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崛起1646-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很快便有隆隆炮声传来,虽未见炮弹落下,但那惊雷般的声响仍是令人肝胆剧震。
郎经业营中士卒被这声势震慑,均是抱着兵刃缩在寨墙之下,在炮声的间隙却还交头接耳着。
“诶,其实朝廷这什么转制挺好的。我那傻外甥数月前才从军,前不久转做了警员,如今每月饷银一两五钱!”
“我也听说了,只用挎了刀在街上溜达几个时辰,再回营坐几个时辰,便能回家。”
“不用打仗吗?”
“打个屁啊,最多就是收拾城中混子。都不用动手,刀一亮出来就吓趴了。”
“有这般好事?却不知将军为何阻我等前去?”
“听说兵部的人就在营外,去点个卯,过几日便能在安溪当差了。”
一阵炮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几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宣部开始在安溪、南安附近宣传军队转制一事,并号召郎经业营中士卒的家属前去探营,朝廷拨发路费。
但凡家中有人在郎经业那当兵的,听闻饷银翻翻,又不用整日待在军营中,无不立时心动。
加上能“公费旅游”一趟,两日见,便有上万人来到郎经业军营外,或严词喝令,或声泪俱下,总之一个要求——赶紧去兵部报道,转做警员。
一边是大炮震得耳朵疼,一边是亲人哭诉,郎经业大营一到天黑便人头攒动,十几甚至几十人地结伴逃营。仅两天工夫,他所部人马便几乎少了四成!
而除了郎经业自己的百余亲兵,纵是派其他人出去拦住逃兵他都不敢——往往是两拨人一齐消失无踪。
待四五日后,郎经业见再也弹压不住,只得奉旨出营,与兵部官员交接了手续。营外炮声才终于停了下来。
郎经业和其百余亲兵却仍留在寨中——兵部仍令他任原职,驻地不动。只是大营已空空如也,却不知他这算是什么参将。
张家玉又让人对郎经业所部士卒进行了细细鉴别,那些兵痞油子只给了遣散银,令其返乡,余者才分置安溪附近,开始警员培训。
很快,郎经业这边的事情便传遍整个福京,同时兵部宣布在整个福京范围内进行军队改制。
感谢黑咲隼和爱因斯坦对我的慷慨打赏,祝你们劳动节快乐,感谢你们的支持,拜谢!
第296章 尽除旧式军阀
(全本小说网,HTTPS://。)
连兵力最强,驻扎在郑芝龙老家附近的郎经业都接受了朝廷转制,福京各地的军阀们见状基本都放弃了抵抗,将所部兵马交予兵部改编警察。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至于士卒们,那更是兴高采烈地返回原籍,无不衷心感佩辅政王殿下大恩。
当然也有例外,便如建宁府政和总兵魏昂,就因不愿失去兵权,竟带领所部四千兵马欲偷出仙霞关,北上浙江投靠方国安。
不过朱琳渼早已严令仙霞关守将,未得朝廷调令任何人不得出关。魏昂骗关无望,又见关上守军不到千人,竟下令攻打关隘。
但仙霞险关易守难攻,当初若非郑成功施计夺下城门,便是龙卫军想要攻下这里,怕也得付出极大伤亡,更遑论魏昂手下的杂牌军了。
刘国轩得闻仙霞关有异,立刻与林耀天率部从衢州南下增援。不想待他们三日后赶到仙霞关时,魏昂所部已经逃散了大半。
林耀天的义军仅一次突袭,便将其彻底击溃,并生擒魏昂于阵前。
天兴府的文官们嗅觉何等敏锐,见辅政王殿下令兵部大行转制,实为架空各地军阀,便知定有一场风暴来临,这可以获取政治资本的好机会。
他们正苦于难以参与其中,便闻魏昂聚兵谋逆之事。
一时间以都察院为首的言官们简直如打了鸡血一般,弹劾魏昂的奏章在文渊阁堆了三尺厚。
很快,言官们便发现弹劾魏昂已无新意,目光随即又转向其他被削了兵权的军官。
这些军阀自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以前这些人拥兵自重,文管对他们还颇有些忌惮。但现在都成了光杆司令,谁还拿他们当回事,一时间有的没有的破事全给揭了出来,奏章耗数量之多,以至于黄道周熬了两个晚上才勉强看完。
很快,又有聪明人将这些军阀们数月前不奉辅政王之命,消极避战的事情大书特书一番,立刻又掀起一拨弹劾高潮。
朱琳渼原打算先稳住这些军阀,等他返回天兴府之后再统一收拾。却没想到他人还在泉州,内阁便已经把处理章程拟了出来,快马送到南安请他批示——天兴府实在是“群情激奋”,效率不高不行啊。
此次一共涉及军官七十四人,从参将、指挥同知级别到千总、百户都有。再看每个名字后面的罪名,最少的也有十多项,“通虏”、“谋逆”比比皆是。至于如贪污腐败、吃空饷、怯战避敌之类,更几乎是人人没跑。
而处理意见也都基本大同小异,从灭族到斩立决不等,后面是兵部、刑部的签印,说明朝廷的意见完全一致。
朱琳渼也不客气,就在南安船厂的施工现场,趴在一根十多米长的榉木船材上签了字,又盖上印,转手交给内阁派来的官员,“就这么办。回去用了玺,即刻发布福京各地执行吧。”
而后他又修书一封给张家玉,要他严密监视被弹劾的军官动向,谨防他们狗急跳墙。如有必要,可先率军平乱,再补请兵部调令。
可以想见,此次大范围处理了不从朝廷调遣的军官之后,明军内部纪律性定然会有显著改善。前车之鉴放在这儿,谁还敢吃了豹子胆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
而且将这些顽固的旧式军阀处理掉,也更有利于后面的军事改革顺利开展。
等两所军校的学员大量毕业补充进龙卫军和破虏营,便是明军全新的开端——精锐、高效、士气高昂,配合大量的先进武器,结果必然是战无不胜!
军队转制之事便算是告一段落,朱琳渼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眼下便可集中精力进行南安船厂的复产工作了。
他转头望向远处一大两小贴在海边上的平整缓坡,若没人告诉他,他绝不会想到那便是船台。
据工部员外郎庞筑告诉他,需要造船时,便会在那缓坡上铺设大量倾斜的木条,而后在木条上铺设龙骨并已大量木头支架撑住。
随着船体不断建成,用于支撑的木架也越来越多。直到整条船建好,方才拆除支架,以滚木垫底,辅以大量油脂,用绞盘拖住船身,沿滚木缓缓划入海中。
至此,这船便算是造好了。
而这所谓船台四周还有不少空地,上面建了些简单的工棚,乃是堆放工具、绳索,以及加工木料,铸造铁件的场所。
还有一处还被烟火熏过一般,正是堆放造船用的木材的地方,被郑芝龙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物料。
直到几天前朱琳渼到这之后,才令人收拾了地上残留的废料,又让庞筑找来工匠重修库房。
总体来说,这和他想象中那种细致且井井有条的船厂相去甚远。可以预见,以这种简陋的船厂的效率,等他需要的大明水师建起来,大概朝廷财政都已崩溃几次了。
好在他这两天摸清了船厂整体状况之后,心中已有了些整改的方案。
例如船台这一块,便可以先修建木质滑轨,上面用纵横交错的木杠搭成架子,木架下面安装大量轮子。而新船便在这平台之上建造。
这种船台一来能使船体保持远离地面,阴雨天免受脏水浸泡。
要知道,木质的龙骨之类一旦浸泡过渡,则必须等其晒干方能继续后面的工序,否则潮湿的木头极难开孔且容易变形。如果遇上连阴雨天气,光是等待晒干木料就得浪费几十天时间。
二来这种滑轨对新船入水有很大帮助。以往用滚木将船滑入水里的方法,需要铺设滚木,涂抹油脂,光是这一步便要耗费数天时间。而且会对船体有不小的磨损。
但如果使用滑轨将船身连同下面的木架一起划入水中,则省时省力得多,又不会磨损船体。
而且一条船下海之后,将木架拖回,几乎立刻便能开始新船的修建。用传统方法则需先清理滚木和油脂,再从头铺设倾斜的木条,至少又得耗费数日。
这还没算使用的上千斤“润滑油”的价格。这个时代油脂价格昂贵,虽然用于新船下水的油乃是桐油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油脂倒在一起,而且还能回收利用一部分,但即便如此,一条千料大船下水所耗费的油脂价格也在百两以上。
第297章 南安船厂
(全本小说网,HTTPS://。)
其实这种船台也是朱琳渼自后世的资料上看到过的。全本小说网https://。至清代晚期,这种船台才在广东、福建等地出现,而欧洲人却在十六世纪末便已开始使用类似的技术了。
不过由于朱琳渼的出现,却将东西方的造船技术差距瞬间缩短了一百多年。
另外他还打算用石子加仙石粉,也就是水泥,铺设船厂几个主要工作区的地面,以及连接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
由于船厂占地面积极大,故而只能露天昨夜。以船厂现有的这种沙土地,虽经过了一定的夯实处理,但只要下了连阴雨,至少得停工七八天。
但如果有了水泥地面,至多半天时间便能重新开工。
虽然仙石粉对外售价极高,不过这东西实际上就是用粘土和石灰石烧成的,成本其实并不算高。为了能尽快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大明水师,这点钱朱琳渼是绝不会舍不得的。
至于锻造、钻孔、打磨、切割等工具,他是肯定要给船匠们全套更新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升级之外,他手中还有一项远超这个时代的“大杀器”,那便是后世造船时必备的龙门吊。
当然,限于现有条件,他能做到的程度和后世肯定有差距。由于缺乏合适的锻造技术,眼下就只能用木头搭建框架,承重能力和自重都要比钢制框架差很多。
而且起重设备也只能靠人力手摇绞盘加滑轮,最多使用畜力绞盘,不过拉起一吨左右的物料应该问题不大。
同时龙门吊前后移动也只能使用畜力,不过朱琳渼设计将龙门吊搭在木质轨道上,移动起来应该也不算太难。
而这东西一旦投入使用,那简直能将造船的效率翻上几翻!
龙门吊这东西实际就是一个巨大的“n”字形起重机,横跨在待间的船体之上。当造船过程中需要将较大的部件固定在船身某处时,便是这东西一展身手的时候。
十七世纪传统的造船方式,一般是那里需要安装大部件,就在哪里建起一座金字塔形的木架。而后数百人合力将沉重的部件拽到木架顶端,再缓缓挪到船身旁,其他工匠上前固定。
等这一个部件装好,木架便失去作用,又得重新拆掉,拿去下一个地方安装。
这个过程光是拆装木架,便要耗费大量时间,更不用说吊起部件和挪动的过程更是费劲。
但龙门吊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整个龙门吊是沿着滑轨来回移动的,将需要安装的船身部件吊起,以牲畜拖动龙门吊移动至船身上方,缓缓放下,工匠固定部件。整个过程至少比传统方式要快上数倍。
而且龙门吊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又节省了大量拆装木架的时间。
其实这东西说穿了并不算多么复杂,但技术方面就是这样,往往一点灵感的迸发,就能带来巨大的提高。
然而就是这一点创新,你想不到就是想不到。人类常常是本办法用了数百年,才获得了一次灵感,得以突破创新。只不过朱琳渼把这些灵感提前带给了大明。
他正思索着船厂技术改造的事情,就见郑成功扬鞭而来,到近前翻身下马,抬手敬礼,“殿下,这附近两千余名船匠已全部召集齐了。”
这些船匠实则便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他们靠海吃海,祖祖辈辈以造船为生。此次郑芝龙倒台,各村皆怕自己也被牵扯进叛国大案,是以逃得到处都是。
郑成功召集了南安一些旧识,费了好大劲才算将他们重又聚拢起来。
朱琳渼点头道:“他们近日能否复工?”
“回殿下,几名族老都发了话,只要朝廷下令,他们立刻便可开工。”郑成功随即又皱眉道,“只是,眼下这木料却还没有着落。”
朱琳渼指着远处山丘,“这一路俱是参天古树,立刻使人伐来便是。”福建自古便是造船圣地,很大原因便是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大量百年甚至千年巨木任人挑选。在木质帆船称霸海洋的时代,这里有着无可比拟的造船优势。
没等郑成功说话,一旁庞筑便拱手道:“殿下,初伐下来的木料湿气太重,直接用在船上很快便会走样、开裂。
“故而新木至少得阴干数月,大料甚至要经年干燥……”
朱琳渼闻言便觉一阵头大,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遂皱眉道:“何处能购得木料?”
“殿下,普通物料倒是好买。但您要造千料大船,这龙骨、大梁所需的巨木却不易寻得。”
朱琳渼无奈道:“尽遣人手去找。价格高出五成之内都给我买下来。”
“下官遵命。”
朱琳渼又对郑成功道:“大木,将工匠们都招来吧。木料未到之前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是!”
次日,船厂前的空地上,聚了附近村落里的两千多工匠。
朱琳渼原本想将船厂的政策当众公布一番,但一旁海浪声不断,距离远点儿的人根本听不见。
他无奈之下,只得让各村管事之人转去做木工活的工棚里。
当下有百余人步入棚中,又有当地知县为朱琳渼大致介绍一番。这些人中有十多名是村中族老,其他的则是造船时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朱琳渼这才知道,原来外面两千余人大部分干的只是普通力气活,其中有三成左右是木匠,一成铁匠,另有些绳匠及制帆的篾匠等。
而实际负责整体施工及关键位置建造的,就是眼前这百十人。
他开宗明义道:“和兰人在我大明沿海耀武扬威,直接威胁到大明的海上贸易。如今朝廷急需大型战船,以驱外夷,定我海疆,以利大明与外邦货物往来。”
在坐的船匠们都是一愣,他们打生下来,还是第一次听说朝廷为了方便与夷人做买卖,而要大举制造战船。
他们的心立刻热了起来,朝廷造战船倒还没什么,但听辅政王殿下的意思,以后朝廷会鼓励出海贸易,那这商船还能少得了?
他们皆是靠造船吃饭的人,若是如此,往后何愁村中进项会少。
感谢恩洁快乐小黑哥、又一次被遣返的非洲人、爱因斯坦对我的慷慨打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声的动力,祝大家五一假期玩得开心!
第298章 绩效考核与船务学堂
(全本小说网,HTTPS://。)
见众人反应不错,朱琳渼又继续道:“此次造船之事务必尽快尽善,是以除了要翻新船厂之外,还要诸位遵循新的制度。(全本小说网,HTTPS://。)
“先说这工钱方面。”
工匠么听到“工钱”二字,立刻竖起了耳朵。
“所有工匠将按工种分为不同等级,级别越高的工匠工钱也越高。”
朱琳渼又示意亲兵将早已备好的工匠分级标准发给屋里的人,“由于时间紧迫,首次分级便交由诸村,依照这个标准来分。半年后工部会重新考评,如果发现哪个村给自己的工匠分级过高,工部会给予一定惩罚。”
各村族老身边自有识字的族人,为他们低声念那标准:“……木匠。
“初级。熟练使用刀、斧、锯、凿等工……熟悉木料种类、性能与用途。熟悉木料变形的预防和补救,以及木料防腐、干燥……能看懂图样,照图样加工木器,熟练使用称、量工具……熟练进行木料直、圆、曲等加工手法,会打眼、推槽、裁口、榫接……
“每月工钱一两八钱。”
“中级。掌握所有初级工匠技能。能根据要求,自行打样,加工物件内部复杂结构……能带领初级工匠进行大尺寸船件放平、打线、加工……熟练进行铁器、木器套合加工……
“每月工钱三两。”
“高级。掌握所有中级工匠技能。能带领其他工匠进行整船放模、部件结合、查错补漏……能指挥工匠进行新船铺架、入水……
“每月工钱六两。”
“大师……
“每月工钱十两。”
“特级大师……
“每月工钱二十五两。”
这些族老们看着那些工钱的数字,无不是两眼放光——一个特级大师每月工钱就二十五两银,一年三百两!天,这一个人就够养活全村了!
不过当他们想起特级大师要求的“独立绘制全套标准工业图纸”、“精通镗、钻、磨、锻机内部结构”、“能指挥工匠完成滑轨船台、龙门吊的搭建”等等,将全村人滤了一遍,发现还真没一个合格的。
不过那高级工匠标准,他们倒是自认村中有不下十人能够达到。即使这些人加起来,每年也有超过七八两的收入,看来往后村里再不用过苦日子了,甚至还有族老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翻新一下宗族祠堂之类。
朱琳渼在主位干咳了一声,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忙恭敬表示定尽会尽快将工匠分级,绝不徇私。
朱琳渼点头表示赞许,又继续道:“此外,船厂往后还会实行绩效工钱制。”
“绩效?”工匠们顿时一头雾水。
朱琳渼简单解释了绩效的意思,最后道:“总得来说,便是干得多拿得多。
“刚才大家看到的只是每天干五个时辰所得工钱,下工之后仍继续干活,便有多的工钱拿。此外,提前完成工部所下任务,还另有奖励。”
屋里的工匠们闻言均是不住点头,看来只要手脚勤快,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不过他们也听明白了辅政王殿下另一层意思——若偷懒耍滑,那工钱便也会减少。
农业社会的手工业效率低下,虽然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落后,但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是重要因素。
朱琳渼估计,就仅是工匠分级和绩效工钱两项制度落实下来,别的什么都不动,便能提高至少三成的效率。
要知道,管理在后世可是一门专业学科,可见工业社会对其重视程度。
朱琳渼虽然仅了解些皮毛,但即便是他工作的研究所里那一套简单的管理方案,放在十七世纪也能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待工匠们情绪平静下来,朱琳渼又道:“此外,为能尽快多培养出工匠,我还准备在永北里建一所船务学堂,专教造船技艺。还望各村能选出些优秀人才前去任教。”
他这话一出,屋中众人却都低头不语了。
这个时代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谁把手艺泄露出去,很可能便会饿死自己。故而工匠们都是子承父技,宁愿失传都不教给外人。
朱琳渼料到会有这种反应,继续道:“工部现以增设‘专利司’,诸位将手中绝技去工部登记入册,往后任何人使用这些技艺,都要付给你银钱补偿。
“如此,便不必担心手艺旁落。而去船务学堂任师,朝廷负责安家,酬劳更比在此做工多一倍。”
专利司?工匠们心中一动,若是任何人用了自己登记的技艺便要付钱,那岂不是躺在家里都有银子送来?
当下便有人意欲报名,却被村中族老以严厉的眼神制止,只得偃旗息鼓。
朱琳渼等了片刻,见仍无人回应,心知专利的事情还未推开,必然难以取得人们信任。
他却也不急,只微笑道:“既然大家都不愿离乡,那我也只得去南洋找工匠来任教了。只是须得耽搁些时间。”
他这话说出来,众工匠们顿时有些着急起来。
南洋的工匠与夷人接触甚多,制船手艺绝对在这些人之上,若辅政王真能找来南洋的高手,那朝廷自然再看不上自己这点道行了。
倒不如趁手艺还值点钱,去那船务学堂赚些银子为好。刚才被族老压下来的工匠们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
朱琳渼自不会去催他们,往后他肯定是要去东南亚搜寻优秀船匠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还是要靠这些大明工匠传授技艺才行。
于是他跳过船务学堂的事情,继续说船厂的正事,“对了,在坐可有人会制夷人的盖伦船……哦,就是夹板船。”
欧式克拉克船或盖伦船因为都有多层甲板,与大明的船有显著差异,故而明代直观地称其为夹板船。
工匠们面面相觑,半晌,一位有功名在身的族老才紧张地揖道:“回辅政王殿下,先前平虏……啊呸,是郑逆,从东番找来两名工匠,倒是会造夹板船。
“待郑逆逃遁,这两个外乡人便不知所踪。眼下怕是无人能造了。”
朱琳渼皱了皱眉,又问那族老,“他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