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斌听了郑芝龙的汇报,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又问道:“他们火枪和火炮具体有多少你查探清楚了吗?”

    郑芝龙闻言,不由尴尬的道:“这个,我们真不是很清楚,不过根据他们与暹罗的战况分析,他们的火枪应该也就数百杆,火炮应该不会超过百门,因为暹罗的战力摆在那里,如果他们有数千杆火枪,数百门火炮,暹罗早就被他们灭了。”

    这话在理,看样子他们火枪和火炮的数量应该不是很多,暹罗他们都灭不了,就足以证明一切。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安南和占城呢,现在是什么情况?”

 第八卷 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

    这个时候的安南内部并不稳定,安南境内现在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安南郑氏为首的北朝,一股是以安南阮氏为首的南朝,而安南真正的皇帝,后黎朝真宗则成了郑氏手里的傀儡。(全本小说网,https://。)

    至于占城,则被安南阮氏压得喘不过气来,要不是有北朝郑氏的威胁,估计占城早被安南阮氏给灭了。

    这情况,安南好像是个软柿子啊,或许,先从安南下手比较好。

    张斌想了想,随即问道:“安南郑氏和阮氏的实力怎么样?”

    郑芝龙详细汇报道:“安南郑氏和阮氏手下军队都不到十万,不过他们都会铸造火炮,尤其是南朝阮氏,他们早就在葡萄牙商贩的协助下设立了铸炮厂,这些年来铸造的火炮不下数百门。安南郑氏被逼无奈,只能找荷兰人帮忙,后面,他们也在荷兰人的帮助下设立了铸炮厂,这些年铸造的火炮也不下百门。”

    张斌闻言,不由皱眉道:“他们铸造的是什么炮,射程如何?”

    郑芝龙紧接着汇报道:“他们铸造的是最老式的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其中安南阮氏铸造的是佛朗机炮,射程大概三里左右,安南郑氏铸造的是红夷大炮,射程大概四里左右”

    这下有点麻烦了,安南阮氏和安南郑氏铸造的火炮虽然不如千斤佛郎机炮,但是却比虎蹲炮强,如果要登陆作战的话,就必须携带足够的千斤佛郎机炮,不然步卒就会伤亡惨重。

    张斌听完汇报便皱眉沉思起来,现在看来,征服南洋主要就是要征服东吁和安南,东吁是兵力雄厚火器少,安南则是兵力薄弱火器多,到底先打哪一方呢?

    郑芝龙见张斌皱眉不语,忍不住建议道:“双全,要不我们先遣使去安南令其归附大明吧,安南自永乐年间被我们大明打了一次之后好像挺怕我们大明的,只要遣使前去,他们每次都老老实实的归附了。”

    这点张斌自然清楚,他忍不住叹息道:“芝龙,安南好斗,你知道吗?让他们称臣纳贡没什么意义,这一百多年来他们都反了几次了,每次都搞的我们大明南部边境不得安宁,所以,此次,我们必须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将安南直接划入大明治下,这样才能保证南洋的长治久安。”

    郑芝龙闻言,不吭气了,这家伙,要让他们低个头,喊大明一声老大,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让人家全听你的,这难度就有点大了。

    张斌沉思了一阵,终于下令道:“元孔,遣使前去通知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让他们即刻来降,不然,大明王师到日,就是他们人头落地之时。”

    宋应升闻言,连忙拱手道:“下官遵命。”

    张斌还是决定先来文的试试,毕竟来武的代价有点大,他可不想让天雄军和秦军这样天下有数的精锐去吃炮弹。

    安南的确有点怕大明,没过几天,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纷纷遣使跟着南洋水师的快船到了新港城,他们都表示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只要大明给他们封个王就可以了,安南郑氏想要的封号是平安王,安南阮氏想要的封号是广南王。

    这帮家伙,怕是故意装糊涂吧,张斌要的是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将安南直接纳入大明治下,他们却还想当逍遥王,土皇帝!

    看样子,不动手是不行了,他立马召集了一百艘威远战列舰、一百艘镇远巡洋舰和两百艘轻型铁甲舰,带着天雄军和秦军,带着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的使者,直奔安南最大的港口海防港。

    这个时候,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的确都有点怕大明,但是,他们都不想大明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成了大明的臣子,而不是独霸一方的土皇帝。

    他们之所以都派出使者到新港城服软,就是想告诉张斌,我们还是按老规矩来,称臣纳贡吧,至于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什么的,那就算了,我们是怕你,但并不是怕得不敢还手那种,有种你就来。

    百余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大明是不可能在安南长期驻扎大军的,因为耗费太大了,大明朝廷根本就承担不起,所以,永乐朝的时候大明虽然征服了安南,但是,后面大明又主动把驻扎在安南的八万大军撤走了,后面大明更是屡屡威胁要对安南用兵,但是,只要安南愿意称臣纳贡,大明朝廷便接纳了。

    他们以为这次大明朝廷又是来威胁他们的,所以,他们都要求封王,而不愿意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张斌可不光是威胁他们,后面还带着恐吓呢,恐吓再不行,那就真要登陆作战了。

    没过几天,大明水师舰队便来到了安南最大的海防港外,密密麻麻的巨舰一到,海防城里的安南守军便吓得脸色巨变,开玩笑,他们总共才几千人马,怎么干得过数百艘大明的巨舰。

    张斌也没管他们的脸色,直接就下令一百艘威远战列舰对着海防港先来五轮侧舷齐射,然后再对着海防城来五轮侧舷齐射。

    “轰轰轰”,随着他一声令下,海面上便响起了恐怖的火炮轰鸣声,无数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海防港,港口码头和停在港口的船只瞬间被砸的木屑纷飞,海防城里的守军和老百姓都被吓得仓皇逃窜,不到半个时辰,海防城便成了一座空城。

    张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这会儿还只想恐吓一番,并不想开战,所以他才下令让威远战列舰先轰击港口,把城里的守军和平民百姓全吓跑。

    恐怖的火炮轰鸣声足足持续了将近半天时间,十轮侧舷齐射过后,海防港和海防城都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个时候,张斌才命人把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的使者叫到跟前,指着海防港和海防城道:“回去告诉你们的郑主和阮主,如果不投降,就是这下场。”

    这一下着实把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都吓坏了,这大明也太恐怖了,动不动就是万炮其发,如果大明王师真发动进攻,他们岂不会被轰成齑粉!

    他们可不知道大明能不能把上万门火炮都拉到陆地上来,万一能的话,他们就死定了,所以,没过几天,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便相继来投,表示愿意接受大明帝国管辖,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第八卷 第三一二章 战东吁

    张斌一通威胁恐吓之下,安南郑氏和安南阮氏终于降了,紧接着,占城也遣使来降了,他们连安南阮氏都干不过,自然不敢违抗大明的意愿。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三方势力相继投降,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一事貌似水到渠成,马上就可以开始了。

    不过,张斌并没有急着划分州府,恢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因为他派去暹罗和东吁的使者也回来了。

    暹罗的态度很明确,只要大明王师帮他们赶走入侵的东吁王朝大军,不管是称臣纳贡还是直接接受大明的管辖都可以。

    而东吁王朝却不愿意归附大明,甚至称臣纳贡都不愿意,他们的态度很强硬,不服,就来战,不要派什么使者,耍什么嘴皮子!

    他们可能认为大明还是几十年前的大明,就算占领了他们的都城也没有那么多钱维持驻军的粮草供应。

    张斌其实也早有心理准备,因为东吁并不是安南,安南本就是大明的藩属,而且也曾接受过大明的直接管辖,所以,安南会在威胁恐吓下屈服并不奇怪,但是东吁王朝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不是大明的藩属而是大明的敌人,嘉靖朝到万历朝,东吁王朝和大明前前后后打了五六十年,想通过威胁恐吓的手段让他们屈服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也令人打探清楚了,东吁王朝进攻暹罗的时候压根就没用到火枪和火炮,他们的火炮都架在自己的都城阿瓦城呢,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凭仗吧,他们可能以为有数十门火炮为依仗明军根本就打不下阿瓦城,就算在野战中打不过明军又怎么样,到最后明军拿不下他们的都城还不是得乖乖撤军!

    从东吁王朝的态度来看,这一战是无法避免了,那么迟打不如早打,因为这会儿东吁王朝的二十万主力大军正在进攻暹罗,正好乘机将其歼灭,如果让他们跑回去占据这一座座城池和一个个关口层层抵抗,那这场大战就不知道要打多久了,这会儿东吁王朝的面积可不小,足足有大明四五个行省那么大,要是演变成持久战,打个几年都不奇怪。

    为了避免陷入万历朝那样的持久战,张斌一收到暹罗和东吁回复,立马就率舰队直奔大城,而安南郑氏、安南阮氏和占城,他只是分别调派了一万东番战兵来镇守,反正他们已经吓破胆了,应该是不敢反抗了,就算他们反抗也不怕,一万东番战兵去进攻他们架设了火炮的城池肯定是打不下来,但是反过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了,就算他们都有十万人马也不一定攻的下来。

    这次率领东吁王朝大军前来进攻暹罗的并不是东胡国王他隆,而是东吁王太子平达力,因为他隆王年事已高,别说是领兵打仗了,骑马的时候跑快点估计都会从马上跌下来,所以,他让年轻气盛的王太子平达力领军前来进攻暹罗。

    这并不是东吁王朝第一次进攻暹罗,而是第三次,头两次进攻暹罗的时候东吁王朝还没有现在这么广袤的领土,也没有这么多的军队,所以只是跟暹罗大军在边境线上干了几仗便不了了之了,双方并没有分出胜负。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此时的东吁王朝可谓盛极一时,兵强马壮,光是进攻暹罗的先锋大军就有十余万,后面还跟了十余万援军,而暹罗总共才十余万大军,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暹罗大军压根就抵挡不住,只能退守大城,凭借城墙阻挡东吁王朝王朝的大军。

    历史上暹罗的大城王朝就是这样一次次被东吁王朝逼到都城,最后被东吁王朝攻入大城而灭亡。

    这会儿东吁王太子平达力那叫一个不可一世啊,他认为自己比父亲他隆王都强,因为他的父亲他隆王两次率军进攻暹罗连人家的边境都没突破,而他却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了人家的都城。

    他认为自己将是东吁王朝历史上最强悍的国王,他认为自己终将踏平暹罗,击败安南,一统东南半岛,他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击败大明,洗刷当初都城被破的耻辱!

    所以,当大明的使者前来劝降的时候,他想也不想就回绝了,不服,来战啊,耍什么嘴皮子,要不是杀使者会被人唾弃,他估计会当场就把大明的使者给砍了。

    正因为他不可一世,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当张斌率六万精锐大军从大城南面的港口登陆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搭理,直到张斌率军逼近大城,他才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拦截。

    张斌着实被他这白痴之举雷的不清,这家伙,东吁大军的统帅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看见自己率大军前来,不赶紧撤去大城之围,找个有利地形据守也就罢了,这家伙竟然还敢率十万大军前来阻拦,难道他认为十万手握冷兵器的杂牌军能干得过六万装备了先进火器的精锐吗?

    平达力的确是这么想的,他知道明军很强悍,但是,他对明军的认知还停留在万历朝,那会儿,如果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们东吁王朝的大军肯定是干不过明军的,但是兵力比人家多一倍的话还是有可能打赢的。

    他不认为自己干不过眼前这股明军,因为他现在的兵力差不多是明军的一倍了,就算打不赢,打个平手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如果双方僵持不下,他完全可以从大城再调点人马过来,一举将明军击溃。

    他这想法如果放在万历朝没准还真能打个胜仗,可惜,这会儿是永兴朝,明军的装备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还把现在的明军当万历朝的明军,注定是要吃个大亏。

    张斌还算谨慎的了,为了防止这家伙有什么猫腻,他还停下来摆出层层叠叠的大阵,准备稳打稳扎,慢慢推进,这家伙却是毫无顾忌,直接就率大军冲过来了。

    结果可想而知,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十万东吁大军顿时被轰得阵脚大乱,紧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火枪声响起,那前排的步卒更是如同割麦子般一片又一片的倒下去,还没冲到明军阵前百步,弓箭手还没来得及放出一箭,整个东吁大军便崩溃了。

    这个时候东吁将士的内心是绝望的,开什么玩笑,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就是上去送死啊,明军火枪和火炮太多了,他们根本就冲不到人家跟前,只能在百步开外当人家的靶子!

 第八卷 第三一三章 逮住他隆王

    东吁王太子平达力不知死活,率十万手持冷兵器的步卒阻击六万明军精锐,而且还主动发起冲锋,结果,刚一接战便被明军的火枪和火炮打的屁滚尿流,大败而逃。(全本小说网,HTTPS://。)

    张斌亲率大军一路掩杀追至大城附近,平达力连忙令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调头阻挡明军,可惜此时他手下溃军太多,到处奔逃,以致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迟迟不能结阵,张斌亦趁机令天雄军和秦军在两百余步外架起虎蹲炮,一顿猛轰,围攻大城的东吁大军顿时伤亡惨重,军心尽丧。

    平达力见场面混乱以及,根本无力回天,只得下令全军撤退,随后率溃军一路往北窜去。

    张斌看着潮水般退去的东吁大军,正考虑要不要率军继续掩杀,大城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欢呼,紧接着,大城东门洞开,一队队暹罗士兵抬着一捆捆红布从城中跑出来,扯开红布就往地上铺,一众衣着光鲜的暹罗权贵出现在东门外,看着不断向明军延伸的红布,貌似在等待着什么。

    这是迎接天朝上使的最高礼节啊!

    张斌见状,连忙召集一众将领,下马往大城方向走去。

    他刚踏上暹罗士兵铺下的最近一块红布,城门口的暹罗权贵便哗的一下全部趴到地上,他刚沿着红布快步走到城门前,当先的一位暹罗权贵便朗声道:“暹罗国王帕拉塞通恭迎大明天朝上使。”

    张斌连忙疾步上前,弯下腰伸出双臂虚抬道:“国王陛下请起,诸位请起。”

    暹罗国王帕拉塞通顺势从地上爬起来,激动的拱手道:“大明王师威武,多谢大明王师解围之恩。”

    张斌这个尴尬啊,现在不是讨论大明王师威不威武的时候,而是要乘胜追击,一举将东吁王朝主力大军消灭,以免陷入无休无止的持久战。

    他耐着性子跟暹罗国王帕拉塞通和一众暹罗权贵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的道:“国王陛下,此时东吁王朝主力大军溃而未灭,正应一路掩杀,将其彻底消灭,其他的就先不说了,贵国现在能组织多少军队随本公一起去追击东吁王朝主力大军啊,不若国王陛下现在就召集大军随本公去追击吧,不然,让他们逃回王都阿瓦那就麻烦了。”

    暹罗王闻言,竟然微笑道:“上使,不急,不急,此处往北不到三百里便是崇山峻岭,而东吁王都距这里足有两千余里,他们跑回去最少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王师一路远来辛苦,歇息两天再去追也是一样的。”

    开玩笑,休息两天再去追还追的上吗?

    或许追的上吧,但是天雄军和秦军并不是暹罗王想象的那样一路跑过来的,相反,这段时间天雄军和秦军基本上都在船上休息,根本就没赶过什么路,一点都不累。

    他想了想,随即向后招手道:“地图。”

    很快,两个亲卫便将一张最新的南洋地图举到他的跟前。

    张斌看了看地图,随即问道:“国王陛下,现在你们还有多少军队,如果现在就出发,你能组织多少精锐随同王师向北追击?”

    暹罗王闻言,估摸道:“大城现有兵力大概十一万,不过大半都是溃败回来的残兵,真正精锐只有五万左右。”

    张斌闻言,思索了一阵,随即便下令道:“建斗,这边就交给你了,你率天雄军带着暹罗大军前去追击东吁溃军。”

    说罢,他便指着地图向卢象升和暹罗王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孙传庭,率秦军南返登船,一路往新港城而去。

    他这是急着去进攻东吁王朝的都城呢,因为征服东吁王朝的关键并不在于暹罗这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而在于东吁王都,在于东吁的他隆王和其手下的文臣武将,只要能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东吁王都阿瓦城,逮住东吁的他隆王和其手下的“满朝文武”,东吁王朝必然臣服。

    而击败又或者歼灭暹罗这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只能削弱东吁王朝的实力,尽量避免进入持久战,实际上并不能令其臣服。

    现在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已经被击溃,只要咬着他们的尾巴一路追下去,将其全歼又或者彻底打散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能趁他隆王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围着阿瓦城,这场战斗基本上就结束了。

    那么,他隆王什么时候能反应过来呢,这个时间还真不好确定,不过,绝对不会在一个多月之后,大城距离阿瓦城虽然有两千多里,快马加鞭的话最多十余天就能到,他隆王收到消息可能不会马上想到要逃跑,但是,当他得知大明王师在后面紧追不舍,逐渐逼近阿瓦城的时候肯定会跑。

    所以,不能从陆路追着二十多万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进逼阿瓦城,这样的话,就算冲到阿瓦城也逮不住他隆王,必须走水路,绕过马六甲海峡,然后从大金沙江逆流北上,冲到阿瓦城外,打他隆王一个措手不及,才能逮住他。

    这是张斌早就定下的计划,他只是没想到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刚一接战便奔溃了,他想着起码得打个一两天才能将这二十多万大军击溃呢。

    当然,这是好事,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其实也就能比当初大明的农民起义军强一点,他们被击溃之后战斗力更是连农民军都不如,一万装备精良的天雄军足以打得他们抱头鼠窜,暹罗大军只要跟在后面收押俘虏就行了,这东吁王朝的主力大军已经不用管了,剩下的就是突袭他们都城阿瓦了。

    张斌率舰队赶到新港城之后稍事休整了一番,便带着五万秦军和三万福广军出发了,这次,他足足带了六百多艘战舰,除了一百余艘镇远巡洋舰,还有五百余艘轻型铁甲舰,因为大金沙江并不是很宽,就其下游入海口附近能行驶镇远巡洋舰这样的巨舰,到了中游,就只能通过轻型铁甲舰了。

    舰队从新港城出发,不出两天便赶到了大金沙江入口,随即张斌便令秦军和福广军分批乘轻型铁甲舰逆流而上,直奔阿瓦城。

    当密密麻麻的轻型铁甲舰出现在阿瓦城西的大金沙江上的时候,他隆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当两万秦军堵在阿瓦城北和城东的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打是逃呢。

    当轻型铁甲舰再次运送两万秦军过来的时候,他终于有点慌神了,可惜,这会儿已经迟了,因为阿瓦城四周已经被秦军给围住了,如果想逃,必定要和明军开战。

    四万秦军围着十多万人马驻守的阿瓦城貌似有点荒唐,每个方向最多也就上万秦军的样子,难道他们就不怕城里的东吁大军冲出来吗,十多万大军往一个方向冲,他们顶的住吗?

 第八卷 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

    孙传庭这个时候着实有点紧张,一万对十多万,围剿反贼的时候那的确没问题,问题东吁王朝的大军不是反贼啊,他们的装备可比反贼精良,听说这阿瓦城中的守军还有火枪和火炮,他们要把火炮抬出来拼命,那可就麻烦了,人家可是跟荷兰人买的正宗的红夷大炮!

    这时候,城里的他隆王比孙传庭还要紧张,因为他不明白明军为什么突然冲到阿瓦城来了啊,这几年他可没去招惹大明,大明这是为了什么呢?

    他考虑了几天,还是没敢跟明军开战,这点明军他虽然不怎么放在眼里,但是,大明的实力他相当清楚,如果自己胆敢主动开战,那可不是眼前这区区几万明军就完事了,后面可能会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当然,老是这样耗着也不是个办法,孙传庭刚率第二波人马把阿瓦城围住,他隆王便派出了使者,请求谈判,看看大明到底想干嘛。

    这下可把孙传庭高兴坏了,谈判,好啊,东吁王朝完了!

    倒不是说他有信心通过谈判劝降他隆王,这他隆王既然派来了使者,就证明人家在城里呢,而他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