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胞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上!”
“好!”
就这样,少华和黄师傅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酒,吃着菜,喝得十分尽兴,喝得十分畅快,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通通遗忘了。
“少强,你真是了不起……不仅同时干两份工作,还答应和我们一起抚养晓慧……你这个年龄,真是不简单啊!”
两人喝得醉醺醺的时候,黄师傅突然对少华大加赞美,毫无顾忌,完全忘记了少华曾经叮嘱过,让他不要将负责晓慧书学费的事告诉她。只见他身体飘飘忽忽的,脸色通红,大肆地说着。
一旁的大婶一边不时用手捅着他的手,一边不时望望坐在一旁的晓慧;可是,他并没有在意,反而将她的手推开,不停地说着。而晓慧一直将头低着,不停地掰弄着自己的手指,似听非听。
喝得醉呼呼的少华,仿佛并没有太在意。此时,他虽然喝得头晕目眩,但是仍旧保持着仅存的一点理智,没有理会黄师傅的话,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最后,大婶实在看不惯了,便硬拉着黄师傅离开了饭桌,让他回到房里睡觉了。随后,少华也在大婶的带领下回到了屋里,找了张空床躺下休息。
下午五点过,少华突然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黄师傅家的床上,便昏沉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之后,他告别了大婶,告别了晓慧,往家的方向走去。虽然大婶竭力挽留,但是,少华仍旧坚持回家,并说以后有空就会来看望晓慧的。
伴着冬日难得一见的夕阳,少华头晕脑胀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仿佛被掏空一般。走着走着,他的头脑逐渐清醒,无比舒坦地享受着夕阳的抚慰,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可能是酒的宣泄让他内心的苦闷情绪也得到暂时的缓解吧,一觉醒来,顿时感觉世间的万物是多么的美好,能够像万物一样自在的活着是多么美妙。尽管人生在世,有诸多的困难,但是能够像冬日的阳光那样辐照大地,像万物在风的吹拂下自由飘摇,也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少华一路感受着冬日最后一缕阳光的照耀,一路感受着万物在阳光下的蓬勃生长,内心顿时充满了力量,仿佛浑身经历了一场洗礼和净化一般,对生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有了更加明确的坚守。
第163章 风雨过后
正月初六,是水泥厂年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这天,凡是到厂里上班的人,都能领到厂里发的一百元开门红包。可是,仍旧有不少的工人在这一天没有到岗,有些已经离职了,像黄师傅那样,有些正准备离职,像雷恩泽和蒋大伟一样。算下来,真正到岗的总共只有七十几人,有近十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到岗。
在这天,郑少华准时到达了厂里,领到了开门红包。他的两个好友没有来,可能打算再过几天来厂里辞职;接着,就像黄师傅那样,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
虽然厂里有这么多人没有到岗,但这并不影响水泥厂的正常运转,因为有一部分人是附近的临时农民工。正所谓新的一年,新的,新的征程。
自从去年顺利完成整顿之后,厂里便开始谋划更好的发展。毕竟,像水泥厂这种建材行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赢得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不断拓宽市场,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年,厂里的主要任务便是不断提升水泥的质量,逐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要想打造口碑卓著的品牌,就必须狠抓质量,因为质量是任何行业、任何企业立足发展的根本。脱离了质量,一切的发展都是空谈。所以,厂里在今年将主要的工作重心转移,开始加大力度来搞科研实验。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规划下,厂长才在去年提出让少华调到科研实验室,一来是希望这个年轻小伙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二来也是希望他能够参与到水泥的科研与实验中。
从与少华接触半年多的时间来看,厂长始终觉得,少华绝非一个机械从事体力工作的人,也不是一个简单从事技术操作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有着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的人。而这种人才可谓相当难得,一旦得到很好发展,将来必成大器,必定有大作为。
如今,水泥厂缺的正是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虽然少华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学历并不代表学力,也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许多成功人士和伟大人物,都没有多高的学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岗位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这才是评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关键要素。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死知识,社会中的知识才是需要活学活用的真知识。
厂长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觉得少华绝非一个恪守常规、因循守旧、死板老套的书呆子,而是一个能够随机应变、敢于创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栋梁之才。虽然短期内他可能没办法一步登天,一下子创造巨大的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他的发展潜力将是无穷的,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自从水泥厂在过年前实现盈利,在这新的一年,厂长决定,首先把厂里那些已经比较老化的机器设备全部更换,引进新的设备,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还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他在去年给所有人承诺过的,一旦水泥厂渡过难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人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问题。
所以,开年没几天,厂长就把生料车间那些老化的破碎机换掉,引进功率更高、效率更强的先进设备,还专门聘请了技术人员来对机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这样,少华就可以抽出身来,全身心投入到水泥产品的实验和研究上。
当然,在工人的伙食问题上,必须在原来基础上更好;让工人吃饱饭、吃好饭,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干活。这样,他们内心自然对水泥厂感恩戴德,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
这种无形的人力投资和人身关怀,是郭文军最重视的。一直以来,他都把工人的辛苦当成是自己的辛苦,把工人的痛苦当成是自己的痛苦;所以,他领导的厂,工人的幸福指数普遍比较高,对他这个厂长比较认可,无不称赞有加。
初九这天,厂长找到少华,和他谈了次话,对他接下来的工作做了新的部署和安排。
“少强,接下来你就到科研实验室去报到吧,我已经给那里的负责人打过招呼了。有什么不懂的,大可向他们请教!”
少华坐下之后,厂长倒了一杯水放在他面前,便缓缓地坐到沙发上,随和而亲切地说道。
“好的,谢谢厂长,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少华感激地说道。
“不用客气,好好工作就行了。”
“那生料车间和烧成车间的工作,我还要继续干下去吗?”
“这个我已经有安排,已经找人接替你的活了,你就专心到实验室工作吧。”
“好的。”
随后,少华交接完两个车间的工作,就到科研实验室去报到了。
科研实验室位于车间厂房旁边的一栋楼,与厂里领导所在的行政办公楼刚好相对。行政办公楼位于正门右边方向,而科研实验室则位于正门左边方向。
科研实验室在整个水泥厂处于核心的位置。一个水泥厂能否发展,关键取决于其生产的水泥产品;水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其发展壮大。而实验室的作用就是对所生产的水泥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分析检测,从而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也具有开发新产品的功用,为水泥厂研究出更优质的产品。
实验楼单独一栋楼,总共有三层:一楼是物理检测实验室;二楼是生产控制实验室;三楼是化学分析实验室。
郑少华走到实验楼,径直来到三楼,找到了实验室的主任。
实验室主任名叫覃文鹏,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是去年厂长从外面专门聘请的技术专家,从事水泥实验检测和科研开发工作有近二十年,可谓经验丰富,颇有研究。
少华找到主任,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哦,你就是少强啊?厂长已经跟我说了……”主任微笑着说道,“之前就听说过你,小伙子,不简单,真不错!”
主任一边眉开眼笑地说着,一边点头称赞道。
“主任,您太过奖了,其实没有什么,我也只不过做了分内的工作而已。”
少华谦逊地说道,仍旧保持着一贯不骄不躁的为人作风。
“你能独自完成破碎机的改进,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的能力了。”主任再次夸奖道。
“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少华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脸色流露出一种略为尴尬的神情。
“这种事不是光凭运气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天赋。看得出来,你对机械设备这方面还算比较有天赋,既然这样,我就安排你去物理检测实验室,应该比较符合你的兴趣爱好。”
“好的,谢谢主任!”
“不用客气!你到一楼物理检测实验室去找申组长吧,他是物理实验室的组长。”
“好,那我这就到一楼报到去了。”
“嗯,有什么不懂的,大可向他们请教学习!小伙子,好好干,我觉得厂长推荐你过来,算是比较正确明智的决定。”
“谢谢主任!”
说完,少华转身离开了三楼的主任办公室,来到一楼找到了申组长。
申组长,全名叫申力杰,年龄在三十四五岁,长相斯文,知书达理,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很有书生气息和绅士风度。
物理检测实验室平时主要负责出厂水泥的物理检测工作,如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密度、细度、比表面积、安定性、流动度等,确保出厂水泥的合格率达到100%。
一楼的物理检测实验室总共设有六个小的实验室,主要包括:试块制备室;试块养护室;水泥强度测试室;水泥密度、比表面积、细度测试室;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测试室;还有就是样品库。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图书室,里面收藏了大量关于水泥制造和科研实验的书籍,里面既有水泥的物理检测方法、日常的生产控制介绍,还有水泥的化学分析原理讲解,几乎涵盖了所有关于水泥实验和科研的方法。
物理检测实验室加上组长申力杰,总共有五名实验人员。由于其他五个实验室分别有一名实验人员来负责相关工作,所以,申组长暂时让少华先了解物理检测实验室大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接下来再做具体的工作安排。毕竟,少华现在对整个实验室的情况可以说一无所知,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熟悉。
随后,申力杰带着少华熟悉了下物理检测室的工作环境,大致介绍了下工作流程,并将实验室的五名成员分别介绍给少华认识,以及他们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
就这样,年后没几天,少华便顺利地来到了水泥厂的科研实验室,暂时被分配到物理检测室;而且,这个实验室正好符合他个人的兴趣爱好,毕竟长期以来,他对物理就比较擅长和喜欢。
从最初在生料车间负责基础的破碎工作,接着负责破碎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再后来就是到烧成车间负责相关的技术和日常工作,现在又调到了水泥厂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实验室工作。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少华在水泥厂多个岗位工作过,而且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不得不令人惊叹和折服啊!
面对如此频繁的工作调动,少华自己也不禁感慨,他的生活真是充满奇妙的梦幻色彩,多次受到他人的帮助和厚待。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来到实验室工作。这对于当初第一天踏入水泥厂的他来说,想都没有想过。
如此快速的成长和发展,除了少华个人的刻苦勤奋和天赋过人外,就是那些曾经多番帮助他的人。此时此刻,少华内心不禁对曾经给予过他帮助的人,充满了无限的感恩。既然大家如此信赖自己,他更应该加倍努力,勤奋工作,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此来报答他们。
少华渐渐感到,前方的道路不再充满荆棘和坎坷,而是另一番别样的风景;这番美妙而独特的景致,只有那些曾经历经艰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
第164章 突然来访
第二天,少华就正式开始在物理检测实验室上班了。
不过,他身上暂时没有安排任何具体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跟其他工作人员学习,了解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他向大家虚心请教,态度诚恳,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物理检测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大致了解了。除了向其他实验员请教之外,少华开始利用空余的时间在图书室博览群书,尽快掌握水泥物理检测的相关内容和方法。
实验楼的办公环境比起生产车间的环境不知好多少倍,这里不仅干净整洁,还十分安静,不会像之前他所工作的车间那样,噪声不断,灰尘满天。这里还真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好好学习的良好环境。
不过,少华并没有过分沉醉在这种安逸舒适的环境,毕竟他不是来这里享乐的,也不是只为学习而来的,而是即将成为这里的工作人员,所以,他身上肩负的职责仍旧比较艰巨。他只能加倍的努力,争取尽快掌握相应的实验方法,早日为水泥厂出一份自己的力,不然就有点辜负厂长的一番厚爱。
少华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状态,再次恢复了往日刻苦专研、勤奋好学的精神,不仅在实验室学习,还在家里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会去请教其他的实验员。
两天后,雷恩泽和蒋大伟突然找到少华,来向他告别,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启程到大城市闯荡了。下班后,三人在镇里最后聚了一次,算是告别宴。
离别宴上,三人喝得一塌糊涂,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尽兴起劲,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酣畅淋漓,仿佛想与过去的岁月来个彻底了断,重新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似的。
去年,雷恩泽的父亲去世,给了他巨大的打击,也让他毅然下定决心外出闯荡,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如今,妹妹是他惟一的亲人,他不得不挣钱供妹妹读书。而蒋大伟父母都挺健康,不像少华,还得照顾生病的父母,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去打工;而且,他早就有此打算,决心在外干出一番大事业,否则发誓绝不回家。
从他们三人认识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半年多时间,但是三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一同欢乐过,一同悲痛过,一同任性过,一同奋斗过,有着许多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面对好友的离开,少华不禁有些感伤,觉得所认识的亲朋好友都在一个接一个离去。先是过年前,弟弟少强突然的不辞而别,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接着就是,烧成车间黄师傅的辞职,也是打算趁着自己还能再拼搏些年,到外面打工多挣些钱,只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现在,又是水泥厂最好的朋友离开,让他怎能不感慨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呢?
如今,水泥厂比较熟悉的朋友,走得已经差不多了,只剩下少华一人,不免让他感到有些惆怅和孤独;再加上,过年前经历爱情和亲情的挫伤,让他的内心更是充溢着一种深重的苦闷,无法排遣,无处宣泄。
这个年,发生了如此多的变故,仿佛经历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人总不免心怀愁闷的情绪,难以释怀。
虽然他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可是,他的内心仍旧充溢着深重的愁苦。面对亲人好友的纷纷离去,少华只能强迫自己尽量坦然面对生活这一切的不如意,咬紧牙关来战胜这一切的困难。他仍旧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失意也是暂时的,只要咬紧牙关将这一道道坎战胜,一定会重新见到属于自己的阳光和希望。
有时,困难越大,反而越能激发人内心的斗志和潜力,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努力拼搏。
好友离开后,少华只能靠更加发奋来填充内心的失落。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正月十三这天,当他推着自行车准备回家时,突然在大门口发现了邓嘉欣的倩影。只见她站在门外面,不时看着里面走出的工人,仿佛是特意来找他的。
对于嘉欣,厂里不少工人都见过,知道她曾经经常来给少华送饭,还不断谈论过她和少华之间的爱情故事。看到她站在门口,见过她的人知道她一定是来找少华的。可是,她不是在过年前就已经把少华甩了吗?怎么还来找他呢?难道不是她甩了少华,而是少华不想和她来往?这怎么可能呢?少华有什么资格来拒绝她呢?
看到嘉欣突然出现在门口,工人们都倍感诧异,不禁议论纷纷。
他们这才觉察到,之前关于她甩了少华的传言有可能是假的。可是,少华怎么会拒绝一个条件如此好的漂亮女孩呢?再说,她哪方面配不上你少华,要长相有长相,要学历有学历,要背景有背景,每样都比你少华强啊!你居然不知道珍惜,不是脑袋有问题吗?这可是许多人几辈子都没法修来的福分啊!
各种难以理解的想法纷纷在工人们头脑中产生,并不断在大家中间传开,仿佛酵母一样,逐渐发酵,逐渐散发。顿时,少华再次成为了工人们谈论的焦点,觉得少华错过了这样好的女孩早晚一定会后悔的!
见到嘉欣,少华知道她是来找自己的,便推着自行车缓缓地走了过去。
嘉欣仍旧在人群中搜寻着,没有看到少华,直到少华从人群中走出,站在她身旁,她这才发现了他,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惊讶和慌乱,仿佛他突然站到她身旁,吓了她一跳似的。不过,很快她便回过神来,脸上的惊讶也逐渐消失,变得比较平静。
“你怎么来呢?……”少华首先开口说道,内心砰砰直跳,有些情难自控,“找我有事吗?……”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嘉欣欲言又止地说道,脸上闪过一丝羞怯的神情,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明天我要回学校了……想来和你道别……”
当嘉欣说完这话后,眼神从少华身上移开,转向了附近某个虚空的地方,仿佛有些难为情似的,脸上也不禁泛起一丝红晕。
“哦,这样啊……”少华欲言又止,鼓足勇气说道,“要不……我请你吃饭吧,算是为你践行!……”
毕竟,心爱的人将远赴异地,不应该绝情到不理不睬;而且,她又没有任何过错,不应该受到他冷漠的对待,就让他们愉快地吃完这最后的一顿晚餐,也算是为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者也可以说是问号,以后还能不能见面,还是一个未知数。
她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而他也应该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好啊!”听到少华说出这样的话,嘉欣不禁欣喜万分地说道。
“那就走吧!”少华也有些心花怒放地说道,只不过并没有过多喜形于色。
随后,两人缓缓地往镇上的方向走着,彼此都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
从水泥厂出来的工人看见他们两人走在一起,都充满好奇地看着。
过了一会儿,嘉欣突然转过头来,对着少华欣喜地说道:
“这样走挺慢的,要不你载我吧?”
“啊,这怎么行?……我还没有载过……”
少华有些慌乱地说道,心里既充满了紧张,又充满了犹豫。其实他想说的是,他还没有载过女生,只是由于太过紧张没有来得及说出口。
“怎么?你的技术不行?”
“行倒是行,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只是……”
“只是你还没有载过女生,是吧?”
看少华扭扭捏捏的样子,嘉欣不禁补充道。
“……”少华倍为尴尬,沉默不语。
“准备好,我要坐上来了!”
还没等少华回过神来,嘉欣一下子坐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一时没反应过来的少华手抖了下,坐在后座的嘉欣也晃荡了下,幸好他及时牢牢抓住,这才没有让嘉欣掉下来。
看嘉欣已经坐在了后面,少华只好无奈地蹬动着自行车,往镇上驶去。
不过,一路上,他都胆战心惊,紧张不已,生怕会发生什么意外似的。只见他两只手死死地握着把手,眼睛眨也不眨地环顾着四周,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刚开始的时候,自行车有些晃荡,不够平稳。不过,少华强行克制住内心的不安和紧张,总算慢慢地恢复正常,在路上平稳地行驶着。
只是这样一副画面,顿时引来路人惊诧的目光。
一个白富美般的女神,居然坐在这种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后面,真是大煞风景,令人羡慕嫉妒恨。她应该坐在高贵的宝马上,而不应该坐在这种破旧的自行车后面。这是要上演穷小子和白富美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吗?还是一出癞蛤蟆与白天鹅之间的传奇故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