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她无罪。”朱琳渼并未在意,又望向戴修远腿上的两处伤,“这是怎么伤到的?”

    “回陛下,倭国上杉氏起兵反幕府后,末将获悉日本东北诸藩有投靠西军之意,又得蒲生、最上、堀等几家秘邀,便与毛利秀就的养子一同北上与他们联络。”

    戴修远说着叹了口气,“谁料德川氏竟得知此事,令对其死忠的堀亲良一系对末将等人暗下杀手。幸而堀直清已决意倒幕,遣家人向末将示警,但未及出门便被亲良派兵所屠,仅奈奈一人得脱,于春日山城外拦住末将一行。彼时城头箭如雨下,末将便是那时受的伤。

    “若非奈奈告警,末将一旦入城,必身首异处。末将感其救命之恩,又思其家人尽失,便决意娶她为妻。只是尚未得父母之命,这才带她返乡禀明双亲。”

    朱琳渼大为感叹,看来自古以来,在国外做地下工作都是危险万分,此次能搅乱日本,其中竟有这般诸多波折,戴修远也是以命相拼啊。

    他又望向那名女子,“倒是个奇女子。你救下亭轩,也是于大明有功。堀直清家的人,也就是说你名叫堀奈奈?”

    戴修远忙道:“启禀陛下,她本名未央奈,是末将觉得念起来有些拗口,便只取了一字。”

    “未央奈?”苏承羽一愣,堀未央奈?这不是后世那个日本偶像团体里的艺人吗?

    他干咳了一声,“啊,好名字。那个,亭轩此番为朝廷立下大功,朕便为你二人指婚可好?”

    xb1806091

 第756章 海外战略(求月票)

    (全本小说网,HTTPS://。)

    戴修远受宠若惊,当即吩咐未婚妻跪叩,又尽量坐直腰身对朱琳渼深揖,“末将谢圣上隆恩!”

    “免礼。(全本小说网,https://。)”朱琳渼笑着虚扶起他,接道,“眼下山东新复,百废待兴,正需要能臣治之。你先前从塞外到日本,久离故土,又立下大功,此番便留在山东,任山东巡抚一职,为朕管理地方吧。”

    鲁地衔接着南北直隶,所处位置又是管控朝鲜和日本的前沿,山东巡抚的权柄自然极重,对此戴修远怎能不知。他忙郑重再揖,“臣,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不负圣上重托!”

    “好。”朱琳渼点头,转向众将示意远处临时搭建的礼台,“水师此后还有诸多要事,难以返京一趟,我便在这莱州港前为大家授勋,却也极为点题。”

    郑成功等将领忙躬身称谢,随他一起向码头外走去。

    朱琳渼又问戴修远道:“亭轩,你与我详细说说日本眼下的情形。”

    “是。”戴修远拱手道,“倭国时下最强的势力有两股,首当德川家及忠于幕府的十几家有实力的大名,其次便是毛利、岛津所组‘西军’,应者也有五六家大名。

    “除此之外,天主教众已攻取肥前、筑前两地,兵力近万。臣担心他们会与邻近的岛津家冲突,便让娄鸣带了部分教徒乘船往东部的安房、上总一带举事。这些地方从前便曾受过天主教影响,故而传教速度极快,近几日可能便要举教众造反了。

    “另一股力量则是丰臣秀次四子丰臣土丸,啊,现在已改名叫做丰臣永吉了。他举丰臣正统之旗,倒也获得福岛等几家的支持。德川家被西军牵制,一时也只能看着他们在四国一带坐大。”

    朱琳渼疑惑道:“我记得丰臣秀吉的后代应该都已身死,这个什么土丸难道是漏网之鱼?”

    戴修远狡黠一笑,“陛下曾教导臣,对夷匪要虚实并用,真假同施。臣思忖秀次子嗣众多,正宜从中做文章,便找来一名丰臣家的女眷,让她指认一中年人为秀次后裔,只说当年以另一婴孩换了土丸。如今日本大乱,各方势力都想攀上个大义名分,是以根本无人细辨真假。”

    朱琳渼微微点头,“无中生有,亭轩此计甚妙。”

    戴修远继续道:“还有上杉及东北几家大明,虽明面上乃是西军,但实则自成一派。至于其他观望或趁机坐大的小势力,更是多达十余股。

    “臣离开日本之前,德川一系正于西军在播磨大战,双方互有胜负,伤亡极重。”

    “日本越乱,于我大明便越有利。”朱琳渼思索片刻,道,“既如此,我们便再给倭人添一把火。传旨,封毛利秀就为日本征夷大将军,封丰臣永吉为太阁,封上杉纲胜为关白。

    “既然倭人自己搞出这么多执大权的名目,我们正可拿来便用。”

    戴修远迟疑道:“陛下,毛利那边还好说,但丰臣、上杉两家与我们并无联系,若拒而不受……”

    “亭轩不必担心,让商船带着军器、甲胄去,只授予接受大明册封之人,只怕他们会抢着受封。”

    之前明军接连大捷,缴获建虏各种火绳枪、扎甲不计其数,这些极为落后军器朱琳渼根本看不上眼,原本都打算回炉重铸,眼下分出一点儿去“支持”日本内战几乎是零成本。

    将军、太阁、关白等,都是日本战国时代统御全国或半国的封号。日本人本就好战,现下又拿到了武器支援,各方势力为争做日本“老大”,定会打得不亦乐乎。

    更不用说还有个受大明控制极深的天主教武装从中挑事,便是想不打起来都不可能。

    等日本人打到白热化阶段,大明缴获的那些武器甚至还可以卖个高价。

    朱琳渼又吩咐道:“亭轩对日、朝的局势都极为熟悉,往后小事情你让人便宜处置便好,仔细要让他们各方势力保持均势。有重大事宜再禀于我知。”

    “臣,领旨。”

    正说着,一行人已到了礼台旁。

    朱琳渼抬手示意,四周立刻鸣响十数声号炮,而后便是军鼓声起。

    随后二十七名水师将领排成整齐三列,接受大明天子授勋。戴修远有伤在身,只能坐在担架上,由下人抬在一旁。

    授勋过程虽只有八百御营士兵目睹,但依旧极为庄严肃穆。

    郑成功、施琅、戴修远都获得了象征大明军人最高荣誉的金麒麟勋章,刘国轩、阮进、章国炫等十数人获第二等的金狮勋章。往后即便是内阁首辅见到这些功臣,也得平礼相对。

    就连功勋最低的六七人那也是三等金豹勋章,足可见水师这半年来所立战功之大。

    待授勋结束,众人随圣驾返回莱州府衙。

    朱琳渼先让人送戴修远去后堂休息——后者腿上共中了三箭,伤势并不算轻,还需好好调养才行。

    而后他又召郑成功、施琅等水师核心将领来到前厅,开始安排水师今后的任务。

    “如今再无红夷掣肘,大明的海外商队将深入南洋,主要是吕宋、安南、果阿等地的贸易。但巴达维亚尚有红夷舰队,故而水师要小心为我商船护航。

    “对了,还有几内亚那边,前几日商部上表,说那里的铜、铁矿都已开始出产,往后那边可是朝廷重要的财源。自即日起,水师要定期在几内亚及澳洲水域巡逻,禁止任何夷人船只靠近,违者可当即击沉。

    “啊,还有往欧罗巴以及南北莫利加大陆的航道,虽然是由商部主持探索,但水师也要尽量帮着派船沿途护持……”

    郑成功听到为南洋商船护航时尚能保持镇静,待听说还要巡逻澳洲,额角已经渗出冷汗。

    最后朱琳渼提到欧罗巴和莫利加大陆之际,他脸色已经开始发白了,忙拱手道:“陛下,已水师眼下的战船和人手数量,巡视澳洲已是极为勉强,若要再远航万里之外的异域,恐怕力有不逮……”

    xb1806091

 第757章 山西之战

    (全本小说网,HTTPS://。)

    “啊,是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哑然失笑,自己一心想着要把全世界的好东西尽早装进大明兜里,却忘了水师的规模还远不足以支撑这般庞大的全球战略。

    他摆手道:“是我心急了,欧罗巴及莫利加大陆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不过往后随着海商所赚银钱源源不断涌入大明,船厂会日夜赶工,水师的战船必将十倍百倍增加。

    “此外,龙江船厂已送来奏报,第一批两条飞剪船上月底建成下水,稳妥堪用。这种船速度极快,寻常水寇便是设伏都无法追上,以后换用此船往海外贸易,商船便无需水师护航了。”

    他又环视几名水师将领,语重心长道:“自此后,海上货物往来便是大明银钱命脉之一,全仗水师倾力捍卫,还望你们能殚精竭虑而为。”

    几人忙单膝跪下,肃然拱手道:“末将必肝脑涂地,以报朝廷!”

    待众将告退,朱琳渼又单独唤住郑成功,在他耳边低声交待一番,并取出一道手谕交给了他。

    后者闻言不禁眉头紧锁,仔细收好那密旨,揖道:“末将定谨慎行事,不让泄露半点儿消息。”

    “好,你去吧。”

    ……

    山西,南阳府。

    临汾城下。

    何洛会阴着脸用望远镜来回观望城头,那里的明军士卒虽然衣着五花八门,一个个站得斜膀歪胯,但他们手里拿的却是精良的兵丁鸟铳,甚至还有不少十一钱燧发铳。

    而且他还知道,城上每隔七八十丈,便有一门大炮,只要自己人马攻上去,那些炮立刻就会被推到垛口轰击。

    这几日他反复派兵攻城,但就是姜镶手下这些杂牌军,硬是凭借精良的火器和城墙将自己一次次击退。倒是他手下镶白旗精锐都伤亡了五六百人,马逢知的绿营更有上千人死在城下。

    何洛会实在想不通,以前同样是这些汉人,只要远远见到自己大军,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便立刻抱头鼠窜。但临汾城中这些人却如同百战精兵一般,明明铳都使不利索,却士气极高,敢以命相搏。

    以往大明朝廷腐朽,庸臣当道,加上国家财政凋敝,当兵的必不愿跟建虏死拼。而今的明廷却是天子英明,整顿吏制、体恤百姓,更是连战连捷,整个大明上下自然士气高昂,翘首企盼将鞑虏赶出中原的一天。

    加上姜镶听从朱琳渼吩咐,抄了八大蝗商之中跑得最慢的黄家,手里饷银充裕,几乎天天大手笔打赏有功士卒,以至守城义军见到了建虏眼睛都是红的——一个人头三两白银!这还能不玩命?

    而最让何洛会气结的是,他前番费了好大工夫与姜镶的副将杨威接上了头,议定杨威打开临汾城门放大军入城,便能获封大清山西总兵高位。却不料他大军在约定之日摸到城下,竟忽见杨威人头高悬,而后姜镶伏兵四下杀出。

    幸好南人战力孱弱,未能将他人马围死,否则他自己的首级可能已挂在临汾城头了。

    他自是不知,朱琳渼早就提醒姜镶留意杨威这个汉奸,是以他的人刚和杨威联系上,姜镶那边就已察觉,正好将计就计,率军伏击了他一把。

    若是往常,何洛会大不了仗着自己人多,在城外高筑土墙、打造攻城器具,徐徐图之,最多半年工夫必能磨开这座城池。

    但先前摄政王要他两个月内平复山西乱军,而后屯兵大同,从西侧拱卫北京。

    其后又突然传出山东前后仅大半个月便告失陷的消息,盛京更是严令他五月上旬必须剿灭姜镶,于是他只能催促手下士卒日夜攻城,却始终未得寸进。

    他正盘算天黑前是否要再强攻一次,便远见数骑从南边疾驰而来,只是听不清在喊什么。片刻,又有他手下将官赶来兴奋禀道:“将军,巴图鲁大人率所部及两万河南兵前来助阵。”

    何洛会也是大喜。他知道巴图鲁指的便是鳌拜,此人极为骁勇善战,手下本就有一万人马,再加上那两万豫军,要攻下临汾城定是手到擒来!

    xb1806091

 第758章 焕然一新的白杆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待鳌拜主力抵达临汾城外,刚要命令大军落下营寨,准备造饭喂马之际,便见何洛会带了一队将官风风火火地赶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两边的人草草虚礼一番,很快谈起正题,鳌拜顿时瞪大眼睛道:“巴牙喇章京大人,我手下这些人可都赶了近八百里路,至少得修整个五六天才行。若明日便强要出阵,将士疲乏之下,如何能奋勇杀敌?”

    何洛会忙陪着笑脸道:“巴图鲁大人,眼见距摄政王给末将的期限已不足二十天,你看这再耽搁下去……”

    鳌拜早已了解过山西的情况,临汾城里的一万所谓明军刚聚起一个来月,在他看来根本都是战功而已,当下眯着眼道:“要将士们辛苦点儿也不是不行,待破了城,这战功我得八成,且先入城‘补充粮草’。”

    何洛会还想讨价还价,却有他手下副将匆忙入帐,先朝鳌拜拱了一下手,转对自己主将急道:“将军,探马在北面二十里处发现南军踪迹,队伍迤逦十多里,足有一万五六千人!”

    何洛会与鳌拜诧异对视一眼,“南人主力尚在济南一带,这是哪儿来的兵马?”

    鳌拜皱眉道:“难道是蜀地的蛮子?”

    “绝无可能。”何洛会的副将立刻道,“陕南道路断绝,四川兵若要入山西,必得从陕北绕行关外,沿途近千里。便是姜镶叛乱伊始他们就动身,这会儿能走到太原就算快的。”

    鳌拜手捻胡须,思忖道:“这么说八成是大同、太原的叛军临时凑起来的乱民了,难怪一万多人的队伍便能拖拉十几里长。”

    何洛会不禁心中大急,没想到姜镶在山西竟有如此声望,不到一个月工夫便能聚起这么多人马。饶是这些皆是没打过仗的新兵,那也足有一万五六千人,若被他们进了临汾助守,莫说五月,便是到八九月份也不一定能攻下城来。

    他当即对鳌拜咬牙道:“就按巴图鲁说的办,还请速速调兵!”

    “好说。”鳌拜得意笑道,“我先令孔希贵率一万绿营挡住北面的南军。明日你我汇聚主力,三五五千大军从临汾四门同时攻打。城中不过一万弱卒,姜镶必抵挡不住,数日便能攻克!”

    ……

    秦翼明拿出地图扫了一眼,问身旁副将:“前面应是马家岭了吧?”

    “回将军,正是马家岭。”

    距临汾还有十三四里,秦翼明又看了看天色,吩咐道:“传令,全军加速前进,天黑前白杆军前锋突袭敌营。让王祥将军率川军于尽快赶上来扎营!”

    “是!”

    秦翼明身后的人马立刻动了起来,行军速度骤然加快。他们与以往的白杆军已大为不同,首先便是舍弃了四五米长的白杆大枪,全部换装了燧发铳和少量线膛铳。当然,由于训练时间太短,他们对线列步兵战术还不甚熟练,故而依旧配了八九百人的长矛手,不过用的皆是不到一丈长的“短枪”。

    蜀民本就极能吃苦,脚程颇为不慢。现在又舍弃了笨重的长矛,加上配备马匹数量成倍增加,大部分的武器、盔甲都用四轮马车运输,使得行军速度比原先也提高了一倍以上。

    况且此次他们还没有粮草辎重拖累,每日几乎能走四十多里!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就是飞一般的速度,是以他们才能在后出发的情况下,与鳌拜几乎前后脚抵达临汾。其实若非途中等了一天苏尼特部的粮草,他们甚至还能更快一些。

    在他们身后数十里外,有五百腾继思的人马带着大群牧民,赶着上万头牛羊紧随而来。这些牲畜便是白杆军近一个多月的口粮。

    时已入春,即便到了酉时,天色依然颇为亮堂。

    孔希贵先前从河南而来,赶了几百里的路,早已累得腿都细了,却被鳌拜指派往临汾以北设防,心中自是极为不满。

    他朝远处望了望,打着哈欠道:“就在这儿落营吧,吩咐将士们造饭。”

    他话音刚落,北面两骑疾驰而来,扯着嗓子高喊:“急警!三千南军已至四里外!”

    孔希贵大吃一惊,不是说明军尚在二十里外吗?这才半天时间,怎就到了自己近前?!

    他定了定神,心下暗道,不过是临时拼凑的乱民罢了,而且只有三千来人,何须慌乱,倒是剿灭这数千南军,又是一笔军功。

    他当即喝令道:“步卒结鹤翼阵,准备临敌。骑兵两侧掩护。”

    “遵令!”

    一万豫军绿营正在匆忙布阵,北面白杆军前锋已逼近到二里远处,自是早已探到有敌军阻截,却也不急着猛冲,而是将七门由马匹拖拽的大炮赶至阵前。

    这是白杆军所有的骑炮兵,皆是六磅加农炮,铸造得极为精良,只是他们暂时对大炮集中使用的战术还不甚熟悉,仍是以前惯用的打法。

    片刻,震人心魄的轰鸣响起,七枚铁球尖啸着钻入还有些凌乱的清军战阵之中。

    十多名虏兵当即被强大的冲击力砸得血肉横飞,映着夕阳光辉落在四周的人身上,那些炮弹又滚出一截,扎断了十几条腿,余威方尽。

    孔希贵被那炮声惊得眼角一抽,不是说太原附近的乱民吗?为何会有大炮?!而且他自己的大炮还远在队伍后面四五里处,乱民的炮却已开始轰击了!

    他正在发愣,就闻身旁部将高声道:“将军,我军数倍于敌,何不擂鼓速进,一举灭之!还能顺势夺下几门大炮,却甚为合意。”

    孔希贵顿时回过神来,对啊,自己没有大炮,绝不能一直站着白挨打。对面之敌虽有大炮,但终究还是些乱民而已,只要自己大军涌上去,料想他们立时便会溃散,于是拔刀前指:“传令,全军向前,擅退者立斩!”而后亲自率亲兵与后队督阵。

    他这一万人马之中,有两千多都是从崇祯朝时便养着的家将,战阵倒是熟谙,也不用他多吩咐,已各自裹挟着身旁普通士卒快步奔了上去。

    同时,东侧还有八百骑兵打马疾驰,袭向“乱民”左翼。大明之崛起1646

    zj190128g

 第759章 信心和勇气

    (全本小说网,HTTPS://。)

    晋中盆地的地势甚为平坦,非常适于大兵团铺开作战,尤其对骑兵极为有利。(全本小说网,https://。)

    白杆军前锋大将马万年见敌军蜂拥而至,却不采取守势,反对传令官高声道:“传令,步卒战阵分前后两排,直取虏贼中军!”

    这种开阔地形,拼的就是谁气势更盛,加上白杆军人数本来就少,若一味被动缩着,很容易被优势敌军包围起来。

    倒是以迅雷之势突破敌阵,形成穿凿,直攻敌后队的军官,搅乱敌军指挥,才能用最小代价获取胜利。

    当然,马万年曾跟着奶奶秦良玉南征北战,也绝不是个只知道闷头死冲的莽货,他又继续指挥道:“传令骑兵和长矛手护住两翼,若敌骑绕袭,则分三营铳手结阵御之。

    “炮营紧随步卒之后,若敌阵坚固难破,则复列炮与阵前击敌!”

    “是!”

    传令官刚要转身,又被马万年叫住,“还有,向中军发信号弹,让二叔助我守住身后。”

    “是!”

    随着十多颗各色信号弹升空,白杆军前锋数量不多的二百多骑兵和长矛手迅速奔向两侧,而后中间的步兵纷纷装好刺刀,方阵中爆发出一声震天齐喝,“杀!”

    那气势如虹贯日,涛涛杀气席卷八荒,一里多宽的步兵线列踩着整齐的鼓点,越过炮兵直迎着敌军而上,那风格简直与龙卫军几乎如出一辙。

    线列步兵集团冲锋时,说是“冲”,实则基本上是齐步走,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队列齐整。

    建虏那边是压根没想到只有三千来人的明军敢和自己对攻,起初还都在洋洋自得地嘲笑,“南人是要来送死?”

    “听说都是临时凑起来的乱民,会甚的打仗?”

    “胆子倒还挺大,却是省了老子费力冲过去……”

    然而等两军相距二百来步时,白杆军步兵线列却令所有虏兵都不由自主地闭上了嘴——那整齐如同一堵铁墙般的战阵沉稳而坚定地压了过来,透出一股无可阻挡的威势,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最前面的清军士卒脚下顿时为之一缓,后面的人马上高声喝骂,“走啊!愣着作甚?”

    “惧战不前者斩,你们不要脑袋了?”

    “你们这是弄啥嘞……”

    当后排的虏兵透过人缝望见白杆军的阵势,却也立刻呆立在了原地,无不心中惊颤,这他娘的哪儿是什么乱民,分明就是南军主力啊!

    他们也都是当兵吃饷多年的,很清楚光眼前这队人马整齐的队列,就足可见操练之精!便是他们见过的建州精甲也绝做不到这种程度。

    孔希贵手下这些豫军虽没跟龙卫军或破虏营交过手,但博洛、勒克德浑、多铎前后几十万人马遭明军俘毙的消息他们总是听说过的,自然也知道“三千龙卫,铁石皆碎”这句话。

    几乎所有清军士卒都冒出同样念头,对面的敌军正好三千人,若他们真是明军主力……这打起来还不跟送死一样?!

    当下哪里还有人敢再朝前冲,不少胆小的已哆哆嗦嗦向后挪去。豫军原本就因为快速冲袭而导致阵型有些凌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