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祖成祖时期,为国建功的将领都能加官进爵,到了万历朝和天启朝,为国征战数十年,建功无数的将领没一个封爵的,倒是一个太监,仅凭伺候皇上那点功劳就能将自己所有亲戚全部加官进爵,这又是何等的不公平啊。
貌似,魏忠贤的侄子马上就要进封宁国公了,可能魏良卿进封宁国公之日,就是这些忠臣良将彻底死心之时吧,拼死拼活几十年,还不如人家一句马屁,谁还愿意去拼命啊!
人家都死心了,不愿意出山了,怎么办呢?
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夹着尾巴,打道回府!
不行,怎么能轻言放弃,如果这点事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拯救大明。
看样子,人家一直对自己有偏见,要说服眼前这位一根筋只能先缓和关系,再投其所好了。
人家都把自己当成是无耻文人的代表了,这关系怎么缓和呢?
当然是想办法让他们认为自己和他们一类人,而不是什么无耻文人,更不是阉党。
张斌表面上不动声色,脑海中却在疯狂运转,怎么才能让这位一根筋认为自己和他是一类人呢?
对了,打海盗,戚家军可不就是打海盗,平倭寇起家的嘛。
想到这里,张斌叹息道:“现在的确是阉党当道,朝纲混乱,我在平阳政绩卓越不说,去年海盗上岸劫掠,我还亲率乡勇将海盗击退,并为此身负重伤,结果,今年大计虽才、守、政、年四格皆为上等,却留京任职的机会都没有。”
年轻人都有好奇心,眼前这位戚家大少戚元功也不例外,他听张斌这么一说,不由好奇的问道:“啊,你才、守、政、年四格皆为上等,你还被发配到金陵来养老,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这家伙,重点不是来金陵了,而是打海盗了,张斌装作痛苦的摇头道:“这个不说也罢,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并不是那种坐享其成的人,我也曾拼死拼活击退过海盗。”
戚元功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怀疑道:“你击退过海盗?吹的吧,就你这小身板,海盗还不把你给撕了啊?”
张斌闻言,貌似受到了羞辱,他竟然疯狂的撸起了袖子。
当然,他不是想和戚元功玩命,他只是把胳膊上的箭伤露出来,举到戚元功面前,气愤的道:“我为何要吹牛,你看,这就是当时被海盗射的。”
戚元功好奇的看了看他的伤疤,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貌似在回忆些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佝偻着身子走上来,他看了看张斌胳膊上的箭伤,随即点头道:“不错,这是海盗利箭所伤。”
戚元功闻言,立马惊奇的道:“叔父,是真的吗?”
那老人点头道:“当然是真的。”
说罢,他竟然也撸起衣袖,露出胳膊上的一处箭伤,与张斌的箭伤摆在一起,激动的道:“你看,一模一样。”
张斌闻言,往老人胳膊上一看,我的天,老人这胳膊,光箭伤就有两处,其他伤疤更有四五处!
有一处箭伤位置跟自己胳膊上的差不多,外形更是一模一样。
这位老人,绝对是久经沙场之辈,他不由恭敬的问道:“这位老人家,敢问您是戚家军哪位将领?”
那老人闻言,放下衣袖,痛苦的摇头道:“老朽戚银,只是戚家军的一员弃将而已。”
戚银?没听说过戚家军有这么一员将领啊!
不对,戚银,戚印,戚英!
张斌目瞪口呆道:“戚少保斩子!难道您就是那位传闻中被戚少保斩掉的大公子?”
戚银只是羞愧的摇了摇头,并未说话,一旁的戚元功却是忙不迭解释道:“那都是乱传的,什么戚少保斩子,当初叔父并没有违反军规,只是战机没把握好,冲早了一点,最多算个指挥失误。不过,叔父为弥补过失,竭力追杀逃逸的海盗,身受刀伤十多处,中箭数支,以致伤重无法治愈。家祖念叔父杀敌有功,原谅了叔父指挥失误的过失,命叔父回家养老。不过,家祖为了避免他人说三道四,特意下令,戚家军上下,不得再提起叔父之名。”
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民间会误传戚继光斩子,当初这个戚银可不得了,戚继光自己才率一千戚家军去佯败引敌,却令戚银率两千戚家军设置埋伏,足以证明,当初这个戚银是相当受戚继光重视的,其在戚家军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戚金!
没想到,这戚家堡中竟然还隐藏着这么以为戚家军宿将,看样子,自己训练一只无敌铁军的设想有望实现了,张斌不由激动的道:“戚老将军,如今东南海盗日益猖獗,还请你老人家看在黎民百姓的份上,帮忙重新操练一支戚家军出来,只要能训练出一支无敌铁军,加官进爵的事,在下会尽力为你们争取的。”
戚银闻言,略带责备的看了看戚元功,随即摇头道:“这位大人,你别听他瞎说,什么封赏倒是其次的,如果真能为国为民,哪怕没有封赏,让我们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但是,现在,哪里是什么为国为民啊。像当初远征朝鲜之役,戚家军虽然伤亡过半,但好歹打赢了,将倭寇赶走了,也算是值了。前几年的浑河血战,简直是不知所谓,好好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给罢免了,硬让不知兵的辽东巡抚袁应泰来指挥作战,结果援军还没到沈阳就丢了!浑河一战,枉死了多少大明将士啊?可怜我戚家军最后三千人马全搭里面了,还有我那可怜的兄长,为国征战三十余载,最后落得个万箭穿心的结局,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啊?”
说着说着,老人戚银竟然已经热泪盈眶。
张斌见状,连忙安慰道:“老人家节哀,往事已矣。”
戚银闻言,边抹眼泪,边摇头苦笑道:“老朽失态了,让大人见笑了。”
张斌连忙摇头道:“戚将军性情中人,什么失不失态的,浑河一战已经过去了,老人家就不要再过于介怀了。现在东南海盗复起,辽东后金势大,正是我等报国之时,还望老人家看在亿万黎民百姓的份上,出手相助啊。”
没想到,他苦口婆心的劝了半天,老人戚银还是坚决摇头道:“现在还提什么报国?听说熊廷弼官复原职之后又被阉党拿下了,这会儿正准备治罪呢,也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还有精通兵法的帝师孙承宗也被罢免了,换上了一个不知所谓的高第,这样瞎指挥,除非违抗军令,不然能打胜仗就是怪事了,再多的将士上去也只是枉送性命而已,能报什么国?”
“这个。。。。。。”,张斌竟然无语了,现在这朝纲还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第二卷 第二十章 巧周旋
张斌想了半天,只得硬着头皮道:“戚老将军请放心,朝纲不会这样乱下去的,皇上英明神武,总有一天会幡然醒悟,拨乱反正,到时候,我等便可放心的为国效力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纯粹是违心之语,拨乱反正,在天启朝是不可能了,这会儿魏忠贤正如日中天,天启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什么事都由着他,甚至连朝政都任由他一个人做主。
他妄称九千九百岁,与皇帝并列,天启帝不管;
他蔑视皇后,诬蔑国丈,肆意虐杀后妃,天启不管;
他奸盗内帑,为自己修陵墓,规制等同皇陵,天启不管;
他陷害忠良,草菅人命,肆意虐杀朝廷官员,天启不管;
他目空一切,怂恿人给自己建生祠,妄图与圣人平齐,天启不管;
他搬弄兵权,肆意撤换将领,以致辽东一溃千里,从沈阳到宁远丢失四十余城,天启不管。
他滥加爵赏,将自己的亲戚全部加官进爵,封出去的爵位,已经超越了除太祖和成祖外大明历代皇帝,天启还是不管;
天启简直就跟着了魔一般,对魏忠贤迷之宠信,想让他来收拾阉党,拨乱反正,那简直就是做梦。
要拨乱反正,必须等到崇祯朝,天启朝就不用指望了。
当然,他这也不是完全在欺骗戚银,因为天启朝也就剩下两年多时间了,拨乱反正的确不用等多久了。
戚银将信将疑的问道:“皇上真会收拾魏忠贤?”
看样子有戏,张斌连忙趁热打铁道:“当然是真的,如果你不相信,我们可以做个约定,魏忠贤不下台,我就不请你们出山去操练军队,这样你总放心了吧?”
其实,就算魏忠贤下台了也一个鸟样,忠臣贤士差不多都被他祸害光了,剩下的基本都是些奸诈之徒,朝堂上下还是乱七八糟,但是,戚银还就信这个,他闻言立马严肃的道:“这可是你说的,魏忠贤不下台,你说破天,我也不会让人去帮你练兵的。”
张斌连忙点头道:“对,我说的,戚老将军请放心,我不会骗你们去做无谓的牺牲的。”
戚银缓缓点头道:“好,我就暂且相信你。”
张斌立马顺势道:“戚老将军,您看,我们都在外面站半天了,您就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吗?”
戚银闻言一愣,随即尴尬的道:“抱歉,抱歉,多有怠慢,诸位,里面请。”
费劲心机,周旋了半天,终于成功跨出了第一步,张斌嘘了一口气,随即招呼众人跟着戚银往里走去。
但是,还没走出几步,那长腿少女便跑上来,抱着戚银的胳膊,不依道:“爹,你不是说过嘛,文人没一个好东西,你可别被这无耻的家伙给骗了!”
戚银这个尴尬啊,他狠狠瞪了后面的戚元辅和戚元弼一眼,随即干咳道:“让大人见笑了,小女年幼无知,还望大人多多包涵。”
原来是戚银的女儿,难怪没听说过,看她横行无忌的样子,估计他老爹和三位哥哥都把她宠上天了,这位小姑奶奶可得罪不得。
张斌连忙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老实巴交的道:“戚姑娘,我想你是误会了,我可不是什么无耻文人,我也曾上过战场,打过海盗。”
那小姑娘却是头一仰,鼻孔朝天道:“哼,你休想欺骗本姑娘,你们文人没一个好东西。”
这也太不像话了,戚银连忙轻声喝斥道:“芳华,不得无礼。”
张斌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示意没关系。
哄小姑娘,他还是蛮有心得的,他装作委屈道:“戚姑娘,我真不是无耻文人,我父亲是福建都司大金所千户,我们是自己人。”
小姑娘戚芳华闻言,果然将头低下来了,好奇的打量了他一下,但是,她还是有点将信将疑道:“真的假的,你们文人最喜欢骗人了,你可别骗我。”
这小姑娘有点不好哄啊,看样子得投其所好了,看她这一身劲装,应该比较喜欢舞枪弄棒,张斌偷偷打量了一下四周,正好看见大门后面是一个校场,这会儿正有些村民打扮的年轻人在那操练呢。
他眼珠子一转,指着谢正刚等人道:“我骗你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大金所的屯卫,要不让他们跟你们比试比试,看看是不是真的?”
比试!戚芳华闻言,眼睛一亮,打架什么的,她最喜欢了。
她立马鼓掌道:“好啊,好啊,让他们全上,我一个打七个!”
这小姑娘,简直太天真了,不知道这样说话容易得罪人吗,谢正刚他们这会儿都开始翻白眼了,一个打七个,亏她说的出口,看她这娇滴滴的模样,恐怕七个打一个都打不过。
戚银一拍额头,尴尬的道:“张大人,抱歉,小女不懂事,胡言乱语,你们千万不要介意。”
张斌摇头笑道:“没关系,没关系,不过呢,我真不是骗人的,他们都是家父手底下的屯卫,要不让他们切磋一下吧,我还真想见识一下戚家军的功法。”
戚芳华闻言,兴奋的手舞足蹈,那样子别提多高兴了。
戚银也不知道把这宝贝女儿宠的没边了,还是想让张斌见识一下戚家功法,他竟然点头道:“那好吧,就让他们切磋一下。”
说罢,他便带着众人往校场走去。
来到校场前方,戚银直接朝戚元功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清一下场。
戚元功则是立马走上前,朗声道:“左右散开,准备比试武技。”
这戚家军练兵可不光是练练而已,还要定期测试,成绩不好的甚至要挨打和劝退,所以,校场上的人对比试武技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很快,他们便分成两拨,在左右两侧各列成整齐的两排,前排半蹲,后排直立,一副标准的看戏模式。
这些人刚分开站好,戚芳华就待飞身掠入校场,戚银却是拉住她的胳膊摇头道:“在这看着,你下手就没个轻重,万一把客人伤到了就不好了。”
戚芳华闻言,倒没太大的意见,对她来说,看人打架貌似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时,戚元功回过头来,拱手道:“叔父,怎么比?”
戚银则是对着张斌微笑道:“要不先比个人武技,再比战阵?”
还有战阵啊,那感情好,张斌正想见识一下名震天下的戚家军鸳鸯镇呢,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但凭戚老将军做主。”
戚银点了点头,对戚元功道:“让长山他们先上。”
随即,他又对张斌道:“我们派出的是各小队的小队长,他们善使戚家刀。”
张斌闻言,激动的点了点头,戚家刀,他大哥和二哥也使得好,就是不知正宗的戚家军使出来是什么样子,真是让人期待啊。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
戚家军刀法名为《辛酉刀法》,乃抗倭名将戚继光结合华夏刀法、枪法、拳法和东瀛三大剑道之一的影流剑道猿飞剑术所独创的一种刀法。全本小说网;HTTPS://。m;
《辛酉刀法》看起来有点像当时流传的倭刀之术,实际上却比倭刀之术更为博大精深,因为倭刀之术仅限于单人步战,而《辛酉刀法》结合了枪法特点,更能用于骑战。
切磋开始,戚元功派出了小队长戚长风,张斌派出了自己的亲随张差。
戚长风刚一出场,张斌便是一愣,因为他佩戴的明显是腰刀,长度总共才一米一二左右,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刀压根就没有御林军刀那么长。
他不由好奇的问道:“戚老将军,我好像听说戚家刀就是御林军刀,你们用的怎么是腰刀?”
戚银闻言,微笑着解释道:“长风所持并非普通腰刀,而是戚家刀,戚家刀分为三种,刀盾手所用为短刀,长约三尺,小队长所用为平刀,长约三尺五,领兵将领所用为长刀,长约四尺。你所说的御林军刀正是长刀,元功他们用的才是长刀。”
两人说话间,张差和戚长风的比试已经开始,两人用的都是刀,但是,张差用的是普通腰刀,戚长风用的却是明显窄一点,长一点的戚家刀。
他们握刀的姿势也不一样,张差是单手持刀,而戚长风却是双手持刀。
一开始,在张斌看来,戚长风所使的刀法貌似与他二哥张冠差不多,都是明显带有倭刀术特点的直劈横扫,又快又急,又稳又狠。
不过,他的刀法对张差貌似没什么用,因为大金所的御林军刀手使得也是军中流传的戚家刀法,张差可谓熟悉无比,戚长风的每次劈砍他都能轻松躲开,并时不时还击一下。
双方你来我往互砍了一阵,戚长风貌似被逼出真火了,他的刀法瞬间一变,速度更快了,劈砍也更连贯了,场中甚至出现了一段一段的刀影,可见戚长风运刀速度之快。
这下轮到张差手忙脚乱了,好在他对战经验还算丰富,虽然有点措手不及,还是没有出现太大的破绽,左挡右闪间倒是勉强能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
场中刀刀相击的声音慢慢变得密集,一阵火花四射之后,戚长风慢慢喘开了。
很明显,要维持这种连贯的刀法相当耗费体力,不一会儿,他终因体力不支,被张差找了个破绽在他胸口的衣服上扫了个小口子。
这明显是张差刻意收手所致,第一战结束,戚长风败。
紧接着,戚元功相继派出了小队长戚长林、戚长山、戚长火,张斌则分别派出了赵如、王二和孙标,结局都差不多,戚家众人最后都因为体力不支而败下阵来。
这下,在旁边看热闹的戚芳华不干,吵着嚷着要上场,戚银这次还是没有纵容她,要知道双方用的可是真刀,要一不小心把人给砍了,那可就不好了。
最终,戚元功派出了二弟戚元辅,而张斌则派出了赵兴。
这下可明显不一样了,戚元辅用御林军刀使出的《辛酉刀法》简直快若疾风,张斌只能看见片片刀影,连真刀在哪里都看不清楚,很快,赵兴便败下阵来。
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辛酉刀法》刀法,明显带有影流剑道的影子,却又连绵不绝,威势惊人,不过,貌似也只有戚元辅他们才掌握了这种刀法,戚长风他们还是差了一大截。
四胜一败,张斌这方貌似占据了绝对优势,戚银却是一点都不在意,他竟然微笑着道:“要不单人比试就到这里吧,以将对兵,胜之不武,张大人手下果然人才济济,看样子,我方的小队长都不是你手下亲随的对手。”
张斌连忙谦虚的道:“戚老将军过奖了,他们是对《辛酉刀法》比较熟悉,占了点便宜,再说,您这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却是屯卫中挑出的好手,算不得数,算不得数。”
戚家堡的确不是什么都司卫所,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平民百姓,戚长风他们原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点差距也算正常。
戚银却是大度的道:“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战场上比的又不是单挑,要不开始比试阵法吧?”
戚家军的鸳鸯阵那可是威名赫赫,张斌也早就想见识了,他连忙点头道:“好,好,我正想见识一下鸳鸯阵。”
戚银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张大人准备派多少人上,五个、六个还是七个。”
张斌不由好奇道:“多少人都可以吗?”
戚银自信的道:“当然,鸳鸯阵变换无穷,随便多少人都可以。”
张斌想了想,随即对身边的谢正刚道:“小六叔,要不你带他们上去试试吧。”
谢正刚点了点头,直接带着张差他们下了场。
他们这边是七个人,很快对面也出来七个人,带队的就是刚刚首战败给张差的戚长风。
这七个人,连他们最厉害的小队长都打不过张差,在个人武力上明显比谢正刚他们差了一大截,但是,他们却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冷静的布了个阵型。
阵型看上去很简单,戚长风站中间,持令旗指挥,左右各三个人,站成两列三排。
第一排两人手中拿着两根足有三四米长毛竹,就是去了叶子的毛竹,连前面的小枝条都没去掉!
张斌知道,这东西的名字已经不叫毛竹了,而叫狼筅。
不过,《纪效新书》上描述的狼筅好像又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不由好奇的问道:“戚老将军,这就是狼筅吗?”
戚银摇头笑道:“这还不能算是狼筅,真正的狼筅,顶端装有铁枪头,两旁枝都削尖了,而且还要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而且还要灌入桐油,敷上毒药。他们光是操练而已,不能用真正的狼筅,不然伤到了就麻烦了。”
张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继续往后看去,第二排两人手中拿的是足有三四米长的木棍,不过,前面带点红缨,应该是代表长枪,只是没带枪头而已。
第三排则是拿着两三米长的三角叉,就是那种中间略长,两边呈圆弧型的三角叉,在戚家军的鸳鸯阵中,这种武器叫镋钯。
张斌也曾在《纪效新书》见过鸳鸯阵和各种武器的介绍,但是,却始终不明白这鸳鸯阵到底有什么作用,今天,终于要见识到鸳鸯阵的威力了,他心中不由充满了期待。
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
鸳鸯阵是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为嘉靖朝抗倭英雄,兵部郎中唐顺之首创,抗倭名将戚继光将之应用于实战,并发扬光大。(全本小说网,https://。)
经戚继光改进之后的鸳鸯阵标准阵型以十二人为一队,前方两名刀盾手,小队长居中,左右各一名狼筅手,后面四名长枪手,再后面两名镋钯手,最后则是一名火枪手。
此时,戚长风所排出的只是一个简化的鸳鸯阵,而谢正刚则以箭矢之阵对之,也就是他一人居前,两人紧随其后,最后四人为一排,组成一个箭头,由于人员太少,箭矢部分同样没有。
两方相距大约十步左右,阵型方才排好,不远处的戚元功立马大喝一声:“开始。”
对阵要将规矩,双方自然不能站那里看着对方看一天,戚元功话刚落音,谢正刚和戚长风几乎同时大喝一声:“冲啊。”,鸳鸯阵和箭矢之阵便对冲开了。
两方阵型迅速接近,很快,谢正刚等人便进入狼筅的攻击范围,戚长风一声号令,两名狼筅手突然抱起狼筅用力的左右扫动起来,谢正刚等人眼前顿时竹枝乱舞。
好在这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