不得了了,他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和他的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辽东军将领,上至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整个辽东军中到处都是他祖家人的身影,后面的松山总兵、山海关总兵,赫赫有名大叛徒,螨清的平西王吴三桂也是他的外甥。
辽东军中,他们祖家的地位可谓尊崇无比,如果换了文官来这么训斥他,估计他早就跟人翻脸了,但是,袁崇焕却不一样,因为袁崇焕救过他的命。
当初帝师孙承宗出任蓟辽督师的时候,他年少无知,犯下了军规,按律当斩,正是袁崇焕拼命求情,孙承宗才免了他的死罪,准许他戴罪立功。
所以,他对袁崇焕相当敬重,别说是训斥他几句了,就算袁崇焕揍他一顿,他也不会炸毛。
袁崇焕见他如此死皮赖脸,只得无奈的劝诫道:“复宇,不是我说你,你这大咧咧的性子也该改改了,皇太极狡诈如狐,你一不小心就会着他的道,知道吗?他之所以还没有率军来捣乱,肯定不是怕了,估计他正在布局,准备给我们来下狠的呢。”
皇太极的确不是怕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失败还不足以让他这种野心勃勃的枭雄感到害怕,袁崇焕说的很对,他的确是在布局,准备给辽东军来下狠的。
上次在大明京城吃了个鳖,让他认识到了后金铁骑的不足之处,他开始重视步足的培养,这几年,他正想尽办法,操练和装备重甲步兵呢。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蒙元诸部和辽东汉民的控制,并仿照明制,设立三院,六部,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制,使得他的统治更为稳固。
自从侵占辽东以后,女真的人口增长也十分迅速,这会儿八旗子弟已达到了百多万,青壮也达到了二十余万,反正他们也不用干活,什么都有抓捕的农奴去干,皇太极干脆扩充了八旗军的规模,征召了将近六万新兵。
这会儿,他手里已经有六万后金铁骑,六万重装步兵,还有将近五万汉八旗的协从军和将近十万蒙元诸部的步骑。
他之所以没有马上跑过来阻止袁崇焕建城,主要是因为他感觉时间上来不及了,因为袁崇焕是有备而来,而且辽东军这几年在袁崇焕的操练下战斗力已有大幅度提升,正如同祖大寿说的那样,不倾巢而出,他怕干不过,倾巢而出,他又怕毛文龙在后方偷人。
袁崇焕突然率十万大军冲到三台子河西岸,的确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一时半会他也组织不了那么多人马去跟十万明军硬刚。
不过,要说他怕了,不敢来了,那是不可能的。
他有大把内线在关宁锦一线甚至北直隶京城内外,所以,他知道,崇祯是让袁崇焕在年内收复至少四百里失地,也就是说,袁崇焕今年必定会率军挺进辽河一线。
他的想法,也正如袁崇焕说的那样,既然渡过三台子河阻止明军修复堡垒已然来不及了,那么何不在辽河一线给明军来一下狠的,辽河一线可没有多少堡垒废墟供袁崇焕修复,因为当初孙承宗推进到三台子河一线就被魏忠贤给撸了,还没来得及挺进到辽河一线呢。
没有现成的堡垒,那么修筑堡垒就比较费时间了,他已经下令让蒙元诸部和汉八旗的人马缓缓向辽河东案集结,到时候,一旦袁崇焕开始在辽河西岸修筑堡垒,他便率蒙八旗、汉八旗和后金铁骑一起上,将袁崇焕围在三台子河和辽河之间的平原上,看他往哪里跑!
只要击溃了辽东军,到时候要再收复被他们抢占的三台子河西岸简直易如反掌,甚至,他还想着借此机会,冲进关宁锦防线,将明军关外重镇锦州拿下来。
不过,这次他并没有打算带重装步兵,因为重装步兵主要是用来对付明军和车兵的,上次正是突然冒出来的车兵让他吃了个闷亏,所以,他准备将重装步兵先隐藏起来,待到要与车兵开战了,再拉上去给明军一个惊喜。
他也知道,那些车兵并不是袁崇焕的手下,辽东军中也没有那种令人恐惧的钢铁战车,与其贸贸然带上去暴露了自己的战略战术,还不如让他们留在家里防备毛文龙那块牛皮糖的突袭。
袁崇焕虽然知道皇太极在搞阴谋诡计,却不得不继续推进,因为他如果不按崇祯的要求年内推进到辽河东案,那他这个蓟辽督师就做到头了,崇祯那急性子,绝对会换个人来取代他,拼命向前突进!
大约一个月后,西平堡、东莲子堡、镇武堡、吴家堡,平津桥堡,五座堡垒终于修复完成,三台子河西岸已尽在掌控,袁崇焕又从后方调来五千辽东军步卒,让他们分别驻守在五座堡垒中,以为大军后盾,随后,他又写了封信,命人坐快船送往东番,安排好这一切,他才率五万步卒和五万关宁铁骑,跨过三台子河,直扑辽河西岸。
在那里,并不是一座堡垒都没有,明军当初就在关外长城和辽河交接出建了一座巨大的西宁堡,这会儿西宁堡虽然也被后金摧毁了,但它的地基也同样在,袁崇焕的目标就是那里,他准备集中力量先把西宁堡修复,先在辽河西岸整出一个落脚点,再修筑堡垒,慢慢向四周推进。
张斌这会儿正沉迷于火车的测试中无法自拔呢,上次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之后,他带着王徵等人排查了几天,几经改进,刹车系统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最终测试结果,火车样品的车速大概能达到三十码左右。
这个速度,对于这会儿的大明来说应该是足够了,但是,这只是空载下的结果,而且,后面还只挂了十节空车厢,他们把车厢装满粮食再一试,火车最高也就能能达到十五码左右,这个速度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加大动力。
正当他跟王徵等人一起在车头中忙活时,突然有亲卫在外面朗声道:“大人,辽东急报。”
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 西宁堡
张斌听闻是辽东急报,吓了一大跳,难道是辽东出事了?
皇太极隐忍了这么久,一点动静都没有,一旦爆发出来,那绝对是相当恐怖的,袁崇焕可千万要顶住啊!
他匆匆从火车头里跑出来,急吼吼的问道:“什么事?”
传讯的亲卫举着一封信尴尬的道:“小人不知,这是蓟辽督师袁大人派人用快船送过来的信。(全本小说网,https://。)”
原来是封书信,张斌飞身从火车头上跳下来,取过亲卫手中的信封,撕开仔细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崇祯还是忍不住开始瞎指挥了。
袁崇焕在信中说的很清楚,皇上下旨,命他率军出击,一年之内最少要收复失地四百里,他推进到三台子河一线,借助原来的堡垒废墟一个月之内修复了五座堡垒,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皇太极竟然没有率军前来阻止。
现在,三台子河西岸已经尽在掌控,他正率军继续向东突进,但是辽河一线就一座堡垒废墟,他准备先修复西宁堡,并以西宁堡为依托,向四周推进,但是,他怕一座西宁堡还不足以抵御后金的进攻,所以,他想请张斌支援他一批火枪和火炮。
这不是胡闹吗,皇太极都不用疯狂进攻西宁堡,只要把粮道一掐断,十万大军必定不战自溃!
张斌想了想,急问道:“送信的人呢,回去没有?”
那亲卫拱手道:“没有,他正在总督府等着大人回复呢。”
没回去就好,张斌立刻招来王徵、孙元化和宋应星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一众亲卫坐快船赶回大员总督府。
十万辽东军啊,除了自己手下的大军,大明就属辽东军最强了,可以说,大明明面上的战力中,辽东军起码占了一半以上,如果这十万辽东军出事了,对大明的打击简直无法估量,不管怎么说,哪怕偷偷率军去增援,也不能让这十万辽东军出事!
张斌回到总督府,立马来到书房,翻出辽东地图,仔细看起来,同时,他还让人将送信的辽东军将士招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辽东军将领走进来拱手道:“末将辽东关宁军游击将军祖泽溥参见总督大人。”
祖家人,也不知道跟祖大寿是什么关系,张斌也懒得问这些了,他直接招手道:“西宁堡在哪里,指给我看看。”
祖泽溥闻言,恭敬的走上前,指着关外一段长城和辽河交接处道:“就在这里。”
张斌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就在辽河旁边,或许还有办法,他连忙追问道:“辽河现在水位怎么样,适合行船吗?”
祖泽溥点头道:“辽河流域旱灾并不是很严重,这一段大福船进去可能会搁浅,苍山船进去肯定是没问题的。”
车轮舸和苍山船吨位差不多,能走苍山船就能走车轮舸,张斌嘘了口气,点头道:“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筹集下物资,明天就出发,到时候你在前面引路。”
祖泽溥闻言,连连拱手道谢,激动的退了下去。
张斌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随即命人招来戚元功仔细交待了一番,然后便命人准备起物资来。
这会儿辽河西岸,关外长城与辽河交接处,到处都是明军将士的身影,不但西宁堡废墟上布满了忙碌的明军将士,西宁堡外围,甚至是长城外围到处都是明军将士,他们只有少部分人在收集木料和石材,大多数人都在挖坑,或者说挖沟!
袁崇焕当然知道孤军深入,被人截断粮道后大军会不战自溃,所以他选择将西宁堡北边的长城和东边的辽河全部纳入防守范围。
如果粮道被人截断了,他还可以通过联通三台子河的长城运送粮草,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总不至于把人饿到崩溃。
如果皇太极再大费周章将这段两百余里长的长城也截断了,他还可以通过河道运送粮草,河道皇太极总截不断,而且,毛文龙那边水师已经颇具规模,皇太极手里压根就没有与之抗衡的水师力量,实在不行,他就让毛文龙开着战船给他运送粮草。
总之,皇太极想用截断粮道的方法使他率领的十万大军不战自溃是不可能的,要想攻克西宁堡,唯有用人命来填,他可是出了名的会守城,率领不到两万人守城都能让十多万后金大军绝望而去,这次他手下可有十万大军,后金要想攻克西宁堡,最少也要来上百万大军!
皇太极手下有百万大军吗?显然没有,所以,想要攻克西宁堡,基本上,很难。
他之所以写信求张斌援助一批火枪和火炮其实还是为后面的堡垒推进做准备,毕竟要新修建一座堡垒可没那么容易,像西宁堡这样位置绝佳的地方在辽河西岸也很难找到,要修筑新的堡垒,必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