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乌江战纪-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云彤道:“请老首领同瑞爷就在虎安宫大殿之中,战至最后,全都会撤向虎安宫大殿。”

    瞫瑞道:“我老了,不能战,就在虎安宫中求天神地神白虎神鹰神保佑。”

    正在说话,有人报:“若大夫求见!”

    众人吃了一惊。

    樊云彤道:“有请!其他人各去准备。”

    众头目散去。

    不一时,一人进来,正是早前离开的中卿若春沛。

    樊云彤惊道:“你怎么还没有走?”

    若春沛道:“楚军已经围上来了,前锋还有不到五里,我如何能出得了虎安山草原?”

    瞫瑞笑道:“我早料到你出虎安宫是假。”

    若春沛道:“不假,是真。出城路上,我突然想到一件大事,故回来了。”

    樊云彤道:“有何疏漏,大夫请快讲。”

    若春沛道:“我突然间想起,公子与龙腾将军说过,要把鄂越将军和郑戎将军的遗体送去枳都,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做了这件事,将军你也就放心了。”

    樊云彤道:“鄂越、郑戎两位兄弟的遗体,定然在楚军手里,目今如何能送得去枳都?”

    若春沛笑道:“我正是要去见楚军主帅屈容,讨要回来,不仅如此,还有瞫英、郑骢、相真、龙佑等人,以及我儿若孝的尸首,也得收一收。”

    瞫瑞笑道:“大夫行的是缓兵之计。”

    若春沛叹道:“寡母子卖儿,我也只有这最后一招了。能拖屈容半日,公子便多半日的安全。”

    樊云彤道:“此计甚妙,不过,不须大夫亲自去。”

    若春沛道:“不然,我亲自去,才是最恰当不过。”

    天已亮,。楚军已将虎安城团团包围,若春沛出了虎安城几十步,便被捉了。

    若春沛大叫道:“我是巴国虎安宫大夫若春沛,要见你家主将!”

    楚军主帅屈容昨晚连夜收拾败军,令复来包围虎安城,正在来虎安城的路上,闻报若春沛求见,笑道:“又来了一个虎安宫的,巴人骨头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硬。”

    屈容令停车,下车立等。

    楚军武士提若春沛到,二人在草坪上相见。

    屈容道:“你果真何人?”

    “我果真是虎安宫中卿若春沛!”

    屈容笑道:“大夫此时来,必有教益。”

    春沛道:“不敢。我此时来,是来帮助将军。”

    屈容施礼:“大夫请讲。”

    “将军进军虎安山,杀了不少人,难道心中安稳?”

    “说实话,我并不心安。”屈容道。

    若春沛笑道:“我就知道将军你心中不安。我有让将军心安的办法。”

    “请赐教。”屈容施礼。

    “恭敬对待死者。”

    “这是当然。”

    若春沛笑道:“那好,我请将军帮一个忙。”

    屈容道:“只要我做得到。”

    若春沛道:“将军你不仅肯定做得到,且只有你才能做得到。昨日两军交战,死伤无数。常言说:死者为大,我是来求将军让我们为战死的子弟们收尸。”

    屈容道:“大夫放心,昨夜,我已令人打扫了战场,双方死难勇士的遗体,都已收好,只是还未来得及下葬。”

    “多谢将军。不过我还有个为难之事。”

    “但讲不妨。”

    “在战死的我军将领之中,有两人是来自枳都,就是将军鄂越和将军郑戎。虎安伯答应过他二人,如果他二人战死,要将他们的遗体送回枳都。

    “再有,我想顺便也将相真等人和我儿的遗体也收回去,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屈容动容道:“此人之常情,未料到,大夫也失了亲人。”

    若春沛施礼道:“多谢。”

    屈容道:“将领的遗体和那些前歌后舞的虎贲们的遗体,衣着明显不同,是单独放在一起的,很容易找到。不过,其他人,一时就难找了。”

    屈容叫了一声“来人”,有一人过来。

    屈容道:“你陪若大夫去收几具遗体,然后派车运过去。不许为难他!”

    那人应了。

    若春沛谢辞,道:“还请将军在我回去之前,暂停进攻,免得惊了亡灵。”

    屈容突然笑道:“大夫,你莫非是在行缓兵之计,好让虎安伯父子逃出草原?”

    春沛自然而然笑道:“如今,虎安山草原被围得水泼不进,鸟飞不出,还能从地下打个洞钻出去?何况,邑君父子早决心与虎安宫共存亡!”

    屈容笑道:“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若春沛再次谢过,转身便走,听身后的屈容道:“若大夫,请留步!”

    若春沛又回身。

    屈容道:“鄂越、郑戎两位将军的遗体,由你们送到枳都,太过麻烦。如果大夫放心,不如我令人送到峡门口,移交给巴国舟师,如何?”

    若春沛道:“我有何不放心的。我代两位多谢将军的美意。”

    “我还有一言,请转告虎安伯:若他全师降我,我保他仍为虎安伯。”屈容又道。

    若春沛笑道:“你们楚国灭了郧国、洲国、泸国、罗国、息国、蔡国等数十个小国,把灭国的贵族迁至后方看管起来,他们原来的地方均置了县,哪里还什么虎安伯?不过,仍要多谢将军美意,我一定转告。”

    屈容笑。

    约两个时辰后,若春沛借楚军的战车和人力,运部分尸首回虎安宫,众人接着。

    一一查看英雄的遗体,见只有敢死虎贲头目瞫英、郑骢、丁衍、牟忠、郑戎、楚畏的遗体,红面虎樊云彤道:“鄂越、、郑戎的呢?”

    若春沛道:“鄂将军、郑将军的遗体,楚将屈容答应送到峡门口移交给八公子,相真、龙佑的遗体未找到”。

    若氏寨一武士问若春沛:“看到若孝哥了吗?”

    “他应是与普通武士的遗体在一起的,太多了,没有找。见到了若柱的遗体,但我不能将他一个普通虎贲例外拉回来。就让他们与同伴永远在一起吧!”若春沛淡淡道。

    听报儿子瞫英的遗体运到,虎安山老巫师瞫瑞毫无表情,也不去看,继续祈祷,做他的正经法事。

    郑氏部族首领郑吉见了儿子郑骢的尸体,流泪简单收拾了一下。

    有郑氏族人提议将郑骢及几位虎贲头目的遗体暂时安置在虎安宫外, 以后送两河坝郑氏安葬,郑吉只摇了摇头,遂作罢,全都暂时与瞫玉的遗体放在一个房里,一起由老巫师瞫瑞做法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2章 虎安山决战——颠峰对决

    (全本小说网,。)

    兵不久停,继续开战,未用多时,楚军攻入虎安城。

    巴国红面虎、龙腾将军樊云彤令全军退入虎安宫。

    下午,楚军四面合围,开始进攻虎安宫。直打到天黑,双方伤亡惨重,血流成河,虎安宫城未破。

    当晚,楚军营中,主帅屈容道:“我料虎安宫中,仅仅还余不到千个活人,没有想到,整整一个下午,居然没能攻破。”

    监军景灵道:“我也看了,虎安宫城池坚固,防守设计精巧,巴人困兽犹斗,因此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一时难下。虎安宫城虽是石土墙,但是,里面的建筑,应多是木质,不如用火攻。”

    屈容道:“一年之前,我便派人去侦探了虎安宫。的确,里面建筑多为木房,可是,因草原平坦,占地方便,宫墙离房屋,尚有不短的路程,火箭未必能够起到大效。因之,用火攻,也需先攻入宫城。

    “不过,我另有一个想法:若是将来在此置县,烧了可惜,将再也建不起这般豪华的宫殿了。再者,若虎安宫毁于我等之手,丹涪水巴人世世代代都会咒骂楚国人啊!”

    先锋斗鹰道:“虽然虎安宫城上,打有龙武将军、龙腾将军、龙胜将军的三面旗号,可是从昨日开始,只见到樊云彤接战,未见到瞫梦龙、木莽子等人,是不是瞫玉父子已经跑了?”

    屈容若有所思,道:“庄复将军已经连夜回到虎安门,瞫玉父子要是真跑了,也是瓮中之鳖!我此时想的是,如此强攻,还有死多少我军将士?”

    斗鹰道:“末将料,虎安宫中,只有红面虎樊云彤一个人在硬撑,若是将他灭了,巴人就是一团散砂。末将有一计,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屈容喜道:“请讲。”

    “明日,我去引诱樊云彤出虎安宫单独决战,将他斩了。”

    屈容以为斗鹰是何妙计,却是这个耿直的笨计,不以为然。

    监军景灵道:“我以为不妥。一则,未必能诱樊云彤出虎安宫;二则,樊云彤非等闲之辈,囊悍不幸被荼天尺所杀,已是十分教训,将军是楚国名将,王之爱将,万一有不测,我等如何交待?”

    斗鹰奋然道:“大夫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几年之前,樊云彤便是我手下败将!这一路过来,斩关夺将,好几个巴国名将死于我手!”

    屈容道:“今非夕比。樊云彤是巴国五龙将之一,号称巴国第一剑,他数次大难不死,鬼神也惧,又听说取了什么龙剑,更是如虎添翼。虎安宫唾手可得,不必弄险!”

    斗鹰赌气道:“末将话已出口,不亲手斩了樊云彤,誓不为将!”

    见他如此固执,景灵道:“斗将军执意要去,我倒有一计:你去诱樊云彤出来,用弩箭射他,就像巴将朴延沧射杀我军老将斗武那样。”

    斗鹰高叫道:“绝不可行!如果这样,末将名誉扫地!”

    屈容知斗鹰固执且极讲武礼,道:“说得好。”

    景灵看了屈容一眼,见他似乎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言。

    第二日上午。楚军攻坚部队再到虎安宫下,有人叫道:“我家先锋大将斗鹰,约与巴国龙腾将军樊云彤单独决战!敢不敢应战?”

    楚军喊叫数遍,虎安宫里面的巴军不应答。

    红面虎樊云彤昨夜怕楚军夜袭,巡夜深更,此时吃了朝食,正在虎安宫墙下小憩。樊云彤小梦醒来,听有人喊话,上宫城来看,听到楚军又叫了几次。

    若春沛、郑吉等人听说楚军来挑战,急上宫墙来看。若春沛对樊云彤道:“不须理他,防有诡计。”

    下面楚军见巴人不答应,齐声以楚将斗鹰的口气,大叫:“手下败将樊云彤,不敢应战是条虫!”

    “手下败将樊云彤,不敢应战是条虫!”如此,齐叫数次。

    樊云彤大怒,提剑上城。

    楚军见樊云彤终于露了头,又齐声大叫,声音更加宏亮。

    樊云彤五脏六腑都要气炸,誓要出去决战,杀了斗鹰,或许还有解围的一线希望。

    若春沛道:“龙腾将军,不忙!防楚人暗箭,让楚军先退几百步。”

    樊云彤点头道:“有道理。”

    樊云彤向宫城外大叫道:“下面的楚鸟听好!我是巴国龙腾将军、红面虎樊云彤!愿与你家斗将军决一死战,但请退军三百步。”

    下面有人急去禀报斗鹰和屈容。

    等了不多时,虎安宫正面的楚军果然退了两百多步。

    楚国名将斗鹰一人出列,到了虎安宫正门前的空旷处,大叫:“樊云彤,可认得我!传说你是巴国第一剑,没有你父樊轸保驾,就做缩头乌龟了吗?”——原来,数年前,巴楚夷城大战,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樊云彤差点被斗鹰所杀,幸得樊轸赶到,救了儿子。

    樊云彤怒道:“今日,我让你改称见斑愁!”

    樊云彤右手提赤龙剑、左手提木盾牌,下了宫城,开大门出去。

    虎安宫阉人存焘在宫墙防守,见樊云提剑去了,埋怨若春沛:“大夫,你怎不强行拦阻他?”

    若春沛叹道:“这一场颠峰决斗,迟早要上演!我算了时辰,公子应该已经过了万风口,就算楚国人有诡计,也迟了。再有,楚军退后两百余步,若施暗箭,龙腾将军可以躲过。”

    若春沛令武士准备轻弩、弓箭,随时准备接应樊云彤。

    今天是个小阴天,有风。虎安宫顶上,十几只雄鹰回环滑翔,正是公子瞫梦龙出虎安宫时,放生的那群驯鹰。

    风,变渐渐大起来,好像是特来为两个顶级武士的决斗助战,旌旗飘扬,尘土也起来了。

    巴国第一剑樊云彤提火龙剑、木盾牌潇潇洒洒出了虎安宫——有人说剑与盾这一对进攻与防守的兵器同时用于格斗,最早便是巴人发明的。

    楚国第一剑斗鹰,早提剑立于草地之上,十足武士的风度。

    樊云彤走近斗鹰,见他手中无盾,左手向后一扬,将手中的木盾扔向后方。

    木盾尚未落地,两人已接上招,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正式上演!

    樊云彤、斗鹰均着薄铜片盔甲,身材均十分魁伟,真如天将决战,你来我往,你进我退,各施平生本事。

    虎安宫内墙上墙外,巴人与楚人,看得眼花缭乱,双方喝彩之声,彼伏此起。

    一百合过后,斗鹰又进攻了几个回合,笑道:“传说你是巴国第一剑,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樊云彤道:“结果了你,便是大江第一剑、天下第一剑了!”

    斗鹰道:“虎皮再厚,也吹得破!”

    后人无法想像楚军长剑、巴军短剑之间如何公平格斗,那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无疑,是巴国武士与楚国武士共同将长剑与短剑之间的较量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在长期的对抗中都找到了扬长避短的招法,只看谁更技高一筹,谁更勇敢无畏。

    在外行看来,手持短剑的巴国第一剑樊云彤,面对楚国第一剑斗鹰,总是在招架,退的多,进的少,但楚国人却丝毫不会这样想,他们明白这是巴国武士在避长剑的锋,尤其是斗鹰手中这把钢刃宝剑的锋,巴人是知道厉害的,而持长剑的楚国人,也相当清楚,稍有一招不慎,便会成为巴人柳叶剑下的鬼。

    战了近两百余回合,樊云彤卖了一个破绽,似要后撤,剑从右手转到左手。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最具杀伤力的,正是左手。

    斗鹰以为樊云彤力怯想跑,用力刺来,樊云彤急速侧身,抢入斗鹰的怀中——这一招,名为“白虎掏心”。不消说,这招术名称与巴人的战神白虎神巴务相有关,正是红面虎樊云彤最厉害的九大绝招之一,而一般的武士,根本不佩他用上任何一个绝招,早就成了剑下之鬼。

    赤龙剑一剑透穿斗鹰的胸腔。

    樊云彤狂叫一声!天地发抖!

    斗鹰一下子全身无力,向前倾倒,樊云彤伸出右手扶住他,让他轻轻扑地——在樊云彤看来,斗鹰才是自己和荼天尺、巫城的真正对手,至于养明、屈容、庄复等所谓楚国名将之流,是巴秀、瞫梦龙、木莽子他们的事情,他更尊重眼前这个对手。

    楚军大惊!

    虎安宫城上,巴人一片欢腾!

    樊云彤左手已拔出赤龙剑,鲜血顺剑尖下滴。

    樊云彤伸剑向空中舞了一个圆,志得意满,露出傲慢而灿烂无比的笑容。

    随后,一个华丽转身,樊云彤昂首向虎安宫慢步,好像身后的楚军数千人,不过是来欣赏他这位最高级别的格斗士精彩表演的观众而已。

    楚军目瞪口呆。

    突然,“嗖嗖嗖”的声音从樊云彤身后传来,数百支羽箭从楚阵中飞出。

    虎安宫城上众人大喊“有箭!”——原来这箭,乃是楚国弩箭,琴氏所造,天下闻名的弩箭,射程可达六百步。此前楚军主帅屈容表面上赞成斗鹰不施诡计的说法,暗地里作了万一斗鹰决战不利的安排。

    樊云彤急转身,见一群箭支如黑风一般,向自己卷来,挥剑挡箭之际,已身中三箭。

    这一场巴楚顶尖武士的颠峰对决,有巴登徒子打油诗一首为赞为叹:

    天骄千年寥辰星,

    巴山楚水蕴精灵。

    风驰电掣随剑影,

    鬼哭狼嚎遁山阴。

    江河断流叹观止,

    日月失辉愿武宁。

    古今多少英雄志,

    黄土为封草为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3章 虎安山决战—…瓦砾

    (全本小说网,。)

    (接上章)

    与此同时,虎安宫中一队武士呐喊着冲将出来营救樊云彤;楚军一声号响,冲向虎安宫。

    巴国武士抢了樊云彤,刚进虎安宫正门,未及关好门,楚军转眼杀到,强行攻入正门。

    虎安宫城上,阉人存焘见状,大叫道:“楚鸟,我来也!”用力一跃,头朝下,从宫墙上倒栽下去,血溅虎安宫城。

    ——此前,公子瞫梦龙离开虎安宫时,让存焘同行,存焘道:“我本是一个废人,两代邑君令掌印符,后来又做内总管,是比许多全肢全腿的武士还要荣誉的事,此生知足了!自进虎安宫中,除虎安伯有令,从未出去过半步,大半辈子都在虎安宫中,就是死,老仆也要死在虎安宫里。”

    存焘将虎安伯印信等要物收好,埋在秘密处,对公子瞫梦龙道:“老仆誓与虎安宫印符同存,公子回来之时,若我已死,就到四四花园暖雪亭底下取印符。”

    巴登徒子有打油诗为赞为叹:

    人言阉官多误国,

    不见印术与海阔?

    符郎血染虎安墙,

    史公憾少蛮夷说。

    楚军攻进虎安宫,郑氏部族首领、虎安宫下卿郑吉率众巷战,竟被乱军所杀。

    几名巴国武士将红面虎樊云彤扶入大殿,虎安宫中卿若春沛等急来查看,见有两支楚箭正中于樊云彤的前胸,命在垂危。

    不多大时,楚军已大队进入虎安宫,巴兵死伤大半,退入大殿及各建筑物中抵抗。

    若春沛看见樊云彤对自己轻轻笑了一下,问他有何话说。

    樊云彤吃力道:“二哥、四弟,还有夫人、梦语他们,应是脱险了。我命在天,我可去见白虎神了。”再不能言,口鼻来血。

    若春沛蹲下身子,扶着樊云彤的头,没有说话。

    樊云彤感觉自己的灵魂似乎要飞起来。突然,他看到枳都第一美人、自己的初恋情人鄂桂花在向自己招手,纵身跑了过去(当然是他自己感觉)。

    若春沛看见樊云彤似乎又轻轻笑了一下,痛道:“纵是吕望复生,廪君复活,武子再现,也无回天之力了!”喝道:“放火!”

    原来,在公子瞫梦龙离开之后,若春沛、樊云彤、郑吉便商量,先在虎安宫中准备了大量柴草、油类。

    一时之间,火势四起,浓烟滚滚。

    虎安宫中的殿宇,本就多是木质结构,不多时,风助火势,烈焰冲天,又将其他建筑物引燃。

    一些楚兵进了虎安宫,正在四下打杀抢掠,见大火起,顺手抢几样东西,纷纷往外撤;来不及撤的,烧伤、烧死不知多少人。

    火,燃了一天一晚,虎安宫化为灰烬,仅余部分石头,后来也被风化为土或没于泥土、树木、草丛之中。

    巴国龙腾将军樊云彤、虎安山老巫师瞫瑞、虎安山大部族行政第二把手若春沛等多人,以及虎安伯瞫玉、郑氏部族首领郑吉、虎安宫侍卫总头目瞫英、虎贲侍卫楚畏(驰无畏)和郑骢、舟师百夫长丁衍、牟氏部族首领牟忠等人的遗体,也同时焚于虎安宫中。

    大火之中,红面虎、“五龙”之一的火龙樊云彤魂儿飘飘荡荡去了该去的地方。

    巴国龙腾将军将星殒落,有巴登徒子仿作《满江红》一首为赞为叹:

    苍鹰展翅,风云动,熊熊火烈。 绿野上,旌旗蔽日,壮士喋血。忠勇不让广与飞,风流倾倒花和月。不须问,赤龙剑出鞘,寒光冽!

    枳城雨,林海雪,黔水朱,千古绝。荆鸟恨,悔与龙虎对决。豪情惊煞天地间,丹心长照巴江岳。廪君泪:还吾冠军侯,狼烟灭!

    一个多月后,隐居枳都山(涪陵雨台山)的鄂桂花听说红面虎樊云彤战死,吞毒自尽。吞毒后,鄂桂花令侍女采用火葬,焚烧了自己的身体,意思是与樊云彤葬法一样。

    ——后人看到这一段记载,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红面虎樊云彤临死前,到底有没有明白鄂桂花在枳都山与他最后一次见面时,说“你战死之时,便是我来陪你之日”,是一个巴国女人对巴国武士发自内心的承诺,而不是一句玩笑话,鄂桂花至死都爱着樊云彤一个人。或许,只有巴国男人能够懂得巴国女人的内心。

    虎安宫中卿若春沛,从一个小小的若氏子部族,走进虎安宫,成为虎安山大部族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是出自巴人“内五族”(贵族)的重量级人物,并为大部族洒下最后一滴血,为后人所景仰。

    还让若春沛不朽的,是他的故里。

    明朝初,一支刘姓族人进入战国时期虎安宫中卿若春沛故里高楼(今武隆区凤来乡),成为当地旺族。

    有玄学爱好者探测,高楼为方园数百里阳泽最好的地方,也就是迷信所说的风水好,出大人物。

    果不其然,明朝时,刘家出过一个大名人,名叫秋佩,字惟馨。明弘治十一年(1498),刘秋佩中举,次年殿试为进士,官居监察吏,多次弹骇贪官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