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打响。
这可不是方浩守卫龙城时的局面,第一个,城池没有建好,第二个,敌人的阵营里面,也没有沙鲁这样的内鬼。
没有这么的条件,想要复制这样的成功,那只能是痴心妄想。
和戎突骑兵在草原上遭遇,哪怕是以方浩现在的骑兵素质,也不敢说必胜,燕州那边的骑兵更加不行。
第一场战争的结果就是,燕州派出去的那些骑兵阵亡了一万多人,最后不得不撤回关内。
经营大草原一事,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阵亡一万多骑兵,那可是非常重大的损失。
朝廷因此相当的震怒,撤掉了燕州那边提出经营大草原策略的总兵的职位,罚了燕州节度使铁默笙一年的俸禄,将他的品阶由正一品降到从一品,还狠狠的斥责了他一顿,并且表示,如果还有那样的事情发生,就会撤掉他节度使的职务。
再让燕州方面非常的没有面子,可是他们确实失败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翻不了这个局。
特别是现在太子控制的禁军已经跟以前的富贵军不一样了,燕州的实力又打了折扣,不敢跟朝廷叫板了。
在方浩手下那些将领进入到禁军之后,清除空饷名额,勤练士兵,这一支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依仗,朝廷对那些大军阀的态度也强硬了很多,发出来的声音大了很多。
而且这一次,同为边关重镇,朔州那边也没有支持燕州的想法。
——燕州要经营大草原,这就等于是跟他们抢生意,打破他们在牛羊交易上的垄断,这一点涉及到了切身的利益,肯定不能够支持。
如果让燕州也参与到这种交易中来,势必会让内地的牛羊交易价格大幅度的下跌,影响到的就是他们的钱包。
生意必须要垄断着做才能够最赚钱。
没有朔州的呼应,燕州就没有那个能力单独的抵抗朝廷的压力。
所以对于朝廷的处罚,燕州只能认了。
而这件事情让方浩感觉到最意外的就是,朝廷撤掉那个边关的总兵之后,没有让铁默笙自己委任总兵,而是派了一个将领过去任职。
那个将领名叫赵勇,出任总兵之前,是在禁军做将领,正四品的将军。
而这个赵勇,就是方浩这边抽调过去的人,是方浩的死忠属从。
他不是单刀赴任,而是从禁军中带了二十多个部下过去上任,将那个军镇所有的骨干将领位置都替换了下来,等于是一场大换血。
如果铁默笙有那样的能力,可以跟朝廷叫板,肯定会反对这样的替换。
——这就等于是在铁默笙的势力范围内钉上一颗钉子,侵犯到了铁默笙的利益。
可是打了那么大一场败仗,他没有那样的底气和朝廷叫板了,只能够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方浩知道自己手下的人竟然跑到燕州做了一个总兵,倒是非常的高兴。
那可是自己死忠属下,在那边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以后争夺天下就方便了很多。
在朝廷准许龙城和沙鲁进行交易之后,有多家商行想要挤进来,可是最后能够进来的只有三家商行。
一家是丝路商行,这是朔州、狼牙关、龙城三方势力合资的商行,是双边贸易的老大。
另外一家是太子那一派的兴隆商行,不做牛羊马匹的生意,没有和沙鲁那边进行任何交易,就是从龙城这边运一些皮毛和工艺品回去,用一些矿物和布匹过来,但是丝路商行的生意不产生冲突。
但是还有一家商行,跟丝路商行的生意是一样的。
这一家商行名为聚宝商行,也是来自京城的商行,他们的后台是京城的那些将门。
他们要分这一杯羹,上官云再强势都没有办法拒绝。
上官云在朔州再强大,可是他的家人就住在京城,也属于将门子弟,要是拒绝将门联合组成的商行进入到这场交易之中,在京城就要受到排挤,日子会过得非常的困难。
他只能够接受。
不过在这家商行里面,朔州狼牙关以及龙城也都得到了入股的资格,只不过占有的股份并不多,三方加起来也不到两成。
因为和丝路商行做的生意完全的雷同,所以形成了很大的竞争。
最后两家商行进行了一番谈判,那就是发出了双方的经营范围。
丝路商行只做尧国北部的生意,聚宝商行只做尧国南部的生意。
将牛羊马匹贩运到南方去,卖的价格确实要高上很多,不过路上的成本也要大很多。
但是终究是有得赚的,所以聚宝商行也同意了这样的划分。
方浩倒是没有自己的利润被人抢走的想法,因为多了一家商行的加入,都意味着有更多的物资流入到边关。
聚宝商行的加入,让双边的交易规模更大了,最高兴的就是梅瑜负责的特务府——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收到的商税就更加的多了。
反正聚宝商行的加入,也不会影响到兴隆商行的生意,两边都没有什么竞争可言。
梅瑜是更希望有更多商行加入到交易中来的人,这样就可以收到更多的商税。
因为交易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交易越来越大,特务府收到的商税也越来越多。
虽然一年中收商税的时间就只有那么几次,可是一次收的商税就达到上万的规模。这样算起来,一年也能够给太子府贡献几万两银子的税收。
这就是梅瑜的政绩。
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
(全本小说网,HTTPS://。)
到了六月,又有一批五万人的边民迁移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样一来,朝廷答应的三十万边民,就只剩下最后的五万人没有过来了。
在这一批边民里面,又选出了七八千名预备士兵,还有几家大的工厂,一共选了几千个工人过去,剩下的就是种地的农民。
跟着这一批边民过来的,还有朝廷派过来的钦差大臣。
这一次朝廷派钦差大臣过来,是对方浩的封赏。
圣旨上说的是他这一段时间经营草原,有很好的成效,不只是保证了天赐大草原这一方的安宁,还有效的打击了碧落大草原的气焰,让另外一方的边关也变得更加的安全。
所以朝廷经过研究决定,将他的品阶从正三品提升为从二品。
另,听闻方浩有了儿子,给他那才出生的儿子赏了一个正九品陪戎校尉的官衔。
方浩的儿子刚出生就成为了正九品的武官,起步就是很多人的终点,这也是那些将门子弟为什么能够在文官集团的打压之下还能够把持尧国军队达千余年之久的原因所在。
这是恩荫制。
当官到了一定的品阶,生下孩子就可以得到恩荫,文官的子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武将的子弟就可以直接挂上武将品阶。
方浩的儿子原本没有这么容易的得到这种规格的恩荫,儿子刚出生就授正九品的官衔,对一个总兵来说,这显得也太夸张了一点。
按照他的品阶地位,就算是有恩荫到他儿子那里,也要等到十六岁成丁之后,而不是刚出生就受于这样的品阶。
不过方浩并没有觉得有多奇怪。
因为现在的皇帝还是老皇帝,老皇帝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生的。
这个恩荫,与其说是给予方浩的儿子,还不如说是给予老皇帝的外孙。
这样的恩荫,只有儿子才有资格得到,女儿是没有资格得到的。
虽然这是虚衔,但是可以领到俸禄。
这倒是让昭宁开心了很多。
更让她开心的是,朝廷还在旨意中嘉奖了她这个孩子的生母,给她赏了一个平妻的身份,也成为了诰命夫人。
尧国的制度,一个男人虽然可以娶多个女人,但是,正妻只能有一个,其余的只能是妾室,地位略高于奴仆,但还是归属于奴仆一类。
如果一个男人已经有了正妻,再娶妻子的话,那就是犯法,是要受到很严厉的处罚的。
唯一的例外,就是由皇帝恩赐,还可以多一个妻子,享有正妻所享有的一切待遇,生下的孩子也属于嫡出,死后可以进入祠堂,这也就是所谓的平妻,地位略低于正妻,但是远高于妾室。
这样的恩赐,几十年都难得遇上一次,却让方浩给遇上了。
当然,方浩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老皇帝知道,那个是他的女儿,想办法让自己的女儿地位上升,那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昭宁在这里的名字不是她的本名姜芷,而是改了名字叫做郑小昭。
现在方浩的府上就有了两位夫人,一个是裘夫人,一个是郑夫人。
不过总兵府的内院还是没有添人口,就是那么几个人。
昭宁的身份太过敏感,方浩不希望过多的人进入到内院,就怕她的身份会被泄露出去。
老皇帝还没有死,让他感觉到有一些意外,当初看到的时候,身体状况就很差了,以为活不了多久,没想到这又活了两年多的时间。
不过听钦差大臣说起,现在老皇帝身体已经非常的糟糕了。
而且朝廷内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那就是首辅大人曹大学士实在是年纪太大了,已经辞去了首府的职务,得到了一个不能世袭的国公封号回老家去了。
现在的内阁首辅就是王大学士。
而新入阁的学士位置,并没有落到梅翰林的身上,而是让丁忧期满的尤登阁重新入阁。
尤登阁入阁之后,他这一派的势力又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可是禁军已经被太子牢牢的控制住,内阁首辅又成了王大学士,六部中一些关键的位置也插入了tàizidǎng的人选,尤登阁重新入阁,也没有办法挽回他那一派的颓势。
太子登基已经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大势。
方浩现在就等着最后一批五万的边民迁移过来,到时候他手下一共就有了四十多万人口,很多事情都好做了。
这一批五万人到来的时候,规划中的几座城池都已经建筑好了,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使用到了城池的建筑中。
路桥集团参与到了城池的建设以及沿途一些小城堡的建设,已经有大量的楼房在建设之中。
新技术就要大力的扩展,这样还能够节省一些耕地。
最主要的是彰显了他们的实力,也锻炼了他们的队伍,方浩非常鼓励这样的事情。
现在龙城这边已经说得上是兵强马壮,还形成了初步的工业体系。
方浩这一次回来,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动力研究院,指导着内燃机的研究发展。
然后就是给龙城学校编写更高程度的教材。
填鸭式的教育,让很多的学生都不堪重负,没有办法消化学习成果,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学生脱颖而出。
原来的教材相当于方浩那个世界小学程度,已经有些不适合那些优秀的学生了,所以他要将教材的知识内容,编写到更深的层次。
当然不是说将他那个世界初中的知识全部照搬过来,世界不一样,基础不一样,照搬过来不可取。
有一部分甚至用到了高中的知识,但是有一些知识没有编写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不适合——比如说电力知识。
还有一些物理上面的基础知识,现在还没有研究到那个程度,也不适合照搬过来。
他已经在筹划将龙城学校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
随着边民的增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也增多了一倍有余。
接下来还会有五万名边民迁移过来,势必也会有一些适合读书的少年儿童。
以后学校的规模还要增加。
学生要增加,老师也要相应的增加。
第一二八章 橡胶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在动力研究院为拖拉机的研究遇上瓶颈而头痛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很大的惊喜,一个他意想不到的惊喜。/全本小说网/https://。/
他从京城回来之后,送走了一批伤残退伍的士兵,其中就有两个老家在尧国南部贡州的士兵,一个叫黎大力,一个叫段农,还给了他们橡胶树种子以及一些启动资金,鼓励他们回去后在那里种橡胶树,收割橡胶。
橡胶对构建现代化社会,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巨大。
没有橡胶制成的轮胎,只能用木轱辘的车轮,最多也就是弄出一些运载能力很小的牛车和马车,没有办法弄出汽车来。
——木制的车轮不可能经得起汽车那样的颠簸。
没有高效率的运输能力,不能将这个世界更紧密的连接起来,让这个世界的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利用,就不要想什么现代化了。
他让那两个伤残士兵回老家种橡胶树,就是想要收获到橡胶。
不过从种下种子到收获橡胶,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他没有想到这一次段农就已经带着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运来了一两万斤橡胶。
这让他又惊又喜,同时也疑惑不解。
接待他们的时候,方浩就忍不住问段农:“你们回去也才两年的时间,怎么这么快就有收获了?”
“而不是从我们种下的树上面收割的橡胶,是从野生的树上收割下来的。”段农说道。
“你们那里有野生的橡胶树?”方浩愣了一下。
“是的,将军。”
段农向他解释:
“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等到我们种下的种子成长为小树苗之后,我们发现好像有跟这差不多的树,所以就按照将军你教给我们的方法,去那样的树上面收割树浆,发现和将军你说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就收割了这些请人运过来了。那边老黎还在请人收割这样的树浆,教了当地人收割的方法,然后我们出钱从他们手中收树浆。”
“你们那边这样的树多不多?”方浩问道。
段农答道:“这种树不是很多,但是用心的找还是能找到一些。我们那里有一些农家就让当你的女人或者是十几岁的孩子做那样的事情,挣一点钱家用,现在已经找到了几千棵,以后可能会找到更多的。”
“你们做得不错,”方浩夸赞道,“你们自己的种植园不要丢下了,光靠野生的肯定不行,以后的需求会非常的大。但是现在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东西,能够依靠野生的。”
“不知道将军需要多少这种东西?”段农问道。
“很多,非常的多,”方浩说道,“哪怕是百倍千倍于你现在弄过来的数量,我们都需要。”
“可是……”段农迟疑起来,说道,“从贡州到这里接近万里,运送很不方便,我们这一趟走得很急,但是也走了半年的时间。”
“……”
这话说得方浩也沉默了起来。
交通不方便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
从尧国最南端的贡州,将橡胶这种东西运送到尧国最北端的关外,将近万里的距离,确实很不容易。
段农带着两百多人的队伍一路过来,在路上消耗了半年的时间,只运送了两万多斤橡胶,路上省吃俭用的,可是支出也非常的昂贵。
如果要百倍甚至千倍的橡胶运送过来,那就需要百倍甚至千倍的人力物力。
方浩目前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你们远来辛苦了,先在这里休息几天吧,运输的事情我来想想办法。”方浩说道。
安排好那些人之后,他找上了聚宝商行的人。
聚宝商行要做这里的生意,当然要在这边有一个自己的据点,他们在龙城就开有自己的一个商铺,商铺的掌柜姓胡,是这一家商行和沙鲁做交易的负责人,有着一定的权力。
聚宝商行做的是尧国南方的买卖,他们贩卖的牛羊马匹只能够卖到南方去,拥有着一定的运输能力。
他找胡掌柜,就是希望能够借着聚宝商行的运输能力将橡胶给弄过来。
他找胡掌柜的时候就带过去了一些橡胶,然后向他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告诉胡掌柜,在贡州那边有大量的这种东西,他愿意出高价收购。
“贡州太远了……”
胡掌柜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说道:
“我们的生意虽然是做到了南方,可是并没有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最南端的地方,离贡州也还有着一两千里路,可不方便运送这个。”
“我可以出高价收购,一两银子十斤,而且需求的量很大,一百万斤一千万斤我都要。”方浩说道。
一两银子十斤,需要的数量大的话,价格确实不低了。
哪怕是从万里之外运过来,扣除掉路上的成本,也还是有得赚的。
特别是像聚宝商行这样财力雄厚的大商行,有着自己的马队运输,运送能力很强,能够赚到的利润就更多。
方浩也是因为自己确实太需要这样的东西,要不然不会花费那么高的价格来收购。
胡掌柜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方总兵非常的需要这种东西的话,我们可以给你带这种东西过来,但是我有一个请求,我们也不需要银子,就以物易物,用这东西来跟方总跟你交换你这边的玻璃制品和怀表,如何?”
有资格在这边进行交易的,只有三家商行,其中兴隆商行是最小的一家,他们商队的规模甚至不到另外两家的十分之一。
但是人家赚的钱比那另外两家还要多。
——虽然销售的收入没有另外两家多,可是他们商队的人不多,成本小了很多,到手的利润比那两家都要多。
奢侈品的生意,不论在哪个世界,都是附加利润最高的,从来没有例外。
那两家商行也非常的眼红这样的生意,想进入这样的市场。
可是,有能力生产这些商品的,只有方浩手下的工厂,这个行业就被方浩垄断了。
兴隆商行和方浩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两家商行也知道。
方浩不松这个口,他们就没有办法进入这样的市场。
现在方浩有求于聚宝商行,人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第一二九章 龙城轮胎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听到胡掌柜提出这样的要求,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以一两银子十斤的价格收购橡胶,对他实际上有着很大的经济压力。
可是橡胶对他来讲也很重要,有压力也要承担下来。
如果只是要这些奢侈品,那倒没有什么压力,因为制造成本并不高。
当然,他表现的还是有一些犹豫,紧皱着眉头,说道:“胡掌柜你应该也知道,我们和兴隆商行有约定,那些东西只给他们卖,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这家商行并不做别的生意,就是怕和大家有竞争。这个我不大好向他们解释。”
不能够那么随便的就答应下来,这样会得罪兴隆商行的人,也就是得罪了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很多大佬。
“我们得到那些东西之后,可以只往尧国南部销售,就如我们和丝路商行所谈的那样。”胡掌柜说道。
方浩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我暂时不能够给你回复,我要问一问兴隆商行那边的意思。”
胡掌柜很理解,因为这个并不是方浩一个人就能够决定的事情。
方浩虽然在这一片地方上是权力最大的人,可是出了这片地方,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他微笑着说道:“那我就静候方总兵的佳音。”
他看得出来,方浩对这样的交易有很大的兴趣,顾虑的只是王大学士那一派的人。
这就是一个好现象。
他等了半天的时间,方浩又过来了。
经过和兴隆商行的人商讨过之后,方浩给胡掌柜的答复是可以进行这样的交易,但是聚宝商行不只是要保证那些东西只能够销售到尧国的南部,还要保证销售的价格不能够压低。
另外,在玻璃制品的交易数量上面也有着限制,怀表倒是没有这样的限制。
虽然胡掌柜对这些限制不满意,可是有得做比没得做总要好,做这样的生意,运输的压力小了很多,赚的钱就相应的多了很多。
南方的奢侈品市场虽然不如京城大,但是在南方也有几座很繁华的城市,也有着不小的市场。
所以,很痛快的答应了这样的要求。
双方就交易的价格也进行了协商,最后得出来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能够保证聚宝商行获得很大的利润,比做牛羊生意的利润更大,也保证了方浩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获得那些橡胶。
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第二天,方浩就将段农介绍给了胡掌柜,告诉他以后收到橡胶之后就卖给聚宝商行。
段农他们回去的时候,方浩给了他们每个人一匹马,让他们用不着步行回去。
这不是做牲口买卖的生意,沿途也不会有人进行阻挠。
方浩虽然只在关外经营着这一片大草原,可是也没有几个人敢找他的晦气。
段农他们带着那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