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征辽饷之后就更不得了了,辽饷是每亩加征九厘,十亩就是九分,差不多一两了,税赋等于增加了一倍,农户更加无法负担,每年都是拖拖拉拉,东拼西凑,还不一定交的上,遇上收税收得狠的官吏,不交就是一顿板子,逼的人不得卖房卖地,这样就更加剧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大明百姓可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纵观整个大明,到了天启四年,能像平阳这样,根本不用催逼,一次把田赋和辽饷和田赋全部收齐的,根本就不存在!
当然,这还只是刚开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随着土豆和红薯择优选种,密集播种,产量还会不断增加,再加上水稻两季连种的推广,平阳百姓收入再增加一倍也只是时间问题。
按道理,这个时候县令张斌心里也该乐开了花,可惜,他的任期就要到了,不管是土豆和红薯种苗的优化和水稻两季连种的推广他都管不到了,留给他的,只有遗憾和惆怅。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再在平阳待三年,先把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提升到三千斤以上,把水稻两季连种的事情推广开来再说。
但是,时不我待,为了拯救大明,他不能再在平阳待下去了,按正常的历史走向,大明还有二十年就要亡国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还不想办法往上爬,再过几年,哪怕他再了解历史发展轨迹,再能吹,都来不及了。
因为导致大明灭亡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不光是土地兼并,不光是自然灾害,不光是贪腐,也不光是党争,而是所有因素综合到一起的结果,这些事情,任何一样都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如果他不及早掌握大权,纵使本事通天也是枉然。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年节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过年是源自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自殷商时期至清朝,过年有过很多称谓像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指的都是过年,而明朝过年的时候就叫元旦。(全本小说网,https://。)
那么明朝的时候,官员过年放不放假呢?
放肯定是放的,不过这个假期却几经曲折,明朝立朝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人,他制定的休假制度非常的苛刻,一年就三天假,就是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辰。
这个休假制度实在有点过分,可行性太差,后来的皇帝都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假期。
到明朝中后期,休假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一般官员,一个月固定休假三天,冬至休假三天,元旦休假五天,元宵休假十天。
这个元旦也就是过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总共放假五天时间,如果再加上十二月底固定的那天休假,就是六天。
六天时间,一般的地方官员是没法回家的,因为明朝的地方官员实行的是异地任职的制度,在《大明律》中就有明确规定:流官注拟,并须回避本贯。
这意思就是说,地方官员按资历叙官,并且不能在本人籍贯所在地任职。
异地任职就注定了绝大部分地方官员是无法回家过年的,因为明朝这会儿还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飞机,跨个省一般都需要十天半个月时间,六天,可能回家的路还没走一半,这假期就过去了。
不过,张斌这个却是个特例,因为他家虽然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离他任职的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温州府却只有一百多里远,回去一趟也就几个时辰的事情,所以,他前两年都回家过年了,今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其实,到了年底,他在平阳的三年任期就算是结束了,不过,一般地方官员在任期结束那一年都是过完年再进京述职,这样,元宵节那十天时间等于是在赶路,牺牲自己的休假时间赶路去京城述职,也是勤勉任仕的一种表现,表现的人多了,慢慢也就变成了一种惯例。。
也就是说,一般的地方官员任期结束后,都是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六那一天离开任职的地方,赶赴京城述职,所以,张斌倒没有急着跟平阳的官吏、乡绅和老百姓告别,他只是带着陈盈盈三兄妹回了大金所。
陈盈盈可以说是他今年给父母带回去的第二个儿媳妇了,要换做是前世,再开通的父母怕也不会准自己的儿子这么乱来,但是,这一世他的父母却是十分高兴,因为这会儿三妻四妾实在是太正常了。
陈盈盈这个也算是日久生情,就如同前世的自由恋爱一般,在一起,相处的久了,彼此都已经习惯了对方的存在,如果硬要分开,那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所以,虽然他一再警醒自己不要沉迷女色,陈盈盈这一个,他还是舍不得扔在平阳。
腊月三十,除夕,正是一家人团结的日子,张斌早早就带着一众亲随和陈盈盈三兄妹登上了大金所派来的战船,来的仍然是他二哥张冠,同样还是十一艘大小战船组成的船队,只是这次为首的大福船上却要热闹的多。
甲板上,谢正刚夫妇和小云、张冠等人正如同小孩般的陪陈秀秀玩耍,吴士琦、陈志等人在一旁含笑关注着,唯有陈盈盈满脸紧张的站在那里,如同牵线木偶一般。
这个时候,她心里可谓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见张斌的父母,而且还是以未来儿媳的身份,张斌的父母会怎么对她呢,会不会接受她这个儿媳呢,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无数的想法在她脑海中盘旋,绞得她心里一团乱麻。
其实,张斌比陈盈盈还紧张,两世为人,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自己的父母,他真不知该如何应对。
这会儿他只能找点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的话,他真怕自己会紧张到失态。
还好,大福船上吸引他的东西很多,像佛郎机、碗口铳、迅雷炮、噜密铳等火药武器,还有火弩、火箭、火砖等传统武器,他都是第一次看到,每一样对他来说都新奇无比。
碗口铳、迅雷炮、噜密铳倒还罢了,跟他先前看到的鸟铳在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样式变了一下而已,火弩、火箭、火砖这些也没什么好研究的,这些大致还属于冷兵器的范畴,没什么好研究的。
他最关心的还是佛郎机炮,这种后装式火炮在他看来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因为前装式火炮实在是太不合理了,不管是火药还是炮弹,装填起来都十分麻烦,严重的影响了装填速度,这种后装式的火炮只需更换子铳即可,装填速度起码是前装式的五倍以上。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大多都在制造前装式的红夷大炮而不重视后装式的佛郎机炮呢?
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舰首的千斤佛郎机炮,发现,主要问题应该在加工上。
因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车床、铣床、刨床、镗床、磨床,炮身和子铳铸造出来之后,完全就靠手动加工,根本就没什么精密度可言。
完全靠手工去加工几百甚至上千斤重的金属,其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没什么精密度,不管是子母铳之间的尺寸配合和密封性都得不到保证,这应该就是佛郎机炮不被重视的原因,毕竟红夷大炮铸造出来之后,只要将炮管内壁加工一下就行了,而佛郎机炮,不管是母管内壁还是子管内外壁都需要加工,加工难度比红夷大炮高了一倍都不止。
或许,应该考虑一下,把前世常用的机床都做出来。
正当张斌思考着怎么在明朝制造机床时,甲板上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大金所,到了。
前面港口码头上站着一大堆人,这些人里面应该就有他的父母。
张斌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见自己的父母,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
张斌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张冠下了福船,直奔码头上前来迎接他们的人群。全本小说网;HTTPS://。m;
人群中,当先一位是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大汉,虽然穿着便装,那铁血之气却呼之欲出,他就是张斌的父亲,大金所千户张成德。
张成德旁边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娇俏妇人,无论是身材还是皮肤都保养的很好,很有一股贵妇的风韵,她就是张斌的母亲黄氏。
张斌此时虽然激动不已,却还没乱了方寸,他有意慢了半拍,落后张冠两步,让这位二哥给他去打头阵,同时也是为了观察一下,见自己的父母用什么礼节合适。
还好,张家是行伍出身,到没那么多繁文礼节,张冠直接走上前拱手一礼,朗声道:“父亲大人,母亲,我把五弟接回来了。”
这样,貌似就算完事了,张成德点了点头,欣慰的道:“恩,好,辛苦了。”
黄氏则是亲切的道:“二子,累了吧,先站一旁等一下,等下我们就回家。”
张冠乖乖站到一旁,接下来就轮到张斌了。
张斌学着张冠的样子,上前拱手道:“父亲大人,母亲,我回来了。”
张成德明显有点激动,但还是保持着威严,欣慰的点头道:“恩,好,回来就好。”
张斌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的父亲老成持重,没有当着这么多人面叫他乳名。
他这还没庆幸完,黄氏却是一把扑上来,抱着他激动的道:“五姑娘,听二子说你受伤了,担心死为娘了,你没事吧。”
张斌这个郁闷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这县令的形象还怎么维持啊!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云拉着陈盈盈姐妹走上来,微微一福,娇滴滴的道:“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张成德貌似也很喜欢这个收养的女儿,一看到她便忍不住宠溺的笑道:“好好,小云乖。”
黄氏被他的笑声吸引,猛然抬起头来,看了小云一眼,随即便撇下张斌,抱住小云,宠溺道:“小云,我的小心肝,你可算是回来了,想死为娘了。”
小云倒是习以为常了,她乖巧的哄了黄氏两句,随后便献宝似的介绍道:“父亲,母亲,这就是盈盈和秀秀。”
陈盈盈闻言,连忙深深一福,颤声道:“民女陈盈盈拜见千户大人,千户夫人。”
张成德上下打量了她一眼,随即便满意的道:“嗯嗯,好,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如此拘谨。”
黄氏这会儿真有点忙不过来了,她知道这陈盈盈也是未来的儿媳妇,也不好厚此薄彼,只得不舍得撇下小云,上前扶起陈盈盈,边上下打量着她,边亲切的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我们家没这么多繁文礼节。”
正当陈盈盈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旁边一个童音脆生生的道:“民女陈秀秀拜见千户大人,千户夫人。”
张成德一见陈秀秀那小大人般的模样,立马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黄氏这会儿才记起来,旁边貌似还有个小姑娘,她低头一看,瞬间便被陈秀秀那可爱的模样给俘虏了。
她忍不住抱起小姑娘,欢喜的道:“哎呀,秀秀真乖,做我干女儿吧,哦,不对,这就是我女儿啊,以后为娘天天给你做好吃的,做新衣服,好不好。”
陈秀秀一听说好吃的,立马双眼冒光道:“好,好,多谢母亲大人。”
这乖巧,立马逗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紧接着,谢正刚夫妇和吴士琦一起走上来,拱手道:“参见千户大人。”
张成德点了点头,挥手道:“好,时候也差不多了,该吃中饭了,走,一起去吃个团圆饭。”
说罢,他便领着众人一起出了港口,往不远处的小城中走去。
一般的千户所自然是不可能建城,但大金所不一样,首先它是守御千户所,并不属于哪个卫所管辖,而是直属于福建都司,相对来说,规格上比普通千户所高那么一点,再加上他们的千户张成德这二十几年带着手下赚了不少钱,所以大金所也如同卫所一般建起了小城。
虽说是小城,其实面积也不小,规模都快赶上平阳县城了,里面住的全是大金所的军户,张成德一家自然是住在最中间的千户衙门里,在张斌的印象中,大金所的千户衙门几经扩建,面积早已经超过了平阳县衙,外围他四个哥哥的府第都是新建的,他也不是很熟,唯独中间张成德的府第他印象深刻,因为他从小就是在里面长大的。
张成德的府第就在千户衙门的后面,前后三进,左右也是三进,面积跟平阳县衙差不多,不过里面人却不多,除了张成德夫妇和张斌,剩下也就一些轮值的屯卫和请来的下人。
三进府邸,第一进是屯卫和下人的住处,第二进是张成德夫妇的住处,第三进则是张斌的住处。
这会儿第二进中间的大堂和院子里都摆满了酒宴,院子里坐的是大金所两个副千户和十个百户的家人,大堂里坐的则是张成德一家人,总共开了十余桌。
此时,整个院子早已热闹非凡,其他人貌似早已到齐,就等张成德去接张斌一行人过来了。
张成德将一行人领回来,安排好座位之后便直接宣布,酒宴开始。
这雷厉风行,差点把张斌都搞蒙了,他要是以前的张斌倒还罢了,这场面肯定经历过不止一次了,问题他不是啊。
他这还在迷迷糊糊间,酒宴就这么开始了,大堂中总共也就三桌,中间一桌是张成德和他那些结拜兄弟,左边一桌是黄氏带着所有儿子和儿媳,右边一桌则是张家的外戚,也就是黄氏和她几个儿媳的家人。
席间气氛很融洽,不管是大堂里面的还是大堂外面的,来回敬酒的络绎不绝,大家喝酒聊天,吹牛打屁,宛如一家人一般。
张斌知道这会儿正是套话的好时候,他装出豪爽的样子,将酒往衣服上一顿泼洒,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阵旁敲侧击,终于将大金所与郑芝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了一个大概。
他愕然发现,不但郑之远等人与郑芝龙是真正的同族兄弟,他竟然跟郑芝龙也有点血缘关系,因为郑芝龙的母亲也姓黄,与他的母亲也是同族!
第一卷 第五十八章 送别
在很多人印象中,过年是美好的,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有新衣服穿,有烟花鞭炮,还可以尽情玩耍等等,感觉好像一年的好事都聚到一块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当然,如果你要张罗准备美食,又要掏钱买新衣服,买烟花鞭炮,还要接待亲朋,到处拜年,那么,过年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事。
张斌就感觉到,这过年,对他来说还真是一件苦差事。
倒不是说他要去张罗美食,衣服、鞭炮什么的也不用他管,光是接待亲朋和到处拜年就够他忙的了。
不管什么人来他家拜年,他父母都会喊他去露个面,谁让他高中进士呢,军户中出的进士,不能说没有,有,却不多,至少整个福建都司这几年就出了他这么一位,他父母自然要把他摆到亲友面前,使劲显摆一番。
这样一来,他在家里的时间几乎都没得休息,一会儿这个来了,一会儿那个来了,他都得去露个面,供人参观一下。
如果光是接待亲朋,倒还罢了,问题他父母这年纪是不大可能出去给人拜年了,同样出于显摆心理,他又被父母派出去到处拜年,等匆匆把两家长辈拜访了一圈,这都初四了,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家必须去拜访,这位就是他未来的岳丈,镇东卫指挥使洪先春。
镇东卫驻地离大金所大概两百余里,就算是坐战船去,也要差不多三个时辰,所以,初四一大早,他便带着小云和一众亲随出发了。
这次送他的是杨耿,也就是他三叔,大金所副千户杨洪的儿子。
要说他家能攀上这门亲事,靠的还是这个副千户杨洪,因为镇东卫指挥使洪先春的正室夫人就是杨洪的亲妹妹。
这关系貌似有点复杂,不过,一个朝代,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出现这种官吏之间攀亲带故,相互支持,相互利用,共同谋取利益的情况。
张斌的这门亲事也带点这性质,不过,在他的印象中,这个未婚妻洪蓉儿他还是见过的,而且还不止见过一次,因为杨氏也经常带着女儿回大金所探亲,从小时候开始,那丫头就经常屁颠屁颠的跟着他和小云一起玩耍。
当然,就算有这层关系,原本一个千户家的儿子也是不大可能攀上指挥使家的女儿的,但是,张斌高中进士之后,这事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要知道进士可是文官晋升的阶梯,有双方的关系网支持,他的前途可谓无可限量,所以,他刚高中进士不久,两家定下了这门亲事,只是当时洪蓉儿还小,两家商定,三年之后,等张斌县令任期过去,在京城谋个固定的职位,就为两人完婚。
这事情貌似已经板上钉钉了,但是,这次,张斌一进洪府,就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
洪先春竟然没有露面,接待他们的是杨氏,而杨氏的表情也颇为古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最后,她竟然留下侄子杨耿,让人带着他和小云去找洪蓉儿玩!
杨氏的举动也太奇怪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张斌带着满腹疑惑,跟着领路的丫鬟走进洪府后院的花园。
此时正值冬季,花园中什么花都没有,只有几个人坐在花园中间的凉亭里,貌似正在聊什么。
正对进门方向坐着的就是镇东卫指挥使洪先春,他右手边的绝色少女正是洪蓉儿,他左手边竟然坐着一个年轻男子。
张斌的脸色瞬间一变,这他吗谁啊?
洪先春见张斌走进来,脸色也是一变,以致坐在他左右的两个人都忍不住转头向这边看过来。
洪蓉儿一见是张斌和小云,立马起身跑过来拉着小云的手兴奋的道:“小云姐,你怎么来了?”
紧接着,她又羞红着脸对张斌道:“斌哥哥,你也来了啊。”
凉亭里洪先春抬着手貌似想把洪蓉儿叫住,那年轻男子则是看着张斌眼睛一眯。
张斌想了想,还是走过去对洪先春道:“伯父,小侄来给您拜年了。”
洪先春闻言,放下手,尴尬的点头道:“嗯嗯,贤侄有心了。”
那年轻男子却突然站起来拱手道:“伯父,既然您有客人,小侄就先告辞了。”
洪先春忙不迭站起来,挽留道:“贤侄,这都快到午时了,吃完饭再走吧。”
那年轻男子摇头道:“不了,小侄今天还要去福州府,吃完饭再走恐怕来不及了,下次吧。”
说罢,他再次拱了拱手,转身朝外走来。
在经过张斌身边的时候,他特意停下来,负手道:“你就是张斌吧,小伙子,好好干。”
说罢,他也不待张斌回答,便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洪先春竟然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
张斌这个窝火啊,他忍不住回头问道:“蓉儿,这傻bi谁啊?”
洪蓉儿见他吃醋的样子,红着俏脸,低头细声道:“这人叫吴文杰,是泉州府的一个秀才,听说他父亲是原陕西西安兵备佥事吴敦夫。”
靠,就一个秀才竟然这么牛逼,你爸不也就个兵备佥事吗,而且还是卸任了的,算个屁啊!
等等,吴敦夫,阉党五虎,工部尚书吴敦夫,他这老丈人是要傍着阉党上位啊!
这一趟镇东卫之行让张斌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老丈人竟然要投靠阉党,而且还有点想悔婚的样子,这事还真是麻烦啊。
这个时候他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能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尽可能拖一拖,等他在京城安定下来再说。
第二天,他便告别父母,带着一众亲随踏上了前往平阳的战船。
这次,他是真的要离开了。
初六一早,他便开始告别众人,准备出发前往京城了。
首先,他在后院告别了正在收拾东西的张翠花、小云和张冠等人,此去京城路途遥远,最后能不能在京城留任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一个女眷都没带,只是带着谢正刚和张差等九个亲随。
出了后院,来到大堂前,县衙所有官吏早已等候在甬道两侧,接下来一段时间,在下任县令赴任之前,平阳所有事物都是由县丞胡江负责,张斌特意拉着他一路叮嘱,直至县衙大门外。
在县衙大门外,一众乡绅也早已等候在那里,又是一阵送别,张斌在众人的簇拥下直接从北门出了平阳县城。
刚一出城门,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因为外面早已人山人海,数万百姓正在大路两边翘首以盼呢。
张斌只感觉鼻子一酸,眼泪瞬间布满眼眶,他边拱手边往前走,口中只知道一个劲地重复着:“多谢大家,多谢大家。”
不知道过了多久,前面终于再也没有老百姓的身影,张斌一转身,正要劝送行的乡绅、官吏和小云等人回转,人群中突然响起一片“恭送县令大人”的声音,数万老百姓相继跪到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张斌见此情景,顿时泪流满面,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能拱着手,深深的作了个揖,随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