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冉魏大帝-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英明!”张豹连忙奉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丧家之犬
(全本小说网,。)
大雨一连下了两天两夜,似乎还没有停的样子,南下邺城的道路被阻隔,大军行进缓慢,这倒也随了石遵的心意,给了他拖延时间的理由。
“殿下,外面那群羌族人一个个都病殃殃的了,再这样下去,怕是没到邺城就死了。”谭渊对石遵说道。
“给他们的笼子上罩上东西挡挡雨,喂点热汤和酒,别死了就行。”石遵头也不抬,只顾着看着桌案上的地图。
“殿下在看什么?”谭渊问道。
“还记不记得当日咱们被匈奴人和羌族人前后夹击,石闵带人偷袭匈奴人的后方吗?”石遵捏着下巴,盯着地图,问站在他面前的谭渊。
“当然记得!”谭渊点点头,问道:“殿下为何突然想起这件事了?”
“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石闵的人马一昼夜多居然能行军近千里,如果单单是他胯下的朱龙马,或许能做到,但是他能带着几千人马,出现在匈奴人的后方,这就有点不太对劲了。”石遵皱着眉头说道。
谭渊也陷入了沉思,缓缓说道:“殿下您这么一说,好像是有些奇怪,这么短的时间,他是如何穿插到匈奴人的后方的?”
“所以本王才在看地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石闵是怎么做到的。”
“难不成他的人能上天入地?否则属下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按理说邺城往返李城的路咱们走了那么多回,就算最快的时候,咱们也得要十六七个时辰,还要十六七个时辰,而且只是到李城,正常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赶到咱们去匈奴人交战的地方,他足足快了四五个时辰!这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除非……”
“除非什么?”谭渊问道。
“除非他们能直接飞过这座山,就能在合理的时间内从匈奴人的后方杀出。”
“殿下,这不可能,要想通过这座山,得往太原方向绕路,那只会更慢。”谭渊直接否定了石遵的猜想。
“真是见了鬼了,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石遵自言自语道。
“殿下现在为何对石闵这小子这么关注?”
“这小子初次出征,就能深入草原,打的匈奴人和羌族人措手不及。据本王所知,他出关时所携带的粮草不过数日之用,如此情况下凭借不到万余兵力,就能取得如此战果,实在让人惊叹!只可惜,这小子注定不能为本王所用。”
“您不是说了吗,既然不能为您所用,不如除掉。属下以为,西华侯父子还是得想办法尽早处理,否则终究会成为殿下夺嫡路上的绊脚石。”
“你说的本王早就想过了,只是一直想不到一个稳妥的办法,父皇对他们父子恩宠有加,真是不明白父皇为何对他们这么好!不过是两条汉狗而已!”石遵恨恨的骂道。
“石瞻父子与陛下并非没有嫌隙,殿下难道忘了去年西华侯被杖责一事了吗?”谭渊提醒道。
石遵恍然大悟,说道:“本王差点忘了这回事!多亏了你提醒!”
“既然其他的办法不能除掉这父子俩,不如想办法挑起他们与陛下的矛盾,就算陛下宠爱他们,时间久了,总会有翻脸的时候,一旦这父子俩失宠,那他们对于殿下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你说的有道理!挑起他们与陛下之间的矛盾,是最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个声音:“殿下,羌族的首领说要见您!”
“木都?他要见您做什么?”谭渊疑惑的看了看石遵,然后转身走到门帘边,问道:“木都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没有!木都只是嚷嚷着要见陛下,卑职问他要做什么,他也不肯说。”
“行了,你下去吧。”谭渊吩咐道。
“是!”
“殿下,要不要见见?”谭渊转身问石遵。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走,去看看这个木都首领到底想说什么。”石遵说着,站了起来。
一场大雨,外面早已泥泞不堪。幸亏石遵等人扎营的地方地势较高,除了地上有些泥泞,并未有积水。相比之下,那些羌族的俘虏就要狼狈凄惨的多,尽管已经回春,但是北方的天气依旧有些寒冷,加上这些人淋了两天的雨,几乎个个都快神志不清,要不是石遵下令给他们喂了点热汤,又用毛毡挡雨,说不定再过几天都得死了。
石遵看着那些羌族人全身湿透,一个个蜷缩着紧挨在一起,相互取暖,就连之前刚被俘虏的时候那股杀气和野性,也已经荡然无存。
“听说你要见本王。”石遵站在离笼子四五步远,看着笼子里狼狈不堪的木都问道。
木都抬起头,看着石遵,尽管木都面容憔悴,但是作为一个首领的气概倒丝毫未减,只见他坐在那一动不动,冷冷的问道:“你打算处置我和我的族人?要杀要剐给个痛快的!”
石遵冷笑一声,嘲讽道:“没想到木都首领被关了这么多天,说起话来杀气还是这么重。怎么?怕死了还是怎么的?”
“怕死?哼!我们羌族人没有贪生怕死的!不信你现在拿刀过来把老子们砍了,看老子们会不会皱一皱眉头!”
“你他娘的是谁老子!跟我们殿下说话客气点!”谭渊骂道。
“怎么?你叫这么起劲,是要急着认你木都爷爷做你爹不成?”木都冷冷的挑衅道。
“你……”谭渊恼羞成怒,抽出腰间的刀就要砍。
石遵伸手拦住谭渊,说道:“你跟一只丧家之犬置什么气?”
“属下不该在殿下面前妄动,请殿下赎罪!”谭渊收回刀,对石遵行礼说道。
“狗仗人势的废物!”木都继续骂道。
谭渊这次没有搭腔,只是恶狠狠的盯着笼子里的木都。
“木都首领,如今你已经是本王的阶下囚,任凭你如何作口舌之争,也于事无补,本王是不可能放了你的!”石遵淡定从容,不慌不忙的又说道:“你不是吵着要见本王吗?趁本王现在还有耐心听你说话,就赶紧说吧,否则等你想说的时候,就怕你没有机会再说了。”
“你们赵国人杀了我们一万羌族人,这笔账早晚都要清算,你若放了我,羌族和赵国或许不会兵戎相见,否则,我的族人人肯定会为我报仇的!”木都用威胁的口吻说道。
“我还以为木都首领是响当当的硬汉,没想到也是贪生怕死的孬种!”石遵冷笑道。
“石遵,别在老子面前装圣人,你有本事把这些风凉话留着对匈奴单于说去!当时是谁被我们和匈奴人打的差点全军覆没?要不是那个使长戟的小子偷袭救你,你石遵早就成了刀下鬼了!”
“木都,本王希望你明白,成王败寇。你说的那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你做了本王的阶下囚!被关在笼子里的人是你!”
木都听到石遵这么说,脸上的肌肉不免有些抽搐,但终究没有什么反应。
“怎么?没话说了?”石遵冷冷的问道。
“你是打算把我和我的族人献给石虎老儿吧?”木都死死的盯着石遵问道。
“这是自然!堂堂的羌族首领做了本王的俘虏,岂能不昭告我羯族百姓?”石遵略有些得意的说道。
“你就不怕我到了石虎面前,把你在战场上被匈奴单于打的狼狈不堪的情形告诉石虎?石遵,听说你想争赵国的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恐怕你在石虎心中的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吧?”木都冷冷的笑道。
石遵听完木都的话,脸色顿时铁青,两眼充满杀机,半天没有吱声,谭渊看着石遵的脸色,对木都骂道:“败军之将!休要胡说八道!”
“老子胡说八道?你小子还是厚颜无耻!当时若无援军,你们早已经尸横遍野,此时却跟老子在这里装腔作势!”木都不依不饶。
“你倒是提醒了本王。”石遵的嘴角流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然后对木都说道:“本王看你似乎也没什么其他话要说了,既然如此,本王借你的舌头下酒,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石遵话音刚落,木都脸色瞬间变了,起身抓着笼子,声音有些颤抖的大声喊道:“石遵!你想对老子做什么!”
“做什么?本王说的不够清楚吗?”石遵冷笑一声,然后对身边的人吩咐道:“来人!把他的舌头给本王割了,今晚本王要拿他的舌头下酒!”
“是!”
石遵转身便走,身后传来了木都惊恐的喊叫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二章 羌人暴乱
(全本小说网,。)
“首领!”那些羌族的俘虏看到他们的首领要被割舌头,方才没精打采的样子顿时没了,一个个拼命踢打着笼子,大声喊叫。
“啊!”石遵的身后传来一声惨叫,木都终究被割了舌头,只见他满嘴是血,披头散发,石遵的手下抓起一把草灰塞进他的嘴里,木都痛苦的挣扎了两下,腿脚一抽搐,接着便“扑通”一下,倒在笼子里不动了。
“死了?”石遵皱着眉头转身问道。
一个负责看管木都的士卒伸手在木都的鼻子边探了探,又对石遵说道:“回殿下,没有死,只不过是痛晕过去了!”
石遵冷笑一声,没有说话,转身便走了。
那些原本极不安分的羌族人,也被石遵的手下用刀枪指着,见木都倒下,有人大声喊道:“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一时间几百个羌族人如同发疯了一般,现场立马陷入了混乱。
“殿下!羌族人暴乱了!”谭渊连忙喊道。
石遵拔出剑,冷冷的说道:“走,去看看哪个不安分的,直接杀了!”
石遵带头走向了关押着笼子,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啪”的一阵声响,有两个笼子居然被羌族人踹破,大约十几个羌族人分别从两个笼子里涌了出来,谭渊大惊,喊道:“快!全部拿下!不要让他们跑了!”
石遵回邺城,带着这些俘虏,也就带了一千多个手下。羌族人的暴乱让石遵完全没有想到,他挥剑冲到人群中,带着手下和那些冲出来羌族人厮杀在一起。
尽管羌族人在目睹他们的首领在被割舌的情况下,受了巨大的刺激,表现出强大的勇气,但是奈何寡不敌众,又受冻挨饿了多天,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掀起什么风浪?
没过一会儿,那十几个羌族人便被斩杀当场,血流了一地。
“还有谁!”石遵站在雨中,头发有些凌乱,身上还有刺杀羌族人时溅上的血迹,只见他提着剑,再次喊道:“还有谁想死!”
不知为何,雨忽然停了,整个山坡上,鸦雀无声,那些原本想拼命的羌族人,似乎也一瞬间泄了气,不再折腾。
“殿下,您没事吧?”谭渊连忙问道。
“没事。”石遵冷笑一声,把剑交给了谭渊,然后吩咐道:“把这些羌族人的尸体剁碎扔了,喂野狗!”
“是!”
那些羌族人一个个两眼通红,紧紧抓着笼子,恶狠狠的盯着石遵和他的手下,却对族人的死无能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石遵忽然停下脚步,扭头对谭渊吩咐道:“把笼子再加固一下,把人都看好了!出了问题,本王拿你是问!”
“殿下请放心!属下一定好好看管这些该死的羌族人!”谭渊说着,还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些关在笼子里的羌族人。
石遵抬头看了看天,此时太阳已经出来,西边的天空中,挂着一道彩虹,绚丽多彩,却与满地的血污不相印衬。
清早的刘府内一番安宁祥和的景象,刘夫人抱着新生儿坐在树下,一边享受初春的太阳,一边观赏着满树春花。
“夫人,娘娘回来了!”一个丫鬟小声禀报道。
“啊?娘娘回来了?”刘夫人一愣,连忙起身,把孩子交给了那个丫鬟,吩咐道:“把孩子抱进屋里!我去看看。”
“是……”那丫鬟伸出双手,小心的接过了孩子。
刘夫人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容,然后快步朝前厅走去。
“嫂嫂~”刘贵妃远远看到刘夫人迈过门槛,走了过来。
刘夫人听到刘贵妃的声音,抬起头,见刘贵妃已经到了前院,连忙迎了上去,满脸笑容,欣喜的说道:“娘娘怎么回来了?你看看,又不让人提前来信。”
“嫂嫂,你怎么又这么客气,回了家,我就是你妹妹,怎么还叫娘娘?”刘贵妃嗔怪道。
刘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拉着刘贵妃说道:“快快快,咱们进屋说!”
“大哥呢?”刘贵妃边走边问道。
“你大哥最近忙着呢,燕王殿下搞屯田,你大哥也参与此事,此时应该正在书房,加上陛下之前交代让他查什么卧龙山上的事情,这两件事忙的他焦头烂额,昨夜过了子时才回房睡觉。”
“大哥现在高居户部尚书一职,国之栋梁,操心的事情自然多一点。”刘贵妃说着,忽然停了下来,转身对小香及其他几个婢女吩咐道:“你们几个,去把东西都安置一下放好,这是本宫给家人带的东西,都小心着点。”
“是……”婢女们一个个捧着绫罗绸缎以及珠宝玉器,跟着小香出去了。
“妹妹你这是做什么?回来一趟不容易,还带这么多东西,让你大哥知道,他又该说我了!”刘夫人连忙想要阻拦。
“哎呀,嫂子,这些东西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宫里多的是,都是陛下赏赐的,我留着也没用,咱们府上这么多人,总有用的到的地方,你就别推辞了,到时候大哥要是责怪你,我帮你说话!”刘贵妃抓着刘夫人的手安慰道。
“妹妹,快坐下说。”刘夫人激动的拉着刘贵妃坐了下来,又对身边的下人吩咐道:“快去沏茶!”
“是……夫人……”
“回来回来!”刘夫人喊住了那个下人,又说道:“记得用最好的茶!”
“小的明白!”
“回来回来!”刘贵妃又喊道:“快去通报一下大人,就说娘娘回来了!”
“是……”
“嫂子,你这么客气干嘛?真是跟妹妹见外,大哥不是在忙着嘛,就不必打搅他了。”刘贵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哎呀,没事没事,让他停一会儿难不成天还会塌下来?你难得回来一次,不碍事!”刘夫人笑着说道。
“孩子呢?”刘贵妃看了看四周,没有见到她的侄子,便问道。
“刚刚睡着,让下人抱进屋去了,要不我让人给抱出来?”
刘贵妃连忙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孩子睡了就晚点再看吧,万一折腾醒了又得哭闹。”
“行,听你的,一会儿孩子醒了就抱过来。”刘夫人很是热情。
“卧龙山上的事情,大哥还没查出头绪?”刘贵妃忽然问道。
刘夫人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也就听你大哥偶然间说了一句,你知道,他这个人,从来不在家说朝中的事情,这也是偶然间听他提了一句,我再问,他就不说了。”
“大哥就这个脾气,嘴巴严的很。”
“你看你看,刚说道你大哥,他就来了。”刘夫人说着,指了指外面。
刘贵妃朝屋外望去,刘远志已经走到了门前,一边迈进屋一边问道:“环儿,你回来怎么又不提前说一声?”
“这不是怕给哥哥嫂嫂添麻烦嘛,反正皇宫离咱家也近,不费事儿!”刘贵妃连忙起身说道。
“怎么一个多月不见,妹妹面容憔悴了?”刘远志关切的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哎呀你看看我,我都没注意到,嫂子这就去让下人做点好吃的给你补补!”刘夫人有些内疚的说着,就往屋外走。
“嫂子,你别忙活了,随便吃点什么都可以!”刘贵妃连忙喊道。
“没事没事,让她去,你难得回来,我们都高兴的很。”刘远志宽慰道。
“听说大哥最近在忙屯田的事情?”刘贵妃小声的问道。
刘远志刚刚坐了下来,抬头看看刘贵妃,问道:“你嫂子告诉你的?”
“嗯……嫂子也就提了一句……”刘贵妃有些尴尬的笑着回答。
“真是个长舌妇,跟她说了多少次,朝中的事情不要随意提起,就是不长记性。”刘远志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说道。
“大哥,我又不是外人,嫂子也不会对其他人说的,你急什么?”刘贵妃连忙帮刘夫人说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三章 始料未及
(全本小说网,。)
“你看看,刚单独说了几句话,你就帮着你嫂子说话了。”刘远志有些无奈的笑着说道。
“那可不,嫂子现在可是咱们刘家的大功臣,替祖宗留了香火,大哥你可不能欺负嫂子。”
刘远志摇摇手,说道:“我何曾欺负过她?现在我与她说话都不敢大声。”
刘贵妃听到这话,忍不住捂着嘴笑,刘远志这个读书人自然不懂这女人家的心思,看到刘贵妃笑,也只能愣在那。
“大哥,妹妹这是跟你开玩笑呢!”刘贵妃看刘远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越发觉得好笑。
“你这个丫头,净胡闹!”刘远志故作镇定道。
“燕王说的屯田一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刘贵妃忍不住问道。
“屯田一事,关乎国家社稷,燕王殿下此举,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现在中原羸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大哥,今天我怎么听着你净帮着燕王说话呢?这屯田就这么好?”刘贵妃嘟哝道。
“我说的这是实话,当年曹操用屯田制回复北方的国力,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农业乃国之根本,历朝历代对农耕都尤为重视,若无农耕支持,则无人丁兴旺,国力昌盛。”
“对了,听说卧龙山上的事情,大哥还在追查,不知道有什么进展了?”刘贵妃忽然试探性的问道。
“没什么进展,我也正在为此事犯愁,不知道如何向陛下交代。”刘远志说话间,与刘贵妃对视的时候,眼神有些闪烁,未曾直视,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有些不自觉的搓动。
刘贵妃虽然不是绝顶聪明之人,但是普天之下,怕是没人比她更了解刘远志了,刚刚刘远志提到卧龙山,眼神有些闪烁,加上手指的动作,分明就是在说假话。
“大哥,我是你唯一的妹妹,难道对妹妹也要说假话吗?”刘贵妃开门见山的说道。
刘远志一愣,看了看刘贵妃,很快又转移了目光,站起身,说道:“妹妹还是不要管的好,你就别多问了。”
“这事别人可以不问,但是那些刺客当时针对的是我,我岂能不知道真相?”刘贵妃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姿态。
“我也只是怀疑,还没有十足的证据。”刘远志转过身看了看刘贵妃,又说道:“但是我的怀疑八九不离十。”
“谁?”
“庆王!”刘远志终于说出了答案。
刘贵妃一愣,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真的是庆王做的?”
“那几个刺客肯定是行伍出身,而且是久经沙场之人,这一点,从他们身上的刀伤箭伤就能看出来。整个邺城,除了西华侯,还有谁节制军队?只有庆王,此外我想不到任何人。”
刘贵妃沉默了好久,终于开口问道:“大哥准备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追查到底!”刘远志想都没想。
“追查到底,然后呢?让庆王垮台,扶持燕王?”刘贵妃问道。
“妹妹,这两件事不可牵扯在一起!皇权乃天授,有德者居之……”
“有德者居之?呵呵,当今的陛下哪里有德了?荒淫无度,不照样做了赵国皇帝?”刘贵妃打断了刘远志的话。
刘贵妃此言一出,惊的刘远志连忙跺脚,低声呵斥道:“环儿!你……你怎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这……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刘贵妃看着有些愤怒的刘远志,反问道:“大哥,你就顾着自己平步青云而不管妹妹的死活吗?”
“你这话又是从何说起?我何曾弃你不顾?”刘远志有些莫名其妙。
“你掰倒了庆王,扶持燕王,你妹妹我能有好果子吃吗?你知不知道,燕王那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为了争夺储位,已经把他自己的女人都送上龙床了!你以为你妹妹我现在还是宠冠六宫的贵妃吗!”刘贵妃说着,居然“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什么?还有这回事?”刘远志对粱郡主的事情根本就不知情,毕竟这不是见得了人的事,因此也没人敢私下议论皇帝的丑事。
“难道妹妹还会骗你不成?那贱人现在就跟我在陛下面前争宠,一旦将来燕王上位,哪还有妹妹的活路?那贱人肯定不会放过妹妹的,就连大哥你,到时候也会受到牵连!”
“没想到仁义高节的燕王居然用这样手段来夺嫡!真是可耻!”刘远志气愤的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