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之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雪山上零下几十度的温度,棉衣并不抗寒,不过没有人畏惧,他们坚信,自己可以翻过去,革命一定能胜利!
这是一种钢铁般的信念!
吃了早饭,每人只携带了一点干粮,便开始翻山,雪山上晚上的温度更低,想要翻过去,必须得是白天!
队伍最前方,王道明穿着一身发白的麻衣,胳膊上缠着不少绷带,李红星穿着一件军大衣,背后背着一块黑色的雨布,聊胜于无,朱天华身上也缠着不少绷带,穿着一身灰色的军装。
这些日子,王道明一行人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几场大小规模的战斗,他们身上的伤,是在打破白色同盟军三道封锁线时,被弹片击伤的。
像这种大规模的战斗,两边开火,个人的武功,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就算是以王道明以及朱天华的武功,在战场上,也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他们虽然身体与心灵都敏锐到了极点,秋风未动蝉先觉,可以提前预感到危险,但战场之中枪林弹雨,危险无处不在,这种敏锐的感应力,并没有太大用处。
以他们的武功,也只能尽量躲过一些致命的伤害,而不可能不受半点损伤。
不过,他们的生命力何其强大,这点伤势根本算不得什么,虽然是缠着绷带,但他们的伤势,其实已经好了大半,并不威胁到生命。
“好大的雪!”
行走在冰雪铸就的小道上,朱天华突然伸手接住了一片雪花,原来是下起了大雪。
“自古以来,成事都是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现在才是第一座雪山,下点雪还没什么,要是翻越后面的雪山,也是接连下雪,事情就遭了!”
看着沸沸扬扬的雪花,李红星眼中流露出一缕忧色。
他也不是神仙,可以算准一切,从古至今,行军打仗,天时都很关键,这个时代,不同后世,有上天入海,牵云降雨,拨云见日的科技手段,许多事情都要看天时。
“大风呼啸,云雨北迁,这应当是川区雪山之上最后一场雪,接下来十几日,应当都是晴天!”突然王道明睁开了眼,言语淡淡,但又充满说服力。
原来,刚才王道明一直都闭着眼,并没凭借着眼睛看路,而是靠着心灵感应红尘万象。
到了王道明这个境界,用心看到的世界,其实比眼睛看到的更清晰,也更加真实,可以看到许多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心如明镜悬挂,映照乾坤,方才王道明就是在以心灵,感应着这苍茫乾坤,天人变化,企图穷究天人变化。
六万大军行于山中,意如钢铁,九死不悔,这种信念,汇聚于一处,虽然眼不可见,但若以心感应,却是一番星火汇聚,以火革天之景,原本曾经要恐怖十倍百倍!
这是一种打磨,也是一种洗练,苦难,让这八万大军的心灵,绽放出了最纯粹,也最炽热的光芒!
李红星闻言却是一愣,道:“你现在究竟把武功练到了什么境界,竟然可以预测到未来十几天的天象变化?!”
李红星也会风水相术,造诣极高,但山中地势复杂,地气贯通,暗流汹涌,就算是以他的造诣,在此地也难以预测未来天象如何变化。
所谓山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就是这个道理,前一刻可能还是大日当空,但下一瞬便是大雨倾盆。
王道明道:“孔子有言,五十知天命,我现在心灵通达天地,可感四方鬼神,这个境界可以称之为知天命。只可惜,我终究还是没能到知旦夕祸福的地步,要不然,我现在就能去南区,打死古中正!”
第八十一章 至诚之道
从去年十一月上旬与朱天华交手,到如今进入雪山,已经有快五个月的功夫,这五个月的功夫,王道明也没有闲着,几乎时刻都是神思飞出,演练种种武学。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内化周天大窍,颠倒阴阳,勾动五行,修正三九玄功的行功路线,并试图将元魔传承里,一些武功的精要融入其中。
五个月前,王道明最后震飞朱天华,还要强行使用三九玄功第二转的功夫,逆转气血,爆发潜能。
当时王道明三九玄功的二转路线还有瑕疵,并未贯通,他是强行接引气血,每一次爆发,都对身体都很大的伤害,不能多用。
而现在,王道明却是彻底创出了三九玄功二转的功夫,其中还融合了,这个世界金钟罩、铁布衫、易经、洗髓、童子功、钓蟾劲等诸多的佛道武功,这些武功都是王道明从朱天华身上学来的。
朱天华练的就是少林拳法,精通种种武功,本身就堪称是一本活着的武功秘籍,王道明虽然有联邦几万年来的武学结晶,但到底是人体结构不同,共通的只有道理,从朱天华身上学来的佛道武功,虽然只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却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最符合此界人体结构的武学。
王道明将二者结合,顿时洞彻了诸多穴窍的妙用,不但完成了三九玄功二转的路线,还修正了一转的路线,使得自己的体能又增长了一大截,已然趋近于先天道体。
如今王道明骨骼晶莹如玉,骨髓赤红如血,时时刻刻都在制造新鲜的血液,替换陈旧的血液,体内没有半点杂质,内气纯净,皮肤柔嫩细腻,好似赤子婴儿。
这已经是先天道体的气象,已经几近此界生命进化的,术有尽,道无穷,但此界元气不存,超凡不生,肉身蜕变成先天道体,已经是极限,想要再进一步,除非能够引动太虚宇宙之中无穷无尽的浩瀚能量,洗礼自身,否则,根本不可能打破生命的枷锁。
心灵强大,到底还是不能无中生有,需要藉由外力,而此界,恰恰缺少可以被人体利用的外力!
不只是肉身,变化更大的还是王道明的心灵,接连的大战,枪林弹雨之中,王道明时刻都在生死的边缘徘徊,立于绝境,王道明一次次向死而生,意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大,已然有种不朽的气机,这种变化是惊人的,让王道明随时都可能修出极境。
而王道明每到一地,都以心灵感应天地时空,把握天人印记,追寻天人合一的奥妙,也让王道明对于道境的体悟,早就超过了修出道境的范畴。
只不过,因为两个境界共存,反而影响了王道明的突破,在加上王道明试图两个境界同时成就,这无疑让这个过程困难了百倍。
但随着对极境、道境理解的加深,王道明的意念却是已经开始向着极道意念转化,心镜越发澄澈明亮,仿佛可以映照大千世界,心灵也越发强大敏锐,直到如今,甚至可以通达天人,感四方鬼神!
这些日子,王道明也研究了一遍联邦的武道体系,知道自己这种通达天人,感四方鬼神的异能,其实是见神境界,识神凝聚之后自带先天异能的弱化版。
王道明将之称为知天命,若是按照这个世界佛家的说法,这是第八识,名曰阿赖耶识。
佛家有九识,眼、耳、鼻、舌、身,是五识,第六识是意,是超越五识之上,对于物体的抽象认知。
是对于前五识所收集信息的升华!
一般武功练到明劲上乘境界之后,体能劲力整合,五感敏锐之后,就会升华出意识,就算是闭着眼,也能模糊的感应到四周的情况。
而第七识,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看世界,是超越五感之上的一种感知,是以心来看世界,这种境界,或是明神上乘境界,或是勘破生死的丹道,都能具备这种异能。
而第八识,就是王道明现在的境界,这本是识神凝聚,可以被动的接收处理天地之间的种种信息,亦能与自己肉身进行深层次的信息交流,见得诸天身神。
不过王道明这个第八识,只是弱化版,而在第八识之上,还有第九识,这一识,可以超越时空,一念可知过去未来种种。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佛门的人最爱吹水,什么东西都可以吹的天花乱坠,但也的确有几分道理,第九识生出,先天元神显化,沟通天地,可知旦夕祸福。
王道明倒是知道,在联邦武道初创之际,有人在胎息境界,先激活了先天元神,而后元神显化,再凝聚后天识神,跨入虚道境界。
甚至还有鬼才,在胎息境界,便达到了通达天地可感鬼神,知旦夕祸福的境界,并凭此修出了虚道种子。
当时那批人,都是于无路之中开路,能拥有这种成就,也不足为奇。
王道明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自己若能同成极道二境,定然会在极道二境成就的刹那,觉醒一部分先天元神。
他的先天元神,在传承元魔传承时,其实就显化过一次,只不过后来又陷入了沉睡,况且,极道二境同时成就,并不比修出虚道种子容易,这将会使得王道明的意志再次蜕变,足以激活一部分先天元神!
“知旦夕祸福,这在儒家中也称之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这种境界,千古少有,就连当年的孔圣,也未必修成,想不到,你的武功竟然已经接近这一步!”朱天华感慨,言语之中也有些震撼,这种境界,亦是他所求,但他却是连通达天地,感四方鬼神的境界都没达到,又遑论至诚之道。
王道明摆手:“一线之差便是天堑,这个世界上,现在或许只有楚舜华一个,达到了至诚之道的境界,当然他也可能是见神的境界,比起楚舜华,我应该还差一些!”
王道明要在突破后再去南区杀古中正,便是因为楚舜华,滴水穿石这种武功,已经不是丹道高手可以使出来的。
对于这个素未逢面的敌人,王道明没有半点看轻,武功到了王道明这一步,已经参悟出了些许时运命数的道理,天有天运,人有人运,而有时候天人相合,时运汇聚,便会诞生出所谓的主角。
这个时代,人道起伏,时运聚散,千变万化,亦使得天道变化,气运汇聚,更是诞生了不知到多少主角!
ps:照例求推荐票!有书单的同学可以帮忙把本书加入书单,感激不尽!
第八十二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风雪,没下多久便停了,但温度依旧在降低,王道明倒是不觉寒冷,他的武功早就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但普通的赤色同盟军,却是有些赖不住了,就算有黄酒和辣椒的帮助,还是冻得手脚彻底失去了知觉。(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他们不敢停下,在这里停下休息,就是等死,一旦坐下去,就再也不可能站起来,待到中午时分,雪山翻过一半,已经有一千多个战士,永远的埋葬在了雪上里。
但他们依旧不能停下,背后有敌人围追堵截,前方还有苍茫的一片白,如果不能在天黑之前下去,待到晚上温度更低,只怕都要冻死在山上。
大队伍继续前进,王道明在这个过程中,时刻都以心灵感应着人心变化,艰苦的环境,不但没有让这六万战士气磊,反而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人定胜天!
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危机时刻,就算是八旬老太也能爆发出举起卡车的力量,这是信念的力量,心灵本就无比玄妙,而强大的意志,更是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
王道明感应着,那冥冥之中,仿佛可以焚尽星空的强大信念,心中亦是涌现出一种感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艰苦危难之中,有人麻木不仁,有人轻言放弃,但也有一批人,却是愿意为了一丝希望,一份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六万人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连成了一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
这一刻,王道明的意念,与这六万人的意念产生了共鸣,就连本身的精气神,亦是发生了些许转变,一股人定胜天的味道,凸显!
王道明心中最初的感动,本就是于生死之间,徒步翻阅珠穆朗玛峰,战胜自然,战胜自己之后生出的人定胜天的信念。
这也是王道明的精神内核!
但他那一个人的人定胜天,不过是一个人的感动,而如今此地六万人万众一心,心藏不灭火,却是众生的感动,这是我相,与众生相的区别,王道明顿时明白了。
华夏危亡星火起,沸反盈天永不熄!
人有千百念头,但却因一个目标,拥有了同样的特质,求同存异,以一为本,这便是众生相的关键。
原本神秘的虚道三境,这一刻,在王道明面前,揭开神秘的一角。
王道明这一刻,也明白了自己整合一身杂乱神意的关键,那便是人定胜天的信念,这种信念,归根结底,也就两个字,不屈!
以此为核心,去芜存菁,驾驭生死造化,万道万法,才是正确的道路,要不然,最后只会融合出一团混混沌沌的四不像,看似浩大恢弘,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王道明的一身,便是因不屈而起,这两个字,贯穿了他的一生,以此为根本,王道明看到了前进的道路!
翻天印翻天覆地,可以因不屈而翻;开天印开天辟地,亦可以因不屈而开;诸天生死轮,轮转生死,镇压诸天,亦可以因不屈而存……
待到天色擦黑,六万人的大队伍,终于翻越了第一座雪山,而后面,还有更大的考验等待着他们。
夜晚,篝火闪烁,许多战士都坐在篝火旁烤火,这一路,有人死,有人伤,但没有人想过放弃,他们的脸庞虽然疲惫,但目光却极其明亮,倒映着篝火,仿佛可以将漆黑的天穹点燃。
左右无人之处,李红星和王道明相对而坐,李红星低声道:“白日里,你说只要你突破到旦夕祸福的境界,就能杀死古中正,我这里有一个法门,或许可以帮你突破这一关卡!”
李红星说这一番话,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但为了革命能够成功,他还是说了出来。
王道明摇头:“你的法门对我无用,虽然你没说,但我能看的出来,你走的是聚众之力的道路,类似道门里的香火神道,以众生意念,炼金身。”
“我走的道路和你截然不同,我走的是武道,不假于外路子,众生的意念,反而会污秽我的意志!”
李红星闻言,脸色直接变了,这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大的秘密,但不想竟然被王道明一语道破。
“不过我有些好奇,你所修法门的来历,西方天主教,倒是有类似的法门,但却根本不能与你修行的法门相比,这种法门,不像是人间能有!”王道明说话的时候,抬首望天,风雪过后天气已经,晴朗,可见满天繁星。
李红星道:“我也不瞒你,这其实是孙先生的传承,孙先生死前曾经去了一趟韶山,化名山中老人,将一身所学,尽数传授给了我!”
“这个法门名曰铸天庭,若是练到极处,可以炼出不朽元神,万古不朽,孙先生说这是大明弘光帝留下的东西,就如你所言,的确不属于人间!”
王道明闻言,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门传说之中,神道之路有秩序法网,可以赏罚善恶,铸天庭里,有没有此种法门?!”
王道明现在怀疑,大明的弘光帝,有很大可能,是如他一般踏着轮回转世的存在,只不过,弘光帝转世之后,最后却还是死在了这个世界,他的传承也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三百年前的历史偏转,就可以理解了。
李红星摇头:“铸天庭里只有炼不朽元神的法门,孙天行结合道门传说,怀疑铸天庭只是残篇!”
“我所修炼的法门是经过孙先生修改后的法门,可以凝聚赤色大运,万千心念,只取一分,听闻最原本的经文,却是海纳百川,不是凡人可以驾驭!”
大队伍继续前进,雪山一座接着一座,有人倒下,就地埋在雪中,活着的人继续前进。
这是人世间最艰难的一场跋涉,缺衣少食,严寒逼迫,时刻伴随着死亡牺牲,但没翻过一座雪山,所有人心中的火都越发的炽烈,信念也越加坚定,这是一场六万人的苦行,也是一场六万人心灵的共同蜕变。
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李红星,在王道明的感应之中,但翻越最后一座雪山后李红星已经化作一轮赤色的太阳,绽放着无量光,普照九天十地,万亿微尘。
终于,在六月上旬,大部队翻过了雪山,进入了草地,走到这里,六万人已经减员到了五万人,几座雪山,葬送了足足一万的生命,他们都有妻女,有家人,但现在他们却永远都埋在了这里。
没有人悲伤,因为来不及悲伤,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第八十三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草地的路,虽然不像雪山一般,天寒地冻,时刻侵蚀着人的生命,但暗地里,却是暗藏杀机。全本小说网,HTTPS://。m;
而且,经过雪山的艰难跋涉,很多战士其实早已体能透支,草地里泥泞道路带来的困难,甚至比雪山还要大。
有些地方,看似是草地,实际上一脚踏上去,却是一个泥潭,让人直接深陷进去,越是挣扎陷的越深。
再加上草原里,气温燥热,细菌滋生,许多战士身上都有冻伤,有不少战士,甚至冻掉了几个脚趾,这种环境,无疑是让他们的伤口更容易感染。
在这种条件下,草地的路有多难走,可想而知!
一路艰难跋涉,直到七月中旬,大部队才走出了草地,而人数也从五万,减员到了四万五。
王道明以往只在书中见到过这段岁月,只有臆想,当他如今亲身经历,才知这一路的艰难。
在各种劣势之下完成这一次转移,全程接近两万五千里,超越人类极限,可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而他们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批人!
革命并非是一个人的革命,而是一群人,全天下人的革命,王道明只是一个引导者,若是革命能胜利,也并非一个人两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参与革命的人的功劳。
待到走出草地,王道明的气息越发深不可测,没人知道,王道明这一路,究竟完成了何等蜕变。
虽然极境与道境还是无法成就,但这一路跋涉,所生出的感悟,却是化作了王道明的底蕴,王道明知道,只要自己修出境界,便是成既圆满,根本无需如联邦的潜龙榜第二莫成空那般,花费数年时间打磨。
一群人,心中燃起不灭火,跋涉两万五千里,这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王道明能有这般成就,也无法复制!
王道明现在,只差一个机缘,或者说只差一个念头,一分灵感,让他抓住极道二境的平衡,便能真正修成这两个境界。
到了这个时候,王道明也明白了极道而境,为什么修成一个便能同阶无敌,因为这是源于意念的变化,若成极境可修出极境意念,道境可成道境意念,而若两道同成,便是……极道意念!
王道明现在也不知道极道意念究竟代表着什么,但从六代元魔的慎重来看,肯定不简单!
而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王道明的三九玄功第三转,也已经创出了雏形,定下了最基础的三十六个穴窍,但到了这个时候,王道明的智慧却是穷尽了。
三九玄功卡在了这里,王道明也不急,以他现在的境界,能创造到这一步,已经是他的极限,想要创出后面的法门,需要他本身立于更高的层次,否则终究只是臆想,很难有所成效。
出了草地,大部队改向西前进,准备前往陕区,在那里与第二军会师,并就地建立革命根据地。
但这时,古中正却是看透了赤色同盟军的动向,先是派人于黄河以西,驻扎三万军队,欲要截断赤色同盟军前路,后方派遣十万白色同盟会围剿,势要一劳永逸!
但李红星却是猜到了古中正的应变,突然改向北方行军,直接躲过了白色同盟军的围剿,并试图走湖区横渡长江,再到陕区。
一路上,由王道明、朱天华带队,带领五千军队,轻车简行,一路连破湖区十三城,并将之解放,为大部队行军开辟出了一条通路。
不过,湖区十三城,却有三座是空城,这些年,湖区大旱,民不聊生,有能力走的,都已经走了个干净,只剩下一些走不了的老弱病残。
至于白色同盟会,如今只想着剿灭赤色同盟会,哪有心思管普通老百姓的死活,在那些大商人、大地主眼力,普通人不过是可以仍由奴役的猪狗罢了,根本算不上人,值不得他们花钱花粮救援。
余城,原本是一座繁华的小城,十里八乡,都来这里赶集,但自从三年前大旱,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王道明率领部队赶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多少人烟,而年轻人,更是一个都没有,只有几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和小孩。
余城里,王道明在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和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姑娘身上轻轻的揉捏了几下,这一对饿晕在路边的祖孙顿时清醒了过来。
王道明见祖孙醒来,拿过两碗稀粥递到二人手上,并出言问道:“老丈,你们有多久没吃过肉食了!”
老丈喝了一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