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崛起1646-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太后刹时脸色惨白,忙又问道:“那、那朝议要如何应对?”
“辅政王殿下已调四路近六万大军合围湖广,罗明受水师镇武昌北岸,另有近万粤军随时听调。”朝廷对湖广的兵力部署不是什么绝密,郭维经来前刚去兵部了解过,“三天前殿下已令忠贞营奔赴岳州。川、赣、桂三路人马亦于两个月前便开始备战,眼下随时都能拔营。
“荆州至承天府一线并无大股楚军防守,以臣估算,至多半个月,川军便会抵达武昌,汇同赣军与何腾蛟决战。”
曾太后闻言心中一缩,脚下踉跄,白大戚慌忙上前将她扶住,这才勉强没跌坐在地。
她非常清楚,双方十多万大军厮杀混战,届时刀箭无眼,玉石俱焚,源儿很可能会被战火所伤。甚至如果何腾蛟战事不利,还会拿皇帝到前线威胁琳渼,只需一发流矢,她的源儿……
她大声惊叫,拼命摇头不敢再想下去。缓了片刻,她一把拉住郭维经,“不行,不能打仗!琳渼在哪儿?我要见他,我要见他!”
郭维经为难道:“太后,辅政王他已亲往镇江布置长江防线……”
“那、那召黄道周,召路振飞来,快!”她显然已行止失据,喊道,“要他们立刻上表罢兵!”
一个时辰后,白大戚神色尴尬地回禀,“太后,黄阁老、路阁老都各领公事离城去了,不知何时才能返回。”
事关大明社稷安危,黄道周等人昨日又亲见朱琳渼平定湖广乱局的决心,心知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他们得闻太后召见,立刻便想到所为何事,于是都找借口远避不见。
是夜,曾太后辗转反侧,稍一合眼,脑海中就会出现各种儿子遇难的惨相:或朝廷攻破武昌,乱军之中源儿被刀枪杀死;或大军攻城,炮弹呼啸落入源儿所居之室;或铳炮在武昌城内引起大火,熊熊烈焰将儿子吞噬……
“不——”
她尖叫着坐了起来,只觉心中剧痛,沙哑的嗓子不断喃喃着,“源儿不能有事,绝不能……我要源儿平安回来……”
她说着泪水已决堤般涌出,“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源儿平安,只要他平安……”
门外白大戚闻声慌忙进屋,帮她抚着后背,连声道:“太后放心,圣上不会有事儿的,很快会回来的。”
曾太后突然披衣而起,便要向殿外走,一边焦急道:“白大戚,备车,去镇江!我要找琳渼!”
她回头看去,却见太监立在原地没动,不禁皱眉道:“愣着做什么?”
白大戚紧走几步将屋门关上,在她诧异的目光中转过身,揖道:“太后,恕奴婢直言,您便是去寻辅政王殿下,怕也没什么用。”
“为何……”
白大戚躬得更低了,望着脚尖,“太后,您可记得土木之祸后,英宗如何?”
曾蕙一愣,这她自然知道,正统年间,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兵败,被蒙古也先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白大戚见她不出声,又继续道:“以奴婢所见,眼下情势与那时何其相似!大明惯例,以社稷为重,君王为轻。当年凭英宗威望,满朝上下都未因此事对也先低头,并立即改奉他为太上皇,又迎代宗登基主政。
“如今天子落入何腾蛟之手,圣上在朝中又毫无根基,朝廷断不可能为了圣上一人安危而屈从逆臣。今日您召黄阁老等人却不得见,便是朝臣的态度。”
曾太后当即默然,如丢了魂一般缓缓退回屋中,无力地跌坐椅上。
半晌,她抹去脸上泪水,哀叹一声,“十多万人马混战,源儿身处两军对垒的核心之处,简直九死一生……”
白大戚沉声接道:“何止于此!奴婢听闻湖广此番还勾结了建虏,若何腾蛟引清军入楚,圣上直若羊入虎口。亦或蛟贼兵败,丧心病狂之下弑君泄愤,皆不无可能。”
“不会的,不会……”曾蕙惊恐地死盯着太监,浑身战栗,“怎么办?怎么才能救我的源儿……”
白大戚眉头紧皱,心中将下午杨廷麟在隆福门外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回忆一遍,终于用力一咬牙,伏身跪在曾太后面前,“太后,如今要想圣上平安无事,只有一个办法!”
“有办法?”后者噌地站起身来,急道,“快说,是何办法?!”
白大戚深吸了口气,一字一顿道:“昭告天下,天子退位,则蛟贼手中再无依仗,必降!”
他将一句话说完,已是满头冷汗,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只等着太后雷霆之怒降下。
谁料,忽听曾太后用力抚掌,“是了!我怎未想到此节!”语气中甚至带了一丝喜色,“若退位,源儿便只是一普通宗室而已,何腾蛟挟持他何用?届时我去求琳渼,只要交还源儿,便赦蛟不死,他自无理由害源儿!”
实则当朱琳源在孝陵醒来时,她便觉得已再无奢望,只盼能和儿子平安渡过余生,什么皇权、富贵都不再重要。甚至她还想到是否是儿子命浅福薄,否则为何每御极位,便会遭遇祸事。
此时听太监说能用皇位换得平安,她几乎想都没想便觉得可行,夹在这风口浪尖上,做这劳什子皇帝何益?此次源儿若能平安归来,就带他寻一僻静处隐居,只求安稳度日便心满意足。
她遂一把扶起白大戚,“如此良策你怎不早说,只要能救源儿,怎么样都行!”
白大戚心中松了口气,又道:“若太后同意此法,便当尽快行事。否则一旦大军入楚,两边厮杀起来,届时何腾蛟就算想退一步,怕也难控制住局面了。”
“对,事不宜迟!”曾蕙眼中有了光彩,吩咐道,“召黄道周来……对了,他在避我不见。来人啊,更衣,我去周府找他。”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第643章 “帮倒忙”
(全本小说网,HTTPS://。)
“万万使不得啊!”
黄道周得知太后来了自己府上,原本还想继续躲着,不料直过了丑时仍未见太后有离开的意思。全本小说网;HTTPS://。m;他无奈之下只得现身,却惊闻太后说要让天子退位,当即吓得周身剧震。
他跪伏于地,不住顿首道:“君位事关天下安危兴亡,不可轻动,还请太后收回成命!
“老臣一定设法令圣上平安归来,万不可因一时之困……”
曾太后重重叹了口气,打断他道:“黄阁老,你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保源儿性命无忧?”
“有,肯定有办法!”黄道周抬起头来,愣了半晌,却再接不出下文,只得喃喃着,“容老臣再想想,再想想……”
他见太后神色坚决地又要再提退位之事,忙抢先一步道:“启禀太后,事关大明社稷,老臣一人又如何能做决断……还是,先将路阁部、杨阁部他们都请来,众臣共议之。”
他思忖着多找些人来一起劝谏太后,总能有人说服她,也好帮自己分担些压力。
曾太后点了点头,“也好。”天子退位这般大事本来也不是她一个人能说了算的,早晚都得举朝商议才行,“只是每拖延一刻,天子的危险便大了一分,还请黄阁老尽快召集诸位大人,我就在永寿宫等着。”
“老臣谨遵懿旨。”
天色还未放亮,黄道周便带着路振飞、杨廷麟、何楷等内阁大学士,以及都察院御史、都给事中、七部正副主官等共二十八位朝廷核心大员匆匆赶至紫禁城。
虽还未到开宫门的时辰,但依曾太后懿旨,神武门左侧被禁军推开条缝,自有太监带着诸位朝臣往永寿宫而去。
“我要说的就这些。”曾太后望着屋中跪了一地的重臣,急切道,“还请诸位大人尽快决议,好令源儿早日脱困。”
黄道周向路振飞等人使了个眼色,一同拜伏,“圣上身系天下,不可……”
却不料一旁杨廷麟用更大的声音道:“臣,代天下黎民苍生,叩谢太后与天子大义!”
黄道周等人俱是一愣。
杨廷麟继续朗声道:“江北东虏窥伺,数十万人马如狼似虎,随时准备南侵。若大明内部再启战端,华夏子民自相残杀,却令虏贼得利,当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太后体恤天下百姓,顾念大明百年社稷,舍天子一人之位,使万民苍生得活,全驱虏复国之要,乃无上大义!功至千秋!”
他话音甫落,户部侍郎林尊宾、工部侍郎宋应星、礼部侍郎徐尔路、宣部郎中洪思等人随即伏身应道:“臣感太后与天子大义!”
随后大学生郭维经等几名与曾太后有些渊源的官员对视一眼,虽心中并不情愿,但方才他们在宫门口便得了太后吩咐,只得跟着拜道:“太后大义,天下感佩!”
黄道周没想到自己搬来的救兵竟然会“帮倒忙”,还未及反应,就见曾太后已站起身来,“既然诸位大人都觉得可行,那此事便这么定了。退位诏书等具体事宜还要烦请黄阁老与诸位处置,最好明日之前即能宣昭天下!”
“可……”
黄道周还想再说什么,杨廷麟却又带头跪叩高呼:“臣谨遵太后懿旨!”
……
长江南岸,丹徒以南三四十里处。
“主子,再往前不远就是丹阳了。”一名身着蓝色棉甲,头盔上一根镂空掐丝缨枪的建虏军官向对艾松古拱手道,“咱们仅带了不到三千人马,这般深入恐怕……”
“哈哈!怕什么?”艾松古大笑着用马鞭指向南面,“不止是丹阳,我还要继续南下,金坛、溧阳任我们来去。”
他转头对那军官道:“豫亲王殿下说了,南蛮此时正忙着窝里斗,根本无暇顾及我们。你看我们自渡江之后,这一路可遇到丝毫抵抗?”
他手下军官恍然大悟,回忆沿途劫掠的几个村镇,确实连明军的毛都没见到,当下喜道:“主子,等攻下了丹阳,大军是否也得‘修整’一下了。”
“哈哈,你小子又想着抢几个女人了吧?”艾松古“大度”地一挥手,“传我将令,夺取丹阳之后,城中大索两日不封刀!”
“谢过主子!”
他渡江南下之前看过哲布库——也就是与蒙正发密谋的那个“苦哲”——送来的密报,这几日湖广那边应该已经公开与南明朝廷对峙了,自己有大把时间在江南攻伐劫掠,若运气好的话,拿下无锡甚至苏州等重镇也不是没有可能。
次日,艾松古率部抵达丹阳城下,举目望去,果然城头仅有稀稀拉拉的几杆旌旗,甚至看不到巡逻士卒的身影。
他当即冷冷一笑,心说今晚上便能在城里好好享受一番了,遂朝部将摆了摆马鞭,“果林阿,传令攻城吧。对了,让大家节省箭矢铳弹,我们过几天还要攻溧阳。”
“嗻!”
果林阿领命驰马离去。随即,两千五六百清军展开阵势,连后备队都没留,一起叫嚷着向丹阳城涌去。
直到他们冲到距城还有百步左右,忽闻城中一声炮响,城墙上瞬间出现成片黑洞洞的铳口。
虏兵来不及收住脚步,又朝前冲了一段,城头上刹那间一阵火铳齐鸣。上千枚米尼弹高速旋转着爆射而来,又因居高临下,威力更比往常大了三成。
清军原本以为是来捏软柿子,连幔车等攻城器械都没准备,战阵中顿时扬起一片血雾,喊杀声硬生生地变成了杀猪般的惨叫。
艾松古远远看到自己大军被城头一次齐射就击毙了三四百人,攻势随之一顿,当下不禁眼皮猛跳,心中立刻冒出了三个字——有埋伏!
他慌忙下令鸣金收兵,却见有一骑浑身浸血疾驰而来,距离中军还有二三百步便嘶声高喊:“南军!北侧有大股南军!”
艾松古先前满以为明军都被牵制在湖广一带,故而连探马都没怎么派。几乎就跟在那报警士卒的身后,一队浑身锃亮钢甲的骑兵排成两排整齐的楔形阵正以无可阻挡之势滚滚而来。
第644章 当仁不让
(全本小说网,HTTPS://。)
清军刚遭到城头痛击,刚调转回头跑出不远,便被杀气腾腾的重骑兵从正中碾过。全本小说网https://。
紧随骑兵后面的是一条狭长的步兵线列。建虏阵型此时已被搅得支离破碎,哪儿还有丝毫还手余力?仅两轮火铳齐射之后,这些夹在丹阳城和步兵线列之间的清军便纷纷跪地乞降了。
甘辉将收拢俘虏、清点战利品等事情安排好,转头对李瑛叹道:“这伙虏贼已渡江五日我们方才发现。据俘囚供述,从江边到丹徒,有四处村镇遭到劫掠。”
李瑛也叹了口气,“从南京到太仓,沿途近五百里江面,狭窄易渡的地方有十多处。虏贼近来四处袭扰,我们要巡视这一百三十多里的范围,防不胜防啊。”
“不过蛟贼那边应该撑不了多久了。”甘辉望着西南方向,“等湖广战事结束,长江水师回防,虏贼方才不敢肆意渡江南下。”
李瑛点头道:“谁成想太后竟忽然宣昭告圣上退位,何腾蛟顿失一章,这天下局势立转啊。
“等咱们辅政王回京稳住了局面,闽、赣、桂、粤各路大军便能齐聚江南,定能一鼓作气打到山东去!”
甘辉向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你说,如今大位空悬,倒是谁能问鼎?”他是义军出身,又只懂打仗,对朝局却知之不祥。
“除了咱们辅政王殿下,谁还能有这个资格?”李瑛又用力一握刀柄,“又有谁敢去与殿下相争,且问龙卫军弟兄们答不答应!”
……
朱琳渼率亲兵营日夜兼程之下,仅用了不到一天工夫便已抵达句容。
不容他不急,昨天正午时分他还在安排围剿艾松古之事,便惊闻曾太后昭告天下,小皇帝退位了!
明代的社会、政治结构下,国家一旦没有了君主几乎立刻便会停摆。
万历朝时候,的确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没有乱,但那也是因为天下皆知天子还在,人心是稳的,又有数位能臣治国,才有那般局面。
而眼下却是乱世,加上朝中多是腐儒、庸臣,哪儿能指望他们镇住朝廷?
当朱琳渼人马经过句容东面一处隘口时,却忽听到四周连番锣响,一队人马迅速从四周涌出。这些人训练有素,动作极快,片刻间便排成了一道笔直的步兵线列,密密麻麻的铳口指向隘口外。
石霖当即下令亲兵营结阵,准备战斗,自己则护着朱琳渼退到了后队。
片刻,句容方向有数骑奔出,高声喊道:“来者止步!报上名来!”
石霖没好气地拨马来到阵前,用马鞭一指那几人,“放肆!敢拦住辅政王殿下车驾?!”
那几名军官闻言对视一眼,慌忙下马敬礼,“破虏营李素甫、张漠见过将军!”
“破虏营的人?”石霖皱眉疑惑道,“你们为何在此设卡?”
“回将军,甄将军下令封锁了所有通往南京的要道,末将负责句容以东。”
朱琳渼此时也走了上来,望着李素甫问道:“她要封锁南京道路作甚?”
李素甫等人将石霖向来人行礼,也忙跟着先敬了一礼,“见过辅政王殿下。回殿下,甄将军有令,近日除殿下外,任何宗亲皆不得入京!”
朱琳渼闻言不由心中失笑,我这媳妇是怕有老朱家的人来抢皇位啊。不对,甄真这丫头就会冲锋打仗,哪儿有这般玲珑心思,多半又是她那木姐姐教的。
他遂摆手道:“都撤了吧,别影响百姓生活。”
李素甫等人对视一眼,只得高声应道:“是!”
实则朱琳渼人还没到南京,这大半日便已有上百道劝进的奏表送来。
说老实话,这普天之下有谁能对皇位不动心?他先前所有精力都放在拯救大明之上,为了大明内部稳定,他百分之百地支持当朝天子,全力对外,绝无二心。
但眼下形势突变,历史的大潮竟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也是当仁不让。论知识储备,论对天下局势的理解,论能带领大明达到的高度,他自认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既然如此,那这个皇位又怎能交给他人?
同时他也很清楚,眼下自己对大明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有绝对的掌控力,天下超过七成的明军都是自己的人在做统帅。又经过前番迁都、土改等一些列事件,朝中也有近半官员是自己心腹。可以说,只要他想登上这个帝位,是绝对没人能够与他相争的。
甚至他此时心中在琢磨的,已是拥有了皇权加持之后,很多以前不好进行的改革终于可以启动了,大明的崛起势头必将更为强劲!
平心而论,小皇帝退位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其实是莫大的好事。朱琳渼原本还打算好好培养这个小堂弟,让他从小接受后世的理念和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以成就一个大明盛世。而眼下的情况,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将会耗时更短也更有效率。
待他行至南京城东二十里处,已能看到大队前来迎接的朝臣和看热闹的百姓。
一旁石霖拿着刚接到的军报,犹豫了半晌,还是交给了朱琳渼。
后者拆开信筒来看,原来是高一功所报的湖广军务。第一段便是何腾蛟仍在调集人马,尚无罢兵之意,不过湖广境内已有多名将领与高一功秘密联系,意图反正。
其后则是述说了忠贞营两日前已进驻岳州府,而李定国竟率所部三千骑兵赶到了忠贞营前面,眼下正在通城南面与长沙北上的两万楚军对峙。
第645章 恭请辅政王殿下继位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暗自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m;这李定国不愧是后世公认的明末战神,他接到调令的时候,人还在川北,比从荆州出发的忠贞营距离湖广东部要远六百多里,结果他竟然还早一步赶到了。
看来这李战神新投大明不久,是急着要收拾何腾蛟叛军建功。
而朱琳渼对湖广却另有自己的安排。他忙招来石霖,让他派人去知会兵部,传令李定国暂时按兵不动。毕竟这战火一旦燃起,想要熄灭就没那么简单了,而最受伤的还是湖广百姓。
在高一功的军报之后还有一份不起眼的塘报,简单提了句王应熊的川军在汉中附近遭到罗洛浑偷袭,死伤千余人。所幸王总督防守做得还算不错,加上汉中建虏士气不高,是以退守宁羌之后,主力并未受到太大损失。
朱琳渼揉了揉额头,这些旧式明军的战斗力虽比以前有所提高,但面对清军还是犯怵,四川那边仍旧离不了白杆军啊。
他又想起近来多铎四处派兵南下袭扰,令明军应接不暇的情况。滁州一带的压力更大,虽有八千破虏营在那儿镇着,但附近百姓却多遭屠戮,清军似乎找回了当初在关外的感觉,夜以继日地骚扰、劫掠。
但眼下大明内部不靖,他纵使想狠狠教训江北的建虏,却无奈根本分不出精力来。湖广那边牵动了相邻省份几乎所有的军队,若战端开启,便是十六七万大军的混战。大明还远没有同时开展两场战争的能力。
他长吁了口气,好在有了小皇帝退位的转机,借此机会一定要尽快解决湖广乱局才行。到那时,不但长江以南的所有十省尽回大明治下,还能将白杆军、李定国等大量有战斗力的部队从湖广抽调出来,甚至何腾蛟的十万楚军之中也能筛选些精锐来用,眼下兵力窘困的情况将立刻得以扭转。
他正思虑湖广局势,就听到前方有人振声高呼,“恭迎辅政王殿下返京!”
他抬眼望去,就见道路两侧数百朝臣连同一望无际的百姓齐齐跪倒,高声道:“拜见辅政王殿下!”
朱琳渼自是知道这些官员为何搞出这么大阵仗,好在他们如今已熟悉了自己的习惯,倒没有过于铺张,基本就是空人在道旁迎接而已。
朱琳渼驱马来到迎接队伍近前,笑道:“这不过年不过节又未传捷报,有什么好迎接的?”
他又朝众人摆了摆手,“诸位的心意我知道了,都散去各安本职吧。”遂一踢马腹,率亲兵从人群中穿行而过。
待他回到了应天府衙,就见木芷晴和甄真早已候在此处。
“殿下,你可算回来了……”
朱琳渼不等木芷晴说完,先笑着捏了捏她的小鼻子,道:“是你让甄真派兵扎住南京往来道路的吧?”
木芷晴吐了吐舌头,“人家是怕……”
“我们堂堂正正所为,又不是搞政变,却不用行此手段。”
“先不说这个,”甄真是个急性子,上前望着朱琳渼道,“殿下是何打算?也让木姐姐和我心里有个底!”
朱琳渼微微一笑,“自然是当仁不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