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胞胎-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人工智能的目标。这个是整项发明里最复杂、最庞大的工程。虽然我的计算机能力还算不错,但是,也甚感无能为力,希望你能够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计算机系统研究出具有人类智能功能的神经网络,这样,再配合机体的自如运转,这项发明才算真正大功告成。
我知道,这将是一项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工程,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去完成他,也算是帮我完成了多年的一个梦想,也是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想过发明一个可以与人类正常交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项发明在我小时候就萌生了,因为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平时非常孤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可以经常陪伴自己,听自己说话的朋友。我把这些情感和渴望全部倾注在了机器人身上,因为机器人不会背叛你,不会伤害你,而且也不复杂,可以完全按照你的要求行事,而人心却非常复杂,让我不敢和其他人类交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够研制出一个机器人,能够成为我的朋友,可以和它正常交流思想感情。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从初中起,我就开始不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研究,也开始试着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虽然起初完全看不懂,但是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对这些知识也慢慢了解了很多,也掌握了很多。尤其到了高中的时候,我更是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凡是可以找到的,我都会抽空认真研究,只为实现自己从小的梦想。
后来,高考填报自愿的时候,我坚定了一定要学电子机械工程的想法,觉得这门学科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到了大学后,我便利用空余的时间大量学习计算机科学、机械自动化、电子机械和数理逻辑的相关知识,一切只为了圆我从小的梦想。但是,后来,我发现人工智能涉及的学科相当庞杂,不管是计算机科学和数理逻辑,还是机械自动化工程,还是电子机械工程,以及各种人文学科,如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等,让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后来,随着我对这门科学的关注越渐深入,我发现这门科学目前在国内还相当滞后,甚至还一片空白,远远低于国外的水平;而且,人工智能机器人涉及的学科相当多,国内大学还没有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专业学科。但是,人工智能在国外早已成为一个热门科学和一门热门学科。虽然现在人工智能还处于冷,但是我相信十年后,二十年后,这门科学一定会成为一项最前沿性的科学,一定会大放异彩,倍受世人瞩目的。
好了,该交代的也交代的差不多了,希望你能帮我实现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只能靠你来完成了。最后,感谢生命中有你这样一个难得的、惟一的知己朋友!
周东升”
看完这封情真意切、充满真知灼见的信,郑少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既为周东升的付出和努力感到佩服,也为他的天赋和才能感到惋惜。少强决定,无论如何必须达成好友的心愿,实现他多年的梦想,既是为了朋友,也是为了自己。既然周东升已经为此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无论如何他都要竭尽全力来完成。
看到好友寄来的信件,还有他留给自己的发明创造,郑少强的内心激动不已,仿佛已经找到了接下来的奋斗方向,不禁让他眼前一亮,顿感有这样一个在思想上谈得来的良友知己,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最后,再简单说说周东升犯下的“208除夕杀人案”在司法界和教育界,以及社会上造成的巨大影响,还有此案相关人员后续的一些情况。
此案的多次审判,在司法上引起了相关领导人的很大关注和重视,对推动我国司法体制在2004年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当下司法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达了《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并很快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相继推出了相应的细化改革方案,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和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此案的发生,也引起国人对中国教育的极大关注和深切忧患。此案结束后,教育界和社会上纷纷掀起了一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各媒体电视台,纷纷就此案,请了社会各界的教育专家进行了探讨,对应试教育的危害做了重要阐述,也对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甚至有专家指出,该案的发生,就是应试教育的灾难性后果,并强烈要求国家对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进行相应改革,就像国家在司法体制上做的改革一样,已经严重危及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孩子的人身、心灵和生命的健康安全,不改不行,刻不容缓。这是此案在教育上的影响,一场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论战并就此拉开了帷幕。
从国家领导人这方面来说,对社会上掀起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和浪潮完全视而不见,认为此案纯属个例,并非应试教育的问题,反而将其归结为学校管理不当、设施配备不全导致的。因此,国家下达了《高等学校管理的若干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并特别强调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要求在全国所有高等学校宿舍安装摄影头,防止类似案件的重演。
在社会上,自从周东升的身世被媒体曝光后,社会上纷纷涌现出一股帮助社会底层人民的正能量行为,大量的拾荒者、乞丐和流浪者得到了人们的关爱和尊重,甚至还有不少民间自发成立的组织,专门为这批人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医疗帮助和精神帮助等等,一度成为社会人士和媒体记者关注报道的热门话题。
另外,就本案相关人员调动来说,鉴于教育部长利用职权之便进行了非法勾当,以及其他贿赂行为,中央暂定罢免教育部长的职务,下一任将另行选拔。而涉嫌收受教育部长贿赂的人员,如公检法的相关领导,也都做了相应停职处分。
还有,由于张振生在本案的侦破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委“模范警察”,并且上级决定将其由原来的分局刑警支队长,调到市公安局担任刑警大队长一职,并立即上任。
以上就是此案后续的一些情况。
到此为止,震惊国人、轰动一时的“208除夕杀人案”,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一切又将迎来崭新的开始!
第218章 大学之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学》吗?”
古代文学课上,一位长相帅气的男老师站在讲台上,潇洒自如地向在座的学生提问道,眉宇间闪现着一种深邃而和善的独特气质。
此老师名叫马毅,年龄在三十二三岁,长相帅气,和蔼可亲,脸上经常挂着一丝似有似无、极具魅力的笑容,很有男人味,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文学院的“男神”。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是副教授了。他的课是整个文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经常是座无虚席;而且,他的上课十分精彩,风趣幽默,犀利深刻,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对学生循循善诱,经常在学生毫不察觉之时,说出一些很具哲理意味、很是深邃的话语,让学生颇受启发和教育。
“知道啊,我们这里就是大学!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下面传来一学生毫无顾忌的回答声,感觉这一回答根本就是随性而说,没有经过大脑。
听了这一回答,全班同学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学就是高等教育!”又有一名学生回答道。
“还有人知道吗?”马老师继续和蔼地询问道,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
“马老师,你说的是四书之首的《大学》吗?”讲台下传来一名女生理性而智慧的声音。
此人正是邓嘉欣,只见她坐在教室最前排,一边听着同学们的回答,一边看着过道里的马老师,一边陷入沉思,隐约感到老师的提问绝非其他同学所说的大学高等教育,想了想,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对!……”马老师亲切地说道,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后转过身去,缓缓地走上讲台,“好了,刚才我只是小小测试一下,看你们对‘大学’最本能的反应是什么,果然不出所料,大家在本能上对‘大学’二字的想法就是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对马老师的谈吐笑容感到特别亲切,也特别喜欢。而且,他们也知道老师又要开始对他们进行循循善诱了。
对同学们来说,听这位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从来没有犯困和厌烦的感觉。而坐在最前排的邓嘉欣也听得格外认真。对她来说,听马老师的课,就仿佛在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和心灵的旅程一般,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和净化。听马老师的课,就仿佛在听一首美妙的音乐一般,带给人极大的陶冶和启迪,甚至会有种如痴如醉、恍然大悟的美妙之感。
“其实,刚才前面两位同学说的也没有错,《大学》就是大学,两种‘大学’不应该有什么严格的区分和界限,甚至可以说,两者在精神和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两者都是在讲关于人的教育。”
马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自如地来回走动着,侃侃而谈着他的见解和思想。
“但是——同学们,我接下来要说的很关键,你们一定要仔细听‘但是’后面的内容——但是,我们现在的大学高等教育却与四书之首的《大学》精神越来越背离,可谓本末倒置,因为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甚至整个中国教育,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现在越来越违背人性的教育,越来越背离‘人’的教育……”
马老师激情飞扬地说着,不时比划着两只手,就像一位演说家一般,显得慷慨激扬,潇洒自如,别具魅力。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讲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高等教育,《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教育之道又是什么……”
说着,马老师从讲台下健步如飞地迈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写上“大学之道”四个漂亮而飘逸的大字,真是字如其人,很有艺术感。
“我们先来讲四书之首的《大学》之道。那么,同学们,什么是《大学》之道呢?……”马老师严肃地看着下面的同学们,停留了五秒钟,然后再次恢复到一贯的和善面容上,开着玩笑说道,“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小儿科,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
听了这话,下面的同学不禁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但是,我们就要追问,为什么这么高深的问题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呢?难道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天才?可以无师自通?……有没有谁能回答?”马老师说了一连串问题,突然提问道。
听到马老师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全班的学生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教室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各个面面相觑,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看大家都摇着头,不出声,迫切地等待着谜题,于是,马老师表情严肃地环视了一眼同学们,然后,掷地有声地说道:
“因为他们是中国幼儿园的孩子啊……”
听到这一回答,全班不禁再次发出一阵阵笑声,仿佛对这样的回答已经心领神会了似的。不过,有些不明白的学生,会流露出一副完全不知所云的呆傻表情,甚至还表情认真地询问身旁的同学。
“好了,回到课堂,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马老师笑着说道,之后表情又再次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这也远远不只是一个玩笑这么简单……我们必须看到问题背后的根源,必须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就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马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表情严峻地回答道:
“……因为《大学》里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既然如此,懂得中国应试技巧的孩子,或者教会孩子中国的应试技巧,只要是会认字的都应该知道答案;即使不会认字,懂拼音的也应该知道;即使不懂拼音,完全靠认字的形状,也应该能够知道答案……由此可见,中国应试教育的毒害之深之广,连童真无邪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马老师讲到这里,脸上的亲切笑容瞬间消失殆尽,转而变成一种深深的忧患。
看到马老师表情严肃,若有所思,教室里再次一片安静,都收起了笑容和开玩笑。
“……但是,小孩子只是知道答案而已,或者说中国的绝大部分学生也都只是知道答案而已,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只教知识,却不教道理,只教知其然,却不教知其所以然。掌握了知识未必就懂得真理,学会了知识也未必就学会了能力,拥有了学识更不意味着就会做人——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症结和弊病所在。……这堂课,我们就教教这所以然的部分,教教四书中《大学》之道是什么,以及我们现在大学教育之道是什么……”
马老师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再次走上讲台,开始了这堂课的正式讲授。
“……‘明德’指的就是,彰显善良,行善避恶,这是人性内在向善的需求;‘亲民’指的就是,助己助人,在自己向善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向善;‘至善’指的就是最高的善,身心和谐,物我统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怎么做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会破坏社会既定的准则和规矩……这就是《大学》之道,也是人之道,人性之道。”
马老师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润了润喉咙,继续讲解道:
“既然《大学》之道是人性之道,推而得之,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是人性的教育。可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是在泯灭人性,让人丧失最起码的善恶判断标准和是非判断能力,不能不说这是当代大学教育、当代高等教育最失败的地方。究其根本,全都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原因啊,全都是应试教育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啊!……”
讲到这里,教室里再次变得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着老师的讲课内容,都在认真反思着这些年来自己所受的教育。
同样,此时此刻,邓嘉欣也在认真思考着这些问题。她被这堂课深深震撼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心中的某个东西正在觉醒,正在呼之欲出,召唤着她急切要做些什么似的。
这堂课,与其说是一趟古代文学课,倒不如说是一趟古代哲学课,或者说是一趟中国教育课更加贴切。
之后,马老师又举了最近学校发生的一起骇人听闻的命案,也就是周东升犯下的案子为例,深入剖析了周东升犯案背后的教育根源,深入剖析了周东升犯罪背后的人性根源,使得全班的同学都仿佛受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一般,也让他们开始反思这些年来黑天暗日为了中考、为了高考的痛苦岁月。可惜的是,岁月不堪回首,青春也已经不再从来,只是空留下无尽的哀叹而已。
在课堂最后快结束的时候,马老师以理性而清醒的语言说道:
“中国的应试教育,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都是一样的,除了泯灭人性外,还会扼杀想象力,因为想象力不是靠机械做题、反复考试就能增强的,而是需要在一种自由的环境,在一种自由的空气里来润泽,来激发,要有天马行空般打破任何束缚和枷锁的非凡力量。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性格——这便是大学教育之道。……所以,作为一名文学热爱者,作为一个负责人的老师,我最后给大家几句忠告……”
听到说有忠告,同学们的反应不是像其他课堂一样感到厌烦透顶,而是显得兴趣十足,就仿佛在聆听大师的金玉良言一般,纷纷竖起耳朵准备认真倾听,甚至有些学生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打算将其记录下来。
“……你们一定要问问自己,当初选择读文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将来当个语文老师,还是将来当个普通的文字编辑,亦或者将来成为一名作家。如果是前面两种,在大学课堂里学习下文学还是有些帮助的;但是,如果你们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我劝慰各位,还是尽早离开大学,尽早离开课堂,到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去施展自己的文学抱负吧!……大学课堂里培养不出作家,反而只会扼杀你们的想象力,尤其是在这种污浊的教育环境下,会把你们人性和天性中最宝贵的东西一点点抹杀,直至成为一名庸庸碌碌、毫无个人见解和思考能力的普通大众。各位同学,放飞你们的梦想吧,去勇敢地追寻你们的梦想吧!”
马老师临走前慷慨激昂的话语,顿时让全班的同学沸腾起来,欢呼声、拍手声不绝于耳。最后,马老师的脸上再次露出那别具魅力的亲切笑容,照常以他一贯的轻松愉悦的方式结束了课堂,把同学们的斗志和兴趣激发到最高。
听完这堂课,邓嘉欣的内心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尤其是马老师最后几句话,仿佛一句惊醒梦中人,把她的梦想之火再次给点燃了,让她不得不理性地来分析老师话中的深刻含义,不得不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一番认真思考。
这堂风趣、深刻、智慧的课,可谓把邓嘉欣选择文学和学习文学的初心给点燃了,不禁让她扪心自问,自己来大学到底为了什么,是纯粹只为了上个大学,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但是,正如马老师所言,她的文学梦想真的可以在大学里实现吗?大学可以成就她的作家梦吗?
她隐约觉得,似乎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做点什么,不能再这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接受所谓的大学教育。可是,目前的她还没有勇气和力量来打破囚禁自己思想和想象的这把无形枷锁。此时的嘉欣,只感到内心的某根神经被觉醒了,让她逐渐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自由空气,一种来自大草原的驰骋不羁。
第219章 免费辩护
听了马老师的课,邓嘉欣的思想受到了如此强烈的震撼,以致她走出教室,走在路上,都在不断想着马老师那些精辟犀利而充满智慧的话语。
可以说,这些话语,在嘉欣的心湖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她没法停止思考,没法停止对自己的反思。她隐约感到,有一粒火种正在她心中慢慢燃起,而且越燃越烈,让她难以控制,简直快把她整个燃烧了。这些充满个性和独到见解的话语,让她的内心一直没办法平静,直至回到寝室也浑然不觉。
当她到了寝室后,电话突然响起了。她拿出手机一看,感觉号码似曾熟悉,定睛一看,发现有点像郑少强寝室的。于是,她迫不及待地接通了电话,心脏还在为老师的话激动不已。
从郑少强在法庭上无罪释放后,邓嘉欣一连两三天都没有见到他人。后来,她猜到,他很可能和家人回家去了,毕竟他母亲去世了,这么大的事,作为儿子的他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家看看的,便没有再联系他。同样,王淑美这段时间也是和她一样,不断向她打听他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很想见到他。
“喂……”嘉欣亲切而激动地说道。
“你在寝室吗?……现在有空吗?……”少强平静地询问道。
之前的一个多月,对于郑少强来说,就仿佛一场可怕的噩梦一般,令他战战兢兢,心有余悸;梦醒之后又仿佛恍若隔世一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不已。
如今,当他再次回到寝室,拿起话筒,给嘉欣打电话时,不知为什么,他的内心变得有些复杂,也颇为感慨,仿佛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过了似的,令他生疏,也令他释怀。
现在,都已经到四月份了,正是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可是,他这才有机会给她打电话。回想起来,少强和嘉欣上一次见面还是上个学期期末结束的时候。那时,他表白失败了,失魂落魄,痛苦不堪,简直有种天崩地裂的感觉。而后,当他回到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她和哥哥在一起,这才明白他们两人已经恋爱了。
回想起往事,少强的内心十分感慨。不过,此时的他,早已放下了这份感情,心中对嘉欣也不再抱有幻想。他明白,她和自己的哥哥才是美好的一对,才是天生的一对,他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爱情害得他们彼此分开呢?这既对不起哥哥,也对不起心爱的她,惟有成全他们,才是他这个做弟弟应该做的,也是他不得不这样做的,因为爱情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勉强,一切遵循自己的内心,一切按照自己的感情来行事,成全别人,也解放自己。
这次,他主动给她打电话,只是想对她曾经在自己被羁押那段时间的一再相助表示感谢,其他便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当然,他还要对王淑美的帮助表示感谢,这得等到当面向嘉欣谢过之后才会去找她。
这是他回家后返校的第二天。他打算先对邓嘉欣和王淑美这段时间的帮助表示感谢,先把她们两人的事处理了;然后便开始自己崭新的大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