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00骑兵沿着城墙列好了阵,可是双方谁都没有主动的发动进攻。于是,在好一段时间内,双方只是各自摇晃着手中的兵器,口中高喊着口号在不停地shiwēi。

    渐渐地,这种shiwēi变成了谩骂。双方的每个人都用各自能想到最恶毒的语言问候着对方的亲戚。odé受到了双重的伤害,因为他们都有着相同的亲戚。这惹得两位可汗都是面色铁青。

    两军的军官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连忙小声第提醒部下们,不要对格莱伊这个姓氏进行人身攻击。

    终于的,这种无益的空喊和谩骂让草原上的汉子们厌烦了。毕竟草原民族信奉的是能动手就不动口。

    从伊始兰·格莱伊的队伍中,一骑又一骑的骑士跃阵而出,他们在阵前炫耀着高超的骑术,并向阿克曼一方发出了挑战。

    那海对叶利谢伊和阿儿浑米儿咱说道:“两位大人,他们在邀请我们决斗呢!我愿意去做他们的对手,你们呢?”

    叶利谢伊和阿儿浑米儿咱当然不会示弱,二人不待那海话音落下,便打着马朝前而去。

    那海紧随其后。接着,又有七名骑兵打着马跟随向前。

    他们的人人数刚好和对面一致,都是十人。

    此时天气晴朗,碧空万里。眼见着一场决斗即将爆发,双方的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士兵们纷纷收起了手中的箭支、掐灭了火绳火枪上的火绳,将自己的角色专变成了观众,准备观看血腥的厮杀。

    阿儿浑米儿咱第一个出场了。他摘下了头上戴着的鞑靼盔,扔在了地上——因为沉重的头盔影响了他的视线。

    阿儿浑米儿咱手中的大马士革弯刀挽了一个刀花,然后指向了身穿着如月光般皎洁的银鳞铠甲的乌曾贝伊。

    乌曾贝伊勃然大怒了。他原本意想中的对手是叶利谢伊或者那海,因为这两个人曾经和自己交战过,并且还从自己手中逃脱了。可没想到阿儿浑米儿咱,这个巴耶济德手下的一条狗竟然不分尊卑地向自己挑战了。

    乌曾贝伊挺起骑兵枪夹在腋下,然后将钢盾护在了自己的胸前。他双腿一夹马腹,朝着阿儿浑米尔咱冲了过去。

    阿尔浑米儿咱也一夹马腹,催动着战马迎向了乌曾贝伊。

    两马交错,阿儿浑米儿咱一个裆里藏身躲过了乌曾贝伊刺向自己胸口的骑兵枪。然后他迅速地回身上马,一挥弯刀劈向乌曾贝伊的后背。

    乌曾贝伊及时地用钢盾护住后背挡下了这一击。

    第一个汇合,二人打了一个平手。

    待到双方的战马分了开来,阿儿浑米儿咱对乌曾贝伊说道:“知道吗?我早就想和你较量一下。我的骑术、箭术、刀法样样比你好,可你却个贝伊,而我只能是米儿咱。凭什么?就凭你的血统比我高贵吗?我今天就要砍下你的头颅看看,你的血和我的有什么不一样。”

    这一番的挑衅让乌曾贝伊勃然大怒。乌曾贝伊将骑兵枪用力地扔在了地上。然后,他同样拔出了弯刀。

    “阿儿浑!受死吧!”乌曾贝伊高喊道。

    乌曾贝伊催动战马朝着阿儿浑米儿咱冲了过去。不意的,战马在高速冲锋中踩到了地上一块凸起的石子。

    战马马失前蹄,将乌曾贝伊摔下了马。

    这一番变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名出战的克里米亚小头领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急急地打马便想去救乌曾贝伊。

    可一支箭矢射中了小头领的左眼,这一箭的力道之大,使得直chātā的脑部深达半支箭杆。这名留着山羊胡的小头目一扬头,双手一撒,当即从马上摔了下来一命呜呼了。

    射出这一箭的便是那海。那海收起了复合弓贴在腿上:“草原的规矩,决斗时谁都不可用插手。”

    对面的骑士慑于那海的箭术和草原的规矩,都停在那里不敢动了。

    此时阿儿浑米儿咱也反应了过来,他怎么会放过如此大好的机会。阿儿浑米儿咱催马上前,弯刀斜指贴着地面便向乌曾贝伊冲去。

    摔倒在地的乌曾贝伊好不容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他被摔的模糊的眼睛看见阿儿浑米儿咱朝自己冲来,连忙像掷铁饼一般将手中的钢盾投了出去。

    高速旋转飞行的钢盾击中了战马的脖子,阿儿浑米儿咱的坐骑吃痛之下,也将阿儿浑米尔咱从马上摔了下来。

    于是的,没有了马的贝伊和同样没有了马的米儿咱便在步战厮杀了起来。

    二人同样使用着大马士革工匠锻造的锋利无比的弯刀。由于阿儿浑米儿咱没有戴头盔,所以乌曾贝伊的每一刀都朝着阿儿浑的脑袋上招呼。每一次的弯刀相交,都劈砍出一道道的火光。

    几次的劈砍后,乌曾贝伊见阿儿浑只顾着格挡,他使了一个虚招,在阿儿浑米尔咱再一次举刀格挡的时候,乌曾贝伊一把抓住了阿儿浑握刀的手,然后一扭,将阿儿浑米尔咱的手腕扭了个脱臼。

    阿儿浑米儿咱吃痛之下,弯刀掉在了地上。乌曾贝伊举刀便朝着阿儿浑的脖子砍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阿儿浑米儿咱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乌曾贝伊砍过来的手,他的头狠狠地撞在了乌曾贝伊的鼻梁上。

    乌曾贝伊瞬间退出去两三步,他的脸上满是血,鼻梁也歪了,弯刀也掉在了地上。

    阿儿浑米儿趁胜追击。他挥舞着没有手上的手击向乌曾贝伊的脸颊,却被乌曾贝伊用手腕挡住了。而阿儿浑米儿咱的腰,也被乌曾贝伊一把抱住摔在了地上。

    二人用地面技缠在了一起,如同八爪鱼一般。

    眼见着二人都用上了如此不体面的打法,而且再打下去只能是平局或者同归于尽,双方连忙各派出了两个人,将二人分了开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阿克曼攻防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两位可汗军队间的第一场较量竟然以平局而告终,这非但对战的乌曾贝伊和阿儿浑米儿咱怒目而视、怒火冲天,两位格莱伊家族的可汗也无法满意。(全本小说网,https://。)

    伊始兰·格莱伊摘下了自己的头盔高高举起,对着场下的剩余八名勇士大声说道:“下一场谁要是赢了,我就把我的头盔赏赐给他。”

    可汗的武士看着那顶价值连城的头盔,呼吸都不禁急促了起来。这对他们来说,不禁是财富,也是荣誉。

    眼见自己的弟弟拿出了战利品鼓舞士气,muhǎnmodé·格莱伊当然也不甘示弱。他摘下了腰间那把镶满了宝石、片刻不离的大马士革弯刀,高声对城下的叶利谢伊等人喊道:“赢得比赛者,我将亲手为他将这把宝刀佩带上去。”

    城下的三百勇士同时发出了一声欢呼,那惊人的声势惊得对面的战马都不自觉的后退了一步。

    叶利谢伊回头扭头看向那海。

    “那海,我的鞑靼兄弟。下一场你上。”

    那海没想到叶利谢伊会将获得荣誉和可汗垂青的机会让给自己。这位草原汉子感激地看了叶利谢伊一眼,然后右手握拳击在左胸口,向叶利谢伊郑重地敬了一礼。

    那海打马向前了一步。

    眼见先出战的是那海,同muhǎnmodé·格莱伊等人一同站在城头的克里斯蒂娜默默地点了点头。

    克里斯蒂娜赞赏于彻辰佣兵团里的这些军官越来越成熟了。叶利谢伊没有因为些许的蝇头小利而抢部下的功劳,反而主动地将机会让给了那海,这不仅收获了那海的忠诚和感激,更笼络了加入muhǎnmodé·格莱伊麾下的这些草原匪帮。

    那海将复合弓握在手中,然后举过马头,用手指轻轻地弹了弹。这一举动的意味很明显,那就是要对面也派一个善射的家伙和自己较量一番。

    对面的八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那海的箭术在刚才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要想胜过这样的对手,不是每个人都有把握的。

    “我来!”

    一名面庞黝黑、头发梳成几根辫子披在脑袋两侧的勇士骑马走了出来。

    “阿伊雅。”那名勇士自报了姓名,并也将自己的弓举过了马头。

    一名好的神射手必然会是一位识弓者。那海看了一眼对手的武器,便知道了双方的优长。

    那海和阿伊雅用的都是复合弓。复合弓是用木头或竹芯做的,两侧是硬质弓稍,手柄部分加厚,内有额外的木材或骨质材料增加硬度。动物角被牢牢地粘在了弓腹部,而动物的筋腱则被粘在弓背。当弓臂弯曲时,内部的角被压缩,而外部的肌腱则被拉伸,这样就形成了潜在的动能。这两种材料都比木头更有韧性,因此其所储存的能量比其他木材的要多。而不同的是,那海的鞑靼复合弓有着长而硬的弓稍,这种造型虽然会影响箭的加速度,但却可以储蓄更多的动能,射出更加强劲的箭;而阿伊雅的土耳其复合弓则弓稍较短,在相同拉重、拉距下,其蓄能不如长而硬的弓梢,所以土耳其弓更适合发射高速轻箭,射程更远并且箭的初速更快。

    既然是比试箭术,双方自然而然地拉开了距离。瞬间的,两匹马便跑出了三百步的距离。

    阿伊雅一扭缰绳将马头旋转了过来。他见那海跑出了如此远的距离,不禁暗自高兴。

    和那海一样,阿伊雅也是伊始兰·格莱伊这边赫赫有名的神射手。他一见那海的鞑靼复合弓便清楚此弓利于近战而不利于远战,现在那海跑出如此远的距离,正是以其短攻己长了。

    阿伊雅搭箭上弓,然后将土耳其弓拉了个满月。土耳其弓的中心有一处凹槽,是一种特殊的防“透支”装置。有了它,射手能使拉弓时将箭引到最极限的位置同时又不脱离弓柄,从而赋予短而轻的箭同等效果的初始加速度,而这项技术曾帮助奥斯曼人射出破纪录的846米超远距离只听一声弓弦的响声,羽箭如同流星一般地飞向了那海。

    那海不躲不避,如同木头人般矗立在那里。羽箭落在了那海的胸口,叶利谢伊差点从马上站起来。

    在阿伊雅的眼中,那一箭射中了那海,可那海却屹立在马上不倒。

    误以为是没有射中那海要害的阿伊雅又朝他连发了两箭,可那两箭却同样没有任何的效果。

    阿伊雅大骇。他怀疑自己的对手是否是得到了魔鬼的庇佑。

    这时,一名阿伊雅的同伴朝他高喊道:“阿伊雅,这家伙长袍的内里还穿着铠甲。”

    阿伊雅明白了,真正保护那海在自己的三箭之下安然无恙的是什么——不是魔鬼也不是zhēnzhu而是钢制的铠甲。

    是的,土耳其弓是射程更远并且箭的初速更快,可在如此远的距离,箭的力道已经大减,这样的箭或许还能杀伤没有防护的人,可对穿着铠甲的人就无能为力了。

    想明白这一点,阿伊雅一夹马腹,朝着那海冲了过去。

    那海眼见阿伊雅冲了过来,他一折射穿后挂在长袍上的羽箭,然后在搭弓上箭的同时,也双腿一夹马腹,朝着阿伊雅冲了过去。

    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上,阿伊雅又射出了三支连珠箭,可是羽箭只是在那海的铠甲上发出铿锵的声响,然后便如同发完徒劳的叹息般,坠落在了地上。

    那海引弓不发,直等着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阿伊雅转变了目标,他将羽箭对准了那海的战马。

    几乎是同时,那海和阿伊雅松开了弓弦。

    羽箭和重箭划破空气,如同两道白练般飞向对方。

    阿伊雅的羽箭射中了那海的坐骑的马脖子,而那海的重箭则击中了阿伊雅的面门。

    阿伊雅从马上倒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那海跳下马。他先是安抚了受伤的坐骑,然后走到了已成了一具尸体的阿伊雅面前,捡起了他的土耳其弓和箭袋。

    “好弓!”那海赞道。

    这的确是一把好弓。工匠在制作这把弓箭时,使用了金色的水牛角,弓心是被金丝线紧密缠裹的木头,外面还有一层被漆成黑金的皮革。

    而现在,它成了那海的战利品。

 第四百七十二章阿克曼攻防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那海将这套土耳其弓的套装作为战利品收归己有,然后他牵着受伤的战马回到了己方的阵营。(全本小说网,https://。)

    不多时,一名克里米亚小头领捧着muhǎnmodé·格莱伊作为胜利者赏赐的大马士革弯刀来到了那海的面前。那海红光满面地接过了宝刀,并向城头深深地施了一礼。

    这一番景象当然又惹得众人一阵的欢呼。而在伊始兰·格莱伊这边,阿伊雅的战败和身死让伊始兰·格莱伊对那海恨的是咬牙切齿。他发誓,在攻下阿克曼后,一定要让那海尝尝这个世界上最为残酷的刑罚,也好让世人知道,反抗他伊始兰·格莱伊是什么样的下场。

    这个时候,在场上伊始兰·格莱伊一方还有7个人,他们不再一人接着一人上了,从7个人中一齐出来了6个人,准备和叶利谢伊等人来一场团战。

    阿克曼一方liánzhàn连捷,当然不会怯弱。按照规矩,叶利谢伊也派出了6名骑士迎战。

    于是的,十二匹马、十二个人在战场上捉对厮杀了起来。

    这十二个人中,率先获得战果的是哈撒儿。这位匪帮出身的勇士见那海射死阿伊雅,获得了可汗赐予的宝刀,早就心痒万分了。伤口还未痊愈的他挥舞着一柄带尖刺的长锤,在战场上勇不可当。只三下,就将长锤狠狠地砸在了他对手的尖盔上。这一下的重击是如此的凶猛、力道是如此的大,那受害者即便头上戴着由大马士革工匠精心制作的头盔也没救得自己的性命。那以丝绸作为内衬的尖盔应声碎裂,长锤上的尖刺深深地刺入了受害者的颅骨中,以至于哈撒儿一时竟然拔不出来。他用力地拔了三下,才收回了自己的武器。

    而其他人的命运在战斗中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伊始兰·格莱伊这边是处于劣势的,搏杀过去了十分分钟,伊始兰·格莱伊的人已经倒下去了4个,而阿克曼这边,只倒下去3个。

    “哈依姆,你还在等什么!”伊始兰·格莱伊狠狠地看着己方唯一一名没有加入到战团中的骑士的背影,眼睛仿佛要喷出火一般。

    或许是感受到了身后伊始兰·格莱伊可汗的怒火,那名名叫哈依姆的骑士动了。

    显然的,这名名叫哈依姆的战士在克里米亚汗国中是极其出名的。他一动,伊始兰·格莱伊的阵营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而站在阿克曼城头的muhǎnmodé·格莱伊和巴耶济德等人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竟然是哈依姆。”巴耶济德汗惊呼道。

    “哈依姆?这个人很出名吗?”

    听到巴耶济德汗的惊呼声,克里斯蒂娜不解地问道。

    这个问题,还是muhǎnmodé·格莱伊做了回答。

    “克里斯副团长,哈依姆是我们汗国的第一刀客。他的刀法举世无双,曾经一个人单枪匹马杀死了七名沙皇俄国的波耶骑兵。据说他还去过波斯,在波斯草原上和狮子、猛虎徒手肉搏。”

    一听是如此武技高超的骑士,克里斯蒂娜不禁也担心了起来。她聚精会神地看着城下的战斗。

    果不其然,哈依姆一出场便先声夺人。风将他身后那带着风帽的披风在背后高高的扬起,犹如猛禽的一双翅膀一般。他冲向了两名阿克曼一方的骑士,那两名骑士已从敌方士兵的呼喊声中知道了来者是谁,他们竟然吓得魂飞魄散,早已没有了刚才和对手搏杀时展现出的勇气,准备朝着后方逃去。

    可哈依姆的马好过二人不可以道里计,只一个呼吸便追到了二人的身后。哈依姆那隐藏在鞑靼盔的巨大护鼻后面的那双狂野的眼睛闪闪发亮,他的弯刀划过一道新月般的光芒,那两名正在逃跑的骑士便身首异处了。

    哈依姆勒紧了缰绳停住了战马。他一挥弯刀,弯道上的血珠纷纷落下。

    一刀两命,伊始兰·格莱伊一方的劣势瞬间就被掰了回来。

    而这,只是因为一个人——哈依姆。

    那海见状,举起了刚刚缴获的土耳其弓。他对准了哈依姆,一连射出了三箭。

    那哈依姆听得弓弦响动,他用弯刀格挡下了两支箭。第三支箭射中了哈依姆,可却被他身上制作精良的小金属板链甲挡了下来。

    哈撒儿见那海的弓箭没有伤到哈依姆,他怒目圆瞪,听着长锤便杀向哈依姆。他可不管对手是不是什么汗国的第一刀客呢。

    哈撒儿的长锤借着马力直直地砸向哈依姆的头顶,而哈依姆只是用弯刀朝着哈撒儿的长锤的杆那么的一划,外头包有铁皮的长锤便一刀两断了。

    哈撒儿感到手头一轻。他一看自己的武器,却只有长锤的杆还在自己的手里了。

    哈撒儿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手,一时愣了身。

    哈依姆不会给对手愣神的时间,他的弯刀削断了哈撒儿的长锤,然后一个变招,弯刀的刀锋翻转,又朝着哈撒儿的胸口划了过去。

    “哈撒儿,让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哈撒儿身后的一声大喝惊醒了哈撒儿,也救了他的性命。

    哈撒儿听到这一声大喝,又看到哈依姆那挥动的手臂,他猛地朝身后躺去,将身子紧贴在马背上避过了哈依姆的致命一击。

    而哈依姆一刀未能杀死哈撒儿,他也做出了和哈撒儿一样的动作。因为哈依姆的瞳孔中,一样武器在不断地放大。

    叶利谢伊挺直这骑枪从哈撒儿的马旁穿过,枪尖几乎触碰到了哈依姆的头盔,可还是被哈依姆避了过去。

    直到叶利谢伊的战马从哈依姆的身边过去跑出了一二十米远,哈依姆才从马鞍上挺直了身子。刚才的那一下,饶是哈依姆武艺gāoqiáng也着实出了一身冷汗。毕竟“骑枪之下、众生平等”这话可不是说说的。

    这接下来,叶利谢伊、那海、哈撒儿三人走马灯似地绕着哈依姆展开了厮杀。哈撒儿扔掉了只剩下杆的长锤,转而换上了一把沉重的弯刀。这把弯刀粗制滥造却胜在势大力沉,哈依姆的弯刀再也不能像削长锤那样将弯刀一刀两断了;叶利谢伊则不时地挺枪冲锋,逼得哈依姆不得不在招架哈撒儿的弯刀之余,时刻要注意闪避,避开叶利谢伊的枪尖;而那海则在wàiwéi用新缴获的土耳其弓远距离地直射哈依姆,虽然哈依姆有精良的铠甲护身,可那海专挑哈依姆的面部、四肢和战马下手,使得哈依姆更加的左支右绌,应接不暇。

    如此又战了七八个回合,哈依姆终于抵挡不住了。他一个虚招诱使哈撒儿回刀格挡,然后双腿用力一夹马腹,从刺斜里逃回了本阵中。

    而伊始兰·格莱伊一方另一名仅剩的骑士也打马撤了回去。

    虽然哈依姆落败了,可是丝毫没有人认为他是技不如人。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哈依姆一个人独自力战了叶利谢伊、那海、哈撒儿等三人的车轮战,并且毫发无伤。

    所以,当哈依姆回到伊始兰·格莱伊的驾前并跪倒在地向可汗请罪的时候,伊始兰格莱伊非但没有怪责他,反而将自己的头盔戴在了哈依姆的头顶。

    “起来吧,我的英雄。你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伊始兰·格莱伊如此对哈依姆说道。

    这话使得哈依姆感动不已。他动情地说道:“汗,金盔银盔也不如您的头盔来的珍贵,哈依姆永远是你最忠诚的仆人。”

    而在阿克曼的城头,muhǎnmodé·格莱伊也对巴耶济德汗喟叹道:“如果哈依姆是我的勇士,我会全心全意地信任他,并且一定会将最肥美的水草地赏赐给他。”

    这一刻,两位互为生死对手的格莱伊的心,似乎在了一起。

    巴耶济德汗刚想说一句附和的话,这边的卡尔松却煞了风景。

    只听卡尔松说道:“我真不明白,叶利谢伊干嘛不yongshouqiāng对付那个家伙?就算他的盔甲再精良,也挡不住阻击枪吧。”

    这话一出,muhǎnmodé·格莱伊和巴耶济德汗的脸色一齐不好看了。

    二人同时想道的是:是啊,自从有了火枪和火炮,他们游牧民族赖以征服四方的骑射和武勇便那么的式微了。哪怕是哈依姆这样的武艺超群勇士,一个拿着最低劣的手制火器的人,也可能要夺走他的性命。

    的确,日益成熟的火器时代已经慢慢抛弃了世界上所有的草原民族。在沙皇俄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早已覆灭,而为了对抗来去如风的克里米亚鞑靼骑兵,俄国人的众多城市都修建了坚固的城防工事,并且凭借每一个城市多则数十门少则七八门不等的火炮,将鞑靼骑兵拒之门外。即便在野外,沙皇俄国的军队依靠着火枪和火炮以及适量的波耶骑兵、乌克兰人依仗这车阵,也让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奴隶生意的成本越来越高。

    而在鞑靼人的故乡——蒙古高原,所有的蒙古部落都已经或即将臣服于装备有火枪和红衣大炮的博格达汗。

    眼见着卡尔松那尴尬的大实话让muhǎnmodé·格莱伊以及巴耶济德汗面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