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轻工-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立民的脑子里也是闪过不少想法,的确,他现在可以说对工程公司已经不闻不问了,全靠王大山一个人在操持,硬是把一个莽夫磨练成了一位城府颇深的企业家。
“嗯,王叔你这个想法很好,是我太疏忽这边了,一直没想过,是该有个主要方向的。那你们应该已经有些想法了吧?”杨立民赞同一声,然后看了叶炳良一眼。
对方没惊讶,显然早就商量过的。
“房屋建造吧,也就是人家说的那个房地产!”王大山说道。
(本章完)
弄潮 第1020章 只干20年
第1020章 只干20年
“房地产!”
这个词让杨立民震惊不已,他知道这一行即将兴起,会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腾飞,而且让世界经济泡沫无限膨胀,成为后世的经济最大隐患。(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这一行的发展前景的的确是需要眼光的。
杨立民是根据自己上一世的记忆来的,而王大山和叶炳良就只能靠自己的眼力来判断了,既然两个人都看中了这一行,那足以证明他们的眼光了。
厉害了,我的叔!
“能说说原因吗?”杨立民没有直接发表看法,而是直接问道。
王大山道:“立民,这件事我已经考虑了好一阵子了,眼下,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人的生活变好了很多,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那人就要考虑一个更多的问题了。
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家里孩子大部分都很多,一家三四个算是少的了,七八个是正常情况,正因为如此,大家有了余钱之后最想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了,那就是房子的问题。以前是没办法,现在还挤在一起,尤其是男孩女孩挤在一起住就不行了,跟父母挤也不好,那房子就是大家最想要的东西了。想必,这些问题在你们公司里面应该是大家极为关注的事情。所以我觉的这一行应该是个机会!”
叶炳良接口道:“嗯,大山说的没错。我们这一代人,一般都是孩子多,孩子小还好,等大了,那一家子人住着别提多憋屈了。你看啊,你这一代人呢都长大了,都要结婚生子,那自然是要房子的,不过现在城里到处的房子都开始紧张起来了,有些人已经在卖老房子了。
我看电视上外国一些镜头上,那些高楼多好,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方向,就算是姓共,但是住好房子总没什么问题吧?再说,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私下里盖房子了,我看也没什么事情,一些小工程队都已经开始接一些家属区改造的项目了,我们以前也做过,所以啊,我觉得这是个方向。
人这一辈子,吃、穿、住、用、行,一样都不能少,我们考虑可以,但还拿不准,就想问问你的意见。”
王大山再次道:“是啊,我也是这么想。不过还是你了解的政策多一些,接触的人更多一些,你给拿个注意!”
杨立民已经很震惊了,还以为两人是看到了什么报道或者听到了什么小道消息有了这个想法的,哪知道只这么想出来的。
杨立民不得不佩服了,能从生活中想到这么大的问题,那真是了不起。
杨立民举起杯子跟三人都碰了一下,喝下之后说道:“王叔、叶叔,你们的想法很不错。房地产这一行,的确是一个短期内很有前景的行业。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如果你们想干,我不反对!不过,只能干20年时间,20年之后,必须立刻停止。”
“为什么?既然好,那怎么就只做20年?”一直没说话的小六忽然问了起来。
王大山和叶炳良也看着杨立民。
杨立民接着道:“之所以是20年,是因为我觉得,这一行虽然很不错,也能赚钱,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等房子很多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
“那就是房子不值钱了?”王大山问道。
杨立民想了想道:“也不是说房子会不值钱,房子还是房子,值钱当然是值钱的。我现在很分析一下,你们听听对不对。现在,大家都没房子,想要房子,然后,大家开始想办法买房,建房,然后会不会有很多人发现这一行很赚钱,房子涨价?再然后房价慢慢快速上涨,那是不是人赚的钱都开始投到这一行去了,却导致了另一种贫困?
虽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我不希望我能让整个情况加剧。我们可以趁机在这一行赚一些钱,但,不能靠这一行变成资本家!”
杨立民想了半天,最终用了“资本家”这么一个词,他觉得,这个词会让王大山和叶炳良更加有触动。
“也是啊,我们的确
不能成为剥削人民的资本家,那就是站在人民对立面了!”叶炳良马上说道。
王大山也点点头道:“那这事还要干吗?”
杨立民不想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想用简单的道理讲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事实上,后世的房地产行业带来的种种危机已然成了世界性的课题,这不是他一个小人物能够说的清的,他只是想保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当然能干!这是为国家和人民百姓做贡献啊。不过必须记住我说的时间,只能做20年,必须提前做出规划,选好新的出路。
还有,就是必须保证质量,而且,我要求,必须能够抵抗八级地震!”
对于地震,这个时代的人了解最多的就是唐山大地震,这才刚刚过去几年时间,几乎历历在目,光是广播中当初播放的那些情景就已经十分吓人了。
“立民,你说的我能理解,但是,我们不是在蜀中嘛,我们这里上百年了也没有什么大地震吧,也就是以前有过一些小地震,很轻微的。要抗住八级地震,那是不是太过了?”王大山问道。
杨立民道:“这个算是未雨绸缪吧。地震很难预测,而且一旦发生都非常快,几乎不可阻挡。我们蜀中就是靠近地震带的,你看看西南那边的横断山脉,是不是一条又一条的大山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大山中间江河穿行,像不像是牛脖子上的褶子?这既是地震引起的啊。
“事实上,我们蜀中西南的山脉都是地震中,大地挤压形成的,造房子人命关天,不得不防!”
王大山一拍大腿道:“立民你不说我还没多想,你这么一说那横断山脉不就是牛脖子上的褶子嘛,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这里也会地震。”
杨立民马上笑道:“这事谁说的准啊,我也就是让我们做事要有点良心而已。”
杨立民心里大汗,08年地震的事,他可不敢乱说,不然不被拉去当做小白鼠,也要被当做造谣生事判刑枪毙了!
(本章完)
弄潮 第1021章 主要是防着外国那些狼
第1021章 主要是防着外国那些狼
虽然杨立民做了决定,但是具体事情他还是不会去从事的,他没这时间和精力。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不过他相信王大山和叶炳良不会违逆自己的意思的。
这两位毕竟也老了,后面需要一个新的人物来接手的,只是目前这个人物还没有出现。小六虽然不错,但还没有达到杨立民的要求。而且,如今的工程公司的高端人才实在不多,也需要新鲜血液,对此,杨立民暂时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等等再说了。
经过一场休假,公司里前来找杨立民套近乎的人少了一些,不过依旧还是有一些不死心的在徘徊,当打听到杨立民回来之后,马上就追了过来,甚至直接去职工楼敲家门,杨立民没办法,直接下了一道命令,全公司职工全部制作工牌,进门必须佩戴,不然一次罚款1元,一元钱不像以前那么值钱了,但也不少,关键是罚款啊。
而外来人员必须全部登记,一旦有问题,那就追就原单位责任,没有相关身份证明,又没人担保的,那就不得入内。
这一招对控制这种现象极为有效,一周时间后,公司内的气氛好转了不少,因此也逐渐形成一种例行制度保留了下来。
杨立民也趁着这几天将康成等几位海归请到一起聚了一下,然后询问了一下关于去美国留学的事情。
听到杨立民询问留学的事情,康成几人都是十分好奇,还以为是杨立民想要去留学的,这对他们来说可是有些矛盾的,毕竟他们来这里 主要就是冲着杨立民来的。而公司里的领导虽然想比其他企业的领导要开明和有远见,但毕竟受限于国内的情况和眼界问题,他们的很多思维都是不被人轻易接受的,而杨立民在两方之间就起到了一种纽带的作用。
这种情况在过去一年杨立民不在的情况下就显得格外严重,直到最近杨立民回来才有所改观,因此他们挤希望杨立民能够去进修一番,但又不希望杨立民离开
公司。
康成道:“立民,要说留学,我觉得,其实你个人的情况来说不是太必要。”
杨立民呵呵一笑道:“哦,那我就不需要进步是不是?”
康成连忙摆手道:“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你作为纵览全局的人,主要是将大局把控好就好,具体的事务又不需要你亲自动手,如果去进修那些一般的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东西的话,还不如你自学来的快,毕竟这留学可是要好长时间的,而这几年又是国内变化最快的时间,就我加入咱们爱民轻工这一年半的时间来看,国内变化真是太大了,简直让人惊讶无比,所以,我觉得,要是你去留学,怕是回来都不一定能跟上公司发展了。”
梅超稍微有些尴尬,说道:“杨总,我觉得您还是呆在公司里比较好一些,毕竟公司里很多事情还是要你来拿主意的。别人……这思维有些跟不上。”
张韬和乔云刚没有马上说话,不过都是看着杨立民,那意思显然跟其他两人一样。
杨立民有些纳闷,不过他也是很聪明的人,马上就反应过来,笑笑道:“呵呵,大家多心了,我并不是想要自己去留学,而是有个朋友想去留学,听说咱们公司有海归留学生,就托我打听一下情况,所以我也是想跟你们问问那边的情况,毕竟我也没留过学。”
听到杨立民这么说,四个人顿时有些松了口气的样子,,康成说道:“哦,这样啊。介绍情况可以啊,既然是立民你的朋友,那我们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不过也要看他想学什么,有没有目标国家和学校,毕竟每个国家的情况是不太一样的。”
杨立民道:“我朋友想去美国,他想学企业管理类的专业,她之前学的就是中文方面,也稍微可以跨过去,不然专业跨度太大她也学不了。”
一说美国,康成就不说了,将目光投向胡坤、张韬和乔云刚三人,因为他们三人就是美国留学回来的。
胡
坤道:“杨总啊, 既然是想学管理方面的,那还是哈佛、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更好,他们的mba那是世界著名的,如果想去哈佛的话,我倒是可以联系一下我的老师,他倒是哈佛毕业的,虽然专业不同,但毕竟是校友,而且他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你能联系到哈佛?”杨立民都震惊了,果然不愧是名校毕业啊,这人脉就是不一样,这人家嘴上动不动就是世界名校的人脉,这简直牛逼上天了。要是能让栗瑶去哈佛读书,那绝对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要知道,中国在未来十多年中,可是将哈佛极为推崇的。
“嗯!如果杨总愿意的话,那我就联系一下我的老师,不过,先说清楚啊,结果不敢保证,只能一时。”胡坤说的很谨慎。
杨立民马上道:“我都说了好多次了,你吗怎么还叫杨总?以后别叫了,就跟康成一样,多好,喊名字吧,我也习惯,不然那搞得太生疏了。
那后面就麻烦老。胡你了,对了,我这朋友是个女的,不知道有没什么需要注意的?”
杨立民忽然提醒了一句。
女的?这个关键词马上被众人给抓住了,眼睛都是猛然一亮,除了康成,杨立民心里了然。
当然不是康成不喜欢美女,而是杨立民已经听说了,他不在的这一年中,康成和沐兰可是走的极近的,而沐兰似乎也没有再表现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样子,那显然是有戏啊。
刚刚听到这消息,他也是忽然根绝自己轻松了一些,似乎丢掉了一件什么包袱一样。
“女的……没什么的,就是那如果漂亮的话最好让他放着点那些外国的色狼吧,那些家伙很可怕的。”张韬忽然说道。
“嘿嘿!”其他几个人都是偷笑起来。
杨立民也是跟着笑了,然后,各人着重讲美国的法律和一些社会常识介绍了很多,杨立民分别用纸张记录下来,准备等整理之后再寄给栗瑶。
(本章完)
弄潮 第1022章 亲善大使打上门了
第1022章 亲善大使打上门了
杨立民从回来之后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公司的里的事情全部捋顺,也重新了解了一番公司的各项状况。全本小说网https://。
鞋业部门一直在稳步发展,不过应为他不在的情况下,新品的发展缓慢,新来的大学生设计师虽然设计了几款新品,不过在国内销售还可以,但是在羊城进出口。交流会上反响平平,毕竟眼界差了很多。
不过服装部门发展很快,孙婷从那次巴黎之行回来之后,就将自己全部身心投入道了工作之中,出了好多件新品,在国内销售很不多,而且已经在拿到了5000万的出口订单,加上美国邦德鞋业的订单,今年也许可以创造服装部门亿元销售额的记录。
不过,服装没哟开直营店,一直都是走的批发的模式,虽然少了一些利润,但是胜在管理轻松一些,毕竟公司这边的人手实在不足。
家电部,终于是完成了电吹风机电机的问题,直接推向了市场,而一上市就造成了轰动,据说,当初那是要各个柜台都是要有专人位置秩序,还要提前发票才能买的到,根本供应不急。
不光是蓉城如此,就是进城和沪市市场也是如此,可见当初国内的家电行业空虚成什么样子。
虽然杨立民不在,不过马向前很公司高层商议之后,决定开拓苏浙市场和粤省市场,将电风扇、收录机和电吹风,以及台灯等各类商品直接推了出去,而且已经定下了计划,明天五月份之前,要进入豫省市场和东北市场。可以说是三大部门基恩都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杨立民已经查过数据,今年全公司三大部门总营业额,应该可以达到5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亿元销售额,这可是他以前不敢想的,这可是轻工啊。
除了三大部门之外,码头也进展顺利,虽然还达不到盈利,但至少能够正常运营,而且效益也越来越好了,公司的持续性投资已经减少了很多,预计明年山半年就可以收支平衡,吞吐量会极大的
增加。
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时代的宣传手段的落后,宣传跟不上,加上现在的单位大都是国企,有很多人情关系在内,还有一些保护政策,因此,想要改变原本的规矩还是不太容易的,需要时间。
而谢庭海的废品回收公司也进行的不错,回来的机床,经过杨立民这边的改装和维修之后,几百美元的东西转手可以卖出上万美元的价格,那是暴利,而国内用户还赚到了实惠,简直三赢局面,谢家也是赚的盆满钵溢。
西山乡那边的希望工程也很不错,很多学生因为条件改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一年时间直接有11名学生考入了县高中,而全乡的入学率也提高了一倍以上,加上副食基地的建立,那边的人只要是提到爱民轻工和杨立民,那是满脸的感激。
看着这一份份数据和情况汇报,杨立民也是感慨,自己真的改变了不少东西了。
不过,现在已经接近了年代,时间即将进入1986年,他也要好好的考虑一下公司的未来发展了,尤其是作为主业的鞋业,如何能够真正的跨入国际市场。
虽然目前的爱民女鞋在出口方面成绩不错,但那是子啊国内听到的消息,在国外同类产品中,销售额实在太低了,而在国外的柜台上,也就是普通的商品,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品牌问题,没人将来自中国的商品列入高档商品类别。
杨立民需要一个机会。
不过,没等他相出对策来,彭丽忽然气冲冲的打上门了。
“杨立民在哪里?”
杨立民办公室的门一般情况下都是开着的,因此外面的情况他会第一时间听到。他还在思考,就听到外面出来一声熟悉的怒吼声。
“彭阿姨……您这是怎么啦?干嘛这么生气?”杨立民听到是彭丽的声音,顿时吓了一跳,他可得罪不起这位中非亲善大使,立刻就放下东西迎了出去。
“好,你小子在就好!”彭丽气的不轻。
“彭阿姨,你有
事坐下来说,你说谁把您给气成这样,我收拾他!”杨立民连忙道歉。
赵雪一看杨立民都小心赔笑脸,赶紧转身去泡了一杯龙井茶端过来:“阿姨,您喝茶!”
看到杨立民态度好,彭丽才稍微缓和了一点。
“小杨,你这单位是创造了很多效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你也不能为了赚钱不顾员工的身体安全吧?”彭丽怒道。
杨立民一脸闷逼,这是什么情况?
“彭阿姨,您说我不顾员工身体安危?这我可就不太明白了,你能说具体点吗?”杨立民好耐着性子问。
彭丽见他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更生气了,道:“去看看你们的车间,那什么味道,已经浓郁到了什么程度了,那还是人能呆的环境吗?你想大家以后都少活好多年吗?”
杨立民顿时大汗,车间的情况他知道一点,曾今要求付文斌去抓一下,改善一下,增加通风口和加装大功率风扇提高空气流通,不过因为去车间少,具体情况也不知道。
“空气质量超标了?”
“超标?你那是爆表,再严重,就是毒气了!”彭丽气的恨不得打他。
自从上次藏非洲回来后,马向前为了向彭丽表示诚意,就聘请他做了公司医院的名誉院长,因此她是有权利监督车间环境的。
今天正好是这个月的检测日。
彭丽拉着杨立民直接就去了车间。
还么进车间,杨立民已经闻到了刺鼻的气味,虽然不浓,但也已经让人不舒服了,难怪彭丽发飙。
“闻到没有?你看看,里面多少员工在工作,他们这是拿命再换钱!”彭丽直接指着杨立民的鼻子骂,然后将写着检测出来数据的一张纸递到杨立民面前。
最后面写着给出的一个结论:污染严重,不能投产!
“彭阿姨,我立马通知整改。”杨立民一看数据,竟然有害物质超过了标准的三倍。
(本章完)
弄潮 第1023章 环境和钱的博弈
第1023章 环境和钱的博弈
对于彭丽的说法,杨立民也是接受的,他并不是一个为了钱就不顾员工生命安危的人,只是他的确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车间里了,而从回国,他还真的没去过车间呢。//全本小说网,HTTPS://。)//
新进的皮革材料想要做成鞋子还是要经过不少程序处理的,而因为皮革是动物的皮毛制品,自然是有一些味道的,尤其还要加上一些药剂,处理过程中,环境自然就有些不好,现场气味那肯定不是太好闻,就是下了班,可能制服上和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味道。
在那个年代里,能够认识到这种环境的危害的人并不多,但杨立民以及他手的那一群海归们是有这种意识的。
当初康成入职后就跟他谈过这一方面的事情,核心内容就是在展产业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职工的权益。他把这件事上升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让杨立民无可回避。
为了消除车间里的污染,杨立民投入了几十万元,在车间里加装了空气过滤、除尘等设备,已经把污染降至很低的水平了。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低水平,在彭丽的眼里,也仍然是带毒作业,是不可容忍的。
“彭阿姨,您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杨立民问道。
“小杨,你知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员工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的。”彭丽说道。她看过的外文期刊不少,对于国际卫生标准了解很多。
杨立民连连点头:“我当然知道。正因为如此,所以都会真正将皮鞋做好的工厂并不多,而长久的就更加少,彭阿姨,你可不知道,为了单位的效益和现在的高工资,这些必然是要付出的一些代价。”
“人的生命健康难道还比不上这些效益的价值吗?”彭丽瞪着眼训斥道。
杨立民连忙道:“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投入了重金进行治理。你看,流水线上方有专用的通风设备,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吸走,
送到处理装置里进行净化。现在我们这个车间的污染水平,在国内其他同类车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