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问那个士兵:“现在还搞训练吗?”

    “隔一天训练一次,轮流着训练。”那个士兵说道。

    “我们现在有多少预备士兵了?”方浩又问道。

    预备士兵是很重要的力量,过了适应期之后,训练的强度跟正式士兵也一样,只不过一个能够拿到粮饷,一个拿不到而已。

    说到这个问题,那个士兵有一些忿忿不平,道:“这两批送过来的边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老弱病残,挑不出多少适合当士兵的人来。两万边民里面,能够拉出来练一练的也就四五千人,其余的不是年纪大了,就是身体太差了,还有一些是女人。”

    以前方浩这边需要的边民是从边关直接挑选的青壮年,基本上所有的都可以作为预备士兵。

    后面分批次迁移过来的两万人都是朝廷从内地迁移过来的,人口素质肯定差了很多。

    特别是,负责这件事情的户部尚书还是敌对阵营的人,更不会给他迁移多少优质人口过来。

    “有四五千也就不错了,”方浩道,“接下来迁移过来的人口素质应该要好一些,拉出几万士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次的人口迁移,皇帝都已经表了态,非常的重视这次事情,想来户部尚书应该也不敢搞什么鬼,会迁移一批年轻一些的人口过来。

    他跟着这个士兵骑着马在开垦出来的土地边上巡视。

    那是一片很长的地方,一边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沟渠,一边就在沟渠两旁开垦农田,已经开挖出了二十多里。

    源头在龙城东方的小湖泊,尽头已经快要接近当初方浩选定的第二座城池的地址了。

    在他选择建筑第二座城池的地方,已经驻扎了一个指挥的士兵,由营指挥李子扬带头,另外还有两三千边民,正在这边平整土地,烧制窖砖,为第二座城池的建筑做准备。

    方浩巡视过来的时候,李子扬正带着一队人在削平一处高地,将泥土运填到低洼之处。

    他自己作为营指挥,也亲自上阵推着独轮车运土。

    见到方浩过来,又惊又喜,连忙过去见礼。

    方浩见他一身泥土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你监督着他们做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将军,你不需要亲自来做。”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嘛。”李子扬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着活一样的可以监督他们。”

    他是农村人,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干旱时争水,和人打架,将人打伤了,结果就判了一个流五千里的罪,成为了这边的边民。

    他是第一批被方浩选为预备士兵的,当时对方浩作出的承诺,并不是多相信,不过等到他成为正式士兵之后,就成了方浩的忠心属从,对他极为的感激。

    因为他终于不是有罪之身了。

    也正是怀着感激之情,他在后面的表现都非常的卖力,因此被方浩看中,在方浩升为卫将之后,超过那些老兵,一举被提升为营指挥。

    不但不是罪人,还成为了一个有品阶的武将,说光宗耀祖也不为过。

    成为指挥之后,他也更加的卖力,不管是训练士兵,还是带兵打仗,都非常的骁勇。

    对自己手下的士兵经常讲述方浩的好处,在他的嘴里,没有方浩,就没有这些人的未来。

    是方浩提出预备士兵的制度,就在边民里面征兵,这才给了他们洗去罪名获得新生的机会。

    在他的熏陶之下,他这个营的士兵都是方浩的死忠属从,着实给方浩带来了不少的系统积分。

    在谋夺马场之战与围城之战里,他的那一支军队表现最为骁勇,也使得他获取了很大的战功,在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积功而至正五品的游骑将军。

    一个营指挥,本来只应该是正九品的武将,有些时候从九品也可以出任这个职位。

    可是他这个营指挥却因为军功到达了正五品的地步,品阶高出实务太多。

    这样的品阶,做一个卫将也绰绰有余。

    卫将一般也就是正六品。

    当然,朝廷给他封赏这么高的品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先锋卫很快就要提升为军镇,给他们留下了提升为卫将的空间。

    正五品的军衔,虽然只是虚衔而不是实务,这也够让他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没有方浩,他又哪里来的这一天?

    所以他对方浩极为感恩。

    方浩离开之前让他负责这边建城的准备工作,他就尽心尽力的做这件事情,甚至亲自下场干活。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报方浩对他的知遇之恩。

    方浩对李子扬的态度非常的满意,那些被他从边民中挑选出来的将士,对他的忠心程度也远比原来的那些老兵要高。

    他使用了明眼辨忠奸这个技能,看到了李子扬头顶上的状态栏:

    姓名:李子扬。

    年龄:二十八岁。

    职务:游骑将军,朔州军狼牙镇先锋卫第六营指挥。

    品阶:正五品。

    与宿主关系:从属关系。

    对宿主忠心程度:死忠。

    看到这样的状态,他更加满意,对李子扬说道:“也不多你一个人的力量,管理军营本来就劳心劳力,就不要亲自下地干活,把自己弄得太累,以后你还有更重的担子要担任,可不要把自己的身体累坏了。”

    “没事,我现在身体好着呢。”李子扬笑道。

    他是农民出身,虽然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将军,可是升职的时间太短,本质上还是比较淳朴的。

    说完这话后,想到方浩刚才说了更重的担子,突然间眼前一亮,问道:“将军,是不是升格那事定了?”

 第四章 新城的筹备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打赢了围城之战后,龙城这边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升格的问题。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龙城能不能升格为军镇,关系到这一支军队所有士兵的切身利益。

    升格之后,按照方浩的行事风格,不会从别的地方调集士兵过来充塞队伍,也不会从别的军队调拨将领过来指挥这边的军队,只会就地取材,从原来的将士里面提拔表现得好的。

    龙城要是升格为军镇,不用说,几个营指挥都可以升级为卫将,甚至升为副将都不是不可能。

    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如果只是将方浩升级为总兵副将,或者是将卢伦英调走,让方浩成为狼牙关的总兵,那就最多只能有一个人升为先锋卫的卫将,大多数将士都无从升迁。

    最坏的情况就是,方浩得不到总兵职位,那大家就没戏了,只能继续在这草原之上战战兢兢的活着,慢慢的经营着这一亩三分地。

    不过那种可能很小。

    因为他们这些做下属的,都已经提升了很高的品阶,明显就是为以后的升迁做准备。

    不过没有得到准信,谁都没有把握。

    方浩听到他问起这个问题,微笑着说道:“定了,升格为军镇,一共给了我两万五千名正式士兵的名额,还有三十万边民。”

    “太好了!”

    李子扬兴奋得大叫起来。

    突然转过头去,对那些在干活的人高声叫道: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先锋卫升格为军镇了!”

    这一声喊出来,那些听到的人都欣喜起来——特别是那些正式士兵和预备士兵。

    那些正式的士兵,在升格之后就有很大的机会出任队正和火长,至于那些预备士兵,也拥有机会成为正式的士兵,洗去自己的罪名。

    现场一片喜庆的气氛。

    李子扬又向方浩拱手,喜气洋洋的说道:“恭喜总兵大人!”

    现在的方浩可不是以前的卫将,而是一个总兵,这样的武将,大尧国也就那么几十个。

    总兵大人这个称呼,当然比烂大街的将军这个称呼要珍贵得多。

    方浩笑呵呵的说道:“同喜,同喜,以后你也要升一下职务了,最起码一个”

    李子扬大喜,说道:“全靠总兵大人的栽培!”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中午,李子扬本来是想再干一段时间活,累了再来吃饭,可是现在方浩过来了,自然要提前开饭。

    他们这两三千人驻扎于此已经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吃喝住都在这里,这才能方便他们就近干活。

    要是住在龙城的话,每天来来回回,时间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些开荒的人,也都是住在帐篷里面,方便就近干活。

    方浩没有去龙城,就在这里跟这支筹建城池建设的队伍一起吃了一顿饭。

    这里的大锅饭,当然没有办法跟京城那些手段高明的厨师做出来的美食相提并论,不过这一路走过来,很多时候都只能吃干粮,相比之下,这热气腾腾的饭菜和骨头汤,就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吃饭的时候,方浩又向李子扬了解了一下龙城这边的情况,包括和戎突人的情况。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龙城这边和戎突人并没有发生冲突,当然也没有接触,双方相安无事。

    有时候两边的巡逻部队遇上,也都马上掉头离开,并没有产生冲突。

    都比较克制。

    士兵的训练,抓得并不是很严格,因为他们要为龙城的升格做准备,努力的开垦荒地,这样才能够让即将到来的边民有饭吃。

    李子扬这边的训练更少,因为他负责的是新的城池建设,这一座城将会比龙城更大,需要的人力和物资也就更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训练。

    七月初到九月底,李子扬亲自带着八百多人去百里外的大山下安营扎寨,在那山上砍了两个多月时间的树木,放倒之后,劈掉枝桠,就拖到山下放在那里任它风干水份,准备建城之时再运过来使用。

    到了十月的时候,天气太冷,山上都冰冻,砍树太过危险,这才带着人马回过来。

    龙城还是比较小,还没有升格的先锋卫驻扎在那里,就已经非常拥挤了,等到升格为军镇,大量的人口迁移过来,更加承受不住,所以建城这回事,是需要很快解决的问题。

    有了上一次的建城经验,这一次的规划更完善,城池的面积比原来又大了一倍,工程量也大了很多。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管是土地的平整,还是城墙砖的烧制,甚至是城内下水道的挖掘,都已经差不多完成,大概在过年之后就可以正式建筑城墙。

    方浩在这里吃完饭之后,看了一下他们的筹备工作,对他们的进度表示非常的满意。

    他对李子扬说道:“你这一支人马就不用关注别的事情,好好的把这座城池建设好,就是你最大的功劳。等到明年下一批迁移的边民过来,我会给你再调派三千人来协助你筑城,希望你能够在秋收之前建好这一座城池,将粮仓也建好。”

    “请总兵大人放心,”李子扬大声道,“末将一定尽最大的能力来完成此事!”

    “我相信你能够做好!”

    方浩说道。

    看完这边的筹建情况之后,方浩这才离开,骑马往西而去。

    这里离龙城有二十多里路,已经修了一条比较宽阔的大路,大路的一边是草原,另外一边则是开垦出来的土地。

    开垦土地的队伍离李子扬那边已经只有了两三里地。

    他们是先挖出引水的沟渠,然后在沟渠两边就着地势开垦土地。

    大部分的草原都没有改动,如果水源不足的话,改动了也不会有收成。

    而且方浩也不想将所有的草原都改为耕地。

    现在这里的降水程度,都改成耕地的话,大概用不了多少年,这里就会变成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荒漠。

    一路走过去,发现路上已经建了好几个小城堡,城堡外面还有帐篷,都是那些开垦荒地的边民所住。

    方浩想着:“现在建设还是不够,等到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那就差不多了,大概也得要两三年的时间吧。”

    经营好这一方土地,需要的时间还不少。

 第五章 最大的问题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在回龙城的路上,遇到了不少的将士,他们都在各自的任务区域带着人开荒。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也见到了两个营指挥,告诉了他们龙城升格为军镇的事情,也引起了一片欢腾。

    还有两个营指挥轮到他们训练士兵,在路上没有遇上。

    方浩虽然是骑着马,但是走得并不快,很认真的看着开垦出来的田地。

    以前他不明白,这个世界的人为什么对土地那么热爱,那些当大官的有了钱之后,最优先考虑的就是买地。

    现在总算有一些明白了。

    在吃饭是最大问题的世界里,粮食就是最重要的物资,生产粮食的土地就是最大的财富。

    这些都是属于他的土地,也是属于他的财富。

    朝廷要迁移三十万人过来,那三十万人的到来,势必会加强他的实力。

    可是他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没有储存那么多的粮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只能够分三年的时间来接收那些边民。

    这也极大的耽误了他的发展。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化肥,他也找不到生产化肥的方法,要不然可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

    一路看着,一路想着,到了黄昏的时候才回到龙城。

    现在不是战争状态,大多数的人都在外面抓生产,龙城里面并没有住多少人,只有一个营的士兵驻守在里面,然后就是一些工匠。

    很多房子都空在那里。

    那些房子当然不会废弃不用,遇上风雪天气,很多人还是要回来住,城里会更安稳一些。

    不过天气没太大问题的时候,他们懒得来回折腾,就住在干活的地方。

    城池虽然不大,但是现在显得有一些空空荡荡的。

    遇上战争那就更加不用说,所有的人都要撤回城中防守。

    这座城池本来就不是为了享受城中的生活,而是为了防守来建筑起来的。

    回到城里,方浩也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看了下城里的铁铺。

    这座城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铁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养,铁铺已经拥有了一百多个铁匠,每天都在打铁。

    他们有的是打造箭头,有的是打造农具,每天都非常的忙碌。

    这里的匠人虽然不是士兵,但是方浩也给了他们士兵的名额——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洗去自己的罪名。

    他们在这边干活,累是比普通的边民要累很多,但他们是士兵的编制,可以拿到军饷,到干不动的时候,还可以带着军饷回到老家。

    所以他们的干劲也挺足的。

    对龙城而言,这些匠人的重要性,比那些士兵还要强。

    方浩进去问了一下,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又打造了差不多五万个铁制箭头,武库里的箭矢储备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高的数量。

    现在是忙着开荒,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打造农具。

    锄头、铁锹、犁、耙等等。

    在工具库房里面,已经储存了几万件的农具。

    现在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库房里的铁已经不多了。

    再干一段时间,他们就没有铁来开工了。

    这个问题,方浩还真的不好解决。

    龙城升格为军镇之后,三十万边民迁移过来,方浩当时就向朝廷申请了拨付一定数量的铁器过来打造农具。

    他申请的数量是一千万斤铁。

    三十万边民迁移,一千万斤铁,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是三十多斤。

    因为农具在使用过程中,是会有损耗的,开荒的速度越快,损耗得越多。

    所以人均三十多斤铁,并不是多大的数量。

    但是被朝廷拒绝了。

    没有那么多铁。

    尧国一年的钢铁产量才几千万斤,要用的地方太多了,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拿出一千万斤铁来支援关外?

    而且一千万斤的物资要运送过来,成本也实在太大了,朝廷也不愿意。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商定的是给龙城调拨一百万斤钱,另外准许龙城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自己在关内收购铁器出关,凭借着方浩的官印,过关可以免征税金。

    就是准许他自行解决物质匮乏的问题。

    这也算是开了一扇后门。

    不过自己收购铁器入关,还不能通过丝路商行——因为丝路商行优先要运输的是最赚钱的物品,铁器并不是最赚钱的。

    丝路商行他有股份,但他只是三分之一的股份,并没有多强的话语权。

    另外组建一支队伍,专门去内地收购铁器,再将它运过来,几千里的路途,成本也实在太大。

    他现在的财力支撑不起。

    “先用着吧,明年还会有一些来自朝廷的铁器运送过来。”

    方浩也只能很无奈的对负责铁匠铺的人说道。

    负责铁铺的是一个年纪五十多岁的铁匠,名叫刘铁柱,因为遇上几个当地的地痞,来他那里收保护费,气愤不过,用铁锤将那几个人的腿都打折了,抓起来做了两年牢,又被流放到这边来。

    虽然年纪比较大,打铁已经不怎么行了,但是因为手艺不错,人也比较老实,所以方浩让他做了铁铺的主管,监督那些铁匠干活。

    这里的铁匠大多数都是他带出来的。

    作为这个铁铺的负责人,刘铁柱领着队正的军饷,对此他也非常的满意。

    现在铁的储存量在大幅度的减少,让他比较担心,到以后没有了铁,这些铁匠是不是就要解散?再也不能享受士兵的待遇。

    听方浩的口气,也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他更加没有办法,只叹息道:“我老家那边的铁倒是挺多的,可惜路途太远,运不过来。如果这里能够发现一座铁矿就好了。”

    方浩苦笑道:“谁说不是呢?”

    限制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口,包括土地,包括粮食,也包括钢铁。

    在这草原之上,土地倒是不缺,只要有足够的人口来开垦就可以了,虽然比不上关内,可是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钢铁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管是造兵器还是造农具,都需要钢铁。想要完成方浩心中的想法,造出枪炮来,那更需要大量的钢铁,而且是质量很好的钢铁。

    钢铁匮乏,制约着这边的发展。

    这是目前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第六章 阿桑

    (全本小说网,HTTPS://。)

    回到家中的时候,方浩都还想着钢铁的事情。(全本小说网,https://。)

    尧国一年几千万斤的钢铁产量,已经让沙鲁心生畏惧。

    可是几千万斤,也就是几万吨而已,摊薄到那么大一个国家,真的没有多少。

    方浩想起以前那个世界那个国家一年的钢铁产量,那是以亿吨为单位的。

    相比之下,这个世界的钢铁产量真的是太匮乏了。

    回去的时候,丽颖正在那里做饭,小莹却是在卧室睡觉。

    听丽珍说到,小莹回来之后,吃过了中午饭,然后要了热水,洗了一个澡,就开始睡觉了。

    这一路上也着实辛苦了她,一觉睡到现在都还没有醒。

    方浩虽然现在已经是总兵了,但是他的将军府还是一间很普通的房子,家里也没有几个人。

    除了他之外,就是几个女人,分别是丽颖、丽珍和阿桑。

    现在多了一个小莹。

    沙娜并不在这里。

    听丽珍说,在方浩离开之后,沙娜隔一段时间过来一趟,有时候会住上几天,有时候第二天就会离开。

    方浩倒是很想知道沙鲁统一了天赐大草原之后,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举动。

    可是现在沙娜并不在这里,他也没有办法来了解。

    回来之后,他发现阿桑并没有在家里,便问丽珍那个小nunu到哪里去了。

    丽珍道:“她闲着没事的时候,会去跟那些戎突人在一起聊聊天,有时候还给他们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

    方浩点了点头:“这样倒也不错。”

    那些都是他以前让阿桑去做的,主要是为了宽抚那些被俘虏过来的戎突人的心。

    两场战争之后,龙城这边俘获了几千名的戎突人,其中有一部分在剥削他们几个月的劳动之后,将他们放回了沙鲁那边,剩下的还有几千人,都是精壮的劳动力。

    这些人当然可以给龙城的发展建设提供动力,但是也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所以方浩就派了阿桑跟他们聊天,宽抚一下他们的心情,也跟他们讲在这边生活的好处——不用愁着吃穿住,生活有保障,可以吃得更好,穿得更暖的,住得更安全。

    砖石砌造的房子,在大草原上,怎么也比帐篷要牢固很多。

    就算是不想留在这一边,只要努力认真的干活,以后也可以放回大草原,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部落。

    要是消极抵抗,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