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手就是一阕大教授大学者王国维的《蝶恋花》拍了出来: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同样也是写离别之事,倒也切题,虽然满地霜华有些夸张,这边还没有到降霜之时,瘦马残月不符合此时场景,不过诗人嘛,是一群老婆还没有死就已经拟好了悼亡诗词的生物,夸张一点大家也能够理解。

    写完这一阕,素心就拿着词唱了起来。

    这些词牌本来就有曲调,不需要自己谱乐,倒是容易唱。

    一曲方毕,众人都大声夸赞:“方将军写得好词,情真意切,足堪流传千古!”

    在这个时间里,方浩挥毫不停,又抄了一阕柳永的《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阕词写的就有一些哀怨缠绵了,比家国情怀那些诗词更容易引起素心这种女文青的共鸣。

    素心看到词的时候,望着方浩,两眼都是星星,爱慕全都写在了脸上。

    当她唱这首歌的时候,底下那些文青们都感慨:“这是方将军写给素心姑娘的词,看来两人感情极深,才能写出这样情真一切的词来。”

    将军和名妓,这样的搭配,天生就是一个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还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吃过这一顿离席之后,方浩就拱手和大家一一道别,在席上他喝多了一点酒,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些上头了,也就不适合骑马,钻进了小莹坐的马车,坐在她身边,说了一声“走吧”,驾车的士兵挥起了马鞭,马蹄扬起,车轮碌碌的开始滚动起来。

    在众人的目送之中,这一队人出发了。

    黄土古道之上,尘土溅起,这一队人越行越远,很快就洇灭在那黄尘之中。

    送别的人也开始陆续的回去,素心怀里抱着琵琶,坐上她的马车之前,最后回头望了一下西去之路,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心中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丝感伤。

    他们没有发生过故事,但是他们的故事已经开始在流传。

 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来到京城的时候是八月初,离开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下旬,天气已经转凉。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们顺着官道,一路往西,一开始走得还比较顺利,路也比较好走。

    不过走上半个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路也越来越崎岖坎坷。

    要不是沿途还有驿站,这一队人路上不知道要吃多少的苦。

    建立驿站,维持驿站的运行,在这个交通非常不方便的世界,需要投入的成本很大。

    方浩现在是正三品的大将,他这一队人都可以免费享受驿站的服务,包括他们的战马,都可以享受驿站的服务。

    平头老百姓可没有这样的权利。

    “这个世界太落后了。”

    方浩不止一次的生出这样的想法。

    想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修路,而且是要修硬化的道路。

    黄土路一下雨就变得不好走,极大的妨碍了人们的出行,造成出行成本严重过高,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他们这一队人走了半个月的时间,没有遇上大雨天气的情况下,也才走出几百里路。

    要是在他那个世界,开车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

    他有时候骑着马,有时候跟小莹一起坐着马车,路上有时候甚至还会教小莹怎样骑马。

    越往西行,路越不好走,坐着马车跌跌撞撞的,可不会比骑马更舒服,还会影响到速度。

    小莹胆子比较小,骑上马了,就吓得大呼小叫的,手足无措。

    一开始方浩只能和小莹两个人共乘一匹马,让她慢慢的适应马的节奏,后面才让她一个人来骑着马慢慢的走。

    走了半个月的时间,小莹倒是学会了骑马。

    主要他们的这些战马也还比较温驯,都是被驯服得服服帖帖的,要不然这么短的时间,她也没办法学会一个人来骑马。

    走了半个月时间,就遭遇到了一场大雨,下雨的时候,他们正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他们,在雨中赶了一个多时辰的路,才赶到一个驿站,在那个驿站住了几天的时间。

    雨只是下了两天,但是,雨后的路面泥泞不堪,没有办法让马车行走,他们只能等路面干了,马车可以在上面行走之后再继续上路。

    再行走几天,他们到了一座比较大的城池,那座城池有丝路商行的一个点。

    方浩过去亮出了自己的身份,问询商行,有没有一伙读书人来这里找他们借钱?

    “前几天有一伙读书人拿着将军您的手书,来这边支走了五百两银子,顺便在这里买了一些皮袄,然后就走了。”

    掌柜如实的回答他们。

    方浩手中正好带了大量的银子,当场就叫人拿了五百两银子出来,把这个帐给销掉了。

    被他拐过去,关外的太学生有一百多人,这一支人马路上需要的盘缠可少不了。

    特别是这些太学生不知道稼穑之艰难,比较爱面子,有了公费旅游的机会,不管是衣食住行,都不会亏待自己。

    现在天气冷了,他们在丝路商行,一个人就买了一件皮袄,花费可不少。

    还好是在丝路商行买的,钱没有被别人赚去多少。

    他们出行也不是自己走路,而是租的马车,人又多,一租就是租一个车队。

    一路往西而行,又过了十来天的时间,方浩竟然在路上看到了那一伙人。

    他们的速度真的不快。

    但是这一伙人虽然是公费旅游,这一路来也吃了不少的苦头,以前都是比较白净的书生,现在大部分都晒黑了,不怎么像书生,而像是农夫。

    对他们这些书生来讲,这已经是很辛苦了。

    路上遇上他们,那些人也有一些惭愧——竟然跑得那么慢,出门还不到千里,就被方浩给赶上了。

    方浩倒也没有嘲讽他们,跟着他们一路前行,到了一座小城,在一家酒楼做东,好好的款待了他们一番。

    谈起这一路上的奔波,那些太学生都觉得获益匪浅,有的甚至当着方浩的面,念起了他们在路上做出的诗歌。

    有凭吊古人的,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还有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

    方浩算是明白了——他们这是一边赶路,一边游山玩水,闻听到哪里有什么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就过去游玩一番。

    这帮家伙还要接受一下教育。

    不过现在不要管他们,等他们到关外再说。

    到时候就这群货色,想要回去,没有路费支撑,根本就回不去。

    和这群人一起吃了一顿饭,然后方浩就先行一步了——他可没时间跟这帮家伙在路上磨磨唧唧的。

    虽然他也是用了马车,载着很多东西,路上没有那么方便,不过他们的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良马,比这帮书生租的马要好得多,速度自然要比他们要快。

    没碰上雨天,也不会在路上耽搁,这样速度就更加快了。

    越往西去,气温越低,那是因为已经到了深秋,慢慢的转到冬天。

    到了十月的时候,他们路上就已经遭遇到了一场大雪,天气变得越发的寒冷了。

    正是下雪的时候,他们到了一座名为雁城的城池,找了一家客栈,在这里住了几天的时间。

    这座雁城,是最靠近边关的一座大城,在过去就是朔州。

    这里也有一个军镇,是尧国西北部的一座重镇。

    在这里镇守的总兵并不属于朔州管辖,而是直接听命于朝廷。

    当年天赐大草原那一方的戎突人入侵,就打到了这里,最后止步于此,在这里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拉锯战,尧国军队凭借着强大的国力跟戎突人耗在这里,使戎突人的军威由极盛转衰。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地方,所以有重兵把守,虽然只是一个军镇,但是这个军镇比方浩的龙城军还要大,名下有四万士兵,总兵更是挂着从二品的将军衔。

    丝路商行的牛羊入关,也必须要经过这里,所以在这里有他们的一个据点。

    来到这一座城池之后,方浩就对胡元叔侄二人说道:“你们就在这座城池附近买上一些田地,种植棉麻,织布纺纱。”

    再往西北而去,那就属于边关,没有朝廷的允许,不得过去。

    哪怕是荒芜着大片的土地,也不允许老百姓过去。

    他只能将这叔侄二人留在这里。

 第七十章 纺织业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这一队人在雁城呆了几天时间,哪怕是雪已经融化掉了,他还是没有马上就走。(全本小说网,https://。)

    先带着胡元叔侄去丝路商行认了一下人,然后委托丝路商行的人,在城外给他们买一片适合种植棉麻的地。

    这边已经靠近了边关,人口数量远远的不如内地,属于地多人少,土地没有京城那边的贵,而且他们要种的是棉、麻,对土地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价格又要便宜很多。

    丝路商行的人出面,在雁城北门几里外的地方买了上千亩的土地,还有一座小山,一个百来亩的小湖泊,一共也只出了四千两银子。

    这里原来是一个大地主的产业,可是当年戎突人入侵,在雁城之下打了一年多,那个大地主全家都被杀得一个不剩,这也就变成了一片荒地。

    那一大家子,连家人带奴仆,几百人都死于此战,成了一片所谓的凶地。

    战争结束之后,这一片地收归官有,不过一直没有人敢过去种植。

    明明还是西北地区比较可以的土地,就这样荒芜了几年。

    方浩是从官府这边买下的土地,四千两银子,拿到了地契。

    这一次他带了五百两黄金和一万两银子出来,路上也用掉了一些银子,再花出这四千两银子,就只剩下了五千两银子和五百两黄金。

    方浩自己留下了一千两银子,其余的都存在了丝路商行。

    他对丝路商行的人说了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支百多人的太学生队伍过来,到时候给他们支出一千两银子。

    其余的金银就是留着给胡元叔侄开荒种地以及建立织布工坊所用。

    雪化之后,方浩并没有马上上路,而是带着胡元叔侄来到了买下的那一片土地,对他们说道:

    “我希望你们的动作要快一点,在这里多找一些人让荒地开出来,房子也盖起来,明年春天就要播种。能种棉花的地方就种棉花,不能种棉花的地方再种麻,连麻都不能种的地方就种桑树。”

    “棉花我们在京城那边的土地也有种,可是产量很低,一亩地棉花还收不到几十斤,利润还不如麻。”胡元说道。

    “那是因为你们的种子不行,种植技术也不行,所以产量才低。”方浩说道。

    这个世界有棉花,也有棉布,但是很少,因为产量确实非常的低。

    胡元叔侄二人都沉默了。

    他们不相信方浩比他们更懂得种庄稼。

    方浩说道:“我已经在丝路商行那边流下了几袋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棉花种子,也留下了几袋最好的麻种,你们明年春天就播种这个,产量肯定会提高。至于种植的技术,我也可以教给你们。”

    在他的系统商城里面,就有这样的技能,也有那些高质量的植物种子。

    只不过在关外那地方,不适合种植棉花,所以才没有种植。

    这里的气候比关外好多了,种植棉麻都适合,那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关外缺布。

    实际上不只是关外缺布,整个世界都缺。

    这是一个穿了很多年的破衣服,都可以拿到当铺换钱的世界,可见对布匹的缺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在粮食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衣服这种东西,当然要往后靠一些。

    方浩就是要将最先进的棉麻种植技术以及最优质的棉麻种子引进到这个世界来。

    他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跟胡元叔侄二人讲起应该怎样种植棉麻。

    这叔侄二人都是在田地里做了多年的老农民,一听就能够知道方浩说的靠不靠谱。

    他们原以为方浩只是夸夸其谈,没想到真的那样精通种地,没说多久就已经对方浩佩服不已了。

    文能写诗,武能打仗,种地还这么厉害。

    这个新主人实在是太牛了!

    方浩跟他们讲了很长的时间,又问了他们一些问题,确定他们已经掌握了种植的技巧,然后对他们说道:

    “怎样优选种子,我也告诉了你们。这些棉麻种子,你们不要敝帚自珍,别人想要的话,你们也可以卖出去。”

    胡元不能理解了:“主人,那种子如果是最好的种子,归我们独家所有,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要便宜了别人?”

    “你们能种多少地?你们又能够买下多少的地?”方浩道,“把这种子扩散出来,让更多的人种棉花,种麻,岂不是更好?”

    “但那只是别人好了,我们自己的利润受到了影响。”胡元道。

    “我叫你们过来,最主要的不是为了种地,”方浩道,“种地只是为了做一个示范,让这边更多的人来跟着种植棉麻,你们最主要的事情,是建一个织布的工坊,为边关的将士织下更多的布匹。别人种植的越多,你们织布的材料就越多,织出来的布匹也就越多,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胡元道:“但是织布这种东西很简单,别人也会啊,未必就会都卖给我们来织布。”

    纺车并不是很复杂的东西,一般的地主家里都有这样的玩意儿,有些宽裕一点的农户家里也有,自己来织布。

    “他们玩他们简单的,我们玩我们复杂的。”方浩说道,“我这边也给你们留下了两架纺车,比别人的纺车效率要高出很多倍,你可以将其中一架拆开,请几个能干的木匠多造一些,就不用怕竞争不过他们了。”

    他的目标可不是在这里种地,而是在这里办工业。

    最适合办的工业就是纺织业。

    首先,穿衣是刚需,有着巨大的市场。

    在布匹可以作为硬通货的世界,办纺织厂有着非常很稳定的利润。

    其次,纺织业的原材料比较容易弄到,这是寄托于农业的工业,而尧国现在就处于农耕社会,获取加工的原材料没有多大的困难。

    另外,初期的纺织机器,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工艺,方浩的系统商城里面就拥有这样的织布机器,纯手工制作。

    当然比不上现代化的机器,不过比这个世界的那些小纺车,复杂了很多,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有了这样的纺织机器,再进行规模化的加工生产,就不用担心竞争不过那些家庭作坊了。

 第七十一章 纺织机器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从系统商城弄出来的那两架纺织机器个头比较大,工艺也比较复杂,但是属于在这个世界就可以加工生产出来的机器,只是这个世界的人还没有想到这样的方法。(全本小说网,https://。)

    贵倒是不贵,这两架织布机器也只花掉了他几百个积分。

    回城的时候,他将胡元叔侄二人带到了那两架织布机器的面前。

    那两架机器占了整间屋子,胡元叔侄二人一见到这么大的机器就傻眼了——这跟他们平时所见的单人操作的织布机有着很大的不同。

    太大了,这不是一个人能够使用得了的。

    方浩从商行那边拿过一些原材料,开始教他们怎么操作这样的机器。

    这架机器需要三个人一同操作,还能将速度发挥到最快。

    用了半个多时辰,这叔侄二人都掌握了方法——虽然比原来的织布机复杂一些,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工作原理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他们学得非常的快。

    他们以前就是在裘家的田庄上主管这个的,自然很容易上手。

    试了半个多时辰,两个人都表示惊呆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世界上有织布这么快的机器。

    “有了这样的东西,我们确实可以打败所有的竞争者!”胡元很兴奋的说道。

    “你们可以将这其中的一家拆下来,然后找一些能工巧匠仿制,”方浩对他们说道,“不过你们必须要记住一点,只能将这些部件分批的给那些工匠来仿制生产,不同的部件,给不同的工匠来生产,你们自己来组装。不能够让任何一个工匠知道全部的部件,免得被别人学过去。”

    这话他说得非常的凝重。

    胡元叔侄都点头道:“主人放心,我们一定会保密,不让任何人学到这样的技术。”

    看到了这个机器的效果之后,他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方浩不在乎优良的棉麻种子会传播出去,因为这样的机器才是最重要的。

    方浩对他们说道:“你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建造工坊,弄一个很大的织布工坊出来,可以多招一些人来帮忙。我在丝路商行给你们留下了几千两银子的资金,如果钱不够,还可以向商行支取。”

    “这些钱已经够了,就是今年到明年需要用钱,”胡元说道,“等到明年将棉麻种下去,收获之后,就可以开始织布。只要织出布来,就可以卖掉,以后都不需要支取钱,还可以赚上很多。”

    把布卖出去,这一点他非常的有信心,以他在裘家的经验来看,织出来的布就没有卖不出去的,最多只是价格的问题。

    温饱始终是人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粮食和布匹,就是这个世界目前而言最大的两个市场。

    “以后要是赚了钱,你们继续扩大工坊,多招一些人,也可以再买一些地,继续种植棉麻。”

    方浩对他们说道:

    “销量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别的不说,就我的龙城,以后会有三十万人口,这三十万人口所需要的布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至少两三年内你没法满足,所以有了钱就可以扩张工坊,加大生产。”

    关外不适合种植棉麻,草原上养的羊也不是那种可以剪毛的绵羊,做毛线也没法做,龙城三十万人,穿衣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里面就是一个市场。

    更大的市场,则是来自于戎突。

    虽然可以用羊皮和牛皮来做衣服,但是天气热的时候,大草原上一样的酷热,那牛皮羊皮的衣服可穿不住,必须要穿布衣,要不就得裸奔。

    方浩可以拿着这边的布匹来跟他们做交易,获取更多的牛羊马匹。

    有机器,有技术,有充足原材料,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投资这样的工坊,不赚钱是不可能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方浩对胡元说道:“你们先把工坊建立起来,把人招到,我回到关外之后,会派一些老兵过来,在这里训练起一支护卫队,以后的安全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他的手下有一些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很快就要退下,可以让他们在这边帮助着训练一支武力强大的队伍。

    这样的地方武装,在尧国很多,并不违法,只不过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也需要向官府报备。

    方浩本来就是朝廷正三品的武将,他手下的人要报备也很容易。

    丝路商行在这边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有些事情胡元叔侄可以托丝路商行的人让他们出面来做,方浩也就没有多说。

    只对他们说:“以后这里生产的布匹,大部分将要卖到关外去,如果有条件的话,往那边的路,可以好好的修一下,最好修得方便马车的通过。”

    修路,当然一部分是为了商路更加畅通,还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以后他要带着自己的军队入关争夺天下,能够有一条比较好的路。

    军队在路上多耽误一天,损耗的粮食都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修路虽然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可是方浩志在天下,只要自己有那个钱,花出去也无所谓。

    把织布工坊赚到的所有的钱都花在修路上面,他也不会在乎。

    这个天下,才是最大的财富。

    花了几天的时间,把纺织工坊的事情都交代明白之后,方浩这一队人又上路了。

    这一次少了两个人,几架马车也放到了这里,他们这一队人都骑马而去。

    因为这一路上小莹已经慢慢的学会了骑马,不用再坐马车了。

    再往北去,有着一重重的崇山峻岭,很多路非常的不适合马车通行,带着马车过去,就是一个很大的负累。

    带来的东西,该扔的就扔掉,该留下的留下,还有一些必须要有的东西就放在马背上,由马驮着走。

    这样一来,他们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离开雁城,两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