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崛起1646-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69章 繁胜秋闱

    (全本小说网,HTTPS://。)

    甄真这话别人不解其意,门外的石霖和几名亲兵却知之甚详,皆是差点笑出声来,慌忙以手掩口。(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自是知道这里面的意思,不禁额头泛黑,转身吩咐道:“甄将军怕是醉了,快扶她下去休息。”只怕她又说出什么胡言乱语来。

    几名下人忙上前搀住甄真,不想她又望向太王妃,出声笑道:“太王妃,饮宴可显沉闷,要不,小女为您舞剑助兴吧……”

    朱琳渼看她脸色愈发潮红,赶紧冲下人使眼色。

    甄真这才被几名粗壮的婆子架走,身后还留下一串笑声,“我会欧罗巴剑舞,常人难得一见哦……”

    朱琳渼转头正见太王妃一脸狐疑地望着自己,低头干咳一声,正思忖如何圆场,余光却瞥到木芷晴的嘴角勾起一抹小得意。

    未等他细想,屋外又传来丫鬟们的尖叫声,“救命,救命啊!”

    “快来人啊……”

    “甄将军发酒……啊,不,是在园子里练剑了!”

    朱琳渼忙向太王妃示意一下,转身拉上石霖朝声音传来之处赶去。

    待转过门廊,便看到甄真正手持一根扫把,于空地上舞得风生水起,显是将那扫把当了她的迅捷剑。

    不过她那一刺一撩间节奏感颇强,与东方剑舞相较,另有一番韵味。

    石霖慌忙上前一把夺下甄真的扫把,却见她愣了愣,喊一声,“我要耍剑。”转身去抢不远处几名亲兵的佩剑。

    他拼命挥手示意周遭战战兢兢围观的丫鬟婆子。

    半晌,终有几个胆大的见甄将军手中已无“兵刃”,这才上来将甄真按住。

    朱琳渼见甄真仍是挣扎不止,只得叹口气吩咐那几名下人道:“把手绑上吧。”

    好半天之后,王府中始得消停,朱琳渼回到抱厦中,先向太王妃随便解释了几句。待他再去夹菜,才发现经过刚才一番闹腾,席间菜品尽已凉透,只得无奈苦笑摇头。

    宴毕,太王妃又拉着木家兄妹说了好一会子的话,复塞给二人不少礼物,这才放他们离开。

    有下人早得了朱琳渼吩咐,等木家兄妹从太王妃那出来,便疾去通禀自家老爷。

    朱琳渼得信,正要从书房出来,就见木靖携妹妹正向他这边来。

    待至近前,两人又要行礼,却被朱琳渼虚拖起来。木靖只得揖礼道:“殿下,前日家父来信,斗胆询问殿下,大军大约何时启行?木家好提前准备一应辎重粮米。”

    朱琳渼知他问得是征讨沙定洲的大军,将木氏兄妹让进书房,先对木靖讲了西征的大致安排,末了又对他道:“可否使令妹借一步说话。”

    木靖自无不允,躬身退至一旁。木芷晴诧异道:“殿下有何吩咐?”

    朱琳渼深揖一礼,“我代甄将军与你赔个不是,她言语多有冒犯,还望你海涵。”

    木芷晴何等聪明,知道若仅是赔个不是断不至将哥哥支开,只得小心应道:“怎敢劳动殿下如此,甄将军性情爽直,小女自无愠意。”

    “这便好。”朱琳渼点了点头,正色道,“甄将军此行肩负重任,还望木姑娘莫要因些小节而使她误了军国大事。”

    木芷晴一惊,妙目慌张地看向朱琳渼,“殿、殿下如何得知?”

    朱琳渼只是默然盯着她。

    他以前也见过甄真饮酒,从未有过今日这般数杯便醉的情况。故而他猜测或是木芷晴搞的恶作剧,试探之下果然如此。

    木芷晴被他盯得心里发虚,只得垂首道:“殿下勿怪,小女知错。

    “甄将军服下的仅是萧锣甲晒干磨成的粉,会使酒力更快上头。甄将军休息一下便好,定无他碍。”

    “萧锣甲?”

    “哦,就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种小虫。亦可做引经活络之药。”

    “还好。哎,你们啊……”朱琳渼苦笑摇头,“往后可莫再如此作弄人了。”

    木芷晴小声道:“小女谨记。”旋即又想起了什么,抬头道,“方才殿下为何不直接问我,而是先替甄将军道歉?”

    朱琳渼想都没想,顺口答道:“她乃是我的部下,她如此行止,我也有管教不严之过,是当致歉。”

    木芷晴心念转动,忽而抿嘴一笑,轻声自语,“是部下……”

    待木氏兄妹离去,朱琳渼让人给甄真送了解酒汤去,又闻太王妃找他。

    他原以为她会说甄真发酒疯的事儿,却不料太王妃颇有些神秘地对他道:“那木家小丫头倒是不错,举止端庄,模样更是不错。我看着挺喜欢,只是出身差了些……”

    朱琳渼只得苦笑点头应付着。

    ……

    延平府,南平城。

    整个城中的客栈早已被学子挤满,街上也极其热闹,尤以笔砚铺子和书店为甚,不起个大早都难挤进去。

    隆武朝的主旋律便是战乱,兼朝廷又穷困潦倒,是以连去年秋闱时都没这般景象。

    城西一家小酒肆中,几名书生正聚于一桌,虽只点了些花生、蚕豆之类,却佐着米酒谈笑风生。

    “那些个书呆子,还闷在客栈里背四书五经,啧啧……”

    “还好祝兄在江西的同窗早送了消息来,否则我等恐也是那般。”

    “这是,谁能想到这宣部看中的竟是编写市井俗文和戏本,真是奇哉。”

    “还有辩才和应变。”有人补充了一句,又四下张望,“那说书的李伯怎还未至?今儿说什么都得将他那话本借来一观。”

    他们正说着,就见一名面容清秀的书生入得酒肆,四下打量,似在找人。

    先前的几名学子忙招呼道:“叶兄,连你都来了!”

    他口中的叶兄名叫叶明涛,画得一手精致的侍女图,乃是延平士子中的名人。

    叶明涛未找到说书匠,有些失望地凑到之前那群书生当中。

    有人笑问道:“叶兄,素闻你不喜功名,数次秋闱都没见你,怎这宣部招考却又来了?”

    叶明涛先要了碗米酒,饮过一大口,这才不紧不慢道:“何人告诉你我叶某不想做官了?你道我为何缺考数年?

    “先不说中举有多难,便是费劲力气考中了又如何?候缺的进士都派到七八年往后,轮到我等小小举人……哦,我还尚未中举。”

    感谢灯火见人家、林志弗凌幻想对我的慷慨打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躬身致谢!

 第270章 士子们的拥戴

    (全本小说网,HTTPS://。)

    叶明涛向前探了探身,接道:“朝廷此次增设宣部,据说在各州府新添署衙就超过十处,所需属官那可不是小数目。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加之并不看重功名,凡有能者皆可一试。最重要的是,连候缺都不用,只要被取中,即刻走马上任,至少也是正经的九品官身!

    “若如此良机,还有人无动于衷,岂非蠢材?”

    在坐几名读书人无不点头称是,却有一人道:“只是听说这宣教之职需带班奔走乡野之地,倒是颇为辛苦。”

    叶明涛白了他一眼,“你没听到消息吗?辅政王殿下将官员俸禄翻了三倍,如今只要有空衔,谁不打破头去争,你还嫌苦?”

    先前那姓祝的秀才立刻点头道:“据在下那同窗好友说,宣部经费充盈,相比其他衙门,常还会发些恩赏,有时甚至不比俸禄少。”

    “所言当真?”

    “若如此,那再辛苦也没得说。”

    “这宣部设得太及时了,实乃辅政王殿下第一伟绩!”说话之人已考了十多年也未中举,本已意志消沉不欲再考了,却得知有宣部招考属官一事,立刻又对人生充满了希望。此等进身良机,断不能再错过了。

    另几人也是不住点头。

    类似的场景在福京各地上演着,尤其对于那些经年屡试未中的读书人来说,辅政王殿下简直直再生父母般,宣部招考便是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这些天来,这些底层士子们但凡凑在一起,皆是不吝溢美之词,简直要将朱琳渼赞到了天上。

    至宣部招考当日,福京各地更是热闹非凡,简直看不出刚经历过战乱的样子了。便是正苦于旱灾的闽南各地,随着赈灾粮发到民众手中,原先那奄奄一息之态也被这热闹劲冲淡了不少。

    和龙南招宣教府官员时大不相同,眼下招考这可是打着朝廷大旗的,整个福京的读书人几乎均云集各个考场。

    不仅是秀才、童生这一阶层,举人也是参考的主力,甚至有不少候补多年也未得实缺的进士都跑来一试身手。

    朱继祚没想到这新成立的宣部的一次招考就有这么大阵仗,竟比历年乡试的人还多。

    是以他初时准备不足,后又急忙动员了大半个礼部的人手,这才勉强撑起了各州府考场的局面。

    最开心的当属洪思。他亲自坐镇天兴府监考,想起在江西时,他哪次不是费尽气力才能勉强凑齐宣教府的人员编制。

    而眼下,看这乌压压的人群,那是大把大把的人才人任他挑选,心中直如伏天饮冰一般爽快。

    如此一来,便是宣教府铺到每个县怕也不会缺人了。洪思满脸喜色地思忖着,不若直接将闽南各县将宣教府同时建起来也好,旋即又苦笑道,“只是这宣教培训之事得费些功夫了……”

    申时,招考结束,大批学子们三五成群地自考场走出。

    大概是因为长久浸淫绘画而荒废了书本,叶明涛此次发挥得不太好。

    然而却未见他有太多悲容,反而是一脸轻松地看着身侧那些喜气洋洋之人,心中猜测他们当是考得不错。

    倒不是他心态有多好,而是他早得到消息,宣部近些年还要在所有县甚至大一些的都设置宣教府,便是今年未被录中,明、后年再接着考便是。

    这比三年一次的乡试简直利索太多了。

    至于以后两广、湖广、浙江甚至江北等地开始遍布宣教府,更是有大把的机会。他思忖着,回去认真复习,多考几次,相信总能考中!

    他的人生此时已充满了阳光。

    明代的读书人便是如此,只要能给他们能考取出身的途径,他们便会坚定地支持你。

    而对于那个每年都给他们一次考取机会的辅政王殿下,他们更是爱到了骨头里。

    这会儿若谁敢说一句朱琳渼的坏话,不消吩咐,立刻便会有一大群士子冲上来用口水淹死他!

    ……

    与轰轰烈烈的宣部招考同时,江西与福京各地开始的新兵招募却显得低调了许多。

    虽然“好男不当兵”仍是民意主流,但经过宣教府的不断宣传,这一观念已大有松动。加之龙卫军及破虏营对建虏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绩,“明军”这两个字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提升甚多。

    此外,龙卫军和破虏营调整之后的军饷也极为诱人,而新兵招募名额却并不算多。

    是以朝廷募兵诏令刚发下去两天,新兵招募工作便告结束。朱琳渼权衡之后,又令人将招募标准提高不少,传送各地进一步筛选。

    即便按照严苛的新标准,仅又过了两天,所有的两万三千个新兵名额亦再次招满。

    龙南。

    龙卫军军营。

    由于龙卫军常时间在外征战,这里一直都只能进行新兵训练工作。

    为了能将老军营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朱琳渼干脆将这里改建成了龙南新军学堂,专门负责培养基层士兵,与近在咫尺的大明军官学堂形成了高低搭配。

    整个军校的建设工作自年初便已开始,此时除学员宿舍还有些收尾工作之外,其他部分都已按他的规划建成。

    新建的龙南新军学堂现有两千所校舍,可容纳上万名学员居住,另有近五百间宿舍当在两三个月内完工。

    校舍正对面是三座教学大殿,因为普通士兵的军事理论课程不多,故而建得倒不算大。不过用来教士兵们识字也基本够用了。

    而军校的训练场地就修得非常的专业与奢侈。

    在原先的龙卫军营地基础上,又向外扩大了近百丈范围,以土墙围绕。

    南北两侧的墙上还用砖石筑了大门,门楣的匾额上是当朝内阁首辅黄道周亲笔所写的六个苍劲大字——“龙南新军学堂”。

    紧邻营房是大片丘陵和池沼混在一起的荒地,只用栅栏简单围了起来。

    其中挖出颇多战壕、水坑,间或还有醒目的拒马、土垒等物,尽头则立着上百只一人来高,身披铠甲的稻草人。此处便是骑兵训练场。

 第271章 龙南新军学堂

    (全本小说网,HTTPS://。)

    军校北侧是射击训练场,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在此练铳。//全本小说网,HTTPS://。)//

    射击训练场的核心是座十多丈高的土丘,一面被削平、夯实,前面摆了密密麻麻的木靶,上面皆画着四圈同心圆。

    木靶后面还有一道一人多深的壕沟,用来给读靶的人行走。地面上则绘了几十条极长的石灰线,用于士兵们估算队列与靶标之间的距离。

    最西面荒无人烟的开阔地则是天然炮兵训练场。

    同样以栅栏环绕,四周还插满了“禁止靠近”的红色警示牌。

    训练场足有五六里长,尽头处每隔十余丈便建有一个标示距离的土垒。极远处则用石灰画了几十个直径三四丈的圆圈,以时下炮兵的瞄准能力,只要击中这么大的圈就算十环。

    此外仓库、伙房、马厩、澡堂等设施一应俱全。而距离校舍最远的一处密林中,则是最为神秘的“特战队”训练场合,不过此处的具体用途除了朱琳渼外还无人知晓。

    马赛多每次远眺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新军学堂,心中都不禁一阵感慨。他游历过诸多国家,无论是在豪绰的西班牙,还是最会训练士兵的瑞典,或是精于算计的英国,他都从未见到过这么专业的军校。

    他知道,除了这“豪华”的训练场地外,还有一整套详尽的训练流程在背后支撑着这座军校。

    而那位天才般的大明亲王,哦,不,应该已是辅政王了。他的训练及作战手段极为先进,马赛多作为这所军校名义上的首席教官,非常清楚从这里走出去的士兵的战斗力有多么可怕。

    纵使在欧洲打仗最为勇猛的瑞士人或是战术最为先进的瑞典人,面对这些士兵时都很难有取胜的希望。

    那位辅政王殿下还为他的军队大量配备了燧发枪,对比欧洲盛行的火绳枪来更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而最令他感到震惊的是,纵然如此强大的军队,大明的辅政王似乎仍不满意,他已开始在这个国家推行新的军事改革。天啊,他还想改成什么样?!

    很快,有嘈杂声自远处传来。马赛多抬眼望去,就见在数十名身着深绿色戎装的军官带领下,近千名服饰混乱的年轻人从新军学堂北侧的大门走了进来。

    这些人的队形虽歪歪扭扭,显然也没什么纪律性,但能看得出,他们都很健壮,身高大多接近4腕尺,并且一个个皆是精神抖擞。

    这些人都是刚招募来的新兵,将在新军学堂中分为步兵、猎兵、骑兵等兵种,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待半年到一年之后,他们都将变成非常优秀的士兵。

    马赛多知道,这些新兵都是大明辅政王的军事改革计划的一部分。近几天像这样的新兵已经来了不下三四千人,而且据说后面还有数千人要来。

    “一个强大得可怕的国家。”帕斯托雷从他身后走了上来,望着密密麻麻的新兵道,“随意便能招募到数万优秀兵员,还好她没有紧邻欧洲。”

    马赛多点头道:“何止数万,如果需要,他们能动员起四五十万甚至更多大军。”他望向远处,“不过在他们北面却有另一个更为强大的蛮族,正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饭碗。”帕斯托雷笑道。

    马赛多却皱了皱眉,声调沉闷,“最近我多次陷入忧虑,不知道我在这里帮着训练东方人的军队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后果?除了银锭还有别的什么?”

    “帕斯托雷,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东方帝国一旦和北方蛮族分出了胜负,很可能会谋求更大的利益。”马赛多显然没有那么乐天,“若有朝一日眼前的这支军队和西班牙发生战争,你猜我们有多大的胜算?”

    “五成?”帕斯托雷瞄了他一眼,“好了,三成左右吧。但你要知道,即使没有我们,那位年轻的辅政王一样能找到合适人选训练他的军队。

    “而且我们签了契约,你想再多又有什么用?享受你的酬劳就是了。”

    马赛多无奈得叹了口气,他们几名雇佣兵和朱琳渼都签了五年的契约,若他在那之前甩手不干,只怕会被丢进监狱里。

    他随即想起昨日有大明的军官告诉他,辅政王打算将他的酬劳提高一些。他摇了摇头,似在自语:“但愿上帝保佑,别让西班牙和这个东方大国交恶吧。”

    很快,新兵集结完毕,马赛多仍只是远远看着却未上前,自已有大明的军官开始向新兵训话。

    随着大明皇家军官学堂里培训的教官陆续毕业,具体训练工作他已经很少插手了。

    或许明、后年这里便不需要我了吧,他心里嘀咕着。

    与此同时,在建安远郊,依托原建安卫大营的基础,另一所军校正在忙碌地施工之中。

    营房和校场是现成的,营外已立起了“建安步军学堂”的石牌,大量民壮正在挖掘模拟的壕沟,以及修筑排水设施。

    而近日从福京各地赶来的新兵已迫不及待地在营外开始了训练,这里的总教官暂由夏孚先兼任。

    依照朱琳渼的计划,最优秀的兵源将在龙南进行训练,以后主要加入龙卫军。而建安的军校的毕业生主要加入破虏营。

    当然,两所军校的流向并不是固定的,建安这边优秀的毕业生龙卫军也不会拒绝。

    这样两所军校还能形成一定的良性竞争,使训练教学水平能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状态。

    ……

    杨廷麟脸色发黑,手里攥着的几张纸已被汗水浸湿,他却全然未觉,只是不断催促轿夫加快速度。

    天色将黑之时,他终是看到了辅政王府门外的石狮子,心中愈发焦虑起来。

    朱琳渼刚吃了夜宵,正在看建安步军学堂的建设进度报告,就闻禀户部尚书杨阁部求见。

    杨廷麟不是去闽南了吗?杨廷麟心中疑惑,却仍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待杨廷麟到了王府书房前却不进来,只在门外石阶上扑通跪倒,声音微颤,“下官有负殿下重托,自请责罚……”

 第272章 奸商误国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阁部先起来说话。全本小说网,HTTPS://。.COm;”朱琳渼忙出了书房将杨廷麟扶起,又将他让进屋里,“究竟出了何事?”

    “唉……”杨廷麟先重重叹了口气,神情焦虑道,“下官此去闽南赈灾,初时倒还顺利,官仓已囤下近四万斤粮米,下官又使人往广东、闽北购米。

    “依原先筹划,有朝廷拨赈灾银七十万两,加上地方再捐一部分,所购粮米当足以供灾民挨到秋收。

    “谁料闽北、广东、赣东数地的奸商闻知朝堂欲购粮赈灾,便串通勾结,同时大肆高价收购,将市面上粮米一扫,后又囤积居奇,以数倍价格卖给朝廷。

    “下官刚到闽南时糙米每石仅卖一两六钱银,后涨至三两,至前日,一石米已售价八两!闽南漳浦、长泰等地更是倍之……

    “眼下非但闽南赈灾粮难以买到,便是粤北、闽北等地的百姓也受牵连,多地城中已现粮米有价无市之态。”

    “这些王八*蛋!”朱琳渼闻言用力拍在案上,忍不住暴出一句粗话,“竟敢发国难财!”

    他皱眉思索片刻,对杨廷麟道:“可否直接于农户手上收粮?”

    “下官已派人在乡间地头征购,然……那些奸商们动作极快,出价又高,早将各村浮粮清扫一空。这几日来闽北二十多个县一共才收得不足千石……”

    朱琳渼眉头皱得更深了,起初还只是闽南灾荒,此时竟被这些奸商搞得扩散到整个福京!

    不管什么时代,老百姓最基本的诉求便是吃饱肚子,面对饿死的威胁,他们通常只有一条出路,那便是揭竿而起。

    若情况再持续恶化下去,或许用不了多久福京便会出现第二个李自成、张献忠。届时莫说西征、北伐等宏图大志,现在的大明很可能都会如崇祯朝那般自内部崩塌。

    崇祯朝闹饥荒时朝廷赈灾不力,虽主因是国库空虚,但奸商从中作梗也是极重要的因素。

    绝不能步了崇祯朝的后尘!朱琳渼眼中寒意涌动,既然你们这些奸商不仁,为发国难财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那便莫怪我不义了!

    他对杨廷麟冷声道:“通令各州县地方官,所有胆敢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者,全部给我以扰乱国本罪下狱,顽抗者就地格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