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张斌又说出个一千多万两的天价粮饷,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最后张斌又抛出个《纳捐助饷法》,告诉大家,只要你出钱,连正五品甚至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员都买的到!

    这话,如果是其他官员说出来的,大家绝对会嗤之以鼻,想骗大家的钱,做梦!

    但是,这话是张斌让人当众宣布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相信,这绝对是真的。

    一时之间,下面所有大商户都激动的面红耳赤,银子,他们有,甚至,一个大商帮凑出一千多万两银子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这银子花的值不值。

    如果白出钱,大家可以给张斌面子,每人拿出几万两来,权当时报恩了,想让他们每人掏出十多万甚至几十万两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纳捐助饷法》一抛出来就不一样了,花钱竟然能买到大官真的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五十万两买个正五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一百万两买个正四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值啊,简直太值了!

    商户,在大明是一个最畸形的社会阶层,他们有钱,却没有地位,他们不能穿绫罗绸缎,不能住豪宅大院,不能坐轿子出行,甚至连教司坊官办女支院他们都没资格出入。

    虽然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限制已经有所松动,商户只要不到处炫耀,你穿绫罗绸缎,住豪宅大院,坐轿子出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些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跟你较真,一旦碰到贪官污吏要跟你较真,就凭这些事都能整得你倾家荡产!

    他们急需获得社会地位,培养后代去考科举获取功名甚至是纳捐买官盛极一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是以前,他们纳捐最多能买到个七品以下的散官,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因为有了官职在身,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不一样了。

    想穿绫罗绸缎,随便穿;

    想住豪宅大院,随便住;

    想坐轿子出行,随便坐;

    想去教司坊官办女支院,随便去;

    不说县太爷在自己面前要低头,至少那些什么九品芝麻官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吏是不敢在自己面前张狂了。

    还有,能在族谱上记一笔,某人某年出任中书舍人或者光禄寺大使什么的,这本族谱的含金量就不一样了,那真叫一个光宗耀祖啊。

    现在,张斌竟然告诉他们,连正五品、正四品的朝廷大员都能买的到,这是什么概念,连县太爷都要跪在他们面前叫大人,连知府大人都要以礼相待,跟他们平起平坐!

    还有,在族谱里面记上一笔,某人某年出任光禄寺少卿又或是太仆寺少卿,这还得了,这已经不是光宗耀祖的问题了,这是要光耀后世,被自己的子孙后代传颂啊,我某某老祖宗是光禄寺少卿,我某某老祖宗是太仆寺少卿,这话说出去,多有面子。

    因此,陈子龙刚把《纳捐助饷法》念完,整个场面都有点失控了,下面的大商户都不顾礼仪,激动的讨论起来。

    “老王,光禄寺少卿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话先借我点银子。”

    “老赵,我金陵哪家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话我马上盘给你。”

    “老周,我想捐个太仆寺寺臣,上个月那笔货款你帮个忙,赶紧给我结了吧。”

    这家伙,要是崇祯坐上面,非发飙不可,你们当朕不存在是吧,这么大声喧哗。

    朱慈烺却不一样,他没有任何不悦,这会儿他正一个劲的问张斌,能筹集到多少粮饷呢。

    张斌相当的淡定,因为他知道,这粮饷肯定能凑齐,他舅舅黄鹏和表舅黄程都在呢,其余四大商帮的人凑不齐的银两,他们会包圆了,正四品、正五品的朝廷大员谁会嫌多啊,他老黄家如果能出几个,那也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反正东盛堂有的是钱,这官,不要白不要!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纳捐助饷法》还有漏洞,或者说,这《纳捐助饷法》与此次纳捐活动有点出入,那江西商帮的掌舵人李老掌柜就代大家拱手问道:“大人,小老儿想请问一下,这太仆寺少卿和光禄寺少卿有没有名额限制啊,如果按朝廷现有的规制,这名额怕是有点少啊,根本就凑不齐一千多万两的粮饷。”

    他这话貌似是在提醒张斌,怕张斌凑不够一千多万两的粮饷,其实是在告诉张斌,这太仆寺少卿和光禄寺少卿的名额不够,因为按朝廷现有的规制,光禄寺少卿只有两个,太仆寺少卿只有三个,而他们这里却有四大商帮,再加上黄鹏和黄程代表的福建商帮,那就是五大商帮,这么有限的几个名额,怎么分!

    这个问题张斌还真没考虑到,他暗自在心中一算,顿时想抽自己一个大耳巴子,这家伙,按朝廷现有的规制,把光禄寺和太仆寺的官职全部卖完也只能凑个六百来万两啊,还差将近一半呢,最后让他两位老舅黄鹏和黄程来埋单都没道理啊。

    人家出一百万两就能买个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你这白出五百多万两,没有任何官职,这不脑子有病吗!

    他尴尬的点了点头,示意他听到了,随即便假装低头和太子商议起来。

    其实,这事不用商议,反正凑够军费就对了,崇祯才不在乎你卖出去多少官呢,反正那两个衙门就是闲的蛋疼的闲散衙门,里面的官员都差不多被崇祯给调到其他衙门去了,位置已经腾空了,至于塞进去多少人,无所谓了,只要这帮商户不嫌挤就行。

    他假假意思问道:“太子殿下,您看,把这太仆寺和光禄寺正卿以下的官员都扩充一倍怎么样?”

    太子殿下?

    师傅已经很久没这样叫过自己了,他莫名其妙的转头看着张斌,等看到张斌那微微抽动的眼角,他才明白,这是师傅让他配合着演一出戏呢。

    这太仆寺和光禄寺正卿以下的官员都扩充一倍怎么样?

    他不知道啊!

    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师傅肯定知道,他假假意思想了想,随即便问道:“恩师,您觉得呢?”

    他基本就不按俗规叫张斌恩师,因为小时候叫师傅叫习惯了,这恩师一叫出来,就是告诉张斌,他知道是演戏呢,师傅你随便,我看着就行了。

    这徒弟,真机灵,张斌假装沉吟了一下,随即便揣摩道:“皇上肯定是想凑齐这次的军费,这太仆寺和光禄寺正卿以下的官员都扩充一倍的话刚刚好,要不就先扩充一倍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以后再改回来就行了。”

    朱慈烺连忙装模作样的点头道:“那行,我想父皇也是这个意思。”

    太子殿下一点头,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张斌立刻站起来朗声道:“太子殿下说了,太仆寺和光禄寺正卿以下的官员都扩充一倍,这下应该差不多了吧?”

    这感情好,那李老掌柜立马毫不犹豫的道:“多谢太子殿下,我认捐一百万两。”

    他原本还担心三个太仆寺少卿不够分,如果抢了别人的,搞得大家都不高兴就麻烦了,现在好了,变成六个了,六个里面占一个,他当仁不让,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家伙,这么干脆就开始了啊,陈子龙连忙提起事先准备好的毛笔,然后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好歹在这里当了几年的市舶司提举,四大商帮有头有脸的大商户他自然都认识,不用别人自报家门,他直接告诉陈子龙就成。

    江西商帮的掌舵人李老掌柜这一开口,其他商帮掌舵人随即跟上,一个个出手就是认捐一百万两,这会儿的商户可比万历朝的商户还有钱,特别是这几大商帮的商户,借月港和珠海开放海禁之利,都把生意做到南洋、波斯甚至是欧陆去了,那家伙,真叫一个暴利啊,资产上百万的商户大有人在,商帮的掌舵人那更是坐拥数百万两资产的主,一百万两,咬咬牙他们还是拿的出来的。

    这四大商帮的掌舵人都发话了,黄鹏和黄程也不客气了,一人认捐了一百万两,把剩下两个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都拿下了。

    这家伙,东盛堂具体有多少钱在座的没一个清楚,但是,他们都清楚,东盛堂相当有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四大商帮所有商户的钱加起来都没东盛堂多,因为人家一个大掌柜手底下的资产差不多就能顶一个大商帮了,听说,东盛堂总共有八个大掌柜!

    这么一个超级巨无霸,就算把六个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全包了大家都不敢有意见,他们才要了两个,已经算是相当客气的了。

    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黄鹏和黄程貌似没什么兴趣,四大商帮也没有哄抢,一个商帮一个,大家都很和气。

    接下来就是正六品的太仆寺寺臣了,标价是十万两白银,原来是四个,现在是八个。

    这个相当的吃香,大家甚至开始争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因为这正六品的太仆寺寺臣比正七品的知县大,一般商户最多也就跟知县打交道,什么知府、左右布政使什么的,他们高攀不起。

    所谓“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对这些商户盘剥最狠的一般都是那些“清知县”,好吧,我现在花十万雪花银买个正六品的大官,见了我,你得叫大人,还敢盘剥,一本奏上去,光是个蔑视上官你都吃罪不起。

    接下来,从六品的光禄寺寺臣也很吃香,比知县大的,也就这么多了,接下来的都是从七品往下了,又是一番争抢之后,光禄寺寺臣尘埃落定。

    接下来的什么典簿、录事、监事、监正什么的,一堆乱七八糟的官职倒没引起哄抢,但是也没有落空,他们原本就准备捐出几万两银子给张斌捧场,这捧完场还有的官职赠送,何乐而不为呢。

    这募捐现场简直就跟拍卖会一样,只要报出官职,便有一堆人出价,不到半个时辰,太仆寺和光禄寺六十多个属官便卖了个一干二净,总共筹得白银一千二百多万两,甚至比预期的还要多出一百多万两。

    朱慈烺见此情景,再次目瞪口呆,这帮家伙可真有钱啊!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王徵进京

    这次纳捐助饷很成功,五大商帮积极响应朝廷号召,踊跃捐献银两,最终募集的军费比张斌的预算还要高出一百多万两。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银子有了自然就可以开始招兵买马了,不过,这事并不需要张斌去管,因为所谓的新兵其实就是东番九卫的战兵,他们都已经在东番集结好了,只要运过来就行了。

    而且张斌还请崇祯从辽东调来了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让他们出任福广总兵和副总兵,负责“招募”和“操练”新军,甚至,连带参将张斌都给他们准备好了,就是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八个。

    第二天,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也来到了月港,张斌假假意思跟他们交待了一下招募和操练新军的事情,这次福广之行貌似就圆满结束了,接下来张斌就可以带着太子朱慈烺回京去等新兵招募和操练完毕,然后再调集大军围剿反贼了。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留在福广亲自主持新兵招募和操练的事宜,但是,这太子陛下貌似就没必要留下来了。

    不过他并没有带着太子回京,也没有让太子单独回京,因为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他的意思是处理完这件事再带太子一起回京。

    朱慈烺自然没有意见,于是,张斌便带着他赶往福州,去拜访一位能臣。

    这位能臣就是王徵,其实王徵之能并不在治理地方又或者领兵打仗上面,他的特长是机械设计和制造。

    这机械设计和制造对朱慈烺又是个陌生的东西,张斌给他看了王徵编著的《新制诸器图说》和《远西奇器图说》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复杂的东西,也就是张斌所说的机械。

    而张斌所谓的重要事情就是去找王徵帮忙设计一种四轮战车,因为反贼最大特点就是马多,能跑,按官兵马三步七的配置,肯定是追不上反贼主力的,为此,张斌想到了战车。

    当然,这种战车指的并不是武钢车那样的重型战车,而是木制结构的轻型战车,一辆木制结构的轻型四轮战车,让战马拉着,坐三四个人是不成问题的,甚至还能将所有粮草辎重全部放车上,这样,朝廷大军的移动速度就快了,追击贼寇主力就变为可能。

    张斌其实自己随手画画也能设计出这样一种战车,但是,他却假装不会,硬是要去找王徵这个能臣帮忙,其实,他带朱慈烺去找王徵并不是为了这木制战车,而是为了火车。

    王徵是一个被阉党余孽忽略了的张斌党羽,因为他基本不管事,职位也不是很高,而且很少出现在外人面前,所以,他被忽略了实数正常。

    这会儿他就是个左参议,从四品的地方官员,隶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这参议跟从三品的参政差不多,如果左右布政使不给他们安排什么具体的事,他们就是闲人,什么事都没得干的闲人。

    王徵就是这么个闲人,什么事都没有,貌似一天就闲在那里,其实,他忙的很,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着设计制造火车,忙着设计制造战舰,他就是张斌手底下的总工程师,不过,这会儿还没工程师这么一说,技术方面的事情好像也跟朝廷没多大关系,所以他显得很闲。

    现在,张斌不打算让他闲下去了,因为接下来剿灭反贼的计划中需要他出大力,张斌正是想让朱慈烺借此机会认识他,并看一些东西,然后回去顺势跟崇祯提及火车的事。

    王徵这会儿就在福州府,“研制”火车,测试候官到闽县的铁路,貌似是准备修筑从福广到江浙的铁路,其实不是,张斌并没有打算让他先修这段,而是想让他去其他地方修,之所以修建候官到闽县这一小段实验线路,也是为了给人看看。

    东番的铁路张斌是不大可能让人去看的,因为大员的铁路连着他的大型军工厂高雄,如果高雄那些军工厂被人看到了,那他可就麻烦大了,你这是想造反还是怎么滴,这么疯狂的制造战舰和武器!

    所以,张斌让王徵在福州府修建了这一小段实验铁路,让火车这个新鲜事物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太子殿下和太子太师张斌驾临福州府,一众福建官员和福州官员自然是倾巢而出前来迎接,当天上午,福州城南门外的港口可谓热闹非凡,福州城里的上百官员列队在码头上等候,闻讯赶来的数万老百姓围在港口两边,一队队屯卫举着锦旗排得到处都是,场面壮观以极。

    朱慈烺还是第一次面对这场面,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他一下船就忍不住扯住了张斌的衣袖,张斌倒是淡定的很,他看着一众福建和福州府的官员,心中甚至还有些失落,物是人非,当初福建的主要官员几乎都是他的亲信,这会儿上百官员中他认识的却没有几个,大明这流官制还真是有点操蛋啊。

    还好,这帮人并没有把福建治理的一塌糊涂,他们守成还守的不错,要不然,他非收拾这帮家伙不可。

    一众官员在朱慈烺和张斌面前可谓战战兢兢,这两位可不得了,一个是未来的皇上,九五之尊,一个是对福广印象深远的前任总督大人,余威犹存。

    一阵隆重的欢迎仪式过后,张斌竟然没有带着太子进入福州城,反而让锦衣卫开路,打马直奔候官而去,甚至他都没有让一个福建官员陪同。

    他们都知道,张斌留下的亲信王徵正在那里研制什么火车,至于研制的怎么样他们却不得而知,因为王徵并没有请他们去参观过,他们也不好意思过去看,只是听说王徵命人在那边盖了个很大的房子,又在地上铺了两根很长很长的方铁棍。

    这东西原本就不是做给他们看的,王徵自然不会请他们过去,其实他压根就不需要研制,他只需要把东番运过来的火车零件组装在一起,然后再铺设一圈二十多里长的椭圆形跪道即可,该测试的他都在东番测试过了,这火车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朱慈烺看到组装车间中的庞然大物时再次震撼的目瞪口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张斌貌似也是很惊奇的样子,他甚至都“忘了”此行的目的了,简单的见礼过后,他便装作惊奇道:“王大人,这是什么东西?“

    王徵配合着介绍道:“这是火车,跟马车差不多,都是用来拉人拉物的,不过,这个火车并不需要马匹拉动,他自己就能跑,而且跑得飞快。”

    还有这种事,朱慈烺愈发惊奇了,张斌也是难以置信的问道:“真的吗,真有这么厉害吗?”

    王徵干脆提议道:“张大人要不坐上去试试?”

    朱慈烺立马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张斌却是有些担忧道:“这东西安全吗?”

    王徵拍着胸脯保证道:“大人请放心,这东西差不多都是钢铁结构,就算炮弹都打不穿,自然安全无比。”

    他这明显是偷换概念,这火车又不是盾牌,炮弹都打不穿有什么意义,这火车是用来跑的,会不会翻车,会不会失控才是关键。

    朱慈烺自然想不到这些,他兴致勃勃的在张斌和王徵的陪同下登上了中间的栽人车厢,然后又点了一百锦衣卫上来陪同,就这么傻乎乎的让王徵开动火车,出发了!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他要知道火车也可能会翻车,会脱轨,估计就不敢坐这“刚研发”出来的样品了,现在他什么都不知道,还真当火车安全的很呢。

    当然,张斌和王徵都非常清楚,这火车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了,只要不开太快,根本就不会翻车,也不会脱轨,要不然,他们也不敢把太子朱慈烺哄上来。

    朱慈烺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坐上火车出发了,很快,他便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东西竟然真的不用马拉就能自己跑,而且势若奔马,平稳舒适,比坐马车都舒服!

    张斌貌似也很震惊的样子,不过,他倒没有说不出话来,火车刚出发不久,他就惊奇的问道:“这火车不需要马拉动,岂不是说可以永远不停的跑下去?”

    王徵装模作样的解释道:“这个当然不可能,跑个几百里还是要停下来加点煤加点水的。”

    加点煤加点水能废多长时间,张斌又追问道:“这火车能跑多快?”

    王徵估摸道:“一个时辰跑一百里应该没有问题。”

    张斌喃喃的估算道:“一个时辰一百里,一天就是一千多里,从京城出发到河南和山西都只需要一天,到陕西和湖广只需要两天,到四川只需要三天,对了,这火车一次能拉多少人?”

    王徵又估摸道:“如果挤着坐,挂十节这样的车厢,拉五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张斌又追问道:“这火车造价几何?”

    王徵又估摸道:“这成本倒不是很高,一辆火车也就几千两银子,一里长的轨道成本也就几十两银子,就是太废人工了,特别是铺地上的轨道,这二十多里轨道我请了一万人,足足铺了两个月。”

    张斌又喃喃的估算道:“一万人两个月二十多里,一个月就是十多里,十万人一个月就是一百多里,二十万人一个月就是两百多里,也就是说,只要请二十万人一年时间就能把轨道从京城铺到陕西是吧?”

    王徵缓缓的点头道:“应该差不多。”

    朱慈烺不明所以的看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他真搞不明白,师傅这是想干嘛。

    张斌又装作沉思了一会儿,随即便拍板道:“王大人,你可愿随我进京,将轨道从京城铺到陕西,然后做二十辆火车出来。”

    王徵装作震惊道:“张大人,这可得花不少银子,你这是想干嘛?”

    张斌坚定的道:“银子不是问题,我帮你想办法,只要能将轨道从京城修到陕西,再造二十辆火车,一次就可以运送十万大军,而且两天既可到达,这样,朝廷就不用担心反贼复起了,也不用担心建奴入寇了,而且粮草运送也将便的快捷无比,如果能将轨道再修到辽东,那建奴就完蛋了,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四十余万大军,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原来是这个意思,朱慈烺不由都恍然大悟,王徵更是激动的拱手道:“既然能助朝廷剿灭反贼击败建奴,那没说的,我跟你进京。”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紧接着张斌又和王徵商量了一下战车的事情,当天便画出了草图让人转交给曹文诏,第二天一早,张斌便带着王徵和朱慈烺等人直奔京城而去。

    一路无话,众人赶回京城之后,张斌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朱慈烺和王徵去求见崇祯,在朱慈烺添油加醋的描述下,崇祯也被这火车的功能的惊的目瞪口呆。

    张斌又不失时机的将造火车、修铁路的好处一一列举出来,崇祯更是被说的心动不已,这造火车、修铁路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可以快速转运军队和粮草,如果真能将铁路修到陕西,反贼的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了,朝廷随时可以集结大军去围剿,两天即到,反贼就算复起,刚起来便会被扑灭。

    然后,修铁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