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个女人长得很漂亮,可是为了这么一个女人,冒那么大的风险,真的值得吗?

    不过她虽然感觉到这件事情太奇怪了,可是她并没有怀疑昭宁是在骗她。

    昭宁身上确实带着那种气场。

    “我早已经不是公主了,”昭宁幽幽的说道,“我现在只是一个庶人,一个妾室,一个被困在这个小院子里面不能出去的可怜人。”

    现在裘蓉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她不能出这个小院子了。

    要是让外面的人知道方浩的小老婆竟然是以前的昭宁公主,那可要惹下天大的麻烦。

    皇帝那里会非常的没有颜面,太子那里也会对方浩不满,怀疑他的忠诚度。

    站在方浩的立场,她忍不住对昭宁说道:“这样的事情,你还是不要说出来,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灾祸。”

    “会有什么灾祸呢?”昭宁不解的看着她,说道。

    裘蓉很耐心的向她解释道:“你是公主,哪怕现在已经成为了庶人,但是以前也是公主,要是传出来,成为了别人的妾室,会损害到皇家的颜面。而且这件事情要是让太子知道了,对方浩以后非常的不利,弄不好就是灭族之祸。”

    “哦,这么严重啊?”昭宁显得有一些后怕,说道,“那我以后不说这件事情了。”

    裘蓉说的这些道理,昭宁当然知道。

    昭宁就是因为知道这样的道理,才会故意在裘蓉面前透露出自己的身份。

    目的就是想让这件事情透过裘蓉的嘴传出去。

    事情当然是越严重越好,能够严重到灭门之祸的地步,那就是最好的。

    ——到了那个时候,方浩想不zàofǎn,也不能够了吧?

    她的目的就是想让方浩和太子那一派反目,让方浩zàofǎn当皇帝。

    她堂堂一个公主,可不能永远的做别人的妾室。

    妾室没有地位,也就是比奴婢高一点,但还是属于奴婢一类。

    她想要让方浩成为皇帝。

    如果不能成为皇帝,只能够屈居于别人之下,特别是屈居于她最讨厌的太子手下,那么,灭族就灭族吧。

    老是那样屈辱的活下去,她也不稀罕。

    她想着,裘蓉是梅瑜的老婆,梅瑜又是梅翰林的儿子,梅翰林是tàizidǎng的重要人物,这件事情让裘蓉知道了,应该就会很容易传到梅瑜的耳中,然后再一步步的传到太子的耳中。

    太子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会非常的不高兴,哪怕不能明着方浩的罪,也肯定会使一些小绊子,给他穿小鞋,那样就有可能逼反方浩。

    这一段时间,她可是明白了一件事情,方浩的目标肯定不是区区一个总兵。

    要是为了一个总兵,他已经达到了目的,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忙碌,经常忙得很长时间不回家。

    那么努力,肯定是为了加官进爵,有更好的前程。

    如果他的上进之路被阻,自己再怂恿一下,说不定真的就会zàofǎn了。

    至于zàofǎn能不能够成功,她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她的男人,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男人,是凭着几千士兵就能够斩敌几万的名将,她觉得只要他想,就可以当上皇帝。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想不想。

    如果他不想,就逼着他想。

    可惜的是,她不知道裘蓉和梅瑜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并没有同过房,基本上也不会有对话交流。

    她想要通过裘蓉的渠道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那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裘蓉在这里考虑问题都是站在方浩的立场来考虑的,所以她再三的叮嘱昭宁不要将这件事情说出去。

    昭宁当然是唯唯诺诺,一口应承,心下却不以为然。

    裘蓉不放心,叮嘱了几次,昭宁就有一些烦了,又提到了裘蓉的孩子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

    “是方浩的。”

    裘蓉知道这件事情瞒不了昭宁,所以选择了承认,但是又解释道:“你也不用多想,虽然他亲爹是方浩,可是他是梅家的孩子,以后也是梅家的继承人,不会争夺方浩的家产。”

 第一零七章 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全本小说网,HTTPS://。)

    裘蓉对昭宁问孩子究竟是谁的有一点误会,以为昭宁是担心这个孩子以后会分方浩的家产,所以连忙做出了解释。全本小说网;HTTPS://。m;

    昭宁对裘蓉的这个误会,有一点哭笑不得。

    她对家产这样的东西根本就不在意,上一次侯千城过来的时候送来的东西,价值就非常的高,根本用不着眼红方浩的家当。

    她在意的是别的东西——裘蓉生下来的这个孩子,是方浩的第一个儿子,如果方浩有朝一日真的zàofǎn当皇帝,那第一个儿子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太子。

    这一点她就不想让出去了。

    她弟弟当不了太子,她就宁可让方浩起兵zàofǎn,夺下他们姜家的江山。

    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当不了太子。

    因为是皇家血脉,所以她深深的明白,当不了太子的皇子是何等的悲哀。

    不过裘蓉向她表示这个小孩子虽然是方浩的种,但他是梅家的人,让昭宁有一些放心。

    裘蓉当天吃完午饭之后才回去,在这之前她和昭宁聊了很久。

    既然昭宁连那么隐秘的事情都告诉她,她也不想对昭宁有什么隐瞒,跟她说了自己和方浩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

    前因后果都向昭宁说了一通,让昭宁也唏嘘不已。

    看起来裘蓉似乎比她命运要好一些,至少嫁过去是正室,嫁的也是书香门第,翰林之家,丈夫还高中榜眼,前途无限。

    可是,所嫁之人却是一个只喜欢男人的人,嫁过去就是守活寡,那也非常的悲惨。

    如果没有方浩的介入,那人生大概比她这个废掉的公主还要悲惨。

    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贵妇人,婚姻不能自主,能不能幸福只能看运气。

    这个世道,对女人也太不公平。

    裘蓉回去之后,梅瑜也没有说什么,两个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交流的,住也不是住在同一间房里。

    两个人,彼此都厌恶,而且是来自生理本能上的厌恶。

    裘蓉是对一个喜欢男人的人厌恶。

    梅瑜则是对女人的天生厌恶。

    虽然他们在外人面前看起来相敬如宾彬彬有礼,可是实际上他们自己清楚,彼此都非常的厌恶。

    裘蓉回来之后,看到房间里多了一面很大的梳妆镜,知道是方浩送的,倒是挺高兴的。

    她在家也没有呆多长的时间,又去了总兵府。

    在这里她想要做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止得了她。

    要不是有个小孩子要看着,她大概都不会留在特务府。

    反正小莹明面上也是她的妹妹,当姐姐的去看妹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当天晚上,她又留宿在总兵府,还跟方浩说起了昭宁跟她说的那些事情。

    方浩听到昭宁一点都不听话,这么随便的将自己的身份给暴露出来,有一些不高兴,觉得这个女人就是一个惹祸精,迟早会给自己惹来大祸。

    但是仔细一想,也想明白了昭宁的用意。

    那个女人是要逼着自己zàofǎn啊!

    当过公主的人,对皇权的迷恋就是那样的深,以至于夺取自己娘家的江山都在所不惜。

    当天晚上,满足了裘蓉和小莹之后,他就去了昭宁那里,狠狠的教训了昭宁一顿,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有气无力。

    最后昭宁只能讨饶认错。

    “以后你要再敢做这样的事情,我就会让你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方浩对最后像一摊烂泥一样躺在他怀抱中的昭宁说道:

    “不要跟我耍那种小聪明,你要是耽误了我的大事,我就只能现在让你消失了。”

    昭宁知道方浩不是虚言恫吓,他能说得出这样的话,也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

    窝在他怀里,也不敢反驳,只能轻轻的扭动着身子,就像一只小猫一样蹭他,希望能够平息他的怒火。

    女人能够动用的手段相当的有限。

    方浩拍了拍她的后背,对她说道:

    “我现在的情况你也应该知道,手底下掌握的人口才十几万,士兵也才两万多,现在还是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做人,不应该生出什么非分之想。真要给我招来了麻烦,那就是灭顶之灾。”

    “嗯,主人,我知道错了。”

    昭宁怯生生的说道。

    但是心里动了一下——方浩说现在实力很弱,所以要老实规矩的做人,不能够生出非分之想,是不是意味着等到实力强的时候,都不用那么老实规矩了,可以生出一些非分之想了呢?

    想到这一点,心里隐隐的有一些激动。

    这么一个身份尊贵的公主娇怯的叫自己主人,给了方浩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他犹豫了一下,又对昭宁说道:“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事情,可以慢慢的筹划,慢慢的来。像你这么心急,迟早都会出事的。”

    他说这些话,主要是觉得需要给昭宁一点希望,也让她安分一点。

    要不然,按照她向裘蓉坦露自己身份那种作死的节奏,真的会坏了自己的大事。

    要不是她这个公主的身份,在以后可以做一些文章,他真的要将这个女人给禁闭起来。

    话当然不能说得太明白,能够让昭宁懂他的意思就可以了。

    昭宁确实也明白了他的意思,心情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突然抱紧了方浩,说道:“主人……主人……我……我想给你生个孩子……”

    如果方浩真的会zàofǎn当皇帝,而她能够在小莹之前给方浩生下一个儿子,那她儿子就有很大的机率成为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帝。

    那才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女人能够拥有的最大的荣耀。

    本来已经被方浩惩罚得娇弱不堪的身体,突然浑身充满了活力,满血复活,似乎接下来大战三百回合也没问题。

    权力,不只是男人的一椿药,也是女人的椿药。

    这一个晚上,昭宁终于彻底的放下了她公主的矜持,放得非常的开,主动的向方浩做了一些以前她不愿意做的事情。

    看着昔日高高在上的公主俯首于身下向自己服务,那一刻方浩感觉到很嗨,特别特别的嗨。

    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朝,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第一零八章 计税标准

    (全本小说网,HTTPS://。)

    梅瑜来到龙城之后,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特务府的架子给搭了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不只是他带的这些人,朔州节度府也派了几个人过来,狼牙关总兵府也派了几个人过来,共同协商处理税务问题。

    税赋标准也定了出来。

    什一之税。

    而且是双向收税。

    不管是交易出去的还是交易进来的,都要缴纳那什一之税。

    这是朝廷给出来的标准,虽然朔州和狼牙关都希望能够将税减少一些,可是这方面梅瑜不能够做出减免。

    底线就是这样,必须要这么交。

    什一之税,听起来是很重的税,可是在实际的操作里面,并不是那么的重。

    因为这是以物易物。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朔州和狼牙关都同意了什一之税的标准,但是在如何计算货物价值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朔州提出来的标准就是——出关的货物,比如那些食盐、布匹、茶叶和铁器,因为这里并不是用银两来交易的,是以内地的价格为准来纳税。

    而入关的牛羊马匹,并不是以内地卖出的价格作为标准来纳税,而是按照在这里能够交易到的那些货物价格来计算。

    这样一算,起算的标准就降低了很多。

    把东西运过来,最大的成本是运输的成本,原本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在内地一两银子的东西,来这里换成牛羊之后,再运回内地贩卖,价值至少也得值上万两银子。

    而那什一之税,却是按照那一两银子的双倍{卖出与购入双重征税}进行征税,实际上商家所出的税就很少了。

    真的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计税,这个特务府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征来的税还不够开支这些官员及吏员的薪俸。

    一年顶天了也就是几千两银子的税赋。

    以这个标准收税,按照去年双边交易的总额,也就是一千两左右。

    梅瑜当然没法答应。

    他真的不怕这样的事情闹大,大不了谈不拢就回到京城去,他最希望这样了。

    他提出来的标准是,这什一之税,要按照狼牙关的物价标准来计算。

    狼牙关有几家商铺,会卖一些东西,因为运输困难,价格非常的高,大部分的士兵军饷都消费在这里了。

    龙城的物资基本上都是免费发放的,没有形成物价系统,所以只能按照狼牙关的标准来执行。

    可是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些物资的价格一下子就要提升几十倍,税收自然相应的也要提升几十倍。

    因为戎突人的牛羊马匹也是换取这些物品,所以也按照这个物价标准来征税。

    按照去年的交易总量,以这样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双方一年的进出交易总量,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万两。

    那就等于需要交纳五六万两的商税。

    而今年丝路商行和沙鲁进行的那一次大交易,牛羊数以十万计算,一笔交易就需要交纳几万两银子的商税。

    现在商路正式开放,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商队都可以进行交易,交易量还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特务府收到的商税就会更多。

    这才是朝廷在这里设立关卡的动力。

    要是几千两银子的商税,他们根本就懒得看一眼——因为扣除掉官吏的薪俸,不只是国库收不到钱,还要倒贴钱出来。

    可是梅瑜提出来的标准,朔州和狼牙关的代表也没有办法接受。

    一年少几万两银子的收入,谁愿意呢?

    朔州那边派来的人就直接说梅瑜的这种提法是竭泽而渔,那些商行做这样的生意,明面上虽然是有几十倍的暴利,可是路上消耗掉的人工以及粮食成本,也非常的高昂,真正能够赚到的并不多。

    收这么重的税,会让很多商行无利可图,最终交易只能名存实亡。

    但是梅瑜则认为按照朔州这边提出来的计税方式,朝廷没有收入,还要补贴多出来的官吏薪俸,这特务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是在为这个问题争执。

    在后面,他们也都有让步。

    朔州那边提出了以雁城的物价为计税标准,因为那才是边关之外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内地城池,不管是盐铁布茶还是牛羊马匹都有价格可算。

    雁城最靠近边关,那里的物价比内地自然也要高上很多,但是和朔州的物价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那种差距,比它和京城物价的差距还要大。

    可是梅瑜认为雁城不属于边关,离这边距离太远,不能够按照那里的标准来征收边关的税,最起码,也得按照朔州的物价标准来计税。

    朔州物价虽然比狼牙关要低一半,可是能够以这个标准来计算,梅瑜觉得也可以向朝廷交待了。

    双方在这里僵持住了,争吵了很久,都没有争吵出一个结果来。

    最后,还是方浩出面给梅瑜做了思想工作,让他接受以雁城的物价作为征税标准。

    “这样僵持下去,没有任何的好处,”方浩对梅瑜说道,“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我们自己也有商行要介入进来,这一条商路是由他们把持的,如果不能让他们满意,我们的商行也别想在这条商路上行走,损失反而更大。”

    “可是以雁城作为标准,我们就会损失很多的商税收入。”梅瑜说道。

    “不以它作为标准,那就会没有商税收入,这条商路就没有办法开通,这是我们的商行,没有办法在这条商路上行走。”

    方浩对梅瑜说道。

    “他们敢zàofǎn吗?”梅瑜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们用不着zàofǎn,只要派人装扮成土匪,将商队的东西抢光就可以了,你能怎样?哪怕你知道是他们做的,没有证据,你能拿他们怎样?”方浩反问。

    梅瑜哑在了那里。

    方浩又说道:“而且,你一定要有朔州的物价作为计税标准,那就没有办法了吗?以上官云对朔州的控制之严,他立刻将那些物资价格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比雁城的更低,你又能怎么样?”

    “这怎么可能?”梅瑜瞠目结舌,说道,“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他有那么多钱赔吗?他怎么可能为了那一点商税来做这样的事情?”

 第一零九章 收税标准

    (全本小说网,HTTPS://。)

    “为什么不可能呢?”方浩说道,“比如说,为了避免多交税,他可以让朔州所有的商铺都将价格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全本小说网,HTTPS://。)//但是,想要买那些东西,就要另外拿着票来购买——我就暂定那种票是军功票,获得了一定的军功可以获得那样的票。但是,可以通过交钱的方式获得军功,用这样的方法来将差价补足,你怎么来核定它的价格呢?你能将军工票计算价格吗?”

    他的这种说法在这个世界并没有实行过,但是在他以前的那个世界,却有过类似的做法。

    那是一个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着票才能购买的年代。

    但是一定要用在这个世界,并不是行不通。

    特别是朔州那里,是一座城池,但是也可以说是一座军营,上官云在那里的控制力度非常的强,做出那种一点都不市场化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

    反而是雁城那样的地方,以居民为主,而且人口是可以流通的,当地官员没有那种能力控制物价,不用担心这一点。

    梅瑜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方式,但是仔细的想一想,它还真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上官云真要那样做,那他收的税比按照雁城标准还要低上很多。

    “而且,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商行,税收高了,对我们的商行也不是好事。”方浩说道。

    “这有什么不好的?”这个观点梅瑜不能认同,说道,“我们的商行是属于太子的,这里所有的税收都是归太子所有,从我们商行多征收的税,最后也还是到了我们的手中,有什么不好的呢?”

    “如果这家商行是属于太子的,为什么不是太子一个人拿钱出来成立呢?”方浩反问道。

    “额……这是太子要酬谢有功之人……”梅瑜愣了一下,说道。

    方浩道:“所以这家商行也属于那些有功之人的,让他们多挣一点钱有什么不好的?太子很快就要继承大位,整个天下都将是他的,他需要那么多钱吗?但是那些臣子们需要。”

    梅瑜沉默了起来。

    方浩又道:“而且,你还得想另外一个问题,太子还需要多久继承大统?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太子府都不存在了,这些税收会归于哪里?当然是国库。为了喂饱户部的人,我们来背上这样的雷,把税收定那么高,得罪一大批的人,谁会感激我们吗?这家商行所有的投资人会感激我们吗?朔州和狼牙关会感激我们吗?户部也只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会感激我们吗?都不会。那我们何苦呢?”

    梅瑜考虑了很久,不得不承认方浩说的是实情。

    没必要因为国库的收入,树下强敌,还得罪自己的朋党。

    “那就按照雁城的标准来吧,在朝廷那边,也可以说得过去了。”梅瑜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不做出这样的决定,看着朔州和狼牙关的反对强度,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够在这块地方生存下去。

    人家手上掌握着那么多兵,想要让他出个意外,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特务府才能算是正式开始运转。

    人倒是挺多的,不过平时并没有什么事情。

    因为现在为止,参与进来的商行还只有丝路商行一家,这一家一年进行的交易,也就是那么四五次,平均要两个多月才有一次交易。

    而上一次的交易,因为要赶在征税之前进行交易,交易的规模非常的庞大,更是将他们所有的存货都给交易完了,必须要等到那一趟商队从内地运货过来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交易,那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行。

    新的商行还没有过来。

    这里的官吏加起来就有好几十个,可是制作出标准来之后,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天天只能坐在官署里面发呆。

    不过他们也没有闲多长的时间,很多人都被方浩借用了。

    反正没有事情,方浩就请他们给这里的人进行扫盲,教他们读书识字。

    文盲太多了,这是阻碍他发展的最大的问题。

    当官的他请不动,想那些当吏的可以请动,按照课程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